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017730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6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238323.5

申请日:

20161118

公开号:

CN206745436U

公开日:

201712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8/12,A61B18/14

主分类号:

A61B18/12,A61B18/14

申请人:

宾心,郭峰

发明人:

宾心,郭峰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湘雅路湘雅医学院北院14栋203

优先权:

CN201621238323U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杨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医疗领域外科手术用改良高频电刀笔,具体为将传统高频电刀笔改良为可通过按压从而使工作端电极具有伸缩功能的电刀笔。使该笔的特点是工作电极不工作时前端工作刃位于绝缘笔身内,术者按压工作按钮时,可通过按钮上的滑槽同时接通电刀的工作电路及前推笔身内推进杆,使电极工作端伸出,解除按压动作后可同时切断工作电路并通过弹性回弹装置使电极工作端回缩至绝缘笔身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笔身内有一个聚乙烯杆(1),杆上端为带凹槽的金属圆盘形推进器(2);所述杆上具有两个前后排列的聚乙烯滑槽(3);所述滑槽的上方有相对应的两个前后排列的聚乙烯带滑槽按钮(4);所述的带滑槽按钮,前方按钮的滑槽后下端及后方按钮的滑槽前下端为圆弧形软橡胶质突起(5);在所述笔身内的工作电路板终端,有一片“I”形金属导片(6),连接工作电路与圆盘形突起推进器;所述的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有一个聚乙烯圆柱形中空笔头(7),笔头前端向内延伸为一环形聚乙烯翼(8);所述的聚乙烯环形翼,环形翼的后方,连接一前端带弹环的聚乙烯圆柱形套管(9),套管内层为一薄层软橡胶层(10),弹环为可压缩变形且在解除外力后可完全回弹的涂有绝缘涂料的金属(11);所述的聚乙烯圆柱形套管,在套管中有一根金属工作端,其主体部分呈圆柱形,切其外径与套管内径相等(12),其前端工作电极端呈刃形或针形(13);所述的聚乙烯杆,及所述的金属工作端,在聚乙烯杆未受压前移时,工作电极端完全隐没在电刀笔聚乙烯笔身前端笔头内(1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医疗领域外科手术用改良高频电刀笔,具体为将传统高频电刀笔改良为可通过按压从而使工作端电极具有伸缩功能的电刀笔。

背景技术

高频电刀是一种医用外科手术仪器,最早是1926年cushing与boyle为实现小血管无血手术而提出并首先应用于手术中的,它能切开和电凝肌体组织,使切断的毛细血管表面凝固而止血,由于其优越的切割止血性能,高频电刀在外科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齐建平等阐述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工作电极端释放出高频电流,对肌肉组织进行加热,以产生干燥,气化和炭化作用。高频电刀的热效应是由组织对高频,高密度电流的电阻抗产生的,这种热效应足可摧毁组织。

但其大范围使用也凸显了电物理医疗手术器械的一些弊端,漏电、电刀烧伤、电器安全等问题,导致医院手术室时而出现医疗事故,使得医疗电器安全管理受到各医疗单位重视。陈兴莉等报道高频电刀在临床使用中的可疑不良事件主要表现分为两大类,器械故障和对患者伤害。器械故障主要有仪器无输出、输出功率过高或过低、输出不稳定、电极板报警、无法凝血、报警失灵、漏电、死机、按键失灵等;对患者伤害主要有患者非手术区皮肤灼伤,电击伤,术后切口积液、化脓,手术野燃烧、爆炸等。以往对高频电刀的改良多集中于工作电路系统的改良3,但术中电刀笔外露的工作电极漏电对患者的潜在威胁,及针式电极外露工作端对医患双方的潜在威胁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按压伸缩式电刀笔,使工作电极不工作时前端位于绝缘笔身内,术者按压工作按钮时,可同时接通电刀的工作电路及推出电极工作端,解除按压动作后可同时切断工作电路并使电极工作端回缩至绝缘笔身内。

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的具体技术方案是,笔身内有一个带前后两个滑槽的聚乙烯推进杆,杆的前端为带凹槽的圆盘形金属推进器,推进器下端与工作电路末端向前伸出的I形电极板相连。与滑槽相对应部位上方有两个带滑槽的按钮,前方按钮的滑槽后下端及后方按钮的滑槽前下端为圆弧形软橡胶质突起。在按压任一按钮时,滑槽使推进器向前推进,按钮滑槽相应部位下端的橡胶突起使相应工作电路电极片下压连通电路,同时,软橡胶质突起可使按压力量得到缓冲,不至使工作电路电极片下压后无法回弹,从而在术者解除按压后电路仍然处于工作状态。

