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含水率平衡的方法及其高温气体对流干燥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烘干工艺,特别是涉及木材含水率平衡的方法及其高温气体对流干燥窑。
背景技术
自然界生长的树木,有着许多树种,因生长的地理环境不同,受树龄、取材部位的不同,其物理化学性质都会有很大差别。因此,制作木材制品前必须进行木材干燥,其干燥核心是木材含水率的平衡,是木材加工的一道最为重要的工序,使木制品性质稳定,预防木制品变形和变质,还具有杀虫、脱脂作用。现有技术中木材干燥的方法多种,传统的有气干法、窑干法,好处在于实施烘干简单,成本低,但是对于一些厚重密实的木材和胶合后木材制品内含水份差异,其干燥效果不佳,木材制品容易开裂、变形、塌陷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木材含水率差异引起的容易开裂、变形,干燥效果好的木材含水率平衡的方法及其高温气体对流干燥窑。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木材含水率平衡的高温气体对流干燥窑,包括窑体、燃烧室、热风管、第一轴流风机、第二轴流风机、引风机和天窗。燃烧室设在窑体一侧,燃烧室内设有热风管,热风管连接窗体内一组循环热风管道,一组循环热风管道两端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轴流风机,窑体外顶部安装有引风机和天窗。木材含水率平衡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常温自然含水率平衡处理步骤:
将待处理的木材及胶合木制品在无潮湿环境下放置至少72小时,使堆放在一起的木材含水率自然达到动平衡,减少含水率差异。
设置对流空间步骤:
将常温自然含水率平衡处理后的木材分层堆放架设在高温气体对流干燥窑内,堆放地木材架设在窑体内的中间部位,堆放木材的体积占干燥窑的60%,其余40%容积作为窑内上、下四周的对流空间。通过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轴流风机强制热气流和水蒸汽在该对流空间流动。
加温干燥与排湿步骤:
加热使窑内升温,窑温升至50-55℃保温烘干木材48小时,保温期间每隔4小时打开天窗和引风机排湿一次;再升窑温至60-65℃保温烘干木材36小时,保温期间每隔6小时排湿一次;再升温至70-80℃保温烘干木材24小时,保温期间每隔8小时排湿一次,停止升温。
烘干木材出窑步骤:
木材烘干后需控制木材出窑温度,夏季出窑温度不高于环境温度10℃;春秋季出窑温度不高于环境温度15℃;冬季出窑温度不高于环境温度20℃。
上述的常温自然含水率平衡处理步骤所述胶合木制品为横拼板、集成材、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细木工板芯及家具部件。
上述的设置对流空间步骤中所述木材分层堆放,用经加工的统一标准扩建条,在每层木材上水平平行摆放,垫条间隔200mm。
本发明取得的积极效果是:
1、本方法木材干燥均匀,节能环保。
2、木材干燥效果好,单块含水率之差工在1%以内,可避免干缩造成塌陷。
3、经本方法处理的木材单块含水率之差很小,木材不会因含水率之差引起木材变形和开裂,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温气体对流干燥窑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木材含水率平衡的高温气体对流干燥窑,包括窑体1、燃烧室2、热风管3、第一轴流风机7、第二轴流风机8、引风机4和天窗6。燃烧室2设在窑体1一侧,燃烧室2内设有热风管3,热风管3连接窗体内一组循环热风管道5,一组循环热风管道5两端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流风机7和第二轴流风机8,窑体1外顶部安装有引风机4和天窗6。木材含水率平衡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常温自然含水率平衡处理步骤:
将待处理的木材及胶合的横拼板、集成材、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细木工板芯及家具部件木制品在无潮湿环境下放置至少72小时,使堆放在一起的木材含水率自然达到动平衡,减少含水率差异。
设置对流空间步骤:
将常温自然含水率平衡处理后的木材分层并用经加工的统一标准条,在每层木材上水平平行摆放,其垫条间隔200mm,堆放架设在高温气体对流干燥窑内,堆放的木材架设在窑体1内的中间部位堆放区9,堆放木材的体积占干燥窑的60%,其余40%容积作为窑内上、下四周的对流空间。通过第一轴流风机7和第二轴流风机8强制热气流和水蒸汽在该对流空间流动。
加温干燥与排湿步骤:
加热使窑内升温,窑温升至50℃保温烘干木材48小时,保温期间每隔4小时打开天窗6和引风机4排湿一次;再升窑温至60℃保温烘干木材36小时,保温期间每隔6小时排湿一次;再升温至75℃保温烘干木材24小时,保温期间每隔8小时排湿一次,停止升温。
烘干木材出窑步骤:
木材烘干后需控制木材出窑温度,夏季出窑温度不高于环境温度10℃;春秋季出窑温度不高于环境温度15℃;冬季出窑温度不高于环境温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