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可弯型靶式钳.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8019779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7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091876.3

申请日:

20110331

公开号:

CN202051780U

公开日:

201111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29

主分类号:

A61B17/29

申请人: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钟鸣,申屠银光

地址:

311501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君街道梅林路298号

优先权:

CN201120091876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余木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可弯型靶式钳,专用于对人体腹腔内直肠病灶部位的抓取,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钳杆卡接在固定手柄上,钳头座与钳杆连接,钳夹与钳头座连接,拉杆一端与拉杆接座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手柄连接;弯形连接件连接在钳头座与钳杆之间,并套装在软钢丝上;顺向螺套与顺向螺母螺纹连接,逆向螺套与逆向螺母螺纹连接,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套装在拉杆上;弯动转轮套装固定在顺向螺母和逆向螺母上;连接套固定在钳杆内,并套装在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上;在活动钳夹上开有弧形的活动钳夹槽,在所述的固定钳夹上开有弧形的固定钳夹槽,活动钳夹槽和固定钳夹槽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抓取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双向可弯型靶式钳,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钳杆、钳头座、钳夹、拉杆、拉杆接座、弯形连接件、弯动转轮、软钢丝、顺向螺母、顺向螺套、逆向螺母、逆向螺套、一号弯形拉杆、二号弯形拉杆、连接套;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转动连接,钳杆卡接在固定手柄上,钳头座与钳杆连接,钳夹与钳头座连接,拉杆一端与拉杆接座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手柄连接;弯形连接件连接在钳头座与钳杆之间,并套装在软钢丝上;软钢丝连接在拉杆和拉杆接座之间;一号弯形拉杆分别与顺向螺套和钳头座固定,二号弯形拉杆分别与逆向螺套和钳头座固定;顺向螺套与顺向螺母螺纹连接,逆向螺套与逆向螺母螺纹连接,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套装在拉杆上;弯动转轮套装固定在顺向螺母和逆向螺母上;连接套固定在钳杆内,并套装在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上;钳夹包括活动钳夹和固定钳夹,固定钳夹与钳头座固定连接,活动钳夹分别与拉杆接座和钳头座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活动钳夹上开有弧形的活动钳夹槽,在所述的固定钳夹上开有弧形的固定钳夹槽,活动钳夹槽和固定钳夹槽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弯型靶式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钮、齿板、齿条、齿条弹簧;按钮分别与齿条和固定手柄转动连接,齿条转动连接在固定手柄上,齿板固定在活动手柄上,齿条弹簧一端与齿条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手柄连接,齿板和齿条配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可弯型靶式钳,专用于对人体腹腔内直肠病灶部位的抓取,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微创腹腔镜人体手术中,有单孔型操作通道和多孔型操作通道,单孔组合操作通道是在人体腹腔切一道3—4厘米的切口,将单孔入口的组合操作通道卡入切口,手术器械经过组合操作通道进入人体腹腔。在手术过程中,一旦在人体直肠中发现病灶,需要切除,切除后如果伤口大,现有技术是采用普通抓钳进行抓取,其缺陷是:普通抓钳拉动时会使组织器管脱离和脱落,不能有效的抓取拉接,满足不了理想的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抓取效果好的双向可弯型靶式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可弯型靶式钳,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钳杆、钳头座、钳夹、拉杆、拉杆接座、弯形连接件、弯动转轮、软钢丝、顺向螺母、顺向螺套、逆向螺母、逆向螺套、一号弯形拉杆、二号弯形拉杆、连接套;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转动连接,钳杆卡接在固定手柄上,钳头座与钳杆连接,钳夹与钳头座连接,拉杆一端与拉杆接座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手柄连接;弯形连接件连接在钳头座与钳杆之间,并套装在软钢丝上;软钢丝连接在拉杆和拉杆接座之间;一号弯形拉杆分别与顺向螺套和钳头座固定,二号弯形拉杆分别与逆向螺套和钳头座固定;顺向螺套与顺向螺母螺纹连接,逆向螺套与逆向螺母螺纹连接,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套装在拉杆上;弯动转轮套装固定在顺向螺母和逆向螺母上;连接套固定在钳杆内,并套装在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上;钳夹包括活动钳夹和固定钳夹,固定钳夹与钳头座固定连接,活动钳夹分别与拉杆接座和钳头座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活动钳夹上开有弧形的活动钳夹槽,在所述的固定钳夹上开有弧形的固定钳夹槽,活动钳夹槽和固定钳夹槽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按钮、齿板、齿条、齿条弹簧;按钮分别与齿条和固定手柄转动连接,齿条转动连接在固定手柄上,齿板固定在活动手柄上,齿条弹簧一端与齿条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手柄连接,齿板和齿条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地进行人体腹腔内直肠病灶部位抓取,不会脱离和脱落,截断抓取效果好,手术使用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弯形连接件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弯形连接件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弯形连接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的一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也为图2的一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转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钳夹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活动钳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固定钳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手柄1、活动手柄2、钳杆3、转轮4、钳头座5、钳夹6、连接套7、拉杆8、拉杆接座9、弯形连接件10、弯动转轮11、软钢丝12、顺向螺母13、顺向螺套14、逆向螺母15、逆向螺套16、一号弯形拉杆17、二号弯形拉杆18、旋转套25、弹簧26、滚珠27、定位套28、按钮34、齿板35、齿条36、齿条弹簧37。

