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及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及使用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35357.8 (22)申请日 2018.09.06 (71)申请人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地址 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孩儿巷北路6号 (72)发明人 唐水金 赵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任毅 (51)Int.Cl. A61B 10/06(2006.01) A61B 10/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及使 用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
2、 镜取样钳及使用方法, 包括本体, 在本体的拉锁 表面套有软管, 在软管表面靠近本体的握手部设 有能够在软管外进行滑动的杀菌装置及可调节 副手柄, 杀菌装置包括上下分布的上腔和下腔, 在上腔内设有与软管上半部配合的第一凹槽, 在 下腔内设有与软管下半部配合的第二凹槽, 在第 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设有能够更换的一次性的 杀菌棉, 可调节副手柄包括上下分布的上滑块和 下滑块, 在上滑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吹气层, 在 下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吹气层, 且第一吹气层 和第二吹气层是当对应吹气层鼓起后, 靠近握手 部的鼓起高度低的吹气装置。 本发明具有方便调 节软管深入口腔的距离并实现快速杀菌。 权利要求书2。
3、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108742727 A 2018.11.06 CN 108742727 A 1.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 包括本体, 所述本体包括拉锁(1)、 握手部(2) 以及夹持部(3), 所述拉锁(1)置于所述握手部(2)与夹持部(3)之间,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本 体的拉锁(1)表面套有软管(4), 在所述软管(4)的表面靠近所述本体的握手部(2)设有能够 在所述软管(4)外进行滑动的杀菌装置(5)及可调节副手柄(6), 所述杀菌装置(5)包括上下 分布的上腔(7)和下腔(8), 且所述上腔(7)和下腔(8)的两侧上下分别拆卸式连接, 在所述 上腔(7)内设有。
4、与软管(4)上半部配合的第一凹槽(9), 在所述下腔(8)内设有与软管(4)下 半部配合的第二凹槽(10), 在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内设有能够更换的一次性 的杀菌棉(11), 所述可调节副手柄(6)包括上下分布的上滑块(12)和下滑块(13), 且所述上 滑块(12)和下滑块(13)的两侧上下分别拆卸式连接, 在所述上滑块(12)的上表面设有第一 吹气层(14), 在所述下滑块(13)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吹气层(15), 且所述第一吹气层(14)和 第二吹气层(15)是当对应吹气层鼓起后, 靠近握手部(2)的鼓起高度低的吹气装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
5、柄的内镜取样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滑 块(12)和下滑块(13)的两侧以及所述上腔(7)和下腔(8)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螺栓(17)以 及第一螺母(18)配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滑 块(12)和下滑块(13)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19)铰接, 所述上滑块(12)和下滑块(13)的一侧 通过第二转轴(20)连接, 且所述上滑块(12)和下滑块(13)的另一侧以及所述上腔(7)和下 腔(8)的另一侧分别通过第二螺栓(21)以及第二螺母(22)配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述的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 其特征在于:。
6、 在第 一吹气层(14)和第二吹气层(15)的表面间隔设有凸起的硅胶层(2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述的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 其特征在于: 在握 手部(2)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杀菌棉(11)的安放仓(24), 所述安放仓(24)内设有一个以上 的杀菌棉(11)。 6.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 其特征在于: 在握手部 (2)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杀菌棉(11)的安放仓(24), 所述安放仓(24)内设有一个以上的杀 菌棉(1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述的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软管(4)外还套有能够拆卸且能够。
