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润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版印刷机中的喷雾方式的润湿水供给装置(以下,称为“喷雾润湿器”),特别是涉及能够防止在印刷机主体内产生的喷墨因润湿辊的高速旋转而被拖曳侵入到喷雾润湿器主体内部,使喷雾润湿器产生油墨污垢,或存在于喷雾润湿器内的剩余的润湿水雾向外部漏出而飞散,产生不良的印刷纸的喷雾润湿器。
背景技术
胶版印刷机通过使版面的划线部附着油墨,使非划线部附着润湿水进行印刷。使版面附着润湿水的装置称为润湿器。作为润湿器,根据动作原理的不同,存在几种。代表性的种类是使用润湿水喷雾的喷雾润湿器。喷雾润湿器具备喷雾嘴,从喷雾嘴将润湿水呈喷雾状地作为水滴进行喷射,对润湿辊供给润湿水。
图7是示意性表示现有的喷雾润湿器的结构的图。3是润湿辊(铬辊)。润湿辊3是长为约1600mm左右的圆筒形的辊,沿箭头110所示的方向旋转。111是壳体。壳体111的大体的剖面构成了在一侧具备开口112的字母表的文字“U”的形状。壳体111的长度具有与润湿辊3大致相同的长度。壳体111与接近开口112的润湿辊3的表面114一起形成喷雾室115。壳体111在开口112的相反侧具备喷雾嘴安装部113。图1所示的喷雾杆5安装在喷雾嘴安装部113上。安装在图1所示的喷雾杆5上的喷雾嘴4的喷雾喷出口处于喷雾室115内,通过开口112,向润湿辊3的表面114供给润湿水。将壳体111和喷雾嘴4组合了的结构就是喷雾润湿器装置100。
另外,图1是表示喷雾润湿装置中的喷雾和印版滚筒的关系的示意图。1是印版滚筒,3是润湿辊。在印版滚筒1和润湿辊3之间具有中间辊2。中间辊2将到达了润湿辊3的润湿水均一化,使印版滚筒1移动。
在图7中,壳体111具备形成开口112的边缘116及117。在边缘116和润湿辊3的表面114之间形成间隙118,在边缘117和润湿辊3的表面114之间形成间隙119。
图7所示的现有的喷雾润湿装置100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来自喷雾室115的润湿水的流出。在喷雾室115中从喷雾嘴4喷出的润湿水并非全部达到润湿辊3。一部分在喷雾室115内成为喷雾而浮游。于是,例如从间隙119向喷雾室115之外漏出。已泄漏到喷雾室115之外的润湿水雾成为水滴而附着在印刷机上,或向印版滚筒1上滴下,产生印刷不良(空白部分)。
另一个问题是由向喷雾室115内的喷墨代表的异物的侵入。喷墨是乳化的油墨在印刷机的工序中呈雾状地浮游在空中的物质。设置在喷雾室115内的喷雾嘴4是精密地被加工的部件。喷雾嘴4被加工成能够根据如设计那样的喷雾模式喷射润湿水。如果喷嘴4被从外部侵入的喷墨等污染,则喷雾嘴的形状的精度降低,不能得到正确的喷雾模式。为了防止该情况,印刷机的操作员有必要进行定期的喷雾嘴4的清洁或更换。另外,侵入喷雾室115的喷墨不仅污染喷雾嘴4,还污染喷雾室115的内部。
众所周知有一种现有技术,其起到防止润湿水雾从上述的喷雾室115向外部流出,防止异物从外部向喷雾室115侵入的作用。
在专利文献1中,表示了一种润湿装置,其依靠超声波制作润湿水的雾,使雾化的润湿水附着在润湿辊上。在此所示的润湿装置,在使润湿水的雾与润湿辊接触的部分的前后,具备气幕。气幕遮挡要向外部漏出的雾。另外,在此所示的润湿装置具备将剩余的雾通过排气通道返回到二次水的供给源的机构。但是,在此所示的结构不能应对高速印刷机。如果润湿辊的转速高则由被润湿辊的表面的高速移动拖曳的空气将润湿水的雾向外部带出。另外,对于来自外部的异物的侵入从当初就没有考虑。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润湿装置,其用于气幕的空气的发生源及供给源与润湿装置组装成一体。另外,将空气的供给源和狭缝的出口的距离分开,由空气的供给源供给的空气立即向构成狭缝的通道的整体扩散。因此,在由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那样的结构形成的气幕中,不能形成在润湿辊的长度(约1600mm)的全长的范围内的具有足够的强度的气幕。