固定手柄1和活动手柄2转动连接。

钳夹6连接在钳头座5上。钳夹6包括活动钳夹19和固定钳夹20,固定钳夹20与钳头座5固定连接,活动钳夹19分别与拉杆接座9和钳头座5转动连接。

在活动钳夹19和固定钳夹20上开有夹齿。在活动钳夹19上开有弧形的活动钳夹槽32,在固定钳夹20上开有弧形的固定钳夹槽33。活动钳夹槽32和固定钳夹槽33配合,在微创腹腔镜人体腹腔内手术中,钳夹夹紧直肠拉接,上下匹配的夹齿互相卡紧,在活动钳夹槽32和的固定钳夹槽33作用下夹紧十分牢固。

软钢丝12连接在拉杆8和拉杆接座9之间,使得拉杆8和拉杆接座9连接。拉杆8一端与活动手柄2连接,拉杆接座9与钳夹6转动连接。

钳杆3一端卡接在固定手柄1上。弯形连接件10连接在钳头座5与钳杆3之间,使得钳头座5与钳杆3连接。弯形连接件10上设置有滚座21和滚槽22,并开有弯形钢丝孔23和拉杆孔24。两个弯形钢丝孔23分别套入一号弯形拉杆17和二号弯形拉杆18,拉杆孔24套入软钢丝12,按顺序共套入九节弯形连接件10,一个弯形连接件10的滚座21恰好套入另一个弯形连接件的滚槽22并活动灵活,第一个弯形连接件10与钳杆3焊接固定,最后一个弯形连接件10与钳头座5焊接固定。

一号弯形拉杆17分别与顺向螺套14和钳头座5固定,二号弯形拉杆18分别与逆向螺套14和钳头座5固定。顺向螺母13与顺向螺套14螺纹连接,逆向螺母15与逆向螺套16螺纹连接,弯动转轮11固定套装在顺向螺母13和逆向螺母15上。顺向螺套14和逆向螺套16套装在拉杆8上。连接套7固定在钳杆3内,并套装在顺向螺套14和逆向螺套16上,顺向螺母13和逆向螺母15则套装在连接套7上。顺转弯动转轮11,在顺向螺母13和顺向螺套14的作用下,3顺向螺套14推动一号弯形拉杆17,一号弯形拉杆17推动钳头座5;在逆向螺母15和逆向螺套16的作用下,逆向螺套16拉动二号弯形拉杆18,二号弯形拉杆18拉动钳头座5;推拉结合同步运行,形成钳头弯曲。逆转弯动转轮11轮恰好与以上所述的相反,形成钳头反方向弯曲。

在钳杆3上开有卡槽29,在转轮4上固定有定位座30,定位座30卡接在卡槽29上,使得转轮4套装固定在钳杆3上。旋转套25套装固定在转轮4内,并套装在钳杆3上。弹簧26压缩安装在旋转套25上,滚珠27与弹簧26接触。定位套28套装在旋转套25上,并与旋转套25和固定手柄1固定。在定位套28上开有8个定位孔31,定位孔31与滚珠27配合,滚珠27卡入定位孔31中。转动转轮4,转轮4带动钳杆3转动,钳杆3则带动钳夹6转动。转轮4还带动旋转套25转动,在弹簧26、滚珠27和定位孔31的作用下,转轮4有8个定位方向。

