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8034689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446165.X

申请日:

20180511

公开号:

CN108542495A

公开日:

201809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8/14,A61B18/12

主分类号:

A61B18/14,A61B18/12

申请人: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发明人:

杨昊,官雨佳,田清,刘川容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3段20号

优先权:

CN201810446165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属于外科手术用医疗器械领域。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包括固定手柄、与固定手柄转动连接的活动手柄、钳座和安装在钳座上的钳杆,所述钳杆包括空心竿、位于空心竿内的拉杆和安装在空心竿前端的闭锁爪组件,闭锁爪组件包括中心爪、四周爪和传动件,所述拉杆一端与中心爪相连,另一端与活动手柄铰接,空心竿上安装有闭锁环及其控制组件。本发明可使得待缝合组织开口可以有效暴露,并能够充分固定待缝合组织的外缘,减少由于外缘组织的上翻而导致无法缝合固定的情况,打破传统修复整形术,有效提升手术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包括固定手柄(1)、与固定手柄(1)转动连接的活动手柄(2)、钳座(3)和安装在钳座(3)上的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杆包括空心竿(4)、位于空心竿(4)内的拉杆(5)和安装在空心竿(4)前端的闭锁爪组件(6),闭锁爪组件(6)包括中心爪(600)、四周爪(601)和传动件,所述拉杆(5)一端与中心爪(600)相连,另一端与活动手柄(2)铰接,空心竿(4)上安装有闭锁环(7)及其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周爪(601)安装在空心竿(4)外壁,中心爪(600)穿过传动件中心并与传动件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爪(600)为竖直杆状,中心爪(600)和四周爪(601)的爪端都为圆球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座(3)边缘上设有金属端,所述金属端与高频电刀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环(7)为套在空心竿(4)上的开口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闭锁环(7)在空心竿(4)上来回移动的套管(8)和控制闭锁环(7)大小的调节器(12),所述调节器(12)位于套管(8)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12)包括旋钮(9)和两头螺纹相反的丝杆(10),调节器(12)与闭锁环(7)通过铰接在一起的交叉杆(11)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杆(11)一头与开口环的两端连接,另一头分别固定在丝杆(10)相反的螺纹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科手术用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背景技术

输卵管伞端粘连包裹主要是因为输卵管长期慢性炎症浸润,使脱落、坏死的细胞聚集,导致输卵管堵塞、伞端粘连形成积液改变,而输卵管伞端分粘手术常常需要先进行输卵管造口术,然后进行输卵管修复整形术,即将输卵管伞端包裹组织部分去除后,将伞端其余组织向下剥离,将开口暴露后,将剥离组织与输卵管进行缝合或固定。而传统的手术器械不容易将待缝合组织剥离开。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124662.5”,公开日为2014年07月30日,名称为“一种盆腔肿瘤剥离手术辅助钳”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盆腔肿瘤剥离手术辅助钳,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辅助钳包括钳柄和钳臂,钳臂为弧形体,钳臂上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顶端的钳臂上设置有压杆孔,钳臂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滑孔,滑孔外端设置有辅助环,钳臂的中心孔内安装有压杆,压杆端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与辅助环固定连接。

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主要具有以下缺点:一是辅助环在钳臂上的位置不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来精确控制,这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组织造成形变和损伤,使得手术不能顺利进行;二是在手术时不能采用电凝止血,不能有效地减少出血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术器械在对组织进行修复整形的操作中,需要固定缝合时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方便剥离和固定组织、对组织损伤较小、能将电凝和缝合同时进行的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包括固定手柄、与固定手柄转动连接的活动手柄、钳座和安装在钳座上的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杆包括空心竿、位于空心竿内的拉杆和安装在空心竿前端的闭锁爪组件,闭锁爪组件包括中心爪、四周爪和传动件,所述拉杆一端与中心爪相连,另一端与活动手柄铰接,空心竿上安装有闭锁环及其控制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四周爪安装在空心竿外壁,中心爪穿过传动件中心并与传动件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爪为竖直杆状,中心爪和四周爪的爪端都为圆球状。

进一步地,所述钳座边缘上设有金属端,所述金属端与高频电刀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闭锁环为套在空心竿上的开口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闭锁环在空心竿上来回移动的套管和控制闭锁环大小的调节器,所述调节器位于套管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器包括旋钮和两头螺纹相反的丝杆,调节器与闭锁环通过铰接在一起的交叉杆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交叉杆一头与开口环的两端连接,另一头分别固定在丝杆相反的螺纹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闭锁爪的设计能够使输卵管伞端开口可以有效暴露,闭锁环的设计能够充分固定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减少由于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的上翻而导致无法缝合固定的情况;

