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及发泡层充填工艺.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99232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8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55762.8

申请日:

2009.12.25

公开号:

CN101811346A

公开日:

2010.08.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44/18申请日:20091225|||公开

IPC分类号:

B29C44/18; B29C44/34; B29K75/00(2006.01)N; B29L22/00(2006.01)N

主分类号:

B29C44/18

申请人:

平湖美嘉保温容器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邱靖涛

地址:

314200 浙江省平湖市全塘镇全塘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沈志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它包括上盖、圆周固定板和底座,圆周固定板的下部与底座连接,圆周固定板的上部与上盖扣接,底座内设有用于插内胆口部的插口和与该插口连通的压缩空气接口,所述的插口内设有密封圈,密封圈镶嵌于底座的环形凹槽内。本发明所述的充填保温容器发泡层的工艺,包括把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装在生产线上,把装上外壳的内胆口部插入密封圈内,底座下部的压缩空气接口上连接气管。当外壳与内胆的夹层中注入定量的液体PU后,盖上上盖后,圆周固定板就会合拢。然后注入压缩空气,抵抗着发泡力使发泡达到合格的PU密度,在PU完全固化之后,中断压缩空气,打开上盖,圆周固定板松开,即可取出全塑料小口部保温容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包括上盖、圆周固定板和底座,圆周固定板的下部与底座连接,圆周固定板的上部与上盖扣接,其特征在于底座内设有用于插内胆口部的插口和与该插口连通的压缩空气接口,所述的插口内设有密封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内设有环形凹槽,密封圈镶嵌于环形凹槽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圆周固定板为三片,呈弧形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上设有连接扣头,圆周固定板上设有活动搭扣,活动搭扣扣在上盖的连接扣头上,使上盖与圆周固定板相互锁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装有与圆周固定板连接的铰链。
6: 一种用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充填保温容器发泡层的工艺,其特征为:该工艺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把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装在生产线上,底座内部镶嵌好密封圈,把装上外壳的内胆口部插入密封圈内,底座下部的压缩空气接口上连接气管,当外壳与内胆的夹层中注入定量的液体PU后,盖上上盖后,圆周固定板就会合拢,然后注入压缩空气,抵抗着发泡力使发泡达到合格的PU密度,在PU完全固化之后,中断压缩空气,打开上盖,圆周固定板松开,即可取出产品。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充填保温容器发泡层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压缩空气的压力为控制在1‑2公斤/厘米2。

说明书


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及发泡层充填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小口部保温容器充填聚氨酯(PU)的夹具及用该种夹具对保温容器充填聚氨酯的充填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及发泡层充填工艺。

    背景技术

    通常的发泡装置,如用于冰箱和冷柜保温的聚氨酯(PU)发泡装置,其内部和外层采用刚性金属结构夹具,它支撑着外壳和内胆,当在外壳和内胆的夹层中注入液体PU时,从液体的膨胀到PU的固化过程中,夹具的强度能足够支撑发泡剂产生的膨胀力,使冰箱或冷柜的内胆和外壳不变形。但对于全塑料小口部保温容器,内胆内部无法放入刚性金属夹具支撑内胆,因为口部较小,所以在外壳和内胆之间的夹层中充填PU时,由于内胆内没有夹具,内胆容易因膨胀力而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及发泡层充填工艺。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在对小口部保温容器的外壳和内胆之间的夹层充填聚氨酯时,因发泡剂产生的膨胀力导致内胆易变形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包括上盖、圆周固定板和底座,圆周固定板的下部与底座连接,圆周固定板的上部与上盖扣接,底座内设有用于插内胆口部的插口和与该插口连通的压缩空气接口,所述的插口内设有密封圈。密封圈镶嵌于底座的环形凹槽内。

    本发明所述的用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充填发泡层的工艺为:

    把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装在生产线上,底座内部镶嵌好密封圈。把装上外壳的内胆口部插入密封圈内,底座下部的压缩空气接口上连接气管。当外壳与内胆的夹层中注入定量的液体PU后,盖上上盖后,圆周固定板就会合拢。然后注入压缩空气,抵抗着发泡力,压缩空气的压力为控制在1‑2公斤/厘米2,使发泡达到合格的PU密度,在PU完全固化之后,中断压缩空气,打开上盖,圆周固定板松开,即可取出产品。

    本发明的结构可以在内胆内充压缩空气(压力为1‑2公斤/厘米2),以支撑内胆,抵消了PU的发泡膨胀力,使内胆不改变形状。所以用本发明可生产优质的全塑料小口部保温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夹保温容器的分解图(活动搭扣和铰链未表示)。

    图3是图2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上盖1、圆周固定板4、圆周固定板10、圆周固定板11和底座6。圆周固定板4的下部通过底座上装的铰链5与底座6连接,圆周固定板10的下部同样通过底座上装的铰链与底座6连接,圆周固定板11的下部也同样通过底座上装的铰链与底座6连接。圆周固定板4的上部通过圆周固定板4上设有的活动搭扣3扣接在上盖1的连接扣头2上。圆周固定板11的上部同样通过圆周固定板11上设有的活动搭扣(图上没有表示)扣接在上盖1的连接扣头13上,圆周固定板10的上部也通过圆周固定板10上设有的活动搭扣(图上没有表示)扣接在上盖1的连接扣头上(图上没有表示),扣好后,该上盖1与圆周固定板4、圆周固定板10、圆周固定板11相互锁紧。

    底座6内设有用于插内胆口部14的插口9和与该插口9连通的压缩空气接口8。插口9内设有密封圈7,底座6内设有环形凹槽16,密封圈7镶嵌于环形凹槽16内。

    圆周固定板4、圆周固定板10、圆周固定板11结构相同,均为弧形结构。

    用本发明的装置充填保温桶内胆15和外壳12的工艺方法至少包括:本发明装在生产线上,底座6内部镶嵌密封圈7。把装上外壳12的内胆口部14插入密封圈7内,底座6下部的压缩空气接口8上连接气管。当外壳12与内胆15的夹层中注入定量的液体PU后,盖上上盖1,圆周固定板4、圆周固定板10、圆周固定板11就会合拢。然后注入压缩空气,抵抗着发泡力,使发泡达到合格的PU密度,在PU完全固化之后,中断压缩空气,打开上盖1,圆周固定板4、圆周固定板10、圆周固定板11松开,取出产品即可。

    本发明的特征:一是用压缩空气取代了内胆15内部的金属夹具;二是成功使塑料内胆15承受了1‑2公斤/厘米2的压力;三是塑料内胆口部14与特殊的密封圈7使内胆不泄露气体,气体压力过大也不会漏气,插入密封圈7中很轻松,有压力气体时,密封圈7锁紧口部不漏气。

    

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及发泡层充填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及发泡层充填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及发泡层充填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及发泡层充填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及发泡层充填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所述的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它包括上盖、圆周固定板和底座,圆周固定板的下部与底座连接,圆周固定板的上部与上盖扣接,底座内设有用于插内胆口部的插口和与该插口连通的压缩空气接口,所述的插口内设有密封圈,密封圈镶嵌于底座的环形凹槽内。本发明所述的充填保温容器发泡层的工艺,包括把小口部保温容器聚氨酯发泡装置装在生产线上,把装上外壳的内胆口部插入密封圈内,底座下部的压缩空气接口上连接气管。当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