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仪.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800864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8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4013.7

申请日:

2009.07.03

公开号:

CN101943561A

公开日:

2011.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1B 5/25登记生效日:2017082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李红侠变更后权利人:李彦亮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和平路华祥里6栋2单元301室变更后权利人:054000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苏家营乡前无尘村013号|||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1B 5/25登记生效日:2017030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郴州微巢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李红侠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白露塘临邑大道坪田标准厂房企业服务中心832室变更后权利人: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和平路华祥里6栋2单元301室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株洲市智汇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G01B 5/25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张秉君变更后:李红侠|||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1B 5/25登记生效日:2016120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孟玲变更后权利人:郴州微巢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通江路18-28号变更后权利人: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白露塘临邑大道坪田标准厂房企业服务中心832室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株洲市智汇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1B 5/25登记生效日:201604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胡丽春变更后权利人:孟玲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通江路18-28号变更后权利人: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通江路18-28号|||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1B 5/25登记生效日:201510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胡丽春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变更后权利人: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通江路18-28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B 5/25申请日:20090703|||公开

IPC分类号:

G01B5/25; G01B5/02

主分类号:

G01B5/25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秉君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检测仪,检测一为杆状的待测零件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度及距离是否合格,该检测仪包括一检测台、该检测台上装设一定位机构及可滑动的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包括一导向块,该导向块设有一导引孔,该导引孔的中心轴平行于该待测零件的长度方向,该导向块上设有若干触发机构,这些触发机构伸入该导引孔并围绕该导向块的导引孔分布,该导向机构滑动而使该待测零件穿过该引导孔,根据该待测零件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度及距离的不同,该待测零件与这些触发机构保持间隔或相互接触,从而通过该电器控制箱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并由该指示装置进行指示。该检测仪可有高效、准确地检测该待测零件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度及距离是否合格。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检测仪, 检测一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相对于相对于一基准面的平行度及与该基准 面的距离是否合格, 该检测仪包括一检测台、 该检测台上装设一固定该待测零件的定位机 构、 一沿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的长度方向滑动的导向机构、 一电器控制箱及一指示装置, 该 导向机构包括一导向块, 该导向块设有一导引孔, 该导引孔的中心轴平行于该待测零件的 待测部的长度方向, 且该中心轴相对该基准面的距离由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与该基准面的 距离的理论值确定, 该导向块上设有若干触发机构, 这些触发机构伸入该导引孔并围绕该 导向块的导引孔分布, 该导向机构滑动而使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穿过该导向机构的导向块 的引导孔, 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相对于该基准面的平行度及与该基准面距离的不同使该待 测零件与这些触发机构间隔或接触, 从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并通过该电器控制箱的指示装 置进行指示, 用于判断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相对于该基准面的平行度及与该基准面的距离 是否合格。