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影像学普通X线摄片体位辅助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医学影像学普通X线摄片体位辅助装置.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273905.5 (22)申请日 2016.04.28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85289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8.17 (73)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 童医学中心 地址 200127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 号 (72)发明人 裴剑钒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262 代理人 周春洪 (51)Int.Cl. A61B 6/04(2006.01) A61B 。
2、6/00(2006.01) 审查员 洪虹 (54)发明名称 一种医学影像学普通X线摄片体位辅助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影像学普通X线摄片体 位辅助装置, 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按压填充装置 体、 辅助固定体、 垫高装置体、 瓦氏位辅助体、 反 斯氏位辅助体、 底座; 所述的按压填充装置体包 括第一契形体、 第二契形体、 第三契形体; 所述的 辅助固定体包括底板、 45度斜板、 肱骨垫高体、 大 拇指侧位辅助体、 大拇指正位辅助体、 第一四指 辅助体、 第二四指辅助体; 所述的垫高装置体包 括第一垫高板、 第二垫高板、 第三垫高板、 第四子 按压板; 第四母按压板; 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凹。
3、陷 区、 球体区、 扇面区、 角度参考板区、 足侧位按压 区。 其优点表现在: 患儿检查的总体时间、 次数减 少, 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有效减少或消除 图像中的各类伪影, 提升图像质量。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6页 附图8页 CN 105852899 B 2018.09.21 CN 105852899 B 1.一种医学影像学普通X线摄片体位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按压 填充装置体、 辅助固定体、 垫高装置体、 瓦氏位辅助体、 反斯氏位辅助体、 底座; 且按压填充 装置体、 辅助固定体、 垫高装置体、 瓦氏位辅助体、 反斯氏位辅助体、 底座均通过螺栓进行衔 接; 所述。
4、的按压填充装置体包括第一楔形体、 第二楔形体、 第三楔形体; 所述的第一楔形 体、 第二楔形体、 第三楔形体通过螺栓固定形成一个尺寸为25*10*5cm的长方体; 所述的辅助固定体包括底板、 45度斜板、 肱骨垫高体、 大拇指侧位辅助体、 大拇指正位 辅助体、 第一四指辅助体、 第二四指辅助体; 所述的45度斜板、 肱骨垫高体、 大拇指侧位辅助 体、 大拇指正位辅助体、 第一四指辅助体、 第二四指辅助体均通过螺栓与底板建立连接; 所 述底板尺寸为25*15*1cm; 所述底板上设有圆形插孔; 所述的大拇指侧位辅助体的端部设有侧位平台; 所述的侧位平台与大拇指侧位辅助体 的端部形成阶梯型结构; 。
5、所述的大拇指正位辅助体端部设有正位凹槽; 所述的正位凹槽位于大拇指正位辅助体 的端部中央, 且正位凹槽左右贯穿大拇指正位辅助体; 所述的第一四指辅助体的两端上表面均设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 所述第一凸块的高 度大于第二凸块的高度; 所述的第二四指辅助体的两端上表面均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的深 度大于第二凹槽的深度; 所述的垫高装置体包括第一垫高板、 第二垫高板、 第三垫高板、 第四子按压板、 第四母 按压板; 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凹陷区、 球体区、 扇面区、 角度参考板区、 足侧位按压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凸块的高度为1.5cm, 第二凸块的 。
