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悬挂.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800898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58399.5

申请日:

2009.07.10

公开号:

CN101941367A

公开日:

2011.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0G 17/0165申请公布日:20110112|||公开

IPC分类号:

B60G17/0165; B60G21/04

主分类号:

B60G17/0165

申请人:

汪国胜

发明人:

汪国胜

地址:

100072 北京市丰台区槐树岭四号院42栋50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挂,一种车辆悬挂,包括具有具有上横臂、下横臂、轮毂、弹簧、与减振器,其特征在于:一种车辆悬挂,包括具有具有上横臂10、下横臂11、轮毂7、弹簧5、与减振器6、车轮12等常规零部件,其特征在于:悬挂包含电机4及对称布置的螺杆结构,电机4的转轴与螺杆机构的螺杆3同轴,螺杆3的转动是靠电机4来驱动的。通过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达到调节车辆距地高度,改变弹簧5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与减振器6在垂直方向上的阻尼系数的目的,使车辆适应在不同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的平顺性要求;另外,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辆悬挂, 包括具有具有上横臂、 下横臂、 轮毂、 弹簧、 与减振器, 其特征在于 : 一种车辆悬挂, 包括具有具有上横臂 10、 下横臂 11、 轮毂 7、 弹簧 5、 与减振器 6、 车轮 12 等常 规零部件, 其特征在于 : 悬挂包含电机 4 及对称布置的螺杆结构, 电机 4 的转轴与螺杆机构 的螺杆 3 同轴, 螺杆 3 的转动是靠电机 4 来驱动的。
2: 权利要求 1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悬挂总成前后方向布置。
3: 权利要求 2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每个悬挂总成用二对减振器 6 与弹簧 5, 每对减 振器 6 与弹簧 5 同轴且呈轴对称,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 于下横臂 11 上。
4: 权利要求 2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每个悬挂总成只用二个呈轴对称布置的弹簧 5 与一个竖直布置的减振器 6, 弹簧 5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 接于下横臂 11 上 ; 减振器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 1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5: 权利要求 2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每个悬挂总成只用二个呈轴对称布置的弹簧 5 与减振器 6, 弹簧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连杆 8 与下 连杆 9 的铰点处或上连杆 9 上的某位置 ; 减振器 6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6: 权利要求 5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还在于 : 上连杆 8 与下连杆 9 等长 ; 上连杆 8 上端 连接于车体 1, 下端与与下连杆 9 上端销钉连接, 下连杆 9 下端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7: 权利要求 2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每个悬挂总成用二个弹簧 5 与一个竖直布置的 减振器 6, 弹簧 5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连杆 8 与下 连杆 9 的铰点或上连杆 9 上的某位置 ; 减振器 6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 1 上, 下端用销钉连 接于下横臂 11 上。
8: 权利要求 1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悬挂左右横向布置, 左右悬挂共同一个电机 4。
9: 权利要求 8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左右悬挂各用用一个弹簧 5 与一个减振器 6, 减 振器与弹簧同轴, 弹簧与减振器的上端用销钉连接于横向布置的螺杆机构的螺母上, 弹簧 与减振器的下端用销钉连接下横臂上。
10: 权利要求 8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左右悬挂各用用一个弹簧 5 与一个减振器 6, 弹簧 5 与减振器 6 分开布置, 弹簧 5 的上端用销钉连接于横向布置的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 减振器 6 上端连接于车体 1, 下端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说明书


