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定域线,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定域线,其包括有可溃缩特性的锚定部分,溃缩特性使锚定部分能够收回到套管管腔中,以在组织块中调换位置或者移除。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域线,其配置成所述线的外部伸展部分可以贴在组织块的外部。还有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定域线的方法。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域线,可从组织块中移除而不再引入套管。
背景技术
定域线是众所周知用于标记组织块中区域、例如病区的装置,所述组织块常常是乳房组织。当通过医学成像技术、例如放射成像或者超声扫描成像识别到这样的病区时,常常需要在病区附近放置定域线或者其他类型的成像标记,以使在后期的例如活体检查或者外科手术等步骤中容易地对病区进行定位。或者,可以在执行活体检查之后,将定域线、组织标记或者钉放置在组织块中。在后面的情形中,定域线为将来的步骤标记活体检查腔的位置。
定域线典型地包括在所关注的组织部位植入的锚定部分,其带有从锚定部分伸展出的线材部分用以通过皮肤引出。于是,专业人员能够利用线材作为对病区的视觉和触觉指导,:这胜于仅仅依靠成像技术,其目前提供优良的2-D图像而非3-D图像。在外科手术中,外科医生一般更喜欢用定域线来定位病区,这是因为定域线能够直接将它们导向活体检查的位置。
为植入定域线,向组织块中插入针或者套管,并且在来自成像系统的指导下,将其尖端定位在选择的位置或者接近病区的位置。一旦针就位,定域线延伸通过针并伸出尖端进入或者邻近病区,在病区,金属线末端的钩与组织块接合。此后,从组织块将针移除,并且定域线通过钩保持锚定就位。
关键在于,将定域线精确地放置在组织中的所需位置上,并且保留在该所需位置。当定域线适当地定位和植入之后,非常不希望其移动,因为如果需要进行后续的外科手术的话,这将不能正确地识别病区或者活体检查位置。
但是,常常需要在初始植入之后,重新定位定域线。由于各种原因,比如,举例来说,由于用于植入的器械属性、初始植入可能不总是定位在所需的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将定域线重新定位。从而,一根同样的定域线必须执行相冲突的功能,保持定域线锚定在所需的植入位置,同时允许将定域线重新位置。
现有的定域线,通过具有尖头钩形并由如镍钛诺(镍和钛的非磁性合金,Nitinol)的记忆金属形成的锚来实现这些相冲突的功能。当定域线存放在套管中时,锚基本上是直的,并且仅当其在套管的外部延伸时呈现钩形。当锚从套管伸出时,其刺入周围的组织并形成钩形以将定域线锚定到组织上。通过将锚抽回到套管中以使钩伸直,可将定域线重新定位。然后,将套管重新定位,并且锚再次伸展以锚定定域线。钩形的曲率足够大,使得当有外部的牵拉力作用在定域线上时,锚不会产生缺陷。
虽然现有的定域线充分地完成了这些相冲突的功能,但其具有某些已知的缺点。一个这样的缺点是,每次对定域线重新定位时组织都被穿刺,这导致了额外的损伤。为了缩短恢复的时间和使病人舒适,优选能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因而,需要一种设备,该设备在初始植入之后,能够在组织块中再植入或者移除定域线,而使病人的不适最小化。
现有定域线的另一个缺点是,在植入之后,定域线的一部分伸展于组织的外部。定域线的在外部伸展的部分凸出远离组织块的表面。虽然定域线的在外部分的凸出在外科手术中有助于外科医生定位该定域线,但是也造成了下述风险,即,病人或者其他人可能意外地抓住该外部伸展部分并且拉动或者牵动定域线,导致可能使定域线在组织中重新定位。这种意外的重新定位是非常不希望的,因为定域线将不再正确地定位病区,并且对病人来说会是痛苦的。这是为什么通常仅在外科手术前插入定域线并且不倾向于在组织块中长期存留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因为在进行活体检查的时候与收到组织分析的结果之间,有几小时或者几天的延迟,在活体检查的位置放置例如在美国专利号6,575,991中公开的那样的内部成像标记是一种普遍惯例。如果组织分析指出需要进行后续的外科手术,那么在外科手术之前,将定域线放置在组织内的内部成像标记的位置,并且外科医生用定域线定位活体检查的位置。