6、高度为0.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呈夹角分 布, 夹角为3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凹槽的深度为3cm, 第二凹槽的深 度为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呈夹角分 布, 夹角为3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垫高板的尺寸为25*15cm* 1cm; 所述第二垫高板的尺寸为25*15cm*2cm; 所述第三垫高板的尺寸为25*15cm*4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四子按压。
7、板和第四母按压板 两端设有手柄部; 所述手柄部设有挖空结构, 手柄部的长度为5cm,厚度为2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子按压板和第四母按压板的 顶面形成凸起面, 且凸起面的距离手柄部平面的距离为1cm; 所述第四子按压板和第四母按 压板均设有两个半弧形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瓦氏 位辅助体包括一个37度 夹角倾斜面, 该37度夹角为瓦氏 位辅助体的倾斜面与顶面轮廓线之间的夹角; 所述的反斯 氏位辅助体设有一个50度夹角倾斜面, 且该50度夹角倾斜面与37度夹角倾斜面重合, 该50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8、 CN 105852899 B 2 度夹角为反斯氏位辅助体的倾斜面与反斯氏位辅助体侧面轮廓延长线的夹角; 所述反斯氏 位辅助体还设有一个弧形凹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区下端厚度小于1cm; 所述 的球体区固定在方形平台上; 所述的球体区直径为10cm; 所述的扇面区的两侧边分别与对 应底座两侧边的夹角为30度, 且扇面区的两侧边夹角为30度; 所述的角度参考板区位于凹 陷区的端面上, 且角度参考板区标记有角度; 所述的足侧位按压区为凸起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5852899 B 3 一种医学影像学普通X线摄片体位辅助装置 。
9、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 是一种医学影像学普通X线摄片体位辅 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当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医学影像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在中国的各 大城市各大医院, 除了常规的普通X线, 超声, 心电图等常规仪器, CT,MRI,DSA甚至核医学的 PETCE等多种高端检查设备也开始陆续的普及开来。 使得临床医师可以比从前获得更多更 详细的信息从而帮助其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下作出明确的判断。 0003 同时, 儿科放射学作为放射学的一支, 其发展也秉承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基本做到 能够为患儿提供绝大多数的现代化影像检查。 0004 作为儿。
10、科放射学, 辐射风险的控制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而辐射风险不但取 决于放射学本身, 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患儿本身的配合程度以及陪护家长的帮扶能力。 0005 常规的影像检查中, 胸部透视目前基本已经被胸部X线摄片所取代。 目前各大儿童 专科医院比较常见的放射检查中, 尤以普通X线摄片(以下简称平片), CT,MRI这三大项的需 求最高。 MRI是2000年后开始普及的一项新技术, 采用的是核磁场技术, 与X射线无关, 因此 完全没有电离辐射。 目前尚未有研究指出其对人体有明显危害, 因此是一项连孕妇都可以 接受的安全的检查。 不过MRI噪音大, 检查时间长, 预约周期长, 费用高, 且对骨。
11、骼与空气敏 感性不高。 因此不能完全适用与所有患儿。 而CT检查相较而言成熟度更高, 费用也较低廉, 噪音小, 检查时间短。 目前上海某些大型医院对于平扫CT可以做到 “隧到随做” , 无需预约。 不过, CT检查辐射剂量较高, 对比剂检查时有过敏风险。 并且对于一些先天性骨科疾病的帮 助不大(无法进行负重检查) 0006 但是, 不论是MRI还是CT检查, 都是需要患儿配合(或镇静或麻醉)方可进行的检查 手段。 因此会产生新的风险, 其在儿科放射领域的能效比相对较低。 0007 因此, 平片检查目前仍旧是儿童放射学检查的首选项目。 不过,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 因。 目前各大医院对于平片技术员的。
