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2993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8.17 CN 201929931 U *CN201929931U* (21)申请号 201020650877.2 (22)申请日 2010.12.10 A61B 1/00(2006.01) A61B 5/07(2006.01) A61B 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州宝胆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迎 宾路 730 号番禺节能科技园天安科技 创新大厦 411 号 (72)发明人 乔铁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100 代。
2、理人 罗毅萍 (54) 实用新型名称 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进入小肠进行检查 的医用胶囊小肠镜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 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 包括胶囊小肠镜和计 算机医用影像工作站, 所述胶囊小肠镜的壳体内 按顺序排列有红外线热扫描模块、 红外线热扫描 处理模块、 供电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壳体两端部 为圆端, 所述红外线热扫描模块在壳体中心轴靠 近圆端处设有一红外线接收镜头, 该红外线接收 镜头接收消化道辐射的红外线, 经过红外线热扫 描处理模块处理后, 输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再由计 算机医用影像工作站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本 实用新型丰富了。
3、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手段, 有效地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CN 201929932 U1/1 页 2 1. 一种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 包括胶囊小肠镜和计算机医用影像工作站, 所 述胶囊小肠镜包括壳体,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胶囊小肠镜的壳体内按顺序排列有红外线热扫 描模块、 红外线热扫描处理模块、 供电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红外线热扫描模块、 红外 线热扫描处理模块、 供电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依次连接。 2. 根据权。
4、利要求 1 所述的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壳体两端 部为圆端, 所述红外线热扫描模块在壳体中心轴靠近圆端处设有一红外线接收镜头, 该红 外线接收镜头接收消化道辐射的红外线, 经过红外线热扫描处理模块处理后, 输送至数据 处理模块。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红外线热 扫描模块分辨率至少 0.1 摄氏度, 空间分辨能力至少 1mrad。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红外线接 收镜头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范围为 5.6-15 微米。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红外线。
5、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数据处理 模块为储存卡。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红外线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数据处理模 块为无线电发射器, 所述胶囊小肠镜系统还包括与该无线电发射器配套的接收器终端。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接收器终 端为佩戴式。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接收器终 端为手持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929931 U CN 201929932 U1/3 页 3 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
6、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可以进入小肠进行检查的医用胶囊小肠镜 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胶囊内窥镜全称为 “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 , 又称 “医用无线内镜” 。原理是受 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 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 并拍摄图像, 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 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 从 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 无创伤、 无导线、 无痛苦、 无交叉感染、 不影 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 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 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 耐受性差、 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等缺陷, 是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
7、诊断的首 选方法。 0003 美国专利 5,604,531 提出了一种口服胶囊式的无线电内窥镜系统, 该消化道照相 胶囊由光学成像、 照相和图像传输三部分组成, 当病人吞下该胶囊内窥镜后, 胶囊中的微型 摄像机能将拍摄的胃肠内部清晰图像通过信号发送给体外的图像记录装置, 录制完毕后, 该图像记录装置中的影像被提取出来进行分析, 从而了解胃肠疾患。 该法具有操作简单、 检 查方便、 无创伤、 无痛苦、 无交叉感染等优点, 但也存在其不足之处 : 其内核是电子 CCD( 电 荷耦合元件 ) 光学成像系统, 由于受到能量、 储存和体积等制约, 胶囊小肠镜的图像分辨率 较低, 而且寿命较短, 不能很好。
8、地满足医生做诊断的要求。 0004 医用红外线成像来源于军工技术, 使用已有 40 多年的历史。红外线热扫描通过检 测人体表面的热辐射强度来诊断疾病。人体是一个新陈代谢基本平衡的热辐射体, 如果某 一区域的新陈代谢出现异常的活跃或减低, 则表示该部位发生了病理性病变。热成像技术 通过对人体表面进行扫描, 获得人体表面区域的热辐射强度分布图, 并使用温度值对热辐 射强度加以量化, 热辐射强度越高, 温度值越高, 同时在电脑屏幕上用颜色来显示不同温度 值。由于细胞病变部位的热辐射非高即低, 图的颜色就出现异常, 由此可为诊病提供依据。 红外线热扫描成像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 由于在扫描过程中只接收人。
9、体细胞代谢中产生的热 辐射, 对人体无辐射、 无损伤, 还能对人体各部位快速断层扫描、 彩色成像, 具有多点、 多区 域、 断层扫描等多种检测功能, 能够对多种疾病进行早期定性诊断, 是对 B 超、 CT、 MR 等其他 形态学诊断方法的重要补充。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囊小肠镜系统, 它能够充分利用人 体自然辐射的红外线, 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 包括胶 囊小肠镜和计算机医用影像工作站, 所述胶囊小肠镜包括壳体, 壳体内按顺序排列有红外 线热扫描模块、 红外线热扫描处理模块、。