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检测仪, 其特征在于 : 该检测台上固定一滑轨组合, 该滑轨组 合包括一沿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轨本体, 该导向机构还包括一固定于 该导向块的基座, 该基座设有一供该滑轨本体滑动穿过的滑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检测仪, 其特征在于 : 该滑轨组合还包括一对分别固定于该 滑轨本体两端的限位块。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检测仪, 其特征在于 : 该定位机构包括两第一定位销、 一与该 两第一定位销不共线的第二定位销及一压紧件, 该第一、 第二定位销分别抵靠于该待测零 件的两侧, 该压紧件将该待测零件压紧于该检测台。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检测仪, 其特征在于 : 该检测台包括一承载板, 该承载板的顶 面贴靠于该待测零件, 该压紧件包括一抵靠于该待测零件背向该承载板的侧面的压板, 该 基准面重合于该承载板的顶面。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检测仪, 其特征在于 : 该检测台包括一承载板, 该两第一定位 销垂直固定于该承载板, 该两第一定位销的连线平行于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的长度方向, 该基准面垂直于该承载板并与该两第一定位销相切。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检测仪, 其特征在于 : 该导向块为长方体, 该导引孔贯穿该导 向块的前、 后侧面, 这些触发机构为四触发机构, 该四触发机构分别穿过该导向块的上、 下、 左、 右侧面而伸入该导向块的导引孔。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检测仪, 其特征在于 : 每一触发机构包括一概呈 “T” 形的触 头、 一弹簧、 一固定于导向块的安装件及一挡片, 该触头包括一进入该导向块的导引孔的抵 接部及一穿过该弹簧及该安装件的安装杆, 该挡片固定于该触头的安装杆的末端, 该弹簧 的两端分别挡止于该触头的抵接部及该挡片。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检测仪, 其特征在于 : 检测开始时, 这些触发机构导入高电 平, 该检测台导入低电平, 检测过程中, 若该待测零件接触其中一触发机构, 该触发机构变 为低电平而触发该指示装置发出相应指示。 2 101943561 A CN 101943568 说 明 检测仪 书 1/4 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检测仪, 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检测待测零件的杆状待测部相对 一基准面的平行度及与该基准面距离是否合格的检测仪。 [0001] 背景技术 [0002] 实际生产中, 很多零件的杆状部相对基准面的平行度及距离有一定要求。比如电 子设备散热器常用的 “U” 形的导热管, 其经过折弯成型后形成两支管, 该两支管的平行度及 在水平、 竖直方向上的距离直接影响到导热管与散热器组合后的散热效果。现有技术通过 投影仪或三次元进行检测, 检测周期长、 效率低, 不能满足产线大量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以上内容, 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高效、 准确地检测待测零件的杆状待测部相对 于至少一基准面的平行度及与该基准面的距离是否合格的检测仪。 [0004] 一种检测仪, 检测一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相对于相对于一基准面的平行度及与该基 准面的距离是否合格, 该检测仪包括一检测台、 该检测台上装设一固定该待测零件的定位 机构、 一沿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的长度方向滑动的导向机构、 一电器控制箱及一指示装置, 该导向机构包括一导向块, 该导向块设有一导引孔, 该导引孔的中心轴平行于该待测零件 的待测部的长度方向, 且该中心轴相对该基准面的距离由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与该基准面 的距离的理论值确定, 该导向块上设有若干触发机构, 这些触发机构伸入该导引孔并围绕 该导向块的导引孔分布, 该导向机构滑动而使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穿过该导向机构的导向 块的引导孔, 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相对于该基准面的平行度及与该基准面距离的不同使该 待测零件与这些触发机构间隔或接触, 从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并通过该电器控制箱的指示 装置进行指示, 用于判断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相对于该基准面的平行度及与该基准面的距 离是否合格。 [0005] 相较现有技术, 上述检测仪通过待测零件的杆状待测部穿过该导向机构的导向孔 时与这些触发机构的接触情况来判断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度及距离是 否合格, 检测过程操作方便, 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是本发明检测仪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该检测仪包括四触发机构。 [0007] 图 2 是图 1 中的触发机构的放大分解图。 [0008] 图 3 是图 1 中的检测仪的立体组合图。 [0009] 图 4 是图 3 中的检测仪检测一导热管时的使用状态图。 [0010] 图 5 是图 3 沿 VI-VI 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0011] 图 6 是图 4 中导热管的立体图。 [0012] 图 7 是图 6 的左视图。

