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800150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5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80111513.7

申请日:

2009.03.27

公开号:

CN101980854A

公开日:

2011.02.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9C 63/02申请公布日:201102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63/02申请日:20090327|||公开

IPC分类号:

B29C63/02; B29C43/24; B29C43/28; B29C47/14; B29L9/00

主分类号:

B29C63/02

申请人: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野大辅; 胜本隆一; 永野英男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优先权:

2008.03.31 JP 2008-089551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李贵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其具备:将树脂片(A)由模辊(46)和轧辊(48)夹持,并将该树脂片(A)成形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厚度分布的厚度不均形状的工序;将上述树脂片(A)从上述模辊(48)剥离的工序;通过将上述树脂片(A)由驱动辊和与树脂片(A)的形状相吻合形状的弹性轧辊(204)夹压,从而将掩模膜(84)层叠于上述树脂片(A)的工序。由此,掩模膜(84)均匀地层叠于树脂片(A)的整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 其具备 : 将熔融的树脂从模具压出为片状的工序 ; 将压出的树脂片由模辊和轧辊夹持, 并将该树脂片成形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厚度分布 的厚度不均形状的工序 ; 将所述树脂片从所述模辊剥离的工序 ; 通过将所述树脂片由驱动辊和与树脂片的形状相吻合形状的弹性轧辊夹压, 从而将掩 模膜层叠于所述树脂片的工序。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 其中, 所述弹性轧辊相对于具 有所述厚度不均形状的树脂片, 以其曲率之差为 0 ~ 20%的范围内的方式与该树脂片的形 状相吻合。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 其中, 所述弹性轧辊和所述 驱动辊产生的夹压在 10kgf/cm ~ 100kgf/cm 线压的范围内。
4: 根据权利要求 1 ~ 3 中任一项所述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 其中, 由所述弹性 轧辊和所述驱动辊产生的对所述树脂片的夹压的分布在 0 ~ 200%的范围内。
5: 根据权利要求 1 ~ 4 中任一项所述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 其中, 通过分别对 向被连接到所述弹性轧辊的两端轴承的气压缸的供给压力进行调整, 能够调整由所述弹性 轧辊和所述驱动辊产生的夹压。
6: 根据权利要求 1 ~ 5 中任一项所述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 其中, 通过使被安 装于夹压时的该弹性轧辊的行进方向的干涉物与所述弹性轧辊的轴承相接触, 从而抑制夹 压时产生的该弹性轧辊的弯曲。
7: 根据权利要求 1 ~ 6 中任一项所述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 其中, 所述弹性轧 辊的表面由在 JIS K6253 中规定的橡胶硬度计为 50°~ 90°的材料形成。

