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侦测系统.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8032141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325448.7

申请日:

20120706

公开号:

CN202681946U

公开日:

201301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5/08,A61M16/06

主分类号:

A61B5/08,A61M16/06

申请人:

顺力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庆龙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丰原区水源路215巷26号

优先权:

TW101203470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关畅;王燕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理侦测系统,其包含有:一面罩,供一使用者配戴;一处理单元;一第一传输单元;一感测装置,设于所述面罩,所述感测装置包含有一感测单元,所述感测单元包含有一用于感测所述面罩内的气体状态的第一传感器,以及一用于感测所述面罩的加速度方向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所产生的对应所述气体状态的感测讯号及所述第二传感器所产生的对应所述加速度方向的感测讯号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至所述处理单元。由此,本实用新型不但可感测用户的呼吸状况,更可感测出使用者躺卧的姿势,因此可较为准确地诊断使用者是否罹患呼吸异常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理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面罩,供一使用者配戴;一处理单元;一第一传输单元;一感测装置,设于所述面罩,所述感测装置包含有一感测单元,所述感测单元包含有一用于感测所述面罩内的气体状态的第一传感器,以及一用于感测所述面罩的加速度方向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所产生的对应所述气体状态的感测讯号及所述第二传感器所产生的对应所述加速度方向的感测讯号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至所述处理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具有一开口,所述感测装置还包含有一外壳,所述外壳为能分离地配接于所述面罩的开口,所述感测单元设于所述外壳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理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装置的外壳具有一与所述面罩的开口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装设一供气管,所述感测单元设于所述通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理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装置还包含有一具有可挠性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相对固定,所述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感测单元相对固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理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装置的外壳具有一容置部与一管部,所述通道位于所述管部内,所述外壳还具有一使所述容置部内的空间与所述通道连通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呼吸器,所述呼吸器通过一供气管而供应气体至所述面罩内,所述处理单元设于一处理装置内,所述处理单元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感测讯号并计算出一感测参数,并将所述感测参数通过一第二传输单元传输至所述呼吸器的一控制单元,以控制所述呼吸器的供气状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呼吸器,所述呼吸器通过一供气管而供应气体至所述面罩内,所述处理单元设于所述呼吸器内,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感测讯号计算出一感测参数,以供所述呼吸器的一控制单元依据所述感测参数控制所述呼吸器的供气状况。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医疗辅助系统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呼吸状态的生理侦测系 统。

背景技术

在医疗辅助系统里,呼吸装置主要是提供给肺功能无法达到足够气体交换的病 人使用,例如慢性肺疾病患者,或气喘患者等等。习用呼吸装置包含一面罩,以及 一通过一供气管与面罩连接的呼吸器,面罩用于罩住病患的口鼻,呼吸器则可提供 氧气或空气至面罩内,进而使氧气或空气进入病患的肺部。

有些使用呼吸装置的病患仍会突然有呼吸不稳定,甚至呼吸中止的症状发生, 但当时身旁不一定有医护人员,尤其是在病患夜间睡眠的时候。因此,有一种习知 的呼吸面罩,其内侧还设有一传感器,用于感测面罩内的气体状态,例如气体的温 度、湿度、流量、压力或二氧化碳含量等,并利用一处理装置记录传感器的感测讯 号,甚至进一步利用这些感测讯号换算出用户呼吸的次数、频率、周期或强弱等等, 以评估及诊断使用者的呼吸是否有发生异常。

然而,有些呼吸异常症,尤其是呼吸中止症,容易在病患仰躺时发作,而在病 患侧躺时则几乎不会发作,因此,即使前述处理装置所记录的病患的呼吸状况无任 何异常,仍无法表示病患没有罹患呼吸中止症,可能是病患在记录过程中都采取侧 躺的姿势而使得呼吸中止症未发作。换言之,利用习知可感测呼吸状况的呼吸装置 仍无法准确地诊断病患是否罹患呼吸异常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理侦测系统,其不但可 感测使用者的呼吸状况,更可感测出使用者躺卧的姿势,因此可较为准确地诊断使 用者是否罹患呼吸异常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生理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面罩,供一使用者配戴;一处理单元;一第一传输单元;一感测装置,设于所述 面罩,所述感测装置包含有一感测单元,所述感测单元包含有一用于感测所述面罩 内的气体状态的第一传感器,以及一用于感测所述面罩的加速度方向的第二传感 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所产生的对应所述气体状态的感测讯号及所述第二传感器所产 生的对应所述加速度方向的感测讯号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至所述处理单元。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面罩具有一开口,所述感测装置还包含有 一外壳,所述外壳为能分离地配接于所述面罩的开口,所述感测单元设于所述外壳 内部。