说明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 1 及图 4, 本发明检测仪的较佳实施方式用于检测一待测零件的杆状待 测部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度及距离是否合格。该检测仪包括一检测台 10、 一定位机构 20、 一导向机构 30、 一滑轨组合 40、 四触发机构 50、 一指示装置 60 及一电器控制箱 70。
     请参阅图 6 及图 7, 本实施方式中, 待测零件为一概呈 “U” 形的导热管 100, 其包括 一扁圆杆状的基准部 101 及一圆杆状的待测部 102。该基准部 101 包括与待测部 102 相对 的两平面及设于该两平面之间的两弧面。本实施方式中, 检测仪用来检测该导热管 100 的 待测部 102 与一第一基准面 P1 及一第二基准面 P2 的距离 h、 w 是否合格。该第一基准面 P1 为该基准部 101 远离该待测部 102 的一平面 ( 基准部 101 外侧的平面 )。该第二基准面 P2 垂直该第一基准面 P1 并与邻近该待测部 102 的一弧面 ( 基准部 101 内侧的弧面 ) 相切。
     该检测台 10 包括一承载板 11 及分别锁入该承载板 11 的四角处的四支撑螺杆 13。 该承载板 11 设有两卡固孔 112 及一枢转孔 114。
     该定位机构 20 包括两第一定位销 22、 一第二定位销 24 及一压紧件 26。该压紧件 26 包括一拉钮 261、 一压块 262、 一导向杆 263、 一弹簧 264、 一挡片 265 及一对螺丝 2601、 2602。该拉钮 261 的中部设有一安装孔 2611。该压块 262 的一端设有一连接孔 2621。该 导向杆 263 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螺纹孔 ( 图未标号 )。 该导向机构 30 包括一基座 31、 一导向块 32、 一对侧板 33 及一护框 34。该基座 31 包括一滑动部 311, 其内设有一滑槽 312。 该滑动部 311 的顶面间隔设有一对凸块 315, 该对 凸块 315 上分别设一较小的固定块 316。该对凸块 315 之间形成一收容槽 3151。该对固定 块 316 之间形成一安装槽 314。该对凸块 315 的顶面分别设有一固定孔 3141。该导向块 32 为一长方体, 其中部设有一贯穿其前、 后侧面的概呈方形的导引孔 322, 该导向块 32 的上、 下、 左、 右侧面分别设有一贯穿至该导引孔 322 的定位孔 324 及设置于对应定位孔 324 两侧 的螺纹孔 326。每一侧板 33 的中部设有一概成方形的穿孔 331。该护框 34 概呈 “U” 形。
     该滑轨组合 40 包括一具有 “工” 字形横截面的滑轨本体 41、 一对分别凸设于该滑 轨本体 41 底部的固定柱 43 及一对限位块 45。
     请参阅图 2, 每一触发机构 50 包括一触头 51、 一弹簧 52、 一接线端子 53、 一安装件 54 及一挡片 55。该触头 51 概呈 “T” 形, 其包括一抵触部 511 及一自该抵触部 511 的中部 垂直延伸形成的安装杆 512。该安装杆 512 的末端 ( 远离该抵触部 511 的一端 ) 沿其长度 方向设有一螺纹孔 5121。该安装件 54 包括一收容部 541 及一对分别设置于该收容部 541 两侧的固定部 542。该收容部 541 设有一收容孔 5411。该对固定部 542 分别设有一固定孔 5421。
     该指示装置 60 固定于该检测台 10 的承载板 11, 其包括五指示灯 61 及一蜂鸣器 ( 图未示 )。这些指示灯 61 其中之一用于指示电源是否接通, 其它四个分别对应四触发机 构 50。
     请参阅图 1 至图 3, 将这些第一、 第二定位销 22、 24 垂直固定于该承载板 11 的顶 部。将该压紧件 26 组设于该检测台 10 的承载板 11, 导向杆 263 穿设于该承载板 11 的枢 转孔 114, 将该螺丝 2601 穿过该拉钮 261 的安装孔 2611 及该压块 262 的连接孔 2621 后锁 入该导向杆 263 上端的螺纹孔中, 从而将该拉钮 261 及该压块 262 连接于该导向杆 263 的
     上端, 且使该压块 262 夹紧于该拉钮 261 及该向杆 263 之间。将该弹簧 264 套设于该导向 杆 263, 将该螺丝 2602 穿过该挡片 265 后锁入该导向杆 263 下端的螺纹孔中, 从而使该挡片 265 固定于该导向杆 263 的下端, 并使该弹簧 264 的两端分别挡止于该承载板 11 的底部及 该挡片 265。将该滑轨组合 40 的固定柱 43 分别卡固于该承载板 11 的卡固孔 112 中, 从而 将该滑轨本体 41 装设于该承载板 11 上, 且该滑轨本体 41 的滑动方向平行于该两第一定位 销 22 之间的连线。
