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6796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3.23 CN 201767964 U *CN201767964U* (21)申请号 201020139517.6 (22)申请日 2010.03.22 A61B 5/107(2006.01) (73)专利权人 忽新刚 地址 510182 广东省广州市东风西路 195 号 广州医学院研究生宿舍 21 栋 605 房间 (72)发明人 忽新刚 (54) 实用新型名称 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 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一个固定手柄和一个移 动手柄, 其中固定手柄包括两。
2、个可供手指伸入进 行操作的指环、 一个带有或不带有数显系统的主 体部分、 一根圆柱形管和一根带有长度刻度的保 护套, 移动手柄包括一个可供手指伸入进行操作 的指环、 一个带有长度刻度的主体部分、 一根不锈 钢管和一根末端为弧形式样三叉末端触头的记忆 金属丝 ; 对气管支气管内径进行测量时将本气管 支气管内径测量尺进入支气管镜的活检孔道中, 到达相应的待测量内径的支气管或狭窄病变近 端, 测量过程中使固定手柄主体部分固定不动, 而 将移动手柄向支气管或病变远端深部方向推进, 移动手柄末端金属触头即呈发射状散开与待测量 支气管或病变的黏膜相抵触, 根据相应公式得到 待测气管支气管或狭窄病变部位的内。
3、径数值, 测 量结果可以在移动手柄主体部分表面刻度上读 出, 或由固定手柄上的数显系统经由感应单元传 递感应信号到其数据处理单元计算后显示于其显 示单元。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CN 201767964 U1/2 页 2 1. 一种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 它包括一个固定手柄和一个与固定手柄相连接并可相 互滑动的移动手柄, 其特征是 : 固定手柄包括两个可供手指伸入进行操作的指环、 一个带有 或不带有数显系统的中空的主体部分、 一根圆柱形管和一根带有长度刻度的保护套, 移动 手柄包括一。
4、个可供手指伸入进行操作的指环、 一个带有长度刻度的主体部分、 一根不锈钢 管和一根末端为弧形式样三叉末端触头的记忆金属丝 ; 测量结果可以在移动手柄主体部分 表面刻度上读出, 或由固定手柄上的数显系统经由感应单元传递感应信号到其数据处理单 元计算后显示于其显示单元。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 其特征是 : 固定手柄包括连接为一 体的两个位于两侧的可供手指伸入进行操作的指环和一个中空的主体部分, 固定手柄主体 部分向下延续为一根直径 0.8 1.5cm、 长 5 8cm 的圆柱形管, 固定手柄的圆柱形管末端 逐渐变细向下连接一根直径1.52mm、 长2.53m的圆柱形。
5、中空的保护套, 保护套与固定 手柄圆柱形管可以分离。 3.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 其特征是 : 固定手柄的保护套起始部位 1 1.5m 处外表面刻有以 0.5mm 为最小单位的长度刻度。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 其特征是 : 移动手柄总长度长于固 定手柄, 部分嵌套于固定手柄内, 并可以与固定手柄相互自由滑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 其特征是 : 移动手柄包括连接为一 体的一个可供手指伸入进行操作的指环和一个为实体的主体部分, 移动手柄主体部分向下 延续为一根直径 3 5mm、 长 3 5cm 的圆柱形不锈钢管。
6、, 移动手柄不锈钢管向下延续为一 根不易变形的具有记忆特性的直径 1mm、 长 2.55m 的记忆钛合金丝。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 其特征是 : 移动手柄的主体部分一 部分露出固定手柄之外, 另一部分嵌套于固定手柄内, 其中移动手柄主体部分露出于同定 手柄的外表面刻有以 0.5mm 为最小单位的长度刻度, 所显示的数值为根据相应公式所建立 的三角函数计算所得到的对应气管支气管或狭窄病变部位的内径数值。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 其特征是 : 移动手柄的金属丝嵌套 于固定手柄的中空保护套内, 金属丝远离移动手柄主体部分的末端为长 4 7。
