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听诊器.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8008464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9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337160.0

申请日:

20171017

公开号:

CN208447630U

公开日:

201902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7/04

主分类号:

A61B7/04

申请人: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伯龙

地址:

266104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投资服务中心308室

优先权:

CN201721337160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戈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听诊器。该听诊器,包括:第一拾音单元、第二拾音单元、听诊头及数据处理单元;所述第一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听诊头的腔体内;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听诊头的腔体外;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拾音单元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对所述第一拾音单元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得到降噪后的声音信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降低外部噪声对听诊器听诊的影响程度,提高医生对器官声音的判断准确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听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拾音单元、第二拾音单元、听诊头及数据处理单元;所述第一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听诊头的腔体内;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听诊头的腔体外;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拾音单元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对所述第一拾音单元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得到降噪后的声音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诊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向外部设备输出降噪后的声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对外输出用的数据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头包括漏斗状壳体、圆柱壳体及膜片;所述圆柱壳体与所述漏斗状壳体颈部连接,且所述漏斗状壳体的腔体与所述圆柱壳体的腔体连通;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漏斗状壳体的扩口上,以封住所述扩口;所述第一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圆柱壳体的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壳体的直径大于所述漏斗状壳体颈部的直径,以容置所述第一拾音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听诊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听诊头的缩口端;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听诊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分别通过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提供工作电压和/或对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听诊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管及耳件;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听诊头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腔体与所述听诊头的腔体连通;所述耳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用于听取从所述听诊头处传来的声音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件包括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所述第一耳塞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耳塞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均为麦克风。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听诊器。

背景技术

医生可通过听诊器来探听人体内自行发出的声音,例如:心音、呼吸音等。通过听诊,医生可根据声音的特性与变化(如声音的频率高低、强弱、间隔时间、杂音等)来诊断相关器官有无病变。

听诊器在工作时,难免会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也就是说,听诊器在拾取到人体内器官声音的同时,也会拾取到周围的噪声,比如:空调声,谈话声,脚步声,其它医疗设备发出的噪声等。这些噪声混杂在器官声音中,会影响到医疗工作者对器官声音的准确判断,在嘈杂环境中还会导致听诊器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听诊器,目的在于降低外部噪声对听诊器听诊的影响程度,提高医生对器官声音的判断准确度。

于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听诊器。该听诊器包括:第一拾音单元、第二拾音单元、听诊头及数据处理单元;所述第一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听诊头的腔体内;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听诊头的腔体外;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拾音单元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对所述第一拾音单元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得到降噪后的声音信号。

可选地,上述听诊器,还包括: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向外部设备输出降噪后的声音信号。

可选地,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对外输出用的数据接口。

可选地,所述听诊头包括漏斗状壳体、圆柱壳体及膜片;所述圆柱壳体与所述漏斗状壳体颈部连接,且所述漏斗状壳体的腔体与所述圆柱壳体的腔体连通;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漏斗状壳体的扩口上,以封住所述扩口;所述第一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圆柱壳体的腔体内。

可选地,所述圆柱壳体的直径大于所述漏斗状壳体颈部的直径,以容置所述第一拾音单元。

可选地,上述听诊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听诊头的缩口端;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

可选地,上述听诊器,还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分别通过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提供工作电压和/或对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第二拾音单元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

可选地,上述听诊器,还包括:第一连接管及耳件;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听诊头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腔体与所述听诊头的腔体连通;所述耳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用于听取从所述听诊头处传来的声音信号。

可选地,所述耳件包括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所述第一耳塞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耳塞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均为麦克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设置在听诊头的腔体内的第一拾音单元采集腔体内的声音信号,该声音信号为人体器官声音和外界噪声的混合信号;设置在听诊头的腔体外的第二拾音单元采集的是腔体外的声音信号,该声音信号仅包括外界噪声,不包括人体器官声音;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第二拾音单元采集的外界噪声对第二拾音单元采集的混合声音进行降噪处理即可消除掉混合声音中的外界噪声,得到干净的人体器官声音。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听诊器能够降低外界噪声对医生听诊的影响,提高医生听诊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听诊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听诊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听诊器内部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听诊器内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XXX,但这些XXX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XXX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二XXX,类似地,第二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一XXX。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监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监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监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监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听诊器的结构示意图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听诊器内部电路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该听诊器包括:第一拾音单元1、第二拾音单元2、听诊头3及数据处理单元4;所述第一拾音单元1设置在所述听诊头3的腔体内;所述第二拾音单元2设置在所述听诊头3的腔体外;所述数据处理单元4分别与所述第一拾音单元1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2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拾音单元2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对所述第一拾音单元1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得到降噪后的声音信号。

