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床及其拆卸与组装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80172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8110.1

申请日:

2014.08.04

公开号:

CN104138166A

公开日:

2014.11.1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7D 7/00申请日:20140804|||公开

IPC分类号:

A47D7/00; A47D15/00

主分类号:

A47D7/00

申请人: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铁文

地址:

21533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陆家镇录溪东路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孙仿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床及其拆卸与组装方法,该儿童床包括具有一个侧围空间的侧围、位于该侧围空间内的床板、可拆卸地设于侧围上用于支撑床板的床架,其中侧围空间主要由两个第一侧护栏与两个第二侧护栏沿周向围设形成,该第一侧护栏与第二侧护栏均由穿设有横梁的布套构成,使得侧围空间的内侧均设有布套,在使用中可防止儿童啃咬侧围或者碰撞到硬质的侧围而造成伤害,大大地提高了该儿童床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该儿童床的结构简单,部件数量较少,拆卸与安装较为方便,拆卸下的儿童床可紧凑地摆放,占用空间极小,可便于运输与存放。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儿童床,包括具有一个侧围空间的侧围、位于所述侧围空间内的床板、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侧围上用于支撑所述床板的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包括位于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护栏、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护栏两端的第二侧护栏、多根长度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立柱,所述第一侧护栏包括第一布套和多根第一横梁,所述第一布套具有呈筒状可供所述第一横梁对应穿入的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二侧护栏包括第二布套和多根第二横梁,所述第二布套具有呈筒状可供所述第二横梁对应穿入的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相邻的端部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立柱上,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与两个所述第二侧护栏沿周向围设形成所述侧围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相邻的端部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立柱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套与所述第二布套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布套、所述第二布套沿所述侧围空间的周向形成一个环形的整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护栏上,所有所述第一横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侧护栏上,所有所述第二横梁相互平行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轴心线相互平行的多根隔条,相邻的两根所述隔条之间采用软质连接带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连接带具有呈筒状可供所述隔条对应穿入的多个第三通孔,多个所述隔条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三通孔中。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包括多根床挺,多根所述床挺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之间或者两个所述第二侧护栏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挺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侧的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床挺的轴心线、所有所述第二横梁的轴心线相互平行设置。

9.
  一种用于拆卸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将每个所述立柱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之间拆除,获得多根所述立柱以及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两个所述第二侧护栏;
(2)将所述第一侧护栏沿所述儿童床的高度方向收卷,使得所述第一布套与所有所述第一横梁卷绕在一起;将所述第二侧护栏沿所述儿童床的高度方向收卷,使得所述第二布套与所有所述第二横梁卷绕在一起;
(3)将所有所述立柱与卷绕后的所述第一侧护栏和所述第二侧护栏沿长度方向靠拢叠放。

10.
  一种用于组装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将每个所述第一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对应穿入所述第一布套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中,获得两片所述第一侧护栏;将每个所述第二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对应穿入所述第二布套的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中,获得两片所述第二侧护栏;
(2)将两片所述第一侧护栏设于相异的两侧,并将两片所述第二侧护栏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护栏的两端,将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相邻的端部通过所述立柱固定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沿竖直方向展开,同时使得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与两个所述第二侧护栏沿周向围设形成所述侧围空间。

