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及医疗用缝合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及医疗用缝合针.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511279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9.26 CN 101511279 B *CN101511279B* (21)申请号 200780032209.4 (22)申请日 2007.08.29 231643/2006 2006.08.29 JP A61B 17/06(2006.01) (73)专利权人 马尼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栃木县 (72)发明人 松谷贯司 增子政树 栃村美正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11021 代理人 李贵亮 CN 1100919 A,1995.04.05, 全文 . JP 特开平 3-230836 A。
2、,1991.10.14, 全文 . JP 平 3-281025 A,1991.12.11, 说明书第 4 页左上栏第7行至第5页左下栏第2行、 说明书第 6 页左下栏第 9-14 行以及附图 2-3. (54) 发明名称 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及医疗用缝合 针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使用弯曲的医疗用缝合针 缝合生物组织时, 使刺穿阻力相同的医疗用缝合 针的弯曲加工方法。弯曲加工方法是将从主体部 (1) 到针尖 (2) 粗度变小的直针状的坯料 (A) 插 入具有加工面 (11a) 的辊 (11) 和隔着隔离构件 (21) 卷绕在辊 (11) 的带 (12) 之间, 在使辊 (11)。
3、 旋转的同时卷绕带 (12), 而按压加工面 (11a) 使 之弯曲。 在缝合针(B) 中, 包括针尖(2) 的前端侧 的一部分形成为没有被辊(11)的加工面(11a)约 束的非约束部, 并且, 除所述非约束部以外的部分 形成实施了沿辊(11)的加工面(11a)的弯曲加工 的弯曲部。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09.02.27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07/066746 2007.08.29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08/026630 JA 2008.03.06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王翠平 权利要。
4、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 将从主体部到针尖粗度变小的直针状的坯料插 入具有加工面的辊和带之间, 并在使辊旋转的同时卷绕带, 从而将所述直针状的坯料按压 到加工面使之弯曲, 所述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 设置在带和辊的加工面之间配置且使两者不直接接触而加以隔离, 从而构成没有弯曲 力作用的空间的隔离单元的步骤 ; 向由所述隔离单元隔离的辊的加工面与带之间的空间插入直针状的坯料的针尖, 在使 辊旋转的同。
5、时将带卷绕在该辊上, 从而使直针状的坯料弯曲的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 其中, 所述隔离单元是具有比所述带和所述辊之间设置的所述坯料的最大粗度薄的规定厚 度的带状隔离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 其中, 所述隔离单元由多个隔离构件构成, 所述坯料插入这些隔离构件之间的空间而被弯曲 加工。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 其中, 所述隔离构件固定于所述带。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 其中, 所述隔离构件固定于所述辊侧。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疗用。
