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801559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1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7752.8

申请日:

2010.08.12

公开号:

CN101945507A

公开日:

2011.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H05B 3/1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安徽桑乐金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安徽乐金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合欢路34号变更后: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合欢路34号|||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注销IPC(主分类):H05B 3/14合同备案号:2014340000091让与人:安徽桑乐金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人:芜湖桑乐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解除日:20140904|||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H05B 3/14合同备案号:2014340000091让与人:安徽桑乐金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人:芜湖桑乐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明名称: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日:20100812申请公布日:20110112授权公告日:20121003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4042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B 3/14申请日:20100812|||公开

IPC分类号:

H05B3/14; H05B3/18

主分类号:

H05B3/14

申请人:

安徽桑乐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先军; 金道明; 孙怡宁; 徐俊峰; 戴永祥; 周旭

地址: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合欢路3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代理人:

何梅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PET基材,在以PET基材构成的绝缘板上形成有作为远红外辐射源的纳米复合材料层,纳米复合材料层是以其特定的发射率形成具有设定辐射频点的远红外辐射源,纳米复合材料层通过电极和焊盘引出电源导线。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远红外线的辐射波长进行控制、以准确获得对人体最为有益的远红外线,促进人体健康。其功率散差小、耐高温、绝缘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书

1: 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体, 其特征是 : 采用 PET 基材, 以顶层 PET 基材构成绝缘板 (1a), 在底层 PET 基材 (1b) 上形成有作为远红外辐射源的纳米复合材料层 (3), 所述纳米复 合材料层 (3) 是以其特定的法向比辐射率形成具有设定辐射频点的远红外辐射源, 所述纳 米复合材料 (3) 通过电极 (2) 和焊盘 (4) 引出电源导线 ; 所述特定的法向比辐射率为 0.84-0.95 ; 所述远红外辐射源的辐射波长为 4-15μm。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 其特征是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层 (3) 是以碳纳米管和二氧化硅纳米管为原料, 配以适量辅料构成纳米复合浆料 ; 所述辅料 包括连接料、 添加剂、 固化剂、 有机溶剂、 表面处理剂、 消泡剂和分散剂 ; 所述连接料为 : 过氯乙烯树脂、 氯化聚丙烯或丙烯酸酯 ; 所述添加剂为 : 过硫酸盐、 过硫酸钠或三乙胺盐酸盐 ; 所述固化剂为 : 苯酚、 甲酚或乙二胺缩合物 ; 所述消泡剂为 : 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乳化硅油 ; 所述分散剂为 : 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醚 ; 所述有机溶剂为 : 苯乙烯、 三氯乙烯或乙烯乙二醇醚 ; 所述表面处理剂为 : 油酸、 丙烯酸或苯甲酰胺。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 其特征是所述纳米复合浆料原料 组成为 : 碳纳米管 5-15g 二氧化硅纳米管 5-20g 连接料 1-4g 添加剂 1-3g 固化剂 2-4g 消泡剂 1-3g 分散剂 1-3g 有机溶剂 10-200ml 表面处理剂 1-3g。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 其特征是所述纳米复合浆料的制 备按如下步骤进行 : a、 将 5-15g 的碳纳米管粉末用粉末粉碎机进行粉碎至面粉状之后, 溶解到 5-100ml 的 有机溶剂中, 搅拌得到碳纳米管溶液 ; b、 用 5-100ml 的有机溶剂溶解 1-3g 的表面处理剂, 得到表面处理剂溶液, 再向表面处 理剂溶液中加入 5-20g 的二氧化硅纳米管, 在 20 ~ 2000kHz 超声波作用下分散 5 ~ 500 分 钟, 分离有机溶剂即制得经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 ; c、 将步骤 a 得到的碳纳米管溶液和步骤 b 得到的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混合, 同 时添加 1-4g 的连接料、 1-3g 的添加剂、 2-4g 的固化剂、 1-3g 的消泡剂和 1-3g 的分散剂, 搅 拌 15-20 小时之后, 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 ; d、 将步骤 c 得到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在 20 ~ 2000kHz 超声波作用 下分散 5 ~ 500 分钟, 减压法分离并回收有机溶剂, 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纳米 2 复合浆料。
5: 一种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首先通过 热压的方式将电极 (2) 融合在 PET 基材上, 然后, 将纳米复合浆料平行印刷在所述 PET 基 材上, 形成与电极 (2) 相连接的纳米复合材料层 (3), 所述电极 (2) 通过与其相连接的焊盘 (4) 引出。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层 (3) 为平行的多道 条带, 各道条带并联设置在一对电极之间。