说明书

儿童床及其拆卸与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床及其拆卸与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床,包括具有一个侧围空间的侧围、位于该侧围空间内的床板,所述的侧围包括侧围架,所述侧围架通常均由多根木质的隔条组装形成。该儿童床在使用的过程中,位于侧围空间内的儿童往往会被木质的隔条碰到而撞伤,有时儿童在嬉戏时还会对隔条啃咬,造成隔条的损坏以及影响儿童的卫生状况。此外,现有技术的儿童床,其占用空间较大,往往需要将各隔条全部拆除才能够将其包装起来,其拆卸与安装均很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舒适且拆装方便的儿童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床,包括具有一个侧围空间的侧围、位于所述侧围空间内的床板、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侧围上用于支撑所述床板的床架,所述侧围包括位于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护栏、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护栏两端的第二侧护栏、多根长度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立柱,所述第一侧护栏包括第一布套和多根第一横梁,所述第一布套具有呈筒状可供所述第一横梁对应穿入的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二侧护栏包括第二布套和多根第二横梁,所述第二布套具有呈筒状可供所述第二横梁对应穿入的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相邻的端部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立柱上,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与两个所述第二侧护栏沿周向围设形成所述侧围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相邻的端部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立柱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布套与所述第二布套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布套、所述第二布套沿所述侧围空间的周向形成一个环形的整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护栏上,所有所述第一横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侧护栏上,所有所述第二横梁相互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床板包括轴心线相互平行的多根隔条,相邻的两根所述隔条之间采用软质连接带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连接带具有呈筒状可供所述隔条对应穿入的多个第三通孔,多个所述隔条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三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床架包括多根床挺,多根所述床挺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之间或者两个所述第二侧护栏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床挺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侧的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床挺的轴心线、所有所述第二横梁的轴心线相互平行设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儿童床的拆卸与安装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拆卸上述的儿童床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将每个所述立柱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之间拆除,获得多根所述立柱以及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两个所述第二侧护栏;
(2)将所述第一侧护栏沿所述儿童床的高度方向收卷,使得所述第一布套与所有所述第一横梁卷绕在一起;将所述第二侧护栏沿所述儿童床的高度方向收卷,使得所述第二布套与所有所述第二横梁卷绕在一起;
(3)将所有所述立柱与卷绕后的所述第一侧护栏和所述第二侧护栏沿长度方向靠拢叠放。
一种用于组装上述的儿童床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将每个所述第一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对应穿入所述第一布套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中,获得两片所述第一侧护栏;将每个所述第二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对应穿入所述第二布套的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中,获得两片所述第二侧护栏;
(2)将两片所述第一侧护栏设于相异的两侧,并将两片所述第二侧护栏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护栏的两端,将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相邻的端部通过所述立柱固定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沿竖直方向展开,同时使得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与两个所述第二侧护栏沿周向围设形成所述侧围空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儿童床,其中侧围空间的内侧均设有布套,在使用中可防止儿童啃咬侧围或者碰撞到硬质的侧围而造成伤害,大大地提高了该儿童床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该儿童床中侧围主要由两片第一侧护栏与两片第二侧护栏构成,其结构简单,部件数量较少,拆卸与安装较为方便,拆卸下的儿童床可紧凑地摆放,占用空间极小,可便于运输与存放。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儿童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2为本发明的儿童床的使用状态一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儿童床的使用状态二的立体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儿童床中第一侧护栏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儿童床中床板卷绕后的立体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儿童床中床板卷绕后的横截面示意图;
