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801475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72474.3

申请日:

2010.09.03

公开号:

CN101941531A

公开日:

2011.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4G 5/00申请日:20100903|||公开

IPC分类号:

B64G5/00

主分类号:

B64G5/00

申请人: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发明人:

常新亚; 包锦忠; 罗鹰; 兰丁; 冷允激

地址:

100094 北京市5616信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代理人:

安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利用在卫星发射塔架上搭建的由两个半梁及搭板构成的简易操作平台实现了针对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在实际操作时,首先将两个半梁和搭板运输到塔架的回转平台上,将带有导向连接钢条的半梁上外露的导向连接钢条插入另一根半梁,并通过螺钉样孔点用螺钉将两者固定,将两个半梁拼接成一个长梁。然后将长梁嵌接在搭板的凹槽处,将长梁和搭板整体与发射场塔架的回转平台对接,形成简易操作平台,工作人员趴伏在搭板上即可实现对微小卫星的星衣、吊具等的拆装操作。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可靠,解决了塔架上跨距大、且运载火箭安装面不允许踩踏情况下的微小型卫星安装及拆卸操作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 (1) 加工两根半梁、 四根导向连接钢条及一个搭板 ; 半梁的横截面为矩形, 半梁的一端 外表面设置螺钉样孔点, 导向连接钢条上设置与半梁对应的螺钉样孔点, 导向连接钢条的 一侧与样孔点对应位置处焊接螺母, 搭板为长方形, 搭板上设有与半梁尺寸匹配的凹槽 ; (2) 将四根导向连接钢条的一半深入其中一个半梁, 并通过螺钉样孔点, 用螺钉分别将 四根导向连接钢条固定在半梁的内表面上, 然后将两根半梁和搭板运输到塔架的回转平台 上; (3) 在塔架的回转平台上, 将带有导向连接钢条的半梁上外露的导向连接钢条插入另 一根半梁, 并通过螺钉样孔点用螺钉将两者固定, 将两个半梁拼接成一个长梁 ; (4) 将长梁嵌接在搭板的凹槽处, 长梁和搭板整体与发射场塔架的回转平台搭接, 形成 操作平台 ; (5) 工作人员趴伏在操作平台的搭板上对微小卫星的星衣、 吊具进行拆装操作。

