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803010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21590.8

申请日:

2008.10.15

公开号:

CN101723676A

公开日:

2010.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4B 35/622登记生效日:2015121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张建平变更后权利人:浙江龙泉鉴真陶瓷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学院路1号变更后权利人:323700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剑池东路29号国际大酒店二楼|||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35/622申请日:20081015|||公开

IPC分类号:

C04B35/622

主分类号:

C04B35/622

申请人:

张建平

发明人:

张建平

地址: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学院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代理人:

王鹏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修石制模:将模具的模腔制成;②注浆;③修坯;④干燥;⑤素烧;⑥上釉;⑦装窑;⑧釉烧,所述的步骤①如下所述:选取奇石,作为模样制作模具,模具形成模样的模腔;所述的步骤②如下所述:将泥浆注满空心模具内,附于模壁上的泥层为0.5-1厘米的厚度时,将泥浆倒出,脱模。本发明实现了无限复制美妙的奇石形态,将奇石艺术和青瓷艺术相结合,不但能将稀少的奇石形态加以推广,也突破了龙泉青瓷传统同心圆的造型,丰富了青瓷艺术的表现语言,也为青瓷艺术创新找到了新的方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修石制模:将模具的模腔制成②注浆;③修坯;④干燥;⑤素烧;⑥上釉;⑦装窑;⑧釉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①如下所述:选取奇石,作为模样制作模具,模具形成模样的模腔;所述的步骤②如下所述:将泥浆注满空心模具内,附于模壁上的泥层为0.5-1厘米的厚度时,将泥浆倒出,脱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①如下所述:选取奇石,按脱模要求对奇石进行调整:对奇石的内凹面中会造成卡模的部位用湿泥填补,使内凹面呈浅半圆形状后进行模具制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①如下所述,选取奇石,采用泥雕的手法塑形,得到的奇石状泥稿作为模具的母本后进行模具制作。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⑤中,窑温为750-850摄氏度,素烧时间为3-5小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泉青瓷的做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⑧包括:a干燥阶段:用2-3小时慢火升温,使窑温升至580-600℃;b氧化阶段:用1个小时是窑温960℃升至1000℃进行过渡保温;c还原阶段:升温的速度控制在1℃-1.5℃/分钟,窑温从1000℃升至1200℃,窑炉的燃气气压加大至0.015-0.04Mpa,进行2.5-3小时的还原反应。d成瓷阶段:用1小时将窑温从1200℃升至1280℃;e保温阶段:窑温控制在1275℃-1280℃之间,经过0.5-1小时后停火,让窑温自然降至30℃-50℃后成品出窑,烧制完成。

说明书


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奇石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却是稀少和不可重复的,因而太昂贵,大众很难接受和拥有,这一艺术种类就难以普及和更大的发展,同时在其自然形态上难以做艺术装饰,天下器物,多有装饰。而且自然奇石是一种不可再现的物体,将奇石用青瓷这一元素来进行创作,不但可以丰富其艺术形式,而且陶瓷成本低、青瓷透明釉的特征能保持奇石的形态肌理、模具生产的无限复制性、陶瓷坯体的可做丰富的艺术装饰,让这一艺术形式可以以更多的形态出现,并且以更低的价格被更多人介入对奇石青瓷的欣赏和收藏。这一形式在龙泉青瓷上的运用,又打破了龙泉青瓷传统的同心圆的器形,通过对传统青瓷器形的改变,促进青瓷工艺的革新,拓展青瓷艺术的风格多样化,推动龙泉青瓷的创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自然奇石作为模具的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修石制模:将模具的模腔制成②注浆;③修坯;④干燥;⑤素烧;⑥上釉;⑦装窑;⑧釉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①如下所述:选取奇石,作为模样制作模具,模具形成模样的模腔;所述的步骤②如下所述:将泥浆注满空心模具内,附于模壁上的泥层为0.5-1厘米的厚度时,将泥浆倒出,脱模。

    作为选优,上述的步骤①如下所述:选取奇石,按脱模要求对奇石进行调整:对奇石的内凹面中会造成卡模的部位用湿泥填补,使内凹面呈浅半圆形状后进行模具制作。

    作为优选,上述的步骤①如下所述,选取奇石,采用泥雕的手法塑形,得到的奇石状泥稿作为模具的母本后进行模具制作。

    作为优选,上述步骤⑤中,窑温为750-850摄氏度,素烧时间为3-5小时。

    作为选优,上述的步骤⑧包括:a干燥阶段:用2-3小时慢火升温,使窑温升至580-600℃;b氧化阶段:用1个小时是窑温960℃升至1000℃进行过渡保温;c还原阶段:升温的速度控制在1℃-1.5℃/分钟,窑温从1000℃升至1200℃,窑炉的燃气气压加大至0.015-0.04Mpa,进行2.5-3小时的还原反应。d成瓷阶段:用1小时将窑温从1200℃升至1280℃;e保温阶段:窑温控制在1275℃-1280℃之间,经过0.5-1小时后停火,让窑温自然降至30℃-50℃后成品出窑,烧制完成。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无限复制美妙的奇石形态,将奇石艺术和青瓷艺术相结合,不但能将稀少的奇石形态加以推广,也突破了龙泉青瓷传统同心圆的造型,丰富了青瓷艺术的表现语言,也为青瓷艺术创新找到了新的方向。由于制作工艺简单,让技术成本降低,这一产品可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不但实现了艺术价值,同时带来丰厚的经济价值,推动青瓷产业的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1-2,对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修石制模:选取奇石,按脱模要求对其形进行调整,如自然形状的奇石有许多向内凹部分,对这些内凹面中会造成卡模的部位用湿泥填补,在填充的泥土部分做仿奇石表面机理,使内凹面至少呈浅半圆形状,使制成的坯体易于成型后脱摸。调整后的奇石作为模样制作模具,模具形成模样的模腔。