说明书


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红外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 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线是在所有太阳光中最能够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一种射线, 是太阳光中众 多不可见光线的一种, 分为近红外线、 中红外线和远红外线, 其中对人体健康最有益的远红 外线, 波长为 4 ~ 15μm, 通常被称为 “生命光线” 。
     远红外线能量对机体病灶的生物效应不只是单一的物理作用, 而是复杂的生物物 理、 生物化学和病理的综合反应过程。由于远红外线与人体内细胞分子的振动频率接近, “生命光线” 渗入体内之后, 便会引起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的共振, 透过共鸣吸收, 分子之 间摩擦生热形成热反应, 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 并使微血管扩张, 加速血液循环, 有利于 清除血管囤积物及体内有害物质, 将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清除, 重新使组织复活, 促进酵素
     生成, 达到活化组织细胞、 防止老化、 强化免疫系统的目的。所以远红外线对于血液循环和 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多种疾病均具有改善和防治作用。
     目前, 远红外辐射源大多都是采用人造陶瓷、 碳纤维等材料, 但是这些材料在远红 外辐射波长、 辐射强度等方面是固有特性, 不易改变。同时, 目前广泛使用的远红外碳纤维 加热板, 缺少远红外特性的相应检测设备, 对远红外的各项特性没能做相应检测, 选用 FR4 单层基板为基材, 基板不耐高温。另外, 远红外碳纤维加热板采用普通碳浆印刷作为发热 导体, 普通碳浆在温度变化时方阻特性发生变化, 导致其发热功率散差较大, 目前市场上的 远红外碳纤维加热板功率最大散差达到 50%, 最小散差也达到 15%, 且功率一致性很难保 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远红外线 的辐射波长及辐射强度进行控制、 功率散差小、 耐高温、 绝缘性能好、 使用安全可靠的特定 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本发明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体的结构特点是采用 PET 基材, 以顶层 PET 基材构成 绝缘板, 在底层 PET 基材上形成有作为远红外辐射源的纳米复合材料层, 所述纳米复合材 料层是以其特定的法向比辐射率形成具有设定辐射频点的远红外辐射源, 所述纳米复合材 料通过电极和焊盘引出电源导线 ;
     所述特定的法向比辐射率为 0.84-0.95 ;
     所述远红外辐射源的辐射波长为 4-15μm。
     本发明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的特点也在于 :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层是以碳纳米管和二氧化硅纳米管为原料, 配以适量辅料构成纳米复合浆料 ; 所述辅料包括连接料、 添加剂、 固化剂、 有机溶剂、 表面处理剂、 消泡剂和分 散剂 ;
     所述连接料为 : 过氯乙烯树脂、 氯化聚丙烯或丙烯酸酯 ;
     所述添加剂为 : 过硫酸盐、 过硫酸钠或三乙胺盐酸盐 ;
     所述固化剂为 : 苯酚、 甲酚或乙二胺缩合物 ;
     所述消泡剂为 : 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乳化硅油 ;
     所述分散剂为 : 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醚 ;
     所述有机溶剂为 : 苯乙烯、 三氯乙烯或乙烯乙二醇醚 ;
     所述表面处理剂为 : 油酸、 丙烯酸或苯甲酰胺。
     所述纳米复合浆料原料组成为 :
     碳纳米管 5-15g
     二氧化硅纳米管 5-20g
     连接料 1-4g
     添加剂 1-3g
     固化剂 2-4g
     消泡剂 1-3g
     分散剂 1-3g
     有机溶剂 10-200ml
     表面处理剂 1-3g
     所述纳米复合浆料的制备按如下步骤进行 :
     a、 将 5-15g 的 碳 纳 米 管 粉 末 用 粉 末 粉 碎 机 进 行 粉 碎 至 面 粉 状 之 后, 溶解到 5-100ml 的有机溶剂中, 搅拌得到碳纳米管溶液 ;
     b、 用 5-100ml 的有机溶剂溶解 1-3g 的表面处理剂, 得到表面处理剂溶液, 再向表 面处理剂溶液中加入 5-20g 的二氧化硅纳米管, 在 20 ~ 2000kHz 超声波作用下分散 5 ~ 500 分钟, 分离有机溶剂即制得经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 ;
