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可弯形胃抓钳.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8020266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034475.4

申请日:

20110209

公开号:

CN202015233U

公开日:

201110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29,A61B17/122

主分类号:

A61B17/29,A61B17/122

申请人: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钟鸣,申屠银光

地址:

311501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君街道梅林路298号

优先权:

CN201120034475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建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可弯形胃抓钳,该双向可弯形胃抓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控制装置、钳杆锁紧装置、钳杆360度旋转装置、双向拉动组件、双向弯形组件和钳头组件,所述的手柄控制装置与双向拉动组件连接,双向拉动组件与手柄控制装置连接的一端套装有钳杆锁紧装置,双向拉动组件上套装有钳杆360度旋转装置,双向拉动组件的另一端通过双向弯形组件与钳头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手术应用方便安全、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双向可弯形胃抓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控制装置、钳杆锁紧装置、钳杆360度旋转装置、双向拉动组件、双向弯形组件和钳头组件,所述的手柄控制装置与双向拉动组件连接,双向拉动组件与手柄控制装置连接的一端套装有钳杆锁紧装置,双向拉动组件上套装有钳杆360度旋转装置,双向拉动组件的另一端通过双向弯形组件与钳头组件连接,所述的钳头组件中两片钳夹上均设置有无损夹齿和腰型释放槽,钳夹机器上的无损夹齿和腰型释放槽互相咬合匹配,两片钳夹互相交叉用钳夹销转动设置在钳头座上,两片钳夹的底端用连板销转动设置在连板的一端,两片连板的另一端用拉杆销转动设置在拉杆接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弯形胃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控制装置中活动手柄和拉杆槽为一体,扭簧套入铰链螺栓后穿入固定手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转动连接,电源插口固定在固定手柄上,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塞入固定手柄,卡销固定在第一按钮上,第一按钮用第一销子转动设置在固定手柄上,第二按钮卡入齿板,齿板穿过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并用第二销子转动设置在固定手柄上,第二按钮、第二弹簧均和固定手柄吻合连接,卡齿板用第三销子固定在活动手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弯形胃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拉动组件中第一弯形拉杆套入顺向螺套焊接固定,第二弯形拉杆套入逆向螺套焊接固定,连接套开有滑槽并与槽座为一体,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滑动卡接在滑槽内,顺向螺母拧入顺向螺套连接,逆向螺母拧入逆向螺套连接,弯动转轮套入顺向螺母和逆向螺母焊接固定,拉杆的一端开有限位槽并与拉杆座焊接固定,拉杆座卡入手柄控制装置中的拉杆槽连接固定,拉杆的另一端居中穿过弯动转轮后与软钢丝焊接固定,第一钳杆套入拉杆与连接套的一端拧紧固定,钳杆连接座上开有锁槽和卡槽并与限位座焊接固定,所述的锁槽在钳杆锁紧装置中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卡入锁孔锁紧,卡槽与钳杆360度旋转装置中的定位座卡接,钳杆连接座套入拉杆后与第一钳杆拧紧固定,第二钳杆套入钳座焊接固定,钳座套入拉杆、第一弯形拉杆及第二弯形拉杆与连接套的另一端拧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弯形胃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钳杆锁紧装置中锁销上开有锁孔,第三弹簧塞入固定手柄后用锁销的一端压紧,固定套套入锁销与手柄控制装置中的固定手柄拧紧固定,第三按钮套装在锁销上并与锁销拧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弯形胃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钳杆360度旋转装置中定位套上开有8个定位孔,第四弹簧和滚珠安装在旋转套内,定位套套入旋转套,滚珠与定位孔吻合匹配,螺套转入旋转套与定位套连接,定位套套入手柄控制装置中的固定手柄并用固定销固定,转轮与定位座为一体,转轮套入旋转套和固定手柄后与旋转套拧紧固定,密封圈卡入转轮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弯形胃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弯形组件中弯形连接件和滚座、滚槽为一体,弯形连接件开有弯形钢丝孔和拉杆孔,两个弯形钢丝孔分别套入第一弯形拉杆和第二弯形拉杆,拉杆孔套入软钢丝,依次套入九节弯形连接件,滚座恰好套入滚槽,第一节弯形连接件与双向拉动组件中的第二钳杆焊接固定,第九节弯形连接件与钳头座焊接固定,第一弯形拉杆和第二弯形拉杆与钳头座焊接固定,软钢丝与拉杆接座焊接固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微创腹腔镜人体腹腔内手术中,专用于人体体内胃部手术的双向可弯形胃抓钳,属医疗器械技术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微创腹腔镜人体手术中,有单孔型操作通道和多孔型操作通道,单孔组合操作通道是在人体腹腔切一道3—4厘米的切口,将单孔入口的组合操作通道卡入切口,手术器械经过组合操作通道进入人体腹腔,本实用新型是专用于单孔型操作通道的双向可弯形胃抓钳。