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仪及其铅袖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密度仪及其铅袖带.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661253.8 (22)申请日 2016.06.28 (73)专利权人 史臣 地址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 道南约社区炳坑工业区7栋一层、 二层 (72)发明人 史臣 史继生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石佩 (51)Int.Cl. A61B 6/00(2006.01) A61B 6/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骨密度仪及其铅袖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密度仪及其铅袖带。。
2、 该骨密度仪用铅袖带, 包括能卷绕形成筒体的铅 片, 铅片具有相对的第一、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用 于构成筒体的内壁, 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一固定 件, 第二表面上设有与第一固定件配合的第二固 定件, 当卷绕铅片时, 不同位置处的第一、 第二固 定件连接, 以形成能与测量者手臂或腿紧贴的筒 体。 在铅袖带与骨密度仪本体配合使用时, 铅袖 带位于非测量段。 当X射线从测量端进入手臂或 腿内, 部分X射线在手臂或腿内折射、 衍射后, 并 从手臂或腿的非测量端射出时, 铅袖带可以防止 射出的X射线进入检测室, 避免射出的X射线对测 量者及医护人员造成二次辐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3、 206214107 U 2017.06.06 CN 206214107 U 1.一种骨密度仪用铅袖带, 其特征在于, 包括能卷绕形成筒体的铅片, 所述铅片具有相 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构成所述筒体的内壁, 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 第一固定件, 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的第二固定件, 当卷绕所述铅片 时, 不同位置处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连接, 以形成能与测量者手臂或腿紧贴的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密度仪用铅袖带,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 个: 所述铅片的厚度为0.5mm2.0mm; 以及 所述铅片呈方形, 当所述铅片卷绕形成筒体时, 。
4、所述筒体的长度为10cm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密度仪用铅袖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数目为一 个, 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数目为多个, 当所述铅片卷绕形成筒体时, 多个所述第二固定件沿所 述筒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或者, 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数目为多个, 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数目为一个, 当所述铅片卷绕 形成筒体时, 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密度仪用铅袖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件为第一魔术 贴, 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第二魔术贴; 当所述铅片卷绕形成筒体时, 所述第二固定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延伸, 且在沿所述筒 体的周向上, 所述第二固。
5、定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长度; 或者, 当所述铅片卷绕形成筒体时, 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延伸, 且在沿所 述筒体的周向上, 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密度仪用铅袖带,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一表面及 所述第二表面的包覆层, 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所述包覆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密度仪用铅袖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覆层为魔术贴, 位于 所述第一表面上的魔术贴的粘接表面为所述第一固定件, 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魔术贴的 粘接表面为所述第二固定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骨密度仪用铅袖带, 其。