所述感测装置的外壳具有一与所述面罩的开口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装 设一供气管,所述感测单元设于所述通道内。

所述感测装置还包含有一具有可挠性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的一端与所述 外壳相对固定,所述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感测单元相对固定。

所述感测装置的外壳具有一容置部与一管部,所述通道位于所述管部内,所述 外壳还具有一使所述容置部内的空间与所述通道连通的通孔。

还包含有一呼吸器,所述呼吸器通过一供气管而供应气体至所述面罩内,所述 处理单元设于一处理装置内,所述处理单元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感测讯号并计算 出一感测参数,并将所述感测参数通过一第二传输单元传输至所述呼吸器的一控制 单元,以控制所述呼吸器的供气状况。

还包含有一呼吸器,所述呼吸器通过一供气管而供应气体至所述面罩内,所述 处理单元设于所述呼吸器内,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感测讯号计算出 一感测参数,以供所述呼吸器的一控制单元依据所述感测参数控制所述呼吸器的供 气状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改变其躺卧姿势(例如仰躺或侧躺)时,本实用 新型的面罩会随使用者移动而产生加速度,因此,第二传感器所感测到加速度的方 向会与使用者的躺卧姿势有对应关系。第一传感器的感测讯号可用于诊断用户的呼 吸是否有发生异常,第二传感器的感测讯号则可用于判断使用者是否采取侧躺姿 势,以自动排除第一传感器在使用者侧躺时的感测讯号,或由诊断者自行排除,如 此一来,可较为准确地诊断使用者是否罹患呼吸异常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面罩及一感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感测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该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面罩、一供气管及该感测装置的立体 组合图;

图9类同于图8,显示该感测装置的一感测单元位于与图8不同的位置;

图10类同于图7,显示该感测装置具有一与图7不同的连接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说明如下。

申请人首先在此说明,在以下将要介绍的实施例以及图式中,相同的参考号码, 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其结构特征。其次,当本说明书中述及一元件可挠、可挠 曲或具有可挠性时,代表该元件可受一外力作用而改变其形状,而且,该外力移除 后,该元件维持在该外力移除时的形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生理侦测系统11 包含有一面罩20、一感测装置30、一第一传输单元40,以及一处理装置50。

面罩20类同于习用的呼吸装置的面罩,用于供一使用者配戴,以罩住使用者 的口鼻。

感测装置30包含有一感测单元32,感测单元32包含有一固设于面罩20的电 路板322,以及设于电路板322的一第一传感器324及一第二传感器326。第一传 感器324为一种习用的感测芯片,可用来感测面罩20内的气体状态,例如气体的 温度、湿度、流量、压力或二氧化碳含量。第二传感器326为习用的加速规 (accelerometer),可用来感测面罩20的加速度方向。第一传感器324所产生的对 应面罩20内气体状态的感测讯号,以及第二传感器326所产生的对应面罩20加速 度方向的感测讯号,通过第一传输单元40传输至处理装置50的一处理单元52。

使用者在呼气及吸气时,面罩20内气体的温度、湿度、流量、压力及二氧化 碳含量会产生变化,因此,处理单元52可利用第一传感器324的感测讯号计算出 用户的呼吸状况,例如呼吸频率或强弱等等。处理装置50可将处理单元52计算出 的参数储存起来,以供医疗人员事后用来评估及诊断使用者的呼吸是否有发生异 常,例如呼吸突变快或变慢,或者呼吸中止等等。或者,处理装置50可将处理单 元52计算出的参数上传至解析软件,也可评估及诊断使用者的呼吸是否有发生异 常。

在使用者改变其躺卧姿势(例如仰躺或侧躺)时,面罩20会随使用者移动而 产生加速度,因此,第二传感器326的感测讯号会与用户的躺卧姿势有对应关系, 意即,第二传感器326的感测讯号可用来判断用户是否采取侧躺姿势。由此,处理 单元52可通过第二传感器326的感测讯号而排除第一传感器324在使用者侧躺时 的感测讯号;或者,诊断者可自行比对处理单元52通过这些感测讯号所计算出的 数据及判断出的用户的姿势,以自行排除使用者侧躺时的感测结果。如此一来,通 过生理侦测系统11,诊断者可较为准确地诊断使用者是否罹患呼吸异常症。