7、在软管(4)外移动的杀菌喷座(25), 所述杀菌喷座 (25)包括喷雾器(26)、 支架(27)以及朝向软管(4)外侧的一个以上的喷头(28)。 8.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软管 (4)外还套有能够拆卸且能够在软管(4)外移动的杀菌喷座(25), 所述杀菌喷座(25)包括喷 雾器(26)、 支架(27)以及朝向软管(4)外侧的一个以上的喷头(28)。 9.根据权利要求5述的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软管 (4)外还套有能够拆卸且能够在软管(4)外移动的杀菌喷座(25), 所述杀菌喷座(25)包括喷 雾器(26)、 。
8、支架(27)以及朝向软管(4)外侧的一个以上的喷头(28)。 10.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一、 首先将上腔(7)和下腔(8)分开, 在上腔(7)和下腔(8)的上面对应的第一凹槽 (9)和第二凹槽(10)内放置杀菌棉(11), 然后再固定到软管(4)内;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742727 A 2 步骤二、 然后滑动上腔(7)使得上腔(7)和下腔(8)在软管(4)上滑动, 通过杀菌棉(11) 对软管(4)表面进行杀菌处理; 杀菌后拆除上腔(7)和下腔(8); 步骤三、 此时将上滑块(12)和下滑块(13)相。
9、互配合滑动连接到软管(4)外, 然后将其滑 动到靠近软管(4)的位置处, 并根据软管(4)深入口腔的距离调节上滑块(12),来调节离夹 持部(3)的距离, 将夹持部(3)深入到口腔内进行夹取组织; 步骤四、 并将第一吹气层(14)和第二吹气层(15)吹起, 抓住握手部(2)拉起拉锁(1)来 控制夹持部(3)的开合实现夹取组织。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742727 A 3 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具有可调节 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
10、内窥镜检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临床。 取样钳通过内窥镜 钳进入患者体内夹取病变部位组织, 再对夹出的组织进行病理分析以确诊病症。 内窥镜活 组织取样因其创伤小, 检查方便, 已成为常规的内窥镜检查手段。 0003 在内窥镜取样过程中会使用到内镜取样钳, 但是目前的内镜取样钳在使用过程中 对齐表面需要杀菌处理, 但目前一般常见的杀菌方法是通过护士拿取杀菌棉进行擦拭, 导 致擦拭效果差, 擦拭不到位, 容易让病人使用时产生交叉感染, 另外目前的内镜取样钳表面 并设置任何标志物以及定位装置, 导致取样时, 速度过快容易造成内壁损伤, 需要慢慢操 作, 但又降低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需要改进。
11、。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 取样钳及使用方法。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 包括本体, 所述本体包括拉锁、 握手部以及 夹持部, 所述拉锁置于所述握手部与夹持部之间, 在所述本体的拉锁表面套有软管, 在所述 软管的表面靠近所述本体的握手部设有能够在所述软管外进行滑动的杀菌装置及可调节 副手柄, 所述杀菌装置包括上下分布的上腔和下腔, 且所述上腔和下腔的两侧上下分别拆 卸式连接, 在所述上腔内设有与软管上半部配合的第一凹槽, 在所述下腔内设有与软管下 半。
12、部配合的第二凹槽, 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设有能够更换的一次性的杀菌棉, 所 述可调节副手柄包括上下分布的上滑块和下滑块, 且所述上滑块和下滑块的两侧上下分别 拆卸式连接, 在所述上滑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吹气层, 在所述下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吹 气层, 且所述第一吹气层和第二吹气层是当对应吹气层鼓起后, 靠近握手部的鼓起高度低 的吹气装置。 0007 便于拆卸, 所述上滑块和下滑块的两侧以及所述上腔和下腔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 螺栓以及第一螺母配合固定。 0008 便于拆卸, 所述上滑块和下滑块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铰接, 所述上滑块和下滑块 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连接, 且所述上滑块和下滑块的另一侧以。