6、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上 设有铅条, 所述铅条延伸至所述铅片用于构成所述筒体一端的一侧之外, 且延伸至所述铅 片之外的铅条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弯折形成钩部, 所述钩部用于与设于骨密度仪的插入孔的 远离测量者的一侧的沟槽连接; 或者, 所述铅片用于构成所述筒体一端的一侧上设有磁条, 所述磁条用于与设于骨密 度仪的插入孔的靠近测量者的一侧的磁吸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密度仪用铅袖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铅条与所述铅片一体成 型, 且所述铅条相对于所述铅片能翻转, 以使所述钩部位于所述铅片内。 9.一种骨密度仪,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骨密度仪用铅袖带; 以及 骨密度。
7、仪本体, 设有用于供手臂或腿插入的插入孔; 其中, 所述插入孔的远离测量者的一侧的周边具有与所述钩部配合的沟槽, 或者所述 插入孔的靠近测量者的一侧的周边具有与所述磁条配合的磁吸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密度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孔的孔径尺寸可调。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14107 U 2 骨密度仪及其铅袖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骨密度仪及其铅袖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很多骨密度仪上集成有X射线发射装置, 采用X射线来测量骨密度。 用于测量 手臂或腿部骨密度的骨密度仪通常具有供手臂或腿部插入的插入孔。
8、, 测量时, 将手臂或腿 部插入该插入孔内, 便可进行测量。 为了使骨密度仪具有较宽的应用范围, 可以同时满足手 臂或腿部较细的人群和手臂或腿部较粗的人群, 通常在骨密度仪上设置较大孔径的插入 孔。 当手臂或腿部较细的人群进行测量时, 手臂或腿与插入孔之间会存在间隙, X射线会从 该间隙处射出, 射至测量者以及位于测量者旁边的医护人员上, 也即会使得测量者受到不 必要的X射线的辐射, 也会使得医护人员受到X射线的辐射。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出现了带有孔径大小可调节的插入孔的骨密度仪, 在测量时, 可以根据测量手臂或腿的粗细来设置插入孔的孔径, 以避免测量手臂或腿与插入孔之间出 现间隙。
9、。 在测量时, 以插入孔为分界, 位于骨密度仪内的手臂或腿为测量段, 位于骨密度仪 外的手臂或腿为非测量段。 0004 但是X射线具有穿透人体的特点, X射线从测量端进入手臂或腿内, 部分X射线在手 臂或腿内折射、 衍射后, 可以从手臂或腿的非测量端射出, 射出的X射线进入检测室, 经检测 室的墙壁等物体反射后, 可以射至测量者以及位于测量者旁边的医护人员身上, 对测量者 及医护人员造成二次辐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基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二次辐射的骨密度仪及其铅袖带。 0006 一种骨密度仪用铅袖带, 包括能卷绕形成筒体的铅片, 所述铅片具有相对的第一 表面及第二表面, 所述。
10、第一表面用于构成所述筒体的内壁, 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一固定 件, 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的第二固定件, 当卷绕所述铅片时, 不同位 置处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连接, 以形成能与测量者手臂或腿紧贴的筒体。 0007 在测量骨密度时, 以插入孔为分界, 位于骨密度仪本体内的手臂或腿为测量段, 位 于骨密度仪本体外的手臂或腿为非测量段。 在铅袖带与骨密度仪本体配合使用时, 铅袖带 位于非测量段。 当X射线从测量端进入手臂或腿内, 部分X射线在手臂或腿内折射、 衍射后, 并从手臂或腿的非测量端射出时, 铅袖带可以防止射出的X射线进入检测室, 避免射出的X 射线对测量者及医护人员造成。
11、二次辐射。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还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0009 所述铅片的厚度为0.5mm2.0mm; 以及 0010 所述铅片呈方形, 当所述铅片卷绕形成筒体时, 所述筒体的长度为10cm15cm。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数目为一个, 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数目为 多个, 当所述铅片卷绕形成筒体时, 多个所述第二固定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6214107 U 3 0012 或者, 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数目为多个, 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数目为一个, 当所述铅片 卷绕形成筒体时, 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排。
12、布。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固定件为第一魔术贴, 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第二魔 术贴; 0014 当所述铅片卷绕形成筒体时, 所述第二固定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延伸, 且在沿所 述筒体的周向上, 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长度; 0015 或者, 当所述铅片卷绕形成筒体时, 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延伸, 且在 沿所述筒体的周向上, 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长度。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包覆层, 所述 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所述包覆层上。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包覆层为魔术贴, 位。