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单元40是以无线的方式传输各感测讯号,然 而,第一传输单元40也能以有线的方式传输各感测讯号(如图4所示)。另外, 处理装置50除了可以是一笔记本电脑,也可以是台式计算机、智能型手机,或随 身碟等等。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生理侦测系统12还包含 有一呼吸器60,呼吸器60延伸出一供气管62,供气管62配接于面罩20的一开口 22(如图2所示),使得呼吸器60可供应氧气或空气至面罩20内。处理装置50 的处理单元52可利用第一传感器324的感测讯号计算出一感测参数,以回馈控制 呼吸器60,使得呼吸器60能依据使用者的呼吸状况调整供气状况,以帮助使用者 恢复正常呼吸。

如图5所示,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处理单元52是将计算出的感测参数通过 一第二传输单元70传输至呼吸器60的一控制单元64,以控制呼吸器60的供气状 况。第二传输单元70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传输单元。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生理侦测系统13中, 呼吸器60内除了具有控制单元64,还具有一处理单元66,如此一来,生理侦测系 统13可不包含有前述的处理装置50及第二传输单元70,感测单元32将各感测讯 号通过第一传输单元40传输至处理单元66,控制单元64再通过处理单元66所计 算出的感测参数控制呼吸器60的供气状况。

前述各实施例中,感测装置30为固定地设置于面罩20,然而,本实用新型所 提供的生理侦测系统的感测装置也可以是一可分离地设置于面罩的感测装置,以供 用户选择性地使用,例如下列实施例所提供的。

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生理侦测系统的感 测装置80包含有一外壳82、一电路单元84、一感测单元86以及一连接单元88。

外壳82包含有一本体822及一盖体824,本体822具有相互一体连接的一容置 部822a及一管部822b,以及一使容置部822a内的空间与一位于管部822b内的通 道822c连通的通孔822d(如图8所示)。电路单元84设于容置部822a内,盖体 824盖设于容置部822a。

感测单元86与前述的感测单元32相同,包含有一电路板862,以及设于电路 板862的一第一传感器864及一第二传感器866。连接单元88设于通道822c内, 并与感测单元8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单元88可仅包含有一可挠曲的导线882,导线882的二端 分别与电路单元84及感测单元86的电路板862连接。或者,如图10所示,连接 单元88可包含有一与电路单元84及电路板862连接的导线882,以及一与导线882 连接的可挠件884。换言之,感测单元86是通过连接单元88与电路单元84电连接, 而且,连接单元88具有可挠性,不但可暂时固定感测单元86,用户更可通过将连 接单元88弯曲或拉直而改变感测单元86相对于外壳82的位置。

如图8及图9所示,感测装置80在使用时,外壳82的管部822b配接于面罩 20的开口22,使得通道822c与开口22连通,再将呼吸器的供气管62装设于通道 822c一端,使得呼吸器所提供的气体在进入面罩20前会先通过感测装置80的通道 822c。用户可将连接单元88弯曲,以使感测单元86位于通道822c内(如图8所示), 进而使感测单元86可较准确地感测呼吸器供应气体的状态。用户也可将连接单元 88拉直,以使感测单元86伸出通道822c位于面罩20内(如图9所示),则感测 单元86便可通过感测面罩20内的气体状态而侦测出使用者的呼吸状况,而且,感 测单元86更可配合不同使用者的脸型及五官位置而被调整到较佳感测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感测装置80主要的特点是可与面罩 20分离,以供使用者选择性使用,因此,外壳82的形状不限,感测单元86设置于 外壳82内的方式也不限,只要感测单元86是位于外壳82内与面罩20的开口22 连通的位置即可。感测装置80的另一特点在于连接单元88因具有可挠性而使感测 单元86可改变位置地暂时与外壳82相对固定,因此,感测单元86与电路单元84 的电连接关系不限由连接单元88来实现,即,连接单元88不限有导电功能。而且, 如前述各实施例所述,感测单元86的传感器864、866的感测讯号可通过无线的方 式传输,因此感测装置80也可不具有电路单元84。