12、培训和开展往往不及CT和MRI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 这 也造成了平片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 0008 平片技术虽然不同于CT和MRI, 对镇静几乎没有要求。 不过, 其对陪护家长的配合 程度以及技术员本身的经验有一定要求。 因此, 在平片检查中, 重拍的概率往往要高于CT和 MRI, 虽然其辐射剂量较低。 但介于目前对放射防护要求的不断提高, 重拍, 多次拍摄以及陪 护家长等与辐射风险相关的防护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 0009 综上所述, 亟需一种解决按压困难、 按压伪影、 体位不准、 操作不易等问题的医学 影像学普通X线摄片体位辅助装置。 而关于这种体位辅助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13、。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解决按压困难、 按压伪影、 体位 说 明 书 1/16 页 4 CN 105852899 B 4 不准、 操作不易等问题的医学影像学普通X线摄片体位辅助装置。 0011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12 一种医学影像学普通X线摄片体位辅助装置, 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按压填充装置 体、 辅助固定体、 垫高装置体、 瓦氏位辅助体、 反斯氏位辅助体、 底座; 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 按压填充装置体、 辅助固定体、 垫高装置体、 瓦氏位辅助体、 反斯氏位辅助体、 底座; 且按压 填充装置体、 辅助固定体、 垫高装置体、。
14、 瓦氏位辅助体、 反斯氏位辅助体、 底座均通过螺栓进 行衔接; 0013 所述的按压填充装置体包括第一契形体、 第二契形体、 第三契形体; 所述的第一契 形体、 第二契形体、 第三契形体通过螺栓固定形成一个尺寸为25*10*5cm的长方体; 0014 所述的辅助固定体包括底板、 45度斜板、 肱骨垫高体、 大拇指侧位辅助体、 大拇指 正位辅助体、 第一四指辅助体、 第二四指辅助体; 所述的45度斜板、 肱骨垫高体、 大拇指侧位 辅助体、 大拇指正位辅助体、 第一四指辅助体、 第二四指辅助体均通过螺栓与底板建立连 接; 所述底板尺寸25*15*1cm; 0015 所述的拇指侧位辅助体的端部设有侧。
15、位平台; 所述的侧位平台与拇指侧位辅助体 的端部形成阶梯型结构; 0016 所述的大拇指正位辅助体端部设有正位凹槽; 所述的正位凹槽位于大拇指正位辅 助体的端部中央, 且正位凹槽左右贯穿大拇指正位辅助体; 0017 所述的第一四指辅助体的两端上表面均设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 所述第一凸块 的高度大于第二凸块的高度; 0018 所述的第二四指辅助体的两端上表面均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 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的深度; 0019 所述的垫高装置体包括第一垫高板、 第二垫高板、 第三垫高板、 第四子按压板、 第 四母按压板; 0020 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凹陷区、 球体区、 扇面区、 角度参考。
16、板区、 足侧位按压区。 0021 第一凸块的高度为1.5cm, 第二凸块的高度为0.5cm。 0022 所述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呈夹角分布, 夹角为30度。 0023 第一凹槽的高度为3cm, 第二凹槽的深度为2cm。 0024 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呈夹角分布, 夹角为30度。 0025 所述的第一垫高板的尺寸为25*15cm*1cm; 所述第二垫高板的尺寸为25*15cm* 2cm; 所述第三垫高板的尺寸为25*15cm*4cm。 0026 所述的第四子按压板和第四母按压板两端设有手柄部; 所述手柄部设有挖空结 构, 手柄部的长度为5cm,厚度为2cm。 0027 所述第四子按压板和第四。
17、母按压板的顶面形成凸起面, 且凸起面的距离手柄部平 面的距离为1cm; 所述第四子按压板和第四母按压 0028 板均设有两个半弧形空腔。 0029 所述的瓦式辅助体包括一个37度夹角倾斜面, 该夹角为瓦式辅助体的倾斜面与顶 面轮廓线之间的夹角; 所述的反斯氏位辅助体设有一个50度夹角倾斜面, 且该50度夹角倾 斜面与37度夹角倾斜面重合, 该夹角为反斯氏位辅助体的倾斜面与斯氏位辅助体侧面轮廓 延长线的夹角; 所述反斯氏位辅助体还设有一个弧形凹面。 说 明 书 2/16 页 5 CN 105852899 B 5 0030 所述凹陷区下端厚度小于1cm; 所述的球体区固定在方形平台上; 所述的球体。
