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034150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4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095179.3

申请日:

20171109

公开号:

CN107582906A

公开日:

201801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9,A61P11/06

主分类号:

A61K36/899,A61P11/06

申请人:

赵红侠

发明人:

赵红侠

地址: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钟鼎巷83号东区1幢302户

优先权:

CN201711095179A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徐宝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是由麻黄、钩藤、老鹳草、葶苈子、乌梅、细辛、花椒、荆芥、天门冬、青稞、贯众、冬瓜子、补骨脂、降真香、甘草、半夏、桔梗、川贝母、杏仁、五味子、射干、款冬花、桑白皮、黄芩、乌药、肉桂、枳壳、前胡、知母、冬虫夏草、枇杷叶、枸杞子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平肝潜阳,除热明目,祛风凉血,润肝明目,疏风消热的功能,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见效快、疗效好,不复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麻黄5-9克,钩藤10-14克,老鹳草15-25克,葶苈子5-9克,乌梅5-15克,细辛5-10克,花椒5-15克,荆芥12-16克,天门冬5-15克,青稞5-15克,贯众5-15克,冬瓜子5-15克,补骨脂5-15克,降真香5-15克,甘草5-15克,半夏10-20克,桔梗10-20克,川贝母10-20克,杏仁10-20克,五味子10-20克,射干5-15克,款冬花5-15克,桑白皮10-20克,黄芩5-15克,乌药5-15克,肉桂4-8克,枳壳10-14克,前胡10-14克,知母10-14克,冬虫夏草5-15克,枇杷叶10-14克,枸杞子5-1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麻黄7克,钩藤12克,老鹳草20克,葶苈子7克,乌梅10克,细辛10克,花椒10克,荆芥14克,天门冬10克,青稞10克,贯众10克,冬瓜子10克,补骨脂10克,降真香10克,甘草10克,半夏15克,桔梗15克,川贝母15克,杏仁15克,五味子15克,射干10克,款冬花10克,桑白皮15克,黄芩10克,乌药10克,肉桂6克,枳壳12克,前胡12克,知母12克,冬虫夏草10克,枇杷叶12克,枸杞子1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一)备料(1)麻黄:拣去杂质,去尽木质茎及残根,用水洗净,微润后切段,干燥即得;(2)钩藤:拣去老梗、杂质,洗净,晒干;(3)老鹳草:拣去杂质,除去残根,用水洗净,捞出,切段,晒干;(4)葶苈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5)乌梅: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洗净,晒干;(6)细辛:除净杂质,用水喷润,及时切段,晒干;(7)花椒:除去果柄及种子椒目,置锅内炒至发响、油出,取出,放凉;(8)荆芥:拣净杂质,用水略泡,捞出切段,晒干;(9)天门冬:拣去杂质,水洗净,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段、干燥;(10)青稞:拣净杂质,晒干;(11)贯众:用清水稍浸,取出,早晚各洒水一次,润软,切片,晒干;(12)冬瓜子:拣净杂质,用时捣碎,或用文火炒至黄白色,置干燥处;(13)补骨脂:簸净杂质,洗净,晒干;(14)降真香:水浸后,蒸至适度,镑片或刨片,晒干;(15)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晾干;(16)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屑;(17)桔梗:拣净杂质,除去芦头,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18)川贝母: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捞出,闷润,剥去心,晒干;(19)杏仁:拣净杂质,置沸水中略煮,待外皮微皱时捞出,浸凉水中,脱去种皮,晒干,簸净;(20)五味子:筛去灰屑,除去杂质,置蒸笼内蒸透,取出晒干;(21)射干:拣去杂质,水洗净,稍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筛去须、屑;(22)款冬花:取拣净的款冬花同炼蜜加适量开水,拌匀,稍闷,放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不粘手为止,取出放凉,每款冬花10斤用炼蜜25斤;(23)桑白皮:刷去灰屑,洗净,润透后切丝,晒干;(24)黄芩: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捞出,切片,晒干;(25)乌药: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筛去灰屑;(26)肉桂:拣净杂质,刮去粗皮,用时打碎,或刮去粗皮,用温开水浸润片刻,切片,晾干;(27)枳壳:除去瓤、核,冼净,稍浸,捞出,润软,以手能捏对折为度,切片,晾干;(28)前胡: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低温干燥,筛去碎屑;(29)知母:拣净杂质,用水撞洗,捞出,润软,切片晒干;(30)冬虫夏草:除去杂质;(31)枇杷叶:刷去绒毛,用水洗净,稍润,切丝,晒干;(32)枸杞子:簸净杂质,摘去残留的梗和蒂;(二)制备(1)将所述重量的麻黄、钩藤、老鹳草、葶苈子、乌梅、细辛、花椒、荆芥、天门冬、青稞、贯众、冬瓜子、补骨脂、降真香、甘草、半夏、桔梗、川贝母、杏仁、五味子、射干、款冬花、桑白皮、黄芩、乌药、肉桂、枳壳、前胡、知母、冬虫夏草、枇杷叶、枸杞子放入煎药容器内,加水8倍量,浸泡100分钟后,武火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将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内;(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3)将两次煎煮液混合搅拌均匀,分为4剂服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是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加剧。由于西药治疗副作用大,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药物存在极大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本发明的有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是选择麻黄、钩藤、老鹳草、葶苈子、乌梅、细辛、花椒、荆芥、天门冬、青稞、贯众、冬瓜子、补骨脂、降真香、甘草、半夏、桔梗、川贝母、杏仁、五味子、射干、款冬花、桑白皮、黄芩、乌药、肉桂、枳壳、前胡、知母、冬虫夏草、枇杷叶、枸杞子进行组合制备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其中选用麻黄是因为其性味辛苦,温,入肺、膀胱经,有发汗,平喘,利水的功能,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选用钩藤是因为其性味苦,凉,入肝、心经,有清热平肝,熄风定惊的功能,治小儿惊癎瘈瘲,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癎。选用老鹳草是因为其性味苦辛,有祛风,活血,清热解毒的功能,治风湿疼痛,拘挛麻木,痈疽,跌打,肠炎,痢疾。