7、cm、 具有 5 8cm 固定半径的弧度样并分开为三个长度相同的分叉形成弧形式样三叉末端触头, 弧形式 样三叉末端触头的末端在测量状态时展开呈发射状散开并位于垂直于金属丝纵行走向的 同一个水平面上, 在待测量状态时弧形式样三叉末端触头缩回于固定手柄的保护套中保持 笔直且相互平行的状态。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 其特征是 : 移动手柄金属丝的弧形 式样三叉末端触头的三个末端呈向中心聚拢的钩状或呈直径 1 2mm 的球形。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 其特征是 : 固定手柄的主体部分内 可有一个数显系统, 数显系统包括包括一个感应单元、 一个。
8、数据处理单元和一个显示单元, 其中感应单元包含一个位移传感器, 数据处理单元包含一个微处理器, 显示单元包含一个 数显液晶屏。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 其特征是 : 同定手柄主体部分内部 数显系统的位移传感器为容栅位移传感器, 包括主栅和副栅, 主栅固定在固定手柄的主体 部分, 副栅固定在移动手柄的主体部分, 位移传感器主栅和副栅的相对位移信号通过数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767964 U2/2 页 3 处理单元使用相应公式进行处理后将所测量的气管支气管或狭窄病变部位的内径长度值 通过数显液晶屏显示出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767964。
9、 U1/4 页 4 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气管支气管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狭窄的患者, 确定发生病变的气管支气管的内 径、 长度及对气管支气管的累及范围在评价病变情况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有时, 严重的气 管支气管狭窄使得支气管镜无法通过狭窄处, 此时对于阻塞区远端的气管支气管状况方面 的了解对于决定治疗方法、 定制介入治疗器械规格和判断预后等方面显得更为重要。 目前, 常用的方法主要为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方法, 包括胸部 X 线检查、 普通 CT、 Cine CT 和多平 面重构螺旋CT。 以上方法存在的问题。
10、包括分辨率低、 因运动而产生伪影和技术复杂等, 难以 精确测量狭窄段气管支气管内径、 长度及对气管支气管的累及范围。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 陷, 现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测量工具。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能精确测量气管支气管狭窄段内径、 长度及对气管支气管 的累及范围和测量时患者接受大剂量放射线照射的现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支气 管内径测量尺。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种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 主要包括一个 固定手柄和一个与固定手柄相连接并可相互滑动的移动手柄, 固定手柄包括两个可供手 指伸入进行操作的指环、 一个带有或不带有数显系统的中空的主体部分、 一根。