18、区去 直径为10cm; 所述的扇面区的两侧边分别与对应底座两侧边的夹角为30度, 且扇面区的两 侧边夹角为30度; 所所述的角参考板区位于凹陷区的端面上, 且角度参考板区标记有角度; 所述的足侧位按压区为凸起结构。 0031 本发明优点在于: 0032 1、 本发明是一种医学影像学普通X线摄片体位辅助装置, 患儿检查的总体时间、 次 数减少, 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有效减少或消除图像中的各类伪影, 提升图像质量; 减 少陪护家长的人数和次数, 降低陪护家属不必要的辐射风险; 减少患儿的总检查次数, 使得 患儿所受的辐射风险减低; 大大降低重拍的几率, 减少医患矛盾增加的风险; 0033 2。
19、、 设有按压填充体, 按压填充体包括第一契形体、 第二契形体、 第三契形体, 可用 于垫高填充, 斜向按压, 填充按压; 0034 3、 设有45度斜板和底板, 两者配合使用能在精确的45度斜面上对患侧肢体进行拍 摄, 能够保证摄片的准确性, 避免重拍现象发生; 0035 4、 设有45度斜板, 肱骨垫高体、 底板, 三者配合使用, 患儿可完全自行控制患侧肢 体, 不会有滑动和角度的变化发生, 适合蹲, 站, 卧各种体位及各年龄段患儿, 适用范围广, 且不会有伪影产生; 0036 5、 设有大拇指侧位辅助体、 大拇指正位辅助体、 第一四指辅助体、 第二四指辅助 体, 依照标准体位而来, 针对性。
20、强。 能帮助较大患儿更好的摆放体位, 对于较小患儿侧位拍 摄时, 只要操作得到, 可达到只由一位家长帮扶且摄片一次即可获得8个手指的侧位图像。 即降低辐射风险, 又无伪影产生, 提升图像质量; 0037 6、 设有第一垫高板, 第二垫高板, 第三垫高板, 质量轻, 可自由组合, 灵活性好, 可 根据需要垫高患侧足底部; 0038 7、 设有第四子按压板和第四母按压板, 使得患儿膝关节无法弯曲移动, 从而达到 无伪影按压固定的效果; 设有瓦式为辅助体, 瓦式为辅助体设有一个37度的夹角倾斜面, 参 照性高, 操作简单, 无伪影; 0039 8、 设有反斯氏位辅助体, 反斯氏位辅助体设有一个50度。
21、的夹角倾斜面, 参照性高, 操作简单, 另外, 反斯氏位辅助体设有弧形凹面, 可有效贴合胫腓骨下端, 不易产生滑脱; 0040 9、 设有凹陷区, 其凹陷区能够对踝关节/胫腓骨正位/斜位角度固定及外固定后踝 关节/胫腓骨正位/斜位防滑及角度固定, 防止滑脱; 0041 10、 设有球体区, 且球体区可联合联合反斯氏位辅助体使用, 可对无法配合的患儿 进行按压, 减少伪影产生降低辐射风险; 0042 11、 设有扇面区, 扇面区联合第三契形体使用, 能为较大患儿提供较好支撑及角度 参考, 减少体位改变; 设有角度参考板区, 可调整足踝角度。 附图说明 0043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医学影像学普通。
22、X线摄片体位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4 附图2为按压填充装置体结构示意图。 0045 附图3为辅助固定体结构示意图。 0046 附图4为大拇指侧位辅助体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3/16 页 6 CN 105852899 B 6 0047 附图5为大拇指正位辅助体结构示意图。 0048 附图6为第一四指辅助体结构示意图。 0049 附图7为第二四指辅助体结构示意图。 0050 附图8为垫高装置体结构示意图。 0051 附图9为瓦氏位辅助体和反斯氏位辅助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52 附图10为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5。
23、4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55 1.按压填充装置体 11.第一契形体 0056 12.第二契形体 13.第三契形体 0057 2.辅助固定体 21.底板 0058 22.45度斜板 23.肱骨垫高体 0059 24.大拇指侧位辅助体 241.侧位平台 0060 25.大拇指正位辅助体 251.正位凹槽 0061 26.第一四指辅助体 261.第一凸块 0062 262.第二凸块 27.第二四指辅助体 0063 271.第一凹槽 272.第二凹槽 0064 3.垫高装置体 31.第一垫高板 0065 32.第二垫高板 33.第三垫高板 0066 34.第四子按压板 35.。