说明书


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背景技术 目前, 通常公知的是对于掩模膜进行层叠的方法。在专利文献 1 中记载了, 为了防 止褶皱的产生, 按照在对轧辊 ( 夹压辊 ) 的径进行加热时而形成一定的方式, 预先使中央部 变窄的方法。另外, 专利文献 2 记载有使用带进行层叠的方法。专利文献 3 记载有调整夹 压的方法。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6-159723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1-129919 号公报
     专利文献 3 : 日本特开平 7-228060 号公报
     但是, 现有的层叠方法为以平坦的形状, 即在宽度方向上厚度大致一定的被层叠 物为对象的方法。 因此, 在被层叠物沿宽度方向存在厚度分布的厚度不均形状的情况下, 在 这些方法中可能存在, 在厚度较薄的部分, 层叠膜的粘接力不足的情况, 难以将掩模膜均匀 地层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研制而成, 其目的在于, 能够使掩模膜在全部宽度上均匀 地密接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 其具备 : 将 熔融的树脂从模具压出为片状的工序 ; 将压出的树脂片由模辊和轧辊夹持, 并将该树脂片 成形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厚度分布的厚度不均形状的工序 ; 将所述树脂片从所述模辊剥离 的工序 ; 通过将所述树脂片由驱动辊和与树脂片的形状相吻合形状的弹性轧辊夹压, 从而 将掩模膜层叠于所述树脂片的工序。
     根据所述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 通过由驱动辊和具有与树脂片的形状相吻 合形状的弹性轧辊进行夹压, 可以将掩模膜在整体宽度上均匀地层叠于具有厚度不均形状 的树脂片。
     在所述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中, 优选所述弹性轧辊相对于具有所述厚度不 均形状的树脂片, 以其曲率之差为 0 ~ 20%的范围内的方式与该树脂片的形状相吻合。
     通过使弹性轧辊的形状和具有厚度不均形状的树脂片的形状满足上述的关系, 能 够将掩模膜更均匀地层叠于树脂片。
     在所述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中, 优选所述弹性轧辊和所述驱动辊产生的夹 压在线压 10kgf/cm ~ 100kgf/cm 的范围内。
     这是由于, 在线压比 10kgf/cm 小时, 会引起掩模膜在整体宽度上密接不良。在线 压比 100kgf/cm 大时, 宽度方向的夹压与中央相比, 两端更大, 在中央上容易产生褶皱。
     在所述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中, 优选由所述弹性轧辊和所述驱动辊产生的对所述树脂片的夹压的分布在 0 ~ 200%的范围内。这是因为, 在夹压分布比 200%大时, 可能会在掩模膜上产生褶皱。
     在所述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中, 优选通过分别对向被连接到所述弹性轧辊 的两端轴承的气压缸 ( 日文 : 空压シリンダ ) 的供给压力进行调整, 可以调整由所述弹性轧 辊和所述驱动辊产生的夹压。
     通过该构成, 可以任意调整弹性轧辊的两端的夹压平衡。
     在所述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中, 优选通过使被安装于夹压时的该弹性轧辊 的行进方向的干涉物与所述弹性轧辊的轴承相接触, 从而抑制夹压时产生的该弹性轧辊的 弯曲。
     由此, 可以抑制夹压时的弹性轧辊的弯曲, 可以缓和对树脂片的宽度方向的夹压 分布的影响。
     在所述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中, 优选所述弹性轧辊的表面由在 JIS K6253 中规定的橡胶硬度计为 50°~ 90°的材料形成。这是由于, 通过将橡胶硬度的范围限制于 50°~ 90°, 可以维持弹性轧辊的形状等的多种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 通过由驱动辊和具有与树脂片 的形状相吻合形状的弹性轧辊进行夹压, 能够使掩模膜在整体宽度上均匀地层叠为具有厚 度不均形状的树脂片。 附图说明 图 1 是对厚度不均树脂片的一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
     图 2 是对使用本发明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的流程进行说明的工序图 ;
     图 3 是使用本发明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装置的概念图 ;
     图 4 是对成形冷却辊的构成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
     图 5A 是层叠装置的侧面图 ;
     图 5B 是层叠装置的正面图 ;
     图 6 是表示夹压分布的图 ;
     图 7A 是在树脂片的曲率和弹性轧辊的曲率大致一致的情况下, 表示弹性轧辊和 树脂片的形状的关系的说明图 ;
     图 7B 是在弹性轧辊的曲率比树脂片的曲率大的情况下, 表示弹性轧辊和树脂片 的形状的关系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原料工序、 12…挤压工序、 14…成形工序、 16…缓冷工序、 18…翘曲测定工序、 20… 控制工序、 22… 层叠工序、 24… 切割工序、 26… 装载工序、 28… 原料仓、 30… 添加物仓、 32… 自动计量机、 34… 混合器、 36… 加料斗、 38… 挤压机、 40… 定量泵、 42… 供给管、 44… 模 具、 46… 模辊、 48… 轧辊、 50… 剥离辊、 54… 缓冷区域、 55… 加热装置、 56… 形状保持装置、 76…送料辊、 78…翘曲测定器、 79…储料器、 82…掩模辊、 84…掩模膜、 86…辊、 88…切割机、 90… 切割机、 90A… 激光切割装置、 100… 树脂片、 200… 层叠装置、 202… 弹性驱动辊、 204… 弹性轧辊、 206… 轴承、 208… 气压缸、 210… 调节器、 212… 动力空气源、 214… 轴承高度调整 机构、 216…弹性张力调整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通过以下优选的实 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更多的方法进行变更, 可以利 用本实施方式以外的其它实施方式。因此,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包含于本申请 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另外, 在本发明书中用 “~” 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 “~” 前后记载的数值的范 围。
     图 1 表示由本发明制造的具有厚度不均形状的树脂片的一例。该树脂片在宽度方 向上厚度不均, 具有厚度分布。
     在大屏幕液晶电视之类的大屏幕液晶面板中, 如图 1 所示, 使用中央部较厚, 两端 较薄的形状的树脂片 100。树脂片 100 由入射来自光源元件的光的光入射面 102、 射出面状 的光的光射出面 104、 用于将光从光入射面 102 导入到光射出面 104 的光反射面 106、 位于 光入射面 102 的对向侧的对向面 108 构成。树脂片优选构成为片的宽度方向的最厚部和最 薄部的厚度之差为 0.5mm ~ 5.0mm 的范围, 更优选为 0.5mm ~ 3.0mm 的范围。如果最厚部 和最薄部的厚度差为 0.5mm 以下, 则可以使用现有的方法进行层叠。这是因为, 如果厚度差 比 3.0mm 大, 则夹压前容易在掩模膜上产生褶皱, 如果比 5.0mm 大时, 则褶皱的产生变得显 著。