按钮34分别与齿条36和固定手柄1转动连接。齿条36转动连接在固定手柄1上。齿板35固定在活动手柄2上。齿条弹簧37一端与齿条36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手柄1连接。按下按钮34,按钮34带动齿条36转动,使得齿条36与齿板35脱离,活动手柄2可以转动。放开按钮34,在齿条弹簧37的作用下,齿条36复位,其与齿板35啮合,使得活动手柄2固定。

双向可弯型靶式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双向可弯型靶式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双向可弯型靶式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向可弯型靶式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向可弯型靶式钳.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5178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11.30 CN 202051780 U *CN202051780U* (21)申请号 201120091876.3 (22)申请日 2011.03.31 A61B 17/29(2006.01) (73)专利权人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311501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君街道 梅林路 298 号 (72)发明人 钟鸣 申屠银光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代理人 余木兰 (54) 实用新型名称 双向可弯型靶式钳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可弯型靶式钳, 专 用于对人体。

2、腹腔内直肠病灶部位的抓取, 属医疗 器械技术领域。 钳杆卡接在固定手柄上, 钳头座与 钳杆连接, 钳夹与钳头座连接, 拉杆一端与拉杆接 座连接, 另一端与活动手柄连接 ; 弯形连接件连 接在钳头座与钳杆之间, 并套装在软钢丝上 ; 顺 向螺套与顺向螺母螺纹连接, 逆向螺套与逆向螺 母螺纹连接, 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套装在拉杆上 ; 弯动转轮套装固定在顺向螺母和逆向螺母上 ; 连 接套固定在钳杆内, 并套装在顺向螺套和逆向螺 套上 ; 在活动钳夹上开有弧形的活动钳夹槽, 在 所述的固定钳夹上开有弧形的固定钳夹槽, 活动 钳夹槽和固定钳夹槽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 合理, 抓取效果好。 (51)In。

3、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7 页 CN 202051772 U1/1 页 2 1. 一种双向可弯型靶式钳, 包括固定手柄、 活动手柄、 钳杆、 钳头座、 钳夹、 拉杆、 拉杆接 座、 弯形连接件、 弯动转轮、 软钢丝、 顺向螺母、 顺向螺套、 逆向螺母、 逆向螺套、 一号弯形拉 杆、 二号弯形拉杆、 连接套 ; 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转动连接, 钳杆卡接在固定手柄上, 钳头座 与钳杆连接, 钳夹与钳头座连接, 拉杆一端与拉杆接座连接, 另一端与活动手柄连接 ; 弯形 连接件连接在钳头座与钳杆之间, 并套装在软钢。

4、丝上 ; 软钢丝连接在拉杆和拉杆接座之间 ; 一号弯形拉杆分别与顺向螺套和钳头座固定, 二号弯形拉杆分别与逆向螺套和钳头座固 定 ; 顺向螺套与顺向螺母螺纹连接, 逆向螺套与逆向螺母螺纹连接, 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套 装在拉杆上 ; 弯动转轮套装固定在顺向螺母和逆向螺母上 ; 连接套固定在钳杆内, 并套装 在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上 ; 钳夹包括活动钳夹和固定钳夹, 固定钳夹与钳头座固定连接, 活 动钳夹分别与拉杆接座和钳头座转动连接 ;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活动钳夹上开有弧形的 活动钳夹槽, 在所述的固定钳夹上开有弧形的固定钳夹槽, 活动钳夹槽和固定钳夹槽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5、双向可弯型靶式钳,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按钮、 齿板、 齿条、 齿 条弹簧 ; 按钮分别与齿条和固定手柄转动连接, 齿条转动连接在固定手柄上, 齿板固定在活 动手柄上, 齿条弹簧一端与齿条连接, 另一端与固定手柄连接, 齿板和齿条配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051780 U CN 202051772 U1/3 页 3 双向可弯型靶式钳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可弯型靶式钳, 专用于对人体腹腔内直肠病灶部位的抓 取, 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微创腹腔镜人体手术中, 有单孔型操作通道和多孔型操作通道, 单孔组合操作 通道是在人体腹腔切一道 34 。