选用葶苈子是因为其性味辛,苦,大寒,归肺、膀胱经,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能,治痰涎壅肺,咳喘痰多,胸胁胀满,胸腹水肿,小便不利及肺源性心脏病水肿。选用乌梅是因为其性味酸,温,入肝,脾,肺,大肠经,有收敛生津,安蛔驱虫的功能,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选用细辛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肾经,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窃的功能,治风冷头痛,鼻渊,止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选用花椒是因为其性味辛,温,有毒,入脾、肺、肾经,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选用荆芥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肝经,有发表,祛风,理血的功能,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选用天门冬是因为其性味甘苦,寒,入肺、肾经,有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的功能,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选用青稞是因为其味咸,性平凉,治下气宽中,壮筋益力,除湿发汗,止泄。选用贯众是因为其性味苦,凉,入肝、胃经,有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能,治风热感冒,湿热癍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选用冬瓜子是因为其性味甘,凉,入足厥阴经,有润肺,化痰,消痈,利水的功能,治痰热咳嗽,肺痈,肠痈,淋病,水肿,脚气,痔疮,鼻面酒皶。选用补骨脂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肾经,有补肾助阳的功能,治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外用治白癜风。选用降真香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肝、脾经,有理气,止血,行瘀,定痛的功能,治吐血,咯血,金疮出血,跌打损伤,痈疽疮肿,风湿腰腿痛,心胃气痛。选用甘草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能,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痈,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选用半夏是因为其性味辛,温,有毒,入脾、胃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选用桔梗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平,入肺、胃经,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的功能,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选用川贝母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凉,入肺经,有润肺散结,止嗽化痰的功能,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瘿瘤,瘰疬,喉痹,乳痈。选用杏仁是因为其性味苦,温,有毒,入肺、大肠经,有祛痰止咳,平喘,润肠的功能,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选用五味子是因为其性味酸,温,入肺、肾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的功能,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选用射干是因为其性味苦,寒,有毒,入肺、肝经,有降火,解毒,散血,消痰的功能,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选用款冬花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功能,治咳逆喘息,喉痹。选用桑白皮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肺、脾经,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的功能,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选用黄芩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心肺、胆、大肠经,有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的功能,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选用乌药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脾、肺、肾、膀胱经,有顺气,开郁,散寒,止痛的功能,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满,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选用肉桂是因为其性味辛甘,热,入肾、脾、膀胱经,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功能,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选用枳壳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凉,入肺、脾、大肠经,有破气,行痰,消积的功能,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选用前胡是因为其性味辛、苦,微寒,归肺经,有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的功能,治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选用知母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肺、胃、肾经,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的功能,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选用冬虫夏草是因为其性味甘,温,入肺、肾二经,有补虚损,益精气的功能,治痰饮喘嗽,虚喘,痨嗽,咯血,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不复。选用枇杷叶是因为其性味苦,凉,归肺、胃经,有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治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选用枸杞子是因为其性味甘,平,有滋肾,润肺,补肝,明目的功能,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麻黄5-9克,钩藤10-14克,老鹳草15-25克,葶苈子5-9克,乌梅5-15克,细辛5-10克,花椒5-15克,荆芥12-16克,天门冬5-15克,青稞5-15克,贯众5-15克,冬瓜子5-15克,补骨脂5-15克,降真香5-15克,甘草5-15克,半夏10-20克,桔梗10-20克,川贝母10-20克,杏仁10-20克,五味子10-20克,射干5-15克,款冬花5-15克,桑白皮10-20克,黄芩5-15克,乌药5-15克,肉桂4-8克,枳壳10-14克,前胡10-14克,知母10-14克,冬虫夏草5-15克,枇杷叶10-14克,枸杞子5-15克。