在专利文献2中,表示了不使喷雾润湿装置的喷雾嘴附着喷墨等异物的技术。在此所示的喷雾嘴由壁保护喷雾嘴前端的喷出口。由此,能够极其有效地防止喷雾嘴先端的污染。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没有表示防止来自喷雾润湿装置的润湿水的流出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3中表示了用于印刷机的刷式的洗净装置。在此所示的装置不是润湿装置,但具备用于不要将由刷子去除的异物向洗净装置的外部泄漏的结构。在此所示的装置在刷子的两侧具备气幕。由此,由刷子刷掉而上浮的异物不向洗净装置的外部泄漏。但是,在此所示的结构的气幕仅表示了空气通道,而没有记载在润湿辊的全长(约1600mm)上均一制造空气的吹出强度高的气幕的结构。另外,对于来自外部的异物的侵入也没有考虑。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5-94834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53513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115057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喷墨等异物从外部侵入喷雾润湿器的内部,同时防止喷雾润湿器的内部的润湿水的雾向外部漏出。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作为第一发明提供一种喷雾润湿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在润湿辊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润湿辊的周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并具有接近所述润湿辊的表面的一对边缘及形成于所述各边缘之间、与所述润湿辊的表面相向的开口;
多个喷雾嘴,其被收容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润湿辊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向所述润湿辊的表面喷出润湿水;
一对隔壁空间,其沿所述各边缘形成,具有与所述润湿辊的表面相向的开口;
多个空气喷嘴,其被收容在所述各隔壁空间内,在所述润湿辊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向所述润湿辊的表面喷出压缩空气;
至少一对空气供给路,其沿所述各边缘延伸,与所述各空气喷嘴连通,向所述各空气喷嘴供给压缩空气。
第二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给路由收容在所述隔壁空间内的空气管构成,所述空气喷嘴由形成于所述空气管上的孔构成。
第三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给路由以所述隔壁空间的构成部件构成的空气通道构成,所述空气喷嘴由形成于所述空气通道上的孔构成。
第四发明的特征在于,沿所述各边缘分别设置两个以上的所述空气供给路,从所述各空气供给路供给压缩空气,并从所述各空气喷嘴喷出。
第五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各隔壁空间分别被划分成两个以上的小区域,在所述各小区域内分别收容了多个所述空气喷嘴。
第六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给路由对划分出的小区域共用的共用供给路构成,从所述共用供给路供给压缩空气,并从所述各空气喷嘴喷出。
第七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给路设置在所述隔壁空间的外侧,多个空气管与所述空气供给路连接,并贯通所述隔壁空间的壁,到达所述隔壁空间的内部,由所述各空气管形成了所述各空气喷嘴。
第八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隔壁空间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内侧。
第九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隔壁空间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外侧。
第十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润湿辊的表面和所述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5mm以下。