其中:1、第一侧护栏;11、第一横梁;12、第一布套;2、第二侧护栏;21、第二横梁;22、第二布套;3、立柱;4、床架;41、床挺;5、床板;51、隔条;52、软质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以下关于方向的定义中,均是按照该儿童床使用时儿童躺卧在该儿童床上观测到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来定义的。其中,前后方向亦即儿童床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亦即该儿童床的宽度方向。
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儿童床,该儿童床包括具有一个侧围空间的侧围、位于上述侧围空间内的床板5、可拆卸地设于侧围上用于支撑床板5的床架4。上述侧围包括位于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护栏1、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二侧护栏2、多根长度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立柱3。
第一侧护栏1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梁1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有第一横梁11上的第一布套12,第二侧护栏2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第二横梁2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有第二横梁21上的第二布套22,第一横梁11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横梁21的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21上相邻的端部固定在同一根立柱3上,这样,两个第一侧护栏1、两个第二侧护栏2便沿周向围设形成上述的侧围空间,由于侧围空间的内侧具有第一布套12与第二布套22,可防止儿童在侧围空间内触碰到第一横梁11或第二横梁21。
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11有三根,第一布套12上设有三个呈筒状的第一通孔,三根第一横梁11可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入上述三个第一通孔中,这样,第一横梁11的外侧周部上均包裹有第一布套12,如图4所示。类似地,第二横梁21有三根,第二布套22上设有三个呈筒状的第二通孔,三根第二横梁21可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入上述三个第二通孔中,这样,第二横梁21的外侧周部上均包裹有第二布套22。
设置时,可将侧围设置为四片,即两个第一侧护栏1与两个第二侧护栏2,安装时,分别将所有第一横梁11依次穿入第一布套12上的第一通孔中、将所有第二横梁21依次穿入第二布套22上的第二通孔中,然后再将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21相邻的端部通过螺丝固定在立柱3上,这样便可形成该儿童床的侧围。
设置时,也可以将第一布套12与第二布套22一体设置呈封闭的环形,在该封闭环形的整体布套的两个相对的侧部上预留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然后将第一横梁11依次穿入第一通孔、将第二横梁21穿入第二通孔,接着再将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21相邻的端部通过螺丝固定在立柱3上,这样便可形成该儿童床的侧围。
床架4包括多根床挺41,该床挺41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个第一侧护栏1之间或者两个第二侧护栏2之间。本实施例中,床挺41沿前后方向延伸,其轴心线与第二横梁21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床挺41的前后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两端的第一横梁11上,床板5支撑在床挺41上。通过将床挺41连接在不同高度的第一横梁11上,可使得床板5的高度得到变换。
参见各附图所示,床板5包括多根轴心线相互平行的隔条51,相邻的两根隔条51之间采用软质连接带52相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将床板5收卷起来,形成如图5、图6所示的结构,这样便于收折存放。设置时,也可采用整条的软质连接带52,将隔条51沿连接带52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并固定在软质连接带52上即可。当然,床板5也可采用如同第一侧护栏与第二侧护栏相类似的结构,即软质连接带52采用类似布套物,在该软质连接带52上开设可供隔条51对应穿入的多个第三通孔,将每个隔条51沿自身长度方向对应地穿入上述第三通孔中,这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这样,上述儿童床在使用时,由于侧围空间的内侧均设有布套,可对侧围空间内的儿童进行良好的防护,可防止儿童啃咬侧围,或者碰撞到硬质的侧围而造成伤害,大大地提高了该儿童床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实施例的儿童床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拆卸与组装:
组装时,将每个第一横梁11沿自身长度方向对应地穿入第一布套12的第一通孔中,获得两片第一侧护栏1;将每个第二横梁21沿自身长度方向对应地穿入第二布套22的第二通孔中,获得两片第二侧护栏2。然后将两片第一侧护栏1置于相异的两侧,并将两片第二侧护栏2分别置于第一侧护栏1的两端,将第一侧护栏1与第二侧护栏2上相邻的端部通过立柱3固定在一起,即将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21相邻的端部均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柱3上,多根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21在立柱3上沿立柱3的长度方向分布,使得第一侧护栏1与第二侧护栏2沿竖直方向展开分布,进而使得两个第一侧护栏1与两个第二侧护栏2沿周向围设形成该儿童床的侧围空间。接着再固定床挺41以形成床架4,再将床板5铺设在床架4上即可。
当需要将该儿童床拆卸下来时,先将床板5卷绕起来,形成如图5所示结构,接着拆除床挺41。然后将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21从立柱3上拆卸下来,获得两个整片的第一侧护栏1与两个第二侧护栏2,以及多个立柱3。将第一侧护栏1与第二侧护栏2分别沿儿童床的高度方向收卷,使得第一布套11与第一横梁12卷绕在一起、第二布套21与第二横梁22卷绕在一起,形成类似柱状。最后可以将立柱3、床挺41、床板5以及第一侧护栏1与第二侧护栏2沿长度方向靠拢平行叠放,再一起置入包装箱。这样,拆卸下的儿童床占用空间极小,结构及其紧凑,可便于运输与存放。当然,拆卸时,也可将第一横梁12从第一布套11中抽离,同时将第二横梁22从第二布套21中抽离,使得横梁与布套分开存放装箱。
 