优选为:

麻黄7克,钩藤12克,老鹳草20克,葶苈子7克,乌梅10克,细辛10克,花椒10克,荆芥14克,天门冬10克,青稞10克,贯众10克,冬瓜子10克,补骨脂10克,降真香10克,甘草10克,半夏15克,桔梗15克,川贝母15克,杏仁15克,五味子15克,射干10克,款冬花10克,桑白皮15克,黄芩10克,乌药10克,肉桂6克,枳壳12克,前胡12克,知母12克,冬虫夏草10克,枇杷叶12克,枸杞子10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麻黄:拣去杂质,去尽木质茎及残根,用水洗净,微润后切段,干燥即得;

2、钩藤:拣去老梗、杂质,洗净,晒干;

3、老鹳草:拣去杂质,除去残根,用水洗净,捞出,切段,晒干;

4、葶苈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5、乌梅: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洗净,晒干;

6、细辛:除净杂质,用水喷润,及时切段,晒干;

7、花椒:除去果柄及种子椒目,置锅内炒至发响、油出,取出,放凉;

8、荆芥:拣净杂质,用水略泡,捞出切段,晒干;

9、天门冬:拣去杂质,水洗净,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段、干燥;

10、青稞:拣净杂质,晒干;

11、贯众:用清水稍浸,取出,早晚各洒水一次,润软,切片,晒干;

12、冬瓜子:拣净杂质,用时捣碎,或用文火炒至黄白色,置干燥处;

13、补骨脂:簸净杂质,洗净,晒干;

14、降真香:水浸后,蒸至适度,镑片或刨片,晒干;

15、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晾干;

16、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屑;

17、桔梗:拣净杂质,除去芦头,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18、川贝母: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捞出,闷润,剥去心,晒干;

19、杏仁:拣净杂质,置沸水中略煮,待外皮微皱时捞出,浸凉水中,脱去种皮,晒干,簸净;

20、五味子:筛去灰屑,除去杂质,置蒸笼内蒸透,取出晒干;

21、射干:拣去杂质,水洗净,稍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筛去须、屑;

22、款冬花:取拣净的款冬花同炼蜜加适量开水,拌匀,稍闷,放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不粘手为止,取出放凉,每款冬花10斤用炼蜜25斤;

23、桑白皮:刷去灰屑,洗净,润透后切丝,晒干;

24、黄芩: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捞出,切片,晒干;

25、乌药: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筛去灰屑;

26、肉桂:拣净杂质,刮去粗皮,用时打碎,或刮去粗皮,用温开水浸润片刻,切片,晾干;

27、枳壳:除去瓤、核,冼净,稍浸,捞出,润软,以手能捏对折为度,切片,晾干;

28、前胡: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低温干燥,筛去碎屑;

29、知母:拣净杂质,用水撞洗,捞出,润软,切片晒干;

30、冬虫夏草:除去杂质;

31、枇杷叶:刷去绒毛,用水洗净,稍润,切丝,晒干;

32、枸杞子:簸净杂质,摘去残留的梗和蒂。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麻黄、钩藤、老鹳草、葶苈子、乌梅、细辛、花椒、荆芥、天门冬、青稞、贯众、冬瓜子、补骨脂、降真香、甘草、半夏、桔梗、川贝母、杏仁、五味子、射干、款冬花、桑白皮、黄芩、乌药、肉桂、枳壳、前胡、知母、冬虫夏草、枇杷叶、枸杞子放入煎药容器内,加水8倍量,浸泡100分钟后,武火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将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内;

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3、将两次煎煮液混合搅拌均匀,分为4剂服用。

组方中葶苈子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能为君药;天门冬有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的功能;甘草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能,二者为臣药,三味药共同发挥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滋阴润燥,清肺降火,和中缓急,润肺解毒的作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效力全面,且以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滋阴润燥,清肺降火为主可治本,半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为佐药,桔梗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的功能为使药,与下余诸药是治标。

本发明药物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滋阴润燥,清肺降火,和中缓急,润肺解毒的功能,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疗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和临床疗效观察资料。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5kg,分两组,每组15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常量组为20ml/kg,正常量为10ml/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两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支气管哮喘门诊患者共43例。

2、诊断标准

主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临床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给患者服用,每次服用1剂,每天早、晚各服1次,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支气管哮喘症状消失,体质恢复正常,随访一年无复发;

好转:气喘、胸闷、咳嗽症状明显好转,体质逐步恢复正常;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5、治疗结果(见下表)

在上述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43例,结果显效35例,显效率为81.4%,好转5例,好转率为11.6%,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095179.3 (22)申请日 2017.11.09 (71)申请人 赵红侠 地址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钟鼎巷 83号东区1幢302户 (72)发明人 赵红侠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 所 34108 代理人 徐宝泉 (51)Int.Cl. A61K 36/899(2006.01) A61P 11/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 及其。