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内胃进行抓取移动,现有技术没有专用的器械钳类,用一般器械钳类替代对内胃进行抓取移动,其缺陷是:手术应用不配套,易造成胃部损伤,影响手术的效果和延长手术时间,满足不了理想的手术效果。本实的技术创新,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手术应用方便安全、效果好的双向可弯形胃抓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双向可弯形胃抓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控制装置、钳杆锁紧装置、钳杆360度旋转装置、双向拉动组件、双向弯形组件和钳头组件,所述的手柄控制装置与双向拉动组件连接,双向拉动组件与手柄控制装置连接的一端套装有钳杆锁紧装置,双向拉动组件上套装有钳杆360度旋转装置,双向拉动组件的另一端通过双向弯形组件与钳头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柄控制装置中活动手柄和拉杆槽为一体,扭簧套入铰链螺栓后穿入固定手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转动连接,电源插口固定在固定手柄上,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塞入固定手柄,卡销固定在第一按钮上,第一按钮用第一销子转动设置在固定手柄上,第二按钮卡入齿板,齿板穿过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并用第二销子转动设置在固定手柄上,第二按钮、第二弹簧均和固定手柄吻合连接,卡齿板用第三销子固定在活动手柄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向拉动组件中第一弯形拉杆套入顺向螺套焊接固定,第二弯形拉杆套入逆向螺套焊接固定,连接套开有滑槽并与槽座为一体,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滑动卡接在滑槽内,顺向螺母拧入顺向螺套连接,逆向螺母拧入逆向螺套连接,弯动转轮套入顺向螺母和逆向螺母焊接固定,拉杆的一端开有限位槽并与拉杆座焊接固定,拉杆座卡入手柄控制装置中的拉杆槽连接固定,拉杆的另一端居中穿过弯动转轮后与软钢丝焊接固定,第一钳杆套入拉杆与连接套的一端拧紧固定,钳杆连接座上开有锁槽和卡槽并与限位座焊接固定,所述的锁槽在钳杆锁紧装置中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卡入锁孔锁紧,卡槽与钳杆360度旋转装置中的定位座卡接,钳杆连接座套入拉杆后与第一钳杆拧紧固定,第二钳杆套入钳座焊接固定,钳座套入拉杆、第一弯形拉杆及第二弯形拉杆与连接套的另一端拧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钳杆锁紧装置中锁销上开有锁孔,第三弹簧塞入固定手柄后用锁销的一端压紧,固定套套入锁销与手柄控制装置中的固定手柄拧紧固定,第三按钮套装在锁销上并与锁销拧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钳杆360度旋转装置中定位套上开有8个定位孔,第四弹簧和滚珠安装在旋转套内,定位套套入旋转套,滚珠与定位孔吻合匹配,螺套转入旋转套与定位套连接,定位套套入手柄控制装置中的固定手柄并用固定销固定,转轮与定位座为一体,转轮套入旋转套和固定手柄后与旋转套拧紧固定,密封圈卡入转轮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向弯形组件中弯形连接件和滚座、滚槽为一体,弯形连接件开有弯形钢丝孔和拉杆孔,两个弯形钢丝孔分别套入第一弯形拉杆和第二弯形拉杆,拉杆孔套入软钢丝,依次套入九节弯形连接件,滚座恰好套入滚槽,第一节弯形连接件与双向拉动组件中的第二钳杆焊接固定,第九节弯形连接件与钳头座焊接固定,第一弯形拉杆和第二弯形拉杆与钳头座焊接固定,软钢丝与拉杆接座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钳头组件中两片钳夹上均设置有无损夹齿和腰型释放槽,钳夹机器上的无损夹齿和腰型释放槽互相咬合匹配,两片钳夹互相交叉用钳夹销转动设置在钳头座上,两片钳夹的底端用连板销转动设置在连板的一端,两片连板的另一端用拉杆销转动设置在拉杆接座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向拉动组件和双向弯形组件互相连接,在手术的应用中,顺转弯动转轮:在顺向螺母和顺向螺套的作用下,顺向螺套推动第一弯形拉杆,第一弯形拉杆推动双向弯形组件;在逆向螺套和逆向螺母的作用下,逆向螺套拉动第二弯形拉杆,第二弯形拉杆拉动双向弯形组件;推拉结合同步运行,形成钳头弯曲。逆转弯动转轮恰好与以上所述的相反,形成钳头反方向弯曲。本实用新型使得钳头双向弯曲,在单孔入口操作通道手术的应用中,方便器械钳类的交叉手术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柄控制装置和钳杆360度旋转装置,达到应用的多功能性。只要按下第一按钮,卡销恰好卡入第二按钮,齿板和卡齿板脱开,手柄在扭簧的作用下,可以随意应用,拉动钳夹活动灵活。按下第二按钮,卡销和第二按钮脱开,齿板恰好卡入卡齿板,握紧手柄钳夹合闭,钳夹可以夹紧后随意摆动。本实用新型设有转轮,钳夹可以360度转动,并设计有8个定位系统点,手术应用稳定并非常灵活,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形成多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设计有无损夹齿和腰型释放槽,人体体内胃部直视开腹性手术过程中,钳夹抓取移动胃部中,在无损夹齿的作用下不会损伤胃部。腰型释放槽的设计,使钳夹抓取面积更小,人体体内残液会从释放槽流出,对胃部损伤更小。本实用新型只要按下第三按钮,锁销下压,放开第三按钮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锁销复位,结构设计合理紧密,拆卸方便,医用钳是金属材料制作,可以冲洗消毒,也可以用高温消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向拉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5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6为图1中X放大图。