综上,本发明的儿童床,其结构简单,杆件数量较少,在使用中可防止儿童啃咬侧围或者碰撞到硬质的侧围而造成伤害,大大地提高了该儿童床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其拆卸与安装较为方便,拆卸下的儿童床可紧凑地摆放,其占用空间极小,可便于运输与存放。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儿童床及其拆卸与组装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儿童床及其拆卸与组装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儿童床及其拆卸与组装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床及其拆卸与组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床及其拆卸与组装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8166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2CN104138166A21申请号201410378110122申请日20140804A47D7/00200601A47D15/0020060171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地址215331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陆家镇录溪东路20号72发明人朱铁文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代理人孙仿卫54发明名称儿童床及其拆卸与组装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床及其拆卸与组装方法,该儿童床包括具有一个侧围空间的侧围、位于该侧围空间内的床板、可拆卸地设于侧围上用于支撑床板的床架,其中侧围空间主要由两个第一侧护栏与。

2、两个第二侧护栏沿周向围设形成,该第一侧护栏与第二侧护栏均由穿设有横梁的布套构成,使得侧围空间的内侧均设有布套,在使用中可防止儿童啃咬侧围或者碰撞到硬质的侧围而造成伤害,大大地提高了该儿童床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该儿童床的结构简单,部件数量较少,拆卸与安装较为方便,拆卸下的儿童床可紧凑地摆放,占用空间极小,可便于运输与存放。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8166ACN104138166A1/2页21一种儿童床,包括具有一个侧围空间的侧围、位于所述侧围空间内的床板、可拆。

3、卸地设于所述侧围上用于支撑所述床板的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包括位于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护栏、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护栏两端的第二侧护栏、多根长度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立柱,所述第一侧护栏包括第一布套和多根第一横梁,所述第一布套具有呈筒状可供所述第一横梁对应穿入的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二侧护栏包括第二布套和多根第二横梁,所述第二布套具有呈筒状可供所述第二横梁对应穿入的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相邻的端部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立柱上,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与两个所述第二。

4、侧护栏沿周向围设形成所述侧围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相邻的端部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立柱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套与所述第二布套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布套、所述第二布套沿所述侧围空间的周向形成一个环形的整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护栏上,所有所述第一横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侧护栏上,所有所述第二横梁相互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轴心线相互平行的多根隔条,相邻的两根所述隔条之间采用软质连接带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连接带具有呈筒状。

5、可供所述隔条对应穿入的多个第三通孔,多个所述隔条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三通孔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包括多根床挺,多根所述床挺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之间或者两个所述第二侧护栏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挺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侧的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床挺的轴心线、所有所述第二横梁的轴心线相互平行设置。9一种用于拆卸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将每个所述立柱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之间拆除,获得多根所述立柱以及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两个所述第二侧护栏;(2)将所。

6、述第一侧护栏沿所述儿童床的高度方向收卷,使得所述第一布套与所有所述第一横梁卷绕在一起;将所述第二侧护栏沿所述儿童床的高度方向收卷,使得所述第二布套与所有所述第二横梁卷绕在一起;(3)将所有所述立柱与卷绕后的所述第一侧护栏和所述第二侧护栏沿长度方向靠拢叠放。10一种用于组装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将每个所述第一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对应穿入所述第一布套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中,获得两片所述第一侧护栏;将每个所述第二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对应穿入所述第二布套的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中,获得两片所述第二侧护栏;权利要求书CN104138166A2/2页3(2)将两片所述第一侧护。

7、栏设于相异的两侧,并将两片所述第二侧护栏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护栏的两端,将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相邻的端部通过所述立柱固定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沿竖直方向展开,同时使得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与两个所述第二侧护栏沿周向围设形成所述侧围空间。权利要求书CN104138166A1/4页4儿童床及其拆卸与组装方法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床及其拆卸与组装方法。0003背景技术0004现有技术中的儿童床,包括具有一个侧围空间的侧围、位于该侧围空间内的床板,所述的侧围包括侧围架,所述侧围架通常均由多根木质的隔条组装形成。该儿童床在使用的过程中,位于侧围空间内的儿童往往。

8、会被木质的隔条碰到而撞伤,有时儿童在嬉戏时还会对隔条啃咬,造成隔条的损坏以及影响儿童的卫生状况。此外,现有技术的儿童床,其占用空间较大,往往需要将各隔条全部拆除才能够将其包装起来,其拆卸与安装均很不便。0005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舒适且拆装方便的儿童床。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床,包括具有一个侧围空间的侧围、位于所述侧围空间内的床板、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侧围上用于支撑所述床板的床架,所述侧围包括位于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护栏、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护栏两端的第二侧护栏、多根长度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立柱,所述第一侧护栏包括第一布套和多根第。

9、一横梁,所述第一布套具有呈筒状可供所述第一横梁对应穿入的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二侧护栏包括第二布套和多根第二横梁,所述第二布套具有呈筒状可供所述第二横梁对应穿入的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相邻的端部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立柱上,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与两个所述第二侧护栏沿周向围设形成所述侧围空间。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相邻的端部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立柱上。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布套与所述第二布套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布套、所述第二布套沿所述侧围。

