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设备.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796342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01132.9

申请日:

2008.02.05

公开号:

CN101568880A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3B 17/02公开日:20091028|||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3B17/02

主分类号:

G03B17/02

申请人: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发明人:

铃木达哉; 福田刚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7.2.5 JP 025419/200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党晓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容易地进行带子的安装和拆下。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外部构件,该外部构件容纳主体并具有开口。所述主体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而暴露。该设备还包括:盖,该盖安装至所述外部构件,从而覆盖或露出所述开口;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区域上的钩。该区域被所述盖覆盖,并且用于安装所述带子的小环能够钩在该钩上。至少在所述盖关闭的情况下,在被覆盖区域中形成有封闭的平面区域形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1;1-1;1-2;3),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
外部构件(14,15;34,35),该外部构件容纳所述设备的主体并具有开口,所述主体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而暴露;
盖(16;22;36),该盖安装至所述外部构件(14,15;34,35),从而覆盖或露出所述开口;
钩(20;21;23;40),该钩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将被所述盖(16;22;36)覆盖的区域,用于安装带子(S)的小环(S1)钩在该钩上;以及
凸起(161;221;361),该凸起从所述盖(16;22;36)伸出,并且在所述盖(16;22;36)关闭的情况下与所述钩(20;21;23;40)的头部(20b;21b;23b;41b)接触,其中:
被覆盖区域的边界面、所述钩(20;21;23;40)、以及所述凸起(161;221;361)在所述盖(16;22;36)关闭的情况下形成封闭的平面区域(D1;D2)。

2、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5;6),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
外部构件(14,15),该外部构件容纳所述设备的主体并具有开口,所述主体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而暴露;
盖(52),该盖安装至所述外部构件(14,15),从而覆盖或露出所述开口;以及
钩(51;61),该钩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将被所述盖(52)覆盖的区域,用于安装带子(S)的小环(S1)钩在该钩上,所述钩(51;61)的头部(51a;61a)可以从被覆盖区域的边界面抬起,其中
所述被覆盖区域的边界面与所述钩(51;61)在所述盖(52)关闭的情况下形成封闭的平面区域(D3;D4)。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1;1-1;1-2;3;5;6),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槽(145;345),所述小环(S1)通过该槽引出,其中,所述钩(20;21;23;40;51;61)的所述头部(20b;21b;23b;41b;51a;61a)相对于所述钩(20;21;23;40;51;61)的基部(20a;21a;23a;40a;51b;61b)定位在至少与所述槽(145;345)不同的一侧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1;1-1;1-2;5;6),其中,所述盖(16;22;52)围绕旋转轴线旋转,以覆盖或露出所述开口,所述旋转轴线定位于所述钩(20;21;23;51;61)与所述槽(145)之间。