(2)本发明闭锁爪的中心爪与四周爪的设计可以有效增强输卵管的抓力,减少在抓取输卵管过程中输卵管掉落的几率,尖端圆球设计也能有效减少在操作手术钳的过程中因为多次不正确的钳夹对输卵管的所导致的损伤;

(3)本发明可边分离边电凝,及时对出血部分进行止血,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以边缝合边固定,打破传统输卵管修复整形术,有效提升手术效率,优化传统输卵管修复整形术的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闭锁环及其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闭锁爪固定输卵管伞端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固定手柄;2、活动手柄;3、钳座; 4、空心竿;5、拉杆;6、闭锁爪组件;600、中心爪;601、四周爪;7、闭锁环;8、套管;9、旋钮;10、丝杆;11、交叉杆;12、调节器;13、输卵管伞端开口端;14、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3,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包括固定手柄1、与固定手柄1转动连接的活动手柄2、钳座3和安装在钳座3上的钳杆,所述钳杆包括空心竿4、位于空心竿4内的拉杆5和安装在空心竿4前端的闭锁爪组件6,闭锁爪组件6包括中心爪600、四周爪601和传动件,所述拉杆5一端与中心爪600相连,另一端与活动手柄2铰接,空心竿4上安装有闭锁环7及其控制组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a)、对输卵管伞端粘连端完成输卵管伞端造口;

b)、操作整形钳使闭锁爪的中心爪600进入输卵管伞端开口,随后操作活动手柄2使闭锁爪的四周爪601闭合,抓住输卵管伞端开口的外壁;

c)、操作控制组件,将闭锁环7的大小调至合适大小,随即将控制组件沿空心竿4向前推移,使闭锁环7在控制组件的带动下自输卵管伞端开口端13沿输卵管伞端开口端13壁向下移动,从而推动输卵管外缘组织向下移动;

d)、移动到合适位置后,输卵管伞端开口端13得以合适暴露,此时按下操作手柄的滑动锁,使闭锁环7的位置固定,从而也暂时固定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14的位置。

本发明可使得输卵管伞端开口可以有效暴露,能够充分固定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14,减少由于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14的上翻而导致无法缝合固定的情况;可以边分离边电凝,及时对出血部分进行止血,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以在缝合时固定,打破传统输卵管修复整形术,有效提升手术效率,优化传统输卵管修复整形术的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

实施例2

如图1~3,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包括固定手柄1、与固定手柄1转动连接的活动手柄2、钳座3和安装在钳座3上的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杆包括空心竿4、位于空心竿4内的拉杆5和安装在空心竿4前端的闭锁爪组件6,闭锁爪组件6包括中心爪600、四周爪601和传动件,所述拉杆5一端与中心爪600相连,另一端与活动手柄2铰接,空心竿4上安装有闭锁环7及其控制组件。

所述四周爪601安装在空心竿4外壁,中心爪600穿过传动件中心并与传动件固定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件为现有技术中连接机械爪各个分爪使其完成张开或闭合的传动结构。

所述中心爪600为竖直杆状,中心爪600和四周爪601的爪端都为圆球状。本实施例中爪端的圆球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少在抓取过程中对输卵管的损伤。

所述钳座3边缘上设有金属端,所述金属端与高频电刀相连。

所述闭锁环7为套在空心竿4上的开口环,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闭锁环7在空心竿4上来回移动的套管8和控制闭锁环7大小的调节器12,所述调节器12位于套管8下方。

