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8016722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8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813099.7

申请日:

20151020

公开号:

CN205215193U

公开日:

2016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5/01,G08B21/02

主分类号:

A61B5/01,G08B21/02

申请人:

武汉轻工大学

发明人:

张多,谢柏林,杨士国,杨雨

地址:

430024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优先权:

CN201520813099U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丁齐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婴幼儿、老人、存在视力障碍者等特殊人群的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包括:电源模块部分、MCU控制模块部分、体温检测模块部分、外部热源检测模块部分、报警模块部分、数据传输模块部分;电源模块部分给整个装置及模块电路提供电能,体温检测模块部分与MCU控制模块部分连接,外部热源检测模块部分与MCU控制模块部分连接,报警模块部分与MCU控制模块部分连接,数据传输模块部分与MCU控制模块部分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实际检测的数据通过互联网技术发送到特定服务器,实现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它的外形结构是由控制盒和接触式测温探头及热源探头组成,控制电路置于控制盒内,接触式测温探头用单总线与控制电路相连,热源探头用IIC总线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MCU控制模块、体温检测模块、外部热源检测模块、报警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体温检测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连接,外部热源检测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连接,报警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连接,数据传输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连接,电源模块给整个装置及模块电路提供电能;所述体温检测模块中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外部热源检测模块中接有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中接有蓝牙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MCU控制模块采用AT89C51集成块,体温检测模块的DS脚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3号脚上,外部热源检测模块的SDA、SCL脚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23、24号脚上,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Tx、Rx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10、11号脚上,报警模块的beep脚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1号脚上,电源模块的输出VCC脚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40号脚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在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婴幼儿、老人、存在视力障碍者等特殊人群的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适用于测婴儿体温的产品—儿童智能手环体温计;其功能比较单一,只进行体温测量,不能远程监控。另外婴幼儿、老人、存在视力障碍者常因靠近热源而被烫伤。考虑到这一问题,设计一个既能测量体温,又能检测周围热源的产品很有必要,来帮助父母对小孩进行更好的照顾,以减少婴儿或老人等烫伤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小型化、节能化的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

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它的外形结构是由控制盒和接触式测温探头及热源探头组成,控制电路置于控制盒内,接触式测温探头用单总线与控制电路相连,热源探头用IIC总线相连。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MCU控制模块、体温检测模块、外部热源检测模块、报警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电源模块给整个装置及模块电路提供电能,体温检测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连接,外部热源检测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连接,报警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连接,数据传输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连接,电源模块给整个装置及模块电路提供电能;

所述体温检测模块中接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外部热源检测模块中接有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中接有蓝牙模块。

控制模块中装有检测控制软件。

MCU控制模块采用AT89C51集成块,体温检测模块的DS脚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3号脚上,外部热源检测模块的SDA、SCL脚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23、24号脚上,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Tx、Rx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10、11号脚上,报警模块的beep脚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1号脚上,电源模块的输出VCC脚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40号脚上。

所述电源模块的结构是:电路中所有的VCC接5v电源的正极,所有的GND接5v电源的负极,电容C12的一端与VCC连接,另一端与GND连接,电容C13一端接GND,另一端接3V3和稳压片AMS1117的引脚2和引脚4,稳压片REG1117—5的引脚3接VCC,稳压片REG1117—5的引脚1接GND,3V3接外部热源检测模块的3V3。

所述MCU控制模块的结构是AT89c51芯片的1脚与报警模块中三极管2N3904的b脚连接,3脚与体温检测模块中DS18B20的2脚连接,9脚与复位键RES连接或悬空代表复位,10脚与数据传输模块中蓝牙模块HC-06的1脚连接,11脚与数据传输模块中蓝牙模块HC-06的3脚连接,18脚同时与电容C4的一端和12MHZ晶振的一端连接,C4的另一端与GND连接,19脚同时与电容C4的另一端和12MHZ晶振的另一端连接,C5的另一端与GND连接,20脚与GND连接,23脚与外部热源检测模块中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MLX90615SSG-DAG的1脚连接,24脚与外部热源检测模块中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MLX90615SSG-DAG的2脚连接,31脚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R3的另一端与VCC连接件,40脚同时与VCC、电容C1、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GND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GND连接。