其中,所述听诊头3可以为钟型听诊头或膜型听诊头。钟型听诊头可以听到20Hz至200Hz的波长的声音,通常是来自心脏瓣膜打开和关闭或血流的回流或涡流的声音,由于这些声音是相对低的音调。在使用时要求患者暂停呼吸,以听取心音。膜型听诊头可以听到100Hz至1000Hz的波长的声音,通常是来自肺和肠的声音震动的声音。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各种类型的听诊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设置在听诊头的腔体内的第一拾音单元采集腔体内的声音信号,该声音信号为人体器官声音和外界噪声的混合信号;设置在听诊头的腔体外的第二拾音单元采集的是腔体外的声音信号,该声音信号仅包括外界噪声,不包括人体器官声音;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第二拾音单元采集的外界噪声对第二拾音单元采集的混合声音进行降噪处理即可消除掉混合声音中的外界噪声,得到干净的人体器官声音。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听诊器能够降低外界噪声对医生听诊的影响,提高医生听诊的准确度。

进一步的,上述听诊器还可包括:耳机或输出单元。在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中,数据处理单元4与耳机连接,将降噪后的声音信号输出至耳机,这样,医生即可通过耳机听取到的患者体内器官声音进行病情判断。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中,如图2听诊器还包括:输出单元9,所述输出单元9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4连接,用于向外部设备输出降噪后的声音信号。在数据处理单元4得到降噪后的声音信号后,通过输出单元9向外部设备输出降噪后的声音信号。其中,外部设备可以为电脑或手机等终端。外部设备可在接受到降噪后的声音信号后,在其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和/或进行存储,这样,医生可根据显示的内容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后续还可根据存储的内容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

其中,所述输出单元包括有对外输出用的数据接口,例如:USB接口。这样,输出单元即可通过USB数据线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听诊头包括漏斗状壳体31、圆柱壳体32及膜片;所述圆柱壳体32与所述漏斗状壳体31颈部310连接,且所述漏斗状壳体31的腔体与所述圆柱壳体32的腔体连通;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漏斗状壳体31的扩口311上,以封住所述扩口311;所述第一拾音单元1设置在所述圆柱壳体32的腔体内。其中,所述膜片(未图示)可为震动膜片。所述圆柱壳体32可以为有顶盖无底盖的圆柱壳体。

在本实施例中,听诊头3采用的是膜型听诊头。在使用时,将漏斗状壳体31的扩口311上的膜片紧贴患者皮肤,患者皮肤的震动传达给膜片,膜片的震动使得听诊头3腔体内的空气震动,以传达声音。这样设置在听诊头3的腔体内的第一拾音单元1即可采集到人体器官声音。

所述圆柱壳体32的直径可以与所述漏斗壳体31颈部310的直径可相同,也可不同,所述圆柱壳体32与所述漏斗壳体3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若选用的第一拾音单元32的尺寸小于漏斗壳体31颈部310的直径时,则可选用直径与所述漏斗壳体31颈部310的直径相同的圆柱壳体32;若选用的第一拾音单元32的尺寸大于漏斗壳体31颈部310的直径时,则可选用直径大于所述漏斗壳体31颈部310的直径的圆柱壳体32,以容置所述第一拾音单元1。

通常,漏斗壳体31扩口311处的腔体远远大于漏斗壳体31的颈部310的腔体。当扩口311处的腔体内的空气在膜片的震动下震动后,传递到颈部310的腔体内的空气时,空气的震动幅度会大幅度提高,这样,靠近颈部310设置的第一拾音单元1的拾音效果也会增强,拾取到的声音幅度较大。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上述听诊器还包括: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设置在所述听诊头的缩口端;所述第二拾音单元2设置在所述连接件2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听诊头的缩口端为密封结构。所述第二拾音单元2设置在听诊头3的外部连接件5中,与设置在听诊头的腔体内的第一拾音单元1完全隔离,第二拾音单元2采集的声音信号为外界噪音。