图7为图2中D部弯形连接件放大图。

图8为图7侧视图。

图9为双向弯形组件双向弯曲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9,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控制装置Ⅰ、钳杆锁紧装置Ⅱ、钳杆360度旋转装置Ⅲ、双向拉动组件Ⅳ、双向弯形组件Ⅴ和钳头组件Ⅵ,所述的手柄控制装置Ⅰ与双向拉动组件连接Ⅳ,双向拉动组件Ⅳ与手柄控制装置Ⅰ连接的一端套装有钳杆锁紧装置Ⅱ,双向拉动组件Ⅳ上套装有钳杆360度旋转装置Ⅲ,双向拉动组件Ⅳ的另一端通过双向弯形组件Ⅴ与钳头组件Ⅵ连接。

活动手柄2和拉杆槽21为一体,扭簧4套入铰链螺栓3后穿入固定手柄1,固定手柄1和活动手柄2转动连接,在扭簧4的作用下固定手柄1和活动手柄2具有弹性。电源插口4固定在固定手柄1上,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10塞入固定手柄1,卡销9安装固定在第一按钮5上,第一按钮5用第一销子6转动设置在固定手柄1上,在第一弹簧7的作用下第一按钮5具有弹性。第二按钮8卡入齿板11连接固定,齿板11穿过固定手柄1和活动手柄2用第二销子12转动设置在固定手柄1上,第二按钮8恰好与第二弹簧10和固定手柄1吻合连接。卡齿板13用第三销子14固定在活动手柄2上,形成手柄控制装置Ⅰ(参见图1)。按下第一按钮5,卡销9恰好卡入第二按钮8,齿板11和卡齿板13脱开,活动手柄2在扭簧4的作用下,可以随意应用。按下第二按钮8,卡销9和第二按钮8脱开,齿板11恰好卡入卡齿板13,手柄可以夹紧后随意摆动。

参见图6,锁销16开有锁孔40,第三弹簧19塞入固定手柄1后用锁销16的一端压紧,固定套17套入锁销16与固定手柄1拧紧固定,第三按钮15套装在锁销16上并与锁销16拧紧固定,形成钳杆锁紧装置Ⅱ。按下第三按钮15,锁销16下压,放开第三按钮15在第三弹簧19的作用下锁销16复位(参见图1、图6)。定位套26上开有8个定位孔27,第四弹簧24和滚珠25安装在旋转套23内,定位套26套入旋转套23,滚珠25恰好与定位孔27吻合,螺套28转入旋转套23与定位套26连接,定位套26套入固定手柄1用固定销29固定,转轮22与定位座18为一体(参见图5),转轮22套入旋转套23和固定手柄1后与旋转套23拧紧固定,密封圈30卡入转轮22固定(参见图1),形成钳杆360度旋转装置Ⅲ。转动转轮22带动旋转套23转动,在第四弹簧24、滚珠25和定位孔27的作用下,转轮22有8个定位方向。

