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794053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32282.X

申请日:

2009.04.30

公开号:

CN101571188A

公开日:

2009.11.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16H 61/22申请公布日:20091104|||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16H61/22; F16H59/10; F16H61/24; F16H63/38; B60K20/00

主分类号:

F16H61/22

申请人:

Dr.Ing.h.c.F.保时捷股份公司

发明人:

M·西卡特

地址:

德国斯图加特

优先权:

2008.4.30 DE 102008022551.7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侯鸣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其选择杆为了选择档位可在自动通道中移动,该自动通道具有驻车、倒车、怠速和前进档位,锁止装置可在锁止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转换,锁止装置在锁止状态阻止选择杆进入驻车和倒车档位以及从驻车档位出来,在解锁状态允许选择杆在各档位之间移动。该锁止装置还可转移到部分解锁状态,在该部分解锁状态,选择杆可进入倒车档位和从其中出来,但被阻止进入驻车档位和从其中出来。解锁按键具有用于使锁止装置转移到部分解锁状态的第一操作位置和用于使锁止装置转移到解锁状态的第二操作位置,由此能够提高舒适性。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具有一选择杆(2),该选择杆为了选择档位(9)可在一自动通道(6)中移动,该自动通道至少具有档位驻车(P)、倒车(R)、怠速(N)和前进(D),
具有一锁止装置(13),该锁止装置可至少在锁止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转换,该锁止装置具有用于改变该锁止装置(13)的状态的解锁按键(4),该锁止装置在锁止状态分别阻止选择杆(2)至少进入档位驻车(P)和倒车(R)以及至少从档位驻车(P)出来的移动,该锁止装置在解锁状态允许选择杆(2)至少在档位驻车(P)、倒车(R)、怠速(N)和前进(D)之间移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装置(13)还可转移到部分解锁状态,在该部分解锁状态,选择杆(2)可以移动到档位倒车(R)中和从该档位移动出来,而选择杆(2)进入档位驻车(P)和从该档位出来的移动保持被阻止,
所述解锁按键(4)具有两个操作位置,即用于使锁止装置(13)转移到部分解锁状态的第一操作位置和用于使锁止装置(13)转移到解锁状态的第二操作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按键(4)这样构造和/或布置:使得两个操作位置在操作时可在触觉上区别。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按键(4)通过不同的操作压力和/或通过不同的操作行程实现所述两个操作位置,其中,用于调定第二操作位置的操作压力和/或操作行程大于用于调定第一操作位置的操作压力和/或操作行程。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按键(4)可通过逆着一初始阻力从其不被操作的静止位置压出来调节,其中,该初始阻力形成一压力级,当该压力级被克服时,解锁按键(4)跳转到第一操作位置并且可通过逆着一保持阻力按压而保持在该位置,该保持阻力小于初始阻力。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按键(4)可以通过逆着一大于保持阻力的操作阻力按压而从其第一操作位置调节到第二操作位置。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操作位置通过一止挡限界,和/或
所述操作阻力大于或等于初始阻力。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杆(2)具有一管体(15),一压杆(16)行程可调地支承在该管体中,
所述解锁按键(4)安置在选择杆(2)上并且与压杆(16)这样共同作用:使得解锁按键(4)的操作产生压杆(16)的行程,
所述压杆(16)与一行程可调地在外部安置在管体(15)上的滑块(17)这样共同作用:使得压杆(16)的行程产生滑块(17)的行程,
在滑块(17)与管体(15)之间设置有一个卡锁装置(20),该卡锁装置实现一初始阻力,该初始阻力在解锁按键(4)从其不被操作的静止位置移动出来时需要克服。