     c、 将步骤 a 得到的碳纳米管溶液和步骤 b 得到的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混 合, 同时添加 1-4g 的连接料、 1-3g 的添加剂、 2-4g 的固化剂、 1-3g 的消泡剂和 1-3g 的分散 剂, 搅拌 15-20 小时之后, 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 ;
     d、 将步骤 c 得到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在 20 ~ 2000kHz 超声波 作用下分散 5 ~ 500 分钟, 减压法分离并回收有机溶剂, 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 纳米复合浆料。
     本发明所述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的特点是首先通过热压的方式 将电极融合在 PET 基材上, 然后, 将纳米复合浆料平行印刷在所述 PET 基材上, 形成与电极 相连接的纳米复合材料层, 所述电极通过与其相连接的焊盘引出。
     所述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的特点也在于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层为 平行的多道条带, 各道条带并联设置在一对电极之间。
     与已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
     1、 本发明采用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远红外辐射源, 通过改变纳米复合浆料的法向比 辐射率等性能, 即可实现对远红外线的辐射波长的控制, 使发热材料能够辐射出对人体最为有益的远红外线, 促进人体健康, 并能减小功率散差、 增大功率。
     2、 本发明采用 PET 基材为绝缘板, 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 散热均匀、 抗老化、 耐 磨、 绝缘性能好、 安全可靠, 可广泛应用于干蒸房等设备中。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 1a 绝缘板、 1b 底层 PET 基材、 2 电极、 3 纳米复合材料层、 4 焊盘。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采用 PET 基材, 以顶层 PET 基材构成绝缘板 1a, 在底层 PET 基材 1b 上印 刷电极和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层 3 是以其特定的法向比辐射率形成具有设定辐射 频点的远红外辐射源, 纳米复合材料 3 通过电极 2 和焊盘 4 引出电源导线。
     具体实施中, 纳米复合材料层 3 是以碳纳米管和二氧化硅纳米管为原料, 配以适 量辅料构成纳米复合浆料 ; 辅料包括连接料、 添加剂、 固化剂、 有机溶剂、 表面处理剂、 消泡 剂和分散剂。 连接料可以为 : 过氯乙烯树脂、 氯化聚丙烯或丙烯酸酯 ;
     添加剂可以为 : 过硫酸盐、 过硫酸钠或三乙胺盐酸盐 ;
     固化剂可以为 : 苯酚、 甲酚或乙二胺缩合物 ;
     消泡剂可以为 : 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乳化硅油 ;
     分散剂可以为 : 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醚 ;
     有机溶剂可以为 : 苯乙烯、 三氯乙烯或乙烯乙二醇醚 ;
     表面处理剂可以为 : 油酸、 丙烯酸或苯甲酰胺。
     设置纳米复合浆料原料组成为 :
     碳纳米管 5-15g
     二氧化硅纳米管 5-20g
     连接料 1-4g
     添加剂 1-3g
     固化剂 2-4g
     消泡剂 1-3g
     分散剂 1-3g
     有机溶剂 10-200ml
     表面处理剂 1-3g
     纳米复合浆料的制备按如下步骤进行 :
     a、 将 5-15g 的 碳 纳 米 管 粉 末 用 粉 末 粉 碎 机 进 行 粉 碎 至 面 粉 状 之 后, 溶解到 5-100ml 的有机溶剂中, 搅拌得到碳纳米管溶液。
     b、 用 5-100ml 的有机溶剂溶解 1-3g 的表面处理剂, 得到表面处理剂溶液, 再向表 面处理剂溶液中加入 5-20g 的二氧化硅纳米管, 在 20 ~ 2000kHz 超声波作用下分散 5 ~ 500 分钟, 分离有机溶剂即制得经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
     c、 将步骤 a 得到的碳纳米管溶液和步骤 b 得到的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混
     合, 同时添加 1-4g 的连接料、 1-3g 的添加剂、 2-4g 的固化剂、 1-3g 的消泡剂和 1-3g 的分散 剂, 搅拌 15-20 小时之后, 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