     将一触发机构 50 的触头 51 的安装杆 512 穿过一弹簧 52, 并与该弹簧 52 共同装入 该安装件 54 的收容孔 5411 中, 利用一螺丝 501 穿过该触发机构 50 的挡片 55 后锁入该触 头 51 的安装杆 512 的螺纹孔 5121 中, 从而使该弹簧 52 的两端分别挡止于该触头 51 的抵 触部 511 及该挡片 55。利用两螺丝 502 穿过该安装件 54 的固定孔 5421 后锁入该导向机 构 30 的导向块 32 上、 下、 左、 右四侧面中的一侧面的螺丝孔 326 中, 该触发机构 50 的接线 端子 53 固定于其中一螺丝 502。利用相同的方法将其他三触发机构 50 装设于该导向块 32 的另外三个侧面。其中装设于该导向块 32 下侧面的触发机构 50 收容于 31 的收容槽 3151 内。这些触发机构 50 的触头 51 分别穿过该导向块 32 对应的定位孔 324 而伸入该导向块 32 的导引孔 322。利用两螺丝 3101 分别自下而上穿过该基座 31 的固定孔 3141 而锁入该 导向块 32, 从而将该导向块 32 固定于该基座 31 的安装槽 314 中。请同时参阅图 4, 利用导 线 801 分别连接这些触发机构 50 的接线端子 53。将该护框 34 锁固于该基座 31 的两固定 块 316, 从而使得该护框 34 遮蔽该导向块 32 的左、 右及上侧面。将该对侧板 33 螺锁于该 护框 34 及该基座 31 的前后侧面, 并使该对侧板 33 的穿孔 331 对正该导向块 32 的导引孔 322。使该导向机构 30 的基座 31 的滑槽 312 对准该滑轨本体 41 的一端, 推动该导向机构 30 使其滑动装设于该滑轨本体 41。将该滑轨组合 40 的两限位块 45 分别螺锁于该滑轨本 体 41 相对的两端, 用以防止该导向机构 30 滑出该滑轨本体 41。
     将该指示装置 60 及导线 801 与该电器控制箱 70 电性连接, 然后将该电器控制箱 70 固定于该检测台 10 的承载板 11 的底部。
     请同时参阅图 4 及图 5, 弹簧 52 未受力时, 位于该导向块 32 上、 下侧面的触发机构 50 的触头 51 之间保持间距 ΔH, 位于该导向块 32 左、 右侧面的触发机构 50 的触头 51 之间 保持间距 ΔW, 其中设定间距 ΔH 等于该导热管 100 的待测部 102 与该第一基准面 P1 的距 离 h 的允许公差范围与该导热管 100 的待测部 102 的直径之和, 设定间距 ΔW 等于该导热 管 100 的待测部 102 与该第二基准面 P2 的距离 w 的允许公差范围与该导热管 100 的待测 部 102 的直径之和。
     检测时, 将该导热管 100 的基准部 101 的外侧的平面贴靠该承载板 11 的顶面, 该 基准部 101 的内侧的弧面贴靠两第一定位销 22, 该基准部 101 的端部抵紧该第二定位销 24。向上拉动该压紧件 26 的拉钮 261, 该压紧件 26 的弹簧 264 被压缩, 旋转该拉钮 261, 带 动该压块 262 旋转至贴靠该导热管 100 的基准部 101 上方。松释该拉钮 261, 该弹簧 264 恢 复变形而带动该压块 262 压紧该导热管 100 的基准部 101 的内侧的平面, 从而将该导热管 100 固定于该承载板 11。此时, 该第一基准面 P1 即为该承载板 11 的顶面, 该第二基准面 P2 与该承载板 11 垂直并与该两第一定位销 22 远离该滑轨本体 41 的一侧相切。该导热管 100 的待测部 102 的末端正对该导向机构 30 的导向块 32 的导引孔 322。此时, 该导向机构 30 的导向块 32 的导引孔 322 的中心轴与该承载板 11 的顶面之间的距离 H 等于该导热管 100的待测部 102 与第一基准面 P1 的距离 h 的理论值, 该导引孔 322 的中心轴与该第二基准面 P2 的距离 w 的理论值。启动该电器控制箱 70 向该承载板 11 导入低电平, 向这些触发机构 50 导入高电平。驱动该导向机构 30 沿该滑轨本体 41 滑动而使该导热管 100 的待测部 102 伸入该导向机构 30 的导向块 32 的导引孔 322, 当该导向机构 30 相对该导热管 100 的待测 部 102 滑动到该待测部 102 的某一部位时, 若该导热管 100 的待测部 102 与任意一触发机 构 50 的触头 51 接触, 该触发机构 50 通过该导热管 100 与该承载板 11 导通而由高电平变 为低电平, 从而使该指示装置 60 的蜂鸣器报警, 提示该导热管 100 的待测部 102 的当前部 位与第一基准面 P1 及第二基准面 P2 的距离 h、 w 不合格。同时, 与该触发机构 50 对应的指 示灯 61 亮起, 从而获知该导热管 100 的待测部 102 的当前部位存在偏差的具体位置。若该 导向机构 30 滑过该导热管 100 的待测部 102, 该指示装置 60 的蜂鸣器不报警, 且这些指示 灯 61 也不亮起, 则可判定该导热管 100 的待测部 102 与该第一基准面 P1 及第二基准面 P2 的距离 h、 w 合格, 且该导热管 100 的待测部 102 相对该第一基准面 P1 及第二基准面 P2 的 平行度合格。