说明书

便携式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诸如数字照相机、移动电话和数字录音机之类的小型便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供安装带子的带子安装部。这种装置通过带子挂在使用者的手、脖子或肩上,以防止装置掉落。带子安装部通常设置在小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表面上。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3-84358、No.2003-273529、No.2003-295279、No.2004-258220及No.2006-39332。
发明内容
将带子安装到传统的带子安装部需要以这样的方式系一个结,即:将设置在带子末端的用于安装的小环穿过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带子安装部与主体之间的间隙,然后将带子的主体部穿过该小环。这样的过程很复杂。另外,从所述带子安装部拆下带子需要解开所述结,这可能也不容易执行。
为了实现该目的并解决以上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外部构件,该外部构件容纳该设备的主体并具有开口,所述主体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而暴露;盖,该盖安装至所述外部构件,从而覆盖或露出所述开口;钩,该钩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将被所述盖覆盖的区域,用于安装带子的小环钩在该钩上;以及凸起,该凸起从所述盖伸出,并且在所述盖关闭的情况下与所述钩的头部接触。被覆盖的区域的边界面、所述钩以及所述凸起在所述盖关闭的情况下形成封闭的平面区域。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外部构件,该外部构件容纳该设备的主体并具有开口,所述主体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而暴露;盖,该盖安装至所述外部构件,从而覆盖或露出所述开口;钩,该钩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将被所述盖覆盖的区域,用于安装带子的小环钩在该钩上。所述钩的头部可以从被覆盖的区域的边界面抬起。被覆盖的区域的所述边界面与所述钩至少在所述盖关闭的情况下形成封闭的平面区域。
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槽,所述小环通过该槽引出。所述钩的头部相对于该钩的基部可以至少定位在与所述槽不同的一侧上。
在该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所述盖围绕旋转轴线旋转,以覆盖或露出所述开口,所述旋转轴线定位于所述钩与所述槽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的立体图,在这里以数字照相机作为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示例;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的相关底部的立体图,在这里以数字照相机作为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示例;
图3是图2所示的结构在盖打开情况下的视图;
图4是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数字照相机)中在盖关闭的情况下被覆盖的区域的结构的视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数字照相机)的主要部件的视图;
图6是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数字照相机)中在盖关闭的情况下被覆盖的区域的结构的视图;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修改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数字照相机)的主要部件的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数字照相机)在盖打开情况下的结构的视图,所述盖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侧面上;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数字照相机)的主要部件的视图;
图11是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数字照相机)中在盖关闭的情况下被覆盖的区域的结构的视图;
图12示意性地示出将带子安装至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数字照相机)的过程;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数字照相机)的主要部件的视图;以及
图14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在盖打开情况下的主要部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实施本发明的在下文中被称为实施方式的最佳方式。附图仅仅是示意图,因此当相同的部件在不同附图中示出时,它们的尺寸和比例可能不同。
图1是数字照相机的外部结构的立体图,该数字照相机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图1所示的数字照相机1以这样的方式生成图像数据,即:将通过拍摄镜头收集和聚焦的光经光电转换而成电信号,并对该电信号进行指定的图像处理。数字照相机1包括:具有拍摄镜头的图像拾取单元11;用于闪光照明的闪光灯12;可在拍照时被按下的快门释放按钮13;以及两个遮盖构件14和15,这两个遮盖构件14和15构成容纳数字照相机1的主体的外部构件。带子S安装到图1所示的数字照相机1的指定部分。