13、及所述上腔和下腔的另一侧 分别通过第二螺栓以及第二螺母配合固定。 0009 为了提高安全性, 在第一吹气层和第二吹气层的表面间隔设有凸起的硅胶层。 0010 为了提高使用效率, 在握手部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杀菌棉的安放仓, 所述安放仓 内设有一个以上的杀菌棉。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108742727 A 4 0011 为了提高杀菌效果, 在所述软管外还套有能够拆卸且能够在软管外移动的杀菌喷 座, 所述杀菌喷座包括喷雾器、 支架以及朝向软管外侧的一个以上的喷头。 0012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的使用方法, 其具体包括以 下步骤: 0013 步骤一、 首先将上。
14、腔和下腔分开, 在上腔和下腔的上面对应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 槽内放置杀菌棉, 然后再固定到软管内; 0014 步骤二、 然后滑动上腔使得上腔和下腔在软管上滑动, 通过杀菌棉对软管表面进 行杀菌处理; 杀菌后拆除上腔和下腔; 0015 步骤三、 此时将上滑块和下滑块相互配合滑动连接到软管外, 然后将其滑动到靠 近软管的位置处, 并根据软管深入口腔的距离调节上滑块,来调节离夹持部的距离, 将夹持 部深入到口腔内进行夹取组织; 0016 步骤四、 并将第一吹气层和第二吹气层吹起, 抓住握手部拉起拉锁来控制夹持部 的开合实现夹取组织。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具有以下优点: 0018 1、 通。
15、过滑动上腔使得上腔和下腔在软管上滑动, 此时通过杀菌棉对软管表面进行 杀菌处理; 0019 2、 通过将上滑块和下滑块相互配合滑动连接到软管外, 然后将其滑动到靠近软管 的位置处, 并根据软管深入口腔的距离调节上滑块来调节离夹持部的距离, 然后将第一吹 气层和第二吹气层吹起, 并通过抓住握手部拉起拉锁来控制夹持部的开合实现夹取组织, 完成后, 由于利用上滑块和下滑块定位的方法来定位软管深入口腔的距离, 并利用第一吹 气层和第二吹气层防止拉出软管时, 对口腔的伤害, 因此本发明具有方便调节软管深入口 腔的距离并实现快速杀菌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
16、样钳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实施例1中上腔和下腔配合时的侧视图; 0022 图3为实施例1中上滑块和下滑块配合时的侧视图; 0023 图4为实施例2中上腔和下腔配合时的侧视图; 0024 图5为实施例2中上滑块和下滑块配合时的侧视图; 0025 图6为实施例3中上滑块和下滑块配合时的侧视图; 0026 图7为实施例4中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为实施例5中杀菌喷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中: 1、 拉锁; 2、 握手部; 3、 夹持部; 4、 软管; 5、 杀菌装置; 6、 可调节副手柄; 7、 上 腔; 8、 下腔; 9、 第一凹槽; 10、 。
17、第二凹槽; 11、 杀菌棉; 12、 上滑块; 13、 下滑块; 14、 第一吹气层; 15、 第二吹气层; 16、 吹气装置; 17、 第一螺栓; 18、 第一螺母; 19、 第一转轴; 20、 第二转轴; 21、 第二螺栓; 22、 第二螺母; 23、 硅胶层; 24、 安放仓; 25、 杀菌喷座; 26、 喷雾器; 27、 支架; 28、 喷 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108742727 A 5 0029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8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 实施例1: 0031 如图1-3所示, 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 包括本体, 所述本。
18、体包括拉 锁1、 握手部2以及夹持部3, 所述拉锁1置于所述握手部2与夹持部3之间, 在所述本体的拉锁 1表面套有软管4, 在所述软管4的表面靠近所述本体的握手部2设有能够在所述软管4外进 行滑动的杀菌装置5及可调节副手柄6, 所述杀菌装置5包括上下分布的上腔7和下腔8, 且所 述上腔7和下腔8的两侧上下分别拆卸式连接, 在所述上腔7内设有与软管4上半部配合的第 一凹槽9, 在所述下腔8内设有与软管4下半部配合的第二凹槽10, 在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 凹槽10内设有能够更换的一次性的杀菌棉11, 所述可调节副手柄6包括上下分布的上滑块 12和下滑块13, 且所述上滑块12和下滑块13的两侧上下。
19、分别拆卸式连接, 在所述上滑块12 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吹气层14, 在所述下滑块13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吹气层15, 且所述第一吹 气层14和第二吹气层15是当对应吹气层鼓起后, 靠近握手部2的鼓起高度低的吹气装置16。 0032 便于拆卸, 所述上滑块12和下滑块13的两侧以及所述上腔7和下腔8的两侧分别通 过第一螺栓17以及第一螺母18配合固定, 通过上述结构。 0033 工作原理: 首先将上腔7和下腔8分开, 在上腔7和下腔8的上面对应的第一凹槽9和 第二凹槽10内放置杀菌棉11, 然后再固定到软管4内; 然后滑动上腔7使得上腔7和下腔8在 软管4上滑动, 通过杀菌棉11对软管4表面进行杀菌处。