需要有一种定域线,能够用于代替内部成像标记来标记活体检查的位置,在组织中存留长期的时间,并且当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时用于指导外科医生,或者在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时能容易地移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定域线标记组织块中的病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定域线安置在具有至少一个管腔的套管中。该定域线包括定域丝和定位锚,其在该至少一个管腔中具有勾划第一区域的溃缩形状,并且在该至少一个管腔之外具有勾划比第一区域更大的第二区域的扩展形状。将套管插入到组织块中。移动定域线和套管其中之一,以在该至少一个管腔外部将定位锚放置在相对于病区的第一选定位置,以便该定位锚从第一形状扩展成第二形状,以对组织块施加扩张力。
该方法还包括将该定位锚缩回到该至少一个管腔中,以使该定位锚从扩展形状回复到溃缩形状。然后,可以将该套管重新定位,以便将该定位部件重新定位在相对于病区的第二选定位置。该套管可以从组织块中抽回,而定位锚存留在选定的位置并且定域丝伸展到组织的外部。
该方法还包括将套管重新插入到组织块中,定域丝延伸通过该至少一个管腔,该定位锚随之缩回到该至少一个管腔中,以使该定位锚从扩展形状回复到溃缩形状,然后抽回套管及其中的定域丝,以从组织块中移除该定域丝。
该套管可以包括多个管腔,成像标记安装在其中一个管腔里。于是,该成像标记或该套管可以移动以将该成像标记放置在相对于病区的选定位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标记组织块中病区位置的定域线。该定域线适合于通过至少一个套管管腔相对于病区放置。该定域线包括定位锚,用于将定域线保持在组织块内相对于病区的选定位置。定域丝连接到定位锚上,并且将其尺寸设定为使得当定位锚保持在选定位置时,其能伸展到组织块外部。当该定位锚在该至少一个管腔中时,具有勾划第一区域的溃缩形状,当该定位锚在该至少一个管腔外部时,具有勾划比第一区域更大的第二区域的扩展形状。
定域丝可以由线材制成的。当扩展时,锚可以具有许多不同的形状。一些扩展形状包括方形,三角形和圆形。锚也可以是圆盘形的。
定位锚和定域丝可以由同一件制成,或者是可以连接在一起的分开的零件。
在定位锚已经放置在相对于病区的选定位置之后,通过将锚从扩展形状改变成溃缩形状,可以将定位锚抽回到该至少一个管腔中。无论定域线是否伸展通过套管,通过拉动定域丝,可以将定位锚的形状从扩展形状改变成溃缩形状。
该至少一个管腔包含多个管腔。可以将成像标记安置在该多个管腔中的一个内。
定位锚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自然地从溃缩形状扩展成扩展形状以对组织块施加力,当定位锚从溃缩形状扩展成扩展形状时,定位锚移位但不刺入组织块。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定域线标记组织块中的病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定域线安装在具有至少一个管腔的套管中。该定域线包括定域丝和定位锚,该定位锚在该至少一个管腔中具有勾划第一区域的溃缩形状,并且在该至少一个管腔之外具有勾划比第一区域更大的第二区域的扩展形状。套管插入到组织块中。移动定域线和套管中的一个,以在该至少一个管腔之外将定位锚放置在相对于病区的第一选定位置,以便当该定位锚从溃缩形状转变成扩展形状时,定位锚在相对于病区的选定位置对组织块施加扩张力。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插入组织块的定域线,包括用于至少暂时性在组织块内固定定域线的锚和连接到锚上的丝,并且配置成在组织块外部伸展的丝的外部部分能基本上平贴在组织块的外部。
该丝可以配置成基本上平贴在组织块的外部是由于:该丝弯曲而没有塑性变形;该丝在其自身重量下弯曲;和/或选择该丝的横截面面积和/或杨氏模量。该丝能基本上平贴在组织块上,这样,在组织块和在插入组织块的点附近的丝的外部部分之间没有间隙。虽然所有的外部分可以平贴在组织块上,定域线的至少在插入点附近的部分配置成基本平贴在组织块的外部。
至少,在插入点附近的丝的上述部分可以由退火钢制成,以提供所需=的杨氏模量。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组织块内定位定域线的方法,其中该定域线包括丝和连接到该丝上的锚。该方法包括将定域线插入组织块内,从而使锚被接收在组织块内并且丝的一部分伸展出组织块的外部,并且还布置丝的外部部分,从而使其能基本上平贴在组织块的外部。