一种车辆悬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悬挂装置, 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车辆距地高调节与 减振功能的半主动车辆悬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车辆半主动悬挂一般是通过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来改变车辆悬挂装置 的振动特性来达到减小车辆振动的目的, 但由于仅改变阻尼不能实现车辆姿态与车辆距地 高的调节, 并且减振效果有限。尤其是对大吨位的军用车辆, 如果改变阻尼系数, 有可能使 得整个车辆减振器的阻尼力减小, 使得车辆在高频的砂石路面上行驶时, 减振器温度升高 很快从而使车辆减振性能变坏, 反而起到不好的效果。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能便利调节车辆距地高并且能实 现悬挂弹性元件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可调的车辆悬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辆悬挂的技术方案基本构思如下 : 一种 车辆悬挂, 包括具有上横臂、 下横臂、 轮毂、 弹簧、 与减振器, 其特征在于 : 悬挂包含电机 4 及 对称布置的螺杆结构, 电机 4 的转轴与螺杆机构的螺杆 3 同轴, 螺杆 3 的转动是靠电机 4 来 驱动的。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悬挂总成前后方向布置。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每个悬挂总成用二对减振器 6 与弹簧 5, 每对减振器 6 与 弹簧 5 同轴且呈轴对称,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每个悬挂总成只用二个呈轴对称布置的弹簧 5 与一个竖 直布置的减振器 6, 弹簧 5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 臂 11 上 ; 减振器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 1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每个悬挂总成只用二个呈轴对称布置的弹簧 5 与减振器 6, 弹簧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连杆 8 与下连杆 9 的 铰点处或上连杆 9 上的某位置 ; 减振器 6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 钉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还在于 : 上连杆 8 与下连杆 9 等长 ; 上连杆 8 上端连接于车体 1, 下端与与下连杆 9 上端销钉连接, 下连杆 9 下端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每个悬挂总成用二个弹簧 5 与一个竖直布置的减振器 6, 弹簧 5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连杆 8 与下连杆 9 的 铰点或上连杆 9 上的某位置 ; 减振器 6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 1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 臂 11 上。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悬挂左右横向布置, 左右悬挂共同一个电机 4。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左右悬挂各用用一个弹簧 5 与一个减振器 6, 减振器与弹 簧同轴, 弹簧与减振器的上端用销钉连接于横向布置的螺杆机构的螺母上, 弹簧与减振器 的下端用销钉连接下横臂上。
     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 : 左右悬挂各用用一个弹簧 5 与一个减振器 6, 弹簧 5 与减 振器 6 分开布置, 弹簧 5 的上端用销钉连接于横向布置的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 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 减振器 6 上端连接于车体 1, 下端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通过电机调节螺母位置, 可以改变车辆静止姿态、 车 辆距地高以适应不同路面行驶要求 ; 同时可以改变弹簧与减振器的受力角度, 达到改变车 辆悬挂刚度系数与阻尼系数的目的, 以适应在不同路面不同速度行驶时的平顺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方案一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方案二示意图 ;
     图 3 为本发明方案三示意图 ; 图 4 为本发明方案四示意图 ;
     图 5 为本发明方案五示意图 ;
     图中 1. 车体, 2. 螺母, 3. 螺杆, 4. 电机, 5. 弹簧, 6. 减振器, 7. 轮毂, 8. 上连杆, 9. 下连杆, 10. 上横臂, 11. 下横臂, 12. 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
     图 1 为本发明方案一示意图,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车辆悬挂包括车体 1, 螺母 2, 螺 杆 3, 电机 4, 弹簧 5, 减振器 6, 轮毂 7, 车轮 12 组成。其特征是 : 每个悬挂总成用一个电机 4 及对称布置的二个螺杆机构 ; 电机 4 的转轴与螺杆 3 同轴。
     其特征还在于 : 悬挂总成前后方向布置。
     其特征还在于 : 每个悬挂总成用二对减振器 6 与弹簧 5, 每对减振器 6 与弹簧 5 同 轴且呈轴对称,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从此方案中可见, 如果启动电机 4, 驱动螺杆 3 转动, 改变螺母 2 的前后位置, 就能 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 α。同时调节车辆距地高度, 能使车辆适应不同路面 上的行驶要求, 另外, 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
     同时, 通过如果启动电机 4, 驱动螺杆 3 转动, 改变螺母 2 的前后位置, 就能改变对 称布置的弹簧 5 与减振器 6 的受力角度 α。还可以达到改变弹簧 5 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 数与减振器 6 在垂直方向上的阻尼系数。使车辆适应在不同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的平顺 性要求。
     图 2 为本发明方案二示意图, 如图 2 所示, 方案二与方案一基本相似, 不同之处在 于本方案只用了一个减振器 6, 其特征是 : 每个悬挂总成只用二个呈轴对称布置的弹簧 5 与 一个竖直布置的减振器 6, 弹簧 5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 于下横臂 11 上 ; 减振器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 1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从方案二中可见, 如果启动电机 4, 驱动螺杆 3 转动, 改变螺母 2 的前后位置, 就能 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 α。同时调节车辆距地高度, 能使车辆适应不同路面 上的行驶要求, 另外, 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
