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颌可动式平均值咬合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下颌可动式平均值咬合架.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231850.8 (22)申请日 2016.12.28 (71)申请人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石获 南路209号 (72)发明人 王惠元 李涛 李换粉 (51)Int.Cl. A61C 11/00(2006.01) A61C 11/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下颌可动式平均值咬合架 (57)摘要 一种下颌可动式平均值咬合架。 按照平均 值, 确定前伸和侧方髁导斜度。 将双侧髁导盘向 正中线倾斜15 , 并固定。
2、在上颌体的两侧, 使垂直 穿过髁导盘的双侧髁杆向后内相交150 , 髁槽的 内侧缘与咬合架的中线成15 角, 髁槽的外侧缘 与中线平行。 因髁槽的形状与髁状突侧方运动时 的水平投影图形相吻合, 所以能更准确的模拟下 颌的前伸和侧方运动。 按照Balkwill角和 Bonwill三角平均值, 利用下颌模型定位板及其 前部的定位针, 确定下颌模型与髁球的位置关 系, 可使牙列模型在架上的开闭弧与患者的铰 链开闭口弧接近吻合。 当用支架架起咬合架时, 咬合架被悬空, 可方便的推动下颌体作前伸或侧 方运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6页 CN 106725942 A 2017.05.31 CN。
3、 106725942 A 1.一种下颌可动式平均值咬合架, 包括上颌体、 下颌体、 髁导盘、 固定的髁间距离、 固定 的前伸髁导斜度和切导斜度, 其特征是: 按照侧方髁导斜度的平均值, 将双侧髁导盘向正中 线倾斜15 , 并固定在上颌体的两侧, 使垂直穿过髁导盘的双侧髁杆向后内相交, 形成符合 人体解剖平均值的髁轴交角, 利用下颌模型定位板及其前部的定位针, 确定下颌模型与髁 球的位置关系, 当用支架架起咬合架时, 整体咬合架被悬空, 可推动下颌作前伸及侧方运 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架, 其特征是: 上颌体的两端分别向中线倾斜15 , 将髁导 盘固定在上颌体的两端, 髁槽的内侧缘与。
4、咬合架的中线成15 交角, 髁槽的外侧缘与中线平 行, 此形状与髁状突侧方运动时的水平投影图形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架, 其特征是: 垂直穿过髁导盘的双侧髁杆向后内相交, 形成符合人体解剖平均值的髁轴交角并固定在下颌体垂直部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架, 其特征是: 利用下颌模型定位板及其前部的定位针, 确定的下颌模型平面及下颌中切牙近中接触区的位置, 正好与Balkwill角和Bonwill三 角的平均值位置相吻合。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725942 A 2 一种下颌可动式平均值咬合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修复专用的。
5、咬合架。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 平均值咬合架有固定的髁间距离、 固定的前伸髁导斜度和切导斜度。 髁槽的形状是一个两侧平行的沟槽、 双侧髁杆为一直线形位置关系, 这种结构难以准确地 模拟髁突的前伸和侧方运动。 同时, 平均值咬合架未曾转移患者的铰链轴位置, 因此也就难 以使牙列模型在架上的开闭弧与患者的铰链开闭口弧相吻合。 另外, 在下颌模拟前伸或 侧方运动时, 都是需要移动上颌来完成的, 这样操作起来有些不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按照人体口腔解剖各相 关部位的平均数值, 制作咬合架相应的部件, 更大程度上模拟患者的铰链开闭口运动。
6、和侧 方运动。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按平均值确定前伸髁导斜度和切导斜度。 侧 方髁导斜度的确定是将双侧髁导盘各向正中线倾斜15 并固定在上颌体的两侧, 髁槽的形 状设计为内侧缘与中线成15 交角, 髁槽的外侧缘与咬合架的中线平行。 垂直穿过髁导盘的 双侧髁杆向后内相交, 形成符合人体解剖平均值的髁轴交角150 (正常人髁轴交角平均值 为145 160 )。 0005 本发明的目的还是这样实现的: 通过下颌模型定位板及其前部的定位针, 确定下 颌模型的平面及下颌中切牙近中接触区的位置, 并使该位置与Balkwill角为26 , Bonwill三角边长为10.5cm的平均值。