上述布设步骤可以通过弯曲所述丝的外部部分而不使丝产生任何塑性变形来完成。外部部分的重量能影响外部部分的弯曲。所述布置可以使得在组织块的外部和外部部分靠近定域线插入组织块的插入点附近的部分之间基本上没有间隙。而且,整个外部分可以基本上平贴在组织块的外部。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外部分固定到组织块的外部。所述固定可以通过将外部用带子系到组织块的外部来完成。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定位处于组织块中的位置并使用引导器植入组织块中的定域线。该定域线包括装配有锚和致动器的丝。该锚具有可改变的结构,其可在锚定结构和释放结构之间改变。致动器安装在定域线上,用以随其在锚定位置和移除位置之间的相关运动,在锚定位置锚呈现锚定结构,而在移除位置锚呈现释放结构。在植入定域线以允许锚的释放以及在没有有随后的外科手术过程时抽回该定域线之后,致动器可接近组织块的外部。
致动器可以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定域线上的覆盖物,当致动器在移除位置时,覆盖物至少部分地覆盖住钩。覆盖物可具有使得植入定域线后、覆盖物的一部分伸展出组织块的外部的长度。
该覆盖物还可以包括确定出中空内部的延长护套,所述丝可滑动地接收在所述中空内部中。护套可以是柔软的。护套可具有近端和远端,其中,当定域线移向释放位置时,近端支承着锚使锚移向释放结构。当植入定域线时,远端伸展出组织块的外部。
丝和护套配置成使护套能够从丝上可滑动地移除。护套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并且尤其可以是管子或者卷簧。管子可由塑料制成,可以是透明的。
护套和丝的组合可以配置成组合起来的丝和护套的一部分伸展到组织块外部,并且可以基本上平贴在组织块的外部。组合起来的丝和护套的该部分可以具有无塑性变形地弯曲的弯曲部分,从而组合起来的丝和护套组合的所述部分可以基本上平贴在组织块的外部。上述弯曲部分可以配置成在其自身重力下弯曲。通过选择丝和护套组合起来的部分的横截面面积和杨氏模量中至少一个,可以将组合起来的丝和护套的所述部分配置成基本上平贴在组织块上。组合起来的丝和护套可以配置成基本上平贴在组织块上,从而在组织块和组合起来的丝和护套在插入组织块的插入点附近的部分之间没有间隙。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向组织块中植入和移除具有可重构的锚的定域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定域线插入组织块;将锚构造成锚定结构,在该结构下,锚将定域线锚定在组织块内;将锚从锚定结构重构成释放结构,在该结构下,锚不将定域线锚定在组织块内;以及,在锚处于释放结构的状态下从组织块中抽回定域线。
定域线的插入可以包括:将带有中空内部的引导器插入组织块,并将定域线插入引导器的中空内部。然后,在将定域线插入组织块之后,可以将引导器抽离所述锚,以便暴露所述锚。引导器的抽回包括从组织块完全移除引导器。引导体的抽回实现了锚从锚定结构到释放结构的重构。
定域线向引导器中的插入可以发生在将引导体插入组织块中之前或之后。通过相对移动引导器和定域线,实现将锚构造成锚定结构。引导器和定域线的相对移动包括相对于引导器移动定域线。
将锚设定到锚定位置不需要发生在插入定域线之后。在插入定域线之前,锚可以处于锚定结构。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定域线上滑动护套以便对锚进行构造。护套可以向锚滑动,以将锚放置在释放结构。另外,护套可以滑动远离所述锚,以将锚放置为锚定结构。当锚处于释放结构时,锚能够至少被部分地接收在护套内。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定域线线伸展出组织块的外部的部分贴着组织块的外部布置。定域线的外部部分可以固定到组织块的外部。该固定可以通过将定域线的外部部分用带子系到组织块的外部来实现。
引导器的抽回可以包括从组织块中完全移除引导器。引导器的抽回还可以实现将锚从锚定结构重构成释放结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定域线引导器的侧视图,所述定域线引导器具有套管,所述套管包含有定域线的第一实施例,该定域线包括丝和锚,所述锚从套管中---伸展并且处于扩展状态。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套管端部的特写透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观察线3-3的截面图,表示接收于套管中并且处于溃缩状态的锚。
