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内窥镜活检钳。
背景技术
内窥镜检查、治疗或手术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内窥镜进行的 各种活检取材是确诊相关疾病不可缺少的方法。
但是当脏器的内径太小、或者遇到中途有狭窄时,普通常规内窥镜就无法进 入,更无法去获取病变组织了。
若能有更细的内窥镜使检查人员能看到里面或更远部位的病变,而且能在直 视下进行病变组织的钳取,对解决临床诊断或治疗非常重要。
若能实现上述技术,对于切口小或内径小,或病变位于远端,或位于脏器周 边部位的患者,无疑是提高了诊断和治疗的效率,故该产品的研发具有重要的临 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对切口小或内径小, 或病变位于远端,或病变位于脏器周边部位等情况进行诊断治疗的可视内窥镜活 检钳。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活检钳插入部, 活检钳插入部的前端设置有钳夹和物镜,活检钳插入部的后端设置有能够操控钳 夹的活检钳操作部,所述的物镜连接至外接显示器,所述的钳夹和物镜能够通过 活检钳插入部伸入切口小、内径狭窄、位于远端或位于脏器周边部位的病变处。
所述的活检钳插入部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光导纤维,所述的物镜 通过光导纤维连接至外接显示器。
所述的活检钳插入部的外径小于2mm。
所述的活检钳插入部的后端设置有视频传输接口,所述的光导纤维通过视频 传输接口连接至外接显示器。
所述的活检钳操作部包括夹持部和指环。
所述的视频传输接口位于夹持部和指环的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检钳插入部,利用活检钳插入部伸 入切口小、内径狭窄、位于远端或位于脏器周边部位,将活检钳插入部前端设置 的钳夹和物镜送入病变处,采用活检钳操作部对钳夹进行操控,利用物镜连接至 外接显示器,能够清楚的观察病变位置,便于钳夹对病变位置钳取病变组织,进 行诊断和治疗。本实用新型针对脏器的内径太小、或者遇到中途有狭窄时,普通 常规内窥镜就无法进入,无法获取病变组织的问题,在切口小,或内径狭窄、细 小,或病变位于远端,或位于脏器周边部位时,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完成上述检 查、治疗工作,这对提高诊断和治疗效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十分有益,本实用 新型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活检钳插入部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光导纤维,物镜通过 光导纤维连接至外接显示器,使光导纤维隐藏在活检钳插入部内部,提高了整个 装置的整体性,便于操作,传输的图像有利于操作者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更进一步,活检钳插入部的外径小于2mm,属于超细形式,为目前最细的, 能够更好的适应切口小,或内径狭窄、细小,或病变位于远端,或位于脏器周边 部位的情形,保证了诊断治疗的顺利进行。
更进一步,通过视频传输接口连接外接显示器,保证物镜采集的图像能够通 过外接显示器精准的显出出来,为操作活检钳和诊断提供精准的依据。
更进一步,视频传输接口位于夹持部和指环的前端,不影响操作者操作活检 钳,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活检钳插入部能够直接插入器官内管腔狭窄处,或者通过常规内窥镜的活检 孔伸入,利用常规内窥镜的活检孔作为基准点,使本实用新型操作的更加精确, 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其中,1-活检钳插入部、2-钳夹、3-物镜、4-光导纤维、5-活检钳操作部、7- 人体器官内腔、8-器官内管腔狭窄处、9-常规内窥镜、10-可疑病变部位或预定到 达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活检钳插入部1,活检钳插入部1的外径小于2mm, 活检钳插入部1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光导纤维4,活检钳插入部1的 前端设置有钳夹2和物镜3,活检钳插入部1的后端设置有能够操控钳夹2的活 检钳操作部5和视频传输接口6,活检钳操作部5包括夹持部和指环,视频传输 接口6位于夹持部和指环的前端,物镜3通过光导纤维4连接至外接显示器,光 导纤维4通过视频传输接口6连接至外接显示器钳夹2和物镜3能够通过活检钳 插入部1伸入切口小、内径狭窄、位于远端或位于脏器周边部位的病变处。活检 钳插入部1工作时从器官内管腔狭窄处8伸入,或者通过常规内窥镜的活检孔从 器官内管腔狭窄处8伸入。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活检钳插入部1,活检钳插入部1的内部设置有 光导纤维4,活检钳插入部1的前端连接有钳夹2和物镜3,活检钳插入部1的 后端连接有活检钳操作部5和视频传输接口6,活检钳插入部1的前端指的是靠 近可疑病变部位或预定到达部位10的一端,后端为远离可疑病变部位或预定到 达部位10的一端,活检钳操作部5由夹持部和指环构成,活检钳插入部1的外 径小于2mm,活检钳插入部1的前端设置有可视物镜3,光导纤维4连接视频传 输接口6,物镜3所显示的图像经过光导纤维4进行传送,通过视频传输接口6 在外接显示器实时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如下:
1、患者临床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操作,如气管镜、胃镜、肠镜、宫腔镜、等 操作时,按照相关医疗程序做好相关术前准备;
2、医务人员按医疗程序给患者进行普通常规内窥镜检查,插入普通常规内 窥镜9;
3、因器官内管腔狭窄处8的限制,普通常规内窥镜9无法通过狭窄处到达 可疑病变部位10;
4、此时可将活检钳插入部1直接经器官内管腔狭窄处8插入,或可借助普 通常规内窥镜9的活检孔,将超细内窥镜活检钳插入部1经器官内管腔狭窄处8 插入;
5、物镜3将前端的图像等资料通过光导纤维4传输,经视频传输接口6实 时显示在图像显示器上,供检查人员观察;
6、在观察镜下变化的同时,继续将活检钳的钳夹2送达到可疑病变部位或 预定到达部位10;
7、通过对活检钳操作部5的操作,钳取病变组织,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内窥镜,包括活检钳插入部1、光导纤维4、钳 夹2、物镜3、活检钳操作部5和视频传输接口6。内窥镜检查、治疗或手术是临 床上非常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当脏器的内径太小、或者遇到中途有狭窄时,普 通常规内窥镜就无法进入,更无法去获取病变组织了。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问 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视内窥镜活检钳,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观察同时活检,活检 钳插入部1的外径不超过2mm,属目前最细,能够对切口小,或内径狭窄、细小, 或病变位于远端,或位于脏器周边部位时,普通常规内窥镜无法继续进行时,超 细可视内窥镜就可以完成上述检查、治疗工作,这对提高诊断和治疗效率、提高 医疗技术水平十分有益,本实用新型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可观的经济效 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