所述体温检测模块的结构是以电容C6一端与VCC连接,另一端与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2脚连接;电容C7一端与VCC连接,另一端与GND连接;DS18B20的1脚与VCC连接,3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3脚连接。

所述外部热源检测模块包括电容C10的一端与GND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模块中的3V3连接;电容C11的一端与GND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模块中的3V3连接;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MLX90615SSG-DAG的1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23脚连接,2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24脚连接,3脚与GND连接,4脚与电源模块中的3V3连接。所述报警模块的结构是以电阻R1的一端与VCC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2N3904的c脚连接;三极管2N3904的b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1脚连接,三极管2N3904的e脚与蜂鸣器Bell的一端连接,蜂鸣器Bell的另一端与GND连接。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电容C8的一端与VCC连接,另一端与蓝牙模块的4脚连接;电容C9的一端与VCC连接,另一端与GND连接;蓝牙模块HC-06的1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10脚连接,蓝牙模块HC-06的2脚与GND连接,蓝牙模块HC-06的3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11脚连接。

所述检测控制软件的主流程为:

S101、开始;

S102、初始化,采集体温及环境热源数据;

S103、发送温度数据;

S104、体温是否正常?

S105、若是,则执行S106;若否,则报警,执行S102;

S106、是否有热源?

S107、若是,则报警,执行S102;若否,则执行S108;

S108、是否收到调整数据?

S109、若是,执行S110;若否,执行S102;

S110、温度调整;

S111、执行S102。

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使用过程是这样的。

用户可在手机上开发或者下载一个具有调试蓝牙模块设置功能的客户端软件,如手机调试助手软件,然后连接上本实用新型装置上的蓝牙模块部分通信接口,通过手机客户端调试助手软件可查看到实用新型装置检测的温度数据。本实用新型装置默认的体温报警温度是37摄氏度,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调试助手软件发送0或1来设定体温报警温度,每发送一次0,体温报警温度就减少0.5;每发送一次1,体温报警温度增加0.1。另外,热源的监控报警温度是本实用新型装置设置默认的,用户无法进行更改。

使用时将接触式测温探头置于欲测部位,将热源探头面向欲监控的热源部位。测量的温度可以通过蓝牙传送到上位机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经济效果: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测温探头运用到监测环境是否有高温热源方式,做到了在环境中有高温热源的时候发出一定的警告信息,同时将特殊人群的体温数据传送到上位机,而达到实时检测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特殊人群发生烫伤等事故。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将实际检测的数据通过互联网技术发送到特定服务器,实现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的特点。一方面实现了实用装置的小型化,节能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实时传输监控数据,能及时对现场危情进行提前预警。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实用性强,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3是图2中电源的电路图;

图4是图2中MCU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5是图2中体温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图6是图2中外部热源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图7是图2中报警模块的电路图;

图8是图2中数据传输模块的电路图;

图9是检测控制软件的主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保护范围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所述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电源模块部分、MCU控制模块部分、体温检测模块部分、外部热源检测模块部分、报警模块部分、数据传输模块部分;电源模块部分给整个装置及模块电路提供电能,体温检测模块部分与MCU控制模块部分连接,外部热源检测模块部分与MCU控制模块部分连接,报警模块部分与MCU控制模块部分连接,数据传输模块部分与MCU控制模块部分连接。

控制单元MCU控制模块中装有检测控制软件。

所述电源的结构是:该模块的功能是将5V电压转化成3.3V电压,给MLX90615SSG-DAG非接触红外温度传感器供电。电路中所有的VCC接5v电源的正极,所有的GND接5v电源的负极,电容C12的一端与VCC连接,另一端与GND连接,电容C13一端接GND,另一端接3V3和稳压片AMS1117的引脚2和引脚4,稳压片REG1117—5的引脚3接VCC,稳压片REG1117—5的引脚1接GND,3V3接外部热源检测模块部分的3V3。

