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打气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气筒,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便携式打气筒。
背景技术
在目前自行车行业中,基本的附件之一就是打气筒,当然,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少的打气筒,但各有缺点和优点。传统的打气筒,不外乎于一筒体内设置活塞推进压缩空气,都是朝如何精简结构使其达到轻小携带的方向来研发改进,然而使用者碰到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如果采用打气筒与车分离的结构形式,当需要使用打气筒充气的时候却为找不到打气筒而烦恼;再例如精简结构而装于车上,在使用者离开时有被取走或者不小心掉失的顾虑,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使用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不需要取出打气筒就可以打气,而且结构简单,节约材料,操作方便的便携式打气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打气筒,包括鞍管,打气筒,所述打气筒安装于鞍管内,所述鞍管侧面开有长槽,所述打气筒的活塞杆的底端与曲柄滑块结构连接,在所述曲柄滑块结构上设有固定孔,连接连杆一端穿入固定孔连接曲柄滑块结构,相对端连接活塞杆。
所述曲柄滑块结构包含滑块和曲柄,滑块连接活塞杆,固定孔设置于曲柄上。
所述曲柄为脚踏板。
所述打气筒通过卡件倒置固定安装于鞍管内。
所述连杆可拆卸。
所述充气方式为脚踏板倒转充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该结构有效利用自行车内部的空间,将打气筒固化在鞍管内,无需特别携带。打气时只需要将连杆固定,倒转脚踏板即可实现充气。
2、该结构不破坏自行车的整体结构,对自行车鞍管承重强度的破坏小。
3、不会破坏车辆整体的动平衡。
4、制作工艺简单,只需要在鞍管上开槽和在脚踏板上开固定孔,无需特别模具进行制作。
5、使用寿命长。打气同时由可拆卸的卡件固定在鞍管内,当遇到打气筒故障和老化问题时,便于拆卸更换。
6、该结构所需的各种配件工艺成熟,无须进行巨大改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鞍管,2、打气筒,3、连杆,4、曲柄滑块结构,5、长槽,6、活塞杆,7、滑块,8、曲柄,9、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附图1-3,该结构是利用自行车鞍管内的空闲空间,在鞍管1内安装一个打气筒2,该打气筒2通过卡件固定并向下安装。
在鞍管的侧面开一个长条状的开槽5,方便打气软管的安装与拆卸;打气筒活塞杆6的下端与曲柄滑块结构4结合,具体来说是曲柄滑块结构4包括曲柄8和滑块7,滑块7与两边曲柄8连接,活塞杆的下端与滑块结合,将自行车脚踏板作为曲柄8;曲柄8上设置有一个固定孔9,连杆3一端穿入固定孔9连接曲柄8,另一端则连接打气筒的活塞杆6。
当需要充气时,把连杆3连接在曲柄8和活塞杆6上,并把打气软管连接到轮胎上,倒转脚踏板,在脚踏板转动时通过连杆3带动活塞杆6上下运动以实现打气。连杆和打气软管都是可拆卸的,不会妨碍使用者正常行驶。
综上所述,该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凡将大气筒与鞍管结合在一起而构成鞍管大气筒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或做等小的变化均属于本发明的专利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