在笔身前端,有一个圆柱形中空笔头,笔头前端为环形翼与笔身连接为一体。环形翼的后方,连接一前端带弹环的圆柱形套管,套管内层为一薄层软橡胶层,弹环可压缩形变且在解除外力后可完全回弹。套管前端外径大,后端外径小,在大小分界处,笔身延伸出一环形翼阻挡套管向后移位。工作电极体部为圆柱形金属棒,电极工作端为刃形或针形。电极体部金属棒外径与笔身内圆柱形套管内径大小相等,由于套管内薄层软橡胶层的存在,使得电极体部可插入套管内并与套管紧密相连,在向前推进及回弹的过程中使电极体部与套管达到同步运动。电极体部插入笔身内直至底端嵌入推进杆前端圆盘中心凹槽处,使电极与推进器前端金属圆盘相接且不会发生侧向移位。在电极体部嵌入推进杆凹糟后,电极工作端完全隐没于绝缘笔身内。

将工作电极插入笔身后,在按下任一按钮时,按钮滑槽向下接通电路,同时带动推进器滑槽向前滑动,推进器向前推出工作刃,并使套管前方弹环产生压缩形变,积蓄弹性势能。在松开按钮后,电路断开,同时弹环弹性势能转变为动能,使套管带动电极与推进器回弹,使工作刃回缩至笔身内。

本实用新型发明使术中电刀笔外露的工作电极在不工作时处于绝缘笔身内,可避免漏电,电路意外接通等情况及锐利工作刃对医患双方产生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电切模式工作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外部结构图。

其中各图示标注代表如下:1推进杆;2推进杆后端滑槽;3推进杆前端滑槽;4推进杆前端圆盘;5电凝模式按钮;6电切模式按钮;7笔头环形翼;8弹环;9套管;10工作电极体部;11工作电极工作端;12电凝电极片;13电切电极片;14工作电路集成板;15笔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2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2为电切模式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当电切按钮6按下时,6的后端滑槽底部软橡胶突起将电切电极片13向下按下,使13与集成电路板14接通,开启电切工作电路,并通过导电的金属圆盘4与工作电极体部10接通;同时,推进杆前端滑槽3被推向前移位,通过4使10与套管9向前移位,从而使工作刃11被推出笔身,并使弹环8产生形变,积蓄弹性势能。当松开按钮6后,13与14断开,即电切电路断开,同时8弹性势能转变为动能,使9带动10与3回弹,使工作刃11回缩至笔身内。

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38323.5 (22)申请日 2016.11.18 (73)专利权人 宾心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湘雅路 湘雅医学院北院14栋203 专利权人 郭峰 (72)发明人 宾心 郭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3213 代理人 杨斌 (51)Int.Cl. A61B 18/12(2006.01) A61B 18/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医疗领域外。

2、科手术用改良高 频电刀笔, 具体为将传统高频电刀笔改良为可通 过按压从而使工作端电极具有伸缩功能的电刀 笔。 使该笔的特点是工作电极不工作时前端工作 刃位于绝缘笔身内, 术者按压工作按钮时, 可通 过按钮上的滑槽同时接通电刀的工作电路及前 推笔身内推进杆, 使电极工作端伸出, 解除按压 动作后可同时切断工作电路并通过弹性回弹装 置使电极工作端回缩至绝缘笔身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6745436 U 2017.12.15 CN 206745436 U 1.一种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 笔身内有一个聚乙烯杆(1), 杆上端为带凹槽的金属圆 盘形推进器(2); 所述杆上具。

3、有两个前后排列的聚乙烯滑槽(3); 所述滑槽的上方有相对应的两个前后排列的聚乙烯带滑槽按钮(4); 所述的带滑槽按钮, 前方按钮的滑槽后下端及后方按钮的滑槽前下端为圆弧形软橡胶 质突起(5); 在所述笔身内的工作电路板终端, 有一片 “I” 形金属导片(6), 连接工作电路与圆盘形 突起推进器; 所述的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 有一个聚乙烯圆柱形中空笔头(7), 笔头前端向内延伸 为一环形聚乙烯翼(8); 所述的聚乙烯环形翼, 环形翼的后方, 连接一前端带弹环的聚乙烯圆柱形套管(9), 套 管内层为一薄层软橡胶层(10), 弹环为可压缩变形且在解除外力后可完全回弹的涂有绝缘 涂料的金属(11);。

4、 所述的聚乙烯圆柱形套管, 在套管中有一根金属工作端, 其主体部分呈圆柱形, 切其外 径与套管内径相等(12), 其前端工作电极端呈刃形或针形(13); 所述的聚乙烯杆, 及所述的金属工作端, 在聚乙烯杆未受压前移时, 工作电极端完全隐 没在电刀笔聚乙烯笔身前端笔头内(14)。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745436 U 2 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为医疗领域外科手术用改良高频电刀笔, 具体为将传统高频电刀笔改 良为可通过按压从而使工作端电极具有伸缩功能的电刀笔。 背景技术 0002 高频电刀是一种医用外科手术仪器, 最早是 年 与 为实现小血。