24、第四母按压板 0067 36.手柄部 37.半弧形空腔 0068 4.瓦氏位辅助体 41.37度夹角倾斜面 0069 5.反斯氏位辅助体 51.弧形凹面 0070 52.50度夹角倾斜面 6.底座 0071 61.凹陷区 62.球体区 0072 63.扇面区 64.足侧位按压区 0073 65.角度参考板区 7.标记区域 0074 8.圆形插孔 9.十字插孔 0075 请参照图1,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医学影像学普通X线摄片体位辅助装置结构示意 图。 一种医学影像学普通X线摄片体位辅助装置, 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按压填充装置体1、 辅 助固定体2、 垫高装置体3、 瓦氏位辅助体4、 反斯氏位辅助体。
25、5、 底座6; 且按压填充装置体1、 辅助固定体2、 垫高装置体3、 瓦氏位辅助体4、 反斯氏位辅助体5、 底座6均通过螺栓进行衔 接。 0076 请参照图2, 图2为按压填充装置体1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按压填充装置体1包括第 一契形体11、 第二契形体12、 第三契形体12; 所述的第一契形体11、 第二契形体12、 第三契形 体12通过螺栓固定形成一个尺寸为25*10*5cm的长方体; 使用状态下第一契形体11、 第二契 形体12、 第三契形体12能进行不同组合, 组成不同大小、 不同高度的形态, 进而在不同体位 说 明 书 4/16 页 7 CN 105852899 B 7 下辅助摄片。。
26、 0077 作用, 适用体位及表格对比: 0078 1.下肢侧位的垫高填充(第一契形体11、 第二契形体12、 第三契形体13) 0079 适用体位: 下肢侧位(包括膝关节侧位, 胫腓骨侧位, 踝关节侧位以及下肢全场侧 位)。 0080 0081 2.按压, 斜向按压, 填充按压(第一契形体11, 第三契形体13) 0082 适用体位:手正位, 足正位, 手指正位, 足趾正位 0083 较小患儿衣物较多时, 拍摄手足等较小肢体时因衣物过厚易产生空隙导致体位不 正以及按压的困难。 除去衣物是最佳解决方案, 但考虑到衣物除去时间; 接触伤口可能等问 题, 因此在实际操作时会有矛盾产生, 填充按压专。
27、为解决这一矛盾而研发。 说 明 书 5/16 页 8 CN 105852899 B 8 0084 0085 请参照图3, 图3为辅助固定体2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辅助固定体2包括底板21、 45度 斜板22、 肱骨垫高体23、 大拇指侧位辅助体24、 大拇指正位辅助体25、 第一四指辅助体26、 第 二四指辅助体27。 所述的45度斜板22、 肱骨垫高体23、 大拇指侧位辅助体24、 大拇指正位辅 助体25、 第一四指辅助体26、 第二四指辅助体27均通过螺栓与底板21建立连接; 大拇指侧位 辅助体24和大拇指正位辅助体25通过十字插孔9装配相应的连接件进行连接; 所述底板21 尺寸25*15*。
28、1cm, 所述底板21上设有圆形插孔8, 该圆形插孔8中装入螺栓与垫高装置体3建 立连接。 0086 请参照图4, 图4为大拇指侧位辅助体24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拇指侧位辅助体的端 部设有侧位平台241; 所述的侧位平台241与拇指侧位辅助体的端部形成阶梯型结构。 0087 请参照图5, 图5为大拇指正位辅助体25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大拇指正位辅助体25 端部设有正位凹槽251; 所述的正位凹槽251位于大拇指正位辅助体25的端部中央, 且正位 凹槽251左右贯穿大拇指正位辅助体25。 0088 请参照图6, 图6为第一四指辅助体26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第一四指辅助体26的两 说 明 书 6/。
29、16 页 9 CN 105852899 B 9 端上表面均设有第一凸块261和第二凸块262; 所述第一凸块261的高度大于第二凸块262的 高度, 根据临床经验, 第一凸块261的高度为1.5cm, 第二凸块262的高度为0.5cm; 所述的第 一凸块261和第二凸块262呈夹角分布, 根据临床经验, 其夹角优选为30度。 0089 请参照图7, 图7为第二四指辅助体27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第二四指辅助体27的两 端上表面均设有第一凹槽271和第二凹槽272; 所述第一凹槽271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272的 深度, 根据临床经验, 第一凹槽271的高度为3cm, 第二凹槽272的深度为2cm;。
30、 所述的第一凹 槽271和第二凹槽272呈夹角分布, 根据临床经验, 其夹角优选为30度。 0090 作用, 适用体位及表格对比: 0091 1.斜角(45 )参考固定(45度斜板22, 底板21) 0092 适用体位: 踝关节(包含外固定后)斜位; 肘关节(包含外固定后)斜位; 腕关节斜 位; 0093 0094 2.多方向夹击固定, 底部防滑(45度斜板22, 肱骨垫高体23, 底板21) 0095 适用体位: 外固定后尺桡骨正位/肘关节正位 0096 外固定, 即一般所说的 “打石膏” 。 一般患儿在确诊骨折后需进行此项治疗。 0097 外固定后患侧肢体形态被外固定物质包裹固定, 尺桡骨。