     图 2 是制造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片的整体工序图的一例, 图 3 是具备用于实施各工 序的各种机器的树脂片的制造装置的概念图。
     如图 2 所示, 应用本发明的树脂片的制造方法主要由进行原料的计量及混合的原 料工序 10、 将熔融的树脂连续挤出为片状 ( 带状 ) 的挤压工序 12、 将压出的树脂片由模辊 和轧辊夹持并使树脂片一边成形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厚度分布的形状一边冷却并固化的 成形工序 14、 使固化的树脂片逐渐冷却的缓冷工序 16、 对逐渐冷却了的树脂片的翘曲测定 是否符合规定基准进行测定的翘曲测定工序 18、 在翘曲超过规定基准的情况下反馈到成形 工序 14 及缓冷工序 16 并按照使树脂片的宽度方向的冷却速度及缓冷速度均匀化的方式进 行控制的控制工序 20、 在树脂片的表背面上层叠表面保护用掩模膜的层叠工序 22、 将树脂 片按照规定尺寸 ( 长度·宽度 ) 进行切割并形成各个树脂片的切割工序 24、 装载被切割了 的树脂片的装载工序 26 构成。
     下面, 参照图 3 对应用本发明的树脂片的制造装置的主要构成进行说明。如图 3 所示, 在原料工序 10, 对从原料仓 28( 或原料罐 ) 及添加物仓 30( 或添加物罐 ) 输送到自动 计量机 32 的原料树脂及添加物进行自动计量, 由混合器 34 将原料树脂和添加物按照规定 比率进行混合。
     在对原料树脂添加散射粒子作为添加物的情况下, 最初用造粒机制造在原料树脂 中以高于规定浓度的高浓度添加有散射粒子的母粒 (master pellet)。 接着, 通过优选采用 母料方式, 由混合器 34 按照规定的比率混合以比规定浓度高的浓度添加了散射粒子的母 粒和没有添加散射粒子的基粒。在添加散射粒子以外的添加物的情况下也相同。
     作为本发明中应用的上述原料树脂, 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 可以例如聚甲基丙烯 酸甲酯树脂 (PMMA)、 聚碳酸酯树脂 (PC)、 聚苯乙烯树脂 (PS)、 MS 树脂、 AS 树脂、 聚丙烯树脂(PP)、 聚乙烯树脂 (PE)、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PET)、 聚氯乙烯树脂 (PVC)、 热塑性橡 胶体或它们的共聚物、 环烯烃聚合物等。在原料工序 10 中适量地将计量· 混合了的原料树 脂输送到挤压工序 12。
     在挤压工序 12 中, 由混合器 34 混合的原料树脂经由加料斗 36 投入到挤压机 38。 原料树脂通过挤压机 38 一边混炼一边进行熔融。挤压机 38 可以为单轴式挤压机及多轴式 挤压机的任一种, 优选包含使挤压机 38 的内部成真空的通气功能。由挤压机 38 熔融的原 料树脂通过螺旋泵或齿轮泵等定量泵 40 经由供给管 42 输送到模具 44( 例如 T 模具 )。从 模具 44 挤出为片状的树脂片 A 输送到成形工序 14。
     在成形工序 14 中, 从模具 44 挤出的树脂片 A 由模辊 46 和轧辊 48 夹持。树脂片 A 一边成形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厚度分布的形状, 一边进行冷却并固化。固化的树脂片 A 由 剥离辊 50 进行剥离。经过成形工序 14 的树脂片 A 接着被输送到缓冷工序 16。
     缓冷工序 ( 或退火工序 )16 是为了防止剥离辊 50 的下流的树脂片 A 的急剧的温 度变化而设置的。在树脂片 A 上产生急剧的温度变化的情况下, 例如无论树脂片 A 的表面 附近是否形成塑性状态, 树脂片 A 的内部形成弹性状态, 由于该部分的固化引起的收缩可 能会使树脂片 A 的表面形状恶化。另外, 在树脂片 A 的表背面产生温度差的情况下, 树脂片 A 容易产生翘曲。 特别是为在宽度方向上产生厚度分布的树脂片 A 的情况下, 容易在树脂片 A 上产生翘曲。 在缓冷工序 16 中, 设置具有入口和出口的管道状的缓冷区域 54( 或退火区域 )。 在缓冷区域 54 的前半部, 树脂片 A 由加热装置 55 进行加热, 并逐渐自然冷却。在缓冷区域 54 的后半部, 对树脂片 A 吹冷风并强制地进行冷却。
     作为设置于缓冷区域 54 的前半部的加热装置 55, 可以采用通过多个喷嘴将进行 了控制温度了的空气 ( 暖风 ) 朝向树脂片 A 喷出的构成、 通过镍铬合金线加热器、 红外线加 热器、 感应电加热装置等加热树脂片 A 的构成等。
     另外, 在缓冷区域 54 的前半部, 在树脂片 A 被缓冷输送时, 按照不阻碍输送的方式 对树脂片 A 施加外力, 为了使树脂片 A 保持本来的没有翘曲的形状, 设置有形状保持装置 56。
     另外, 在缓冷区域 54 的后半部, 夹持树脂片 A 并在上侧和下侧设置喷出冷风并将 树脂片 A 进行浮上输送的多个空气喷嘴装置 74。作为空气喷嘴装置 74, 可以使用在将网状 的输送物进行浮上输送时使用的公知的装置。由此, 树脂片 A 在不与辊接触的非接触状态 下冷却到常温程度。
     接着, 在缓冷工序 16 冷却了的树脂片 A 通过夹压方式的送料辊 76 领取并输送到 翘曲测定工序 18。在翘曲测定工序 18 中, 通过翘曲测定器 78 对是否符合树脂片 A 的翘曲 的规定基准进行判断。
     而且, 在由翘曲测定器 78 测定的翘曲量超过规定基准的情况下, 在控制工序 20 中, 将该信息反馈到成形工序 14 及缓冷工序 16, 按照树脂片宽度方向的冷却速度及缓冷速 度平均的方式进行控制。
     在翘曲测定工序 18 的下游, 依次设置有层叠工序 22、 切割工序 24、 及装载工序 26。 层叠工序 22 为对树脂片 A 的表背面贴付保护膜 ( 聚乙烯等膜 ) 的工序。从掩模辊 82 卷绕 的掩模膜 84 供给于树脂片 A 的表背面, 并由通过一对辊 86, 即弹性轧辊和驱动辊进行层叠。
     切割工序 24 包含将树脂片 A 沿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切割, 并切割为规定长 度的工序、 将树脂片 A 的两端部沿输送方向进行切除的工序。 树脂片经由切割工序 24, 将树 脂片 A 切割为各个树脂片。
     为了将树脂片 A 切割为规定长度, 例如作为切割机 88, 如图 3 所示, 优选使用由承 受刃 88A 和按压刃 88B 构成的方式的切割机。但是, 并不限定于此, 也可以优选使用激光切 割装置。
     另外, 作为用于沿输送方向进行切割的切割机 90, 如图 3 所示, 可以使用利用激光 的的激光切割装置 90A。其后, 在装载工序 26 中, 将被切割了的各个树脂片装载于储料器 79。
     接着, 图 4 为成形工序的树脂片的制造装置的概略构成图。模辊 46 成形为中央部 较细, 两端部较粗的凹形状。轧辊 48 形成为大致平坦状。模辊 46 的辊面形成用于成形树 脂片的反转形状。由此, 从模具 44 压出的高温的树脂片 A 通过由模辊 46 和轧辊 48 以规定 夹压进行窄压 ( 夹压 ), 成形为具有厚度分布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 树脂片 A 成形为中 央部具有较厚部的形状。轧辊 48 上设置有未图示的加压装置, 可以将与模辊 46 之间的树 脂片 A 按照规定的压力进行夹压。该加压装置均具有沿轧辊 48 和模辊 46 的接触点的法线 方向施加压力的构成, 可以采用电动机驱动装置、 空气缸、 油压缸等公知的各种装置。 剥离辊 50 为与模辊 46 对向配置、 用于通过卷绕树脂片 A 而将树脂片 A 从模辊 46 剥离的辊, 其配置于模辊 46 的 180 度下游侧。
     作为模辊 46、 轧辊 48 及剥离辊 50 的材质, 可以采用各种钢铁部件、 不锈钢、 铜、 锌、 黄铜、 将这些金属材料作为芯金属而在表面衬垫橡胶的部件、 对这些金属材料施加 HCr 镀、 Cu 镀、 Ni 镀等镀敷的部件、 陶瓷、 及各种复合材料。
     接着, 图 5A 及 5B 为层叠工序的层叠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 5A 为层叠装置的侧面 图, 图 5B 为其正面图。