第一拾音单元1和第二拾音单元2可以为麦克风或压电陶瓷拾音器。目前,麦克风分为数据麦克风和模拟麦克风。若第一拾音单元1和第二拾音单元2为模拟麦克风时,在数据处理单元处理第一拾音单元1和第二拾音单元2采集的声音信号之前,还需将采集到的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因此,在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声音信号之前,需对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上述听诊器还包括:数据采集单元6;所述第一拾音单元1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2分别通过所述数据采集单元6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4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6用于为所述第一拾音单元1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2提供工作电压和/或对所述第一拾音单元1和第二拾音单元2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所述数据采集单元6可通过USB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4连接。

例如:可采用PCM(Pulse-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对声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即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产生数据信号。

为了避免第一拾音单元1或第二拾音单元2与听诊器接触部件的长期碰撞导致的第一拾音单元1或第二拾音单元2的损坏以及碰撞声被第一拾音单元1或第二拾音单元2收集导致的诊断误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拾音单元1和第二拾音单元2的外部包裹有漏出拾音部的橡胶套。外部的橡胶套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和缓冲作用,有效减弱了碰撞声。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上述听诊器还包括:第一连接管7及耳件;所述第一连接管7与所述听诊头3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腔体与所述听诊头3的腔体连通;所述耳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7连接,用于听取从所述听诊头3处传来的声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7可以为PVC或金属软管。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7连接在所述漏斗壳体31颈部310处,由于颈部310处的空气振动幅度大,这样可有效增大耳件处传出的声音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听诊头3内的声音通过第一连接管7传输到耳件部分,被医生听取到。医生可以同时参考耳件部分传来的声音信号和输出单元输出至终端上的声音信号,来判断患者身体健康状况。此外,在较安静的场景下,医生也可选择直接通过耳件来听取人体内部器官声音。可见,本实施例中的听诊器为医生提供多种选择。

所述耳件包括至少一个耳塞。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耳件包括两个耳塞,分别为第一耳塞81和第二耳塞82,所述第一耳塞81通过第二连接管100与所述第一连接管7连接;所述第二耳塞82通过第三连接管101与所述第一连接管7连接。第二连接管100、第三连接管101与所述第一连接管7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100和所述第三连接管101可以为PVC或金属软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一种听诊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听诊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听诊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听诊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听诊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337160.0 (22)申请日 2017.10.17 (73)专利权人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66104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 道投资服务中心308室 (72)发明人 伯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610 代理人 刘戈 (51)Int.Cl. A61B 7/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听诊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听诊器。 该听诊器, 包括: 第一拾音单元、 第二拾音单元、 听诊头及数 。

2、据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听诊 头的腔体内; 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听诊 头的腔体外;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 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连接, 用于根据所 述第二拾音单元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对所述第一 拾音单元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得 到降噪后的声音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降 低外部噪声对听诊器听诊的影响程度, 提高医生 对器官声音的判断准确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08447630 U 2019.02.01 CN 208447630 U 1.一种听诊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拾音单元、 第二拾音单元、 听诊头及数据处理单 元。

3、; 所述第一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听诊头的腔体内; 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听诊头的腔体外;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连接, 用于根据所述 第二拾音单元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对所述第一拾音单元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 得到降噪后的声音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诊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输出单元; 所述输出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 用于向外部设备输出降噪后的声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诊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对外输出用的数据接 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听诊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听诊头包括漏斗状壳 体、 圆。

4、柱壳体及膜片; 所述圆柱壳体与所述漏斗状壳体颈部连接, 且所述漏斗状壳体的腔体与所述圆柱壳体 的腔体连通; 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漏斗状壳体的扩口上, 以封住所述扩口; 所述第一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圆柱壳体的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听诊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柱壳体的直径大于所述漏斗状壳 体颈部的直径, 以容置所述第一拾音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听诊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听诊头的缩口端; 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听诊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 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