所述MCU控制模块的结构是AT89c51芯片的1脚与报警模块中三极管2N3904的b脚连接,3脚与体温检测模块中DS18B20的2脚连接,9脚与复位键RES连接或悬空代表复位,10脚与数据传输模块中蓝牙模块HC-06的1脚连接,11脚与数据传输模块中蓝牙模块HC-06的3脚连接,18脚同时与电容C4的一端和12MHZ晶振的一端连接,C4的另一端与GND连接,19脚同时与电容C4的另一端和12MHZ晶振的另一端连接,C5的另一端与GND连接,20脚与GND连接,23脚与外部热源检测模块中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MLX90615SSG-DAG的1脚连接,24脚与外部热源检测模块中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MLX90615SSG-DAG的2脚连接,31脚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R3的另一端与VCC连接件,40脚同时与VCC、电容C1、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GND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GND连接。

所述体温检测模块单元的结构是以电容C6一端与VCC连接,另一端与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2脚连接;电容C7一端与VCC连接,另一端与GND连接;DS18B20的1脚与VCC连接,3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3脚连接。

所述外部热源检测模块单元包括电容C10的一端与GND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模块中的3V3连接;电容C11的一端与GND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模块中的3V3连接;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MLX90615SSG-DAG的1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23脚连接,2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24脚连接,3脚与GND连接,4脚与电源模块中的3V3连接。所述报警模块单元的结构是以电阻R1的一端与VCC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2N3904的c脚连接;三极管2N3904的b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1脚连接,三极管2N3904的e脚与蜂鸣器Bell的一端连接,蜂鸣器Bell的另一端与GND连接。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单元包括电容C8的一端与VCC连接,另一端与蓝牙模块的4脚连接;电容C9的一端与VCC连接,另一端与GND连接;蓝牙模块HC-06的1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10脚连接,蓝牙模块HC-06的2脚与GND连接,蓝牙模块HC-06的3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11脚连接。

所述检测控制软件的主流程为:

S101、开始;

S102、初始化,采集体温及环境热源数据;

S103、发送温度数据;

S104、体温是否正常?

S105、若是,则执行S106;若否,则报警,执行S102;

S106、是否有热源?

S107、若是,则报警,执行S102;若否,则执行S108;

S108、是否收到调整数据?

S109、若是,执行S110;若否,执行S102;

S110、温度调整;

S111、执行S102。

本具体实施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测温探头运用到监测环境是否有高温热源方式,做到了在环境中有高温热源的时候发出一定的警告信息,同时将特殊人群的体温数据传送到上位机,而达到实时检测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特殊人群发生烫伤等事故。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将实际检测的数据通过互联网技术发送到特定服务器,实现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的特点。一方面实现了实用装置的小型化,节能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实时传输监控数据,能及时对现场危情进行提前预警。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实用性强,效果显著。

一种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813099.7 (22)申请日 2015.10.20 A61B 5/01(2006.01) G08B 21/02(2006.01) (73)专利权人 武汉轻工大学 地址 430024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常青花园 学府南路 68 号 (72)发明人 张多 谢柏林 杨士国 杨雨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2212 代理人 丁齐旭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婴幼儿、 老人、 存 在视力障碍者等特殊人群的体温或热源监控预。

2、警 装置, 包括 : 电源模块部分、 MCU 控制模块部分、 体 温检测模块部分、 外部热源检测模块部分、 报警模 块部分、 数据传输模块部分 ; 电源模块部分给整 个装置及模块电路提供电能, 体温检测模块部分 与 MCU 控制模块部分连接, 外部热源检测模块部 分与MCU控制模块部分连接, 报警模块部分与MCU 控制模块部分连接, 数据传输模块部分与 MCU 控 制模块部分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实际检测的 数据通过互联网技术发送到特定服务器, 实现数 据的远程无线传输。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

3、CN 205215193 U 2016.05.11 CN 205215193 U 1.一种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 它的外形结构是由控制盒和接触式测温探 头及热源探头组成, 控制电路置于控制盒内, 接触式测温探头用单总线与控制电路相连, 热 源探头用IIC总线相连,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电源模块、 MCU控制模块、 体温检测 模块、 外部热源检测模块、 报警模块、 数据传输模块; 体温检测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连接, 外 部热源检测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连接, 报警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连接, 数据传输模块与MCU控 制模块连接, 电源模块给整个装置及模块电路提供电能; 所述体温检。