     层叠装置 200 具备构成一对辊的固定的弹性驱动辊 202、 弹性轧辊 204。弹性轧 辊 204 如图 5B 所示, 与具有厚度不均形状的树脂片 A 相吻合, 成形为具有中央部较细而两 端部较粗的凹形状。由此, 可以使弹性轧辊 204 均匀地密接于树脂片 A。弹性轧辊 204 的 表面作为材质, 可以举出例如硅橡胶 (SR)、 丁苯橡胶 (SBR)、 聚氯丁橡胶 (CR)、 氯磺化聚乙 烯 (CSM)、 丁腈橡胶 (NBR)、 聚氨酯橡胶 (U)、 乙丙烯橡胶 (EPT)、 聚氯乙烯橡胶 (CPE)、 氟橡 胶 (FPM)、 氢化丁腈橡胶 (HNBR)、 丁基橡胶 (IIR)、 海普龙橡胶 (CMS) 等, 但不限定于这些材 料。弹性轧辊 204 的表面硬度优选由以 JIS K6253 规定的橡胶硬度为 90°以下, 更优选为 70°以下的材料形成。另外, 弹性轧辊 204 的表面优选施加面粗糙度 (Ra)0.1 ~ 1.0μ 的 范围的镜面加工。
     在弹性轧辊 204 的两端部设置有旋转自如地支承弹性轧辊 204 的轴承 206。气压 缸 208 与轴承 206 分别连结。各气压缸 208 经由调节器 210 与动力空气源 212 连接。通过 调节器 210 可以任意地调整弹性轧辊 204 的夹压的绝对值和弹性轧辊 204 的两端的夹压平 衡, 且也可以与气压缸 208 的机械损失差对应。
     另外, 分别设置于气压缸 208 的调节器 210 优选为具有在流量、 压力特性上优良, 特别是用于调整为一定压力, 常时排出过剩压力的机构的精密型。
     轴承高度调整机构 214 沿夹压时的弹性轧辊 204 的轴承 206 的行进方向上设置。
     通过轴承高度调整机构 214, 对轴承 206 的停止位置进行调整。由此, 可以抑制夹压时的弹 性轧辊 204 的弯曲, 可以缓和对树脂片 A 的宽度方向的夹压分布的影响。
     安装于夹压时的弹性辊行进方向的干涉物可以使用通过将斜压板由电动机按压 拉伸而可以任意地调整高度的方式的轴承高度调整机构 214 等。
     安装于带有制动器的简易轴的掩模辊 82 被设置在弹性轧辊 204 和弹性驱动辊 202 的上游侧、 且位于树脂片 A 的上下。在上侧的掩模辊 82 和弹性轧辊 204 之间, 及下侧的掩 模辊 82 和弹性驱动辊 202 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张力调整辊 216。
     作为适用于本发明的掩模膜 84 的材料, 可以使用热可塑性树脂, 可以举出聚丙烯 树脂 (PP)、 聚乙烯树脂 (PE)、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PET) 等。掩模膜 84 的厚度优选 为 0.2mm 以下, 更优选为 0.1mm 以下。
     在层叠工序中, 树脂片 A 通过固定的弹性驱动辊 202、 由与两端轴承 206 连结的气 压缸 208 而下降的弹性轧辊 204 进行夹压。弹性驱动辊 202 通过连结的电动机而按顺时针 旋转, 将树脂片 A 按箭头方向输送。结合树脂片 A 的输送, 掩模膜 84 从掩模辊 82 经由弹性 张力调整辊 216 而送出到弹性驱动辊 202、 及弹性轧辊 204。
     掩模膜 84 从上下方向被弹性驱动辊 202 和弹性轧辊 204 夹压。树脂片 A 被掩模 膜 84 层叠。在本发明中, 由于弹性轧辊 204 的形状与树脂片的形状相吻合, 弹性轧辊 204 可以使掩模膜 84 相对于树脂片 A 均匀地进行夹压。 图 6 是表示层叠工序中对树脂片的夹压分布的坐标图。纵轴表示压力, 横轴表示 树脂片 A 的宽度方向的距离。曲线 a 表示弹性轧辊均匀地夹压树脂片的情况的压力和距离 的关系。从图可知, 曲线 a 表示在树脂片的宽度方向全区域内的均匀的压力值, 并形成直 线。在该情况下, 夹压的压力分布形成为 0%, 形成为最优选的方式。
     另一方面, 曲线 b 表示通过气压缸而使弹性轧辊下降, 使夹压树脂片的力增加的 情况的压力和距离的关系。通过气压缸以更大的力对弹性轧辊进行加压时, 通过两端的轴 承而付与更大的力, 弹性轧辊形成弯曲。 因此, 如图所示, 在弹性轧辊的大致中央部, 压力形 成最小值 (Pmin), 在两端部, 其压力形成最大值 (Pmax)。在本发明中, 即使在产生压力差的 情况下, 由于使弹性轧辊的形状吻合于树脂片的形状, 即使夹压的分布形成 200%, 也可以 将掩模膜均匀地层叠于树脂片。另外, 在将距离方向的压力平均值设定为 Pave 时, 夹压分 布可以由 (Pmax-Pmin)×100/Pave 求得。
     接着, 图 7A 及 7B 表示树脂片 A 和弹性轧辊 204 的形状的关系。图 7A 表示树脂片 A 的曲率 R1 和弹性轧辊 204 的曲率 R2 大致一致的情况的关系。曲率 R1 和曲率 R2 之差实 质上形成为 0%。在树脂片 A 的曲率 R1 和弹性轧辊 204 的曲率 R2 大致一致的情况下, 在掩 模膜的层叠中可以整体宽度均匀地进行夹压。
     另一方面, 图 7B 表示弹性轧辊 204 的曲率 R2 比树脂片 A 的曲率 R1 大的情况的关 系。弹性轧辊 204 的曲率 R2 和树脂片 A 的曲率 R1 没有必要一致。但是, 在该差过大时, 与 现有相同, 可以会在树脂片 A 的两端部形成掩模膜的密接力不足。在本发明中, 曲率 R1 和 曲率 R2 之差优选在 0 ~ 20%的范围内。在曲率 R2 比曲率 R1 大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弹性轧 辊的弯曲而整体宽度均匀地进行夹压。
     实施例
     下面, 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进行说明。 下面的实施例所示的材料、 制造
     条件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因此,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 定于下面的具体例。
     实施例 1
     通过将 PMMA( 旭化成制 80NH、 玻璃化温度 110℃ ) 由温度设定为 255℃的 T 模具 以 100kg/hr 挤出, 以输送速度 1m/min 经由轧辊、 模辊、 剥离辊、 缓冷区域形成片状, 得到宽 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具有如图 1 所示的厚度不均形状的树脂片。 树脂片为宽度 650mm、 最薄部 2mm、 最厚部 3.8mm。
     将该树脂片用弹性轧辊 ( 两端部的最大径为 195mm, 中央部的最小径为 192.1mm) 和弹性驱动辊 ( 直径 195mm) 夹压, 将掩模膜 (PE 制 0.1mm 厚 ) 插入树脂片的上面, 并进行 层叠。此时, 按照使弹性轧辊的位置到从与树脂片接触的位置下降 1.0mm 的位置而停止的 方式进行调整, 以线压 50kg/cm 进行夹压。其结果, 可以将掩模膜密接于树脂片整面。
     此时, 将富士薄膜 ( 株 ) 制 Pre Scale 插入, 并通过压力测定系统将显色浓度换算 为压力绝对值, 结果宽度方向的夹压分布为 50%。
     实施例 2
     通过实施例 1 的条件, 使线压逐渐上升, 能够以 100kg/cm 而中央部无褶皱且均匀 地对树脂片层叠掩模膜。此时的宽度方向夹压分布为 200%。
     比较例 1
     与实施例 1 相对, 由没有按照与树脂片密接的方式进行加工的平坦的直径 195mm 的弹性轧辊进行夹压, 并将掩模膜层叠于树脂片。其结果, 树脂片的两端 100mm 之间没有与 掩模膜密接。另外, 对宽度方向的夹压分布进行测定, 两端 100mm 的夹压为 0。
     比较例 2
     相对于实施例 1, 使用弹性轧辊 ( 两端部的最大径为 195mm, 中央部的最小径为 192.5mm) 以线压 100kg/cm 进行夹压。其结果, 两端 10mm 之间没有密接有掩模膜。
     比较例 3
     在实施例 1 的条件下, 使弹性轧辊的停止位置逐渐下降, 按照距离与树脂片接触 的位置 2.0mm 时停止的方式进行调整, 并以线压 100kg/cm 进行夹压。其结果, 在树脂片的 中央部, 在掩模膜上产生褶皱。此时的宽度方向的夹压分布为 210%。