第十一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隔壁空间内形成了剩余润湿水的排水路。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喷雾润湿器的雾飞散防止和污垢防止装置,其防止喷墨从喷雾润湿器和润湿辊之间的间隙侵入,同时防止在喷雾润湿器内产生的剩余的润湿水雾向喷雾润湿器的外部飞散而漏出。
本发明如第一发明所述,在喷雾润湿器的收容喷雾嘴的壳体内,沿一对边缘形成一对隔壁空间,使其开口与润湿辊的表面相向。而且,将在隔壁空间的内部从空气供给路供给的压缩空气从空气喷嘴喷出。
于是,从空气喷嘴喷出的压缩空气不会无用地扩散,能够高效地吹附到润湿辊的表面。在高速旋转的润湿辊的表面附近,与空气层成为一体而附着的喷墨等异物被从润湿辊的表面拉开,在引入到具有喷雾嘴的喷雾空间内以前,在喷雾空间之外向空中飞去。其结果,异物不侵入到喷雾空间内。
另一方面,喷雾空间内的湿润水的雾也不会向外部漏出。
根据第二发明,由于用市场销售的空气管实现空气供给路,所以非常廉价。空气喷嘴通过在空气管上作为孔来设置就能够实现。因此,空气喷嘴的加工容易。另外,即使空气喷嘴堵塞,也能够容易更换。
根据第三发明,由于由隔壁空间的构成部件构成空气供给路,所以空气供给路的剖面可以选择自由的形状,另外,批量生产时的结构的稳定性高。
根据第四发明,因为沿各边缘分别设置两个以上的空气供给路,所以空气供给路的空气流通阻力减小,能够喷出更大量的压缩空气。
根据第五发明,由于将各隔壁空间分别划分成两个以上的小区域,所以一部分结构变得复杂。但是,如果将隔壁空间划分成两个以上的小区域,则能够更进一步提高隔壁空间及空气喷嘴的作用。
根据第六发明,由于在作为空气供给路划分出的小区域内设置了共用的共用供给路,从共用供给路供给压缩空气,并从各空气喷嘴喷出,所以,即使将隔壁空间分割为两个以上的小区域,结构也简单。
根据第七发明,将空气喷嘴作为细管,在隔壁空间内仅有管露出,能够将空气供给路配置在隔壁空间之外或壳体之外等。因此,喷雾润湿装置的安装自由度增加。
根据第八发明,因为将隔壁空间设置在壳体的内侧,所以能够实现与实施本发明前的原有的喷雾润湿器相同的外形尺寸的喷雾润湿装置,与现有的喷雾润湿器的互换性优异。因此,能够容易地与现有的喷雾润湿器置换,产业上的利用价值高。
根据第九发明,因为将隔壁空间设置在壳体的外侧,所以能够扩大壳体内的喷雾室的开口面积。
根据第十发明发现,根据实验发现使润湿辊的表面和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5mm以下是理想的。
根据第十一发明,由于在隔壁空间内设置了剩余润湿水的排水路,所以,在隔壁空间内液化的剩余润湿水不会意外地扰乱空气喷嘴的空气的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组装了本发明的喷雾润湿器的胶版印刷机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沿图2的喷雾润湿器的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隔壁空间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其它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其它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现有的喷雾润湿器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其它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其它的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其它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其它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3:润湿辊
4:喷雾嘴
60A、60B:隔壁空间
71A、71B:空气供给路
72:空气喷嘴
100:喷雾润湿器
111:壳体
114:表面
116、117、543、544: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使用于胶版印刷机的喷雾润湿器的概念图。1是印版滚筒。印版滚筒1是最终用于供给润湿水的滚筒。3是润湿辊。2是中间辊。印版滚筒1、中间辊2按照印刷机的印刷速度以高速进行旋转。4是喷射润湿水的喷雾嘴。5是支承喷雾嘴4的喷雾杆。印版滚筒1、中间辊2、润湿辊3具有与印刷的纸的宽度一致的长度,在报纸印刷机的情况下是1600mm左右。为了向润湿辊3的表面114均一地喷出润湿水,多个喷雾嘴4并列地设置成横向一列。
