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警报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挠性压力感测器的警报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门窗感测器(window sensor)大多是在门或窗户的边缘上装设麦克风,并可通过麦克风将感测到声音信号转换成对应的电流信号。由于门窗被打开或破裂的声音具有特定频率,因此可通过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后,再经过一滤波器滤出该特定频率信号,藉以判断门窗是否被打开或是遭到破坏。此外,也可通过检测室内的空气压力变化,藉以判断门窗是否被打开或是遭到破坏。
另一种已知的感测方式将两条金属导线相邻设置,当门窗受到摇晃或震动时,两条导线会互相接触导通并触发警报器。然而,此种设计方式并无法准确地判断门窗摇晃或震动的原因及其受破坏的程度,故常常会使警报系统产生误报(falsea larms)的情形。
如前所述,一般感测器的感测原理不外乎利用感测磁场、震动、声音频率、压力等方式,其中常见的压力感测器虽可通过微机电技术(MEMS)制造以达到微型化的目的,但其仍具有非透明以及价格昂贵等缺点。
另一方面,有鉴于传统的感测器不具可挠性,且无法附着于具有曲面的物体上,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增进实用性与功能性的感测器以及警报系统成为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知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警报系统,包括一处理单元、一警报器以及一透明的压力感测器。前述压力感测器披覆于一物体表面并且具有可挠性,当压力感测器受到一外力撞击时会传递一撞击参数信号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则根据前述撞击参数信号传递一警报信号至警报器。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压力感测器披覆于物体的一内侧表面或者一外侧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压力感测器设置于两个物体的相邻表面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物体的表面为一曲面。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压力感测器完全覆盖于物体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压力感测器的面积小于前述物体表面的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物体为玻璃材质,例如强化玻璃、退火玻璃或防弹玻璃。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物体为一古迹、画作或展览品。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警报系统还包括两个压力感测器,分别披覆于前述物体的一内侧表面以及一外侧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压力感测器以无线传输方式传递撞击参数信号至处理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处理单元以无线传输方式传递警报信号至警报器。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压力感测器为一压阻式压力感测器。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压力感测器包括多个压力感测单元,且上述压力感测单元以阵列方式分布于物体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撞击参数信号包含每一压力感测单元的电阻值以及每一压力感测单元于物体表面上的位置坐标值。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处理单元根据撞击参数信号得知外力撞击的强度、区域形状或面积大小。
在一实施例中,当前述撞击参数信号持续一段特定时间时,处理单元传递警报信号至警报器。
在一实施例中,当前述撞击参数信号于一预设时间内的发生次数大于一特定次数时,处理单元传递警报信号至警报器。
在一实施例中,当前述压力感测器受到外力撞击而形成断路时,处理单元传递警报信号至警报器。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警报系统示意图;
图2A-2B表示一压力感测器设置于一物体表面的示意图;
图2C表示在一物体内、外侧表面分别设置压力感测器的示意图;
图2D表示一压力感测器设置于两物体相邻表面间的示意图;以及
图3表示压力感测器披覆于一展览品表面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警报系统
110-压力感测器
111-压力感测单元
120-处理单元
130-警报器
G-物体
S1、S2-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考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警报系统100主要包括一透明的压力感测器110、一处理单元120以及一警报器130。前述压力感测器110例如为一压阻式压力感测器(Piezoresistive Pressure Sensor),其具有可挠性并且披覆于一物体G的表面S1(例如一玻璃窗户表面),前述处理单元120则电连接压力感测器110和警报器130,上述警报器130例如为一蜂鸣器(buzzer)。
当对象G受到外力撞击时,压力感测器110会因受力而导致内部电阻值改变,此时压力感测器110会传递一撞击参数信号至处理单元120,接着处理单元120便可根据该撞击参数信号判断是否送出一对应的警报信号至警报器130,藉以驱动警报器130发出警报。应了解的是,前述压力感测器110可通过传输导线或以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递该撞击参数信号至处理单元120;同理,前述处理单元120也可通过传输导线或以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递该警报信号至警报器130。
请继续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的物体G可为一门或窗户,前述压力感测器110则呈扁平状并且附着于物体G的表面S1上。应了解的是,前述压力感测器110包含有多个压力感测单元111,其中所述压力感测单元111以阵列方式分布于物体G的表面S1上,但也可以非阵列方式分布于物体G表面S1,藉以有效检测物体G表面S1的受力情形。
如前所述,当压力感测器110感测到门窗遭受外力撞击时,会传递一撞击参数信号至处理单元120,其中该撞击参数信号包含每一个压力感测单元111的电阻值及其分别位于物体G表面上的位置坐标值,如此一来处理单元120便可根据该撞击参数信号而得知外力撞击的强度、撞击区域形状及其面积大小等信息,藉以决定是否驱动警报器130发出警报。
需特别说明的是,前述压力感测器110除了可设置于物体G的表面S1(如图2A所示),也可设置在相反于表面S1的另一表面S2(如图2B所示);换言之,可选择性地将压力感测器110披覆于物体G的内侧或外侧表面。或者,也可在物体G的外侧及内侧表面S1、S2上分别设置一压力感测器110(如图2C所示),藉以提升感测的灵敏度。此外,也可将压力感测器110夹合于两个物体G的相邻表面之间(如图2D所示),以避免压力感测器110受外力撞击而损坏。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物体G的材质可为强化玻璃、退火玻璃或防弹玻璃,前述压力感测器110的面积可小于物体G地表面S1、S2,或者压力感测器110的面积也可完全覆盖住物体G的表面S1、S2。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压力感测器110具有透明且可挠的特性,因此不会遮蔽住物体G,且能广泛地附着于任何具有曲面的物体上。举例而言,本发明可将透明且具可挠性的压力感测器110披覆于古迹、画作或展览品等不希望被触摸或者易碎的物体表面上(如图3所示),藉以有效检测外力撞击或异常的震动,并可实时地发出警报以防止其遭到窃取或破坏。
由于压力感测器110所发出的撞击参数信号包含每一压力感测单元111的电阻值及其对应的位置坐标值,因此处理单元120可根据该撞击参数信号得知外力撞击的强度、位置及撞击区域面积形状。此外,根据撞击参数信号中的撞击位置以及撞击次数频率等信息,还可进一步地评估受外力撞击的严重性以及威胁程度,其中当遭受连续性的外力撞击时,处理单元120会随即送出警报信号至警报器130,藉以驱动警报器130发出警报;相反地,当压力感测器110所感测到的外力撞击时间短暂或仅为偶发事件时,则处理单元120只记录撞击参数信号而不会启动警报器130,藉此可减少误报的情形发生。
举例而言,当该撞击参数信号持续一段特定时间,或者于一预设时间内的发生次数大于一特定次数时,处理单元120便会发出警报信号至警报器130。另一种情形是当撞击力量过大而导致压力感测器110受到损坏时,压力感测器110内部会形成断路而产生极大的电阻值,此时处理单元120同样会根据撞击参数信号而发出一对应的警报信号至警报器130,藉以驱动警报器130发出警报。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型警报系统,其中通过在一物体表面披覆一透明且具有可挠性的压力感测器,不仅可适用于任何形状的物体,并可藉此检测出受到外力撞击的强度、位置以及撞击区域的面积、形状等信息。此外,本发明可进一步地根据撞击的次数频率来评估受外力撞击的严重性以及威胁程度,同时能减少误报的情形发生,进而可大幅提升其功能性与实用性。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当可做若干的更改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