31、和肘关节的外固定常为屈 曲和旋外状态, 复查拍摄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角度调整, 基本方法是使肱骨 与尺桡骨与床面夹角基本保持一致, 并适当外旋。 0098 但在实际工作种, 由于外固定材质(普通石膏和新型高分子石膏)本身的特性, 其 与检查床面之间摩擦系数低。 检查时易发生滑脱等情况, 较难保持固定状态。 说 明 书 7/16 页 10 CN 105852899 B 10 0099 0100 3.手指拍摄时的辅助及固定(大拇指侧位辅助体24、 大拇指正位辅助体25、 第一四 指辅助体26、 第二四指辅助体27) 0101 适用范围: 大拇指的正侧位; 四指的侧位 说 明 书 8/16。
32、 页 11 CN 105852899 B 11 0102 0103 请参照图8, 图8为垫高装置体3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垫高装置体3包括第一垫高板 31、 第二垫高板32、 第三垫高板33、 第四子按压板34; 第四母按压板35; 所述的第一垫高板31 的尺寸为25*15cm*1cm; 所述第二垫高板32的尺寸为25*15cm*2cm; 所述第三垫高板33的尺 寸为25*15cm*4cm; 所述的第三垫高板33的一侧面设有圆形插孔8; 所述第四子按压板34和 第四母按压板35的底面尺寸为25*15cm*1cm; 所述的第四子按压板34和第四母按压板35两 端设有手柄部36; 所述手柄部36设有。
33、挖空结构, 手柄部36的长度为5cm,厚度为2cm; 所述第 四子按压板34和第四母按压板35的顶面形成凸起面, 且凸起面的距离手柄部36平面的距离 为1cm; 所述第四子按压板34和第四母按压板35均设有两个半弧形空腔37; 所述的第四子按 压板34和第四母按压板35的顶面还设有圆形插孔8。 说 明 书 9/16 页 12 CN 105852899 B 12 0104 作用, 适用体位及表格对比: 0105 1.特定尺寸的垫高(第一垫高板31, 第二垫高板32, 第三垫高板33) 0106 适用体位: 双下肢全长站立正侧位(下肢先天性疾病患儿多做此项检查, 最常见的 如长短腿) 0107 0。
34、108 2.无伪影按压(第四子按压板34; 第四母按压板35) 0109 适用体位有: 双下肢全长正侧位(卧位, 婴幼儿患者); 双胫腓骨正位。 0110 说 明 书 10/16 页 13 CN 105852899 B 13 0111 0112 请参照图9, 图9为瓦氏位辅助体4和反斯氏位辅助体5连接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瓦 式辅助体包括一个37夹角倾斜面41, 该夹角为瓦式辅助体的倾斜面与顶面轮廓线之间的夹 角; 所述瓦式辅助体顶面设有圆形插孔8, 其圆形插孔8中装配螺栓与按压填充装置体1建立 连接; 所述的反斯氏位辅助体5设有一个50度夹角倾斜面52, 且该50度夹角倾斜面52与37 夹角倾。
35、斜面41重合, 该夹角为反斯氏位辅助体5的倾斜面与斯氏位辅助体侧面轮廓延长线 的夹角; 所述反斯氏位辅助体5还设有一个弧形凹面51, 作为下肢远端轮辐伤垫高作用。 0113 作用, 适用体位及表格对比: 0114 1.瓦氏位拍摄时37 角参考(瓦式辅助体) 0115 适用体位: 瓦氏位 0116 0117 2.反斯氏位拍摄时50 角参考(瓦式辅助体) 0118 适用体位: 反斯氏位 说 明 书 11/16 页 14 CN 105852899 B 14 0119 具体使用方法: 患儿成标准反斯氏位, 50 角置于患侧蝶颞部。 技术人员从侧门参 考进行微调。 0120 0121 3.创伤性外伤踝关。
36、节正侧位拍摄垫高(弧形凹面51)。 0122 适用体位: 踝关节正侧位(创伤性患者, 例如轮辐伤, 肌腱割裂伤, 骨折内固定手术 后) 0123 0124 请参照图10, 图10为底座6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底座6上设凹陷区61、 球体区62、 扇 面区63、 角度参考板区65、 足侧位按压区64; 所述凹陷区61下端厚度小于1cm; 所述的球体区 62固定在方形平台上; 所述的球体区62直径为10cm; 所述的扇面区63的两侧边分别与对应 底座6两侧边的夹角为30度, 且扇面区63的两侧边夹角为30度; 所所述的角参考板区位于凹 说 明 书 12/16 页 15 CN 105852899 B 。
