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片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机,尤其是涉及光盘机进退盘片时,用以配合主轴马达夹住及转动盘片,或脱离及退出盘片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光盘机是利用高速转动盘片,读写盘片上的资料,高速转动极易造成盘片激烈摇摆振动。在盘片进入光盘机时,必须紧紧夹住盘片,才能顺利读写盘片的资料。
如图1所示,为中国台湾公告第505296号专利案。该背景技术夹持装置是在光盘机基座1设中心孔2,中心孔2周缘设夹持装置3的圆环4,圆环4的外周延伸出一转杆5。圆环4利用滑槽6沿着设在基座1上的固定销7,受转杆5的带动在中心孔2周缘作有限度角度的转动。圆环4的内周面向中心孔2,相隔120角度各凸设顶销8,并在每一顶销8附近各凹设缺口9。缺口9内的基座1上各固定一弹片10的固定端11,弯曲条片状弹片10的另一活动端12,则伸入中心孔2,跨过且撑于顶销8,并连结于支撑环13。支撑环13的内环缘嵌入夹持圆盘14的外周面,将夹持圆盘14支撑在中心孔2的中央。
背景技术的光盘机进片后,即可通过驱动转杆5转动圆环4,移动顶销8支撑靠近固定端11的弹片10,让未支撑的活动端12伸展下降,而令夹持圆盘14随着下降,造成夹持圆盘14受光盘机磁铁(图未示)吸住,夹住盘片以转动盘片。退片时反向转动圆环4,移动顶销8支撑靠近活动端12的弹片10,则拉起活动端12,使支撑环13随着提升夹持圆盘14,脱离光盘机磁铁的吸力,而放开盘片以便退片。
然而,背景技术夹持装置3细小的顶销8,肩负顶撑弹片10,施力使夹持圆盘14上升及下降,必须顶销8连同圆环4以金属材料制成,才能构成足够结构强度,不利于光盘机轻量化。而弹片10跨过顶销8,在移动时弹片10凸过圆环4的顶面,需保留弹片10移动的高度,也不利光盘机薄化。此外,弹片10尚需借助支撑环13嵌入夹持圆盘14,零件多、结构复杂。因此,现有光盘机的盘片夹持装置在结构上,仍有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片夹持装置,通过环槽降低整体结构的层叠,减少盘片夹持装置的厚度,以利光盘机的薄化。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片夹持装置,利用圆环不需支撑弹片直接上升或下降的结构强度,让圆环可以塑胶材质制成,以简化结构及减轻光盘机重量。
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盘片夹持装置,可转动设在光盘机的基座,基座挖设中心孔,中心孔周缘等间隔挖设多个扇形槽,每一扇形槽的同一侧缘设一凸块,夹持圆盘设在中心孔中,外周面环设凹槽,圆环的内孔对正中心孔,内孔周缘在相对每一扇形槽的位置设有缺口,圆环背面凹设环槽,环槽在每一缺口的同一端缘,且同扇形槽设凸块的同一侧缘各固定一弹片,弹片另一端跨过凸块容纳在缺口中,并凸向内孔嵌入夹持圆盘的凹槽。
本发明的盘片夹持装置,利用基座在中心孔预定半径周围上,设有多个限位墙,塑胶材质的圆环半径等于该预定半径,并在外环缘相对每一限位墙的位置,设有滑杆顺着限位墙滑动,另在圆环的外环凹设一驱动槽,枢接于光盘机的摇臂,由摇臂转动圆环,让夹持装置相对基座转动,令一体形成在基座的半圆球形凸块靠近固定端。在相贯通的缺口与扇形槽中,下垂弯折凸向内孔的L形弹片活动端,降下夹持圆盘,或让凸块靠近活动端,顶起活动端上升夹持圆盘。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盘片夹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盘片夹持装置的零件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圆环的背面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盘片夹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盘片夹持装置夹持盘片的侧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盘片夹持装置夹持盘片的上视图;
图7为本发明盘片夹持装置释放盘片的上视图;
图8为本发明盘片夹持装置释放盘片的侧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0 盘片夹持装置
21 基座
22 中心孔
23 扇形槽
24 凸块
25 限位墙
26 扣端
27 传动单元
28 摇臂
29 支点
30 主轴马达
31 盘片
32 出入口
33 夹持圆盘
34 圆环
35 凹槽
36 内孔
37 滑杆
38 缺口
39 驱动槽