7、位置相吻合。 0006 当把咬合架上颌体上的支架固位槽套进支架立柱上端的支架定位键时, 整体咬合 架被悬空, 此时可实现下颌体作前伸或侧方运动的目的。 0007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具有固定的侧方髁导斜度15 , 并且髁槽的 形状与髁状突侧方运动时的水平投影图形相吻合。 2.具有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平均值的髁杆 交角3.具有可以确定Balkwill角和Bonwill三角平均值的定位装置, 保证了下颌模型与铰 链轴的位置关系。 4.下颌可动。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咬合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上颌体的三视图 0010 图3是髁导盘、 髁杆、 下颌体垂直部的连接示意。
8、图 0011 图4是髁导盘三视图 0012 图5是下颌模型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0013 图6是支架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6725942 A 3 0014 图中1.上颌体, 2.髁导盘, 3.髁槽, 4.髁球, 5.髁杆, 6.下颌体垂直部, 7.下颌模型 定位板, 8.下颌模型定位板垂直部, 9.定位槽, 10.定位针, 11.下颌体架环, 12.下颌体中线, 13.螺钉, 14. 15.弹簧挂钩, 16.定位杆, 17.上颌体架环, 18.支架固位槽, 19.支架定位键, 20.支架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参照图1, 图2, 上颌体(1)的两端EE 和FF 。
9、分别向中线倾斜15 , 将髁导盘(2)用螺 钉(13)固定在上颌体(1)的两端, 并使两侧髁球(4)的中心相距10.2cm(人体髁状突中心相 距平均值为10.16cm)。 0016 参照图3, 垂直穿过双侧髁导盘(2)的髁杆(5)向后内相交150 并固定在下颌体垂 直部(6)的上端。 0017 参照图1, 图4, 髁槽(3)的内侧缘BB 与髁导盘的内侧边AA 平行, 与咬合架的中线 成15 角, 髁槽(3)的外侧缘CC 向外侧敞开, 与髁导盘的外侧边DD 成15 角, 即与咬合架的 中线平行。 这种结构可以使髁球(4)在开闭运动时沿着髁槽(3)的外侧缘CC 向前滑动, 侧方 运动时沿着髁槽(3。
10、)的内侧缘BB 向前内侧滑动。 0018 参照图1, 图3, 将定位针(10)的根部到髁球(4)中心的斜线距离定为10.5cm(此为 Bonwill三角边长的平均值)、 到髁球(4)中心的水平距离定为9.4cm(10.5cos26 )。 将定 位槽(9)的最下端到髁球(4)中心的垂直高度定为4.6cm(10.5sin26 )以满足Balkwill角 为26 。 0019参照图3, 图5, 图1, 模型上架时, 先用下颌模型定位板(7)确定下颌模型的位置, 待石膏硬固之后, 再根据上下模型的对位关系将上颌模型固定在上颌体架环(17)上。 具体 方法是: 1.调拌石膏并堆放在下颌体架环(11)上,。
11、 将下颌模型放在石膏上, 并使模型的中线 与下颌体中线(12)对齐。 2.将定位板(7)上的定位杆(16)从前向后插入下颌体垂直部(6)上 的定位槽(9)中, 使下颌模型定位板垂直部(8)与下颌体垂直部(6)相接触。 3.垂直向下按压 下颌模型定位板(7)和定位杆(16), 直至将定位杆(16)压到定位槽(9)的最下端, 并调整模 型的下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对准定位针(10)。 此时下颌模型的位置正好处于Balkwill角和 Bonwill三角的解剖平均值位置上, 也就确定了下颌模型与铰链轴之间的位置关系。 下颌模 型在这个位置上做开闭口运动和侧方运动能够更加准确的模拟患者的下颌运动。 0020。
12、 参照图1, 图6, 当把支架立柱(20)上端的支架定位键(19)插入支架固位槽(18)时, 整个咬合架悬空。 再将一根软簧分别挂到弹簧挂钩(14)和(15)上, 以防止下颌体下垂, 此时 可推动下颌作前伸和侧方移动。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6725942 A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5 CN 106725942 A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6 CN 106725942 A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7 CN 106725942 A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8 CN 106725942 A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9 CN 106725942 A 9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0 CN 106725942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