11、圆柱形管和 一根带有长度刻度的保护套 ; 所述固定手柄的主体部分为中空结构, 并与所述固定手柄的 两个指环连接为一体, 所述固定手柄的两个指环为两个可供手指伸入进行操作的环状结 构, 位于所述固定手柄的主体部分的两侧 ; 所述固定手柄主体部分向下延续为一根直径约 0.8 1.5cm、 长 5 8cm 的圆柱形管, 所述固定手柄的圆柱形管末端逐渐变细向下连接一 根直径约1.52mm、 长2.53m的圆柱形中空的保护套, 所述固定手柄保护套与所述固定 手柄圆柱形管可以分离, 所述固定手柄保护套起始部位 1 1.5m 处外表面刻有以 0.5mm 为 最小单位的长度刻度, 所述固定手柄材质可为聚乙烯塑。
12、料 ; 所述移动手柄总长度长于固定 手柄, 部分嵌套于固定手柄内, 并可以与固定手柄相互自由滑动, 所述移动手柄包括一个可 供手指伸入进行操作的指环、 一个带有长度刻度的主体部分、 一根不锈钢管和一根末端为 弧形式样三叉末端触头的记忆金属丝, 所述移动手柄的主体部分为实体结构, 并与所述移 动手柄的指环连接为一体, 所述移动手柄的指环为可供手指伸入进行操作的环状结构, 位 于所述移动手柄的主体部分的头端 ; 所述移动手柄的主体部分一部分露出所述固定手柄之 外, 另一部分嵌套于所述固定手柄内, 其中所述移动手柄主体部分露出于所述固定手柄的 外表面刻有以 0.5mm 为最小单位、 长 3 5cm 。
13、的长度刻度, 所述移动手柄主体部分长度刻度 的数值为根据相应公式所建立的三角函数计算所得到的对应气管支气管或狭窄病变部位 的内径数值, 所述移动手柄主体部分向下延续为一根直径约 3 5mm、 长 3 5cm 的圆柱形 说 明 书 CN 201767964 U2/4 页 5 不锈钢管, 所述移动手柄不锈钢管向下延续为一根不易变形的具有记忆特性的直径约 1mm、 长 2.55m 的金属丝, 所述移动手柄的金属丝材质可为金属铬或记忆钛合金, 所述移动手柄 的金属丝嵌套于所述固定手柄的中空保护套内, 所述金属丝远离移动手柄主体部分的末端 为长约47cm、 具有约58cm固定半径的弧度样并分开为三个长度。
14、相同的分叉形成三爪 弧形式样触头, 所述移动手柄三爪弧形式样触头的末端在测量状态时展开呈发射状散开并 位于垂直于所述金属丝纵行走向的同一个水平面上, 在待测量状态时所述移动手柄三爪弧 形式样触头缩回于所述固定手柄的保护套中保持笔直且相互平行的状态。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固定手柄包括 : 位于两侧的两个可供手指 伸入进行操作的手指环和一个中空的主体部分, 所述固定手柄主体部分向下延续为一个圆 柱形中空的保护套 ; 所述移动手柄包括 : 一个可供手指伸入进行操作的手指环和为实体的 主体部分, 所述移动手柄的主体部分一部分露出所述固定手柄之外, 另一部分嵌套于所述 固定手柄。
15、内, 其中所述移动手柄主体部分露出于所述固定手柄的外表面刻有以 0.5mm 为最 小单位的长度刻度, 所述移动手柄主体部分长度刻度的数值为根据相应公式所建立的三角 函数计算所得到的对应气管支气管或狭窄病变部位的内径数值, 测量结果可以在所述移动 手柄主体部分表面刻度上读出, 所述移动手柄主体部分向下延续为一根圆柱形不锈钢管, 所述不锈钢管向下延续为一根不易变形的具有记忆特性的金属丝, 所述金属丝远离所述移 动手柄主体部分的一端锻造为长约 4 7cm、 具有约 5 8cm 固定半径的弧度样并分开为 三个长度相同的分叉形成三爪弧形式样触头, 所述三爪弧形式样触头的三个末端呈向中心 聚拢的钩状。 0。
16、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固定手柄包括 : 位于两侧的两个可供手 指伸入进行操作的手指环和中空的主体部分, 其中, 所述的主体部分内有一个数显系统, 所 述数显系统包括包括一个感应单元、 一个数据处理单元和一个显示单元, 其中感应单元包 含一个位移传感器, 数据处理单元包含一个微处理器, 显示单元包含一个数显液晶屏 ; 所述 位移传感器为容栅位移传感器, 包括主栅和副栅两部分, 主栅固定在所述固定手柄的主体 部分, 副栅固定在所述移动手柄的主体部分, 所述位移传感器主栅和副栅的相对位移信号 通过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后将所测量的气管支气管或狭窄病变部位的内径长度值 通过所。