37、15 陷区61的端面上, 且角度参考板区65标记有角度; 所述的足侧位按压区64为凸起结构; 所述 的足侧位按压区64截面呈梯形(见图1)。 0125 作用, 适用体位及表格对比: 0126 1.外固定后摄片防滑(防止外固定材质与检查床面的滑动)及角度固定(凹陷区 61) 0127 适用体位: 踝关节/胫腓骨正位/斜位角度固定及外固定后踝关节/胫腓骨正位/斜 位防滑及角度固定。 0128 0129 2.手斜位的摆放参照(球体区62联合反斯氏位辅助体5使用)。 0130 适用体位: 手斜位 0131 说 明 书 13/16 页 16 CN 105852899 B 16 0132 0133 1.足。
38、斜位的摆放参照(扇面区63联合第三契形体12使用) 0134 适用体位: 足斜位 0135 0136 4.足侧位的固定按压(角度参考板区65, 参考图1, 标记背侧凸起) 0137 使用体位: 足侧位; 足背曲位; 足跖曲位; (3个体位皆为足侧位, 区别为足长轴与下 肢长轴的角度不同) 说 明 书 14/16 页 17 CN 105852899 B 17 0138 0139 0140 本发明是一种医学影像学普通X线摄片体位辅助装置, 患儿检查的总体时间、 次数 减少, 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有效减少或消除图像中的各类伪影, 提升图像质量; 减少 陪护家长的人数和次数, 降低陪护家属不必要。
39、的辐射风险; 减少患儿的总检查次数, 使得患 儿所受的辐射风险减低; 大大降低重拍的几率, 减少医患矛盾增加的风险。 设有按压填充体 1, 按压填充体1包括第一契形体11、 第二契形体12、 第三契形体12, 可用于垫高填充, 斜向按 压, 填充按压; 设有45度斜板22和底板, 两者配合使用能在精确的45度斜面上对患侧肢体进 行拍摄, 能够保证摄片的准确性, 避免重拍现象发生; 设有45度斜板22, 肱骨垫高体23、 底板 21, 三者配合使用, 患儿可完全自行控制患侧肢体, 不会有滑动和角度的变化发生, 适合蹲, 站, 卧各种体位及各年龄段患儿, 适用范围广, 且不会有伪影产生; 设有大拇。
40、指侧位辅助体 24、 大拇指正位辅助体25、 第一四指辅助体26、 第二四指辅助体27, 依照标准体位而来, 针对 性强。 能帮助较大患儿更好的摆放体位, 对于较小患儿侧位拍摄时, 只要操作得到, 可达到 只由1位家长帮扶且摄片一次即可获得8个手指的侧位图像。 即降低辐射风险, 又无伪影产 生, 提升图像质量; 设有第一垫高板31, 第二垫高板32, 第三垫高板33, 质量轻, 可自由组合, 灵活性好, 可根据需要垫高患侧足底部; 设有第四子按压板34和第四母按压板35, 使得患儿 膝关节无法弯曲移动, 从而达到无伪影按压固定的效果; 设有瓦式为辅助体4, 瓦式为辅助 说 明 书 15/16 。
41、页 18 CN 105852899 B 18 体4设有一个37度的夹角倾斜面, 参照性高, 操作简单, 无伪影; 设有反斯氏位辅助体5, 反斯 氏位辅助体5设有一个50度的夹角倾斜面, 参照性高, 操作简单, 另外, 反斯氏位辅助体5设 有弧形凹面51, 可有效贴合胫腓骨下端, 不易产生滑脱; 设有凹陷区, 其凹陷区能够对踝关 节/胫腓骨正位/斜位角度固定及外固定后踝关节/胫腓骨正位/斜位防滑及角度固定, 防止 滑脱; 设有球体区62, 且球体区62可联合联合反斯氏位辅助体5使用, 可对无法配合的患儿 进行按压, 减少伪影产生降低辐射风险; 设有扇面区63, 扇面区63联合第三契形体12使用,。
42、 能为较大患儿提供较好支撑及角度参考, 减少体位改变; 设有角度参考板区65, 可调整足踝 角度。 014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 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16/16 页 19 CN 105852899 B 1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8 页 20 CN 105852899 B 20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8 页 21 CN 105852899 B 21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8 页 22 CN 105852899 B 22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8 页 23 CN 105852899 B 23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5/8 页 24 CN 105852899 B 24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6/8 页 25 CN 105852899 B 25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7/8 页 26 CN 105852899 B 26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8/8 页 27 CN 105852899 B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