     d、 将步骤 c 得到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在 20 ~ 2000kHz 超声波 作用下分散 5 ~ 500 分钟, 减压法分离并回收有机溶剂, 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 纳米复合浆料。
     本实施例中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热压的方式将电极 2 融合在底层 PET 基材 1b 上, 然后, 将纳米复合浆料平行印刷在底层 PET 基材 1b 上, 形成与 电极 2 相连接的纳米复合材料层 3, 电极 2 通过与其相连接的焊盘 4 引出。
     纳米复合材料层 3 为平行的多道条带, 各道条带并联设置在一对电极之间。
     实施例 1 :
     首先将 6g 的碳纳米管粉末用粉末粉碎机进行粉碎至面粉状之后, 溶解到 100ml 的 苯乙烯中, 搅拌得到碳纳米管溶液。
     然后将 3g 的油酸溶解到 100ml 的苯乙烯中, 得到油酸溶液, 将 6g 的二氧化硅纳米 管加入到油酸溶液中, 在 20 ~ 2000kHz 超声波作用下分散 5 ~ 500 分钟, 分离苯乙烯即制 得经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 最后将第一步得到的碳纳米管溶液和第二步得到的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 混合, 同时添加 2g 的过氯乙烯树脂、 1g 的过硫酸盐、 2g 的苯酚、 2g 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 2g 的聚乙二醇, 搅拌 15-20 小时之后, 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将预混物在 20 ~ 2000kHz 超声波作用下分散 5 ~ 500 分钟, 减压法分离并回收有机溶剂, 得到二氧化硅 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浆料。随后表 1 给出法向比辐射率及波长。
     实施例 2
     首先将 10g 的碳纳米管粉末用粉末粉碎机进行粉碎至面粉状之后, 溶解到 100ml 的乙烯乙二醇醚中, 搅拌得到碳纳米管溶液。
     然后将 3g 的丙烯酸溶解到 100ml 的乙烯乙二醇醚中, 得到丙烯酸溶液, 将 14g 的 二氧化硅纳米管加入到丙烯酸溶液中, 在 20 ~ 2000kHz 超声波作用下分散 5 ~ 500 分钟, 分离有机溶剂即制得经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
     最后将第一步得到的碳纳米管溶液和第二步得到的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 混合, 同时添加 2g 的氯化聚丙烯、 1g 的过硫酸钠、 2g 的甲酚、 2g 的乳化硅油和 2g 的聚氧乙 烯醚, 搅拌 15-20 小时之后, 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将预混物在 20 ~ 2000kHz 超声波作用下分散 5 ~ 500 分钟, 减压法分离并回收有机溶剂, 得到二氧化硅纳米 管和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浆料。随后表 1 给出法向比辐射率及波长。
     实施例 3
     首先将 14g 的碳纳米管粉末用粉末粉碎机进行粉碎至面粉状之后, 溶解到 100ml 的三氯乙烯中, 搅拌得到碳纳米管溶液。
     然后将 3g 的苯甲酰胺溶解到 100ml 的三氯乙烯, 得到苯甲酰胺溶液, 将 18g 的二 氧化硅纳米管加入到苯甲酰胺溶液中, 在 20 ~ 2000kHz 超声波作用下分散 5 ~ 500 分钟, 分离有机溶剂即制得经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
     最后将第一步得到的碳纳米管溶液和第二步得到的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 混合, 同时添加 2g 的丙烯酸酯、 1g 的三乙胺盐酸盐、 2g 的乙二胺缩合物、 2g 的乳化硅油和
     2g 的聚氧乙烯醚, 搅拌 15-20 小时之后, 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 将预混 物在 20 ~ 2000kHz 超声波作用下分散 5 ~ 500 分钟, 减压法分离并回收有机溶剂, 得到二 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浆料。结果如表 1 所示
     根据本发明所得的实施例的结果可见, 在本发明中通过不同的原料配比, 能够得 到具有不同法向比辐射率的纳米复合浆料, 纳米复合浆料作为远红线辐射源, 辐射出不同 波长的远红外线。通过调整纳米复合浆料的法向比辐射率, 得到期望的辐射波长。
     具有特定发射率的纳米复合浆料作为远红外辐射源, 能够辐射出设定辐射频点的 远红外线, 以准确获得对人体最为有益的远红外线, 促进人体健康。
    