     同时, 通过如果启动电机 4, 驱动螺杆 3 转动, 改变螺母 2 的前后位置, 就能改变对 称布置的弹簧的角度 α, 以改变弹簧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达到车辆适应不同路面不 同速度下平顺性要求。
     图 3 为本发明方案三示意图, 如图 3 所示, 方案三与方案一基本相似, 不同之处在 于本方案增加了二个上连杆 8 与二个下连杆 9。上连杆 8 与下连杆 9 等长 ; 上连杆 8 与下 连杆 9、 车轮、 车体构与一个平行的四杆机构 ; 其特征是 : 每个悬挂总成用二个呈轴对称布 置的弹簧 5 与减振器 6, 弹簧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 连杆 8 与下连杆 9 的铰点处或上连杆 9 上的某位置 ; 减振器 6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 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方案三其特征还在于 : 上连杆 8 与下连杆 9 等长 ; 上连杆 8 上端连接于车体 1, 下 端与与下连杆 9 上端销钉连接, 下连杆 9 下端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从方案三中可见, 如果启动电机 4, 驱动螺杆 3 转动, 改变螺母 2 的前后位置, 就能 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 α。同时调节车辆距地高度, 能使车辆适应不同路面 上的行驶要求, 另外, 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
     同时, 通过如果启动电机 4, 驱动螺杆 3 转动, 改变螺母 2 的前后位置, 就能改变对 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 α。 可以改变弹簧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与减振器在垂直 方向上的阻尼系数。达到车辆适应不同路面不同速度下平顺性要求。
     图 4 为本发明方案四示意图, 如图 4 所示, 方案四与方案三基本相似, 不同之处在 于本方案只用了一个竖直放置的减振器 6。其特征是 : 每个悬挂总成用二个弹簧 5 与一个 竖直布置的减振器 6, 弹簧 5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 连杆 8 与下连杆 9 的铰点或上连杆 9 上的某位置 ; 减振器 6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 1 上, 下 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从此方案中可见, 如果启动电机 4, 驱动螺杆 3 转动, 改变螺母 2 的前后位置, 就能 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 α。同时调节车辆距地高度, 能使车辆适应不同路面 上的行驶要求, 另外, 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
     同时, 通过如果启动电机 4, 驱动螺杆 3 转动, 改变螺母 2 的前后位置, 就能改变对 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 α, 可以改变弹簧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与, 达到车辆适 应不同路面不同速度下平顺性要求。
     图 5 为本发明方案五示意图, 如图 5 所示, 本方案的特征是 : 悬挂左右横向布置, 左 右悬挂共同一个电机 4。
     方案五特征还在于 : 左右悬挂各用用一个弹簧 5 与一个减振器 6, 减振器与弹簧同 轴, 弹簧 5 与减振器 6 的上端用销钉连接于横向布置的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弹簧 5 与减振 器 6 的下端用销钉连接下横臂上。
     从此方案中可见, 如果启动电机 4, 驱动螺杆 3 转动, 改变螺母 2 的前后位置, 就能 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 α。同时调节车辆距地高度, 能使车辆适应不同路面 上的行驶要求, 另外, 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同时, 通过如果启动电机 4, 驱动螺杆 3 转动, 改变螺母 2 的前后位置, 就能改变对 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 α, 可以改变弹簧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与减振器在垂直 方向上的阻尼系数。达到车辆适应不同路面不同速度下平顺性要求。
     当然, 方案五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变异, 如可以把弹簧 5 与减振器 6 分开布置, 如把 减振器 6 直接连接于车体 1 与下横臂 11 之间, 这时其特征是 : 左右悬挂各用一个弹簧 5 与 一个减振器 6, 弹簧 5 与减振器 6 分开布置, 弹簧 5 与减振器 6 分开布置, 弹簧 5 的上端用销 钉连接于横向布置的螺杆机构的螺母 2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 减振器 6 上端 连接于车体 1 上, 下端连接于下横臂 11 上。
     另外, 可方案均可以做不同的变异, 如把弹簧垂直布置, 就能达到只改变垂直方向 上的阻尼系数的效果 ; 如仅把减振器垂直布置, 就能达到只改变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的 效果, 以适应不同的设计要求。
     由于螺杆机构的螺旋角设置得较小, 螺杆机构只有在电机启动时才可以调节螺母 位置, 起到半主动调节悬挂的效果, 在电机停止状态时, 螺杆机构处于自锁状态。
     综上所述, 本发明发有方案均能通过改变螺母 2 的前后位置, 达到调节车辆距地 高度, 使车辆适应不同路面上的行驶要求。 另外, 还能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调节车辆静止姿态。
     同时, 所有方案均能调节弹簧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 达到调节车辆悬挂刚度 的半主动减振效果, 以适应车辆在不同路面上不同速度下的平顺性行驶要求 ;
     本发明的方案二、 方案四由于减振器 6 垂直布置, 减振器 6 的阻尼系数不能改变, 仅只能改变弹簧 5 垂直刚度系数。
     从上可见本发明能应用于各种民用轮式车辆的悬挂, 由于军用车辆行驶的路面较 差, 平顺性要求较高, 而本发明的车辆距地高调节功能与刚度阻尼系数的调节功能显然非 常适合于军用轮式车辆的悬挂要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发明专利说明书之后可进行其它变更和修改, 但这些变更 和修改均在本发明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车辆悬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车辆悬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车辆悬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车辆悬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车辆悬挂.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41367A43申请公布日20110112CN101941367ACN101941367A21申请号200910158399522申请日20090710B60G17/0165200601B60G21/0420060171申请人汪国胜地址100072北京市丰台区槐树岭四号院42栋502号72发明人汪国胜54发明名称一种车辆悬挂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挂,一种车辆悬挂,包括具有具有上横臂、下横臂、轮毂、弹簧、与减振器,其特征在于一种车辆悬挂,包括具有具有上横臂10、下横臂11、轮毂7、弹簧5、与减振器6、车轮12等常规零部件,其特征在于悬挂包含电机4及对称布置的螺杆。