4、测模块中接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外部热源检测模块中接有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中接有蓝牙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 其特征在于MCU控制 模块采用AT89C51集成块, 体温检测模块的DS脚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3号脚上, 外部热源检 测模块的SDA、 SCL脚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23、 24号脚上, 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Tx、 Rx接在 AT89C51集成块的10、 11号脚上, 报警模块的beep脚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1号脚上, 电源模 块的输出VCC脚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40号脚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5、 页 2 CN 205215193 U 2 一种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在线检测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婴幼儿、 老人、 存在视 力障碍者等特殊人群的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适用于测婴儿体温的产品儿童智能手环体温计; 其功 能比较单一, 只进行体温测量, 不能远程监控。 另外婴幼儿、 老人、 存在视力障碍者常因靠近 热源而被烫伤。 考虑到这一问题, 设计一个既能测量体温, 又能检测周围热源的产品很有必 要, 来帮助父母对小孩进行更好的照顾, 以减少婴儿或老人等烫伤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6、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价 格低廉、 小型化、 节能化的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 0004 为完成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它的外形结构是由控制 盒和接触式测温探头及热源探头组成, 控制电路置于控制盒内, 接触式测温探头用单总线 与控制电路相连, 热源探头用IIC总线相连。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电源模块、 MCU控制模块、 体 温检测模块、 外部热源检测模块、 报警模块、 数据传输模块; 电源模块给整个装置及模块电 路提供电能, 体温检测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连接, 外部热源检测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连接, 报 警。

7、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连接, 数据传输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连接,电源模块给整个装置及模 块电路提供电能; 0005 所述体温检测模块中接有温度传感器; 0006 所述外部热源检测模块中接有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 0007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中接有蓝牙模块。 0008 控制模块中装有检测控制软件。 0009 MCU控制模块采用AT89C51集成块, 体温检测模块的DS脚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3号 脚上, 外部热源检测模块的SDA、 SCL脚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23、 24号脚上, 数据传输模块的 输出Tx、 Rx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10、 11号脚上, 报警模块的beep脚接在AT。

8、89C51集成块的1 号脚上, 电源模块的输出VCC脚接在AT89C51集成块的40号脚上。 0010 所述电源模块的结构是: 电路中所有的VCC接5v电源的正极, 所有的GND接5v电源 的负极, 电容C12的一端与VCC连接, 另一端与GND连接, 电容C13一端接GND, 另一端接3V3和 稳压片AMS1117的引脚2和引脚4, 稳压片REG11175的引脚3接VCC, 稳压片REG11175的引 脚1接GND, 3V3接外部热源检测模块的3V3。 0011 所述MCU控制模块的结构是AT89c51芯片的1脚与报警模块中三极管2N3904的b脚 连接, 3脚与体温检测模块中DS18B20。

9、的2脚连接, 9脚与复位键RES连接或悬空代表复位, 10 脚与数据传输模块中蓝牙模块HC-06的1脚连接, 11脚与数据传输模块中蓝牙模块HC-06的3 脚连接, 18脚同时与电容C4的一端和12MHZ晶振的一端连接, C4的另一端与GND连接, 19脚同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215193 U 3 时与电容C4的另一端和12MHZ晶振的另一端连接, C5的另一端与GND连接, 20脚与GND连接, 23脚与外部热源检测模块中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MLX90615SSG-DAG的1脚连接, 24脚与 外部热源检测模块中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MLX90615SSG-DAG的2。

10、脚连接, 31脚与电阻R3 的一端连接, R3的另一端与VCC连接件, 40脚同时与VCC、 电容C1、 电容C2的一端连接, 电容C1 的另一端与GND连接, 电容C2的另一端与GND连接。 0012 所述体温检测模块的结构是以电容C6一端与VCC连接, 另一端与温度传感器 DS18B20的2脚连接; 电容C7一端与VCC连接, 另一端与GND连接; DS18B20的1脚与VCC连接, 3 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3脚连接。 0013 所述外部热源检测模块包括电容C10的一端与GND连接, 另一端与电源模块中的 3V3连接; 电容C11的一端与GND连接, 另一端与电源模块。

