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的固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的固定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60767.X (22)申请日 2016.04.26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地址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72)发明人 王弘杰 甘泉 许宗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440 代理人 齐晓静 (51)Int.Cl. A61B 17/34(2006.01) A61B 90/11(201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的固定装置 (57)摘要 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的固定装置, 其。
2、包 括: 底座、 垂直杆、 超声头卡座、 横杆、 手臂支撑 台、 弯曲杆; 超声头卡座的前侧形成有用于卡持 超声头的卡槽, 后侧形成有第一卡持板; 手臂支 撑台上侧形成有固定手臂的凹槽, 下侧形成有第 二卡持板; 横杆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 “U” 型接头, 第二端形成有第一环套; 弯曲杆的第一端形成有 第二 “U” 型接头, 第二端形成有第二环套; 垂直杆 垂直地设置在底座上; 第一 “U” 型接头与第一卡 持板结合; 横杆的第二端的第一环套套在垂直杆 上; 第二 “U” 型接头与第二卡持板结合; 弯曲杆的 第二端的第二环套套在垂直杆上; 弯曲杆位于横 杆的下方, 手臂支撑台位于超声头卡座正下方。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658958 U 2016.10.26 CN 205658958 U 1.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的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垂直杆、 超声头卡座、 横杆、 手臂支撑台、 弯曲杆; 超声头卡座的前侧形成有用于卡持超声头的卡槽, 后侧形成有第一卡持板; 手臂支撑台上侧形成有固定手臂的凹槽, 下侧形成有第二卡持板; 横杆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 “U” 型接头, 第二端形成有第一环套; 弯曲杆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 “U” 型接头, 第二端形成有第二环套; 垂直杆垂直地设置在底座上; 横杆的第一端的第一 “U” 型接头与超声头卡座后侧的第一卡持。
4、板结合, 第一卡持板插 入于第一 “U” 型接头中, 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 横杆的第二端的第一环套套在垂直杆上, 第 一环套上形成有第一孔, 第一孔中安装有第二螺栓, 以将第一环套固定到垂直杆上; 弯曲杆的第一端的第二 “U” 型接头与手臂支撑台下侧的第二卡持板结合, 第二卡持板 插入于第二 “U” 型接头中, 并通过第三螺栓固定; 弯曲杆的第二端的第二环套套在垂直杆 上, 第二环套上形成有第二孔, 第二孔中安装有第四螺栓, 以将第二环套固定到垂直杆上; 弯曲杆位于横杆的下方, 手臂支撑台位于超声头卡座正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的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垂直杆上设。
5、置有刻度。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658958 U 2 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 在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时, 需要一手拿着超声头抵在待穿刺处, 另一只手 操作安装在超声头上安装的穿刺针, 将针穿刺到患者血管中, 穿刺到血管中后, 一旦回血, 需要马上插入导丝。 但是, 此时由于操作者双手中的一只握着超声头, 仅能通过另一只手来 操作, 因此导丝插入不够及时, 此外, 单手穿刺也容易增加刺入太深或者太浅以及刺歪的情 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
6、3 鉴于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的固定装置, 其可 以解放医护工作人员握持超声头的手, 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双手进行穿刺和操作导丝, 整个 过程即快速又准确。 0004 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的固定装置, 其包括: 底座、 垂直杆、 超声头卡座、 横杆、 手臂支撑台、 弯曲杆; 超声头卡座的前侧形成有用于卡持超声头的卡槽, 后侧形成有第一卡 持板; 手臂支撑台上侧形成有固定手臂的凹槽, 下侧形成有第二卡持板; 横杆的第一端形成 有第一 “U” 型接头, 第二端形成有第一环套; 弯曲杆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 “U” 型接头, 第二端 形成有第二环套; 垂直杆垂直地设置在底座上。
7、; 横杆的第一端的第一 “U” 型接头与超声头卡 座后侧的第一卡持板结合, 第一卡持板插入于第一 “U” 型接头中, 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 横 杆的第二端的第一环套套在垂直杆上, 第一环套上形成有第一孔, 第一孔中安装有第二螺 栓, 以将第一环套固定到垂直杆上; 弯曲杆的第一端的第二 “U” 型接头与手臂支撑台下侧的 第二卡持板结合, 第二卡持板插入于第二 “U” 型接头中, 并通过第三螺栓固定; 弯曲杆的第 二端的第二环套套在垂直杆上, 第二环套上形成有第二孔, 第二孔中安装有第四螺栓, 以将 第二环套固定到垂直杆上; 弯曲杆位于横杆的下方, 手臂支撑台位于超声头卡座正下方。 0005 优选。
8、地, 所述垂直杆上设置有刻度。 0006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的固定装置, 医护人员不需要用手握持超 声头, 解放出手来更准确地完成穿刺, 更快速地完成导丝插入等操作, 大大缩短整个程序的 时间, 且更好地保证了穿刺的准确地, 减小了重复穿刺的几率,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为超声头卡座的俯视图; 0009 图3为超声头卡座的主视图; 0010 图4为横杆的俯视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658958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超声引导。
9、下穿刺的固定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0012 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的固定装置, 其包括: 底座10、 垂直杆、 超声头卡座31、 横杆 30、 手臂支撑台21、 弯曲杆20。 0013 超声头卡座31的前侧形成有用于卡持超声头的卡槽33, 后侧形成有第一卡持板 31a。 0014 手臂支撑台21上侧形成有固定手臂的凹槽(未示出), 下侧形成有第二卡持板。 0015 横杆30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 “U” 型接头30a, 第二端形成有第一环套32。 0016 弯曲杆20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 “U” 型接头, 第二端形成有第二环套。 0017 垂直杆垂直地设置在底座10上。 0018 横杆30的第一端的第一 。
10、“U” 型接头30a与超声头卡座31后侧的第一卡持板31a结 合, 第一卡持板31a插入于第一 “U” 型接头30a中, 并通过第一螺栓30b固定, 需要调整时, 只 需松开第一螺栓即可, 调整到预定姿势后, 再紧上第一螺栓。 横杆30的第二端的第一环套32 套在垂直杆上, 第一环套32上形成有第一孔(未示出), 第一孔中安装有第二螺栓(未示出), 以将第一环套32固定到垂直杆上, 调整第一环套32的位置时, 仅需松开第二螺栓, 将第一环 套32设置到预定位置然后再次紧上第二螺栓。 0019 弯曲杆20的第一端的第二 “U” 型接头与手臂支撑台21下侧的第二卡持板结合, 第 二卡持板插入于第二。
11、 “U” 型接头中, 并通过第三螺栓固定, 需要调整时松开第三螺栓, 调整 到位后再紧上第三螺栓。 弯曲杆的第二端的第二环套22套在垂直杆上, 第二环套22上形成 有第二孔(未示出), 第二孔中安装有第四螺栓(未示出), 以将第二环套22固定到垂直杆上, 调整第二环套22在垂直杆上的位置时, 松开第四螺栓, 调整到位后再紧上第四螺栓。 0020 弯曲杆20位于横杆30的下方, 手臂支撑台21位于超声头卡座31正下方。 0021 垂直杆上设置有刻度。 0022 使用时, 首先调整弯曲杆20的高度调整手臂支撑台21的角度, 使得患者舒服地放 置手臂。 然后调整横杆30, 使得卡持在超声头卡座21上的超声头抵在患者相应的位置, 完后 紧上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 使得目前的姿势得到保持。 医护人员使用双手进行超声引导下 的穿刺, 在回血后迅速插入导丝, 完成穿刺作业。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658958 U 4 图1 图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658958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