第一弯形拉杆46套入顺向螺套33焊接固定,第二弯形拉杆47套入逆向螺套34焊接固定,连接套35开有滑槽59并与槽座63为一体,顺向螺套33和逆向螺套34卡入滑槽可以滑动(参见图3)。顺向螺母32拧入顺向螺套33连接,逆向螺母36拧入逆向螺套34连接,弯动转轮31套入顺向螺母32和逆向螺母36焊接固定(参见图1)。拉杆38的一端开有限位槽42并与拉杆座39焊接固定,拉杆38的另一端居中穿过弯动转轮31后与软钢丝48焊接固定。第一钳杆37套入拉杆38与连接套35的一端拧紧固定,钳杆连接座41开有锁槽40和卡槽44(参见图4)并与限位座43焊接固定,钳杆连接座41套入拉杆38后与第一钳杆37拧紧固定;第二钳杆49套入钳座45焊接固定,钳座45套入拉杆38和第一弯形拉杆46及第二弯形拉杆47与连接套35的另一端拧紧固定(参见图1),形成双向拉动组件Ⅳ。

弯形连接件50和滚座53、滚槽54为一体,弯形连接件50开有弯形钢丝孔51和拉杆孔52(参见图8)。两个弯形钢丝孔51分别套入第一弯形拉杆46和第二弯形拉杆47,拉杆孔52套入软钢丝48,按顺序依次套入九节弯形连接件50,滚座53恰好套入滚槽54并活动灵活,弯形连接件50的第一节(左)与第二钳杆49焊接固定,弯形连接件50的第九节(右)与钳头座61焊接固定,第一弯形拉杆46和第二弯形拉杆47与钳头座61焊接固定,软钢丝48与拉杆接座62焊接固定(参见图2),形成双向弯形组件Ⅴ。

钳头组件Ⅵ中,两片钳夹55上均开有无损夹齿56和腰型释放槽65,钳夹55夹紧时其上的无损夹齿56和腰型释放槽65互相咬合匹配,两片钳夹55互相交叉并用钳夹销57转动设置在钳头座61上,两片钳夹55的底端用连板销58转动设置在连板59的一端,两片连板59的另一端用拉杆销60转动设置在拉杆接座62上。双向拉动组件Ⅳ穿入钳杆360度旋转装置Ⅲ和钳杆锁紧装置Ⅱ,拉杆座39恰好卡入拉杆槽21连接固定,在第三弹簧19的作用下锁槽40恰好卡入锁孔20锁紧,定位座18恰好卡入卡槽44固定,按下第三按钮15,锁销16下压,双向拉动组件Ⅳ可以拆卸。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双向可弯形胃抓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双向可弯形胃抓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双向可弯形胃抓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向可弯形胃抓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向可弯形胃抓钳.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1523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10.26 CN 202015233 U *CN202015233U* (21)申请号 201120034475.4 (22)申请日 2011.02.09 A61B 17/29(2006.01) A61B 17/122(2006.01) (73)专利权人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311501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君街道 梅林路 298 号 (72)发明人 钟鸣 申屠银光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代理人 张建华 (54) 实用新型名称 双向可弯形胃抓钳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

2、公开了一种双向可弯形胃抓钳, 该双向可弯形胃抓钳,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手柄控 制装置、 钳杆锁紧装置、 钳杆 360 度旋转装置、 双 向拉动组件、 双向弯形组件和钳头组件, 所述的手 柄控制装置与双向拉动组件连接, 双向拉动组件 与手柄控制装置连接的一端套装有钳杆锁紧装 置, 双向拉动组件上套装有钳杆 360 度旋转装置, 双向拉动组件的另一端通过双向弯形组件与钳头 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手术应用方便安全、 效果 好。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CN 202015233 U1/1 页 。

3、2 1. 一种双向可弯形胃抓钳,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手柄控制装置、 钳杆锁紧装置、 钳杆 360 度旋转装置、 双向拉动组件、 双向弯形组件和钳头组件, 所述的手柄控制装置与双向拉动组 件连接, 双向拉动组件与手柄控制装置连接的一端套装有钳杆锁紧装置, 双向拉动组件上 套装有钳杆 360 度旋转装置, 双向拉动组件的另一端通过双向弯形组件与钳头组件连接, 所述的钳头组件中两片钳夹上均设置有无损夹齿和腰型释放槽, 钳夹机器上的无损夹齿和 腰型释放槽互相咬合匹配, 两片钳夹互相交叉用钳夹销转动设置在钳头座上, 两片钳夹的 底端用连板销转动设置在连板的一端, 两片连板的另一端用拉杆销转动设置在拉杆。