图2是实施了本发明的喷雾润湿器的雾飞散防止、污垢防止装置的喷雾润湿器的立体图。喷雾润湿器100作为整体由两个结构体构成。一个为喷雾杆主体部50及板521,另一个为盖部541。喷雾杆主体部50及板521和盖部541在喷雾润湿器100的保养作业时可以分离。在喷雾杆主体部50上安装了图1所示的喷雾杆5及喷雾嘴4。盖部541与喷雾杆主体部50及板521组装成一体,作为整体构成壳体111。
图3是沿标记I-I表示图2所示的喷雾润湿器100的剖视图。
3是图1所示的润湿辊,在图3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润湿辊3的相反侧具有喷雾杆主体部50。在喷雾杆主体部50的两侧安装了板521、522。另外,在板521、522上分别安装了盖部541、542。盖部541、板521、喷雾杆主体部50、板522及盖部542在被组装一起时,形成壳体111。另外,端盖58、端板53处于壳体111的两端,是大致堵塞壳体111的两侧的部件。
另外,壳体111朝向润湿辊3的表面114地形成了开口112。
在喷雾杆主体部50中收容了喷雾润湿器组装体10。喷雾润湿器组装体10安装有喷雾杆5。在喷雾杆5上连接着图2所示的给水管11。另外,在喷雾杆5上经喷嘴基部6安装了喷嘴螺母7。在喷嘴螺母7中收容了喷雾嘴4。如果从给水管11供给润湿水,则从喷雾嘴4喷出润湿水。喷雾杆主体部50和板521、522由螺钉51连接着。螺钉55固定盖部541和板521,螺钉57固定盖部542和板522。铰链56相对于板522可使盖部542开闭。
在图3中,60A是第一隔壁空间,60B是第二隔壁空间。71A是第一空气供给路,71B是第二空气供给路。图4是第一隔壁空间60A附近的部分放大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由于第一隔壁空间60A和第二隔壁空间60B可以通过呈几何学性地做成对称来实现,所以对任何一方详细说明,另一方的说明有时省略。但是,几何学性的对称不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中必要的要件。
在图4中,61是构成字母表的文字“L”的形状的壁部件。壁部件61和盖部542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开口70的隔壁空间60。71是作为空气供给路的空气管。空气管71如图2所示,一端从壳体111向外部引出,另一端在壳体111的内部封闭。在向外部引出的空气管71中,供给压缩空气。72是空气喷嘴。62是管固定件。管固定件62将空气管71固定在盖部542上。空气管71也可以是市场销售的树脂制的空气管。空气喷嘴72,在空气管71上以钻头等间隔地开多个孔即可。
545是排水路。排水路545是设置在隔壁空间60内的水路。将从喷雾嘴4喷出的润湿水的一部分变成雾侵入隔壁空间60内。侵入隔壁空间60的雾成为水滴附着在壁部件61等上。另外,成为水滴的润湿水有时堵塞空气喷嘴72。在该情况下,由排水路545将润湿水排出。由排水路545回收的润湿水与壳体111内其它的剩余润湿水一起向喷雾润湿器100之外排出。
盖部542的边缘543和润湿辊3的表面114的距离G1在5mm以下为好,希望在4mm以下为好。另外,在壁部件61的边缘544和润湿辊3的表面114的距离G2在5mm以下为好,希望在4mm以下为好。
用图3及图4的结构,对从外部向壳体111的内部侵入的喷墨进行实验。空气管71使用市场销售且容易得到的外径6mm、内径4mm的树脂制的管。空气喷嘴72以5mm间距等间隔地设置了多个直径0.2mm的孔。向空气管71供给的空气的压力变化成0.15MPa、0.20MPa、0.25MPa。评价是实际将喷雾润湿器100安装在印刷机上,在喷雾嘴4的部分上用两面胶带粘贴20mm见方的白纸,用目视观察喷墨的附着。
在变化空气的压力的同时,将距离G1、G2变化成6mm、5mm、4mm、3mm 4种进行评价,在4mm以下,在纸片上几乎不发生喷墨附着。在5mm则看到一部分喷墨附着,而在6mm则明显地附着的喷墨增加。虽然使空气的压力变化进行了同样的评价,但几乎看不到因空气的压力而产生的影响。但是,在不供给空气的情况下,与距离无关,可明显地看到喷墨的附着。