6、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 其中, 所述隔离单元是设置于所述带或所述辊的加工面的槽。 7. 一种医疗用缝合针, 其是将从主体部到针尖粗度变小的直针状的坯料, 插入通过在 具有加工面的辊和带之间配置且使两者不直接接触而加以隔离的隔离单元构成的没有弯 曲力作用的空间, 并在使辊旋转的同时卷绕带, 从而将所述直针状的坯料按压到加工面使 之弯曲而成的, 具有 : 包括针尖的前端侧的一部分没有被辊的加工面约束的非约束部 ; 除所述非约束部以外的部分被实施了沿辊的加工面的弯曲加工而成的弯曲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511279 B 2 1/6 页 3 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及医疗用缝合针 技术。
7、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从主体部到针尖粗度变小且弯曲的医疗用缝合针, 使主体部轴心的曲 率和从主体部到针尖粗度变小的部分的粗度的中心的曲率尽可能近似而采用的弯曲加工 方法和医疗用缝合针。 背景技术 0002 在医疗用缝合针方面, 提供有对应适用部位且具有各种形状 ( 例如直针、 弯曲针 ) 和尺寸的缝合针。 其中, 弯曲针保持预先设定的角度和半径弯曲形成, 提供有截面圆形的圆 针或截面多边形的角针。 0003 医疗用缝合针具有 : 由持针器把持的主体部 ; 用于刺穿生物组织的锋利的针尖 ; 从主体到针尖粗度变小的针尖部, 其中, 通常主体部的截面形成为扁平状, 从而能够由持针 器稳定地把持。。
8、 0004 对医疗用缝合针进行弯曲加工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 1 记载的那样, 使用具有限定 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形状的圆筒状的卷入辊、 压接在该卷入辊的辅助辊、 配置在卷入辊和 辅助辊之间的金属带的弯曲加工装置, 通过将直针状的坯料插入卷入辊和金属带之间, 并 使卷入辊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规定角度, 从而能够弯曲加工插入的直针状的坯料。 然后, 通过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卷入辊, 能够取出弯曲的医疗用缝合针。 0005 另外, 例如专利文献 2 中记载的弯曲加工方法是对截面三角形的医疗用带刃缝合 针进行弯曲加工时优选使用的方法。在该弯曲加工方法中, 在构成三角形的一个面上贴付 有弹性构件, 使该面与圆筒状。
9、的弯曲线轴接触配置而插入弯曲线轴和带之间。 0006 在各专利文献 1、 2 记载的技术中, 直针状的坯料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或一个面与圆 筒状的卷入辊或弯曲线轴的表面接触, 从在该状态对置的一侧接受因带引起的按压而进行 弯曲加工。即, 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形状由卷入辊或弯曲线轴的外径所限定。 0007 但是, 上述的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形状由卷入辊或弯曲间隙的外径限定并不是指 卷入辊或弯曲线轴的外径与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内表面的直径相同的意思, 基于在医疗用 缝合针的坯料产生的回弹, 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内表面的直径通常比卷入辊或弯曲线轴的 外径大。 0008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公平 07-004。
10、388 号公报 ; 0009 专利文献 2 : 日本专利第 2849143 号公报。 0010 通常, 用持针器把持缝合针的距离针尖 2/3 左右的部分而进行缝合, 但是, 在使用 上述的弯曲的医疗用缝合针缝合生物组织时, 出现了难以将针尖刺穿生物组织的问题、 和 刚刚刺穿针尖之后的阻力大的问题。对该问题越熟练的医生感触越深, 当前期待缝合时具 有相同的刺穿阻力的弯曲的医疗用缝合针的开发。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和医 说 明 书 CN 101511279 B 3 2/6 页 4 疗用缝合针。 0012 本申请的发明人为满足上述要求进。