2、结构,电机4的转轴与螺杆机构的螺杆3同轴,螺杆3的转动是靠电机4来驱动的。通过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达到调节车辆距地高度,改变弹簧5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与减振器6在垂直方向上的阻尼系数的目的,使车辆适应在不同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的平顺性要求;另外,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CN101941372A1/1页21一种车辆悬挂,包括具有具有上横臂、下横臂、轮毂、弹簧、与减振器,其特征在于一种车辆悬挂,包括具有具有上横臂10、下横臂11、轮毂7、弹簧5、与减振。

3、器6、车轮12等常规零部件,其特征在于悬挂包含电机4及对称布置的螺杆结构,电机4的转轴与螺杆机构的螺杆3同轴,螺杆3的转动是靠电机4来驱动的。2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悬挂总成前后方向布置。3权利要求2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用二对减振器6与弹簧5,每对减振器6与弹簧5同轴且呈轴对称,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4权利要求2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只用二个呈轴对称布置的弹簧5与一个竖直布置的减振器6,弹簧5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减振器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1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5。

4、权利要求2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只用二个呈轴对称布置的弹簧5与减振器6,弹簧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连杆8与下连杆9的铰点处或上连杆9上的某位置;减振器6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6权利要求5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还在于上连杆8与下连杆9等长;上连杆8上端连接于车体1,下端与与下连杆9上端销钉连接,下连杆9下端连接于下横臂11上。7权利要求2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用二个弹簧5与一个竖直布置的减振器6,弹簧5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连杆8与下连杆9的铰点或上连杆9上的某位置;减振器。

5、6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1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8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悬挂左右横向布置,左右悬挂共同一个电机4。9权利要求8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左右悬挂各用用一个弹簧5与一个减振器6,减振器与弹簧同轴,弹簧与减振器的上端用销钉连接于横向布置的螺杆机构的螺母上,弹簧与减振器的下端用销钉连接下横臂上。10权利要求8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左右悬挂各用用一个弹簧5与一个减振器6,弹簧5与减振器6分开布置,弹簧5的上端用销钉连接于横向布置的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减振器6上端连接于车体1,下端连接于下横臂11上。权利要求书CN101941367ACN10194。