2、制备方法, 其主要是由麻黄、 钩藤、 老鹳草、 葶苈子、 乌梅、 细辛、 花椒、 荆芥、 天门冬、 青稞、 贯 众、 冬瓜子、 补骨脂、 降真香、 甘草、 半夏、 桔梗、 川 贝母、 杏仁、 五味子、 射干、 款冬花、 桑白皮、 黄芩、 乌药、 肉桂、 枳壳、 前胡、 知母、 冬虫夏草、 枇杷叶、 枸杞子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 本发明药物具 有平肝潜阳, 除热明目, 祛风凉血, 润肝明目, 疏 风消热的功能,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见效快、 疗 效好, 不复发。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CN 107582906 A 2018.01.16 CN 107582906 A 1.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

3、药物, 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麻黄5-9克, 钩藤10-14克, 老鹳草15-25克, 葶苈子5-9克, 乌梅5-15克, 细辛5-10克, 花 椒5-15克, 荆芥12-16克, 天门冬5-15克, 青稞5-15克, 贯众5-15克, 冬瓜子5-15克, 补骨脂5- 15克, 降真香5-15克, 甘草5-15克, 半夏10-20克, 桔梗10-20克, 川贝母10-20克, 杏仁10-20 克, 五味子10-20克, 射干5-15克, 款冬花5-15克, 桑白皮10-20克, 黄芩5-15克, 乌药5-15克, 肉桂4-8克, 枳壳10-14克, 前胡10-14克。

4、, 知母10-14克, 冬虫夏草5-15克, 枇杷叶10-14克, 枸 杞子5-1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 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麻黄7克, 钩藤12克, 老鹳草20克, 葶苈子7克, 乌梅10克, 细辛10克, 花椒10克, 荆芥14 克, 天门冬10克, 青稞10克, 贯众10克, 冬瓜子10克, 补骨脂10克, 降真香10克, 甘草10克, 半 夏15克, 桔梗15克, 川贝母15克, 杏仁15克, 五味子15克, 射干10克, 款冬花10克, 桑白皮15 克, 黄芩10克, 乌药10克, 肉桂6克, 枳壳12克, 前胡12克, 知母12克, 冬虫夏草10克, 枇杷叶12。

5、 克, 枸杞子1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 备料 (1) 麻黄: 拣去杂质, 去尽木质茎及残根, 用水洗净, 微润后切段, 干燥即得; (2) 钩藤: 拣去老梗、 杂质, 洗净, 晒干; (3) 老鹳草: 拣去杂质, 除去残根, 用水洗净, 捞出, 切段, 晒干; (4) 葶苈子: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5) 乌梅: 拣净杂质, 筛去灰屑, 洗净, 晒干; (6) 细辛: 除净杂质, 用水喷润, 及时切段, 晒干; (7) 花椒: 除去果柄及种子椒目, 置锅内炒至发响、 油出, 取出, 放凉; (8) 荆芥: 拣净杂质, 用水略泡, 捞出切。

6、段, 晒干; (9) 天门冬: 拣去杂质, 水洗净, 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段、 干燥; (10) 青稞: 拣净杂质, 晒干; (11) 贯众: 用清水稍浸, 取出, 早晚各洒水一次, 润软, 切片, 晒干; (12) 冬瓜子: 拣净杂质, 用时捣碎, 或用文火炒至黄白色, 置干燥处; (13) 补骨脂: 簸净杂质, 洗净, 晒干; (14) 降真香: 水浸后, 蒸至适度, 镑片或刨片, 晒干; (15) 甘草: 拣去杂质, 洗净,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 捞出, 润透, 切片, 晾干; (16) 半夏: 拣去杂质, 筛去灰屑; (17) 桔梗: 拣净杂质, 除去芦头, 洗净捞出, 润透后切片。

7、, 晒干; (18) 川贝母: 拣去杂质, 用水浸泡, 捞出, 闷润, 剥去心, 晒干; (19) 杏仁: 拣净杂质, 置沸水中略煮, 待外皮微皱时捞出, 浸凉水中, 脱去种皮, 晒干, 簸 净; (20) 五味子: 筛去灰屑, 除去杂质, 置蒸笼内蒸透, 取出晒干; (21) 射干: 拣去杂质, 水洗净, 稍浸泡, 捞出, 润透, 切片, 晒干, 筛去须、 屑; (22) 款冬花: 取拣净的款冬花同炼蜜加适量开水, 拌匀, 稍闷, 放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 色, 不粘手为止, 取出放凉, 每款冬花10斤用炼蜜25斤;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582906 A 2 (23)。