图4是定域丝和图2中所示的处于扩展状态的定位锚的放大侧视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定域丝和定位锚的第二实施例的放大侧视图。
图6是定域丝和定位锚的第三实施例的放大侧视图,其中所述锚示为扩展状态。
图6A是表示在套管中处于溃缩状态的第三实施例的放大侧视图。
图7是定域丝和定位锚的第四实施例的放大侧视图。
图7A是表示在套管中处于溃缩状态的第四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8是定域丝和定位锚的第六实施例的放大透视图。
图8A是以套管中处于溃缩状态表示的第六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9是套管的替换实施例的放大透视图,该套管具有用于接收定域线的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
图10A-E是侧视图,表示将定域线放置在所关注的组织中选定位置的过程。
图11是类似图10E的图,但采用定域线的第二实施例,其被构造为在插入之后布置在组织块的外部。
图12是定域线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其被构造为基本上平贴在组织块的外部。
图13是沿图12中的线13-13的截面图,表示定域线的横截面。
图14是可重新定位和可移除的定域线的另一实施例的纵截面图,该定域线包括定域丝和致动器,该定域丝带有可重构的锚,该致动器呈护套的形式,用于对锚进行重构,其中,所示的锚处于锚定结构和释放结构(假想线)。
图15是沿图14的线15-15的截面图。
图16是和图14类似的纵截面图,只是护套相对于定域线移动以实现锚从锚定结构到释放结构的重构,其中锚缩回在护套中。
图17是和图14类似的纵截面图,并且表示卷簧形式的备选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并且尤其是图1,表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包括定域线10,该定域线10可操作地连接到具有套管14的熟知的引导器12。套管14包括远端30和近端32,远端30具有插入尖端34。如在图2最佳地看到的那样,套管14限定出管腔16,定域线10穿过该管腔16放置。
参照附图1-4,定域线10包括定位锚40和定域丝42。当在植入之前将锚40安装到引导器12内时(图3),锚40容纳在管腔16中,并且一部分定域丝从引导器的后方伸展到外部(图1)。但是,将线伸展到引导器的外部不是必要的。丝可以容纳在引导器的内部。
定位锚40由具有弹性的、生理惰性的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或者钛金属线,该定位锚可以如图3所示在管腔16中呈现第一溃缩结构,和如图1,2和4所示在管腔16外呈现第二扩展结构。
参照附图4,更详细地示出定域线10的锚40。如图所示,锚40是与丝42相同的线制成的。换句话说,锚40是定域丝42的延长部分,其中锚40的末端43与丝42连接以完成锚40。末端43可以粘接或者焊接到丝42上以形成连接。
如图4所示,当锚40处于扩展状态时具有菱形或者正方形形状。通过沿着线的形成锚40的部分提供多个限定在相应的节段47之间的弯曲45而形成菱形。弯曲45起枢纽的作用,节段可以围绕着弯曲45移动,以允许锚在溃缩状态(图3)和扩展(图4)状态之间转变。
在图4中,将锚40表示为丝42的延续,而图5表示出了一种替代方案,其中,定位锚40和定域丝42包括分开的部件,其中定位锚40通过适当的连接器44连接到定域丝42上,连接器44例如为波纹或者干涉配合衬套、焊接等。采用分开的定位锚40和定域丝42,对每个部件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例如,定位锚40可以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这适合于在此描述的变形特性,但是不合适于定域丝42。相反的,定域丝42可以由具有硬度的材料组成,这对于定位锚40将是不合适的。
定位锚40可以制成不同的形状,这些形状可以根据例如:准备放置定位锚40的组织密度、所关注的病区的尺寸、所需要的锚定力等来进行选择。除了图4中的菱形之外,定位锚40还可以在扩展状态下具有一般的三角形形状,如图6所示。在图6A中,所述三角形备表示为处于溃缩状态。图7和图7A表示定位锚40的另一种形状,其在扩展状态下具有环48的形状。
在图3-7A中表示的锚的形状是相似的,因为它们是围绕着一个区域的线形结构。当锚40处于扩展状态时,所围绕的区域比在溃缩状态时大很多。这些形状不具有刺入周围的组织的锋利边缘,但是它们仍然锚定定域线。没有穿刺边缘,减少了重新定位时对病人造成的损伤。