所述调节器12包括旋钮9和两头螺纹相反的丝杆10,调节器12与闭锁环7通过铰接在一起的交叉杆11相连。

所述交叉杆11一头与开口环的两端连接,另一头分别固定在丝杆10相反的螺纹上。

闭锁环7的大小控制原理是:当往一个方向调节旋钮9时,由于丝杆10两头的螺纹相反,交叉杆11一头的两端会同时往丝杆10中间移动或同时往丝杆10两端移动,类似于剪刀的运动原理;当交叉竿两端同时往丝杆10中间移动时,闭锁环7缩小,交叉竿两端同时往丝杆10两端移动时,闭锁环7放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a)、对输卵管伞端粘连端完成输卵管伞端造口;

b)、操作整形钳使闭锁爪的中心爪600进入输卵管伞端开口,随后操作活动手柄2带动拉杆5后移使闭锁爪的四周爪601闭合,抓住输卵管伞端开口的外壁;

c)、调节旋钮9,将闭锁环7的大小调至合适大小,此时操作套管8沿空心竿4向前推移,使闭锁环7自输卵管伞端开口端13沿输卵管伞端开口端13壁向下移动,从而推动输卵管外缘组织向下移动,如图3所示,箭头表示闭锁环的移动方向;

d)、移动到合适位置后,输卵管伞端开口端13得以合适暴露,此时按下操作手柄的滑动锁,使闭锁环7的位置固定,从而也暂时固定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14的位置;

e)、此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①缝合固定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14;

或者:

②将输卵管修复整形钳的金属端连接高频电刀,并稍稍扩大闭锁环7,在输卵管外缘组织暂时固定的位置进行电凝,以达到输卵管外缘组织位置的固定。

同样也可以先进行②操作再进行①操作达到双重固定的目的,加强固定效果。

本发明用于输卵管伞端粘连组织分离为最优选方案,也可以用于其他类似的组织分离固定手术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446165.X (22)申请日 2018.05.11 (71)申请人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 路3段20号 (72)发明人 杨昊 官雨佳 田清 刘川容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51211 代理人 刘军 (51)Int.Cl. A61B 18/14(2006.01) A61B 18/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2、 属于 外科手术用医疗器械领域。 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 钳, 包括固定手柄、 与固定手柄转动连接的活动 手柄、 钳座和安装在钳座上的钳杆, 所述钳杆包 括空心竿、 位于空心竿内的拉杆和安装在空心竿 前端的闭锁爪组件, 闭锁爪组件包括中心爪、 四 周爪和传动件, 所述拉杆一端与中心爪相连, 另 一端与活动手柄铰接, 空心竿上安装有闭锁环及 其控制组件。 本发明可使得待缝合组织开口可以 有效暴露, 并能够充分固定待缝合组织的外缘, 减少由于外缘组织的上翻而导致无法缝合固定 的情况, 打破传统修复整形术, 有效提升手术效 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8542495 A 201。

3、8.09.18 CN 108542495 A 1.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包括固定手柄 (1) 、 与固定手柄 (1) 转动连接的活动手柄 (2) 、 钳座 (3) 和安装在钳座 (3) 上的钳杆,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钳杆包括空心竿 (4) 、 位于空心 竿 (4) 内的拉杆 (5) 和安装在空心竿 (4) 前端的闭锁爪组件 (6) , 闭锁爪组件 (6) 包括中心爪 (600) 、 四周爪 (601) 和传动件, 所述拉杆 (5) 一端与中心爪 (600) 相连, 另一端与活动手柄 (2) 铰接, 空心竿 (4) 上安装有闭锁环 (7) 及其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卵管修复。

4、整形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周爪 (601) 安装 在空心竿 (4) 外壁, 中心爪 (600) 穿过传动件中心并与传动件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爪 (600) 为 竖直杆状, 中心爪 (600) 和四周爪 (601) 的爪端都为圆球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钳座 (3) 边缘上设 有金属端, 所述金属端与高频电刀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闭锁环 (7) 为套在 空心竿 (4) 上的开口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 闭锁环 (7) 在空心竿 (4) 上来回移动的套管 (8) 和控制闭锁环 (7) 大小的调节器 (12) , 所述调 节器 (12) 位于套管 (8) 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器 (12) 包括旋 钮 (9) 和两头螺纹相反的丝杆 (10) , 调节器 (12) 与闭锁环 (7) 通过铰接在一起的交叉杆 (11) 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叉杆 (11) 一头与 开口环的两端连接, 另一头分别固定在丝杆 (10) 相反的螺纹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

6、1 页 2 CN 108542495 A 2 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外科手术用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背景技术 0002 输卵管伞端粘连包裹主要是因为输卵管长期慢性炎症浸润, 使脱落、 坏死的细胞 聚集, 导致输卵管堵塞、 伞端粘连形成积液改变, 而输卵管伞端分粘手术常常需要先进行输 卵管造口术, 然后进行输卵管修复整形术, 即将输卵管伞端包裹组织部分去除后, 将伞端其 余组织向下剥离, 将开口暴露后, 将剥离组织与输卵管进行缝合或固定。 而传统的手术器械 不容易将待缝合组织剥离开。 0003 如专利申请号为 “CN201420124662。