检测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检测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检测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仪.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43561A43申请公布日20110112CN101943561ACN101943561A21申请号200910304013722申请日20090703G01B5/25200601G01B5/02200601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张秉君54发明名称检测仪57摘要一种检测仪,检测一为杆状的待测零件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度及距离是否合格,该检测仪包括一检测台、该检测台上装设一定位机构及可滑动的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包括一导向块,该导向块设有一导引孔,该导引。

2、孔的中心轴平行于该待测零件的长度方向,该导向块上设有若干触发机构,这些触发机构伸入该导引孔并围绕该导向块的导引孔分布,该导向机构滑动而使该待测零件穿过该引导孔,根据该待测零件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度及距离的不同,该待测零件与这些触发机构保持间隔或相互接触,从而通过该电器控制箱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并由该指示装置进行指示。该检测仪可有高效、准确地检测该待测零件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度及距离是否合格。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5页CN101943568A1/1页21一种检测仪,检测一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相对于相对于一基准面的平行度及与该基准面的距离是否。

3、合格,该检测仪包括一检测台、该检测台上装设一固定该待测零件的定位机构、一沿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的长度方向滑动的导向机构、一电器控制箱及一指示装置,该导向机构包括一导向块,该导向块设有一导引孔,该导引孔的中心轴平行于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的长度方向,且该中心轴相对该基准面的距离由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与该基准面的距离的理论值确定,该导向块上设有若干触发机构,这些触发机构伸入该导引孔并围绕该导向块的导引孔分布,该导向机构滑动而使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穿过该导向机构的导向块的引导孔,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相对于该基准面的平行度及与该基准面距离的不同使该待测零件与这些触发机构间隔或接触,从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并通过该电器。

4、控制箱的指示装置进行指示,用于判断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相对于该基准面的平行度及与该基准面的距离是否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该检测台上固定一滑轨组合,该滑轨组合包括一沿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轨本体,该导向机构还包括一固定于该导向块的基座,该基座设有一供该滑轨本体滑动穿过的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该滑轨组合还包括一对分别固定于该滑轨本体两端的限位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机构包括两第一定位销、一与该两第一定位销不共线的第二定位销及一压紧件,该第一、第二定位销分别抵靠于该待测零件的两侧,该压紧件将该待测零件压紧于该检测台。