11、行了各种调查和实验。其结果, 得到几个方案 而构成本发明。 0013 如上所述, 弯曲的医疗用缝合针具有沿着圆筒状的弯曲辊的表面的弯曲形状。从 而, 具有大致相同粗度的主体部使轴心以在弯曲辊的半径上加上主体部的粗度的一半的尺 寸作为半径弯曲为大致相同。即, 主体部的曲率大致相同。 0014 但是, 由于从主体部到针尖的针尖部粗度变小, 因此当以与该针尖部的粗度的 1/2 的尺寸对应的线作为假想轴心时, 该假想轴心的曲率不同, 从主体部向针尖连续地变大。 即, 针尖位于比相同地弯曲的主体部的轴心的延长线 ( 同一半径的圆弧上 ) 靠内侧 ( 圆弧 的中心侧 )。 0015 刺穿生物组织时, 医生。
12、运针是沿着主体部的弯曲而进行的。 因此, 由于从包括针尖 的针尖部到主体部的曲率稍微不同, 所以从针尖刺穿生物组织的初始状态到主体部通过期 间, 在包括针尖的针尖部产生翘曲, 医生需要克服针尖通过生物组织时的刺穿阻力之外的 针尖部挠曲的力。 0016 从而, 如果至少针尖位于尽可能接近弯曲的主体部的轴心的延长线的位置, 则能 够使针对生物组织的插入时产生的阻力变小。 0017 因此, 本发明提供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 其将从主体部到针尖粗度变小 的直针状的坯料插入具有加工面的辊和带之间, 并在使辊旋转的同时卷绕带, 从而将所述 直针状的坯料按压到加工面使之弯曲, 所述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加。
13、工方法的特征在于, 设 置对带和辊的加工面进行隔离的隔离单元, 向由所述隔离单元隔离的辊的加工面与带之间 插入直针状的坯料的针尖, 在辊旋转的同时将带卷绕在该辊上, 从而使直针状的坯料弯曲。 0018 另外, 医疗用缝合针是将从主体部到针尖粗度变小的直针状的坯料插入具有加 工面的辊和带之间, 并在使辊旋转的同时卷绕带, 从而将所述直针状的坯料按压到加工面 使之弯曲而成的, 其形成了包括针尖的前端侧的一部分没有被辊的加工面所约束的非约束 部, 且形成了除所述非约束部以外的部分被实施了沿辊的加工面的弯曲加工的弯曲部。 0019 发明效果 0020 在上述医疗用缝合针 ( 以下称 “缝合针” ) 的。
14、弯曲加工方法中, 由隔离单元隔离带 和辊的加工面, 因此, 即使在该状态下将坯料插入带和辊之间, 插入的坯料的针尖因隔离单 元而位于带和辊的间隙, 不会被带按压在辊的加工面上。 0021 即, 虽然包括针尖的具有与由隔离单元隔离的带和辊的隔离尺寸对应的粗度的部 分 ( 针尖部 ) 被带向辊的加工面侧施力, 但并不是被牢固地按压在该加工面。因此, 所述针 尖部仅通过带进行弯曲加工, 并没有被辊的加工面所限定。 0022 从而, 被弯曲加工之后的针尖是比与辊的外径对应的位置接近主体部的轴心的延 长线的位置。即, 能够使针尖尽可能地接近弯曲的主体部的轴心的延长线。 0023 另外, 本发明的缝合针中。
15、, 包括针尖的前端侧的一部分作为没有被辊的加工面所 约束的非约束部而形成, 因此, 能够使针尖尽可能接近弯曲的主体部的轴心的延长线。因 此, 即使医生在缝合生物组织时, 沿主体部的弯曲运针, 包括非约束部的针尖部也不会翘 曲, 从而能够减小阻力。 说 明 书 CN 101511279 B 4 3/6 页 5 附图说明 0024 图 1 是说明直针状的坯料和弯曲的缝合针的图。 0025 图 2 是说明实施弯曲加工的状态的图。 0026 图 3 是对实施本发明的弯曲加工方法的优选弯曲加工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0027 图中 : A- 坯料, B- 缝合针, 1- 主体部, 1a- 轴心, 2-。
16、 针尖, 3- 针尖部, 3a- 轴线, 4- 平 面, 5- 刀背, 11- 辊, 11a- 加工面, 12- 带, 13- 施力辊, 14、 15- 存带处, 16、 19- 张紧轮, 17- 押 送辊, 18- 导向辊, 21- 隔离构件, 22- 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 对本发明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的最优选方式及本发明缝合针的最优选方 式进行说明。 0029 本发明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是将从主体部到针尖粗度变小地形成的直针状的 坯料插入由隔离单元隔离的辊与带之间, 在使辊以规定角度往复旋转的同时将带压接在辊 侧, 从而不会使包括针尖的规定长度部分(针尖部)压接在辊上, 。