7、.5” , 公开日为2014年07月30日, 名称为 “一种盆 腔肿瘤剥离手术辅助钳” 的实用新型专利, 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盆腔肿瘤剥离手术辅助钳, 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该辅助钳包括钳柄和钳臂, 钳臂为弧形体, 钳臂上设置有中心孔, 中 心孔顶端的钳臂上设置有压杆孔, 钳臂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滑孔, 滑孔外端设置有辅助环, 钳臂的中心孔内安装有压杆, 压杆端头设置有连接件, 连接件与辅助环固定连接。 0004 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主要具有以下缺点: 一是辅助环在钳臂上的位置不能够根据实 际需要来精确控制, 这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组织造成形变和损伤, 使得手术不能 顺利进行; 二是在手术时不。

8、能采用电凝止血, 不能有效地减少出血量。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术器械在对组织进行修复整形的操作中, 需要固定 缝合时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方便剥离和固定组织、 对组织损伤较小、 能将电凝和缝 合同时进行的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0006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包括固定手柄、 与固定手柄转动连接的活动手柄、 钳座和安装 在钳座上的钳杆,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钳杆包括空心竿、 位于空心竿内的拉杆和安装在空心竿 前端的闭锁爪组件, 闭锁爪组件包括中心爪、 四周爪和传动件, 所述拉杆一端与中心爪相 连, 另一端与活动手柄铰接,。

9、 空心竿上安装有闭锁环及其控制组件。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四周爪安装在空心竿外壁, 中心爪穿过传动件中心并与传动件固 定相连。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中心爪为竖直杆状, 中心爪和四周爪的爪端都为圆球状。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钳座边缘上设有金属端, 所述金属端与高频电刀相连。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闭锁环为套在空心竿上的开口环。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闭锁环在空心竿上来回移动的套管和控制闭锁 环大小的调节器, 所述调节器位于套管下方。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调节器包括旋钮和两头螺纹相反的丝杆, 调节器与闭锁环通过铰 接在一起的交叉杆相连。 说 明 书 。

10、1/4 页 3 CN 108542495 A 3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交叉杆一头与开口环的两端连接, 另一头分别固定在丝杆相反的 螺纹上。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本发明闭锁爪的设计能够使输卵管伞端开口可以有效暴露, 闭锁环的设计能够充 分固定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 减少由于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的上翻而导致无法缝合固定的 情况; (2) 本发明闭锁爪的中心爪与四周爪的设计可以有效增强输卵管的抓力, 减少在抓取 输卵管过程中输卵管掉落的几率, 尖端圆球设计也能有效减少在操作手术钳的过程中因为 多次不正确的钳夹对输卵管的所导致的损伤; (3) 本发明可边分离边电凝, 及时对出血部分。

11、进行止血, 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还可以 边缝合边固定, 打破传统输卵管修复整形术, 有效提升手术效率, 优化传统输卵管修复整形 术的手术步骤, 缩短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闭锁环及其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闭锁爪固定输卵管伞端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 固定手柄; 2、 活动手柄; 3、 钳座; 4、 空心竿; 5、 拉杆; 6、 闭锁爪组件; 600、 中心爪; 601、 四周爪; 7、 闭锁环; 8、 套管; 9、 旋钮; 10、 丝杆; 11、 交叉杆; 12、 调节器; 13、 输卵管伞端开 口端; 14、 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

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7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3, 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包括固定手柄1、 与固定手柄1转动连接的活动手 柄2、 钳座3和安装在钳座3上的钳杆, 所述钳杆包括空心竿4、 位于空心竿4内的拉杆5和安装 在空心竿4前端的闭锁爪组件6, 闭锁爪组件6包括中心爪600、 四周爪601和传动件, 所述拉 杆5一端与中心爪600相连, 另一端与活动手柄2铰接, 空心竿4上安装有闭锁环7及其控制组 件。 001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a)、 对输卵管伞端粘连端完成输卵管伞端造口; b)、 操作整形钳使闭。