数字照相机1的主体包括实现诸如图像拾取处理之类的各种功能的电子部件(未示出),这些电子部件包括:控制电路,其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等以控制数字照相机1的驱动;固态图像感测装置,例如CCD(电荷耦合装置)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用于音频输入的麦克风和用于音频输出的扬声器;以及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驱动功能部件的驱动电路。在后遮盖部件15上露出诸如LCD(液晶显示器)之类的用于显示图像和文本信息的显示单元、用于输入数字照相机1的操作所必需的信息的操作按钮,等等(未示出)。这些未示出的结构可以与传统的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相同。
图2是数字照相机1的结构的相关底部的立体图。术语“底部”用于表示与露出快门释放按钮13的一侧(称为顶侧)相反的一侧。在数字照相机1的底部设置盖16,盖16覆盖外部构件的开口,即遮盖构件14和15的开口。盖16具有矩形表面,并围绕图1中左侧短边附近的旋转轴线旋转以打开和关闭。该打开和关闭机构可例如通过在盖的短边上设置铰链而实现。利用指定的锁定机构(未示出)锁定图2中所示的盖16。
沟状槽145与被盖16覆盖的区域相连,并围绕界定数字照相机1的底部和侧面的脊线形成在遮盖构件14和15之间的边界上。安装至数字照相1的被覆盖区域中的带子S通过沟状槽145引出。由于槽145围绕界定数字照相机1的底部和侧面的脊线形成,所以在使用者手持数字照相机1时带子S不会与例如使用者的手掌接触。因此,使用者可集中精神进行拍照而不会由于与带子S接触而感到不适。
图3表示盖16打开情况下的状态,示出了盖16后侧的结构、被盖16覆盖的区域的结构以及带子S如何安装至主体。如图3所示,盖16的后侧设置有凸起161,该凸起161从后侧的表面垂直地伸出。在被覆盖区域中形成凹部17,该凹部17是数字照相机1的主体的一部分。在凹部17的底部上设置有分别用于诸如闪存之类的便携式存储介质和诸如锂离子电池之类的电池的装载槽18和19,以及供带子S钩在其上的钩20。
钩20为L形,并且具体包括:基部20a,其从凹部17的底部表面垂直地伸出;以及头部20b,其从基部20a的远端沿垂直于基部20a的方向伸出。钩20优选由刚度高的金属或树脂制成,并且其可以与凹部17一体形成,或者其可以形成为单独部件。在该钩20形成为单独部件的情况下,形成为钩20的该单独部件可设置在凹部17的底部上。
下面描述带子S的结构。带子S具有待安装至数字照相机1的小环S1、供使用者身体的一部分(例如手)穿过的大环S2、以及连接小环S1和大环S2的连接部S3。大环S2分别供手、脖子和肩穿过的手带、颈带和肩带等是带子S的实施例。安装到数字照相机1的小环S1通过沟状槽145引出。因此,小环S1的一个端部在盖16关闭的情况下被盖16覆盖,从而不能从数字照相机1的外部看见(参照图1和图2)。
当要将带子S安装到数字照相机1时,首先在盖16打开的情况下将小环S1的一个端部穿过槽145放入凹部17中,然后将小环S1钩在钩20的头部20b上。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尽管小环S1仅钩在钩20上,但是小环S1在盖16关闭后就牢固地安装到数字照相机1。下面将参照图4描述该原理。
图4是沿图2的A-A线剖取的局部剖面图,示出了在盖16关闭的情况下被覆盖区域的内部结构。在图4中,凸起161的远端部与凹部17的底部接触。凸起161的侧面与钩20的头部20b接触。在该状态下,钩20、凸起161以及凹部17的底部形成一封闭的平面区域D1。使钩在钩20上的小环S1只穿过平面区域D1一次,从而就能防止小环S1在盖16关闭的情况下从数字照相机1脱落。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钩20与凸起161设置在被盖16覆盖的区域中,并与凹部17的底部一起形成封闭的平面区域D1,该底部是覆盖区域的边界面。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带子S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到数字照相机1,即:在小环S1钩在头部20b上之后将盖16关闭,而不像传统方式那样将大环S2穿过小环S1以系成一个结。这使得容易安装带子S。而且,带子S以这样的方式拆下,即:打开盖16,然后将小环S1从头部20b拆下。这样的过程非常简单。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钩20的头部20b相对于基部20a定位在至少和槽145不同的一侧上。而且,用于盖16旋转的旋转轴线定位在钩20与槽145之间。因而,即使使用者沿任意方向拉动带子S,盖16也不会被打开,因此带子S也不会从数字照相机1意外地脱落。这使得数字照相机1可被可靠地悬挂。
上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盖,其覆盖或露出容纳主体的外部构件上的开口;钩,其设置在主体的将被盖覆盖的区域中,并且用于安装带子的小环钩在该钩上;以及凸起,其从所述盖伸出,并且在盖关闭的情况下与钩的头部接触。在盖关闭的情况下,被覆盖区域的边界面、钩、以及凸起形成封闭的平面区域。带子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到便携式电子设备,即:使小环钩到所述钩上,然后将盖关闭,从而小环只穿过封闭的平面区域一次。因此,这样使得容易安装和拆下带子,而不用如传统方式中所需要的那样通过将带子的主要部分穿过小环来系成一个结。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还设置用于将小环穿过而引出的槽,并且钩的头部相对于钩的基部定位在至少和槽不同的一侧上。这样的构造可以防止在盖关闭的情况下已安装的带子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主体脱落。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盖通过旋转而覆盖或露出开口,并且旋转轴线定位在钩与槽之间。这样的构造防止盖因带子施加的力而意外打开。换言之,可防止带子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主体脱落。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由于带子安装部被盖覆盖,所以不能从外部看到带子安装部。从而,即使安装了带子,带子安装部也不会损害设备的整体美观,所以不使用带子的使用者可以不用担心带子安装部。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被安装的带子通过基本为矩形的外部构件的底部上的脊线的附近引出到外部。从而,使用者不会被带子安装部和带子干扰到(例如,与使用者的手掌接触),因此使用者可集中精神拍照,所以既使具有带子也有良好的使用性。