图8和8A表示另一种定位锚40,其包括有圆盘54,优选由有规则地间隔开的折叠线56形成,用以折叠圆盘54,类似于雨伞。
如图9中图示,可以利用双管腔套管60,其包括第一管腔62和第二管腔64。第一管腔62承载定域线10,而第二管腔64承载传统的成像标记66,例如在美国专利6,575,991中公开的那样,通过参照该美国专利将其结合在本文中,或者第二管腔可用于引入染料、冲洗流体、药物等,例如在2003年8月28日提交的申请号10/604,048的待审美国专利中公开的那样。
现在参照图10A F,如下所述使用定域线10。首先将上述定域线10装载到管腔16中,以便将套管14引入到所关注的组织18中。如图10A所示,套管14被引入到组织18中,从而插入尖端34位于所关注的位置,例如邻近或者刺入病区。如图10B所示,然后通过相对移动定域线10和套管14将定域线10放置在所关注的位置,以便使锚40暴露在套管14外。上述相对移动通常通过使定域线10相对于套管14前进来完成。然而,套管可以相对于定域线10缩回,如在2003年11月1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707,043的美国专利申请中公开的那样,该专利的发明名称为ApparatusAnd Method ForImplantingAPreloaded
Localization Wire(用于植入预载定域线的设备和方法),通过引用其公开的内容将其结合在本文中。
当定位锚40从套管的端部出来时,其从溃缩状态扩展成扩展状态。由于扩展进入周围的组织,所以锚40充分地压缩和/或移置邻近的组织,以将定位锚40在所关注的位置埋入组织中,但是不像用钩形锚那样刺入组织。如果定位锚40没有被令人满意地放置在选定的位置,通过拉动定域丝42和将锚40拽回到套管中,定域线10可以缩回到管腔16中,如图10C所示。由于锚40接触套管12,所以套管12和锚40之间的干涉,将锚40从扩展状态溃缩成溃缩状态。
如图10D-E所示,然后,可以将套管14重新定位,并且将定域线10从管腔16中射入新的位置。然后,将套管14从组织18中移除,将定域线10留在其所在的位置,而定位锚40位于所关注的位置,并且像用传统的定域线那样,定域丝42伸展到组织18的外部。
定域线10的移除可以通过将套管14穿在定域丝42上并且将套管14插入到组织18中直至定位锚40来完成。然后,定位锚40能缩回到管腔16中,随后从组织18中移除套管14。可选择地,定位锚40可以如上所述重新定位。也可以不再重新引入套管14,而仅仅通过从组织18中拉走定域丝42来移除定域线10。组织18促使定位锚40形成成溃缩结构,以利于从组织18中移除定位锚40。
使用刺入组织的钩形锚的现有的定域线,除非使用套管,否则不能在不引起实体组织损伤的情况下从组织中移除。定域线12可以在没有套管的情况下用足够的力移除,但是将不会像现有技术设备对周围的组织引起相同的损伤,因为锚40不依靠穿刺组织来进行锚定。
在此描述的定域线具有能容易重新定位的优点,上述重新定位通过定域线从管腔中排出之后,将定域线缩回到套管的管腔中来实现。与现有技术的具有钩状结构的定域线不同,该定域线不穿刺组织,然而,现有技术的定域线穿刺组织,如果不排除,这使得从组织中移除定域线复杂化。此外,在此描述的定域线可以从组织中移除,而不需要再向组织中插入套管,从而将对病人的伤害和不适最小化。
应当指出的是,虽然所有的实施例公开了具有完全限制区域的锚,其中所述区域当锚从释放结构重构成锚定结构时改变尺寸,但是,不完全限制区域的锚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例如,端部43不需要与丝42连接。替代地,端部43可以是独立的,并且形成顺着腿部47或者环48的形状。甚至可以排除端部43,并且腿部47或者环48能够正好在丝42之前终止。在这些结构的任何一个中,有效地限制了区域,不是实际上的限制,并且限制区域会是有效限制的区域。因而,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区域”包括实际限制的区域和有效限制的区域两者。
图11表示定域线110的一个替代的实施例,该定域线110包括锚140和丝142,其中至少丝142配置成丝142的外部部分143将基本上平贴在组织18的外部。丝142平贴并且基本上不从组织18上凸出的能力,显著地减少了丝142被意外的缠在或者钩在人、机器或者其他物体上的可能性。这显著地减少了锚140从医务人员选定的位置上移走的可能性。如果锚140从其初始位置移开,将降低线110在标记活体检查位置或病区中的功效。丝142能够基本上平贴在组织18上的能力还减少了由猛拉线110导致的对组织18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带子146或者另一相似的材料可以用于将丝142保持在组织18外部的合适位置上。