5、述第二拾音单元分别通过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 单元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提供工作电压 和/或对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听诊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连接管及耳件; 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听诊头连接, 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腔体与所述听诊头的腔体连 通; 所述耳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 用于听取从所述听诊头处传来的声音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听诊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件包括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 所 述第一耳塞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 所述第。

6、二耳塞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听诊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 第二拾音单元均为麦克风。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447630 U 2 一种听诊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听诊器。 背景技术 0002 医生可通过听诊器来探听人体内自行发出的声音, 例如: 心音、 呼吸音等。 通过听 诊, 医生可根据声音的特性与变化(如声音的频率高低、 强弱、 间隔时间、 杂音等)来诊断相 关器官有无病变。 0003 听诊器在工作时, 难免会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 也就是说, 听诊器。

7、在拾取到人体内 器官声音的同时, 也会拾取到周围的噪声, 比如: 空调声, 谈话声, 脚步声, 其它医疗设备发 出的噪声等。 这些噪声混杂在器官声音中, 会影响到医疗工作者对器官声音的准确判断, 在 嘈杂环境中还会导致听诊器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听诊器, 目的在于降低外部噪声对听诊器听诊的影 响程度, 提高医生对器官声音的判断准确度。 0005 于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提供了一种听诊器。 该听诊器包括: 第一拾 音单元、 第二拾音单元、 听诊头及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听诊头的腔 体内; 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听诊头的。

8、腔体外;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 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连接, 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拾音单元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对所述 第一拾音单元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得到降噪后的声音信号。 0006 可选地, 上述听诊器, 还包括: 输出单元; 所述输出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 用于向外部设备输出降噪后的声音信号。 0007 可选地, 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对外输出用的数据接口。 0008 可选地, 所述听诊头包括漏斗状壳体、 圆柱壳体及膜片; 所述圆柱壳体与所述漏斗 状壳体颈部连接, 且所述漏斗状壳体的腔体与所述圆柱壳体的腔体连通; 所述膜片设置在 所述漏斗状壳体的扩口上, 以封住所述扩口; 。

9、所述第一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圆柱壳体的腔 体内。 0009 可选地, 所述圆柱壳体的直径大于所述漏斗状壳体颈部的直径, 以容置所述第一 拾音单元。 0010 可选地, 上述听诊器, 还包括: 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听诊头的缩口端; 所 述第二拾音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 0011 可选地, 上述听诊器, 还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 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 单元分别通过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为所述 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提供工作电压和/或对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第二拾音单 元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 0012 可选地, 上述听诊器。

10、, 还包括: 第一连接管及耳件; 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听诊头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8447630 U 3 连接, 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腔体与所述听诊头的腔体连通; 所述耳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 接, 用于听取从所述听诊头处传来的声音信号。 0013 可选地, 所述耳件包括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 所述第一耳塞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 述第一连接管连接; 所述第二耳塞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 0014 可选地, 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均为麦克风。 001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 设置在听诊头的腔体内的第一拾音单元采 集腔体内的声音信号, 该声音信号为人体。

11、器官声音和外界噪声的混合信号; 设置在听诊头 的腔体外的第二拾音单元采集的是腔体外的声音信号, 该声音信号仅包括外界噪声, 不包 括人体器官声音; 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第二拾音单元采集的外界噪声对第二拾音单元采集的 混合声音进行降噪处理即可消除掉混合声音中的外界噪声, 得到干净的人体器官声音。 可 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听诊器能够降低外界噪声对医生听诊的影响, 提高医生听诊 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

1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听诊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听诊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听诊器内部电路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听诊器内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

13、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 而非旨在 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 “一种” 、 “所述” 和 “该” 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 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 一般包含至 少两种, 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0023 应当理解,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 “和/或” 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 表示 可以存在三种关系, 例如, A和/或B, 可以表示: 单独存在A, 同。

14、时存在A和B, 单独存在B这三种 情况。 另外, 本文中字符 “/” , 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 “或” 的关系。 0024 应当理解, 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 第二、 第三等来描述 XXX, 但这些XXX不应限于这些术语。 这些术语仅用来将XXX彼此区分开。 例如, 在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 第一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二XXX, 类似地, 第二XXX也可以被称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8447630 U 4 为第一XXX。 0025 取决于语境, 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 “如果” 、“若” 可以被解释成为 “在时” 或 “当时” 或 “响应于确。