图5是数字照相机在其底部上的盖打开情况下的主要部件的视图,该数字照相机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图5所示的数字照相机1-1除了供带子钩在其上的钩之外,具有与数字照相机1相同的结构。与数字照相机1相同的那些部件标以与图3中对应的附图标记。
图6是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图4中的对应的部件的局部剖面图,其示出了在盖16关闭的情况下被覆盖的区域的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钩21整体上类似于销,并具体包括:基部21a,其从凹部17的底部表面垂直地伸出;以及盘状头部21b,其位于基部21a的远端上,并具有与基部21a的轴线基本相同的中心轴线。钩21优选由刚度高的金属或树脂制成。
在图6中,凸起161的端部与凹部17的底部接触,并且凸起161的侧面与盘状头部21b接触。在该状态下,钩21、凸起161以及凹部17的底部形成一封闭的平面区域D2。钩在钩21上的小环S1只穿过平面区域D2一次。从而,防止小环S1在盖16关闭的情况下从数字照相机1-1脱落。
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第一修改例也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即使在沿任意方向拉动带子时,盖由于该结构也不会打开,因此防止带子S从数字照相机1-1脱落。这使得数字照相机1-1可被可靠地悬挂。
图7是数字照相机在其底部上的盖打开情况下的主要部件的视图,该数字照相机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修改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图7所示的数字照相机1-2除了盖22和钩23之外,具有与数字照相机1相同的结构。与数字照相机1相同的那些部件标以与图3中对应的附图标记。
钩23为L形,并且具体包括:基部23a,其从凹部17的底部表面垂直地伸出;以及头部23b,其从基部23a的远端沿垂直于基部23a的方向伸出。钩23优选由刚度高的金属或树脂制成。
第二修改例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头部23b沿数字照相机1-2的底部的宽度方向延伸(即,图7中的上下方向)。从而,形成在盖22上的凸起221伸出为在盖22关闭的情况下与头部23b的端部接触。
当盖22如图7所示的状态下被关闭时,凸起221的端部与凹部17的底部接触,而凸起221的侧面(即,图7中的顶侧)与钩23的头部23b的端部接触。在该状态下,钩23、凸起221以及凹部17的底部形成封闭的平面区域,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一样。钩在钩23上的小环S1只穿过关闭盖22时形成的平面区域一次,从而,防止小环S1从数字照相机1-2脱落。
与第一修改例一样,第二修改例也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即使当沿任意方向拉动带子S时,盖由于该结构也不会被打开。因此,带子S不会从数字照相机1-2意外地脱落。这使得数字照相机1-2可被可靠地悬挂。
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两个修改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容易安装或拆下带子,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
图8是数字照相机的外部结构的立体图,该数字照相机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图8所示的数字照相机3包括图像拾取单元31、闪光灯32、以及快门释放按钮33。数字照相机3还包括两个遮盖构件34和35,这两个遮盖构件34和35构成容纳数字照相机3的主体的外部构件。图8中的数字照相机3的后侧的结构以及其主体的功能性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1中的结构相同以及其主体的功能性结构。
容纳数字照相机3的主体的外部构件在其侧面上具有开口。术语“侧面”用于表示与设有图像拾取单元31的前侧和设有快门释放按钮33的顶侧都相交的一侧。在图8的情况下,侧面垂直于前侧和顶侧。覆盖或露出开口的盖36设置在外部构件的具有开口的侧面上。盖36具有矩形表面,并围绕靠近图8中左侧长边的旋转轴线旋转以打开和关闭。该打开和关闭机构可例如通过在盖的长边上设置铰链而实现。利用指定的锁定机构(未示出)锁定图8所示的盖36,以防止盖意外地打开。
安装至数字照相机3的带子S通过槽345从数字照相机3引出,该槽345形成在包含遮盖构件34和35之间的边界的区域处。因此,小环S1的一个端部在盖36关闭的情况下被盖36覆盖,从而不会被从数字照相机3的外部看见。
下面描述被盖36覆盖的区域的结构。图9表示盖36打开情况下的状态,并且示出带子S如何安装至主体。在盖36的后侧上,设置有从该后侧的表面垂直地伸出的凸起361。作为数字照相机3的主体的一部分的凹部37形成在被覆盖区域中。在凹部37的底部上设置分别用于便携式存储介质和电池的装载槽38和39,以及供带子S钩在其上的钩40。钩40优选由刚度高的从属或树脂制成。