4、接座 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向可弯形胃抓钳,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手柄控制装置中活 动手柄和拉杆槽为一体, 扭簧套入铰链螺栓后穿入固定手柄, 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转动连 接, 电源插口固定在固定手柄上, 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塞入固定手柄, 卡销固定在第一按钮 上, 第一按钮用第一销子转动设置在固定手柄上, 第二按钮卡入齿板, 齿板穿过固定手柄和 活动手柄并用第二销子转动设置在固定手柄上, 第二按钮、 第二弹簧均和固定手柄吻合连 接, 卡齿板用第三销子固定在活动手柄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向可弯形胃抓钳,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双向拉动组件中第 一弯形拉杆套入顺向螺套。

5、焊接固定, 第二弯形拉杆套入逆向螺套焊接固定, 连接套开有滑 槽并与槽座为一体, 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滑动卡接在滑槽内, 顺向螺母拧入顺向螺套连接, 逆向螺母拧入逆向螺套连接, 弯动转轮套入顺向螺母和逆向螺母焊接固定, 拉杆的一端开 有限位槽并与拉杆座焊接固定, 拉杆座卡入手柄控制装置中的拉杆槽连接固定, 拉杆的另 一端居中穿过弯动转轮后与软钢丝焊接固定, 第一钳杆套入拉杆与连接套的一端拧紧固 定, 钳杆连接座上开有锁槽和卡槽并与限位座焊接固定, 所述的锁槽在钳杆锁紧装置中第 三弹簧的作用下卡入锁孔锁紧, 卡槽与钳杆 360 度旋转装置中的定位座卡接, 钳杆连接座 套入拉杆后与第一钳杆拧紧固定,。

6、 第二钳杆套入钳座焊接固定, 钳座套入拉杆、 第一弯形拉 杆及第二弯形拉杆与连接套的另一端拧紧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向可弯形胃抓钳,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钳杆锁紧装置中锁 销上开有锁孔, 第三弹簧塞入固定手柄后用锁销的一端压紧, 固定套套入锁销与手柄控制 装置中的固定手柄拧紧固定, 第三按钮套装在锁销上并与锁销拧紧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向可弯形胃抓钳,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钳杆 360 度旋转装 置中定位套上开有 8 个定位孔, 第四弹簧和滚珠安装在旋转套内, 定位套套入旋转套, 滚珠 与定位孔吻合匹配, 螺套转入旋转套与定位套连接, 定位套套入手柄控制。

7、装置中的固定手 柄并用固定销固定, 转轮与定位座为一体, 转轮套入旋转套和固定手柄后与旋转套拧紧固 定, 密封圈卡入转轮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向可弯形胃抓钳,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双向弯形组件中弯 形连接件和滚座、 滚槽为一体, 弯形连接件开有弯形钢丝孔和拉杆孔, 两个弯形钢丝孔分别 套入第一弯形拉杆和第二弯形拉杆, 拉杆孔套入软钢丝, 依次套入九节弯形连接件, 滚座恰 好套入滚槽, 第一节弯形连接件与双向拉动组件中的第二钳杆焊接固定, 第九节弯形连接 件与钳头座焊接固定, 第一弯形拉杆和第二弯形拉杆与钳头座焊接固定, 软钢丝与拉杆接 座焊接固定。 权 利 要 求 书 CN。

8、 202015233 U1/4 页 3 双向可弯形胃抓钳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微创腹腔镜人体腹腔内手术中, 专用于人体体内胃部手术 的双向可弯形胃抓钳, 属医疗器械技术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微创腹腔镜人体手术中, 有单孔型操作通道和多孔型操作通道, 单孔组合操作 通道是在人体腹腔切一道 34 厘米的切口, 将单孔入口的组合操作通道卡入切口, 手术器 械经过组合操作通道进入人体腹腔, 本实用新型是专用于单孔型操作通道的双向可弯形胃 抓钳。在手术过程中, 需要对内胃进行抓取移动, 现有技术没有专用的器械钳类, 用一般器 械钳类替代对内胃进行抓取移动, 其缺陷是 : 。