10、 供电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红外线热扫描模 说 明 书 CN 201929931 U CN 201929932 U2/3 页 4 块、 红外线热扫描处理模块、 供电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依次连接。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壳体两端部为圆端, 所述红外线热扫描模块在壳体中心轴靠近 圆端处设有一红外线接收镜头, 该红外线接收镜头接收消化道辐射的红外线, 经过红外线 热扫描处理模块处理后, 输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0008 所述的红外线热扫描模块分辨率至少 0.1 摄氏度, 空间分辨能力至少 1mrad。 0009 所述的红外线接收镜头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范围为 5.6-15 微米。 0010 所述。
11、的数据处理模块为储存卡。 0011 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为无线电发射器, 所述胶囊小肠镜系统还包括与该无线电发 射器配套的接收器终端。 0012 所述的接收器终端为佩戴式。 0013 所述的接收器终端为手持式。 0014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结构而产生明显的技术效果 : 由于体积小、 重量轻, 患者服用 后无恐惧感, 且操作简单, 无操作引致的并发症 ; 特别是能够充分利用人体自然辐射的红外 线, 并通过对红外线进行扫描分析、 储存和处理, 提供了另一种观测消化道的角度, 更有利 于对病症的诊断。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工作示意图。 0016 图 2 。
12、是储存卡式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3 是储存卡式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工作流程图。 0018 图 4 是无线电发射器式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5 是无线电发射器式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工作流程图。 0020 参见附图, 图中 : 1- 胶囊小肠镜, 2- 佩戴式接收器终端, 3- 手持式接收器终端, 4- 计算机医用影像工作站, 5- 口腔, 51- 食管, 52- 胃, 53- 十二指肠, 54- 小肠, 55- 大肠道, 56-肛门, 11-壳体, 12-红外线热扫描模块, 121-红外线接收镜头, 13-红外线热扫描处理模 。
13、块, 14- 供电模块, 15- 储存卡, 16- 无线电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述。 002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 包括胶囊小肠镜 1 和计算机 医用影像工作站4, 所述胶囊小肠镜1包括壳体11, 壳体内按顺序排列有红外线热扫描模块 12、 红外线热扫描处理模块13、 供电模块14和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红外线热扫描模块12、 红 外线热扫描处理模块 13、 供电模块 14 和数据处理模块依次连接。 0023 其中, 壳体 11 两端部为圆端, 优选由强抗酸的生物兼容性材料制造, 其强度至少 能抵御胃酸腐蚀,。
14、 其尺寸为直径 15mm、 长度 30mm, 以便于患者吞服。所述红外线热扫描 模块 12 在壳体中心轴靠近圆端处设有一红外线接收镜头 121, 该红外线接收镜头接收消化 道辐射的红外线, 经过红外线热扫描处理模块 13 处理后, 输送至数据处理模块。该数据处 理模块优选储存卡15或无线电发射器16。 当数据处理模块采用无线电发射器时, 本实用新 型的系统还包括与该无线电发射器配套的接收器终端。 该接收器终端优选为佩戴式接收器 说 明 书 CN 201929931 U CN 201929932 U3/3 页 5 终端 2 或手持式接收器终端 3。 0024 为增加该胶囊小肠镜的敏感度、 提高捕。
15、获图像的清晰度, 优选的, 本实用新型的红 外线热扫描模块 12 分辨率至少 0.1 摄氏度, 空间分辨能力至少 1mrad。本实用新型的红外 线接收镜头 121 可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范围优选为 5.6-15 微米。 0025 如图 1 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工作示意图。患者在 医生指导下, 口服经过消毒处理的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 1, 在消化道蠕动的帮助下经口 腔5、 食管51、 胃52、 十二指肠53进入小肠54、 大肠道55, 红外线热扫描模块12的红外线接 收镜头以既定频率接收患者消化道壁辐射的红外线, 并经过红外线热扫描处理模块 13 处 理后, 输送至。
16、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优选储存卡 15 或无线电发射器 16。在选择无 线电发射器模式的情况下, 胶囊小肠镜中的无线电发射器 16 将数据发送至体外的接收器 终端。该接收器终端优选佩戴式接收器终端 2 或手持式接收器终端 3。储存卡 15 或接收 器终端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医用影像工作站 4 来进行处理并输出结果, 该工作站有一系列软 件, 其功能包括储存、 专家分析、 多幅显示、 网络功能、 打印功能等。红热线热扫描胶囊小肠 镜在人体内顺着消化道运动, 直到供电模块电量耗尽或经人体循环排泄出肛门 56, 停止工 作并回收。其中, 红外线热扫描模块 12 扫描红外线的时间间隔可由用户自定义。 。
17、0026 如图 2 所示, 为储存卡式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的结构示意图。该胶囊小肠镜 包括壳体 11, 壳体内按顺序排列有红外线热扫描模块 12、 红外线热扫描处理模块 13、 供电 模块14和储存卡15, 所述红外线热扫描模块12、 红外线热扫描处理模块13、 供电模块14和 储存卡 15 依次连接。其中, 红外线热扫描模块 12 在壳体中心轴靠近圆端处设有一红外线 接收镜头 121。 0027 图 3 所示的储存卡式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系统工作流程 : 吞服胶囊小肠镜 后, 红外线接收镜头121接收消化道辐射的红外线, 经过红外线热扫描处理模块13处理后, 输送至储存卡 15。该储存卡。
18、 15 容量优选至少为 1G。回收胶囊小肠镜后, 由计算机医用影 像工作站 4 对储存卡 15 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输出结果。 0028 如图 4 所示, 为无线电发射器式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的结构示意图。该胶囊 小肠镜包括壳体 11, 壳体内按顺序排列有红外线热扫描模块 12、 红外线热扫描处理模块 13、 供电模块14和无线电发射器16, 所述红外线热扫描模块12、 红外线热扫描处理模块13、 供电模块 14 和无线电发射器 16 依次连接。其中, 红外线热扫描模块 12 在壳体中心轴靠近 圆端处设有一红外线接收镜头 121。 0029 图 5 所示的无线电发射器式红外线热扫描胶囊小肠镜。
19、系统工作流程 : 吞服胶囊小 肠镜后, 红外线接收镜头 121 接收消化道辐射的红外线, 经过红外线热扫描处理模块 13 处 理后, 输送至无线电发射器 16。该无线电发射器再将数据传送至体外与其配套的接收器终 端。该接收器终端优选佩戴式接收器终端 2 或手持式接收器终端 3。由计算机医用影像工 作站 4 对接收器终端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输出结果。 说 明 书 CN 201929931 U CN 201929932 U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29931 U CN 201929932 U2/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29931 U CN 201929932 U3/3 页 8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29931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