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45507A43申请公布日20110112CN101945507ACN101945507A21申请号201010257752822申请日20100812H05B3/14200601H05B3/1820060171申请人安徽桑乐金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30088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合欢路34号72发明人杨先军金道明孙怡宁徐俊峰戴永祥周旭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代理人何梅生54发明名称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PET基材,在以PET基材构成的绝缘板上形成有。

2、作为远红外辐射源的纳米复合材料层,纳米复合材料层是以其特定的发射率形成具有设定辐射频点的远红外辐射源,纳米复合材料层通过电极和焊盘引出电源导线。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远红外线的辐射波长进行控制、以准确获得对人体最为有益的远红外线,促进人体健康。其功率散差小、耐高温、绝缘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CN101945515A1/2页21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体,其特征是采用PET基材,以顶层PET基材构成绝缘板1A,在底层PET基材1B上形成有作为远红外辐射源的纳米复合材料层3,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层3是以其特定的法向比辐射。

3、率形成具有设定辐射频点的远红外辐射源,所述纳米复合材料3通过电极2和焊盘4引出电源导线;所述特定的法向比辐射率为084095;所述远红外辐射源的辐射波长为415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层3是以碳纳米管和二氧化硅纳米管为原料,配以适量辅料构成纳米复合浆料;所述辅料包括连接料、添加剂、固化剂、有机溶剂、表面处理剂、消泡剂和分散剂;所述连接料为过氯乙烯树脂、氯化聚丙烯或丙烯酸酯;所述添加剂为过硫酸盐、过硫酸钠或三乙胺盐酸盐;所述固化剂为苯酚、甲酚或乙二胺缩合物;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乳化硅油;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醚;所述有机溶剂为苯乙。

4、烯、三氯乙烯或乙烯乙二醇醚;所述表面处理剂为油酸、丙烯酸或苯甲酰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纳米复合浆料原料组成为碳纳米管515G二氧化硅纳米管520G连接料14G添加剂13G固化剂24G消泡剂13G分散剂13G有机溶剂10200ML表面处理剂13G。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纳米复合浆料的制备按如下步骤进行A、将515G的碳纳米管粉末用粉末粉碎机进行粉碎至面粉状之后,溶解到5100ML的有机溶剂中,搅拌得到碳纳米管溶液;B、用5100ML的有机溶剂溶解13G的表面处理剂,得到表面处理剂溶液,再向表面处理剂溶液中加入520G的二。