6、1372A1/4页3一种车辆悬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悬挂装置,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车辆距地高调节与减振功能的半主动车辆悬架。【背景技术】0002目前的车辆半主动悬挂一般是通过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来改变车辆悬挂装置的振动特性来达到减小车辆振动的目的,但由于仅改变阻尼不能实现车辆姿态与车辆距地高的调节,并且减振效果有限。尤其是对大吨位的军用车辆,如果改变阻尼系数,有可能使得整个车辆减振器的阻尼力减小,使得车辆在高频的砂石路面上行驶时,减振器温度升高很快从而使车辆减振性能变坏,反而起到不好的效果。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本发明。【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针对现。

7、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便利调节车辆距地高并且能实现悬挂弹性元件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可调的车辆悬挂。000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辆悬挂的技术方案基本构思如下一种车辆悬挂,包括具有上横臂、下横臂、轮毂、弹簧、与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悬挂包含电机4及对称布置的螺杆结构,电机4的转轴与螺杆机构的螺杆3同轴,螺杆3的转动是靠电机4来驱动的。0006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悬挂总成前后方向布置。0007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用二对减振器6与弹簧5,每对减振器6与弹簧5同轴且呈轴对称,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0008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每个。

8、悬挂总成只用二个呈轴对称布置的弹簧5与一个竖直布置的减振器6,弹簧5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减振器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1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0009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只用二个呈轴对称布置的弹簧5与减振器6,弹簧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连杆8与下连杆9的铰点处或上连杆9上的某位置;减振器6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0010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还在于上连杆8与下连杆9等长;上连杆8上端连接于车体1,下端与与下连杆9上端销钉连接,下连杆9下端连接于下横臂11上。0。

9、011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用二个弹簧5与一个竖直布置的减振器6,弹簧5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连杆8与下连杆9的铰点或上连杆9上的某位置;减振器6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1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说明书CN101941367ACN101941372A2/4页40012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悬挂左右横向布置,左右悬挂共同一个电机4。0013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左右悬挂各用用一个弹簧5与一个减振器6,减振器与弹簧同轴,弹簧与减振器的上端用销钉连接于横向布置的螺杆机构的螺母上,弹簧与减振器的下端用销钉连接下横臂上。0014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左右悬挂各用。

10、用一个弹簧5与一个减振器6,弹簧5与减振器6分开布置,弹簧5的上端用销钉连接于横向布置的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减振器6上端连接于车体1,下端连接于下横臂11上。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电机调节螺母位置,可以改变车辆静止姿态、车辆距地高以适应不同路面行驶要求;同时可以改变弹簧与减振器的受力角度,达到改变车辆悬挂刚度系数与阻尼系数的目的,以适应在不同路面不同速度行驶时的平顺性要求。【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方案一示意图;0017图2为本发明方案二示意图;0018图3为本发明方案三示意图;0019图4为本发明方案四示意图;0020图5为本发明方案五示意图。

11、;0021图中1车体,2螺母,3螺杆,4电机,5弹簧,6减振器,7轮毂,8上连杆,9下连杆,10上横臂,11下横臂,12车轮。【具体实施方式】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0023图1为本发明方案一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车辆悬挂包括车体1,螺母2,螺杆3,电机4,弹簧5,减振器6,轮毂7,车轮12组成。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用一个电机4及对称布置的二个螺杆机构;电机4的转轴与螺杆3同轴。0024其特征还在于悬挂总成前后方向布置。0025其特征还在于每个悬挂总成用二对减振器6与弹簧5,每对减振器6与弹簧5同轴且呈轴对称,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

12、于下横臂11上。0026从此方案中可见,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同时调节车辆距地高度,能使车辆适应不同路面上的行驶要求,另外,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0027同时,通过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5与减振器6的受力角度。还可以达到改变弹簧5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与减振器6在垂直方向上的阻尼系数。使车辆适应在不同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的平顺性要求。0028图2为本发明方案二示意图,如图2所示,方案二与方案一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方案只用了一个减振器6,其特征是每个。