17、而使除针尖部以外的部位 卷绕在辊上进行弯曲加工。 0030 在本发明的弯曲加工方法中, 为了实施该弯曲加工方法可以使用以往使用的弯曲 加工装置, 所述弯曲加工装置具有 : 辊、 卷绕在该辊上的带、 对带向辊侧施力的施力辊。 在该 弯曲加工装置中, 通过与目标的缝合针的规格对应来选择辊的外径, 能够弯曲加工具有各 种弯曲形状的缝合针。即, 通过考虑目标的缝合针的弯曲形状和与坯料的材质对应产生的 回弹来选择辊, 能够进行最佳的弯曲加工。 0031 隔离单元设置在辊与带之间, 使两者不直接接触而加以隔离, 从而构成没有弯曲 力作用的空间。 因此, 在由隔离单元隔离的带和辊之间插入直针状的坯料时, 该。
18、坯料比隔离 单元粗度小的部位 ( 包括针尖的该针尖侧的一部分 ) 存在于所述空间内, 没有被赋予来自 带的弯曲力, 不会产生弯曲。 0032 当辊进行旋转时, 尽管有隔离单元的存在, 但坯料的比隔离单元粗度大的部位 ( 主体部及针尖部的一部分 ) 仍被带按压到辊的加工面, 坯料被弯曲加工为由辊的加工面 所约束的弯曲形状。从而, 比隔离单元粗度大且具有相同的粗度的主体部被以相同的曲率 进行弯曲加工。 0033 另外, 伴随与辊的旋转对应的主体部及针尖部的一部分的弯曲加工的进行, 在由 隔离单元隔离的带与辊的加工面之间的包括针尖的针尖侧的一部分存在于切线方向, 并从 由隔离单元构成的空间向带侧突出。
19、。但是, 由于带压接于隔离单元, 因此, 相对地在针尖侧 作用有由带产生的弯曲力, 包括针尖的针尖侧的一部分不是被辊的加工面约束, 而是仅被 带约束进行弯曲加工。 0034 从而, 粗度比隔离单元小的部分并不是完全没有被弯曲加工, 而是弯曲加工并不 是被辊的加工面所约束, 因此, 假想了从针尖到主体部的针尖部的粗度的中心的轴线的圆 弧可以近似为弯曲的主体部的轴心的圆弧。 0035 在本发明中, 隔离单元具有将带从辊的加工面隔离的功能, 只要具有该功能即可 使用。 作为这种隔离单元, 可以由在带的与辊的加工面对置的一面上粘贴的带状构件构成, 另外, 也可以由卷绕在辊的外周面的带状构件构成。 进而。
20、, 也可以构成为在辊的外周面形成 说 明 书 CN 101511279 B 5 4/6 页 6 环状的槽, 以该槽的底面作为加工面。此外, 即使为不在辊 11 而在施力辊 13 上形成槽, 或 在两个辊上形成槽的结构, 带 12 进入槽而挠曲, 不会约束针尖, 因此能够得到等同的效果。 0036 作为隔离单元, 除如上所述对辊或带进行特殊加工以外, 也可以由包裹针尖部分 的管、 或覆盖针尖部分的厚度的包覆层构成。这些管和包覆层优选在弯曲加工之后能够容 易地取下或剥离。从而, 隔离单元优选在几个构造中适当选择而采用。 0037 由隔离单元隔离的带与辊的加工面的隔离距离(隔离单元的高度)应该根据缝。
21、合 针的粗度而适当设定, 并不是设定为唯一的。 特别是, 隔离单元的高度优选根据缝合针为圆 针或多边形针、 还根据例如缝合针为三角针的情况下使三角形的底面作为弯曲的内侧或使 刀背作为弯曲的内侧而适当选择。 0038 在本申请发明者的方案中, 在三角针时, 使底面与辊的加工面接触而进行弯曲加 工的情况下, 将隔离单元的高度设定为主体部的粗度的约一半左右, 从而能够使针尖的位 置相对于弯曲的主体部的轴针的延长线以最佳状态接近。 0039 隔离单元不需要遍及直针状的坯料的大致全长配置, 对应包括针尖的针尖侧的一 部分配置即可。但是, 局部地配置隔离单元时, 决定了应该插入坯料的位置, 所以若考虑作 。
22、业效率则不优选。 因此, 优选将隔离单元配置在带侧的情况下, 遍及该带的全长配置, 另外, 配置在辊侧的情况下, 遍及该辊的外周面的全周配置。 0040 本发明的缝合针是实施本发明的弯曲加工方法而得到的, 包括针尖的针尖侧的一 部分在没有被辊的加工面约束的情况下进行了加工, 除了针尖侧的一部分以外的部分进行 了被辊的加工面约束的弯曲加工。 0041 在本发明的缝合针中, 由于包括针尖的针尖侧的一部分没有被辊的加工面约束而 进行弯曲加工, 所以假想了该部分的粗度的中心的轴线的弯曲形状并不是具有与加工面的 半径对应的形状, 而是具有比加工面的半径大的半径且近似被辊的加工面约束而弯曲加工 了的主体部。
