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91103813.2
19910531
CN1027857C
19950315
失效
A61B17/60,A61B17/068,A61F5/04
吴家驹
吴家驹,吴海涛
630700四川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CN91103813A
一种颌面骨折动力外固定器,主要用于颌面部骨折或手术治疗后的复位固定的一种医疗器械,由骨针(1)上板(2)下板(3)动力螺旋(6)升降杆(7)固定螺帽(10)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动力加压复位固定的特殊功能,克服了当前治疗技术的复杂性和困难治性,使尚待解决的一些特殊复杂的病例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极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大大提高了医疗水平。
1、一种颌面骨折动力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上板(2)下板(3)通过骨针槽(5)分别与骨针(1)上下两端连接,动力螺旋(6)分别置于上板(2)下板(3)两端的动力螺旋孔(4)内,升降杆(7)上端通过上板(2)的升降螺旋孔(8)下端与下板(3)的中央孔(9)相连而成,固定螺帽(10)将上板(2)固定在骨针(1)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定器,其特征在于:骨针(1)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金属制成,两端有螺纹,与上板(2)下板(3)的骨针槽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上板(2)下板(3)两端有动力螺旋孔(4)与骨针槽(5)相通。
本发明是用于颌面骨折的体外固定,也可用于颌面骨手术后固定的一种医疗器械。
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十分复杂困难,目前治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手术切开复位固定(内固定)病人需要承受极大的手术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病人的颜面还会留下畸形。一种是用不锈钢丝对牙齿进行结扎,使骨折复位固定(外固定),它严重限制病人的张口、进食、营养、语言、口腔卫生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且只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骨折,对一些特殊复杂的病人(儿童、无牙患者、昏迷呕吐患者和未具备牙齿结扎固定条件的患者等)均无能为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病人尽量避免“内固定”治疗,免除手术痛苦,克服当前“外固定”中操作复杂、治疗痛苦等种种缺点,提高现有的医疗水平。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主要靠两根骨折固定于骨折线两旁,将上板下板升降杆按要求安装好,调节有关的动力螺旋和升降杆推动骨针带动骨块向骨折线靠拢,实现有效的复位固定。
本发明能免除大多数病人“内固定”手术的痛苦,克服当前“外固定”中限制张口、进食、语言、口腔卫生等种种缺点,使那些复杂特殊的病例得到有效的治疗,与现有治疗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具有动力加压的特殊功能,使骨折对位准确、紧密、牢固。骨折愈合快,愈合好。操作简便,损伤极小,不留畸形。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倍受患者和医生的欢迎。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绘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颌面骨折动力外固定器的剖面结构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结构细节及工作情况。
本发明主要结构为骨针1两根。由生物相容性好金属制成,两端均有螺纹。上板2下板3各一块,两端均有动力螺旋孔4分别与内侧的骨针槽5相通,内安置有动力螺旋6。骨针1可随动力螺旋6的调节在骨针槽5内移动固定。升降杆7上端通过升降螺旋孔8下端与下板3的中央孔9相连。固定螺帽10将上板2固定于骨针1的上端。当调节升降杆7可推动下板3下滑,使骨针1带动骨块向骨折线移动,使骨折进一步得到加压固定。
在进行骨折治疗时,先确定骨块1在骨折线两旁的恰当位置,常规消毒后,将骨针1装在骨钻上钻至适当的深度,再将上板2下板3升降杆7按图中要求连接安装好。再调节有关的动力螺旋6和升降杆7向下推动下板3下滑,使骨针1带着骨块向骨折线紧缩密靠拢,达到有效的复位固定,治疗结束后,再调节动力螺旋6和升降杆7即可取出颌面骨折动力外固定器。
《颌面骨折动力外固定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颌面骨折动力外固定器.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颌面骨折动力外固定器,主要用于颌面部骨折或手术治疗后的复位固定的一种医疗器械,由骨针(1)上板(2)下板(3)动力螺旋(6)升降杆(7)固定螺帽(10)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动力加压复位固定的特殊功能,克服了当前治疗技术的复杂性和困难治性,使尚待解决的一些特殊复杂的病例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极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大大提高了医疗水平。。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