钩40整体上类似于销,并具体包括基部40a(未示出)和头部40b,与图5所示的钩21一样。在盖36关闭的情况下,凸起361的端部与凹部37的底部接触,而凸起361的侧面(图9中的下侧)与钩40的头部40b的端部接触。在该状态下,钩40、凸起361以及凹部37的底部形成封闭的平面区域。被覆盖区域的内部结构在盖关闭的情况下与图6中的结构相同,并且所形成的平面区域与图6中的平面区域D2相同。钩在钩40上的小环S1只穿过平面区域一次,从而能防止小环S1从数字照相机3脱落。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带子S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到数字照相机3,即:在带子S的小环S1钩在钩40的盘状头部40b上之后将盖36关闭。这使得容易安装带子S。而且,带子S以这样的方式拆下,即:打开盖36,然后将小环S1从头部40b拆下。这样的过程非常简单。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盖36关闭的情况下钩40与凸起361相互接触的位置相对于钩40的基部40a定位在至少和槽345不同的一侧上。因此,带子S不会意外地从数字照相机3脱落,从而使得数字照相机3可被可靠地悬挂。
上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盖,其覆盖或露出容纳主体的外部构件上的开口;钩,其设置在主体的将被盖覆盖的区域中,并且用于安装带子的小环钩在该钩上;以及凸起,其从所述盖伸出,并且在盖关闭的情况下与钩的头部接触。在盖关闭的情况下,被覆盖区域的边界面、钩、以及凸起形成封闭的平面区域。带子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到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即:使小环钩到所述钩上,然后将盖关闭,从而小环只穿过封闭的平面区域一次。因此,这样使得容易安装和拆下带子,而不用如传统方式中所需要的那样通过将带子的主要部分穿过小环来系成一个结。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在盖关闭的情况下钩与凸起相互接触的位置相对于钩的基部定位在至少和槽不同的一侧上。因此在盖关闭的情况下,已安装的带子不会从主体意外地脱落。
上述的钩的结构仅为一个实施例,并且该钩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为L形。
图10示出数字照相机的主要部件的结构,该数字照相机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图10所示的数字照相机5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数字照相机1的区别在于钩和盖的结构。其它部件以及它们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1的部件和结构相同。因而,与数字照相机1相同的那些部件标以与图3中对应的附图标记。
钩51由波纹板状的构件件形成,并具体包括:头部51a,其可以从凹部17的底部抬起,该底部为被覆盖区域的边界面;基部51b,其牢固地安装到凹部17的底部。钩51由柔性材料形成。因而,当钩51由于拉力而弯曲时,头部51a被抬起;当力被释放时,头部51a通过其自身复原力而恢复至其初始状态,即,头部51a与凹部17的底部接触的状态。
图11示出在盖52关闭的情况下被该平板式盖52覆盖的区域的结构。如图11所示,钩51的头部51a围绕头部51a与凹部17的底部的接触部沿与凹部17的底部相对的方向翘起,使得容易安装和拆下小环S1。
在头部51a与凹部17的底部接触的情况下,具有上述结构的钩51与凹部17的底部一起形成封闭的平面区域D3,该底部是边界面的一部分。因而,钩在钩51上的小环S1只穿过平面区域D3一次,从而能防止小环S1从数字照相机5脱落。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钩51设置在主体的被盖52覆盖的被覆盖区域中,并与凹部17的底部一起形成封闭的平面区域D3,该底部是被覆盖区域的边界面。
图12示意性地示出小环S1如何钩在钩51上。首先,如图12(I)所示,通过槽145进入被覆盖区域的小环S1从相对于钩51与设置有槽145的一侧相对的一侧(图12的左侧)靠近钩51的底部51a。然后,当朝向槽145拉动带子S时,即,基本在图12中的向右方向拉动带子S时,小环S1与头部51a接触,并且将头部51a从凹部17的底部抬起,如图12(II)所示。之后,当继续拉动小环S1时,小环S1就进入平面区域D3并钩在钩51上,如图12(III)所示。因此,容易地将小环S1钩在钩51上。
为了从数字照相机5拆下小环S1,可通过按照与上述步骤相反的顺序而容易地将小环S1从钩51拆下。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钩51的头部51a由于要安装带子而相对于钩51的基部51b定位在至少与设置槽145的一侧不同的一侧上。另外,盖52的旋转轴线定位在钩51与槽145之间。因此,即使使用者沿任意方向拉动带子,关闭的盖52也不会被打开。从而,带子S不会从数字照相机5意外地脱落,因而数字照相机5可利用带子S而被可靠地悬挂。
上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这样的钩,该钩设置在主体的将被盖覆盖的区域中,并且用于安装带子的小环钩在该钩上,使得钩的头部可从覆盖区域的边界面抬起。至少在盖关闭的情况下,通过被覆盖区域的边界面和钩形成封闭的平面区域。从而,带子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即:使小环钩在钩上,从而小环只穿过封闭的平面区域一次。这使得容易安装和拆下带子,而不用如传统方式中所需要的那样通过将带子的主要部分穿过小环来系成一个结。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钩的头部相对于钩的基部定位在至少和槽不同的一侧上,因此在盖关闭的情况下,带子不会从主体意外地脱落。
该钩可与钩51的形状不同,例如,钩的头部可以呈锥形以使得小环S1更容易被钩住。可替换的是,该钩可以是细而长的,如同笔夹一样。
图13示出数字照相机的底部主要部件的结构,该数字照相机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图13所示的数字照相机6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5的区别在于钩和凹部的底部的结构。数字照相机6的其它部件以及它们的结构与数字照相机5的部件和结构相同。图13中与数字照相机5相同的那些部件标以与图11中对应的附图标记。
