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轮驱动机构.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794389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43568.6

申请日:

2008.06.27

公开号:

CN101612640A

公开日:

2009.12.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1J 9/14公开日:20091230|||公开

IPC分类号:

B21J9/14; B30B1/22

主分类号:

B21J9/14

申请人:

上海运良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陆友荣; 龚伟兴; 陈洋清; 钱荣荣

地址:

202150上海市崇明县城桥镇三沙洪路8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余明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力机的摩擦轮驱动机构,包括摩擦轮,摩擦轮由电机通过皮带传动驱动,该摩擦轮驱动机构还设有转轴和摇臂,所述摇臂一端与转轴枢轴连接,另一端与摩擦轮轴上的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摩擦轮轴平行,所述套筒还与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活塞杆垂直于摩擦轮轴。摩擦轮由电机驱动实现自转,同时摩擦轮通过气缸驱动,可绕转轴移动。摩擦轮的圆周面为其摩擦面,可控制飞轮的双向旋转,而且有利于对摩擦轮进行耐高温与耐磨擦的处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摩擦轮驱动机构,包括摩擦轮(8),摩擦轮(8)由电机(1)通过皮带(2)传动驱动,其特征在于:该摩擦轮驱动机构还设有转轴(4)和摇臂(9),所述摇臂(9)一端与转轴(4)枢轴连接,另一端与摩擦轮轴(6)上的套筒(5)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与摩擦轮轴(6)平行,所述套筒(5)还与一气缸(18)的活塞杆(17)连接,所述活塞杆(17)垂直于摩擦轮轴(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9)与套筒(5)连接的一端设有圆孔,该圆孔与套筒(5)紧密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9)与套筒(5)连接的一端设有销孔(15),所述活塞杆(17)头部设有三通接头(16),所述销孔(15)与三通接头(16)铰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固定在安装角铁(13)上,所述安装角铁(13)上还设有固定罩(3),所述固定罩(3)与转轴(4)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与电机轴(12)同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与摩擦轮(8)呈180°角度布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轮(8)的圆周面上设有摩擦块(7)。