在前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理侦测系统中,由于其感测单元相当靠近用户的 口鼻,可相当直接地感应使用者呼吸的变化,因此该生理侦测系统可快速且准确地 侦测使用者的呼吸状况。而且,该生理侦测系统更可感测出使用者躺卧的姿势,因 此可较为准确地诊断使用者是否罹患呼吸异常症。即使该生理侦测系统不包含有该 呼吸器,也具有侦测呼吸的功能,可作为简易的呼吸状态检测诊断工具,以进行居 家监测。

最后,必须再次说明,本实用新型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示的构成元件,仅为举 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其他等效元件的替代或变化,也应被 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所涵盖。

生理侦测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理侦测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理侦测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侦测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侦测系统.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8194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1.23 CN 202681946 U *CN202681946U* (21)申请号 201220325448.7 (22)申请日 2012.07.06 101203470 2012.02.24 TW A61B 5/08(2006.01) A61M 16/06(2006.01) (73)专利权人 顺力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丰原区水源路 215 巷 26 号 (72)发明人 宋庆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王燕秋 (54) 实用新型名称 生理。

2、侦测系统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理侦测系统, 其包含 有 : 一面罩, 供一使用者配戴 ; 一处理单元 ; 一第 一传输单元 ; 一感测装置, 设于所述面罩, 所述感 测装置包含有一感测单元, 所述感测单元包含有 一用于感测所述面罩内的气体状态的第一传感 器, 以及一用于感测所述面罩的加速度方向的第 二传感器, 所述第一传感器所产生的对应所述气 体状态的感测讯号及所述第二传感器所产生的对 应所述加速度方向的感测讯号通过所述第一传输 单元传输至所述处理单元。 由此, 本实用新型不但 可感测用户的呼吸状况, 更可感测出使用者躺卧 的姿势, 因此可较为准确地诊断使用者是否罹患 呼吸异常。

3、症。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8 页 1/1 页 2 1. 一种生理侦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 一面罩, 供一使用者配戴 ; 一处理单元 ; 一第一传输单元 ; 一感测装置, 设于所述面罩, 所述感测装置包含有一感测单元, 所述感测单元包含有一 用于感测所述面罩内的气体状态的第一传感器, 以及一用于感测所述面罩的加速度方向的 第二传感器, 所述第一传感器所产生的对应所述气体状态的感测讯号及所述第二传感器所 产生的对应所。

4、述加速度方向的感测讯号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至所述处理单元。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理侦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面罩具有一开口, 所述感测装 置还包含有一外壳, 所述外壳为能分离地配接于所述面罩的开口, 所述感测单元设于所述 外壳内部。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生理侦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感测装置的外壳具有一与所 述面罩的开口连通的通道, 所述通道的一端装设一供气管, 所述感测单元设于所述通道内。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生理侦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感测装置还包含有一具有可 挠性的连接单元, 所述连接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相对固定, 所述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

5、所 述感测单元相对固定。 5.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生理侦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感测装置的外壳具有一容置 部与一管部, 所述通道位于所述管部内, 所述外壳还具有一使所述容置部内的空间与所述 通道连通的通孔。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理侦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 还包含有一呼吸器, 所述呼吸器通 过一供气管而供应气体至所述面罩内, 所述处理单元设于一处理装置内, 所述处理单元接 收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感测讯号并计算出一感测参数, 并将所述感测参数通过一第二传输单 元传输至所述呼吸器的一控制单元, 以控制所述呼吸器的供气状况。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理侦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

6、 还包含有一呼吸器, 所述呼吸器通 过一供气管而供应气体至所述面罩内, 所述处理单元设于所述呼吸器内, 所述处理单元通 过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感测讯号计算出一感测参数, 以供所述呼吸器的一控制单元依据所述 感测参数控制所述呼吸器的供气状况。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81946 U 2 1/4 页 3 生理侦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与医疗辅助系统有关, 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呼吸状态的生理侦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医疗辅助系统里, 呼吸装置主要是提供给肺功能无法达到足够气体交换的病人 使用, 例如慢性肺疾病患者, 或气喘患者等等。习用呼吸装置包含一面罩, 以及一通过一供 气。

7、管与面罩连接的呼吸器, 面罩用于罩住病患的口鼻, 呼吸器则可提供氧气或空气至面罩 内, 进而使氧气或空气进入病患的肺部。 0003 有些使用呼吸装置的病患仍会突然有呼吸不稳定, 甚至呼吸中止的症状发生, 但 当时身旁不一定有医护人员, 尤其是在病患夜间睡眠的时候。因此, 有一种习知的呼吸面 罩, 其内侧还设有一传感器, 用于感测面罩内的气体状态, 例如气体的温度、 湿度、 流量、 压 力或二氧化碳含量等, 并利用一处理装置记录传感器的感测讯号, 甚至进一步利用这些感 测讯号换算出用户呼吸的次数、 频率、 周期或强弱等等, 以评估及诊断使用者的呼吸是否有 发生异常。 0004 然而, 有些呼吸异。