6、厘米的切口, 将单孔入口的组合操作通道卡入切口, 手术器 械经过组合操作通道进入人体腹腔。在手术过程中, 一旦在人体直肠中发现病灶, 需要切 除, 切除后如果伤口大, 现有技术是采用普通抓钳进行抓取, 其缺陷是 : 普通抓钳拉动时会 使组织器管脱离和脱落, 不能有效的抓取拉接, 满足不了理想的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点, 而提供一 种结构设计合理、 抓取效果好的双向可弯型靶式钳。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双向可弯型靶式钳, 包括固 定手柄、 活动手柄、 钳杆、 钳头座、 钳夹、 拉杆、 拉。

7、杆接座、 弯形连接件、 弯动转轮、 软钢丝、 顺 向螺母、 顺向螺套、 逆向螺母、 逆向螺套、 一号弯形拉杆、 二号弯形拉杆、 连接套 ; 固定手柄和 活动手柄转动连接, 钳杆卡接在固定手柄上, 钳头座与钳杆连接, 钳夹与钳头座连接, 拉杆 一端与拉杆接座连接, 另一端与活动手柄连接 ; 弯形连接件连接在钳头座与钳杆之间, 并套 装在软钢丝上 ; 软钢丝连接在拉杆和拉杆接座之间 ; 一号弯形拉杆分别与顺向螺套和钳头 座固定, 二号弯形拉杆分别与逆向螺套和钳头座固定 ; 顺向螺套与顺向螺母螺纹连接, 逆向 螺套与逆向螺母螺纹连接, 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套装在拉杆上 ; 弯动转轮套装固定在顺向 螺母。

8、和逆向螺母上 ; 连接套固定在钳杆内, 并套装在顺向螺套和逆向螺套上 ; 钳夹包括活 动钳夹和固定钳夹, 固定钳夹与钳头座固定连接, 活动钳夹分别与拉杆接座和钳头座转动 连接 ;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活动钳夹上开有弧形的活动钳夹槽, 在所述的固定钳夹上开 有弧形的固定钳夹槽, 活动钳夹槽和固定钳夹槽配合。 0005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按钮、 齿板、 齿条、 齿条弹簧 ; 按钮分别与齿条和固定手柄转动 连接, 齿条转动连接在固定手柄上, 齿板固定在活动手柄上, 齿条弹簧一端与齿条连接, 另 一端与固定手柄连接, 齿板和齿条配合。 0006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 结。

9、构设计合理, 有效地进行人 体腹腔内直肠病灶部位抓取, 不会脱离和脱落, 截断抓取效果好, 手术使用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09 图 3 为弯形连接件正面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2051780 U CN 202051772 U2/3 页 4 0010 图 4 为弯形连接件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1 图 5 为弯形连接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6 为连接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7 为图 2 的一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8 也为图 2 的一部分。

10、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9 为图 1 的 B-B 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10 为图 2 的 A-A 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11 为转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 12 为钳夹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13 为活动钳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14 为固定钳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实施例 : 参见图1图1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手柄1、 活动手柄2、 钳杆3、 转轮 4、 钳头座 5、 钳夹 6、 连接套 7、 拉杆 8、 拉杆接座 9、 弯形连接件 10、 弯。

11、动转轮 11、 软钢丝 12、 顺向螺母 13、 顺向螺套 14、 逆向螺母 15、 逆向螺套 16、 一号弯形拉杆 17、 二号弯形拉杆 18、 旋转套 25、 弹簧 26、 滚珠 27、 定位套 28、 按钮 34、 齿板 35、 齿条 36、 齿条弹簧 37。 0023 固定手柄 1 和活动手柄 2 转动连接。 0024 钳夹 6 连接在钳头座 5 上。钳夹 6 包括活动钳夹 19 和固定钳夹 20, 固定钳夹 20 与钳头座 5 固定连接, 活动钳夹 19 分别与拉杆接座 9 和钳头座 5 转动连接。 0025 在活动钳夹19和固定钳夹20上开有夹齿。 在活动钳夹19上开有弧形的活动钳。