说明书


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卫星的装拆方法。背景技术 微小卫星一般是指重量小于 100 公斤的卫星。考虑到发射成本等因素, 微小卫星 一般采用搭载发射的方式。卫星与运载火箭对接安装时, 一般将微小卫星安装在主星的支 架内部, 因此需要先安装微小卫星, 再完成主星与运载火箭的对接。
     由于微小卫星在运载火箭的中间, 且本身的包络尺寸较小, 而发射塔架上回转平 台口径较大 ( 直径> 5m), 因此发射塔架回转平台与微小卫星之间的跨距较大, 在运载与卫 星的对接面不允许踩踏的情况下, 悬空装拆星上起吊接头和装拆螺钉、 摘除星衣等操作均 难于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 : 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可靠的基 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 解决了塔架上跨度距离大、 且运载火箭安装面不允许 踩踏情况下的微小型卫星安装及拆卸操作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 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 步骤如下 :
     (1) 加工两根半梁、 四根导向连接钢条及一个搭板 ; 半梁的横截面为矩形, 半梁的 一端外表面设置螺钉样孔点, 导向连接钢条上设置与半梁对应的螺钉样孔点, 导向连接钢 条的一侧与样孔点对应位置处焊接螺母, 搭板为长方形, 搭板上设有与半梁尺寸匹配的凹 槽;
     (2) 将四根导向连接钢条的一半深入其中一个半梁, 并通过螺钉样孔点, 用螺钉分 别将四根导向连接钢条固定在半梁的内表面上, 然后将两根半梁和搭板运输到塔架的回转 平台上 ;
     (3) 在塔架的回转平台上, 将带有导向连接钢条的半梁上外露的导向连接钢条插 入另一根半梁, 并通过螺钉样孔点用螺钉将两者固定, 将两个半梁拼接成一个长梁 ;
     (4) 将长梁嵌接在搭板的凹槽处, 长梁和搭板整体与发射场塔架的回转平台搭接, 形成操作平台 ;
     (5) 工作人员趴伏在操作平台的搭板上对微小卫星的星衣、 吊具进行拆装操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
     (1) 本发明所采用的对接长梁及搭板来装拆微小卫星星衣及吊具的方法, 经济适 用, 套接连接操作方便 ;
     (2) 用两根钢质方管对接成长梁, 单根方管可以由塔架的电梯运输, 单件长度不超 过 2.5 米, 一人可以搬动操作。长梁与一块搭接木组成操作平台, 组装快捷方便 ;
     (3) 长梁对接方式简单方便、 刚度好、 强度高, 能耐较高的冲击及振动, 承载不低于 100kg, 人趴在木板上操作即可 ;(4) 电梯运输长方管到塔架上后, 长梁对接无需焊接, 长方管内侧套接在 4 个角钢 上, 角钢内部焊接螺母, 用钢螺钉拧紧固定, 简单、 方便、 可靠。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框图 ;
     图 2 为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简易平台的总体结构图 ;
     图 3 为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简易平台的长梁结构图 ;
     图 4 为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简易平台进行卫星装拆操作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所示, 为本发明方法的应用操作流程框图。
     首先将构成简易平台的零散部组件通过塔架的电梯运输到塔架的回转平台上 ( 两人即可运输完成 ) ; 在塔架的回转平台上将两根半梁对接成长梁 ; 长梁对接完成后, 将 长梁嵌接在搭板的凹槽处, 实现搭板与长梁的对接。 简易平台组装完成后, 整体与发射场塔 架的回转平台对接 ; 由两人分别按住长梁两侧, 一人按住搭板根部一侧, 则工作人员即可趴 伏在搭板上对微小卫星的星衣、 吊块、 螺钉等进行操作。 从以上步骤可以看出, 简易平台的搭建非常重要。简易平台的搭板如图 2 所示, 图 中 1 为搭板, 也即工作台面, 工作台面的一端有一条凸起, 形成与长梁安装的嵌槽 101, 2为 长梁。
     长梁的结构如图 3 所示, 图中 201 和 207 分别为第一半梁和第二半梁, 半梁为方 钢, 为了运输和操作方便, 通常长度不超过 2.5 米 ; 202 和 206 分别为第一半梁和第二半梁 上的螺钉样孔点, 两个半梁对接处的内部四个角上嵌接了四个导向连接钢条 203( 即为直 角角钢 ) ; 204 为连接光孔, 205 为焊接在角钢上连接光孔处的螺母。
     对于第一半梁, 在半梁互相对接的一端打螺钉样孔点, 而后装入四件导向连接钢 条 203, 并使四个连接钢条的四个面分别贴紧半梁方钢内表面, 然后将导向连接钢条之间的 接缝处用电焊焊接固定, 在导向连接钢条上配打连接光孔。 然后在连接光孔插上螺钉, 螺钉 的钉头在配合面, 在导向连接钢条的内部拧上螺母, 当螺母紧贴在导向连接钢条的内壁后, 将螺母焊接固定在导向连接钢条的内表面, 然后撤掉全部螺钉。
     用类似的方法, 将四个导向连接钢条的另外一端装入第二个半梁的光孔端, 对导 向连接钢条配打光孔, 并完成螺母的焊接。
     两个半梁的样孔点都已经打孔完毕, 四个导向连接钢条 203 样孔点打孔完毕且对 应的螺母焊接完毕后, 开始长梁的试对接。 四个导向连接钢条装入第一半梁的光孔端, 在螺 钉样孔点处用螺钉从第一半梁的外表面拧入对应的各螺钉, 使导向连接钢条牢固地与第一 半梁安装在一起, 4 个导向连接钢条与梁的一端拧紧防松固定 ; 然后将导向连接钢条的另 一端装入第二半梁的光孔端, 在螺钉样孔点处用螺钉从第二半梁的外表面拧入对应的各螺 钉, 使导向连接钢条牢固地与第二半梁安装在一起, 至此, 两个半梁组成的大梁加工完成。
     大梁 2 加工后, 两端垫上 150mm ~ 300mm 高的木块, 三人站在大梁中部同时冲击大 梁, 验证大梁的强度、 刚度无损坏和永久弯曲变形, 合格备用。
     在进行微小卫星的拆装时, 首先将其中的一个半梁从长梁上拆下, 连同搭板共 3
     大件由电梯运行塔架高层工作平台。 然后按照上述方法, 在塔架平台上拼装成长梁, 在长梁 上放上搭板, 注意搭板的凹槽处与长梁嵌接。搭好搭板后的简易平台外表面全部封贴单面 透明胶带, 确保人在平台上进行装拆操作时, 简易平台无多余物掉落。然后由三人分别抱 起长梁的两端及搭板的一端, 整体将平台移动到发射塔架回转平台悬空的两端。如图 4 所 示。此时, 长梁的长度, 即近似为回转平台上悬空圆形面的弦长, 接近距离由长梁的长度确 定。长梁搭接在回转平台上, 由两人分别按住长梁两侧, 防止长梁的滑动, 搭板根部的一端 也搭接在回转平台上, 由一人按住防止滑动。 平台由人为的固定稳定后, 工作人员即可趴伏 在搭板上对微小卫星进行装拆操作。工作人员的肩膀与搭板的伸出端平齐, 腿由后面的工 作人员按住, 操作工具由后面的工作人员传递过来, 此时伸出双手, 可以拆除微小卫星的吊 具、 拆除星衣, 并利用扳手将吊块拆掉, 并在原来的螺孔处安装螺钉填平。
     本发明方法为后续微小型卫星在塔架上跨距较大时的操作提供了良好参考及借 鉴作用。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41531A43申请公布日20110112CN101941531ACN101941531A21申请号201010272474322申请日20100903B64G5/0020060171申请人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地址100094北京市5616信箱72发明人常新亚包锦忠罗鹰兰丁冷允激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代理人安丽54发明名称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57摘要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利用在卫星发射塔架上搭建的由两个半梁及搭板构成的简易操作平台实现了针对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在实际操作时,首先将两个半梁和搭板运输到塔架的回转平台。

