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10242532.0
2008.12.29
CN101769433A
2010.07.07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16S 3/00申请公布日:20100707|||公开
F16S3/00; F16S1/14; B32B3/12
F16S3/00
陶春有
214028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长江路7号科技创业园二区200-1无锡百沐得科技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了竹织物蜂窝芯及其叠层成型方法,它是用柔性纤维把竹条片织造非织造在一起,而后上胶切断、叠置粘接成竹蜂窝芯原板,竹蜂窝芯原板经切断成竹蜂窝芯条,竹蜂窝芯条经拼接成蜂窝芯块,最后展开为蜂窝芯使用,竹蜂窝芯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生产竹蜂窝夹层结构产品。
1: 本发明竹织物蜂窝芯及其叠层成型方法,其基本特征是:把双层或多层径向竹织物纵向涂上胶条,胶条宽度是竹条片宽度的整数倍,胶条之间距离是胶条宽度的四倍,双层一组胶条错开,可以是单层两面上胶也可以是双层同一侧都上胶;如需要可加热;切断叠置至需要厚度;定厚的叠合块按需加压、加热或加热加压固化成一块竹蜂窝芯原板;再把固化的竹蜂窝芯原板切成与蜂窝芯高相等宽度的蜂窝芯条,若尺寸合适可直接作为蜂窝芯块使用;若长度不够,竹蜂窝芯条经拼接粘合至需要的长度作为蜂窝芯块,竹蜂窝芯块宽度等于竹织物宽度,若小于使用宽度应横向对接一次或多次至需要宽度;各种规格包装蜂窝芯块可以供应不同行业的各种竹蜂窝夹层产品使用,使用时将蜂窝芯块拉伸成为竹条片顺纹竖立的竹蜂窝芯就可作单元式竹蜂窝夹层结构使用;也可以经连续拼接拉伸为连续竹蜂窝芯使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织物蜂窝芯及其叠层成型方法,其基本特征是:竹织物是指用柔性纤维与竹经条配合织造或非织造成径向竹织物,简称竹织物。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竹织物蜂窝芯及其叠层成型方法,其基本特征是:柔性纤维是指无机纤维、有机纤维、人造纤维、天然植物纤维、动物纤维、金属纤维、非金属纤维等所有可使用的纤维;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维纶纤维、尼龙纤维、棉纤维、麻纤维、聚酯纤维、等等。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织物蜂窝芯及其叠层成型方法,其基本特征是:交织方式可以是以任何方式使柔性纤维开口的机构与使硬质薄片入纬的方式配合都可以,手动、半自动、全自动、单工位、多工位等等。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织物蜂窝芯及其叠层成型方法,其基本特征是:蜂窝芯形状可以是正六边形,也可以是菱形、矩形、正弦曲线形、梯形和有加强带六边形等等其它形状。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竹织物蜂窝芯及其叠层成型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四倍上胶是指竹条片宽度与正六边形蜂窝单边相等,若选正六边形蜂窝单边宽度是竹条片宽度的三倍,则上胶宽度应为4×3=12倍,相邻层上胶错开一半距离;胶条宽度略小于单边宽度;其它样式蜂窝芯可按设计样式计算薄片的宽度规律和上胶规律。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织物蜂窝芯及其叠层成型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叠置成蜂窝芯块各层的宽度是相等的。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织物蜂窝芯及其叠层成型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加热工艺是按所用胶黏剂的要求来确定,如需要可上胶,加热后再叠置。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织物蜂窝芯及其叠层成型方法,其基本特征是:竹织物可以是交织竹玻布、编织竹玻布、也可以是任何织造非织造竹织物。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织物蜂窝芯及其叠层成型方法,其基本特征是:竹条片与选用柔性纤维的不同,选用的胶黏剂也会不同,因此工艺也可以有差异。
《竹织物蜂窝芯及其叠层成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织物蜂窝芯及其叠层成型方法.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竹织物蜂窝芯及其叠层成型方法,它是用柔性纤维把竹条片织造非织造在一起,而后上胶切断、叠置粘接成竹蜂窝芯原板,竹蜂窝芯原板经切断成竹蜂窝芯条,竹蜂窝芯条经拼接成蜂窝芯块,最后展开为蜂窝芯使用,竹蜂窝芯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生产竹蜂窝夹层结构产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