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该检测台包括一承载板,该承载板的顶面贴靠于该待测零件,该压紧件包括一抵靠于该待测零件背向该承载板的侧面的压板,该基准面重合于该承载板的顶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该检测台包括一承载板,该两第一定位销垂直固定于该承载板,该两第一定位销的连线平行于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的长度方向,该基准面垂直于该承载板并与该两第一定位销相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该导向块为长方体,该导引孔贯穿该导向块的前、后侧面,这些触发机构为四触发机构,该四触发机构分别穿过该导向块的上、下、左、右侧面而伸入该导向块的导引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仪,。

6、其特征在于每一触发机构包括一概呈“T”形的触头、一弹簧、一固定于导向块的安装件及一挡片,该触头包括一进入该导向块的导引孔的抵接部及一穿过该弹簧及该安装件的安装杆,该挡片固定于该触头的安装杆的末端,该弹簧的两端分别挡止于该触头的抵接部及该挡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检测开始时,这些触发机构导入高电平,该检测台导入低电平,检测过程中,若该待测零件接触其中一触发机构,该触发机构变为低电平而触发该指示装置发出相应指示。权利要求书CN101943561ACN101943568A1/4页3检测仪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检测仪,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检测待测零件的杆状待测部相对一基准面。

7、的平行度及与该基准面距离是否合格的检测仪。背景技术0002实际生产中,很多零件的杆状部相对基准面的平行度及距离有一定要求。比如电子设备散热器常用的“U”形的导热管,其经过折弯成型后形成两支管,该两支管的平行度及在水平、竖直方向上的距离直接影响到导热管与散热器组合后的散热效果。现有技术通过投影仪或三次元进行检测,检测周期长、效率低,不能满足产线大量生产的需求。发明内容000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高效、准确地检测待测零件的杆状待测部相对于至少一基准面的平行度及与该基准面的距离是否合格的检测仪。0004一种检测仪,检测一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相对于相对于一基准面的平行度及与该基准面的距离是否合格。

8、,该检测仪包括一检测台、该检测台上装设一固定该待测零件的定位机构、一沿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的长度方向滑动的导向机构、一电器控制箱及一指示装置,该导向机构包括一导向块,该导向块设有一导引孔,该导引孔的中心轴平行于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的长度方向,且该中心轴相对该基准面的距离由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与该基准面的距离的理论值确定,该导向块上设有若干触发机构,这些触发机构伸入该导引孔并围绕该导向块的导引孔分布,该导向机构滑动而使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穿过该导向机构的导向块的引导孔,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相对于该基准面的平行度及与该基准面距离的不同使该待测零件与这些触发机构间隔或接触,从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并通过该电器控制。

9、箱的指示装置进行指示,用于判断该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相对于该基准面的平行度及与该基准面的距离是否合格。0005相较现有技术,上述检测仪通过待测零件的杆状待测部穿过该导向机构的导向孔时与这些触发机构的接触情况来判断待测零件的待测部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度及距离是否合格,检测过程操作方便,效率高。附图说明0006图1是本发明检测仪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该检测仪包括四触发机构。0007图2是图1中的触发机构的放大分解图。0008图3是图1中的检测仪的立体组合图。0009图4是图3中的检测仪检测一导热管时的使用状态图。0010图5是图3沿VIVI方向的局部剖视图。0011图6是图4中导热管的立体图。00。

10、12图7是图6的左视图。说明书CN101943561ACN101943568A2/4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3请参照图1及图4,本发明检测仪的较佳实施方式用于检测一待测零件的杆状待测部相对于基准面的平行度及距离是否合格。该检测仪包括一检测台10、一定位机构20、一导向机构30、一滑轨组合40、四触发机构50、一指示装置60及一电器控制箱70。0014请参阅图6及图7,本实施方式中,待测零件为一概呈“U”形的导热管100,其包括一扁圆杆状的基准部101及一圆杆状的待测部102。该基准部101包括与待测部102相对的两平面及设于该两平面之间的两弧面。本实施方式中,检测仪用来检测该导热管100的待测部。