9、手术应用不配套, 易造成胃部损伤, 影响手术 的效果和延长手术时间, 满足不了理想的手术效果。 本实的技术创新, 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 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手术应用 方便安全、 效果好的双向可弯形胃抓钳。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该双向可弯形胃抓钳, 其特征 在于 : 包括手柄控制装置、 钳杆锁紧装置、 钳杆 360 度旋转装置、 双向拉动组件、 双向弯形组 件和钳头组件, 所述的手柄控制装置与双向拉动组件连接, 双向拉动组件与手柄控制装置 连接的一端套装有钳杆锁紧装置, 双向拉动组件上套装有。

10、钳杆 360 度旋转装置, 双向拉动 组件的另一端通过双向弯形组件与钳头组件连接。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柄控制装置中活动手柄和拉杆槽为一体, 扭簧套入铰链螺栓 后穿入固定手柄, 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转动连接, 电源插口固定在固定手柄上, 第一弹簧和 第二弹簧塞入固定手柄, 卡销固定在第一按钮上, 第一按钮用第一销子转动设置在固定手 柄上, 第二按钮卡入齿板, 齿板穿过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并用第二销子转动设置在固定手 柄上, 第二按钮、 第二弹簧均和固定手柄吻合连接, 卡齿板用第三销子固定在活动手柄上。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向拉动组件中第一弯形拉杆套入顺向螺套焊接固定, 第二弯 形拉。

11、杆套入逆向螺套焊接固定, 连接套开有滑槽并与槽座为一体, 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滑 动卡接在滑槽内, 顺向螺母拧入顺向螺套连接, 逆向螺母拧入逆向螺套连接, 弯动转轮套入 顺向螺母和逆向螺母焊接固定, 拉杆的一端开有限位槽并与拉杆座焊接固定, 拉杆座卡入 手柄控制装置中的拉杆槽连接固定, 拉杆的另一端居中穿过弯动转轮后与软钢丝焊接固 定, 第一钳杆套入拉杆与连接套的一端拧紧固定, 钳杆连接座上开有锁槽和卡槽并与限位 座焊接固定, 所述的锁槽在钳杆锁紧装置中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卡入锁孔锁紧, 卡槽与钳杆 360 度旋转装置中的定位座卡接, 钳杆连接座套入拉杆后与第一钳杆拧紧固定, 第二钳杆套 入钳座焊接。

12、固定, 钳座套入拉杆、 第一弯形拉杆及第二弯形拉杆与连接套的另一端拧紧固 定。 说 明 书 CN 202015233 U2/4 页 4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钳杆锁紧装置中锁销上开有锁孔, 第三弹簧塞入固定手柄后用 锁销的一端压紧, 固定套套入锁销与手柄控制装置中的固定手柄拧紧固定, 第三按钮套装 在锁销上并与锁销拧紧固定。 000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钳杆 360 度旋转装置中定位套上开有 8 个定位孔, 第四弹簧和 滚珠安装在旋转套内, 定位套套入旋转套, 滚珠与定位孔吻合匹配, 螺套转入旋转套与定位 套连接, 定位套套入手柄控制装置中的固定手柄并用固定销固定, 转轮与定位座为一体, 转。

13、 轮套入旋转套和固定手柄后与旋转套拧紧固定, 密封圈卡入转轮固定。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向弯形组件中弯形连接件和滚座、 滚槽为一体, 弯形连接件 开有弯形钢丝孔和拉杆孔, 两个弯形钢丝孔分别套入第一弯形拉杆和第二弯形拉杆, 拉杆 孔套入软钢丝, 依次套入九节弯形连接件, 滚座恰好套入滚槽, 第一节弯形连接件与双向拉 动组件中的第二钳杆焊接固定, 第九节弯形连接件与钳头座焊接固定, 第一弯形拉杆和第 二弯形拉杆与钳头座焊接固定, 软钢丝与拉杆接座焊接固定。 001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钳头组件中两片钳夹上均设置有无损夹齿和腰型释放槽, 钳夹 机器上的无损夹齿和腰型释放槽互相咬合匹配, 两片。