2、上,将带有导向连接钢条的半梁上外露的导向连接钢条插入另一根半梁,并通过螺钉样孔点用螺钉将两者固定,将两个半梁拼接成一个长梁。然后将长梁嵌接在搭板的凹槽处,将长梁和搭板整体与发射场塔架的回转平台对接,形成简易操作平台,工作人员趴伏在搭板上即可实现对微小卫星的星衣、吊具等的拆装操作。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可靠,解决了塔架上跨距大、且运载火箭安装面不允许踩踏情况下的微小型卫星安装及拆卸操作问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1941536A1/1页21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加工两根半梁、四根导向连接钢。

3、条及一个搭板;半梁的横截面为矩形,半梁的一端外表面设置螺钉样孔点,导向连接钢条上设置与半梁对应的螺钉样孔点,导向连接钢条的一侧与样孔点对应位置处焊接螺母,搭板为长方形,搭板上设有与半梁尺寸匹配的凹槽;2将四根导向连接钢条的一半深入其中一个半梁,并通过螺钉样孔点,用螺钉分别将四根导向连接钢条固定在半梁的内表面上,然后将两根半梁和搭板运输到塔架的回转平台上;3在塔架的回转平台上,将带有导向连接钢条的半梁上外露的导向连接钢条插入另一根半梁,并通过螺钉样孔点用螺钉将两者固定,将两个半梁拼接成一个长梁;4将长梁嵌接在搭板的凹槽处,长梁和搭板整体与发射场塔架的回转平台搭接,形成操作平台;5工作人员趴伏在操。

4、作平台的搭板上对微小卫星的星衣、吊具进行拆装操作。权利要求书CN101941531ACN101941536A1/3页3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卫星的装拆方法。背景技术0002微小卫星一般是指重量小于100公斤的卫星。考虑到发射成本等因素,微小卫星一般采用搭载发射的方式。卫星与运载火箭对接安装时,一般将微小卫星安装在主星的支架内部,因此需要先安装微小卫星,再完成主星与运载火箭的对接。0003由于微小卫星在运载火箭的中间,且本身的包络尺寸较小,而发射塔架上回转平台口径较大直径5M,因此发射塔架回转平台与微小卫星之间的跨距较大,在运载与卫星的对接面不允许踩踏。

5、的情况下,悬空装拆星上起吊接头和装拆螺钉、摘除星衣等操作均难于实现。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可靠的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解决了塔架上跨度距离大、且运载火箭安装面不允许踩踏情况下的微小型卫星安装及拆卸操作问题。000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基于大跨距悬空的微小卫星装拆方法,步骤如下00061加工两根半梁、四根导向连接钢条及一个搭板;半梁的横截面为矩形,半梁的一端外表面设置螺钉样孔点,导向连接钢条上设置与半梁对应的螺钉样孔点,导向连接钢条的一侧与样孔点对应位置处焊接螺母,搭板为长方形,搭板上设有与半梁尺寸匹配的凹槽;00072将四根导。

6、向连接钢条的一半深入其中一个半梁,并通过螺钉样孔点,用螺钉分别将四根导向连接钢条固定在半梁的内表面上,然后将两根半梁和搭板运输到塔架的回转平台上;00083在塔架的回转平台上,将带有导向连接钢条的半梁上外露的导向连接钢条插入另一根半梁,并通过螺钉样孔点用螺钉将两者固定,将两个半梁拼接成一个长梁;00094将长梁嵌接在搭板的凹槽处,长梁和搭板整体与发射场塔架的回转平台搭接,形成操作平台;00105工作人员趴伏在操作平台的搭板上对微小卫星的星衣、吊具进行拆装操作。00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00121本发明所采用的对接长梁及搭板来装拆微小卫星星衣及吊具的方法,经济适用,套接连接操作方便;。