两个因素被认为是与将定域线110配置成丝142基本上平贴在组织18外部最相关的:材料的截面惯性矩(the second moment of area)I和杨氏模量E。截面惯性矩I是线的物理特性。这是物体质量相对于物体几何轴的分布的代表。质量从几何轴分布得越大,则I值越大,并且物体更能抵抗关于几何轴的弯曲。
杨氏模量基本上定义了材料的硬度。所有情况都相同时,材料的杨氏模量越大,材料越能抗偏转。
在定域线的关系中,杨氏模量提供了更多的调整空间,以使线平贴在组织块上。这是因为定域线的横截面与套管一起,已经变得有些标准化了。因而,杨氏模量是确保定域线的外部部分将基本上平贴在组织上的最佳候选。
不管哪个因素提供了最大的用于调整的空间,最终需要的是,选择截面惯性矩和杨氏模量,以使定域线的外部部分能够弯曲,并用一个合适的紧固件例如带子保持在组织块上。优选地,选择截面惯性矩和杨氏模量,以使弯曲不会导致定域线的塑性变形,因为这样的变形更有可能导致定域线处于组织块中的部分移动,这会使定域线的标记功能无效。更为优选的是,选择截面惯性矩和杨氏模量,使定域线的外部部分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根据需要弯曲。
虽然优选使弯曲直接发生在定域线插入组织块的插入点145处或者围绕其发生,但是这不是必需的。如果在定域线平贴在组织上之前,定域线不在插入点145附近弯曲,会在定域线和组织之间形成缝隙,从而有效地产生小环圈,一些东西会钩在该小环圈上。该环圈越小,物体越不可能钩住它。因此,需要将该环圈最小化,但是这需要以这样的方式完成,即,该方式不引起定域线的内部部分的移动,该移动会使标记功能无效。
该“平贴”功能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定域线,而不仅仅是图1-10F所示的定域线。例如,图12和13表示一种定域线210,其配置为平贴在组织块的外部,还包括直丝242和钩形锚240。该丝具有基本圆形的横截面244。也可以使用其它的横截面,例如椭圆、方形、多边形,并且它们可以是中空或者实心的。
如图示的圆形横截面244是当前典型的定域线,其不具有平贴功能。因此,为了获得平贴功能,所述定域线由这样一种材料形成,该材料提供当与横截面结合时将允许线242平贴在组织18上的杨氏模量。对于所述的横截面,退火钢是合适的材料。钢的退火降低了材料的硬度,减少了杨氏模量,以允许线242的弯曲根据需要平贴。
最优选地,定域线242根据需要在其自身重力下弯曲而平贴。因此,丝242伸展在组织外部的部分优选具有足够的质量以实现弯曲。对于图示的例子,丝的长度优选考虑一个合适的安全极限,以保证在组织块外部有足够的丝242来实现弯曲。
值得注意的是,不需要配置斯的整个长度来实现丝在组织块外部的平贴。丝的这一部分可称作弯曲部分,其可以沿着整条丝或者丝的一部分延伸。可以预计的是,如果弯曲是为了将在组织的外部和丝之间的任何间隙最小化,那么只有通常在插入组织块的插入点145附近的那部分丝需要这样配置。然而,可以预计的是,为了制造简单,特别是如果处理上述材料以选择所需要的杨氏模量,可以这样配置整条线。
图14-16表示定域线310的另一实施例,其可以像定域线10那样重新定位。另外,在定域线310植入之后和套管14移除之后,定域线310可以从组织块18中抽回,而不再引入套管14。
定域线310包括可变形锚340和丝342。用于对处于护套350形式的可构造的锚进行重构致动器可滑动地装配在线342上。如图示,锚340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镍钛诺,这允许锚340在锚定结构(图13)和释放结构(图14中虚线所示)之间变换,在该锚定结构中其具有钩状形状,用于锚定在组织块中,而在该释放结构中,锚相对于丝342基本是直的,以便从组织块18释放锚340。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图14-16表示的锚340是本技术领域已知的,也可以使用其他可变形的锚,例如图1-9所示的那些。