钩61具有:头部61a,其能够从被覆盖区域的边界面抬起;基部61b,其具有凸缘。基部61b锚固成使得凸缘与设置在凹部62的底部上的阶梯孔621接合,并且可沿垂直于凹部62的底部的方向运动。钩61为具有U形侧面的杆构件或板构件。
在扁平盖52关闭的情况下,即,在图13所示的状态下,头部61a与凹部62的底部接触,该底部是被覆盖区域的边界面。钩61与凹部62的底部一起形成封闭的平面区域D4。基部61b通过板簧63而被朝向盖52偏压。
图14示出在盖52打开的情况下数字照相机6的底部主要部件的结构。在盖52打开的情况下,在板簧6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基部61b被压向盖52。因而,将头部61a从凹部62的底部抬起,使得在头部61a与底部之间形成供小环S1穿过的间隙。
从图14所示的状态开始,小环S1通过头部61a与凹部62的底部之间的间隙而钩到钩61上。然后关闭盖52,头部61a与凹部62的底部接触而形成如图13所示的状态。使得只穿过平面区域D4一次就钩在钩61上的小环S1只要盖52被关闭,就不会从钩61脱落。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头部61a相对于基部61b定位在至少和槽145不同的一侧上。另外,盖52的旋转轴线定位在钩61与槽145之间。因而,在盖52关闭的情况下,即使使用者沿任意方向拉动带子,盖52也不会被打开。该构造防止带子S从数字照相机6脱落,并使得数字照相机6可利用带子S而被可靠地悬挂。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这样的钩,该钩设置在主体的将被盖覆盖的区域中,并且用于安装带子的小环钩在该钩上,使得钩的头部可从被覆盖区域的边界面抬起。至少在盖关闭的情况下,通过被覆盖区域的边界面和钩而形成封闭的平面区域。从而,带子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即:使小环钩设在钩上,然后关闭盖,从而小环只穿过封闭的平面区域一次。这样使得容易安装和拆下带子,而不用如传统方式中所需要的那样通过将带子的主要部分穿过小环来系成一个结。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钩的头部相对于钩的基部定位在至少与槽不同的一侧上,从而,在盖关闭的情况下,带子不会从主体意外地脱落。
所述钩可以通过板簧以外的弹性构件按压,例如通过橡胶膜片按压。另外,通过弹性构件来偏压钩的构造可被替换成将钩的头部从凹部的底部抬起并使头部与凹部的底部接触的棘爪(click)机构。
以上作为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详细描述了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四个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并不限于数字照相机。它们例如可以是其它便携式照相机、诸如移动电话、PHS(个人手机系统)和PDA(个人数字助理)之类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便携式音频装置、数字录音机、便携式收音机、用于各种家用电器的遥控器、数字录像机等等。
在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其中与外部装置(包括DC输入端子和USB(通用串行总线)端子)连接的接口被盖覆盖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带子安装部可以设置在被覆盖的接口的区域上。
安装到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带子只需要具有用于安装的小环即可。例如,甚至可以使用具有连接到连接部的装饰构件的装饰带。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其它优点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在其宽泛意义上不限于本文示出和描述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实施方式。因而,可以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限定的总体发明概念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设有带子的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

便携式电子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便携式电子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便携式电子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携式电子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电子设备.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容易地进行带子的安装和拆下。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外部构件,该外部构件容纳主体并具有开口。所述主体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而暴露。该设备还包括:盖,该盖安装至所述外部构件,从而覆盖或露出所述开口;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区域上的钩。该区域被所述盖覆盖,并且用于安装所述带子的小环能够钩在该钩上。至少在所述盖关闭的情况下,在被覆盖区域中形成有封闭的平面区域形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