11、中的3V3连接; 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 感器MLX90615SSG-DAG的1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23脚连接, 2脚与MCU控制模 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24脚连接, 3脚与GND连接, 4脚与电源模块中的3V3连接。 所述报警模 块的结构是以电阻R1的一端与VCC连接, 另一端与三极管2N3904的c脚连接; 三极管2N3904 的b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1脚连接, 三极管2N3904的e脚与蜂鸣器Bell的一 端连接, 蜂鸣器Bell的另一端与GND连接。 0014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电容C8的一端与VCC连接, 另一端与蓝牙模块的4脚连接; 。

12、电容C9的一端与VCC连接, 另一端与GND连接; 蓝牙模块HC-06的1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 AT89c51芯片的10脚连接, 蓝牙模块HC-06的2脚与GND连接, 蓝牙模块HC-06的3脚与MCU控制 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11脚连接。 0015 所述检测控制软件的主流程为: 0016 S101、 开始; 0017 S102、 初始化, 采集体温及环境热源数据; 0018 S103、 发送温度数据; 0019 S104、 体温是否正常? 0020 S105、 若是, 则执行S106; 若否, 则报警, 执行S102; 0021 S106、 是否有热源? 0022 S107、 若是。

13、, 则报警, 执行S102; 若否, 则执行S108; 0023 S108、 是否收到调整数据? 0024 S109、 若是, 执行S110; 若否, 执行S102; 0025 S110、 温度调整; 0026 S111、 执行S102。 0027 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使用过程是这样的。 0028 用户可在手机上开发或者下载一个具有调试蓝牙模块设置功能的客户端软件, 如 手机调试助手软件, 然后连接上本实用新型装置上的蓝牙模块部分通信接口, 通过手机客 户端调试助手软件可查看到实用新型装置检测的温度数据。 本实用新型装置默认的体温报 警温度是37摄氏度,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调试助手软件发送0或。

14、1来设定体温报警温 度, 每发送一次0, 体温报警温度就减少0.5; 每发送一次1, 体温报警温度增加0.1。 另外, 热 源的监控报警温度是本实用新型装置设置默认的, 用户无法进行更改。 0029 使用时将接触式测温探头置于欲测部位, 将热源探头面向欲监控的热源部位。 测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215193 U 4 量的温度可以通过蓝牙传送到上位机上。 0030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经济效果: 0031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测温探头运用到监测环境是否有高温热源方式, 做到了 在环境中有高温热源的时候发出一定的警告信息, 同时将特殊人群的。

15、体温数据传送到上位 机, 而达到实时检测的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特殊人群发生烫伤等事故。 0032 因此, 本实用新型具有将实际检测的数据通过互联网技术发送到特定服务器, 实 现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的特点。 一方面实现了实用装置的小型化, 节能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 通过实时传输监控数据, 能及时对现场危情进行提前预警。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 实用性 强, 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0033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0035 图3是图2中电源的电路图; 0036 图4是图2中MCU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0037 图5是图2中体温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003。

16、8 图6是图2中外部热源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0039 图7是图2中报警模块的电路图; 0040 图8是图2中数据传输模块的电路图; 0041 图9是检测控制软件的主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并非对保护范围限 制: 0043 实施例1 0044 一种用于特殊人群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 所述体温或热源监控预警装置如图 1所示: 包括电源模块部分、 MCU控制模块部分、 体温检测模块部分、 外部热源检测模块部分、 报警模块部分、 数据传输模块部分; 电源模块部分给整个装置及模块电路提供电能, 体温检 测模块部分与MCU控制模块部分连接,。

17、 外部热源检测模块部分与MCU控制模块部分连接, 报 警模块部分与MCU控制模块部分连接, 数据传输模块部分与MCU控制模块部分连接。 0045 控制单元MCU控制模块中装有检测控制软件。 0046 所述电源的结构是: 该模块的功能是将5V电压转化成3.3V电压, 给MLX90615SSG- DAG非接触红外温度传感器供电。 电路中所有的VCC接5v电源的正极, 所有的GND接5v电源的 负极, 电容C12的一端与VCC连接, 另一端与GND连接, 电容C13一端接GND, 另一端接3V3和稳 压片AMS1117的引脚2和引脚4, 稳压片REG11175的引脚3接VCC, 稳压片REG1117。