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80854A43申请公布日20110223CN101980854ACN101980854A21申请号200980111513722申请日20090327200808955120080331JPB29C63/02200601B29C43/24200601B29C43/28200601B29C47/14200601B29L9/0020060171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国东京都72发明人佐野大辅胜本隆一永野英男74专利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代理人李贵亮54发明名称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其具备将。

2、树脂片A由模辊46和轧辊48夹持,并将该树脂片A成形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厚度分布的厚度不均形状的工序;将上述树脂片A从上述模辊48剥离的工序;通过将上述树脂片A由驱动辊和与树脂片A的形状相吻合形状的弹性轧辊204夹压,从而将掩模膜84层叠于上述树脂片A的工序。由此,掩模膜84均匀地层叠于树脂片A的整面。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0929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09/05626020090327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23044JA20091008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6页C。

3、N101980859A1/1页21一种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其具备将熔融的树脂从模具压出为片状的工序;将压出的树脂片由模辊和轧辊夹持,并将该树脂片成形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厚度分布的厚度不均形状的工序;将所述树脂片从所述模辊剥离的工序;通过将所述树脂片由驱动辊和与树脂片的形状相吻合形状的弹性轧辊夹压,从而将掩模膜层叠于所述树脂片的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弹性轧辊相对于具有所述厚度不均形状的树脂片,以其曲率之差为020的范围内的方式与该树脂片的形状相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弹性轧辊和所述驱动辊产生的夹压在10KG。

4、F/CM100KGF/CM线压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其中,由所述弹性轧辊和所述驱动辊产生的对所述树脂片的夹压的分布在0200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分别对向被连接到所述弹性轧辊的两端轴承的气压缸的供给压力进行调整,能够调整由所述弹性轧辊和所述驱动辊产生的夹压。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使被安装于夹压时的该弹性轧辊的行进方向的干涉物与所述弹性轧辊的轴承相接触,从而抑制夹压时产生的该弹性轧辊的弯曲。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其。

5、中,所述弹性轧辊的表面由在JISK6253中规定的橡胶硬度计为5090的材料形成。权利要求书CN101980854ACN101980859A1/7页3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通常公知的是对于掩模膜进行层叠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为了防止褶皱的产生,按照在对轧辊夹压辊的径进行加热时而形成一定的方式,预先使中央部变窄的方法。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有使用带进行层叠的方法。专利文献3记载有调整夹压的方法。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9723号公报0004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29919号公报0005专利文。

6、献3日本特开平7228060号公报0006但是,现有的层叠方法为以平坦的形状,即在宽度方向上厚度大致一定的被层叠物为对象的方法。因此,在被层叠物沿宽度方向存在厚度分布的厚度不均形状的情况下,在这些方法中可能存在,在厚度较薄的部分,层叠膜的粘接力不足的情况,难以将掩模膜均匀地层叠。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研制而成,其目的在于,能够使掩模膜在全部宽度上均匀地密接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0008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其具备将熔融的树脂从模具压出为片状的工序;将压出的树脂片由模辊和轧辊夹持,并将该树脂片成形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厚度分布的厚度不均形状。

7、的工序;将所述树脂片从所述模辊剥离的工序;通过将所述树脂片由驱动辊和与树脂片的形状相吻合形状的弹性轧辊夹压,从而将掩模膜层叠于所述树脂片的工序。0009根据所述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通过由驱动辊和具有与树脂片的形状相吻合形状的弹性轧辊进行夹压,可以将掩模膜在整体宽度上均匀地层叠于具有厚度不均形状的树脂片。0010在所述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弹性轧辊相对于具有所述厚度不均形状的树脂片,以其曲率之差为020的范围内的方式与该树脂片的形状相吻合。0011通过使弹性轧辊的形状和具有厚度不均形状的树脂片的形状满足上述的关系,能够将掩模膜更均匀地层叠于树脂片。0012在所述厚度不均树脂片。

8、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弹性轧辊和所述驱动辊产生的夹压在线压10KGF/CM100KGF/CM的范围内。0013这是由于,在线压比10KGF/CM小时,会引起掩模膜在整体宽度上密接不良。在线压比100KGF/CM大时,宽度方向的夹压与中央相比,两端更大,在中央上容易产生褶皱。0014在所述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中,优选由所述弹性轧辊和所述驱动辊产生的说明书CN101980854ACN101980859A2/7页4对所述树脂片的夹压的分布在0200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在夹压分布比200大时,可能会在掩模膜上产生褶皱。0015在所述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中,优选通过分别对向被连接到所述弹性轧辊的。