8、 桑白皮: 刷去灰屑, 洗净, 润透后切丝, 晒干; (24) 黄芩: 拣去杂质, 除去残茎, 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捞出, 切片, 晒干; (25) 乌药: 拣去杂质, 分开大小条, 用水泡透, 根据季节注意换水, 防止发臭, 及时捞出 切片, 筛去灰屑; (26) 肉桂: 拣净杂质, 刮去粗皮, 用时打碎, 或刮去粗皮, 用温开水浸润片刻, 切片, 晾 干; (27) 枳壳: 除去瓤、 核, 冼净, 稍浸, 捞出, 润软, 以手能捏对折为度, 切片, 晾干; (28) 前胡: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润透, 切薄片, 干燥或低温干燥, 筛去碎屑; (29) 知母: 拣净杂质, 用。

9、水撞洗, 捞出, 润软, 切片晒干; (30) 冬虫夏草: 除去杂质; (31) 枇杷叶: 刷去绒毛, 用水洗净, 稍润, 切丝, 晒干; (32) 枸杞子: 簸净杂质, 摘去残留的梗和蒂; (二) 制备 (1) 将所述重量的麻黄、 钩藤、 老鹳草、 葶苈子、 乌梅、 细辛、 花椒、 荆芥、 天门冬、 青稞、 贯 众、 冬瓜子、 补骨脂、 降真香、 甘草、 半夏、 桔梗、 川贝母、 杏仁、 五味子、 射干、 款冬花、 桑白皮、 黄芩、 乌药、 肉桂、 枳壳、 前胡、 知母、 冬虫夏草、 枇杷叶、 枸杞子放入煎药容器内, 加水8倍量, 浸泡100分钟后, 武火煎煮沸腾, 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 。

10、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将第一次煎煮 液倒入容器内; (2) 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 武火煮沸, 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 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3) 将两次煎煮液混合搅拌均匀, 分为4剂服用。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582906 A 3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支气管哮喘是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主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 气急, 胸闷, 咳 嗽。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与气 道高反应性相关, 通常出。

11、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 气促、 胸 闷和咳嗽等症状, 多在夜间和清晨发作、 加剧。 由于西药治疗副作用大, 因此人们对有效治 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药物存在极大的需求, 至今为止, 还没有发现关于本发明的有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 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支气 管哮喘的药物, 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药物。 000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药物是选择麻黄、 钩藤、 老鹳草、 葶苈子、 乌梅、 细辛、 花椒、 荆芥、 。

12、天门冬、 青 稞、 贯众、 冬瓜子、 补骨脂、 降真香、 甘草、 半夏、 桔梗、 川贝母、 杏仁、 五味子、 射干、 款冬花、 桑 白皮、 黄芩、 乌药、 肉桂、 枳壳、 前胡、 知母、 冬虫夏草、 枇杷叶、 枸杞子进行组合制备的, 将这 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 从而能够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 其中选用麻黄 是因为其性味辛苦, 温, 入肺、 膀胱经, 有发汗, 平喘, 利水的功能, 治伤寒表实, 发热恶寒无 汗、 头痛鼻塞、 骨节疼痛, 咳嗽气喘, 风水浮肿, 小便不利, 风邪顽痹, 皮肤不仁, 风疹瘙痒。 选 用钩藤是因为其性味苦, 凉, 入肝、 心经, 有清热平肝, 熄风定惊。

13、的功能, 治小儿惊癎瘈瘲, 大 人血压偏高, 头晕、 目眩, 妇人子癎。 选用老鹳草是因为其性味苦辛, 有祛风, 活血, 清热解毒 的功能, 治风湿疼痛, 拘挛麻木, 痈疽, 跌打, 肠炎, 痢疾。 选用葶苈子是因为其性味辛, 苦, 大 寒, 归肺、 膀胱经, 有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的功能, 治痰涎壅肺, 咳喘痰多, 胸胁胀满, 胸腹水 肿, 小便不利及肺源性心脏病水肿。 选用乌梅是因为其性味酸, 温, 入肝, 脾, 肺, 大肠经, 有 收敛生津, 安蛔驱虫的功能, 治久咳, 虚热烦渴, 久疟, 痢疾, 便血, 尿血, 血崩, 蛔厥腹痛, 呕 吐, 钩虫病, 牛皮癣, 胬肉。 选用细辛是因为其。

14、性味辛, 温, 入肺、 肾经, 有祛风, 散寒, 行水, 开 窃的功能, 治风冷头痛, 鼻渊, 止痛, 痰饮咳逆, 风湿痹痛。 选用花椒是因为其性味辛, 温, 有 毒, 入脾、 肺、 肾经, 有温中散寒, 除湿, 止痛, 杀虫, 解鱼腥毒, 治积食停饮, 心腹冷痛, 呕吐, 噫呃, 咳嗽气逆, 风寒湿痹, 泄泻, 痢疾, 疝痛, 齿痛, 蛔虫病, 蛲虫病, 阴痒, 疮疥。 选用荆芥是 因为其性味辛, 温, 入肺、 肝经, 有发表, 祛风, 理血的功能, 炒炭止血, 治感冒发热, 头痛, 咽 喉肿痛, 中风口噤, 吐血, 衄血, 便血, 崩漏, 产后血晕, 痈肿, 疮疥, 瘰疬。 选用天门冬是因。