11、102与一第一基准面P1及一第二基准面P2的距离H、W是否合格。该第一基准面P1为该基准部101远离该待测部102的一平面基准部101外侧的平面。该第二基准面P2垂直该第一基准面P1并与邻近该待测部102的一弧面基准部101内侧的弧面相切。0015该检测台10包括一承载板11及分别锁入该承载板11的四角处的四支撑螺杆13。该承载板11设有两卡固孔112及一枢转孔114。0016该定位机构20包括两第一定位销22、一第二定位销24及一压紧件26。该压紧件26包括一拉钮261、一压块262、一导向杆263、一弹簧264、一挡片265及一对螺丝2601、2602。该拉钮261的中部设有一安装孔261。

12、1。该压块262的一端设有一连接孔2621。该导向杆26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螺纹孔图未标号。0017该导向机构30包括一基座31、一导向块32、一对侧板33及一护框34。该基座31包括一滑动部311,其内设有一滑槽312。该滑动部311的顶面间隔设有一对凸块315,该对凸块315上分别设一较小的固定块316。该对凸块315之间形成一收容槽3151。该对固定块316之间形成一安装槽314。该对凸块315的顶面分别设有一固定孔3141。该导向块32为一长方体,其中部设有一贯穿其前、后侧面的概呈方形的导引孔322,该导向块32的上、下、左、右侧面分别设有一贯穿至该导引孔322的定位孔324及设置于对应。

13、定位孔324两侧的螺纹孔326。每一侧板33的中部设有一概成方形的穿孔331。该护框34概呈“U”形。0018该滑轨组合40包括一具有“工”字形横截面的滑轨本体41、一对分别凸设于该滑轨本体41底部的固定柱43及一对限位块45。0019请参阅图2,每一触发机构50包括一触头51、一弹簧52、一接线端子53、一安装件54及一挡片55。该触头51概呈“T”形,其包括一抵触部511及一自该抵触部511的中部垂直延伸形成的安装杆512。该安装杆512的末端远离该抵触部511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螺纹孔5121。该安装件54包括一收容部541及一对分别设置于该收容部541两侧的固定部542。该收容部5。

14、41设有一收容孔5411。该对固定部542分别设有一固定孔5421。0020该指示装置60固定于该检测台10的承载板11,其包括五指示灯61及一蜂鸣器图未示。这些指示灯61其中之一用于指示电源是否接通,其它四个分别对应四触发机构50。0021请参阅图1至图3,将这些第一、第二定位销22、24垂直固定于该承载板11的顶部。将该压紧件26组设于该检测台10的承载板11,导向杆263穿设于该承载板11的枢转孔114,将该螺丝2601穿过该拉钮261的安装孔2611及该压块262的连接孔2621后锁入该导向杆263上端的螺纹孔中,从而将该拉钮261及该压块262连接于该导向杆263的说明书CN1019。

15、43561ACN101943568A3/4页5上端,且使该压块262夹紧于该拉钮261及该向杆263之间。将该弹簧264套设于该导向杆263,将该螺丝2602穿过该挡片265后锁入该导向杆263下端的螺纹孔中,从而使该挡片265固定于该导向杆263的下端,并使该弹簧264的两端分别挡止于该承载板11的底部及该挡片265。将该滑轨组合40的固定柱43分别卡固于该承载板11的卡固孔112中,从而将该滑轨本体41装设于该承载板11上,且该滑轨本体41的滑动方向平行于该两第一定位销22之间的连线。0022将一触发机构50的触头51的安装杆512穿过一弹簧52,并与该弹簧52共同装入该安装件54的收容孔。

16、5411中,利用一螺丝501穿过该触发机构50的挡片55后锁入该触头51的安装杆512的螺纹孔5121中,从而使该弹簧52的两端分别挡止于该触头51的抵触部511及该挡片55。利用两螺丝502穿过该安装件54的固定孔5421后锁入该导向机构30的导向块32上、下、左、右四侧面中的一侧面的螺丝孔326中,该触发机构50的接线端子53固定于其中一螺丝502。利用相同的方法将其他三触发机构50装设于该导向块32的另外三个侧面。其中装设于该导向块32下侧面的触发机构50收容于31的收容槽3151内。这些触发机构50的触头51分别穿过该导向块32对应的定位孔324而伸入该导向块32的导引孔322。利用两。