13、悬挂总成只用二个呈轴对称布置的弹簧5与一个竖直布置的减振器6,弹簧5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减振器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1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说明书CN101941367ACN101941372A3/4页50029从方案二中可见,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同时调节车辆距地高度,能使车辆适应不同路面上的行驶要求,另外,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0030同时,通过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的角度,以改变弹簧在垂直方。

14、向上的刚度系数。达到车辆适应不同路面不同速度下平顺性要求。0031图3为本发明方案三示意图,如图3所示,方案三与方案一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方案增加了二个上连杆8与二个下连杆9。上连杆8与下连杆9等长;上连杆8与下连杆9、车轮、车体构与一个平行的四杆机构;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用二个呈轴对称布置的弹簧5与减振器6,弹簧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连杆8与下连杆9的铰点处或上连杆9上的某位置;减振器6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0032方案三其特征还在于上连杆8与下连杆9等长;上连杆8上端连接于车体1,下端与与下连杆9上端销钉连接,。

15、下连杆9下端连接于下横臂11上。0033从方案三中可见,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同时调节车辆距地高度,能使车辆适应不同路面上的行驶要求,另外,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0034同时,通过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可以改变弹簧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与减振器在垂直方向上的阻尼系数。达到车辆适应不同路面不同速度下平顺性要求。0035图4为本发明方案四示意图,如图4所示,方案四与方案三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方案只用了一个竖直放置的减振器6。其特征是每个。

16、悬挂总成用二个弹簧5与一个竖直布置的减振器6,弹簧5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连杆8与下连杆9的铰点或上连杆9上的某位置;减振器6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1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0036从此方案中可见,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同时调节车辆距地高度,能使车辆适应不同路面上的行驶要求,另外,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0037同时,通过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可以改变弹簧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与,达到车辆适应不同路。

17、面不同速度下平顺性要求。0038图5为本发明方案五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方案的特征是悬挂左右横向布置,左右悬挂共同一个电机4。0039方案五特征还在于左右悬挂各用用一个弹簧5与一个减振器6,减振器与弹簧同轴,弹簧5与减振器6的上端用销钉连接于横向布置的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弹簧5与减振器6的下端用销钉连接下横臂上。0040从此方案中可见,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同时调节车辆距地高度,能使车辆适应不同路面上的行驶要求,另外,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说明书CN101941367ACN101941372A4/4页60。

18、041同时,通过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可以改变弹簧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与减振器在垂直方向上的阻尼系数。达到车辆适应不同路面不同速度下平顺性要求。0042当然,方案五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变异,如可以把弹簧5与减振器6分开布置,如把减振器6直接连接于车体1与下横臂11之间,这时其特征是左右悬挂各用一个弹簧5与一个减振器6,弹簧5与减振器6分开布置,弹簧5与减振器6分开布置,弹簧5的上端用销钉连接于横向布置的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减振器6上端连接于车体1上,下端连接于下横臂11上。0043另外,可方案均可。

19、以做不同的变异,如把弹簧垂直布置,就能达到只改变垂直方向上的阻尼系数的效果;如仅把减振器垂直布置,就能达到只改变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的效果,以适应不同的设计要求。0044由于螺杆机构的螺旋角设置得较小,螺杆机构只有在电机启动时才可以调节螺母位置,起到半主动调节悬挂的效果,在电机停止状态时,螺杆机构处于自锁状态。0045综上所述,本发明发有方案均能通过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达到调节车辆距地高度,使车辆适应不同路面上的行驶要求。0046另外,还能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调节车辆静止姿态。0047同时,所有方案均能调节弹簧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达到调节车辆悬挂刚度的半主动减振效果,以适应车辆在不同路。

20、面上不同速度下的平顺性行驶要求;0048本发明的方案二、方案四由于减振器6垂直布置,减振器6的阻尼系数不能改变,仅只能改变弹簧5垂直刚度系数。0049从上可见本发明能应用于各种民用轮式车辆的悬挂,由于军用车辆行驶的路面较差,平顺性要求较高,而本发明的车辆距地高调节功能与刚度阻尼系数的调节功能显然非常适合于军用轮式车辆的悬挂要求。0050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发明专利说明书之后可进行其它变更和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在本发明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1941367ACN101941372A1/3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41367ACN101941372A2/3页8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41367ACN101941372A3/3页9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4136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