9、两端轴承的气压缸日文空压的供给压力进行调整,可以调整由所述弹性轧辊和所述驱动辊产生的夹压。0016通过该构成,可以任意调整弹性轧辊的两端的夹压平衡。0017在所述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中,优选通过使被安装于夹压时的该弹性轧辊的行进方向的干涉物与所述弹性轧辊的轴承相接触,从而抑制夹压时产生的该弹性轧辊的弯曲。0018由此,可以抑制夹压时的弹性轧辊的弯曲,可以缓和对树脂片的宽度方向的夹压分布的影响。0019在所述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弹性轧辊的表面由在JISK6253中规定的橡胶硬度计为5090的材料形成。这是由于,通过将橡胶硬度的范围限制于5090,可以维持弹性轧辊的形状等的多种。

10、精度。0020根据本发明的方式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通过由驱动辊和具有与树脂片的形状相吻合形状的弹性轧辊进行夹压,能够使掩模膜在整体宽度上均匀地层叠为具有厚度不均形状的树脂片。附图说明0021图1是对厚度不均树脂片的一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0022图2是对使用本发明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方法的流程进行说明的工序图;0023图3是使用本发明的厚度不均树脂片的制造装置的概念图;0024图4是对成形冷却辊的构成进行说明的说明图;0025图5A是层叠装置的侧面图;0026图5B是层叠装置的正面图;0027图6是表示夹压分布的图;0028图7A是在树脂片的曲率和弹性轧辊的曲率大致一致的情况下,表示弹。

11、性轧辊和树脂片的形状的关系的说明图;0029图7B是在弹性轧辊的曲率比树脂片的曲率大的情况下,表示弹性轧辊和树脂片的形状的关系的说明图。0030符号说明003110原料工序、12挤压工序、14成形工序、16缓冷工序、18翘曲测定工序、20控制工序、22层叠工序、24切割工序、26装载工序、28原料仓、30添加物仓、32自动计量机、34混合器、36加料斗、38挤压机、40定量泵、42供给管、44模具、46模辊、48轧辊、50剥离辊、54缓冷区域、55加热装置、56形状保持装置、76送料辊、78翘曲测定器、79储料器、82掩模辊、84掩模膜、86辊、88切割机、90切割机、90A激光切割装置、10。

12、0树脂片、200层叠装置、202弹性驱动辊、204弹性轧辊、206轴承、208气压缸、210调节器、212动力空气源、214轴承高度调整机构、216弹性张力调整辊说明书CN101980854ACN101980859A3/7页5具体实施方式0032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通过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更多的方法进行变更,可以利用本实施方式以外的其它实施方式。因此,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包含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0033另外,在本发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前后记载的数值的范围。0034图1表示由本发明制造。

13、的具有厚度不均形状的树脂片的一例。该树脂片在宽度方向上厚度不均,具有厚度分布。0035在大屏幕液晶电视之类的大屏幕液晶面板中,如图1所示,使用中央部较厚,两端较薄的形状的树脂片100。树脂片100由入射来自光源元件的光的光入射面102、射出面状的光的光射出面104、用于将光从光入射面102导入到光射出面104的光反射面106、位于光入射面102的对向侧的对向面108构成。树脂片优选构成为片的宽度方向的最厚部和最薄部的厚度之差为05MM50MM的范围,更优选为05MM30MM的范围。如果最厚部和最薄部的厚度差为05MM以下,则可以使用现有的方法进行层叠。这是因为,如果厚度差比30MM大,则夹压前。

14、容易在掩模膜上产生褶皱,如果比50MM大时,则褶皱的产生变得显著。0036图2是制造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片的整体工序图的一例,图3是具备用于实施各工序的各种机器的树脂片的制造装置的概念图。0037如图2所示,应用本发明的树脂片的制造方法主要由进行原料的计量及混合的原料工序10、将熔融的树脂连续挤出为片状带状的挤压工序12、将压出的树脂片由模辊和轧辊夹持并使树脂片一边成形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厚度分布的形状一边冷却并固化的成形工序14、使固化的树脂片逐渐冷却的缓冷工序16、对逐渐冷却了的树脂片的翘曲测定是否符合规定基准进行测定的翘曲测定工序18、在翘曲超过规定基准的情况下反馈到成形工序14及缓冷工序16。

15、并按照使树脂片的宽度方向的冷却速度及缓冷速度均匀化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控制工序20、在树脂片的表背面上层叠表面保护用掩模膜的层叠工序22、将树脂片按照规定尺寸长度宽度进行切割并形成各个树脂片的切割工序24、装载被切割了的树脂片的装载工序26构成。0038下面,参照图3对应用本发明的树脂片的制造装置的主要构成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原料工序10,对从原料仓28或原料罐及添加物仓30或添加物罐输送到自动计量机32的原料树脂及添加物进行自动计量,由混合器34将原料树脂和添加物按照规定比率进行混合。0039在对原料树脂添加散射粒子作为添加物的情况下,最初用造粒机制造在原料树脂中以高于规定浓度的高浓度添加有。

16、散射粒子的母粒MASTERPELLET。接着,通过优选采用母料方式,由混合器34按照规定的比率混合以比规定浓度高的浓度添加了散射粒子的母粒和没有添加散射粒子的基粒。在添加散射粒子以外的添加物的情况下也相同。0040作为本发明中应用的上述原料树脂,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可以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MMA、聚碳酸酯树脂PC、聚苯乙烯树脂PS、MS树脂、AS树脂、聚丙烯树脂说明书CN101980854ACN101980859A4/7页6PP、聚乙烯树脂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聚氯乙烯树脂PVC、热塑性橡胶体或它们的共聚物、环烯烃聚合物等。在原料工序10中适量地将计量混合了的原料树脂输送。

17、到挤压工序12。0041在挤压工序12中,由混合器34混合的原料树脂经由加料斗36投入到挤压机38。原料树脂通过挤压机38一边混炼一边进行熔融。挤压机38可以为单轴式挤压机及多轴式挤压机的任一种,优选包含使挤压机38的内部成真空的通气功能。由挤压机38熔融的原料树脂通过螺旋泵或齿轮泵等定量泵40经由供给管42输送到模具44例如T模具。从模具44挤出为片状的树脂片A输送到成形工序14。0042在成形工序14中,从模具44挤出的树脂片A由模辊46和轧辊48夹持。树脂片A一边成形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厚度分布的形状,一边进行冷却并固化。固化的树脂片A由剥离辊50进行剥离。经过成形工序14的树脂片A接着被。