15、为 其性味甘苦, 寒, 入肺、 肾经, 有滋阴, 润燥, 清肺, 降火的功能, 治阴虚发热, 咳嗽吐血, 肺痿, 肺痈, 咽喉肿痛, 消渴, 便秘。 选用青稞是因为其味咸, 性平凉, 治下气宽中, 壮筋益力, 除湿 发汗, 止泄。 选用贯众是因为其性味苦, 凉, 入肝、 胃经, 有杀蛔、 绦、 蛲虫, 清热, 解毒, 凉血,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7582906 A 4 止血的功能, 治风热感冒, 湿热癍疹, 吐血, 衄血, 肠风便血, 血痢, 血崩, 带下。 选用冬瓜子是 因为其性味甘, 凉, 入足厥阴经, 有润肺, 化痰, 消痈, 利水的功能, 治痰热咳嗽, 肺痈, 肠痈,。

16、 淋病, 水肿, 脚气, 痔疮, 鼻面酒皶。 选用补骨脂是因为其性味辛, 温, 入肾经, 有补肾助阳的 功能, 治肾虚冷泻, 遗尿, 滑精, 小便频数, 阳痿, 腰膝冷痛, 虚寒喘嗽, 外用治白癜风。 选用降 真香是因为其性味辛, 温, 入肝、 脾经, 有理气, 止血, 行瘀, 定痛的功能, 治吐血, 咯血, 金疮 出血, 跌打损伤, 痈疽疮肿, 风湿腰腿痛, 心胃气痛。 选用甘草是因为其性味甘平, 入脾、 胃、 肺经, 有和中缓急, 润肺, 解毒, 调和诸药的功能, 炙用治脾胃虚弱, 食少, 腹痛便溏, 劳倦发 热, 肺痿咳嗽, 心悸, 惊痈, 生用治咽喉肿痛, 消化性溃疡, 痈疽疮疡, 解。

17、药毒及食物中毒。 选 用半夏是因为其性味辛, 温, 有毒, 入脾、 胃经, 有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的功能, 治 湿痰冷饮, 呕吐, 反胃, 咳喘痰多, 胸膈胀满, 痰厥头痛, 头晕不眠, 外消痈肿。 选用桔梗是因 为其性味苦辛, 平, 入肺、 胃经, 有开宣肺气, 祛痰排脓的功能, 治外感咳嗽, 咽喉肿痛, 肺痈 吐脓, 胸满胁痛, 痢疾腹痛。 选用川贝母是因为其性味苦甘, 凉, 入肺经, 有润肺散结, 止嗽化 痰的功能, 治虚劳咳嗽, 吐痰咯血, 心胸郁结, 肺痿, 肺痈, 瘿瘤, 瘰疬, 喉痹, 乳痈。 选用杏仁 是因为其性味苦, 温, 有毒, 入肺、 大肠经, 有祛痰止咳, 。

18、平喘, 润肠的功能, 治外感咳嗽, 喘 满, 喉痹, 肠燥便秘。 选用五味子是因为其性味酸, 温, 入肺、 肾经, 有敛肺, 滋肾, 生津, 收汗, 涩精的功能, 治肺虚喘咳, 口干作渴, 自汗, 盗汗, 劳伤羸瘦, 梦遗滑精, 久泻久痢。 选用射干 是因为其性味苦, 寒, 有毒, 入肺、 肝经, 有降火, 解毒, 散血, 消痰的功能, 治喉痹咽痛, 咳逆 上气, 痰涎壅盛, 瘰疬结核, 疟母, 妇女经闭, 痈肿疮毒。 选用款冬花是因为其性味辛, 温, 入 肺经, 有润肺下气, 化痰止嗽的功能, 治咳逆喘息, 喉痹。 选用桑白皮是因为其性味甘, 寒, 入 肺、 脾经, 有泻肺平喘, 行水消肿的。

19、功能, 治肺热喘咳, 吐血, 水肿, 脚气, 小便不利。 选用黄芩 是因为其性味苦寒, 入心肺、 胆、 大肠经, 有泻实火, 除湿热, 止血安胎的功能, 治壮热烦渴, 肺热咳嗽。 选用乌药是因为其性味辛, 温, 入脾、 肺、 肾、 膀胱经, 有顺气, 开郁, 散寒, 止痛的 功能, 治气逆胸腹胀痛, 宿食不满, 反胃吐食, 寒疝, 脚气, 小便频数。 选用肉桂是因为其性味 辛甘, 热, 入肾、 脾、 膀胱经, 有补元阳, 暖脾胃, 除积冷, 通血脉的功能, 治命门火衰, 肢冷脉 微, 亡阳虚脱, 腹痛泄泻, 寒疝奔豚, 腰膝冷痛, 经闭癥瘕, 阴疽, 流注, 及虚阳浮越, 上热下 寒。 选用枳。