14、钳夹互相交叉用钳夹销转动设置在钳 头座上, 两片钳夹的底端用连板销转动设置在连板的一端, 两片连板的另一端用拉杆销转 动设置在拉杆接座上。 001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向拉动组件和 双向弯形组件互相连接, 在手术的应用中, 顺转弯动转轮 : 在顺向螺母和顺向螺套的作用 下, 顺向螺套推动第一弯形拉杆, 第一弯形拉杆推动双向弯形组件 ; 在逆向螺套和逆向螺母 的作用下, 逆向螺套拉动第二弯形拉杆, 第二弯形拉杆拉动双向弯形组件 ; 推拉结合同步运 行, 形成钳头弯曲。逆转弯动转轮恰好与以上所述的相反, 形成钳头反方向弯曲。本实用新 型使得钳头双向弯曲,。

15、 在单孔入口操作通道手术的应用中, 方便器械钳类的交叉手术使用。 001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柄控制装置和钳杆 360 度旋转装置, 达到应用的多功能性。 只要按下第一按钮, 卡销恰好卡入第二按钮, 齿板和卡齿板脱开, 手柄在扭簧的作用下, 可 以随意应用, 拉动钳夹活动灵活。按下第二按钮, 卡销和第二按钮脱开, 齿板恰好卡入卡齿 板, 握紧手柄钳夹合闭, 钳夹可以夹紧后随意摆动。本实用新型设有转轮, 钳夹可以 360 度 转动, 并设计有 8 个定位系统点, 手术应用稳定并非常灵活, 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形成多 功能性。 0013 本实用新型设计有无损夹齿和腰型释放槽, 人体体内胃部直视开。

16、腹性手术过程 中, 钳夹抓取移动胃部中, 在无损夹齿的作用下不会损伤胃部。腰型释放槽的设计, 使钳夹 抓取面积更小, 人体体内残液会从释放槽流出, 对胃部损伤更小。 本实用新型只要按下第三 按钮, 锁销下压, 放开第三按钮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锁销复位, 结构设计合理紧密, 拆卸方 便, 医用钳是金属材料制作, 可以冲洗消毒, 也可以用高温消毒。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双向拉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4 为图 2 中 A-A 剖视图。 说 明 书 CN 2020152。

17、33 U3/4 页 5 0018 图 5 为图 1 中 B-B 剖视图。 0019 图 6 为图 1 中 X 放大图。 0020 图 7 为图 2 中 D 部弯形连接件放大图。 0021 图 8 为图 7 侧视图。 0022 图 9 为双向弯形组件双向弯曲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参见图 1- 图 9, 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控制装置、 钳杆锁紧装置、 钳杆 360 度旋 转装置、 双向拉动组件、 双向弯形组件和钳头组件, 所述的手柄控制装置与双向 拉动组件连接, 双向拉动组件与手柄控制装置连接的一端套装有钳杆锁紧装置, 双向拉动组件上套装有钳杆 360 度旋转装置, 双向拉动组件的另一端。

18、通过双向弯形 组件与钳头组件连接。 0024 活动手柄2和拉杆槽21为一体, 扭簧4套入铰链螺栓3后穿入固定手柄1, 固定手 柄 1 和活动手柄 2 转动连接, 在扭簧 4 的作用下固定手柄 1 和活动手柄 2 具有弹性。电源 插口 4 固定在固定手柄 1 上, 第一弹簧 7 和第二弹簧 10 塞入固定手柄 1, 卡销 9 安装固定在 第一按钮 5 上, 第一按钮 5 用第一销子 6 转动设置在固定手柄 1 上, 在第一弹簧 7 的作用下 第一按钮 5 具有弹性。第二按钮 8 卡入齿板 11 连接固定, 齿板 11 穿过固定手柄 1 和活动 手柄 2 用第二销子 12 转动设置在固定手柄 1 。

19、上, 第二按钮 8 恰好与第二弹簧 10 和固定手 柄 1 吻合连接。卡齿板 13 用第三销子 14 固定在活动手柄 2 上, 形成手柄控制装置 (参见 图 1) 。按下第一按钮 5, 卡销 9 恰好卡入第二按钮 8, 齿板 11 和卡齿板 13 脱开, 活动手柄 2 在扭簧 4 的作用下, 可以随意应用。按下第二按钮 8, 卡销 9 和第二按钮 8 脱开, 齿板 11 恰 好卡入卡齿板 13, 手柄可以夹紧后随意摆动。 0025 参见图 6, 锁销 16 开有锁孔 40, 第三弹簧 19 塞入固定手柄 1 后用锁销 16 的一端 压紧, 固定套 17 套入锁销 16 与固定手柄 1 拧紧固定。