18、输送到缓冷工序16。0043缓冷工序或退火工序16是为了防止剥离辊50的下流的树脂片A的急剧的温度变化而设置的。在树脂片A上产生急剧的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例如无论树脂片A的表面附近是否形成塑性状态,树脂片A的内部形成弹性状态,由于该部分的固化引起的收缩可能会使树脂片A的表面形状恶化。另外,在树脂片A的表背面产生温度差的情况下,树脂片A容易产生翘曲。特别是为在宽度方向上产生厚度分布的树脂片A的情况下,容易在树脂片A上产生翘曲。0044在缓冷工序16中,设置具有入口和出口的管道状的缓冷区域54或退火区域。在缓冷区域54的前半部,树脂片A由加热装置55进行加热,并逐渐自然冷却。在缓冷区域54的后半部,。

19、对树脂片A吹冷风并强制地进行冷却。0045作为设置于缓冷区域54的前半部的加热装置55,可以采用通过多个喷嘴将进行了控制温度了的空气暖风朝向树脂片A喷出的构成、通过镍铬合金线加热器、红外线加热器、感应电加热装置等加热树脂片A的构成等。0046另外,在缓冷区域54的前半部,在树脂片A被缓冷输送时,按照不阻碍输送的方式对树脂片A施加外力,为了使树脂片A保持本来的没有翘曲的形状,设置有形状保持装置56。0047另外,在缓冷区域54的后半部,夹持树脂片A并在上侧和下侧设置喷出冷风并将树脂片A进行浮上输送的多个空气喷嘴装置74。作为空气喷嘴装置74,可以使用在将网状的输送物进行浮上输送时使用的公知的装置。

20、。由此,树脂片A在不与辊接触的非接触状态下冷却到常温程度。0048接着,在缓冷工序16冷却了的树脂片A通过夹压方式的送料辊76领取并输送到翘曲测定工序18。在翘曲测定工序18中,通过翘曲测定器78对是否符合树脂片A的翘曲的规定基准进行判断。0049而且,在由翘曲测定器78测定的翘曲量超过规定基准的情况下,在控制工序20中,将该信息反馈到成形工序14及缓冷工序16,按照树脂片宽度方向的冷却速度及缓冷速度平均的方式进行控制。0050在翘曲测定工序18的下游,依次设置有层叠工序22、切割工序24、及装载工序26。层叠工序22为对树脂片A的表背面贴付保护膜聚乙烯等膜的工序。从掩模辊82卷绕的掩模膜84。

21、供给于树脂片A的表背面,并由通过一对辊86,即弹性轧辊和驱动辊进行层叠。说明书CN101980854ACN101980859A5/7页70051切割工序24包含将树脂片A沿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切割,并切割为规定长度的工序、将树脂片A的两端部沿输送方向进行切除的工序。树脂片经由切割工序24,将树脂片A切割为各个树脂片。0052为了将树脂片A切割为规定长度,例如作为切割机88,如图3所示,优选使用由承受刃88A和按压刃88B构成的方式的切割机。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优选使用激光切割装置。0053另外,作为用于沿输送方向进行切割的切割机90,如图3所示,可以使用利用激光的的激光切割装置90A。

22、。其后,在装载工序26中,将被切割了的各个树脂片装载于储料器79。0054接着,图4为成形工序的树脂片的制造装置的概略构成图。模辊46成形为中央部较细,两端部较粗的凹形状。轧辊48形成为大致平坦状。模辊46的辊面形成用于成形树脂片的反转形状。由此,从模具44压出的高温的树脂片A通过由模辊46和轧辊48以规定夹压进行窄压夹压,成形为具有厚度分布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片A成形为中央部具有较厚部的形状。轧辊48上设置有未图示的加压装置,可以将与模辊46之间的树脂片A按照规定的压力进行夹压。该加压装置均具有沿轧辊48和模辊46的接触点的法线方向施加压力的构成,可以采用电动机驱动装置、空气缸、油压。

23、缸等公知的各种装置。0055剥离辊50为与模辊46对向配置、用于通过卷绕树脂片A而将树脂片A从模辊46剥离的辊,其配置于模辊46的180度下游侧。0056作为模辊46、轧辊48及剥离辊50的材质,可以采用各种钢铁部件、不锈钢、铜、锌、黄铜、将这些金属材料作为芯金属而在表面衬垫橡胶的部件、对这些金属材料施加HCR镀、CU镀、NI镀等镀敷的部件、陶瓷、及各种复合材料。0057接着,图5A及5B为层叠工序的层叠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5A为层叠装置的侧面图,图5B为其正面图。0058层叠装置200具备构成一对辊的固定的弹性驱动辊202、弹性轧辊204。弹性轧辊204如图5B所示,与具有厚度不均形状的树脂。

24、片A相吻合,成形为具有中央部较细而两端部较粗的凹形状。由此,可以使弹性轧辊204均匀地密接于树脂片A。弹性轧辊204的表面作为材质,可以举出例如硅橡胶SR、丁苯橡胶SBR、聚氯丁橡胶CR、氯磺化聚乙烯CSM、丁腈橡胶NBR、聚氨酯橡胶U、乙丙烯橡胶EPT、聚氯乙烯橡胶CPE、氟橡胶FPM、氢化丁腈橡胶HNBR、丁基橡胶IIR、海普龙橡胶CMS等,但不限定于这些材料。弹性轧辊204的表面硬度优选由以JISK6253规定的橡胶硬度为90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下的材料形成。另外,弹性轧辊204的表面优选施加面粗糙度RA0110的范围的镜面加工。0059在弹性轧辊204的两端部设置有旋转自如地支承弹性轧。

25、辊204的轴承206。气压缸208与轴承206分别连结。各气压缸208经由调节器210与动力空气源212连接。通过调节器210可以任意地调整弹性轧辊204的夹压的绝对值和弹性轧辊204的两端的夹压平衡,且也可以与气压缸208的机械损失差对应。0060另外,分别设置于气压缸208的调节器210优选为具有在流量、压力特性上优良,特别是用于调整为一定压力,常时排出过剩压力的机构的精密型。0061轴承高度调整机构214沿夹压时的弹性轧辊204的轴承206的行进方向上设置。说明书CN101980854ACN101980859A6/7页8通过轴承高度调整机构214,对轴承206的停止位置进行调整。由此,可。