17、述数显液晶屏显示出来, 测量结果可以由所述固定手柄上的数显系统经由感应单元 传递感应信号到其数据处理单元计算后显示于其显示单元, 使用所述的数显系统可将测量 精度提高到 0.01mm 以上 ; 所述固定手柄主体部分向下延续为一个圆柱形中空的保护套 ; 所 述移动手柄包括一个可供手指伸入进行操作的手指环和一个为实体的主体部分, 所述移动 手柄主体部分向下延续为一根圆柱形不锈钢管, 所述不锈钢管向下延续为一根不易变形的 具有记忆特性的金属丝, 所述金属丝远离移动手柄主体部分的一端锻造为长约 4 7cm、 具 有约 5 8cm 固定半径的弧度样并分开为三个长度相同的分叉形成三爪弧形式样触头, 所 述。
18、三爪弧形式样触头的三个末端为直径约 1 2mm 的球形, 所述移动手柄远端金属丝弧形 式样三叉末端触头的三个球形末端与待测量支气管或病变的黏膜相抵触的时候可避免尖 端接触黏膜以避免和减少该处黏膜损伤。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利用测量尺远端呈弧度的触头来计算待 测支气管或病变的内径, 操作直观方便, 直接读数即可得出结果, 测量结果准确 ; 同时也避 免了放射性射线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 说 明 书 CN 201767964 U3/4 页 6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直接读数即可得出测量结果, 同时不会使得身体受到 放射性射线损伤, 装置结构简单, 操作过程。
19、便捷, 测量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大体观。 0011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大体观。 0012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表面刻有长度刻度的固定手柄保护套起始部位局部放大示 意图。 0013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手柄金属丝弧形式样三叉末端触头的一个实施例示意 图。 0014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手柄金属丝弧形式样三叉末端触头的另一个实施例示 意图。 0015 图 6 是图 2 实施例中数显系统的电路框图。 0016 图中, 101. 移动手柄指环, 102. 移动手柄主体部分,。
20、 103. 移动手柄主体部分外表 面的长度刻度, 104. 移动手柄不锈钢管, 105. 移动手柄金属丝, 106. 固定手柄主体部分, 107. 固定手柄指环, 108. 同定手柄的圆柱形管, 109. 固定手柄保护套起始部分, 110. 固定 手柄保护套末端部分, 111. 移动手柄金属丝弧形式样三叉末端触头, 111(a). 移动手柄金 属丝弧形式样三叉末端触头的一个实施例, 111(b). 移动手柄金属丝弧形式样三叉末端触 头的另一个实施例, 201. 固定手柄的数显系统, 301. 固定手柄保护套起始部分外表面长度 刻度, 601. 数显系统的感受单元, 602. 数显系统的位移感受。
21、器, 603. 数显系统的处理单元, 604. 数显系统的微处理器, 605. 数显系统的显示单元, 606. 数显系统的数显液晶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请一并参阅图 1、 图 3、 图 4 和图 5, 在进行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时先将拇指套入 移动手柄指环 101 中, 食指和中指 ( 或食指和无名指 ) 分别套入固定手柄位于两侧的指 环 107 中, 用上述三个手指勾持气管支气管内径测量尺, 将移动手柄远端金属丝弧形式样 三叉末端触头 111 缩回其外侧的固定手柄的保护套末端部分 110 中, 并与固定手柄的保护 套末端部分 110 一同进入支气管镜的活检孔道 ( 为市场上已有产品, 未。
22、在示意图中显示出 来 ) 中, 经支气管镜到达相应的需要测量内径的支气管或狭窄病变近端 ; 将固定手柄的保 护套末端部分 110 从支气管镜活检孔道伸出, 测量过程中使固定手柄主体部分 106 固定于 一个位置不动, 而将移动手柄主体部分 102 和移动手柄不锈钢管 104 沿固定手柄主体部分 106 和固定手柄的圆柱形管 108 滑动并 向支气管或病变远端深部方向推进, 移动手柄远 端弧形式样三叉末端触头 111 即可伸出固定手柄保护套末端部分 110 之外, 并呈发射状散 开直到其中至少一个触头与待测量支气管或病变的黏膜相抵触, 继续推动移动手柄主体部 分 102 向前直到遇到明显阻力, 。