5、氧化硅纳米管,在202000KHZ超声波作用下分散5500分钟,分离有机溶剂即制得经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C、将步骤A得到的碳纳米管溶液和步骤B得到的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混合,同时添加14G的连接料、13G的添加剂、24G的固化剂、13G的消泡剂和13G的分散剂,搅拌1520小时之后,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D、将步骤C得到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在202000KHZ超声波作用下分散5500分钟,减压法分离并回收有机溶剂,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纳米权利要求书CN101945507ACN101945515A2/2页3复合浆料。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定频点。

6、远红外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首先通过热压的方式将电极2融合在PET基材上,然后,将纳米复合浆料平行印刷在所述PET基材上,形成与电极2相连接的纳米复合材料层3,所述电极2通过与其相连接的焊盘4引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层3为平行的多道条带,各道条带并联设置在一对电极之间。权利要求书CN101945507ACN101945515A1/5页4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远红外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红外线是在所有太阳光中最能够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一种射线,是太阳光。

7、中众多不可见光线的一种,分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和远红外线,其中对人体健康最有益的远红外线,波长为415M,通常被称为“生命光线”。0003远红外线能量对机体病灶的生物效应不只是单一的物理作用,而是复杂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和病理的综合反应过程。由于远红外线与人体内细胞分子的振动频率接近,“生命光线”渗入体内之后,便会引起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的共振,透过共鸣吸收,分子之间摩擦生热形成热反应,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并使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清除血管囤积物及体内有害物质,将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清除,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成,达到活化组织细胞、防止老化、强化免疫系统的目的。所以远红外线对于血。

8、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多种疾病均具有改善和防治作用。0004目前,远红外辐射源大多都是采用人造陶瓷、碳纤维等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在远红外辐射波长、辐射强度等方面是固有特性,不易改变。同时,目前广泛使用的远红外碳纤维加热板,缺少远红外特性的相应检测设备,对远红外的各项特性没能做相应检测,选用FR4单层基板为基材,基板不耐高温。另外,远红外碳纤维加热板采用普通碳浆印刷作为发热导体,普通碳浆在温度变化时方阻特性发生变化,导致其发热功率散差较大,目前市场上的远红外碳纤维加热板功率最大散差达到50,最小散差也达到15,且功率一致性很难保证。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

9、一种能够实现对远红外线的辐射波长及辐射强度进行控制、功率散差小、耐高温、绝缘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的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0006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7本发明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体的结构特点是采用PET基材,以顶层PET基材构成绝缘板,在底层PET基材上形成有作为远红外辐射源的纳米复合材料层,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层是以其特定的法向比辐射率形成具有设定辐射频点的远红外辐射源,所述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电极和焊盘引出电源导线;0008所述特定的法向比辐射率为084095;0009所述远红外辐射源的辐射波长为415M。0010本发明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的特点也在于0011所述纳。

10、米复合材料层是以碳纳米管和二氧化硅纳米管为原料,配以适量辅料构成说明书CN101945507ACN101945515A2/5页5纳米复合浆料;所述辅料包括连接料、添加剂、固化剂、有机溶剂、表面处理剂、消泡剂和分散剂;0012所述连接料为过氯乙烯树脂、氯化聚丙烯或丙烯酸酯;0013所述添加剂为过硫酸盐、过硫酸钠或三乙胺盐酸盐;0014所述固化剂为苯酚、甲酚或乙二胺缩合物;0015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乳化硅油;0016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醚;0017所述有机溶剂为苯乙烯、三氯乙烯或乙烯乙二醇醚;0018所述表面处理剂为油酸、丙烯酸或苯甲酰胺。0019所述纳米复合浆料原料组成为00。