护套350具有靠近锚340的近端352和相对的远端354。护套350限定了中空内部356,丝342接收在其中以便可滑动地连接护套350和丝342用以相对滑动运动。护套350用作致动器,用于在锚定和释放结构之间移动所述锚。当护套350从锚340抽回时(图14),由于它的弹性,锚340自然地呈现锚定结构。通过丝342和护套350的相对运动,将护套350向锚340推进,以实现锚340的结构变化。当护套350的近端352向锚340推进时,近端352与锚340接触。由于锚340接收在护套350的内部356中,护套350的继续推进导致锚340伸直,并且因此实现了将锚340重构成释放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锚340处于释放结构,锚340不需要完全接收在护套350的内部356中。只需要将锚340伸直到足够使锚从组织中释放即可。优选将锚340完全接收在护套350的内部356中,因为这可以保证锚340足够直,并且当定域丝被移动或者抽回时,这可以引起最小的组织损伤。
护套340图示为透明的,但是它可以具有任意需要的不透明度。护套340优选由合适的塑料制成。护套340也可以具有任意合适的可成像标记,其允许护套340的定位,尤其近侧末端352也可以具有这样的可成像标记,这允许用户观察近侧末端352和锚340的相对位置。这样的可成像标记是本技术领域熟知的,并且在使用的成像技术类型上可改变。
定域线310的植入基本上与所述定域线10的植入相同。简而言之,引导器、代表性的是套管14,被插入到组织块18中。定域线插入穿过套管的管腔,从套管的开口端穿出,在那里锚340可以锚定在组织块18中。一旦定域线正确定位,便将套管14抽回。
定域线310可以随套管14一起插入或者在套管14插入之后插入。可以在锚340处于锚定结构或者释放结构的情况下将定域线310插入。如果以释放结构插入,当然,其需要处于锚定结构以进行锚定。
将套管14抽回之后,定域线310可以被重新定位或者抽回,而不需要像现在需要的那样再插入套管14。定域线310可以通过相对移动丝342和护套350以使锚从锚定结构重构成释放结构而被重新定位或者抽回。在释放结构中,定域线可以被重新定位或者抽回。如果重新定位,则护套350和线342相对移动,以使锚构造成锚定结构并且重新锚定定域线。如果抽回,则用户仅仅需要拉动定域线310的外部部分。
在定域线310植入之后的锚340的重构,可以通过操作伸展到组织块外部的护套350的部分和丝342(将它们彼此相对滑动)来进行。像目前所做的那样,这防止了再次插入套管14的需求。
无需再次引入套管14而移动定域线310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定域线310通常将在活体检查位置处插入到组织块中的。当在活体检查样本上进行分析的同时,定域线310存留在里面。完成分析需要几个小时到几天的时间。这对于留下插入在患者中的套管14时间太长,因为即使不疼,上述刚硬的套管14留在体内也是不舒服的。由于套管14的管腔产生了进入组织块18的敞开的空气通路,这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如果分析确定不需要再进行后续的外科手术过程,例如组织切除,则可以容易地移除定域线,而不再引入套管14,这排除了额外的组织损伤和病人的不舒服,就更不必说套管插入过程的花费了。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使护套340用于实现锚的重构,套管14不需要完全从组织块中抽回。套管14只需要抽回,使其离开锚足够的量,使得套管14不干扰锚的重构。期望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套管将完全地移除,这是因为如果其留在那里会增加感染和意外组织损伤的风险,尤其是因为由于护套而不再需要套管来移除定域线。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插入过程中,锚可以伸展出护套的端部,但仍然受到套管的约束而处于释放结构,并且将套管抽回使其离开锚将实现锚向锚定结构的重构。然后,当需要移除定域线时,可以用护套使锚从锚定结构重构为释放结构。
图17表示了一个可选择的定域线410,其具有可选的将护套设计成卷簧450的形式。卷簧450缠绕成使其限定出用于接收丝342的中空内部456。卷簧450具有近端452和远端454。带卷簧450的定域线410的操作与在前描述的相同。
如前所述,定域线310和410配置成平贴在组织块18的外部。关于定域线310、410,应当考虑丝342、442和护套350、450的两者的特性以达到平贴的功能。
虽然已经结合本定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背离随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精神的情况下,在上述公开内容和附图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合理地变化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