17、螺丝3101分别自下而上穿过该基座31的固定孔3141而锁入该导向块32,从而将该导向块32固定于该基座31的安装槽314中。请同时参阅图4,利用导线801分别连接这些触发机构50的接线端子53。将该护框34锁固于该基座31的两固定块316,从而使得该护框34遮蔽该导向块32的左、右及上侧面。将该对侧板33螺锁于该护框34及该基座31的前后侧面,并使该对侧板33的穿孔331对正该导向块32的导引孔322。使该导向机构30的基座31的滑槽312对准该滑轨本体41的一端,推动该导向机构30使其滑动装设于该滑轨本体41。将该滑轨组合40的两限位块45分别螺锁于该滑轨本体41相对的两端,用以防止该导向。

18、机构30滑出该滑轨本体41。0023将该指示装置60及导线801与该电器控制箱70电性连接,然后将该电器控制箱70固定于该检测台10的承载板11的底部。0024请同时参阅图4及图5,弹簧52未受力时,位于该导向块32上、下侧面的触发机构50的触头51之间保持间距H,位于该导向块32左、右侧面的触发机构50的触头51之间保持间距W,其中设定间距H等于该导热管100的待测部102与该第一基准面P1的距离H的允许公差范围与该导热管100的待测部102的直径之和,设定间距W等于该导热管100的待测部102与该第二基准面P2的距离W的允许公差范围与该导热管100的待测部102的直径之和。0025检测时,。

19、将该导热管100的基准部101的外侧的平面贴靠该承载板11的顶面,该基准部101的内侧的弧面贴靠两第一定位销22,该基准部101的端部抵紧该第二定位销24。向上拉动该压紧件26的拉钮261,该压紧件26的弹簧264被压缩,旋转该拉钮261,带动该压块262旋转至贴靠该导热管100的基准部101上方。松释该拉钮261,该弹簧264恢复变形而带动该压块262压紧该导热管100的基准部101的内侧的平面,从而将该导热管100固定于该承载板11。此时,该第一基准面P1即为该承载板11的顶面,该第二基准面P2与该承载板11垂直并与该两第一定位销22远离该滑轨本体41的一侧相切。该导热管100的待测部10。

20、2的末端正对该导向机构30的导向块32的导引孔322。此时,该导向机构30的导向块32的导引孔322的中心轴与该承载板11的顶面之间的距离H等于该导热管100说明书CN101943561ACN101943568A4/4页6的待测部102与第一基准面P1的距离H的理论值,该导引孔322的中心轴与该第二基准面P2的距离W的理论值。启动该电器控制箱70向该承载板11导入低电平,向这些触发机构50导入高电平。驱动该导向机构30沿该滑轨本体41滑动而使该导热管100的待测部102伸入该导向机构30的导向块32的导引孔322,当该导向机构30相对该导热管100的待测部102滑动到该待测部102的某一部位时。

21、,若该导热管100的待测部102与任意一触发机构50的触头51接触,该触发机构50通过该导热管100与该承载板11导通而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从而使该指示装置60的蜂鸣器报警,提示该导热管100的待测部102的当前部位与第一基准面P1及第二基准面P2的距离H、W不合格。同时,与该触发机构50对应的指示灯61亮起,从而获知该导热管100的待测部102的当前部位存在偏差的具体位置。若该导向机构30滑过该导热管100的待测部102,该指示装置60的蜂鸣器不报警,且这些指示灯61也不亮起,则可判定该导热管100的待测部102与该第一基准面P1及第二基准面P2的距离H、W合格,且该导热管100的待测部102相对该第一基准面P1及第二基准面P2的平行度合格。说明书CN101943561ACN101943568A1/5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43561ACN101943568A2/5页8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43561ACN101943568A3/5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43561ACN101943568A4/5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43561ACN101943568A5/5页11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4356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