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刷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刷耳机,具体的说是一种在铸焊工艺中用于刷除极耳上毛刺、污垢等杂物的刷耳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铅酸蓄电池的制作工艺中有一道刷耳工序,目的是将极板极耳上的毛刺、污垢及氧化层刷除以保证焊接质量。目前国内主要是依靠人工进行刷耳,但事实上很难满足生产需要,刷耳工序的劳动强度大,在刷耳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铅灰,严重影响了操作人员的健康;不仅如此,人工刷耳效率低下,致使整个生产周期加长,成本增加。为此,国内也有少数蓄电池生产厂家使用自动刷耳机,如专利号为200720033307.7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刷耳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内设有滚筒刷及与滚筒刷连接电机,机架上还设有安装板及台面板用于放置极群组,极群组沿台面板移动,滚筒刷对极群组上极耳进行洗刷。但该专利中滚筒刷上的钢丝刷毛与极群组上极耳的移动方向是平行的,刷毛在经过极耳时,钢丝刷毛与极耳侧面只有少量接触或是完全没有接触,刷耳效果自然不理想,极耳在铸焊时就会出现虚焊,假焊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电池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刷耳机,对装置内部刷耳装置及传动结构进行改进,更加彻底地去除极耳上的氧化层,刷耳效率高,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刷耳机,包括机架,机架内部设有电机及由电机驱动的滚筒刷,机架在滚筒刷的正上方位置设有用于放置极群组的工作面板,所述的滚筒刷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转轴及安装在转轴上的刷毛,其特征在于:刷毛是沿转轴轴向呈螺旋结构分布,在滚筒刷旋转时,螺旋结构的每一圈刷毛都能与极耳的正、侧面均匀接触,摩擦力也大大增加,刷耳效果自然提高。
进一步的,滚筒刷的转轴上轴向设置螺旋叶片,所述的刷毛嵌装在螺旋叶片的外环端面上并沿螺旋叶片径向呈放射状布置。螺旋叶片在随转轴转动时具有轴向的推进作用,使刷毛刷过极耳时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提高刷耳质量。
进一步的,机架在工作面板下方位置安装有两个左、右平行紧靠的滚筒刷。两个滚筒刷均向紧靠面的内侧方向转动,两个滚筒刷同时工作,极耳的五个面可同时进行刷耳,提高效率。
进一步的,机架上端面的两侧设有一对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的工作面板滑动安装在导轨上,机架内设有气动或液压推进装置推动工作面板前后滑动。
更进一步的,工作面板由安装在导轨上的滑板及安装在滑板两端的盖板组成。盖板与滑板间是拆卸式连接,在工作时,盖板是盖上的,防止刷出的焊接物弹伤操作人员;维修设备时,拆下盖板即可进行操作。
更进一步的,滑板在对应滚筒刷位置开有定位槽,定位槽内活络安装与定位槽槽型吻合的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正好通过极耳的长槽,避免刷耳时刷到极板填充物。
更进一步的,定位板是倾斜于滑板滑动方向安装在定位槽上,这样就是使得极群组固定在定位板上后,极群组与滚筒刷间也有一个倾斜角度,极耳侧面与刷毛的接触面积增加,提高刷耳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的,滚筒刷的下方设有集料盒,用于收集刷耳时留下的粉尘,为了保持设备内部的清洁,还可在设备上安装吸尘装置,将粉尘吸出。
本发明的优点:采用本发明对极群组进行刷耳,工作面板与滚筒刷同步工作,刷耳效率大幅提高,能有效去除了极耳上的污垢、氧化层等杂物,避免了在铸焊过程中出现虚焊、假焊等情况;滚筒刷结构进一步改进,采用了螺旋结构,刷毛对极耳表面的刷除力度加大,效果增加;放置极群组的定位板偏置倾斜于滑动方向,极耳侧面与刷毛的接触面积增加,提高刷耳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滚筒刷刷毛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滚筒刷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机架内两个滚筒刷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滑板及滑板上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在铸焊工艺中用于刷除极耳上毛刺、污垢等杂物的刷耳机,它包括有机架1,机架1内部设有电机4及由电机4驱动的滚筒刷3,机架1在滚筒刷3的正上方位置设有用于放置极群组地工作面板,滚筒刷包括由电机4驱动的转轴31及安装在转轴31上的刷毛32,刷毛32是沿转轴31轴向呈螺旋结构分布,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刷耳质量,滚筒刷3的转轴31上可以轴向设置螺旋叶片33,刷毛32嵌装在螺旋叶片33的外环端面上并沿螺旋叶片33径向呈放射状布置。螺旋叶片33在随转轴31转动时具有轴向的推进作用,使刷毛32刷过极耳时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提高刷耳质量。
如图5所示,机架1在工作面板下方位置安装有两个左、右平行紧靠的滚筒刷3,两个滚筒刷3均向紧靠面的内侧方向转动。两个滚筒刷3同时工作,极耳的五个面可同时进行刷耳,提高效率。
本发明的工作面板是拆卸式结构的,由安装在导轨11上的滑板2及安装在滑板2两端的盖板21组成,盖板21与滑板2间是拆卸式连接,在工作时,盖板21是盖上的,防止刷出的焊接物弹伤操作人员;维修设备时,拆下盖板21即可进行操作。在机架1内可设置气动、液压或其他推进装置连接在滑板2上(图中未示出),推动滑板2前后移动。如图6所示,滑板2在对应滚筒刷3位置开有定位槽21,定位槽21内活络安装与定位槽21槽型吻合的定位板5,定位板5上设有正好通过极耳的长槽51,避免刷耳时刷到极板填充物。通过改进,定位板5是倾斜于滑板滑动方向安装在定位槽21上,倾斜角度一般设置在8°~15°,这样就是使得极群组固定在定位板5上后,极群组与滚筒刷3间也有一个对应的倾斜角度,极耳侧面与刷毛32的接触面积增加,提高刷耳质量和效率。在滚筒刷3的下方还设有集料盒12,用于收集刷耳时留下的粉尘,为了保持设备内部的清洁,还可在设备上安装吸尘装置,将粉尘吸出。
焊接前,先将电池极板间隔排放在夹具内形成极群组,将夹具倒置并使极耳对准定位板上的长槽插入,同时固定夹具与定位板;启动设备,滚筒刷3旋转,滑板2同步移动进行刷耳,经过几个循环,极耳上的氧化层便可刷除干净,效率比人工刷耳有了大幅提高。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