说明书

摩擦轮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力机的驱动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摩擦轮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摩擦压力机(也叫螺旋压力机)是锻造行业中主要设备之一。摩擦压力机具有万能性大,结构简便,调整维护简便,滑块无下死点,便于模具设计,锻件精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精锻、精整、精压、压印、校整、校平等工序。摩擦压力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电动机经一级皮带传动,带动左右摩擦盘同向旋转。通过操纵控制机构,使左右摩擦盘交替压紧装有摩擦垫的飞轮外缘。飞轮是与螺杆固接的。通过螺杆的螺旋运动,使装有螺母的滑块上下运动,实现锻打和回程。但是由于回程需要消耗飞轮较多的能量储备,因此基于这种工作原理的摩擦压力机锻压能力有限。
现有的压力机多为双盘式,即有两个摩擦轮。由于飞轮外缘是与摩擦轮的端面接触的,一个摩擦轮只能控制飞轮的一个转向,因此一台压力机上至少有两个摩擦轮,若考虑消除由于单边摩擦引起的偏向力,压力机上还要对称设置四个摩擦轮。而且摩擦轮是高速运转,由于只是端面部分参与摩擦,很难确定摩擦带,不易对端面进行耐高温和耐摩擦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摩擦轮驱动机构,该摩擦轮的圆周面为摩擦面,可通过驱动机构的控制可实现飞轮双向旋转,且结构紧凑,适用于滚筒式摩擦压力机。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擦轮驱动机构,包括摩擦轮,摩擦轮由电机通过皮带传动驱动,该摩擦轮驱动机构还设有转轴和摇臂,所述摇臂一端与转轴枢轴连接,另一端与摩擦轮轴上的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摩擦轮轴平行,所述套筒还与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活塞杆垂直于摩擦轮轴。
优选地,所述摇臂与套筒连接的一端设有圆孔,该圆孔与套筒紧密配合。
优选地,所述摇臂与套筒连接的一端设有销孔,所述活塞杆头部设有三通接头,所述销孔与三通接头铰接。
优选地,所述电机固定在安装角铁上,所述安装角铁上还设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电机轴同轴。
优选地,所述电机与摩擦轮呈180°角度布置。
优选地,所述摩擦轮的圆周面上设有摩擦块。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摩擦轮由电机驱动实现自转。同时,摩擦轮通过气缸驱动,可绕转轴移动。在滚筒式摩擦压力机中,飞轮内部形成外轮缘和内轮缘,摩擦轮可在内、外轮缘之间移动,在现有技术中,活塞杆使摩擦轮轴沿轴向运动,因此是摩擦轮的端面与飞轮轮缘接触;而在本发明中,活塞杆推动摩擦轮轴的圆周面,使摩擦轮轴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上运动。当摩擦轮靠近并压紧飞轮的内轮缘时,带动飞轮沿一恒定方向旋转;当摩擦轮脱离内轮缘,向外轮缘移动直至压紧外轮缘时,带动飞轮逆向旋转。整个过程中,摩擦轮的转向是不变的。整套机构结构紧凑,可固定于压力机机座的上部,与飞轮配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摩擦轮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摩擦轮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其中:
1.电机      10、11.皮带盘
2.皮带      12.电机轴
3.固定罩    13.安装角铁
4.转轴      14.支架
5.套筒      15.销孔
6.摩擦轮轴  16.三通接头
7.摩擦块    17.活塞杆
8.摩擦轮    18.气缸
9.摇臂
具体实施方式
摩擦轮驱动机构包括安装角铁13、电机1和摩擦轮8。安装角铁13固定于压力机上,电机1固定于安装角铁13上,摩擦轮8设于摩擦轮轴6的头部,电机轴12与摩擦轮轴6的末端各装有皮带盘10、11,皮带2绕于两盘上实现传动,如图1所示,电机1与摩擦轮8呈180°角度布置。安装角铁13上固定设有支架14和固定罩3,固定罩3上设有孔,转轴4插入孔中与其紧密配合,优选地,转轴4与电机轴12共轴。摩擦轮8通过摇臂9绕转轴4运动,摩擦轮轴6通过轴承安装于套筒5内,摇臂9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4枢轴连接,摇臂9的另一端设有圆孔,该孔圆与套筒紧密配合。另外,安装角铁13上的支架14与缸盖铰接,气缸18的活塞杆17的头部上设有三通接头16,摇臂9与套筒5连接的一端设有销孔15,该销孔15与三通接头16铰接。活塞杆17垂直于摩擦轮轴6,气缸18工作,活塞杆17伸出或缩回,使摩擦轮轴6绕转轴4摆动。
优选地,本发明适用于滚筒式摩擦压力机,该压力机的飞轮内有一空腔,空腔的内、外两侧壁分别形成飞轮的内轮缘和外轮缘,摩擦轮就设于空腔内。当摩擦轮靠近并压紧飞轮的内轮缘时,带动飞轮沿一恒定方向旋转;当摩擦轮脱离内轮缘,向外轮缘移动直至压紧外轮缘时,带动飞轮逆向旋转。整个过程中,摩擦轮的转向是不变的。
为方便对摩擦轮进行耐高温和耐摩擦处理,可在摩擦轮8的圆周面上设摩擦块7。

摩擦轮驱动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摩擦轮驱动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摩擦轮驱动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摩擦轮驱动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擦轮驱动机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力机的摩擦轮驱动机构,包括摩擦轮,摩擦轮由电机通过皮带传动驱动,该摩擦轮驱动机构还设有转轴和摇臂,所述摇臂一端与转轴枢轴连接,另一端与摩擦轮轴上的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摩擦轮轴平行,所述套筒还与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活塞杆垂直于摩擦轮轴。摩擦轮由电机驱动实现自转,同时摩擦轮通过气缸驱动,可绕转轴移动。摩擦轮的圆周面为其摩擦面,可控制飞轮的双向旋转,而且有利于对摩擦轮进行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