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手术用血管侧壁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微创手术用血管侧壁钳.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259535.X (22)申请日 2017.03.17 (73)专利权人 美茵 (北京) 医疗器械研发有限公 司 地址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 开发区荣华北路2号院6号楼407室 专利权人 OPI手术器械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刘鸿箫 尤斌 凌云鹏 谢斌 方颖 李红武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015 代理人 齐永红 刘强 (51)Int.Cl. A61B 17/29(2006.01) A61B 17/12(200。
2、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微创手术用血管侧壁钳 (57)摘要 一种微创手术用血管侧壁钳, 它包括转动连 接在一起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 第一钳体和第 二钳体的对应端分别设有配合的第一钳头和第 二钳头, 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均为弯钩状, 且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相对于第一钳体和第二 钳体的对称面偏转设置; 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 体通过转轴销相连, 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背离钳 头的对应端分别设有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 第一 手柄和第二手柄内侧固定有配合的夹持调节阻 尼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钳头的设计, 很好地隐 藏钳头尖端, 利用曲面与施术部位接触避免传统 尖锐夹头引起的创伤, 安全性更好,。
3、 并且弯折的 钳体不会因人手或钳体影响操作视线, 可显著提 高操作的便利性和对复杂创伤面止血的效率, 手 术成功率更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8145039 U 2018.11.27 CN 208145039 U 1.一种微创手术用血管侧壁钳, 它包括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 (2), 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的对应端分别设有配合的第一钳头(3)和第二钳头(4),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钳头(3)和第二钳头(4)均为弯钩状, 且第一钳头(3)和第二钳头(4)相 对于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的对称面偏转设置; 所述第一钳体(1)和所述第二。
4、钳体(2)背离钳头的对应端分别设有第一手柄(5)和第二 手柄(6), 所述第一手柄(5)和所述第二手柄(6)内侧固定有配合的夹持调节阻尼件(7), 所 述夹持调节阻尼件(7)为弹簧或咬合齿条结构; 所述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靠近钳头处还设有扩口钳夹结构(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用血管侧壁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钳头(3)和第二 钳头(4)的外端对应设有配合的唇头齿(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手术用血管侧壁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钳体(1)和第二 钳体(2)通过转轴销(10)相连。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创手术用血管侧壁钳, 其特征在于, 所。
5、述第一钳 头(3)和第二钳头(4)相对于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的对称面偏转角度为 , 为15 至 35 或-15 至-35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145039 U 2 一种微创手术用血管侧壁钳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血钳, 尤其涉及一种微创手术用血管侧壁钳。 背景技术 0002 止血钳是外科手术常用的器械,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钳头夹持创伤面, 利用夹持力 压住血液流出部位, 同时还具有一般手术钳的功能。 0003 目前的止血钳结构大多采用剪刀式结构, 根据用途也分为不同的种类, 但钳口通 常均采用平直设计, 典型结构如中国专利ZL2016108。
6、64936.8公开的一种止血钳, 其主要包 括钳体和夹持部, 通过改进使得钳体具有伸缩功能, 以适应不同施术环境; 此类结构的止血 钳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倾斜钳体, 以避开人手或钳体对钳口动作的视线遮挡, 并且由于钳口 采用平直设计, 其尖端直接与出血部接触, 不仅难以适应不同创伤面止血的需要, 还容易造 成二次损伤, 影响止血的成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创手术用血管侧壁钳, 它具有可靠实用、 操作简 便和安全高效的优点。 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 一种微创手术用血管侧壁钳, 它包括转动连接在一 起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 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对应端分。