    ②注浆:采用空心注浆成型:利用石膏吸水的特征,将胎泥浆注满做好的空心模具内,使泥浆分散地颗粒附于奇石模具上而形成一层均匀的泥层,时间延长,附于模壁的泥层增厚,厚度要稍大于同心圆器皿坯体,因非同心圆器性干燥、烧成过程变形大,泥层过薄即胎体薄,易变形,达到0.5-1厘米左右的厚度将多余泥浆倒出,待泥层水分被石膏吸收,硬化、体积收缩后脱模,得奇石青瓷的半成品胎坯。

    ③修坯:对半成品胎坯的粗糙点、模线等进行精修。

    ④干燥:自然干燥。

    ⑤素烧;将自然干燥后入窑素烧,窑温控制在750-850℃,经3-5小时的素烧,自然冷却后出窑。

    ⑥上釉;

    ⑦装窑;

    ⑧釉烧:釉烧要经过干燥、氧化、还原、成瓷、保温五个阶段,a干燥阶段:用2-3小时慢火升温,使窑温升至580-600℃,瓷坯体内的水份得以充分蒸发,瓷坯体不易开裂;b氧化阶段:用4-5个小时将窑温从580-600℃提升到960℃,瓷坯体得意充分缓慢的氧化,减少成瓷后的氧化气泡形成,用1个小时是窑温960℃升至1000℃进行过渡保温。c还原阶段:升温的速度控制在1℃-1.5℃/分钟,窑温从1000℃升至1200℃,窑炉的燃气气压加大至0.015-0.04Mpa,适当的关闭烟道的阀门,使火焰喷出燎望孔,进行2.5-3小时的还原反应。d成瓷阶段:用1小时将窑温从1200℃升至1280℃。e保温阶段:窑温控制在1275℃-1280℃之间,经过0.5-1小时后停火。让窑温自然降至30℃-50℃后成品出窑,作制完成。

    实施例2: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修石制模:选取奇石,作为模样制作模具,以仿奇石形状采用泥雕的手法塑形,得到的奇石形状泥稿作为母本,然后进行模具的制作,模具形成模样的模腔;②注浆:采用空心注浆成型:利用石膏吸水的特征,将胎泥浆注满做好的空心模具内,使泥浆分散的颗粒附于奇石模具上而形成一层均匀的泥层,时间延长,附于模壁的泥层增厚,厚度要稍大于同心圆器皿坯体,因非同心圆器性干燥、烧成过程变形大,泥层过薄即胎体薄,易变形,达到0.5-1厘米左右的厚度将多余泥浆倒出,待泥层水分被石膏吸收,硬化、体积收缩后脱模,得奇石青瓷的半成品胎坯。

    ③修坯:对半成品胎坯的粗糙点、模线等进行精修。

    ④干燥:自然干燥。

    ⑤素烧;将自然干燥后入窑素烧,窑温控制在750-850℃,经3-5小时的素烧,自然冷却后出窑。

    ⑥上釉;

    ⑦装窑;

    ⑧釉烧:釉烧要经过干燥、氧化、还原、成瓷、保温五个阶段,a干燥阶段:用2-3小时慢火升温,使窑温升至580-600℃,瓷坯体内的水份得以充分蒸发,瓷坯体不易开裂;b氧化阶段:用4-5个小时将窑温从580-600℃提升到960℃,瓷坯体得意充分缓慢的氧化,减少成瓷后的氧化气泡形成,用1个小时是窑温960℃升至1000℃进行过渡保温。c还原阶段:升温的速度控制在1℃-1.5℃/分钟,窑温从1000℃升至1200℃,窑炉的燃气气压加大至0.015-0.04Mpa,适当的关闭烟道的阀门,使火焰喷出燎望孔,进行2.5-3小时的还原反应。d成瓷阶段:用1小时将窑温从1200℃升至1280℃。e保温阶段:窑温控制在1275℃-1280℃之间,经过0.5-1小时后停火。让窑温自然降至30℃-50℃后成品出窑,作制完成。

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一种龙泉青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修石制模:将模具的模腔制成;注浆;修坯;干燥;素烧;上釉;装窑;釉烧,所述的步骤如下所述:选取奇石,作为模样制作模具,模具形成模样的模腔;所述的步骤如下所述:将泥浆注满空心模具内,附于模壁上的泥层为0.5-1厘米的厚度时,将泥浆倒出,脱模。本发明实现了无限复制美妙的奇石形态,将奇石艺术和青瓷艺术相结合,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