15、定” 或 “响应于监测” 。 类似地, 取决于语境, 短语 “如果确定” 或 “如 果监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可以被解释成为 “当确定时” 或 “响应于确定” 或 “当监测(陈述 的条件或事件)时” 或 “响应于监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 0026 还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 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 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 况下, 由语句 “包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 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 存在。

16、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听诊器的结构示意图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 施例提供的听诊器内部电路示意图。 如图1和图3所示, 该听诊器包括: 第一拾音单元1、 第二 拾音单元2、 听诊头3及数据处理单元4; 所述第一拾音单元1设置在所述听诊头3的腔体内; 所述第二拾音单元2设置在所述听诊头3的腔体外;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4分别与所述第一拾 音单元1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2连接, 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拾音单元2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对所 述第一拾音单元1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得到降噪后的声音信号。 0028 其中, 所述听诊头3可以为钟型听诊头或膜型听诊头。 钟型听诊头可以听。

17、到20Hz至 200Hz的波长的声音, 通常是来自心脏瓣膜打开和关闭或血流的回流或涡流的声音, 由于这 些声音是相对低的音调。 在使用时要求患者暂停呼吸, 以听取心音。 膜型听诊头可以听到 100Hz至1000Hz的波长的声音, 通常是来自肺和肠的声音震动的声音。 在实际应用中, 可根 据实际需要选择各种类型的听诊头, 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02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 设置在听诊头的腔体内的第一拾音单元采 集腔体内的声音信号, 该声音信号为人体器官声音和外界噪声的混合信号; 设置在听诊头 的腔体外的第二拾音单元采集的是腔体外的声音信号, 该声音信号仅包括外界噪声, 不包。

18、 括人体器官声音; 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第二拾音单元采集的外界噪声对第二拾音单元采集的 混合声音进行降噪处理即可消除掉混合声音中的外界噪声, 得到干净的人体器官声音。 可 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听诊器能够降低外界噪声对医生听诊的影响, 提高医生听诊 的准确度。 0030 进一步的, 上述听诊器还可包括: 耳机或输出单元。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中, 数据 处理单元4与耳机连接, 将降噪后的声音信号输出至耳机, 这样, 医生即可通过耳机听取到 的患者体内器官声音进行病情判断。 0031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中, 如图2听诊器还包括: 输出单元9, 所述输出单元9与所 述数据处理单元4连接, 用于向。

19、外部设备输出降噪后的声音信号。 在数据处理单元4得到降 噪后的声音信号后, 通过输出单元9向外部设备输出降噪后的声音信号。 其中, 外部设备可 以为电脑或手机等终端。 外部设备可在接受到降噪后的声音信号后, 在其显示屏上进行显 示和/或进行存储, 这样, 医生可根据显示的内容及时了解患者情况, 后续还可根据存储的 内容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 0032 其中, 所述输出单元包括有对外输出用的数据接口, 例如: USB接口。 这样, 输出单 元即可通过USB数据线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8447630 U 5 0033 进一步的, 如图1所示, 所述听诊头包括。

20、漏斗状壳体31、 圆柱壳体32及膜片; 所述圆 柱壳体32与所述漏斗状壳体31颈部310连接, 且所述漏斗状壳体31的腔体与所述圆柱壳体 32的腔体连通; 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漏斗状壳体31的扩口311上, 以封住所述扩口311; 所述 第一拾音单元1设置在所述圆柱壳体32的腔体内。 其中, 所述膜片(未图示)可为震动膜片。 所述圆柱壳体32可以为有顶盖无底盖的圆柱壳体。 0034 在本实施例中, 听诊头3采用的是膜型听诊头。 在使用时, 将漏斗状壳体31的扩口 311上的膜片紧贴患者皮肤, 患者皮肤的震动传达给膜片, 膜片的震动使得听诊头3腔体内 的空气震动, 以传达声音。 这样设置在听诊头3。