12、夹 槽 32, 在固定钳夹 20 上开有弧形的固定钳夹槽 33。活动钳夹槽 32 和固定钳夹槽 33 配合, 在微创腹腔镜人体腹腔内手术中, 钳夹夹紧直肠拉接, 上下匹配的夹齿互相卡紧, 在活动钳 夹槽 32 和的固定钳夹槽 33 作用下夹紧十分牢固。 0026 软钢丝 12 连接在拉杆 8 和拉杆接座 9 之间, 使得拉杆 8 和拉杆接座 9 连接。拉杆 8 一端与活动手柄 2 连接, 拉杆接座 9 与钳夹 6 转动连接。 0027 钳杆 3 一端卡接在固定手柄 1 上。弯形连接件 10 连接在钳头座 5 与钳杆 3 之间, 使得钳头座 5 与钳杆 3 连接。弯形连接件 10 上设置有滚座 。

13、21 和滚槽 22, 并开有弯形钢丝 孔 23 和拉杆孔 24。两个弯形钢丝孔 23 分别套入一号弯形拉杆 17 和二号弯形拉杆 18, 拉 杆孔 24 套入软钢丝 12, 按顺序共套入九节弯形连接件 10, 一个弯形连接件 10 的滚座 21 恰 好套入另一个弯形连接件的滚槽 22 并活动灵活, 第一个弯形连接件 10 与钳杆 3 焊接固定, 最后一个弯形连接件 10 与钳头座 5 焊接固定。 0028 一号弯形拉杆 17 分别与顺向螺套 14 和钳头座 5 固定, 二号弯形拉杆 18 分别与逆 向螺套 14 和钳头座 5 固定。顺向螺母 13 与顺向螺套 14 螺纹连接, 逆向螺母 15 。

14、与逆向螺 套 16 螺纹连接, 弯动转轮 11 固定套装在顺向螺母 13 和逆向螺母 15 上。顺向螺套 14 和逆 向螺套 16 套装在拉杆 8 上。连接套 7 固定在钳杆 3 内, 并套装在顺向螺套 14 和逆向螺套 16 上, 顺向螺母 13 和逆向螺母 15 则套装在连接套 7 上。顺转弯动转轮 11, 在顺向螺母 13 和顺向螺套 14 的作用下, 3 顺向螺套 14 推动一号弯形拉杆 17, 一号弯形拉杆 17 推动钳头 说 明 书 CN 202051780 U CN 202051772 U3/3 页 5 座 5 ; 在逆向螺母 15 和逆向螺套 16 的作用下, 逆向螺套 16 。

15、拉动二号弯形拉杆 18, 二号弯形 拉杆 18 拉动钳头座 5 ; 推拉结合同步运行, 形成钳头弯曲。逆转弯动转轮 11 轮恰好与以上 所述的相反, 形成钳头反方向弯曲。 0029 在钳杆 3 上开有卡槽 29, 在转轮 4 上固定有定位座 30, 定位座 30 卡接在卡槽 29 上, 使得转轮 4 套装固定在钳杆 3 上。旋转套 25 套装固定在转轮 4 内, 并套装在钳杆 3 上。 弹簧 26 压缩安装在旋转套 25 上, 滚珠 27 与弹簧 26 接触。定位套 28 套装在旋转套 25 上, 并与旋转套 25 和固定手柄 1 固定。在定位套 28 上开有 8 个定位孔 31, 定位孔 3。

16、1 与滚珠 27 配合, 滚珠 27 卡入定位孔 31 中。转动转轮 4, 转轮 4 带动钳杆 3 转动, 钳杆 3 则带动钳 夹 6 转动。转轮 4 还带动旋转套 25 转动, 在弹簧 26、 滚珠 27 和定位孔 31 的作用下, 转轮 4 有 8 个定位方向。 0030 按钮 34 分别与齿条 36 和固定手柄 1 转动连接。齿条 36 转动连接在固定手柄 1 上。齿板 35 固定在活动手柄 2 上。齿条弹簧 37 一端与齿条 36 连接, 另一端与固定手柄 1 连接。按下按钮 34, 按钮 34 带动齿条 36 转动, 使得齿条 36 与齿板 35 脱离, 活动手柄 2 可 以转动。放。

17、开按钮 34, 在齿条弹簧 37 的作用下, 齿条 36 复位, 其与齿板 35 啮合, 使得活动 手柄 2 固定。 说 明 书 CN 202051780 U CN 202051772 U1/7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51780 U CN 202051772 U2/7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51780 U CN 202051772 U3/7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51780 U CN 202051772 U4/7 页 9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51780 U CN 202051772 U5/7 页 10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51780 U CN 202051772 U6/7 页 11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51780 U CN 202051772 U7/7 页 12 图 12 图 13 图 1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51780 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