另外,关于润湿水雾的流出,可以根据从喷雾润湿器100排出的剩余润湿水的水量推断,能够充分地确认本发明的效果。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例及变形例,与附图一起说明。为了实施本发明,图4所示的空气管71的材质既可以是树脂也可以是金属。同样,图4所示的盖部542和润湿辊114的距离G1及壁部件61和润湿辊3的表面的距离G2既可以是相同的距离也可以是不同的距离。另一方面,图3所示的第一隔壁空间60A和第二隔壁空间60B的结构和尺寸、空气供给路71A、71B的尺寸、结构、空气压等构成本发明的要素,在图面上通过做成左右对称也可以实现。但是,当然,做成左右对称是有助于发明的理解的假定,实际上不是为了实施本发明所需要的要件。各个构成要素的结构、尺寸、空气压等无论相同还是不同,都可以实施本发明。
图5是不仅有图3所示的空气供给路71,还追加空气供给路547,作为两列的例子。在空气供给路547上设置了与空气喷嘴72同样的空气喷嘴548。如果使空气供给路成为两列,则能够使空气供给路整体的剖面面积增加。因此,空气供给路的空气阻力降低。另外,空气供给路71、547与喷雾润湿器100的长度一致,约有1600mm,但希望从空气喷嘴72、548喷出的空气在其整个长度范围内均一。通过使空气供给路成为两列,能够使每列的空气喷嘴数量减半,因此与一列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空气的喷出均一化。
图3及图4所示的隔壁空间60相对于壳体111而言设置在内侧。胶版印刷机,在安装喷雾润湿器100的情况下,有时没有足够的空间。特别是要在原有的印刷机上实施本发明时,现实的是与实施本发明前的原有的喷雾润湿器成为相同的尺寸。如果是与原有的喷雾润湿器相同的外形尺寸,则能够与原有的喷雾润湿器置换。由于如果将隔壁空间60设置在壳体111的内侧,则喷雾润湿器100的外形尺寸和实施本发明前的原有的喷雾润湿器不变,所以,和原有的印刷机互换性最高。
图6表示相对于构成壳体111的盖部542而言,将隔壁空间60设置在外侧的例子。虽然取决于印刷机的机种,但在原有的印刷机上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在喷雾润湿器100的周边具有余量时,隔壁空间60最好设置在壳体111的外侧。这是因为,如果设置在内侧,则图7所示的开口112的面积减小设置隔壁空间60的量。如果能够将隔壁空间60设置在壳体60的外侧,则无需考虑开口112的面积的变化。
图8是将图4所示的空气供给路71作为空气通道550的图。551是字母L字型的通道板金。压缩空气通道550由构成隔壁空间60的壁部件61、盖部542、通道板金551形成为长方形。72是空气喷嘴,呈一列地等间隔地排列在通道板金551上。于是,如果隔壁空间60的剖面面积与图4所示的情况相同,则压缩空气通道550的剖面面积能够比管71大。
另外,图8所示的压缩空气通道550的形状是例示的形状,其剖面不仅可以是四边形,也可以是三角形及五边形等其它的形状。另外,关于位置,也无需限定于图8所示的位置,如果包含了构成隔壁空间60的结构体的一部分,则也可以是隔壁空间60内的任一位置。
图9是在隔壁空间60内设置空气喷嘴552,并将空气供给路(空气通道)553离开隔壁空间60的例子。空气喷嘴552的前端555处于隔壁空间60内。在此实施例中,多个空气管与空气供给路553连接,贯通支承件554,并贯通壁部件61,达到隔壁空间60的内部,由各空气管形成了各空气喷嘴552。由此,将隔壁空间60和空气供给路553物理性地拉开。虽然未图示,但如果将空气喷嘴552贯通盖部542,则空气供给路553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11之外。
图10是将图4所示的隔壁空气60划分成560和561两个小区域的图。在小区域560、561内设置空气供给路通道562、563,并设置空气喷嘴564、565。如图4所示,隔壁空间60即使是一个也具有足够的效果,但通过分成多个小区域,具有更进一步的效果。另外,在图10中,小区域表示了560和561两个的例子,虽未图示但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图11是将图4所示的隔壁空间60划分成560和561两个小区域的图。在小区域560、561中,在它们之间设置了一个空气供给路566。在空气供给路566上设置了用于小区域560的空气喷嘴567及用于小区域561的空气喷嘴568。另外,在图11中表示了560和561两个的例子,但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小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