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椎间孔镜髓核清除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 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 的原因之一。根据髓核突出位置分为:中央型、旁中央型、旁侧型、极外侧型; 根据髓核突出程度分为:隆起型、破裂型、游离型(纤维化、钙化、粘连)。
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主要有:A保守治疗(药物、牵引、理 疗、推拿和按摩、激素硬膜外注射)、B微创手术治疗(髓核化学溶解、臭氧、 射频、经皮切吸术、显微镜手术、椎间盘切除)、C开放性手术(单纯性开窗腰 椎间盘摘除术、多节段开窗侧隐窝成型术)。
然而,保守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开放性手术腰背部正中入路,剥离椎旁肌 后行椎板切除及髓核摘除术,创伤大,且容易损坏脊柱的稳定性、风险大、住 院时间长。
目前的臭氧、射频等介入手术,都是针对椎间盘突出不大、外层纤维环没 有破裂、不伴随椎管狭窄等条件病例,所进行的“间接减压”治疗。也就是说, 这类治疗方式仅仅适合一些早期的、轻微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对于中、晚期、症状稍微严重或伴随椎管狭窄的患者却无能为力。导致出 现大、小便失禁、下肢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严重后果的患者增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椎间孔镜髓核清除 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椎间孔镜髓核清除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a)标记并穿刺定位;
(b)局麻;
(c)椎间盘造影;
(d)直入导丝以及导引杆;
(e)逐级置入导杆、导管、扩孔钻;
(f)逐级使用扩孔钻行椎间孔成型;
(g)置入工作套管、放置内窥镜;
(h)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扩孔钻去除骨质,射频电极封堵破 损纤维环;
(g)缝合伤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与目前其它的脊柱微创髓核摘除技术相比, 具有多项优势:
(1)适应症更广,能处理脱出、游离、巨大、钙化等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 突出、椎间孔狭窄、椎管狭窄、手术后复发病例,
(2)更微创,对患者创伤小,创口仅0.7cm,无需破坏椎旁肌、韧带、无 需咬除椎板,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术后恢复时间短,
(3)损伤更小、效果更明显,直视下治疗更彻底,有效率到达95%,
(4)恢复更快,术后一天即可活动,三天可以出院;
(5)安全性更高,术中出血极少,医生视野清晰,不会在后方重要结构处 形成瘢痕,可在局麻下完成手术,安全性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椎间孔镜髓核清除方法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a)标记并穿刺定位;
(b)局麻;
(c)椎间盘造影;
(d)直入导丝以及导引杆;
(e)逐级置入导杆、导管、扩孔钻;
(f)逐级使用扩孔钻行椎间孔成型;
(g)置入工作套管、放置内窥镜;
(h)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扩孔钻去除骨质,射频电极封堵破 损纤维环;
(g)缝合伤口。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 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 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 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