10、空间的周向形成一个环形的整体。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护栏上,所有所述第一横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侧护栏上,所有所述第二横梁相互平行设置。0011优选地,所述床板包括轴心线相互平行的多根隔条,相邻的两根所述隔条之间采用软质连接带固定连接。0012进一步地,所述软质连接带具有呈筒状可供所述隔条对应穿入的多个第三通孔,多个所述隔条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三通孔中。0013优选地,所述床架包括多根床挺,多根所述床挺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侧说明书CN104138166A2/4页5护栏之间或者两个所述第二侧护栏之间。0014进一步地,所述床挺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侧的所述第一。

11、横梁上,所述床挺的轴心线、所有所述第二横梁的轴心线相互平行设置。001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儿童床的拆卸与安装方法。001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拆卸上述的儿童床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将每个所述立柱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之间拆除,获得多根所述立柱以及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两个所述第二侧护栏;(2)将所述第一侧护栏沿所述儿童床的高度方向收卷,使得所述第一布套与所有所述第一横梁卷绕在一起;将所述第二侧护栏沿所述儿童床的高度方向收卷,使得所述第二布套与所有所述第二横梁卷绕在一起;(3)将所有所述立柱与卷绕后的所述第一侧护栏和所述第二侧护栏沿。

12、长度方向靠拢叠放。0017一种用于组装上述的儿童床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将每个所述第一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对应穿入所述第一布套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中,获得两片所述第一侧护栏;将每个所述第二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对应穿入所述第二布套的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中,获得两片所述第二侧护栏;(2)将两片所述第一侧护栏设于相异的两侧,并将两片所述第二侧护栏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护栏的两端,将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相邻的端部通过所述立柱固定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侧护栏与所述第二侧护栏沿竖直方向展开,同时使得两个所述第一侧护栏与两个所述第二侧护栏沿周向围设形成所述侧围空间。00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

13、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儿童床,其中侧围空间的内侧均设有布套,在使用中可防止儿童啃咬侧围或者碰撞到硬质的侧围而造成伤害,大大地提高了该儿童床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该儿童床中侧围主要由两片第一侧护栏与两片第二侧护栏构成,其结构简单,部件数量较少,拆卸与安装较为方便,拆卸下的儿童床可紧凑地摆放,占用空间极小,可便于运输与存放。0019附图说明0020附图1为本发明的儿童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附图2为本发明的儿童床的使用状态一的立体图;附图3为本发明的儿童床的使用状态二的立体图;附图4为本发明的儿童床中第一侧护栏的纵向截面示意图;附图5为本发明的儿童床中床板卷绕后的立体图;附图6为本发。

14、明的儿童床中床板卷绕后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1、第一侧护栏;11、第一横梁;12、第一布套;2、第二侧护栏;21、第二横梁;22、第二布套;3、立柱;4、床架;41、床挺;5、床板;51、隔条;52、软质连接带。0021说明书CN104138166A3/4页6具体实施方式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0023以下关于方向的定义中,均是按照该儿童床使用时儿童躺卧在该儿童床上观测到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来定义的。其中,前后方向亦即儿童床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亦即该儿童床的宽度方向。0024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儿童床,该儿童床包括具有一个侧围空间的侧围、位于上述侧围空。

15、间内的床板5、可拆卸地设于侧围上用于支撑床板5的床架4。上述侧围包括位于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护栏1、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二侧护栏2、多根长度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立柱3。0025第一侧护栏1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梁1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有第一横梁11上的第一布套12,第二侧护栏2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第二横梁2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有第二横梁21上的第二布套22,第一横梁11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横梁21的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21上相邻的端部固定在同一根立柱3上,这样,两个第一侧护栏1、两个第二侧护栏2便沿周向围设形成上述的侧围空间,由于侧围空间的内侧具有第一布套12与第二布套。

16、22,可防止儿童在侧围空间内触碰到第一横梁11或第二横梁21。0026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11有三根,第一布套12上设有三个呈筒状的第一通孔,三根第一横梁11可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入上述三个第一通孔中,这样,第一横梁11的外侧周部上均包裹有第一布套12,如图4所示。类似地,第二横梁21有三根,第二布套22上设有三个呈筒状的第二通孔,三根第二横梁21可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穿入上述三个第二通孔中,这样,第二横梁21的外侧周部上均包裹有第二布套22。0027设置时,可将侧围设置为四片,即两个第一侧护栏1与两个第二侧护栏2,安装时,分别将所有第一横梁11依次穿入第一布套12上的第一通孔中、将。