5、 管无血手术而提出并首先应用于手术中的, 它能切开和电凝肌体组织, 使切断的毛细血管 表面凝固而止血, 由于其优越的切割止血性能, 高频电刀在外科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齐建平 等阐述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工作电极端释放出高频电流, 对肌肉组织进行加热, 以产生干燥, 气化和炭化作用。 高频电刀的热效应是由组织对高频, 高密度电流的电阻抗产生的, 这种热 效应足可摧毁组织。 0003 但其大范围使用也凸显了电物理医疗手术器械的一些弊端, 漏电、 电刀烧伤、 电器 安全等问题, 导致医院手术室时而出现医疗事故, 使得医疗电器安全管理受到各医疗单位 重视。 陈兴莉等报道高频电刀在临床使用中的可疑不良事件主要。

6、表现分为两大类, 器械故 障和对患者伤害。 器械故障主要有仪器无输出、 输出功率过高或过低、 输出不稳定、 电极板 报警、 无法凝血、 报警失灵、 漏电、 死机、 按键失灵等; 对患者伤害主要有患者非手术区皮肤 灼伤, 电击伤, 术后切口积液、 化脓, 手术野燃烧、 爆炸等。 以往对高频电刀的改良多集中于 工作电路系统的改良, 但术中电刀笔外露的工作电极漏电对患者的潜在威胁, 及针式电极 外露工作端对医患双方的潜在威胁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可靠的按压伸缩式电刀笔, 使工作电极不工作时前端位于绝缘笔。

7、身内, 术者按压工作按 钮时, 可同时接通电刀的工作电路及推出电极工作端, 解除按压动作后可同时切断工作电 路并使电极工作端回缩至绝缘笔身内。 0005 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笔身内有一个带前后两个滑槽的聚乙 烯推进杆, 杆的前端为带凹槽的圆盘形金属推进器, 推进器下端与工作电路末端向前伸出 的 形电极板相连。 与滑槽相对应部位上方有两个带滑槽的按钮, 前方按钮的滑槽后下端及 后方按钮的滑槽前下端为圆弧形软橡胶质突起。 在按压任一按钮时, 滑槽使推进器向前推 进, 按钮滑槽相应部位下端的橡胶突起使相应工作电路电极片下压连通电路, 同时, 软橡胶 质突起可使按压力量得到缓冲, 。

8、不至使工作电路电极片下压后无法回弹, 从而在术者解除 按压后电路仍然处于工作状态。 0006 在笔身前端, 有一个圆柱形中空笔头, 笔头前端为环形翼与笔身连接为一体。 环形 翼的后方, 连接一前端带弹环的圆柱形套管, 套管内层为一薄层软橡胶层, 弹环可压缩形变 且在解除外力后可完全回弹。 套管前端外径大, 后端外径小, 在大小分界处, 笔身延伸出一 环形翼阻挡套管向后移位。 工作电极体部为圆柱形金属棒, 电极工作端为刃形或针形。 电极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745436 U 3 体部金属棒外径与笔身内圆柱形套管内径大小相等, 由于套管内薄层软橡胶层的存在, 使 得电极体部可插。

9、入套管内并与套管紧密相连, 在向前推进及回弹的过程中使电极体部与套 管达到同步运动。 电极体部插入笔身内直至底端嵌入推进杆前端圆盘中心凹槽处, 使电极 与推进器前端金属圆盘相接且不会发生侧向移位。 在电极体部嵌入推进杆凹糟后, 电极工 作端完全隐没于绝缘笔身内。 0007 将工作电极插入笔身后, 在按下任一按钮时, 按钮滑槽向下接通电路, 同时带动推 进器滑槽向前滑动, 推进器向前推出工作刃, 并使套管前方弹环产生压缩形变, 积蓄弹性势 能。 在松开按钮后, 电路断开, 同时弹环弹性势能转变为动能, 使套管带动电极与推进器回 弹, 使工作刃回缩至笔身内。 0008 本实用新型发明使术中电刀笔外。

10、露的工作电极在不工作时处于绝缘笔身内, 可避 免漏电, 电路意外接通等情况及锐利工作刃对医患双方产生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电切模式工作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为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外部结构图。 0012 其中各图示标注代表如下: 推进杆; 推进杆后端滑槽; 推进杆前端滑槽; 推进 杆前端圆盘; 电凝模式按钮; 电切模式按钮; 笔头环形翼; 弹环; 套管; 工作电极体 部; 工作电极工作端; 电凝电极片; 电切电极片; 工作电路集成板; 笔身。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2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

11、型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0014 附图2为电切模式工作状态示意图。 如图所示, 当电切按钮 按下时, 的后端滑槽 底部软橡胶突起将电切电极片 向下按下, 使 与集成电路板 接通, 开启电切工作电路, 并通过导电的金属圆盘 与工作电极体部 接通; 同时, 推进杆前端滑槽 被推向前移位, 通 过 使 与套管 向前移位, 从而使工作刃 被推出笔身, 并使弹环 产生形变, 积蓄弹性势 能。 当松开按钮 后, 与 断开, 即电切电路断开, 同时 弹性势能转变为动能, 使 带动 与 回弹, 使工作刃 回缩至笔身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745436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6745436 U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6745436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