20、壳是因为其性味苦辛, 凉, 入肺、 脾、 大肠经, 有破气, 行痰, 消积的功能, 治胸膈痰 滞, 胸痞, 胁胀, 食积, 噫气, 呕逆, 下痢后重, 脱肛, 子宫脱垂。 选用前胡是因为其性味辛、 苦, 微寒, 归肺经, 有散风清热, 降气化痰的功能, 治风热咳嗽, 痰多, 痰热喘满, 咯痰黄稠。 选用 知母是因为其性味苦, 寒, 入肺、 胃、 肾经, 有滋阴降火, 润燥滑肠的功能, 治烦热消渴, 骨蒸 劳热, 肺热咳嗽, 大便燥结, 小便不利。 选用冬虫夏草是因为其性味甘, 温, 入肺、 肾二经, 有 补虚损, 益精气的功能, 治痰饮喘嗽, 虚喘, 痨嗽, 咯血, 自汗盗汗, 阳痿遗精, 腰。

21、膝酸痛, 病后 久虚不复。 选用枇杷叶是因为其性味苦, 凉, 归肺、 胃经, 有清肺和胃, 降气化痰, 治肺热痰 嗽, 咳血, 衄血, 胃热呕哕。 选用枸杞子是因为其性味甘, 平, 有滋肾, 润肺, 补肝, 明目的功 能, 治肝肾阴亏, 腰膝酸软, 头晕目眩, 目昏多泪, 虚劳咳嗽, 消渴, 遗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 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 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7582906 A 5 麻黄5-9克, 钩藤10-14克, 老鹳草15-25克, 葶苈子5-9克, 乌梅5-15克, 细辛5-10。

22、克, 花 椒5-15克, 荆芥12-16克, 天门冬5-15克, 青稞5-15克, 贯众5-15克, 冬瓜子5-15克, 补骨脂5- 15克, 降真香5-15克, 甘草5-15克, 半夏10-20克, 桔梗10-20克, 川贝母10-20克, 杏仁10-20 克, 五味子10-20克, 射干5-15克, 款冬花5-15克, 桑白皮10-20克, 黄芩5-15克, 乌药5-15克, 肉桂4-8克, 枳壳10-14克, 前胡10-14克, 知母10-14克, 冬虫夏草5-15克, 枇杷叶10-14克, 枸 杞子5-15克。 0008 优选为: 麻黄7克, 钩藤12克, 老鹳草20克, 葶苈子7克,。

23、 乌梅10克, 细辛10克, 花椒10克, 荆芥14 克, 天门冬10克, 青稞10克, 贯众10克, 冬瓜子10克, 补骨脂10克, 降真香10克, 甘草10克, 半 夏15克, 桔梗15克, 川贝母15克, 杏仁15克, 五味子15克, 射干10克, 款冬花10克, 桑白皮15 克, 黄芩10克, 乌药10克, 肉桂6克, 枳壳12克, 前胡12克, 知母12克, 冬虫夏草10克, 枇杷叶12 克, 枸杞子10克。 0009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 备料 1、 麻黄: 拣去杂质, 去尽木质茎及残根, 用水洗净, 微润后切段, 干燥即得; 2、 钩藤: 拣去老梗、 杂质, 洗净, 晒。

24、干; 3、 老鹳草: 拣去杂质, 除去残根, 用水洗净, 捞出, 切段, 晒干; 4、 葶苈子: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5、 乌梅: 拣净杂质, 筛去灰屑, 洗净, 晒干; 6、 细辛: 除净杂质, 用水喷润, 及时切段, 晒干; 7、 花椒: 除去果柄及种子椒目, 置锅内炒至发响、 油出, 取出, 放凉; 8、 荆芥: 拣净杂质, 用水略泡, 捞出切段, 晒干; 9、 天门冬: 拣去杂质, 水洗净, 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段、 干燥; 10、 青稞: 拣净杂质, 晒干; 11、 贯众: 用清水稍浸, 取出, 早晚各洒水一次, 润软, 切片, 晒干; 12、 冬瓜子: 拣净杂质, 用时捣碎。

25、, 或用文火炒至黄白色, 置干燥处; 13、 补骨脂: 簸净杂质, 洗净, 晒干; 14、 降真香: 水浸后, 蒸至适度, 镑片或刨片, 晒干; 15、 甘草: 拣去杂质, 洗净,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 捞出, 润透, 切片, 晾干; 16、 半夏: 拣去杂质, 筛去灰屑; 17、 桔梗: 拣净杂质, 除去芦头, 洗净捞出, 润透后切片, 晒干; 18、 川贝母: 拣去杂质, 用水浸泡, 捞出, 闷润, 剥去心, 晒干; 19、 杏仁: 拣净杂质, 置沸水中略煮, 待外皮微皱时捞出, 浸凉水中, 脱去种皮, 晒干, 簸 净; 20、 五味子: 筛去灰屑, 除去杂质, 置蒸笼内蒸透, 取出晒干;。