7、别设有配合的第一钳头和第二 钳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均为弯钩状, 且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相对于第 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对称面偏转设置。 0006 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的外端对应设有配合的唇头齿。 0007 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通过转轴销相连, 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背离钳头的对应 端分别设有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 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内侧固定有配合的夹持调节阻尼 件。 0008 优选的是: 所述夹持调节阻尼件为弹簧或咬合齿条结构。 0009 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靠近钳头处还设有扩口钳夹结构。 0010 优选的是: 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相对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对称面偏转角 度为。
8、 , 为15 至35 或-15 至-35 。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满足对复杂创伤面进行安全快 速止血需要的止血钳, 一方面通过对钳头的弯钩形状以及相对钳体的弯折设计, 很好地隐 藏钳头尖端, 利用曲面与施术部位接触避免传统尖锐夹头引起的创伤, 安全性更好, 并且弯 折的钳体不会因人手或钳体影响操作视线, 可显著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提高对复杂创伤面 止血的效率; 另一方面, 改进了手柄阻尼以及扩口钳夹, 提高了握持的手感, 提高了操作的 舒适性, 利于手术成功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145039 U 3 0012 图1为本。
9、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0013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钳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装配后的等轴视图。 0015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装配后的主视图。 0016 图5为图4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0017 图6为本实用新型钳头逆向偏移时的结构主视图。 0018 图7为本实用新型唇头齿时的结构放大图。 0019 在图中, 1、 第一钳体 2、 第二钳体 3、 第一钳头 4、 第二钳头 5、 第一手柄 6、 第二 手柄 7、 夹持调节阻尼件 8、 扩口钳夹结构 9、 唇头齿 10、 转轴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
10、一步说明。 0021 如图1-7所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该微创手术用血管侧壁钳包括转动连接 在一起的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 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的对应端分别设有配合的第一钳 头3和第二钳头4, 其结构特点是, 所述第一钳头3和第二钳头4均为弯钩状, 且第一钳头3和 第二钳头4相对于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的对称面偏转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于对钳头结构 以及钳头弯折偏移的设置, 既能够满足各种施术环境的需要, 又能与普通止血钳配合, 灵活 方便, 提高手术效率; 具体的是, 如图2所示, 通过将第一钳头3和第二钳头 4设置为弯钩状, 可适用复杂以及不规则创伤面的施术环境, 止血钳的曲面。
11、与施术部位接触, 避免传统尖锐 夹头引起的创伤, 安全性更好; 将钳头相对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 的对称面偏转设置, 使 得钳头与钳体不同轴, 可利用钳头撑开狭缝创伤面, 进行内部缝合和快速施术, 而无需借助 专用工具, 且钳体与钳头不同轴, 操作时钳体和人手不会遮挡钳口操作过程, 更好地满足医 疗需要。 0022 为了显著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操作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还对手术钳的具体细节 进行了改进和设计, 如图7所示, 所述第一钳头3和第二钳头4的外端对应设有配合的唇头齿 9, 通过钳口进行有效的止血, 且不会对止血创伤面造成二次损伤。 止血钳采用剪刀式结构 如图3所示, 所述第一钳体1和第。
12、二钳体2通过转轴销10相连, 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 背离 钳头的对应端分别设有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 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内侧固定有配合的 夹持调节阻尼件7; 该夹持调节阻尼件7为弹簧或咬合齿条结构。 在使用时, 通过第一手柄5 和第二手柄6控制第一钳头3和第二钳头4的开合, 同时利用夹持调节阻尼件7控制第一手柄 5和第二手柄6的回馈力度, 提高使用的手感和操作的精度, 便于使用者更好地把握操作的 力度。 0023 于此同时, 所述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靠近钳头处还设有扩口钳夹结构8, 可利用 该扩口钳夹结构8夹持一定厚度的创伤面, 更好地满足不同出血部位的止血需要。 0024 本实用新。
13、型钳头的弯折方向以及角度也较为重要, 如图4-6所示, 所述第一钳头3 和第二钳头4相对于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的对称面偏转角度为 , 为15 至35 或-15 至- 35 ; 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的起始弯折点可选择在距离转轴销3545mm位置处, 并根据实 际需要设置为正向或反向, 利用钳头的弯折结构顺利伸入到创伤面内, 再利用其弯钩状结 构夹持出血部位, 完成快速止血操作, 实际操作中, 可让使用者在微创手术中能够更好的把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145039 U 4 控, 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145039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8145039 U 6 图4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8145039 U 7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8145039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