11、20碳纳米管515G0021二氧化硅纳米管520G0022连接料14G0023添加剂13G0024固化剂24G0025消泡剂13G0026分散剂13G0027有机溶剂10200ML0028表面处理剂13G0029所述纳米复合浆料的制备按如下步骤进行0030A、将515G的碳纳米管粉末用粉末粉碎机进行粉碎至面粉状之后,溶解到5100ML的有机溶剂中,搅拌得到碳纳米管溶液;0031B、用5100ML的有机溶剂溶解13G的表面处理剂,得到表面处理剂溶液,再向表面处理剂溶液中加入520G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在202000KHZ超声波作用下分散5500分钟,分离有机溶剂即制得经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0。

12、032C、将步骤A得到的碳纳米管溶液和步骤B得到的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混合,同时添加14G的连接料、13G的添加剂、24G的固化剂、13G的消泡剂和13G的分散剂,搅拌1520小时之后,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0033D、将步骤C得到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在202000KHZ超声波作用下分散5500分钟,减压法分离并回收有机溶剂,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浆料。0034本发明所述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的特点是首先通过热压的方式将电极融合在PET基材上,然后,将纳米复合浆料平行印刷在所述PET基材上,形成与电极相连接的纳米复合材料层,所述电极通。

13、过与其相连接的焊盘引出。0035所述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的特点也在于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层为平行的多道条带,各道条带并联设置在一对电极之间。0036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00371、本发明采用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远红外辐射源,通过改变纳米复合浆料的法向比辐射率等性能,即可实现对远红外线的辐射波长的控制,使发热材料能够辐射出对人体最说明书CN101945507ACN101945515A3/5页6为有益的远红外线,促进人体健康,并能减小功率散差、增大功率。00382、本发明采用PET基材为绝缘板,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散热均匀、抗老化、耐磨、绝缘性能好、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干蒸。

14、房等设备中。附图说明0039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0040图中标号1A绝缘板、1B底层PET基材、2电极、3纳米复合材料层、4焊盘。具体实施方式0041本实施例采用PET基材,以顶层PET基材构成绝缘板1A,在底层PET基材1B上印刷电极和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层3是以其特定的法向比辐射率形成具有设定辐射频点的远红外辐射源,纳米复合材料3通过电极2和焊盘4引出电源导线。0042具体实施中,纳米复合材料层3是以碳纳米管和二氧化硅纳米管为原料,配以适量辅料构成纳米复合浆料;辅料包括连接料、添加剂、固化剂、有机溶剂、表面处理剂、消泡剂和分散剂。0043连接料可以为过氯乙烯树脂、氯化聚丙烯或丙烯。

15、酸酯;0044添加剂可以为过硫酸盐、过硫酸钠或三乙胺盐酸盐;0045固化剂可以为苯酚、甲酚或乙二胺缩合物;0046消泡剂可以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乳化硅油;0047分散剂可以为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醚;0048有机溶剂可以为苯乙烯、三氯乙烯或乙烯乙二醇醚;0049表面处理剂可以为油酸、丙烯酸或苯甲酰胺。0050设置纳米复合浆料原料组成为0051碳纳米管515G0052二氧化硅纳米管520G0053连接料14G0054添加剂13G0055固化剂24G0056消泡剂13G0057分散剂13G0058有机溶剂10200ML0059表面处理剂13G0060纳米复合浆料的制备按如下步骤进行0061A、将515G。

16、的碳纳米管粉末用粉末粉碎机进行粉碎至面粉状之后,溶解到5100ML的有机溶剂中,搅拌得到碳纳米管溶液。0062B、用5100ML的有机溶剂溶解13G的表面处理剂,得到表面处理剂溶液,再向表面处理剂溶液中加入520G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在202000KHZ超声波作用下分散5500分钟,分离有机溶剂即制得经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0063C、将步骤A得到的碳纳米管溶液和步骤B得到的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混说明书CN101945507ACN101945515A4/5页7合,同时添加14G的连接料、13G的添加剂、24G的固化剂、13G的消泡剂和13G的分散剂,搅拌1520小时之后,得到二氧化硅纳米。