18、5的引脚 1接GND, 3V3接外部热源检测模块部分的3V3。 0047 所述MCU控制模块的结构是AT89c51芯片的1脚与报警模块中三极管2N3904的b脚 连接, 3脚与体温检测模块中DS18B20的2脚连接, 9脚与复位键RES连接或悬空代表复位, 10 脚与数据传输模块中蓝牙模块HC-06的1脚连接, 11脚与数据传输模块中蓝牙模块HC-06的3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215193 U 5 脚连接, 18脚同时与电容C4的一端和12MHZ晶振的一端连接, C4的另一端与GND连接, 19脚同 时与电容C4的另一端和12MHZ晶振的另一端连接, C5的另一端与GND连。

19、接, 20脚与GND连接, 23脚与外部热源检测模块中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MLX90615SSG-DAG的1脚连接, 24脚与 外部热源检测模块中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MLX90615SSG-DAG的2脚连接, 31脚与电阻R3 的一端连接, R3的另一端与VCC连接件, 40脚同时与VCC、 电容C1、 电容C2的一端连接, 电容C1 的另一端与GND连接, 电容C2的另一端与GND连接。 0048 所述体温检测模块单元的结构是以电容C6一端与VCC连接, 另一端与温度传感器 DS18B20的2脚连接; 电容C7一端与VCC连接, 另一端与GND连接; DS18B20的1脚与VCC连接, 。

20、3 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3脚连接。 0049 所述外部热源检测模块单元包括电容C10的一端与GND连接, 另一端与电源模块中 的3V3连接; 电容C11的一端与GND连接, 另一端与电源模块中的3V3连接; 非接触式红外温度 传感器MLX90615SSG-DAG的1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23脚连接, 2脚与MCU控制 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24脚连接, 3脚与GND连接, 4脚与电源模块中的3V3连接。 所述报警 模块单元的结构是以电阻R1的一端与VCC连接, 另一端与三极管2N3904的c脚连接; 三极管 2N3904的b脚与MCU控制模块中的。

21、AT89c51芯片的1脚连接, 三极管2N3904的e脚与蜂鸣器 Bell的一端连接, 蜂鸣器Bell的另一端与GND连接。 0050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单元包括电容C8的一端与VCC连接, 另一端与蓝牙模块的4脚连 接; 电容C9的一端与VCC连接, 另一端与GND连接; 蓝牙模块HC-06的1脚与MCU控制模块中 的 AT89c51芯片的10脚连接, 蓝牙模块HC-06的2脚与GND连接, 蓝牙模块HC-06的3脚与MCU控制 模块中的AT89c51芯片的11脚连接。 0051 所述检测控制软件的主流程为: 0052 S101、 开始; 0053 S102、 初始化, 采集体温及环境热源数据。

22、; 0054 S103、 发送温度数据; 0055 S104、 体温是否正常? 0056 S105、 若是, 则执行S106; 若否, 则报警, 执行S102; 0057 S106、 是否有热源? 0058 S107、 若是, 则报警, 执行S102; 若否, 则执行S108; 0059 S108、 是否收到调整数据? 0060 S109、 若是, 执行S110; 若否, 执行S102; 0061 S110、 温度调整; 0062 S111、 执行S102。 0063 本具体实施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测温探头运用到监测环境是否有高温热源方式, 做 到了在环境中有高温热源的时候发出一定的警告信息, 同。

23、时将特殊人群的体温数据传送到 上位机, 而达到实时检测的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特殊人群发生烫伤等事故。 0064 因此, 本实用新型具有将实际检测的数据通过互联网技术发送到特定服务器, 实 现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的特点。 一方面实现了实用装置的小型化, 节能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 通过实时传输监控数据, 能及时对现场危情进行提前预警。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 实用性 强, 效果显著。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215193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7 CN 205215193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8 CN 205215193 U 8 图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9 CN 205215193 U 9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0 CN 205215193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