17、所有第二横梁21依次穿入第二布套22上的第二通孔中,然后再将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21相邻的端部通过螺丝固定在立柱3上,这样便可形成该儿童床的侧围。0028设置时,也可以将第一布套12与第二布套22一体设置呈封闭的环形,在该封闭环形的整体布套的两个相对的侧部上预留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然后将第一横梁11依次穿入第一通孔、将第二横梁21穿入第二通孔,接着再将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21相邻的端部通过螺丝固定在立柱3上,这样便可形成该儿童床的侧围。0029床架4包括多根床挺41,该床挺41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个第一侧护栏1之间或者两个第二侧护栏2之间。本实施例中,床挺41沿前后方向延伸,其轴心线与第二横梁。

18、21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床挺41的前后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两端的第一横梁11上,床板5支撑在床挺41上。通过将床挺41连接在不同高度的第一横梁11上,可使得床板5的高度得到变换。0030参见各附图所示,床板5包括多根轴心线相互平行的隔条51,相邻的两根隔条51之间采用软质连接带52相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将床板5收卷起来,形成如图5、图6所示的结构,这样便于收折存放。设置时,也可采用整条的软质连接带52,将隔条51沿连接带52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并固定在软质连接带52上即可。当然,床板5也可采用如同第一侧护栏与第二侧护栏相类似的结构,即软质连接带52采用类似布套物,在该软质连接带52说明。

19、书CN104138166A4/4页7上开设可供隔条51对应穿入的多个第三通孔,将每个隔条51沿自身长度方向对应地穿入上述第三通孔中,这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0031这样,上述儿童床在使用时,由于侧围空间的内侧均设有布套,可对侧围空间内的儿童进行良好的防护,可防止儿童啃咬侧围,或者碰撞到硬质的侧围而造成伤害,大大地提高了该儿童床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0032本实施例的儿童床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拆卸与组装组装时,将每个第一横梁11沿自身长度方向对应地穿入第一布套12的第一通孔中,获得两片第一侧护栏1;将每个第二横梁21沿自身长度方向对应地穿入第二布套22的第二通孔中,获得两片第二侧护栏2。然后将两片。

20、第一侧护栏1置于相异的两侧,并将两片第二侧护栏2分别置于第一侧护栏1的两端,将第一侧护栏1与第二侧护栏2上相邻的端部通过立柱3固定在一起,即将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21相邻的端部均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柱3上,多根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21在立柱3上沿立柱3的长度方向分布,使得第一侧护栏1与第二侧护栏2沿竖直方向展开分布,进而使得两个第一侧护栏1与两个第二侧护栏2沿周向围设形成该儿童床的侧围空间。接着再固定床挺41以形成床架4,再将床板5铺设在床架4上即可。0033当需要将该儿童床拆卸下来时,先将床板5卷绕起来,形成如图5所示结构,接着拆除床挺41。然后将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21从立柱3上拆卸下来。

21、,获得两个整片的第一侧护栏1与两个第二侧护栏2,以及多个立柱3。将第一侧护栏1与第二侧护栏2分别沿儿童床的高度方向收卷,使得第一布套11与第一横梁12卷绕在一起、第二布套21与第二横梁22卷绕在一起,形成类似柱状。最后可以将立柱3、床挺41、床板5以及第一侧护栏1与第二侧护栏2沿长度方向靠拢平行叠放,再一起置入包装箱。这样,拆卸下的儿童床占用空间极小,结构及其紧凑,可便于运输与存放。当然,拆卸时,也可将第一横梁12从第一布套11中抽离,同时将第二横梁22从第二布套21中抽离,使得横梁与布套分开存放装箱。0034综上,本发明的儿童床,其结构简单,杆件数量较少,在使用中可防止儿童啃咬侧围或者碰撞到。

22、硬质的侧围而造成伤害,大大地提高了该儿童床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其拆卸与安装较为方便,拆卸下的儿童床可紧凑地摆放,其占用空间极小,可便于运输与存放。0035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138166A1/4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38166A2/4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38166A3/4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38166A104/4页11图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38166A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