23、的弯曲形状。 0042 在本发明的缝合针中, 并没有限定该缝合针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在圆针和包括三 角针的多边形针等中, 以具有弯曲形状的缝合针作为对象。 0043 另外, 本发明并没有限定缝合针的材质, 可以有选择地采用奥氏体系不锈钢和马 氏体系不锈钢、 或钢琴丝所代表的钢等。但是, 当考虑到生锈问题和对生物组织的合适性 时, 优选使用对奥氏体系不锈钢的线材进行冷拉丝加工而使组织纤维状伸长的材料。该材 料伴随冷加工而硬化, 且具有较高弯曲强度。 0044 实施例 0045 以下,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和缝合针。图 1 是说明直 针状的坯料和弯曲的缝合针的图。图 2 是说。
24、明实施弯曲加工的状态的图。图 3 是对实施本 发明的弯曲加工方法的优选的弯曲加工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0046 首先, 结合图 1(a) 对直针状的坯料 A 进行说明。图示的坯料 A 作为具有切削刃的 三角针的坯料构成, 具有 : 具有相同粗度的主体部 1 ; 由适合刺穿生物组织的锋利的前端构 成的针尖 2 ; 截面为三角形且从主体部 1 到针尖 2 的粗度变小的针尖部 3。 0047 针尖部 3 的长度对应缝合针的形状和功能而适当设定, 带刃三角针的情况下设定 为主体部的粗度的约 3 倍 5 倍左右的范围。另外, 例如, 在针尖部 3 的截面为圆形的圆针 的情况下, 针尖部 3 的长度设。
25、定为主体部 1 的粗度的约 10 倍 15 倍左右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1511279 B 6 5/6 页 7 0048 坯料 A 的针尖部 3 具有 : 与主体部 1 的外周的延长线一致的平面 4 ; 和向该平面 4 的前端部分倾斜的刀背 5, 在平面 4 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切开生物组织的切削刃, 刀背 5 为不具有切开功能的棱线。因此, 针尖 2 没有位于主体部 1 的轴针 1a 的延长线上, 而位于 平面 4 的前端。 0049 在上述坯料 A 中, 主体部 1 的轴线 1a 为直线, 使针尖部 3 的粗度的中心连续而假 想的针尖部 3 的轴线 3a 在与主体部 1 和针尖部。
26、 3 的边界对应的位置相对于轴心 1a 交叉。 0050 接着, 结合图 3 说明弯曲加工装置的例子。在图中, 辊 11 预先具有与缝合针的弯 曲形状对应的外径。从而, 辊 11 的外周面构成为加工面 11a。在该辊 11 上隔着后述的隔离 构件 21 卷绕有带 12, 被施力辊 13 向辊 11 侧施力。 0051 带 12 以长条状构成, 从存带处 14 供给未使用的带 12。由于带 12 被施力辊 13 向 辊 11 侧施力而进行针对坯料 A 的弯曲加工, 因此, 在进行了一次弯曲加工的带 12 上产生与 坯料 A 的形状对应的变形, 不能够再次使用。因此, 使用后的带 12 卷绕在存带。
27、处 15 上。 0052 带 12 从存带处 14 至辊 11、 13 的路径中, 通过张紧轮 16 赋予了张力, 被一对押送 辊 17 夹着能够向接近或远离辊 11 的方向移动。另外, 从辊 11、 13 至存带处 15 的路径被导 向辊 18 限定, 并通过张紧轮 19 赋予张力。 0053 以使辊 11 及辊 13 同步沿箭头 a 方向及箭头 b 方向旋转的方式进行控制, 进而控 制押送辊 17 的移动, 以能够排除伴随辊 11 向箭头 a 方向旋转的带 12 的松弛, 且能够排除 伴随辊 11 向箭头 b 方向的旋转对带 12 的张力的作用。并且, 辊 11、 12 沿箭头 a 方向旋。
28、转 时, 对坯料 A 进行弯曲加工, 当沿箭头 b 方向旋转时, 能够排出弯曲加工了的坯料 A。 0054 如图 2 所示, 在带 12 的与辊 11 对置的面上配置有一对构成隔离单元的带状隔离 构件 21。隔离构件 21 的厚度至少设定在直到针尖粗度变小的坯料 A 的最大粗度以下。各 个隔离构件 21 沿着带 12 的长度方向贴在带 12 的宽度方向的端部, 在这些隔离构件 21 之 间构成插入坯料 A 的空间 22。 0055 接着, 对实施本实施例的针对坯料 A 的弯曲加工方法的顺序进行说明。在实施针 对坯料 A 的弯曲加工以前的状态下, 带 12 相对于辊 11 隔离开隔离构件 21 。