13、锁爪的中心爪600进入输卵管伞端开口, 随后操作活动手柄2使闭 锁爪的四周爪601闭合, 抓住输卵管伞端开口的外壁; c)、 操作控制组件, 将闭锁环7的大小调至合适大小, 随即将控制组件沿空心竿4向前推 移, 使闭锁环7在控制组件的带动下自输卵管伞端开口端13沿输卵管伞端开口端13壁向下 移动, 从而推动输卵管外缘组织向下移动; d)、 移动到合适位置后, 输卵管伞端开口端13得以合适暴露, 此时按下操作手柄的滑动 锁, 使闭锁环7的位置固定, 从而也暂时固定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14的位置。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542495 A 4 0019 本发明可使得输卵管伞端开口可以。

14、有效暴露, 能够充分固定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 14, 减少由于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14的上翻而导致无法缝合固定的情况; 可以边分离边电 凝, 及时对出血部分进行止血, 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还可以在缝合时固定, 打破传统输卵 管修复整形术, 有效提升手术效率, 优化传统输卵管修复整形术的手术步骤, 缩短手术时 间。 0020 实施例2 如图13, 一种输卵管修复整形钳, 包括固定手柄1、 与固定手柄1转动连接的活动手柄 2、 钳座3和安装在钳座3上的钳杆,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钳杆包括空心竿4、 位于空心竿4内的拉 杆5和安装在空心竿4前端的闭锁爪组件6, 闭锁爪组件6包括中心爪600、 四周爪60。

15、1和传动 件, 所述拉杆5一端与中心爪600相连, 另一端与活动手柄2铰接, 空心竿4上安装有闭锁环7 及其控制组件。 0021 所述四周爪601安装在空心竿4外壁, 中心爪600穿过传动件中心并与传动件固定 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件为现有技术中连接机械爪各个分爪使其完成张开或闭合的 传动结构。 0022 所述中心爪600为竖直杆状, 中心爪600和四周爪601的爪端都为圆球状。 本实施例 中爪端的圆球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少在抓取过程中对输卵管的损伤。 0023 所述钳座3边缘上设有金属端, 所述金属端与高频电刀相连。 0024 所述闭锁环7为套在空心竿4上的开口环, 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闭锁环。

16、7在空心竿4上 来回移动的套管8和控制闭锁环7大小的调节器12, 所述调节器12位于套管8下方。 0025 所述调节器12包括旋钮9和两头螺纹相反的丝杆10, 调节器12与闭锁环7通过铰接 在一起的交叉杆11相连。 0026 所述交叉杆11一头与开口环的两端连接, 另一头分别固定在丝杆10相反的螺纹 上。 0027 闭锁环7的大小控制原理是: 当往一个方向调节旋钮9时, 由于丝杆10两头的螺纹 相反, 交叉杆11一头的两端会同时往丝杆10中间移动或同时往丝杆10两端移动, 类似于剪 刀的运动原理; 当交叉竿两端同时往丝杆10中间移动时, 闭锁环7缩小, 交叉竿两端同时往 丝杆10两端移动时, 。

17、闭锁环7放大。 002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a)、 对输卵管伞端粘连端完成输卵管伞端造口; b)、 操作整形钳使闭锁爪的中心爪600进入输卵管伞端开口, 随后操作活动手柄2带动 拉杆5后移使闭锁爪的四周爪601闭合, 抓住输卵管伞端开口的外壁; c)、 调节旋钮9, 将闭锁环7的大小调至合适大小, 此时操作套管8沿空心竿4向前推移, 使闭锁环7自输卵管伞端开口端13沿输卵管伞端开口端13壁向下移动, 从而推动输卵管外 缘组织向下移动, 如图3所示, 箭头表示闭锁环的移动方向; d)、 移动到合适位置后, 输卵管伞端开口端13得以合适暴露, 此时按下操作手柄的滑动 锁, 使闭锁环7的位置固。

18、定, 从而也暂时固定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14的位置; e)、 此时,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缝合固定输卵管伞端外缘组织14; 或者: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542495 A 5 将输卵管修复整形钳的金属端连接高频电刀, 并稍稍扩大闭锁环7, 在输卵管外缘组 织暂时固定的位置进行电凝, 以达到输卵管外缘组织位置的固定。 0029 同样也可以先进行操作再进行操作达到双重固定的目的, 加强固定效果。 0030 本发明用于输卵管伞端粘连组织分离为最优选方案, 也可以用于其他类似的组织 分离固定手术上。 0031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凡是依 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 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542495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108542495 A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108542495 A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108542495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