17、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0064D、将步骤C得到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在202000KHZ超声波作用下分散5500分钟,减压法分离并回收有机溶剂,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浆料。0065本实施例中特定频点远红外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热压的方式将电极2融合在底层PET基材1B上,然后,将纳米复合浆料平行印刷在底层PET基材1B上,形成与电极2相连接的纳米复合材料层3,电极2通过与其相连接的焊盘4引出。0066纳米复合材料层3为平行的多道条带,各道条带并联设置在一对电极之间。0067实施例10068首先将6G的碳纳米管粉末用粉末粉碎机进行粉碎至面粉状之后,溶解到100ML。

18、的苯乙烯中,搅拌得到碳纳米管溶液。0069然后将3G的油酸溶解到100ML的苯乙烯中,得到油酸溶液,将6G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加入到油酸溶液中,在202000KHZ超声波作用下分散5500分钟,分离苯乙烯即制得经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0070最后将第一步得到的碳纳米管溶液和第二步得到的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混合,同时添加2G的过氯乙烯树脂、1G的过硫酸盐、2G的苯酚、2G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2G的聚乙二醇,搅拌1520小时之后,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将预混物在202000KHZ超声波作用下分散5500分钟,减压法分离并回收有机溶剂,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浆料。随。

19、后表1给出法向比辐射率及波长。0071实施例20072首先将10G的碳纳米管粉末用粉末粉碎机进行粉碎至面粉状之后,溶解到100ML的乙烯乙二醇醚中,搅拌得到碳纳米管溶液。0073然后将3G的丙烯酸溶解到100ML的乙烯乙二醇醚中,得到丙烯酸溶液,将14G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加入到丙烯酸溶液中,在202000KHZ超声波作用下分散5500分钟,分离有机溶剂即制得经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0074最后将第一步得到的碳纳米管溶液和第二步得到的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混合,同时添加2G的氯化聚丙烯、1G的过硫酸钠、2G的甲酚、2G的乳化硅油和2G的聚氧乙烯醚,搅拌1520小时之后,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

20、纳米管的预混物。将预混物在202000KHZ超声波作用下分散5500分钟,减压法分离并回收有机溶剂,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浆料。随后表1给出法向比辐射率及波长。0075实施例30076首先将14G的碳纳米管粉末用粉末粉碎机进行粉碎至面粉状之后,溶解到100ML的三氯乙烯中,搅拌得到碳纳米管溶液。0077然后将3G的苯甲酰胺溶解到100ML的三氯乙烯,得到苯甲酰胺溶液,将18G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加入到苯甲酰胺溶液中,在202000KHZ超声波作用下分散5500分钟,分离有机溶剂即制得经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米管。0078最后将第一步得到的碳纳米管溶液和第二步得到的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纳。

21、米管混合,同时添加2G的丙烯酸酯、1G的三乙胺盐酸盐、2G的乙二胺缩合物、2G的乳化硅油和说明书CN101945507ACN101945515A5/5页82G的聚氧乙烯醚,搅拌1520小时之后,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预混物。将预混物在202000KHZ超声波作用下分散5500分钟,减压法分离并回收有机溶剂,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浆料。结果如表1所示00790080根据本发明所得的实施例的结果可见,在本发明中通过不同的原料配比,能够得到具有不同法向比辐射率的纳米复合浆料,纳米复合浆料作为远红线辐射源,辐射出不同波长的远红外线。通过调整纳米复合浆料的法向比辐射率,得到期望的辐射波长。0081具有特定发射率的纳米复合浆料作为远红外辐射源,能够辐射出设定辐射频点的远红外线,以准确获得对人体最为有益的远红外线,促进人体健康。说明书CN101945507ACN101945515A1/1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4550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