13、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魔术贴的粘 接表面为所述第一固定件, 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魔术贴的粘接表面为所述第二固定件。 00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铅条, 所述铅条延伸至所述铅片用于 构成所述筒体一端的一侧之外, 且延伸至所述铅片之外的铅条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弯折形成 钩部, 所述钩部用于与设于骨密度仪的插入孔的远离测量者的一侧的沟槽连接; 0019 或者, 所述铅片用于构成所述筒体一端的一侧上设有磁条, 所述磁条用于与设于 骨密度仪的插入孔的靠近测量者的一侧的磁吸件连接。 00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铅条与所述铅片一体成型, 且所述铅条相对于所述铅 片能翻转, 以使所述钩部。
14、位于所述铅片内。 0021 一种骨密度仪, 其特征在于, 包括: 0022 上述的骨密度仪用铅袖带; 以及 0023 骨密度仪本体, 设有用于供手臂或腿插入的插入孔; 0024 其中, 所述插入孔的远离测量者的一侧的周边具有与所述钩部配合的沟槽, 或者 所述插入孔的靠近测量者的一侧的周边具有与所述磁条配合的磁吸件。 00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插入孔的孔径尺寸可调。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骨密度仪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图1中 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 图3为铅片卷绕形成筒体时的状态图; 0029 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铅袖带的剖面图; 0030 图5为另一视角的。
15、铅袖带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骨密度仪及其铅袖带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2 如图1及图2所示, 一实施方式的骨密度仪10, 包括铅袖带100及骨密度仪本体200。 0033 如图3及图4所示, 铅袖带100包括能卷绕形成筒体的铅片110。 铅片110具有相对的 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4。 第一表面112用于构成筒体的内壁。 第一表面112上设有第一 固定件120, 第二表面114上设有与第一固定件120配合的第二固定件130。 当卷绕铅片110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6214107 U 4 时, 不同位置处的第一固定件120与第二固定。
16、件130连接, 以形成能与测量者手臂20或腿紧 贴的筒体。 0034 在本实施方式中, 铅片110的厚度为0.5mm2.0mm。 研究发现, 铅片110的厚度小于 0.5mm时, X射线可以穿过铅片110, 而当铅片110的厚度大于2.0mm时, 不便于卷绕铅片110。 0035 铅片110呈方形, 当铅片110卷绕形成筒体时, 筒体的长度为10cm15cm。 研究发 现, 筒体的长度为小于10cm, 不能为X射线在手臂或腿内提供足够的折射、 衍射长度, 导致部 分X射线仍然可以射出, 而当筒体的长度为大于15cm时, 佩戴过长的筒体会让测量者感觉不 舒适。 0036 卷绕铅片110形成与测量。
17、者手臂20或腿紧贴的筒体, 从而可以能有效避免X光线从 手臂20或腿与筒体之间的间隙处射出。 由于不同测量者的手臂20或腿的粗细不一样, 卷绕 铅片110要能形成与测量者手臂20或腿紧贴的筒体, 需要不同位置处的第一固定件120与第 二固定件130配合。 0037 在本实施方式中, 铅袖带100还包括覆盖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4的包覆层 140。 第一固定件120及第二固定件130设于包覆层140上。 包覆层140可以为柔软的, 让测量 者感觉舒适的棉布等。 0038 进一步, 在本实施方式中, 包覆层140为魔术贴, 位于第一表面120上的魔术贴的粘 接表面为第一固定件120, 位于第。
18、二表面130上的魔术贴的粘接表面为第二固定件130。 从而 可以形成孔径连续变化的筒体。 0039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还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形成孔径连续变化的筒体。 0040 (1)第一固定件120可以为第一魔术贴, 第二固定件130为第二魔术贴。 当铅片110 卷绕形成筒体时, 第二固定件130沿筒体的周向延伸, 且在沿筒体的周向上, 第二固定件130 的长度大于第一固定件120的长度。 0041 (2)第一固定件120可以为第一魔术贴, 第二固定件130为第二魔术贴。 当铅片110 卷绕形成筒体时, 第一固定件120沿筒体的周向延伸, 且在沿筒体的周向上, 第一固定件120 的长度大于第。