8、常症, 尤其是呼吸中止症, 容易在病患仰躺时发作, 而在病患侧 躺时则几乎不会发作, 因此, 即使前述处理装置所记录的病患的呼吸状况无任何异常, 仍无 法表示病患没有罹患呼吸中止症, 可能是病患在记录过程中都采取侧躺的姿势而使得呼吸 中止症未发作。换言之, 利用习知可感测呼吸状况的呼吸装置仍无法准确地诊断病患是否 罹患呼吸异常症。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理侦测系统, 其不但可感 测使用者的呼吸状况, 更可感测出使用者躺卧的姿势, 因此可较为准确地诊断使用者是否 罹患呼吸异常症。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生理侦测系统, 其。

9、特征在于包含有 : 一 面罩, 供一使用者配戴 ; 一处理单元 ; 一第一传输单元 ; 一感测装置, 设于所述面罩, 所述感 测装置包含有一感测单元, 所述感测单元包含有一用于感测所述面罩内的气体状态的第一 传感器, 以及一用于感测所述面罩的加速度方向的第二传感器, 所述第一传感器所产生的 对应所述气体状态的感测讯号及所述第二传感器所产生的对应所述加速度方向的感测讯 号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至所述处理单元。 0007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 所述面罩具有一开口, 所述感测装置还包含有一 外壳, 所述外壳为能分离地配接于所述面罩的开口, 所述感测单元设于所述外壳内部。 0008 所述感测。

10、装置的外壳具有一与所述面罩的开口连通的通道, 所述通道的一端装设 一供气管, 所述感测单元设于所述通道内。 0009 所述感测装置还包含有一具有可挠性的连接单元, 所述连接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外 壳相对固定, 所述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感测单元相对固定。 说 明 书 CN 202681946 U 3 2/4 页 4 0010 所述感测装置的外壳具有一容置部与一管部, 所述通道位于所述管部内, 所述外 壳还具有一使所述容置部内的空间与所述通道连通的通孔。 0011 还包含有一呼吸器, 所述呼吸器通过一供气管而供应气体至所述面罩内, 所述处 理单元设于一处理装置内, 所述处理单元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感。

11、测讯号并计算出一感测 参数, 并将所述感测参数通过一第二传输单元传输至所述呼吸器的一控制单元, 以控制所 述呼吸器的供气状况。 0012 还包含有一呼吸器, 所述呼吸器通过一供气管而供应气体至所述面罩内, 所述处 理单元设于所述呼吸器内, 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感测讯号计算出一感测参 数, 以供所述呼吸器的一控制单元依据所述感测参数控制所述呼吸器的供气状况。 001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使用者改变其躺卧姿势 (例如仰躺或侧躺) 时, 本实用新型 的面罩会随使用者移动而产生加速度, 因此, 第二传感器所感测到加速度的方向会与使用 者的躺卧姿势有对应关系。第一传感器的感测讯号可用于诊。

12、断用户的呼吸是否有发生异 常, 第二传感器的感测讯号则可用于判断使用者是否采取侧躺姿势, 以自动排除第一传感 器在使用者侧躺时的感测讯号, 或由诊断者自行排除, 如此一来, 可较为准确地诊断使用者 是否罹患呼吸异常症。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 0015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面罩及一感测装置的示意图 ; 0016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 0017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 0018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 0019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

13、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0020 图 7 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感测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 0021 图 8 是本实用新型该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面罩、 一供气管及该感测装置的立体组 合图 ; 0022 图 9 类同于图 8, 显示该感测装置的一感测单元位于与图 8 不同的位置 ; 0023 图 10 类同于图 7, 显示该感测装置具有一与图 7 不同的连接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特点及功效, 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说明如下。 0025 申请人首先在此说明, 在以下将要介绍的实施例以及图式中, 相同的参考号码, 表 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其结。