40 环槽
41 弹片
42 固定端
43 活动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加以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2,为本发明盘片夹持装置20的零件分解图。夹持装置20可转动设在光盘机的基座21上,基座21中央挖设中心孔22,中心孔22周缘等间隔挖设多个扇形槽23,本实施例以每隔120度角,设一扇形槽23为例。基座21在每一扇形槽23的同一侧缘,凸设一凸块24,凸块24可为半圆球形,或一体形成在基座21。基座21在中心孔22周围同圆心的预定半径圆周上,设有多个圆弧限位墙25,个数基本上配合扇形槽23的个数,每一限位墙25的一端设一扣端26。基座21的一侧设有一传动单元27,带动一摇臂28,以固定在基座21的支点29,产生角度转动。而基座21的中心孔22正对着设于基座21内的主轴马达30,主轴马达30可上下移动。盘片31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由基座21一侧地出入口32进出基座21。
其中,夹持装置20包含夹持圆盘33及圆环34,夹持圆盘33为圆盘状,设在直径略大的中心孔22中,可在中心孔22中自由进出。夹持圆盘33的外周面环设一凹槽35。圆环34基本上也为圆环盘状,其半径等于限位墙25距中心孔22圆心的预定半径。圆环34并在外环缘,且在相对限位墙25的位置设有滑杆37。而内孔36孔径约等于中心孔22孔径,内孔36周缘在相对扇形槽23的位置,设有缺口38,缺口38可为扇形。圆环34的外环另凹设一驱动槽39,与摇臂28一端枢接。如图3所示,为圆环34的背面。圆环34在背面内凹一环槽40形成阶梯状环面,环槽40内在每一缺口38的同一端缘,且同扇形槽23设凸块24的同一侧缘(请参图2),各固定一L形弹片41的固定端42。弹片41为相对圆环34厚度较薄的弹性薄片,环槽40内凹深度以含盖弹片41及凸块24厚度即可,弹片41另一端向环槽40外弯折,并伸向缺口38,使L形弯曲的活动端43凸向内孔36,并可含在缺口38中自由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组装,请同时参考图4及图5,图4显示本发明盘片夹持装置20组装在基座21,图5为组装的侧剖面图。本发明是将圆环34的滑杆37嵌入限位墙25的扣端26,滑杆37顺着限位墙25滑动,让圆环34有转动角度空间,使圆环34驱动槽39枢接摇臂28,且内孔36相对着中心孔22。并使弹片41固定端42容纳在圆环34与基座21间的环槽40中。各缺口38与各扇形槽23分别相对。弹片41的活动端43嵌入夹持圆盘33的凹槽35,支撑夹持圆盘33在内孔36与中心孔22中上下移动,并正对着中心孔22内的主轴马达30。
请同时参考图5及图6,图6为本发明夹持装置20夹持盘片的上视图,图5为其线A-A的侧剖面图。当圆环34缺口38与各扇形槽23分别相对时,设在基座21的凸块24,会靠近弹片41的固定端42,让弹片41的活动端43在相贯通的缺口38与扇形槽23中下坠弯曲,下降夹持圆盘33,受主轴马达30的磁力吸住,以压迫盘片31固定在主轴马达30,由主轴马达30转动夹持圆盘33与盘片31,弹片41的活动端43与夹持圆盘33留有间隙,以减少摩擦。
请同时参考图7及图8,图7为本发明夹持装置20释放盘片的上视图,图8为图7线B-B的侧剖面图。当需退出盘片31时,光盘机驱动摇臂28,如图7中箭头所示,经由驱动槽39转动圆环34,使设在基座21的凸块24靠向弹片41的活动端43,顶起下坠弯曲活动端43,同时带动夹持圆盘33上升,脱离主轴马达30的磁力,以释放盘片31。
由于凸块24与弹片41均容纳在环槽40中,高度并不会超过圆环34,在弹片41受凸块24顶起时,较薄的弹片41跨在凸块24也不会超过圆环34的高度。因此,本发明盘片夹持装置20,即可通过在圆环34的背面挖设环槽40,容纳弹片41与凸块24的高度,降低盘片夹持装置整体结构的层叠高度,达到薄化光盘机的目的。此外,本发明盘片夹持装置20,利用基座21的凸块24,作为支撑弹片41直接上升或下降夹持圆盘33,不需支撑环,可简化夹持装置20的结构,且圆环34仅需单存转动,不需太强的结构,让圆环34也可以塑胶材质制成,达到减轻光盘机重量的目的。另外,本发明夹持装置虽设有滑杆配合基座的限位墙产生转动,但不限,也可利用前述背景技术的转动方式。
以上所述者,仅用以方便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该些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变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下,皆属本发明申请专利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