19、二固定件130的长度。 此时, 包覆层140可以省略, 也即第一魔术贴并不完全覆 盖第一表面120, 第二魔术贴并不完全覆盖第二表面130。 0042 在上述方式(1)与(2)中, 包覆层140可以省略, 也即第一魔术贴并不完全覆盖第一 表面120, 第二魔术贴并不完全覆盖第二表面130。 0043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还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形成孔径间断变化(即不连续变化) 的筒体。 0044 (3)第一固定件120的数目可以为一个, 第二固定件130的数目为多个。 当铅片110 卷绕形成筒体时, 多个第二固定件130沿筒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0045 (4)第一固定件120的数目为多个, 第二。
20、固定件130的数目为一个, 当铅片110卷绕 形成筒体时, 多个第一固定件120沿筒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0046 在上述方式(3)与(4)中, 包覆层140可以省略, 第一固定件120可以磁铁, 第二固定 件130可以为铁块。 0047 骨密度仪本体200设有用于供手臂或腿插入的插入孔(图未标)。 骨密度仪本体200 在与铅袖带100配合使用时, 存在如下两种情况: 0048 (一)当插入孔的孔径大小不可调时, 为了使得铅袖带100与骨密度仪本体200紧密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6214107 U 5 连接, 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0049 A、 可以选择不同厚度的铅袖带100,。
21、 测量者通过佩戴合适厚度的铅袖带100, 以使 其手臂或腿的粗细与插入孔的孔径适配。 具体操作时, 将佩戴有合适厚度的铅袖带100的手 臂或腿插入插入孔内, 铅袖带100的外壁与插入孔紧密接触。 0050 B、 也可以对铅袖带100进行改进。 具体的, 如图5所示, 第一表面112上设有铅条 150。 铅条150延伸至铅片110用于构成筒体一端的一侧之外, 且延伸至铅片110之外的铅条 150朝向第二表面114弯折形成钩部152。 此时, 在插入孔的远离测量者的一侧的周边设置与 钩部152配合的沟槽(图未示)。 具体操作时, 将佩戴有铅袖带100的手臂或腿插入插入孔内, 并使钩部152钩于沟槽。
22、上。 当佩戴有铅袖带100的手臂或腿的粗细与插入孔的孔径适配时, 铅条150相对于手臂或腿呈直线状。 当佩戴有铅袖带100的手臂或腿的粗细小于插入孔的孔 径时, 铅条150相对于手臂或腿倾斜, 并挡住铅袖带100外壁与插入孔内壁之间的间隙。 此时 不需要考虑手臂或腿的粗细与插入孔的孔径是否适配。 0051 C、 也可以对铅袖带100进行改进。 具体的, 铅片110用于构成筒体一端的一侧上设 有磁条(图未示)。 此时, 插入孔的靠近测量者的一侧的周边具有与磁条配合的磁吸件(图未 示)。 具体的, 将佩戴有铅袖带100的手臂或腿插入插入孔内, 并使得铅袖带100位于插入孔 之外即可。 此时不需要考。
23、虑手臂或腿的粗细与插入孔的孔径是否适配。 0052 在上述三种方案中, 铅袖带100与骨密度仪本体200紧密连接后, 即使插入孔的孔 径大小不可调, 也能有效避免X射线从手臂或腿与插入孔之间的间隙处射出, 可以简化插入 孔的设计。 0053 (二)当插入孔的孔径大小可调时, 为了使得铅袖带100与骨密度仪本体200紧密连 接, 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0054 A、 将佩戴有铅袖带100的手臂或腿插入插入孔内, 再缩小插入孔的孔径, 使得铅袖 带100的外壁与插入孔紧密接触。 0055 B、 也可以对铅袖带100进行改进。 具体的, 如图5所示, 第一表面112上设有铅条 150。 铅条150延伸。
24、至铅片110用于构成筒体一端的一侧之外, 且延伸至铅片110之外的铅条 150朝向第二表面114弯折形成钩部152。 此时, 在插入孔的远离测量者的一侧的周边设置与 钩部152配合的沟槽(图未示)。 具体操作时, 将佩戴有铅袖带100的手臂或腿插入插入孔内, 并使钩部152钩于沟槽上, 在缩小插入孔的孔径的同时, 向外移动手臂或腿, 使得铅条150相 对于手臂或腿呈直线状。 0056 进一步, 在本实施方式中, 铅条150与铅片110一体成型, 且铅条150相对于铅片110 能翻转, 以使钩部152位于铅片150内。 当不需要使用铅条150, 铅条150可以收容于由铅片 110卷绕形成的筒体内。
25、。 0057 C、 也可以对铅袖带100进行改进。 具体的, 铅片110用于构成筒体一端的一侧上设 有磁条(图未示)。 此时, 插入孔的靠近测量者的一侧的周边具有与磁条配合的磁吸件(图未 示)。 具体的, 将佩戴有铅袖带100的手臂或腿插入插入孔内, 缩小插入孔的孔径, 使得手臂 或腿与插入孔适配, 并使得铅袖带100位于插入孔之外即可。 0058 在测量骨密度时, 以插入孔为分界, 位于骨密度仪本体内的手臂或腿为测量段, 位 于骨密度仪本体外的手臂或腿为非测量段。 在铅袖带100与骨密度仪本体200配合使用时, 铅袖带100位于非测量段。 当X射线从测量端进入手臂或腿内, 部分X射线在手臂或。
26、腿内折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6214107 U 6 射、 衍射后, 并从手臂或腿的非测量端射出时, 铅袖带100可以防止射出的X射线进入检测 室, 避免射出的X射线对测量者及医护人员造成二次辐射。 0059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为使描述简洁, 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 然而, 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 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6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6214107 U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206214107 U 8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206214107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