20、, 第三按钮 15 套装在锁销 16 上并与锁 销 16 拧紧固定, 形成钳杆锁紧装置。按下第三按钮 15, 锁销 16 下压, 放开第三按钮 15 在 第三弹簧 19 的作用下锁销 16 复位 (参见图 1、 图 6) 。定位套 26 上开有 8 个定位孔 27, 第 四弹簧 24 和滚珠 25 安装在旋转套 23 内, 定位套 26 套入旋转套 23, 滚珠 25 恰好与定位孔 27 吻合, 螺套 28 转入旋转套 23 与定位套 26 连接, 定位套 26 套入固定手柄 1 用固定销 29 固定, 转轮 22 与定位座 18 为一体 (参见图 5) , 转轮 22 套入旋转套 23 和固。

21、定手柄 1 后与旋 转套 23 拧紧固定, 密封圈 30 卡入转轮 22 固定 (参见图 1) , 形成钳杆 360 度旋转装置。转 动转轮 22 带动旋转套 23 转动, 在第四弹簧 24、 滚珠 25 和定位孔 27 的作用下, 转轮 22 有 8 个定位方向。 0026 第一弯形拉杆 46 套入顺向螺套 33 焊接固定, 第二弯形拉杆 47 套入逆向螺套 34 焊接固定, 连接套 35 开有滑槽 59 并与槽座 63 为一体, 顺向螺套 33 和逆向螺套 34 卡入滑 槽可以滑动 (参见图 3) 。顺向螺母 32 拧入顺向螺套 33 连接, 逆向螺母 36 拧入逆向螺套 34 连接, 弯。

22、动转轮 31 套入顺向螺母 32 和逆向螺母 36 焊接固定 (参见图 1) 。拉杆 38 的一端开 有限位槽 42 并与拉杆座 39 焊接固定, 拉杆 38 的另一端居中穿过弯动转轮 31 后与软钢丝 48 焊接固定。第一钳杆 37 套入拉杆 38 与连接套 35 的一端拧紧固定, 钳杆连接座 41 开有 锁槽 40 和卡槽 44(参见图 4) 并与限位座 43 焊接固定, 钳杆连接座 41 套入拉杆 38 后与第 说 明 书 CN 202015233 U4/4 页 6 一钳杆 37 拧紧固定 ; 第二钳杆 49 套入钳座 45 焊接固定, 钳座 45 套入拉杆 38 和第一弯形 拉杆 46。

23、 及第二弯形拉杆 47 与连接套 35 的另一端拧紧固定 (参见图 1) , 形成双向拉动组件 。 0027 弯形连接件 50 和滚座 53、 滚槽 54 为一体, 弯形连接件 50 开有弯形钢丝孔 51 和 拉杆孔 52 (参见图 8) 。两个弯形钢丝孔 51 分别套入第一弯形拉杆 46 和第二弯形拉杆 47, 拉杆孔 52 套入软钢丝 48, 按顺序依次套入九节弯形连接件 50, 滚座 53 恰好套入滚槽 54 并 活动灵活, 弯形连接件 50 的第一节 (左) 与第二钳杆 49 焊接固定, 弯形连接件 50 的第九节 (右) 与钳头座 61 焊接固定, 第一弯形拉杆 46 和第二弯形拉杆。

24、 47 与钳头座 61 焊接固定, 软 钢丝 48 与拉杆接座 62 焊接固定 (参见图 2) , 形成双向弯形组件。 0028 钳头组件中, 两片钳夹 55 上均开有无损夹齿 56 和腰型释放槽 65, 钳夹 55 夹紧 时其上的无损夹齿56和腰型释放槽65互相咬合匹配, 两片钳夹55互相交叉并用钳夹销57 转动设置在钳头座 61 上, 两片钳夹 55 的底端用连板销 58 转动设置在连板 59 的一端, 两片 连板59的另一端用拉杆销60转动设置在拉杆接座62上。 双向拉动组件穿入钳杆360度 旋转装置和钳杆锁紧装置, 拉杆座 39 恰好卡入拉杆槽 21 连接固定, 在第三弹簧 19 的 。

25、作用下锁槽 40 恰好卡入锁孔 20 锁紧, 定位座 18 恰好卡入卡槽 44 固定, 按下第三按钮 15, 锁销 16 下压, 双向拉动组件可以拆卸。 0029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 本实用 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 用类似的方式替代, 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2015233 U1/4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15233 U2/4 页 8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15233 U3/4 页 9 图 6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15233 U4/4 页 10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