21、的腔体内的第一拾音单元1即可采集到人体 器官声音。 0035 所述圆柱壳体32的直径可以与所述漏斗壳体31颈部310的直径可相同, 也可不同, 所述圆柱壳体32与所述漏斗壳体3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若选用的第一拾音单元32的尺寸 小于漏斗壳体31颈部310的直径时, 则可选用直径与所述漏斗壳体31颈部310的直径相同的 圆柱壳体32; 若选用的第一拾音单元32的尺寸大于漏斗壳体31颈部310的直径时, 则可选用 直径大于所述漏斗壳体31颈部310的直径的圆柱壳体32, 以容置所述第一拾音单元1。 0036 通常, 漏斗壳体31扩口311处的腔体远远大于漏斗壳体31的颈部310的腔体。 当扩 。

22、口311处的腔体内的空气在膜片的震动下震动后, 传递到颈部310的腔体内的空气时, 空气 的震动幅度会大幅度提高, 这样, 靠近颈部310设置的第一拾音单元1的拾音效果也会增强, 拾取到的声音幅度较大。 0037 进一步的, 如图1所示, 上述听诊器还包括: 连接件5; 所述连接件5设置在所述听诊 头的缩口端; 所述第二拾音单元2设置在所述连接件2上。 0038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听诊头的缩口端为密封结构。 所述第二拾音单元2设置在听诊 头3的外部连接件5中, 与设置在听诊头的腔体内的第一拾音单元1完全隔离, 第二拾音单元 2采集的声音信号为外界噪音。 0039 第一拾音单元1和第二拾音单元。

23、2可以为麦克风或压电陶瓷拾音器。 目前, 麦克风 分为数据麦克风和模拟麦克风。 若第一拾音单元1和第二拾音单元2为模拟麦克风时, 在数 据处理单元处理第一拾音单元1和第二拾音单元2采集的声音信号之前, 还需将采集到的模 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 因此, 在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声音信号之前, 需对采集到的 声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 0040 进一步的, 如图2和图4所示, 上述听诊器还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6; 所述第一拾音单 元1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2分别通过所述数据采集单元6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4连接, 所述数 据采集单元6用于为所述第一拾音单元1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2提供工作电压和/或对所述。

24、 第一拾音单元1和第二拾音单元2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6 可通过USB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4连接。 0041 例如: 可采用PCM(Pulse-code modulation、 脉冲编码调制)对声音信号进行模/数 转换处理, 即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 量化和编码产生数据信号。 0042 为了避免第一拾音单元1或第二拾音单元2与听诊器接触部件的长期碰撞导致的 第一拾音单元1或第二拾音单元2的损坏以及碰撞声被第一拾音单元1或第二拾音单元2收 集导致的诊断误差。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拾音单元1和第二拾音单元2的外部包裹有漏出拾 音部的橡胶套。 外部的橡胶套可以起到。

25、很好的保护作用和缓冲作用, 有效减弱了碰撞声。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8447630 U 6 0043 进一步的, 如图1所示, 上述听诊器还包括: 第一连接管7及耳件; 所述第一连接管7 与所述听诊头3连接, 且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腔体与所述听诊头3的腔体连通; 所述耳件与所 述第一连接管7连接, 用于听取从所述听诊头3处传来的声音信号。 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管7 可以为PVC或金属软管。 优选的, 所述第一连接管7连接在所述漏斗壳体31颈部310处, 由于 颈部310处的空气振动幅度大, 这样可有效增大耳件处传出的声音信号。 0044 在本实施例中, 听诊头3内的声音通过第一。

26、连接管7传输到耳件部分, 被医生听取 到。 医生可以同时参考耳件部分传来的声音信号和输出单元输出至终端上的声音信号, 来 判断患者身体健康状况。 此外, 在较安静的场景下, 医生也可选择直接通过耳件来听取人体 内部器官声音。 可见, 本实施例中的听诊器为医生提供多种选择。 0045 所述耳件包括至少一个耳塞。 优选的, 如图1所示, 所述耳件包括两个耳塞, 分别为 第一耳塞81和第二耳塞82, 所述第一耳塞81通过第二连接管100与所述第一连接管7连接; 所述第二耳塞82通过第三连接管101与所述第一连接管7连接。 第二连接管100、 第三连接管 101与所述第一连接管7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

27、所述第二连接管100和所述第三连接管101可 以为PVC或金属软管。 0046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8447630 U 7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208447630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208447630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