7、00132用两根钢质方管对接成长梁,单根方管可以由塔架的电梯运输,单件长度不超过25米,一人可以搬动操作。长梁与一块搭接木组成操作平台,组装快捷方便;00143长梁对接方式简单方便、刚度好、强度高,能耐较高的冲击及振动,承载不低于100KG,人趴在木板上操作即可;说明书CN101941531ACN101941536A2/3页400154电梯运输长方管到塔架上后,长梁对接无需焊接,长方管内侧套接在4个角钢上,角钢内部焊接螺母,用钢螺钉拧紧固定,简单、方便、可靠。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框图;0017图2为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简易平台的总体结构图;0018图3为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简易平。

8、台的长梁结构图;0019图4为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简易平台进行卫星装拆操作时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方法的应用操作流程框图。0021首先将构成简易平台的零散部组件通过塔架的电梯运输到塔架的回转平台上两人即可运输完成;在塔架的回转平台上将两根半梁对接成长梁;长梁对接完成后,将长梁嵌接在搭板的凹槽处,实现搭板与长梁的对接。简易平台组装完成后,整体与发射场塔架的回转平台对接;由两人分别按住长梁两侧,一人按住搭板根部一侧,则工作人员即可趴伏在搭板上对微小卫星的星衣、吊块、螺钉等进行操作。0022从以上步骤可以看出,简易平台的搭建非常重要。简易平台的搭板如图2所示,图中1为搭板,也。

9、即工作台面,工作台面的一端有一条凸起,形成与长梁安装的嵌槽101,2为长梁。0023长梁的结构如图3所示,图中201和207分别为第一半梁和第二半梁,半梁为方钢,为了运输和操作方便,通常长度不超过25米;202和206分别为第一半梁和第二半梁上的螺钉样孔点,两个半梁对接处的内部四个角上嵌接了四个导向连接钢条203即为直角角钢;204为连接光孔,205为焊接在角钢上连接光孔处的螺母。0024对于第一半梁,在半梁互相对接的一端打螺钉样孔点,而后装入四件导向连接钢条203,并使四个连接钢条的四个面分别贴紧半梁方钢内表面,然后将导向连接钢条之间的接缝处用电焊焊接固定,在导向连接钢条上配打连接光孔。然后。

10、在连接光孔插上螺钉,螺钉的钉头在配合面,在导向连接钢条的内部拧上螺母,当螺母紧贴在导向连接钢条的内壁后,将螺母焊接固定在导向连接钢条的内表面,然后撤掉全部螺钉。0025用类似的方法,将四个导向连接钢条的另外一端装入第二个半梁的光孔端,对导向连接钢条配打光孔,并完成螺母的焊接。0026两个半梁的样孔点都已经打孔完毕,四个导向连接钢条203样孔点打孔完毕且对应的螺母焊接完毕后,开始长梁的试对接。四个导向连接钢条装入第一半梁的光孔端,在螺钉样孔点处用螺钉从第一半梁的外表面拧入对应的各螺钉,使导向连接钢条牢固地与第一半梁安装在一起,4个导向连接钢条与梁的一端拧紧防松固定;然后将导向连接钢条的另一端装入。

11、第二半梁的光孔端,在螺钉样孔点处用螺钉从第二半梁的外表面拧入对应的各螺钉,使导向连接钢条牢固地与第二半梁安装在一起,至此,两个半梁组成的大梁加工完成。0027大梁2加工后,两端垫上150MM300MM高的木块,三人站在大梁中部同时冲击大梁,验证大梁的强度、刚度无损坏和永久弯曲变形,合格备用。0028在进行微小卫星的拆装时,首先将其中的一个半梁从长梁上拆下,连同搭板共3说明书CN101941531ACN101941536A3/3页5大件由电梯运行塔架高层工作平台。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在塔架平台上拼装成长梁,在长梁上放上搭板,注意搭板的凹槽处与长梁嵌接。搭好搭板后的简易平台外表面全部封贴单面透明胶带。

12、,确保人在平台上进行装拆操作时,简易平台无多余物掉落。然后由三人分别抱起长梁的两端及搭板的一端,整体将平台移动到发射塔架回转平台悬空的两端。如图4所示。此时,长梁的长度,即近似为回转平台上悬空圆形面的弦长,接近距离由长梁的长度确定。长梁搭接在回转平台上,由两人分别按住长梁两侧,防止长梁的滑动,搭板根部的一端也搭接在回转平台上,由一人按住防止滑动。平台由人为的固定稳定后,工作人员即可趴伏在搭板上对微小卫星进行装拆操作。工作人员的肩膀与搭板的伸出端平齐,腿由后面的工作人员按住,操作工具由后面的工作人员传递过来,此时伸出双手,可以拆除微小卫星的吊具、拆除星衣,并利用扳手将吊块拆掉,并在原来的螺孔处安装螺钉填平。0029本发明方法为后续微小型卫星在塔架上跨距较大时的操作提供了良好参考及借鉴作用。0030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说明书CN101941531ACN101941536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41531ACN101941536A2/2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4153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