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869844.4 (22)申请日 2016.08.11 (73)专利权人 乔俊斌 地址 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朝阳路 64号院一号楼3单元101室 (72)发明人 乔俊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代理人 韩玙 (51)Int.Cl. A61B 6/1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 屏, 包括括支架,。
2、 支架的顶部通过自动卷帘装置 连接有屏蔽帘, 屏蔽帘上开有投射窗a。 本实用新 型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通过将屏蔽帘与自 动卷帘装置相连, 能够对屏蔽帘进行升降, 方便 地调节屏蔽帘上投射窗口的高度, 很好地适应不 同身高的受检人员及不同型号的X光机。 并且通 过在屏蔽帘上的投射窗加装一个带有较小投射 窗的第二屏蔽帘, 可以方便地对受检者不同大小 部位进行投照, 使防护效果更加优化。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6214116 U 2017.06.06 CN 206214116 U 1.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1), 支架(1)的顶部通过自动卷。
3、帘 装置连接有屏蔽帘(2), 屏蔽帘(2)上开有投射窗a(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包括中 空的顶梁(1-1)以及两个侧柱(1-2), 所述自动卷帘装置安装在顶梁(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卷帘装置包 括管状电机(3)及卷管(4), 管状电机(3)的一端通过电机支座(5)进行固定, 管状电机(3)的 另一端安装有转轮(6), 所述卷管(4)套接在管状电机(3)外, 卷管(4)与所述转轮(6)连接, 卷管(4)远离所述电机支座(5)的一端通过尾塞(7)及安装座(8)与所述顶。
4、梁(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电机(3)通 过导线与安装在侧柱(1-2)外侧的控制开关(1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电机(3)通 过无线形式与遥控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侧柱(1-2) 的内侧均设置有滑槽(1-3), 所述屏蔽帘(2)的两个侧边分别位于两个滑槽(1-3)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还包括 设置在其下部的两个横梁(1-4), 两个横梁(1-4)位于同。
5、一水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帘(2)的 投射窗a(2-1)处上沿或四周通过魔术贴连接有第二屏蔽帘(9), 第二屏蔽帘(9)上开有投射 窗b(9-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帘(2)及 第二屏蔽帘(9)均为依次由平布、 铅皮和平布构成的三层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 架(1)的底部安装有活动轮(10)。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14116 U 2 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技术领域 0001。
6、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电离辐射防护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 屏。 背景技术 0002 现如今, 我国大小医院诊断用的医用X射线设备和医用CT机在给患者和健康人群 提供正当性诊断的同时, 存在着潜在的电离辐射危害, 可能引起本体的放射性病变, 或后代 的畸形性病变。 为此, 我国出台了多部如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放射性同 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等法律法规文件。 近两年, 针对受检人群的防护也出现 了一些屏蔽仪器, 然而这些屏蔽仪器的投射窗口高度都不可调, 不仅无法适应不同身高的 受检人员使用, 并且也无法很好地适用于不同型号的X光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屏蔽仪 器投射窗口高度不可调、 无法适合不同身高的受检人员及不同型号X光机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包括支架, 支架的顶 部通过自动卷帘装置连接有屏蔽帘, 屏蔽帘上开有投射窗a。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0006 支架包括中空的顶梁以及两个侧柱, 自动卷帘装置安装在顶梁内。 0007 自动卷帘装置包括管状电机及卷管, 管状电机的一端通过电机支座进行固定, 管 状电机的另一端安装有转轮, 卷管套接在管状电机外, 卷管与转轮连接, 卷管远离电机支座 的一端通过尾塞及安装。
8、座与顶梁连接。 0008 管状电机通过导线与安装在侧柱外侧的控制开关相连。 0009 管状电机通过无线形式与遥控器相连。 0010 两个侧柱的内侧均设置有滑槽, 屏蔽帘的两个侧边分别位于两个滑槽内。 0011 支架还包括设置在其下部的两个横梁, 两个横梁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0012 屏蔽帘的投射窗a处上沿或四周通过魔术贴连接有第二屏蔽帘, 第二屏蔽帘上开 有投射窗b。 0013 屏蔽帘及第二屏蔽帘均为依次由平布、 铅皮和平布构成的三层结构。 0014 支架的底部安装有活动轮。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通过将屏蔽帘 与自动卷帘装置相连, 能够对屏蔽。
9、帘进行升降, 方便地调节屏蔽帘上投射窗口的高度, 很好 地适应不同身高的受检人员及不同型号的X光机。 并且通过在屏蔽帘上的投射窗加装一个 带有较小投射窗的第二屏蔽帘, 可以方便地对受检者不同大小部位进行投照, 使防护效果 更加优化。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214116 U 3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中自动卷帘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中第二屏蔽帘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 1.支架, 1-1.顶梁, 1-2.侧柱, 1-3.滑。
10、槽, 1-4.横梁, 2.屏蔽帘, 2-1.投射窗a, 3.管状电机, 4.卷管, 5.电机支座, 6.转轮, 7.尾塞, 8.安装座, 9.第二屏蔽帘, 9-1.投射窗b, 10.活动轮, 11.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如图1所示, 包括支架1, 支架1的顶部通过 自动卷帘装置连接有屏蔽帘2, 屏蔽帘2上开有投射窗a2-1。 支架1包括中空的顶梁1-1以及 两个侧柱1-2, 自动卷帘装置安装在顶梁1-1内。 优选地, 两个侧柱1-2的内侧均设置有滑槽 1-3, 屏蔽帘2的两个侧。
11、边分别位于两个滑槽1-3内。 支架1还包括设置在其下部的两个横梁 1-4, 两个横梁1-4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这样当屏蔽帘2放下时, 其下沿位于两个横梁1-4之 间。 0022 如图2所示, 自动卷帘装置包括管状电机3及卷管4, 管状电机3的一端通过电机支 座5进行固定, 管状电机3的另一端安装有转轮6, 卷管4套接在管状电机3外, 卷管4与转轮6 连接, 卷管4远离电机支座5的一端通过尾塞7及安装座8与顶梁1-1连接。 支架1的底部安装 有活动轮10。 0023 管状电机3的控制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一种是管状电机3通过导线与安装在侧柱 1-2外侧的控制开关11相连。 第二种是管状电机3通过。
12、无线形式与遥控器相连。 在第二种情 况下, 可在侧柱1-2的外侧安装遥控器座, 遥控器不用时放在遥控器座内, 以免丢失。 0024 如图3所示, 可以在屏蔽帘2的投射窗a2-1处上沿或四周通过魔术贴连接第二屏蔽 帘9, 第二屏蔽帘9能够覆盖住投射窗a2-1的四周, 第二屏蔽帘9上开有投射窗b9-1。 0025 屏蔽帘2及第二屏蔽帘9均为依次由平布、 铅皮和平布构成的三层结构。 0026 使用时, 通过控制开关11或者遥控器, 可以方便地对屏蔽帘2进行升降、 调节其上 投射窗a2-1的高度。 通过加装第二屏蔽帘9, 可以改变透射窗的尺寸: 如果投照受检者的胸、 腹或腰部, 则不需加装第二屏蔽帘9; 如果投照受检者的颈椎或手部, 则可以加装第二屏蔽 帘9。 一般来说, 投射窗a2-1的尺寸设计为1417英寸, 投射窗b9-1的尺寸设计为810英 寸。 当患者或受检者进行立位受检时, 只要站在接受器和该防护屏之间, 检查技师同时调整 接收器和防护屏上投射窗口使其对准检查部位, 其余健康部位一次性屏蔽免受射线伤害。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214116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6214116 U 5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6214116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