29、的厚度的量而卷 绕。 即, 带12并不是直接卷绕在辊11上, 而由带12、 一对隔离构件21和辊11的加工面11a 而构成空间 22。 0056 使坯料 A 的平面 4 朝向辊 11 的加工面 11a 侧而将针尖 2 插入空间 22。这时插入 的针尖 2 在空间内保持自由的状态, 没有承受因带 12 带来的挤压。从而, 包括针尖 2 的具 有比隔离构件21的厚度小的粗度的部分构成没有与加工面11a压接而没有被该加工面11a 约束的非约束部。另外, 坯料的非约束部分以外的部分被带 11 与辊 12 约束, 成为被沿着辊 12 的加工面进行了弯曲加工的弯曲部。当不考虑带 11 和辊 12 的弹性时。
30、, 朝向针尖粗度变 小的坯料 A 的具有与隔离构件 21 相同厚度的部分成为所述非约束部与弯曲部的分界部。 0057 当使辊 11、 施力辊 13 从上述状态沿箭头 a 方向旋转时, 坯料 A 随该旋转向同向进 行, 随之, 坯料 A 的针尖部 3 的具有比隔离构件 21 的厚度大的粗度的部分进入空间 22。因 此, 与隔离构件 21 的厚度相比粗度大的针尖部 3 的部位夹入辊 11 与被施力辊 13 施力的带 12, 平面 4 与辊 11 的加工面 11a 接触, 刀背 5 被施力辊 13 经由带 12 施力, 从而以平面 4 和 加工面 11a 的接触面为基准进行弯曲加工。 0058 伴随。
31、针对针尖部 3 的弯曲加工的进行, 作为弯曲的起点 ( 针尖部 3 的具有与隔离 说 明 书 CN 101511279 B 7 6/6 页 8 构件 21 的厚度大致相等的粗度的部位 ) 针尖 2 侧保持直针状, 其结果, 针尖 2 在空间 22 的 内部向带 12 方向移动。该移动是伴随针尖部 3 的具有比隔离构件 21 的厚度大的粗度的部 分产生弯曲而进行的, 不是被辊 11 或带 12 强制的。 0059 当针尖 2 或其附近与带 12 接触时, 在该接触部位的带 12 没有承受由施力辊 13 进 行的向辊 11 方向的施力, 被张紧轮 16 赋予的张力和与带 12 自身具有的刚性对应的。
32、力作用 于针尖 2 或其附近。所述力与从针尖部 3 开始针对主体部 1 的弯曲加工的进行对应变化, 且与辊 11 的外径尺寸和坯料 A 的材料等条件对应变化。 0060 从而, 坯料 A 的包括针尖 2 的前端侧 ( 从针尖 2 开始具有比隔离构件 21 的厚度小 的粗度的针尖部 3 的部分 ) 或因带 12 而稍微弯曲或几乎不产生弯曲。 0061 伴随辊 11 及施力辊 13 的持续向箭头 a 方向旋转, 进行针对坯料 A 的主体部 1 的 弯曲加工。这时的弯曲加工被辊 11 的加工面 11a 约束, 构成弯曲部。并且, 当沿箭头 a 方 向旋转了规定角度时, 针对坯料 A 的弯曲加工结束。。
33、然后, 当使辊 11 及施力辊 13 沿箭头 b 方向旋转时, 伴随该旋转实施了弯曲加工而弯曲的缝合针 B 被排出。 0062 如图 1(a) 所示, 虽然从辊 11、 带 12 之间排出的缝合针 B 因回弹弯曲形状稍有变 化, 不过, 从针尖部 3 的具有比隔离构件 21 的厚度大的粗度的部分到主体部 1 具有与辊 11 的加工面 11a 对应的弯曲形状。 0063 并且, 包括针尖 2 的具有比隔离构件 21 的厚度小的粗度的部分, 或受到由带 12 导 致的弯曲而产生微小弯曲、 或没有受到辊11的加工面11a的约束而保持大致直针状。 因此, 针尖 2 保持接近弯曲的主体部 1 的轴心 1。
34、a 的延长线的位置。 0064 特别是, 将隔离构件 21 的厚度设定为与坯料 A 的主体部 1 的轴心 1a 的尺寸大致 相同值的情况下, 能够使针尖 2 的位置与大致轴心 1a 的延长线大致一致。此外, 在本实施 方式中, 设置一对隔离构件21, 在其之间的空间22进行坯料A的加工, 当然也可以设置三个 以上的隔离构件 21 制作多个空间, 从而能够同时加工多个坯料 A。 006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66 本发明的弯曲加工方法能够使从主体部到针尖粗度变小的缝合针不是以辊的加 工面为基准的弯曲形状, 而是近似以轴心为基准的弯曲。 因此, 能够与截面形状和针尖部形 状如何无关地有利地使用在缝合针的弯曲加工中。 说 明 书 CN 101511279 B 8 1/3 页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511279 B 9 2/3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511279 B 10 3/3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511279 B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