20、理; 杀菌后拆除上腔7和下腔8; 此时将 上滑块12和下滑块13相互配合滑动连接到软管4外, 然后将其滑动到靠近软管4的位置处, 并根据软管4深入口腔的距离调节上滑块12来调节离夹持部3的距离, 将夹持部3深入到口 腔内进行夹取组织; 并将第一吹气层14和第二吹气层15吹起, 抓住握手部2拉起拉锁1来控 制夹持部3的开合实现夹取组织。 003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具有以下优点: 0035 1、 通过滑动上腔7使得上腔7和下腔8在软管4上滑动, 此时通过杀菌棉11对软管4 表面进行杀菌处理; 0036 2、 通过将上滑块12和下滑块13相互配合滑动连接到软管4外, 然后将其滑动到靠 近软管。
21、4的位置处, 并根据软管4深入口腔的距离调节上滑块12,来调节离夹持部3的距离, 然后将第一吹气层14和第二吹气层15吹起, 并通过抓住握手部2拉起拉锁1来控制夹持部3 的开合实现夹取组织, 完成后, 由于利用上滑块12和下滑块13定位的方法来定位软管4深入 口腔的距离, 并利用第一吹气层14和第二吹气层15防止拉出软管4时, 对口腔的伤害, 因此 本发明具有方便调节软管4深入口腔的距离并实现快速杀菌的作用。 0037 实施例2: 0038 如图4、 图5所示, 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 便于拆卸, 所述上滑块12 和下滑块13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19铰接, 所述上滑块12和下滑块13。
22、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20 连接, 且所述上滑块12和下滑块13的另一侧以及所述上腔7和下腔8的另一侧分别通过第二 螺栓21以及第二螺母22配合固定, 这样结构设计方便操作。 0039 实施例3: 0040 如图6所示, 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为了提高安全性, 在第一吹气层 14和第二吹气层15的表面间隔设有凸起的硅胶层23, 对口腔启动进一步防护作用。 0041 实施例4: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108742727 A 6 0042 如图7所示, 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 为了提高使用效率, 在握手部2 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杀菌棉11的安放仓24, 所述安放仓24内。
23、设有一个以上的杀菌棉11。 0043 实施例5: 0044 如图8所示, 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 为了提高杀菌效果, 在所述软 管4外还套有能够拆卸且能够在软管4外移动的杀菌喷座25, 所述杀菌喷座25包括喷雾器 26、 支架27以及朝向软管4外侧的一个以上的喷头28, 工作时, 开启喷雾器26, 将杀菌喷雾通 过喷头28喷向软管4表面, 且所述杀菌喷座25的拆卸结构与实施例2中上腔7和下腔8的拆卸 方式相同。 0045 实施例6: 0046 如实施例1-5所述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调节副手柄的内镜取样钳的使用 方法, 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7 步骤一、 首先将上腔7和下。
24、腔8分开, 在上腔7和下腔8的上面对应的第一凹槽9和第 二凹槽10内放置杀菌棉11, 然后再固定到软管4内; 0048 步骤二、 然后滑动上腔7使得上腔7和下腔8在软管4上滑动, 通过杀菌棉11对软管4 表面进行杀菌处理; 杀菌后拆除上腔7和下腔8; 0049 步骤三、 此时将上滑块12和下滑块13相互配合滑动连接到软管4外, 然后将其滑动 到靠近软管4的位置处, 并根据软管4深入口腔的距离调节上滑块12,来调节离夹持部3的距 离, 将夹持部3深入到口腔内进行夹取组织; 0050 步骤四、 并将第一吹气层14和第二吹气层15吹起, 抓住握手部2拉起拉锁1来控制 夹持部3的开合实现夹取组织。 0。
25、051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施例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制, 本领域技 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只要 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108742727 A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8 CN 108742727 A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9 CN 108742727 A 9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10 CN 108742727 A 10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1 CN 108742727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