14、构特征。 其次, 当本说明书中述及一元件可挠、 可挠曲或具有可 挠性时, 代表该元件可受一外力作用而改变其形状, 而且, 该外力移除后, 该元件维持在该 外力移除时的形状。 0026 如图 1 至图 3 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生理侦测系统 11 包含 有一面罩 20、 一感测装置 30、 一第一传输单元 40, 以及一处理装置 50。 0027 面罩 20 类同于习用的呼吸装置的面罩, 用于供一使用者配戴, 以罩住使用者的口 说 明 书 CN 202681946 U 4 3/4 页 5 鼻。 0028 感测装置30包含有一感测单元32, 感测单元32包含有一固设于面罩20的。

15、电路板 322, 以及设于电路板 322 的一第一传感器 324 及一第二传感器 326。第一传感器 324 为一 种习用的感测芯片, 可用来感测面罩 20 内的气体状态, 例如气体的温度、 湿度、 流量、 压力 或二氧化碳含量。第二传感器 326 为习用的加速规 (accelerometer) , 可用来感测面罩 20 的加速度方向。第一传感器 324 所产生的对应面罩 20 内气体状态的感测讯号, 以及第二传 感器 326 所产生的对应面罩 20 加速度方向的感测讯号, 通过第一传输单元 40 传输至处理 装置 50 的一处理单元 52。 0029 使用者在呼气及吸气时, 面罩 20 内气。

16、体的温度、 湿度、 流量、 压力及二氧化碳含量 会产生变化, 因此, 处理单元52可利用第一传感器324的感测讯号计算出用户的呼吸状况, 例如呼吸频率或强弱等等。处理装置 50 可将处理单元 52 计算出的参数储存起来, 以供医 疗人员事后用来评估及诊断使用者的呼吸是否有发生异常, 例如呼吸突变快或变慢, 或者 呼吸中止等等。或者, 处理装置 50 可将处理单元 52 计算出的参数上传至解析软件, 也可评 估及诊断使用者的呼吸是否有发生异常。 0030 在使用者改变其躺卧姿势 (例如仰躺或侧躺) 时, 面罩20会随使用者移动而产生加 速度, 因此, 第二传感器 326 的感测讯号会与用户的躺卧。

17、姿势有对应关系, 意即, 第二传感 器 326 的感测讯号可用来判断用户是否采取侧躺姿势。由此, 处理单元 52 可通过第二传感 器326的感测讯号而排除第一传感器324在使用者侧躺时的感测讯号 ; 或者, 诊断者可自行 比对处理单元 52 通过这些感测讯号所计算出的数据及判断出的用户的姿势, 以自行排除 使用者侧躺时的感测结果。 如此一来, 通过生理侦测系统11, 诊断者可较为准确地诊断使用 者是否罹患呼吸异常症。 0031 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 第一传输单元 40 是以无线的方式传输各感测讯号, 然而, 第一传输单元 40 也能以有线的方式传输各感测讯号 (如图 4 所示) 。另外, 处理。

18、装置 50 除 了可以是一笔记本电脑, 也可以是台式计算机、 智能型手机, 或随身碟等等。 0032 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生理侦测系统12还包含有一 呼吸器 60, 呼吸器 60 延伸出一供气管 62, 供气管 62 配接于面罩 20 的一开口 22 (如图 2 所 示) , 使得呼吸器 60 可供应氧气或空气至面罩 20 内。处理装置 50 的处理单元 52 可利用第 一传感器 324 的感测讯号计算出一感测参数, 以回馈控制呼吸器 60, 使得呼吸器 60 能依据 使用者的呼吸状况调整供气状况, 以帮助使用者恢复正常呼吸。 0033 如图 5 所示, 在第二较佳。

19、实施例中, 处理单元 52 是将计算出的感测参数通过一第 二传输单元 70 传输至呼吸器 60 的一控制单元 64, 以控制呼吸器 60 的供气状况。第二传输 单元 70 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传输单元。 0034 如图 6 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一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生理侦测系统 13 中, 呼吸 器 60 内除了具有控制单元 64, 还具有一处理单元 66, 如此一来, 生理侦测系统 13 可不包含 有前述的处理装置 50 及第二传输单元 70, 感测单元 32 将各感测讯号通过第一传输单元 40 传输至处理单元66, 控制单元64再通过处理单元66所计算出的感测参数控制呼吸器60的 供气状况。