26、 21、 射干: 拣去杂质, 水洗净, 稍浸泡, 捞出, 润透, 切片, 晒干, 筛去须、 屑; 22、 款冬花: 取拣净的款冬花同炼蜜加适量开水, 拌匀, 稍闷, 放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 色, 不粘手为止, 取出放凉, 每款冬花10斤用炼蜜25斤; 23、 桑白皮: 刷去灰屑, 洗净, 润透后切丝, 晒干;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7582906 A 6 24、 黄芩: 拣去杂质, 除去残茎, 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捞出, 切片, 晒干; 25、 乌药: 拣去杂质, 分开大小条, 用水泡透, 根据季节注意换水, 防止发臭, 及时捞出切 片, 筛去灰屑; 26、 肉桂: 拣净杂质。

27、, 刮去粗皮, 用时打碎, 或刮去粗皮, 用温开水浸润片刻, 切片, 晾干; 27、 枳壳: 除去瓤、 核, 冼净, 稍浸, 捞出, 润软, 以手能捏对折为度, 切片, 晾干; 28、 前胡: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润透, 切薄片, 干燥或低温干燥, 筛去碎屑; 29、 知母: 拣净杂质, 用水撞洗, 捞出, 润软, 切片晒干; 30、 冬虫夏草: 除去杂质; 31、 枇杷叶: 刷去绒毛, 用水洗净, 稍润, 切丝, 晒干; 32、 枸杞子: 簸净杂质, 摘去残留的梗和蒂。 0010 二、 制备 1、 将所述重量的麻黄、 钩藤、 老鹳草、 葶苈子、 乌梅、 细辛、 花椒、 荆芥、 天。

28、门冬、 青稞、 贯 众、 冬瓜子、 补骨脂、 降真香、 甘草、 半夏、 桔梗、 川贝母、 杏仁、 五味子、 射干、 款冬花、 桑白皮、 黄芩、 乌药、 肉桂、 枳壳、 前胡、 知母、 冬虫夏草、 枇杷叶、 枸杞子放入煎药容器内, 加水8倍量, 浸泡100分钟后, 武火煎煮沸腾, 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 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将第一次煎煮 液倒入容器内; 2、 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 武火煮沸, 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 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3、 将两次煎煮液混合搅拌均匀, 分为4剂服用。 0011 组方中葶苈子有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的功能为君药; 天门冬有滋阴, 润燥, 清肺, 降 火的功能。

29、; 甘草有和中缓急, 润肺, 解毒, 调和诸药的功能, 二者为臣药, 三味药共同发挥泻 肺平喘, 利水消肿, 滋阴润燥, 清肺降火, 和中缓急, 润肺解毒的作用, 治疗支气管哮喘效力 全面, 且以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 滋阴润燥, 清肺降火为主可治本, 半夏有燥湿化痰, 降逆止 呕, 消痞散结的功能为佐药, 桔梗有开宣肺气, 祛痰排脓的功能为使药, 与下余诸药是治标。 0012 本发明药物具有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 滋阴润燥, 清肺降火, 和中缓急, 润肺解毒的 功能,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疗程短、 见效快、 治愈后不复发。 0013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这。

30、些试验例包括本发 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和临床疗效观察资料。 0014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取家兔30只, 雌雄兼用, 体重2.02.5kg, 分两组, 每组15只, 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 组, 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 超常量组为20ml/kg, 正常量为10ml/kg, 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 药, 每天两次, 连服7天, 每天观察给药反应, 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 饮食正常, 药物无不良 毒副作用。 0015 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 收治支气管哮喘门诊患者共43例。 0016 2、 诊断标准 主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 气急, 胸闷, 咳嗽。 根据。

31、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 慢 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 (喘息、 气 急、 胸闷、 咳嗽等) ; 临床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 体征消失, 肺功能恢复到急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7582906 A 7 性发作前水平, 并维持3个月以上。 0017 3、 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 给患者服用, 每次服用1剂, 每天早、 晚各服1次, 10天为一个疗程, 连续 服用4个疗程。 0018 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 支气管哮喘症状消失, 体质恢复正常, 随访一年无复发; 好转: 气喘、 胸闷、 咳嗽症状明显好转, 体质逐步恢复正常; 无效: 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0019 5、 治疗结果 (见下表) 在上述治疗中, 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43例, 结果显效35例, 显效率为 81.4%, 好转5例, 好转率为11.6%,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3%。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7582906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