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新型筒状材料装料机构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筒状材料使用的辅助工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的新型筒状材料装料机构。
(二)背景技术
筒状材料的装料机构主要应用于将带中心孔的筒状材料,如透明胶卷、塑料膜卷、电工胶布、金属膜卷等紧固于装料机构上,以便操作使用,以往的筒状材料装料机构见附图1和图2,使用时,将带中心孔的筒状材料,如透明胶卷、塑料膜卷、电工胶布、金属膜卷、电线卷等,套在筒状材料装料机构上通过旋转手柄1带动丝杆2旋转,右旋时,丝杆2带动两个斜槽螺母5、7向定位圈6移动,三个涨紧爪4、11、13在两个斜槽螺母5、7的斜槽内同时滑动升高,从而使三个涨紧爪4、11、13顶紧筒状材料的内孔,使筒状材料固定在装料机构上,图中3、8为滑动块,9为开槽主轴,10、12为轴承,14为安装法兰。其结构复杂,操作时需要用手拧动旋转手柄,松紧度、精度不易保证,且由于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斜槽螺母的移动需要行程,故整个机构比较长,不适应较短的筒状材料的使用。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新型筒状材料装料机构,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动作可靠,松紧度易于保证,尤其适宜较短的筒状材料的使用。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整体安装于板类零件上,其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穿过所述板类零件并穿过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安装固定于所述板类零件右侧,所述主轴与所述板类零件、支撑筒之间通过轴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类零件左侧安装有气缸,所述主轴右端安装有张紧结构。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包括轴体和轴套;所述轴体套装于所述轴套内;所述轴套与所述板类零件、支撑筒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支撑;
所述气缸通过四个角位支撑杆固定于所述板类零件;所述气缸导杆轴向与所述主轴轴向重合;所述主轴轴体左端通过沉头螺钉安装有压盖;所述压盖内侧、主轴轴体外部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右端安装有作用片;
所述张紧结构包括张紧外圈和张紧内圈;所述主轴穿过所述张紧外圈;所述张紧外圈卡装于定位挡圈内;所述定位挡圈套装于所述轴套外部并通过平键和端部螺母固定;所述张紧内圈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主轴右端部,并通过平键和定位挡圈连接;
其更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内圈和张紧外圈均为U形结构;所述张紧外圈扣装于所述张紧内圈外部;所述张紧外圈表面均匀开有数条轴向张紧槽;所述张紧外圈内表面与所述张紧内圈外表面锥面贴合。
与以往的筒状材料装料机构相比,本发明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更加适用于宽度较小的筒状材料的装料;其采用气缸控制动作,动作精确到位,使用更加方便。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筒状材料装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3、图4,本发明整体安装于板类零件2上,其包括主轴,主轴穿过板类零件2并穿过支撑筒10,支撑筒10安装固定于板类零件2右侧,主轴与板类零件2、支撑筒10之间通过轴承3支撑,板类零件2左侧安装有气缸4,主轴右端安装有张紧结构。主轴包括轴体11和轴套18;轴体11套装于轴套18内;轴套18与板类零件2、支撑筒10之间通过轴承3连接支撑;气缸4通过四个角位支撑杆8固定于板类零件2;气缸导杆4轴向与主轴轴向重合;主轴轴体11左端通过沉头螺钉5安装有压盖6;压盖6内侧、主轴轴体11左端外部套装有弹簧7;弹簧7右端安装有作用片9;张紧结构包括张紧内圈14和张紧外圈13;主轴穿过张紧外圈13;张紧外圈13卡装于定位挡圈17内;定位挡圈17套装于主轴轴套18外部并通过平键16和端部螺母19固定;张紧内圈14通过螺栓15固定于主轴11右端部,并通过平键20与定位挡圈17连接;张紧内圈14和张紧外圈13均为U形结构;张紧外圈13扣装于张紧内圈14外部;张紧外圈13表面均匀开有数条轴向张紧槽21;张紧外圈13内表面与张紧内圈14外表面锥面贴合。图中,1为螺栓,其将气缸和角位支撑杆8连接固定。
使用时,气缸4伸出动作,气缸导杆伸出向右推动压盖6,压盖6将弹簧7压缩并使主轴轴体11向右移动,主轴轴体11带动张紧内圈14向右移动,减小了对张紧外圈13的张紧槽21的挤压力,张紧外圈13在自身张紧槽21的弹性作用下向内回缩,使得张紧外圈13外径缩小,然后将带中心孔的筒状材料套在涨紧外圈13的外部,气缸4开始回缩动作,气缸导杆回缩并与压盖6脱开,在弹簧7的回复力作用下,压盖6和主轴轴体11向左运动,主轴轴体11拉动张紧内圈14向左移动,张紧外圈13的张紧槽21在张紧内圈14地挤压下向外膨胀,外径增大,即将套在张紧外圈外部的筒状材料张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