23、经过公式 计算即得到所测量的气管支 气管或狭窄病变部位的内径数值。其中 r 为移动手柄远端金属丝弧形式样三叉末端触头 111 的固有半径, L 为移动手柄主体部分 102 的实际移动距离, d 为所测量的气管支气管或 说 明 书 CN 201767964 U4/4 页 7 狭窄病变部位的内径。移动手柄主体部分表面刻度 103 所显示的数值直接即为根据公式 所建立的三角函数计算所得到的对应气管支气管或狭窄病变部位的内 径数值 ; 从待测量的狭窄病变部位近端开始测量其内径, 一直测量到待测量的狭窄病变部 位远端, 此时将固定手柄保护套末端部分 110 随同移动手柄金属丝金属丝弧形式样三叉末 端触头。
24、 111 同步移动, 从待测量的狭窄病变部位的内径变化可以了解狭窄病变的累及长度 和范围, 该长度即固定手柄保护套末端部分 110 在测量过程中的实际移动距离, 该待测量 的狭窄病变部位的累及长度值可以从所述固定手柄保护套起始部分外表面的长度刻度 301 上直接读出。 0018 参阅图 2 和图 6, 与图 1 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比较, 图 2 中的本实用 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手柄主体部分106中增加了数显系统201, 数显系统201包括一个 感应单元 601、 一个数据处理单元 603 和一个显示单元 605, 其中感应单元 601 包含一个位 移传感器 602, 数据处理单元。
25、 603 包含一个微处理器 604, 显示单元 605 包含一个数显液晶 屏 606 ; 对待测气管支气管或狭窄病变部位的内径测量前打开固定手柄主体部分 106 上的 数显系统 201 电源并进行归零设置, 测量过程中使固定手柄主体部分 106 固定于一个位置 不动, 而推动移动手柄主体部分102向前直到遇到明显阻力, 此时移动手柄主体部分102相 对于固定手柄主体部分 106 的相对移动距离由位移传感器 602 所感应到, 所得到的感应信 号即为移动手柄主体部分102的移动距离L, 数显系统的数据处理单元603接收来自位移感 受器 602 的感应信号, 由微处理器 604 将感应信号进行处理。
26、并根据公式 计算出待测量支气管或病变的内径 d, 其中 r 为移动手柄远端金属丝弧形式样三叉末端触 头 111 的固有半径, L 为移动手柄主体部分 102 的实际移动距离, d 为所测量的气管支气管 或狭窄病变部位的内径, 将所得支气管或病变内径的数值 d 显示于显示单元 605 的数显液 晶屏 606 上。 0019 参阅图 4,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手柄远端金属丝弧形式样三叉末端触 头的三个末端 111(a) 呈向中心聚拢的钩状, 在测量状态时伸出与固定手柄保护套末端部 分 110 之外, 展开呈发射状散开并位于垂直于所述金属丝纵行走向的同一个水平面上, 移 动手柄远端金属丝弧形。
27、式样三叉末端触头的三个呈向中心聚拢的钩形末端 111(a) 与待测 量支气管或病变的黏膜相抵触时可避免尖端接触黏膜以避免和减少该处黏膜损伤。 0020 参阅图 5,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手柄远端金属丝弧形式样三叉末端 触头的三个末端 111(b) 呈直径约 1 2mm 的球形, 在测量状态时伸出与固定手柄保护套 末端部分 110 之外, 展开呈发射状散开并位于垂直于所述金属丝纵行走向的同一个水平面 上, 移动手柄远端金属丝弧形式样三叉末端触头的三个球形末端 111(b) 与待测量支气管 或病变的黏膜相抵触的时候可避免尖端接触黏膜以避免和减少该处黏膜损伤。 说 明 书 CN 201767964 U1/3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67964 U2/3 页 9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67964 U3/3 页 10 图 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