20、。 0035 前述各实施例中, 感测装置 30 为固定地设置于面罩 20, 然而,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 的生理侦测系统的感测装置也可以是一可分离地设置于面罩的感测装置, 以供用户选择性 说 明 书 CN 202681946 U 5 4/4 页 6 地使用, 例如下列实施例所提供的。 0036 如图 7 至图 9 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生理侦测系统的感测 装置 80 包含有一外壳 82、 一电路单元 84、 一感测单元 86 以及一连接单元 88。 0037 外壳 82 包含有一本体 822 及一盖体 824, 本体 822 具有相互一体连接的一容置部 822a 及一管部 82。

21、2b, 以及一使容置部 822a 内的空间与一位于管部 822b 内的通道 822c 连 通的通孔 822d(如图 8 所示) 。电路单元 84 设于容置部 822a 内, 盖体 824 盖设于容置部 822a。 0038 感测单元 86 与前述的感测单元 32 相同, 包含有一电路板 862, 以及设于电路板 862 的一第一传感器 864 及一第二传感器 866。连接单元 88 设于通道 822c 内, 并与感测单 元 86 连接。 0039 在本实施例中, 连接单元 88 可仅包含有一可挠曲的导线 882, 导线 882 的二端分 别与电路单元 84 及感测单元 86 的电路板 862 。

22、连接。或者, 如图 10 所示, 连接单元 88 可包 含有一与电路单元 84 及电路板 862 连接的导线 882, 以及一与导线 882 连接的可挠件 884。 换言之, 感测单元 86 是通过连接单元 88 与电路单元 84 电连接, 而且, 连接单元 88 具有可 挠性, 不但可暂时固定感测单元 86, 用户更可通过将连接单元 88 弯曲或拉直而改变感测单 元 86 相对于外壳 82 的位置。 0040 如图 8 及图 9 所示, 感测装置 80 在使用时, 外壳 82 的管部 822b 配接于面罩 20 的 开口 22, 使得通道 822c 与开口 22 连通, 再将呼吸器的供气管 。

23、62 装设于通道 822c 一端, 使 得呼吸器所提供的气体在进入面罩20前会先通过感测装置80的通道822c。 用户可将连接 单元 88 弯曲, 以使感测单元 86 位于通道 822c 内 (如图 8 所示) , 进而使感测单元 86 可较准 确地感测呼吸器供应气体的状态。用户也可将连接单元 88 拉直, 以使感测单元 86 伸出通 道 822c 位于面罩 20 内 (如图 9 所示) , 则感测单元 86 便可通过感测面罩 20 内的气体状态 而侦测出使用者的呼吸状况, 而且, 感测单元 86 更可配合不同使用者的脸型及五官位置而 被调整到较佳感测位置。 0041 值得一提的是, 第四较佳。

24、实施例所提供的感测装置 80 主要的特点是可与面罩 20 分离, 以供使用者选择性使用, 因此, 外壳 82 的形状不限, 感测单元 86 设置于外壳 82 内的 方式也不限, 只要感测单元 86 是位于外壳 82 内与面罩 20 的开口 22 连通的位置即可。感 测装置 80 的另一特点在于连接单元 88 因具有可挠性而使感测单元 86 可改变位置地暂时 与外壳 82 相对固定, 因此, 感测单元 86 与电路单元 84 的电连接关系不限由连接单元 88 来 实现, 即, 连接单元 88 不限有导电功能。而且, 如前述各实施例所述, 感测单元 86 的传感器 864、 866 的感测讯号可通。

25、过无线的方式传输, 因此感测装置 80 也可不具有电路单元 84。 0042 在前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理侦测系统中, 由于其感测单元相当靠近用户的口 鼻, 可相当直接地感应使用者呼吸的变化, 因此该生理侦测系统可快速且准确地侦测使用 者的呼吸状况。 而且, 该生理侦测系统更可感测出使用者躺卧的姿势, 因此可较为准确地诊 断使用者是否罹患呼吸异常症。即使该生理侦测系统不包含有该呼吸器, 也具有侦测呼吸 的功能, 可作为简易的呼吸状态检测诊断工具, 以进行居家监测。 0043 最后, 必须再次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示的构成元件, 仅为举例说 明, 并非用来限制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 。

26、其他等效元件的替代或变化, 也应被本案的专利保 护范围所涵盖。 说 明 书 CN 202681946 U 6 1/8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81946 U 7 2/8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81946 U 8 3/8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81946 U 9 4/8 页 10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81946 U 10 5/8 页 11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81946 U 11 6/8 页 12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81946 U 12 7/8 页 13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81946 U 13 8/8 页 14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81946 U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