26、以抑制夹压时的弹性轧辊204的弯曲,可以缓和对树脂片A的宽度方向的夹压分布的影响。0062安装于夹压时的弹性辊行进方向的干涉物可以使用通过将斜压板由电动机按压拉伸而可以任意地调整高度的方式的轴承高度调整机构214等。0063安装于带有制动器的简易轴的掩模辊82被设置在弹性轧辊204和弹性驱动辊202的上游侧、且位于树脂片A的上下。在上侧的掩模辊82和弹性轧辊204之间,及下侧的掩模辊82和弹性驱动辊202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张力调整辊216。0064作为适用于本发明的掩模膜84的材料,可以使用热可塑性树脂,可以举出聚丙烯树脂PP、聚乙烯树脂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等。掩模膜84的厚度。

27、优选为02MM以下,更优选为01MM以下。0065在层叠工序中,树脂片A通过固定的弹性驱动辊202、由与两端轴承206连结的气压缸208而下降的弹性轧辊204进行夹压。弹性驱动辊202通过连结的电动机而按顺时针旋转,将树脂片A按箭头方向输送。结合树脂片A的输送,掩模膜84从掩模辊82经由弹性张力调整辊216而送出到弹性驱动辊202、及弹性轧辊204。0066掩模膜84从上下方向被弹性驱动辊202和弹性轧辊204夹压。树脂片A被掩模膜84层叠。在本发明中,由于弹性轧辊204的形状与树脂片的形状相吻合,弹性轧辊204可以使掩模膜84相对于树脂片A均匀地进行夹压。0067图6是表示层叠工序中对树脂片。

28、的夹压分布的坐标图。纵轴表示压力,横轴表示树脂片A的宽度方向的距离。曲线A表示弹性轧辊均匀地夹压树脂片的情况的压力和距离的关系。从图可知,曲线A表示在树脂片的宽度方向全区域内的均匀的压力值,并形成直线。在该情况下,夹压的压力分布形成为0,形成为最优选的方式。0068另一方面,曲线B表示通过气压缸而使弹性轧辊下降,使夹压树脂片的力增加的情况的压力和距离的关系。通过气压缸以更大的力对弹性轧辊进行加压时,通过两端的轴承而付与更大的力,弹性轧辊形成弯曲。因此,如图所示,在弹性轧辊的大致中央部,压力形成最小值PMIN,在两端部,其压力形成最大值PMAX。在本发明中,即使在产生压力差的情况下,由于使弹性轧。

29、辊的形状吻合于树脂片的形状,即使夹压的分布形成200,也可以将掩模膜均匀地层叠于树脂片。另外,在将距离方向的压力平均值设定为PAVE时,夹压分布可以由PMAXPMIN100/PAVE求得。0069接着,图7A及7B表示树脂片A和弹性轧辊204的形状的关系。图7A表示树脂片A的曲率R1和弹性轧辊204的曲率R2大致一致的情况的关系。曲率R1和曲率R2之差实质上形成为0。在树脂片A的曲率R1和弹性轧辊204的曲率R2大致一致的情况下,在掩模膜的层叠中可以整体宽度均匀地进行夹压。0070另一方面,图7B表示弹性轧辊204的曲率R2比树脂片A的曲率R1大的情况的关系。弹性轧辊204的曲率R2和树脂片A。

30、的曲率R1没有必要一致。但是,在该差过大时,与现有相同,可以会在树脂片A的两端部形成掩模膜的密接力不足。在本发明中,曲率R1和曲率R2之差优选在020的范围内。在曲率R2比曲率R1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弹性轧辊的弯曲而整体宽度均匀地进行夹压。0071实施例0072下面,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进行说明。下面的实施例所示的材料、制造说明书CN101980854ACN101980859A7/7页9条件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下面的具体例。0073实施例10074通过将PMMA旭化成制80NH、玻璃化温度110由温度设定为255的T模具以100。

31、KG/HR挤出,以输送速度1M/MIN经由轧辊、模辊、剥离辊、缓冷区域形成片状,得到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具有如图1所示的厚度不均形状的树脂片。树脂片为宽度650MM、最薄部2MM、最厚部38MM。0075将该树脂片用弹性轧辊两端部的最大径为195MM,中央部的最小径为1921MM和弹性驱动辊直径195MM夹压,将掩模膜PE制01MM厚插入树脂片的上面,并进行层叠。此时,按照使弹性轧辊的位置到从与树脂片接触的位置下降10MM的位置而停止的方式进行调整,以线压50KG/CM进行夹压。其结果,可以将掩模膜密接于树脂片整面。0076此时,将富士薄膜株制PRESCALE插入,并通过压力测定系统将显色浓度换。

32、算为压力绝对值,结果宽度方向的夹压分布为50。0077实施例20078通过实施例1的条件,使线压逐渐上升,能够以100KG/CM而中央部无褶皱且均匀地对树脂片层叠掩模膜。此时的宽度方向夹压分布为200。0079比较例10080与实施例1相对,由没有按照与树脂片密接的方式进行加工的平坦的直径195MM的弹性轧辊进行夹压,并将掩模膜层叠于树脂片。其结果,树脂片的两端100MM之间没有与掩模膜密接。另外,对宽度方向的夹压分布进行测定,两端100MM的夹压为0。0081比较例20082相对于实施例1,使用弹性轧辊两端部的最大径为195MM,中央部的最小径为1925MM以线压100KG/CM进行夹压。其。

33、结果,两端10MM之间没有密接有掩模膜。0083比较例30084在实施例1的条件下,使弹性轧辊的停止位置逐渐下降,按照距离与树脂片接触的位置20MM时停止的方式进行调整,并以线压100KG/CM进行夹压。其结果,在树脂片的中央部,在掩模膜上产生褶皱。此时的宽度方向的夹压分布为210。说明书CN101980854ACN101980859A1/6页10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80854ACN101980859A2/6页11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80854ACN101980859A3/6页12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80854ACN101980859A4/6页13图5A说明书附图CN101980854ACN101980859A5/6页14图5B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80854ACN101980859A6/6页15图7A图7B说明书附图CN10198085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