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选择杆(2)上的解锁按键(4)与至少一个行程可调地设置在选择杆(2)上的阻塞元件(26)这样驱动耦合:使得解锁按键(4)的操作产生所述至少一个阻塞元件的行程,
所述阻塞元件(26)与一止动滑槽(27)共同作用,该止动滑槽具有多个滑槽区段(28,29,30,31),这些滑槽区段通过台阶(32,33,34)相互分开。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滑槽区段(28)与档位怠速(N)和前进(D)对应并且通过第一台阶(32)与第二滑槽区段(29)分开,其中,第一台阶(32)可被阻塞元件(26)的与解锁按键(4)第一操作位置对应的第一行程位置越过,
第二滑槽区段(29)与档位倒车(R)对应并且通过第二台阶(33)与第三滑槽区段(30)分开,其中,第二台阶(33)可被阻塞元件(26)的与解锁按键(4)第二操作位置对应的第二行程位置越过,
第四滑槽区段(31)与档位驻车(P)对应并且通过第三台阶(34)与第三滑槽区段(30)分开,其中,第三台阶(34)可被阻塞元件(26)的所述第二行程位置越过。

说明书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背景技术
由DE 100 57 299 A1已知一种用于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它具有选择杆,它为了选择档位而可在自动通道中移动。该自动通道例如可具有驻车、倒车、怠速和前进等档位。该已知换档装置还具有一锁止装置,它可以至少在一锁止状态与一解锁状态之间转换。该换档装置还具有用于改变锁止装置状态的解锁按键。在锁止状态中,锁止装置阻止选择杆至少进入到驻车和倒车档位以及至少离开驻车档位的移动。在解锁状态,锁止装置至少允许选择杆在驻车、倒车、怠速和前进档位之间移动。
该已知的换档装置还具有一手动通道,在该手动通道中,选择杆可以在中间位置与升档位置以及降档位置之间移动。此外设置有用于使选择杆在自动通道与手动通道之间转换的横向通道。
由DE 22 50 985已知一种换档装置,它的锁止装置可以从前进档位通过二次性压按解锁按键而转移到怠速档位并且可以仅通过重新压按解锁按键而从怠速档位转移到倒车档位。由此可以在误操作解锁按键时避免在前进行驶期间不期望地置入倒车档。但由此使反复泊车(Rangieren)特别不舒适,因为每次倒车行驶都必须两次操作解锁按键。
由DE 199 13 835 A1已知另一换档装置,它的锁止装置具有止动滑槽,该止动滑槽具有与各个档位对应的滑槽区段,一个可借助解锁按键操作的截止元件可嵌入其中。与止动滑槽错开地设置有一摆动滑槽,截止元件可通过更强地操作解锁按键而从怠速档位转移到该摆动滑槽中并且该摆动滑槽允许选择杆一直摆动到水平的静止位置。由此选择杆可以布置得特别节省位置,如果换档装置所在的空间例如被用作驾驶室与睡舱之间的通道。
由US 4,612,820已知一种换档装置,它的选择杆借助于锁止装置可以在不同的档位中闭锁。该闭锁可借助解锁按键消除,为此该解锁按键安置在选择杆的手柄上并且与一压杆共同作用。在此,压杆在选择杆内部延伸并且与一行程可调地支承在选择杆外部的滑槽块驱动耦合。该滑槽块通过弹簧预压到止动滑槽中并且在行程方向上具有分级结构,该分级结构具有不同宽度的肩。止动滑槽在行程方向的横向上具有不同深度的、与不同档位对应的嵌入部。在不操作解锁按键时,选择杆在驻车档位中闭锁而在怠速和前进档位中可移动。此外选择杆可从倒车档位转移到怠速档位,但不能返回。通过压下解锁按键,较宽的肩从止动滑槽运动出来,使得仅较窄的肩还有效。接着可以在倒车、怠速和前进档位之间任意移动选择杆,而它始终不能转移到驻车档位或者从该位置运动出来。只有当进一步压下解锁按键时才可以使窄肩也从止动滑槽中运动出来。接着选择杆可以自由地在上述档位之间移动。在换档过程迅速相随的情况下(这典型地在反复泊车时发生),驾驶员不能精确定量操作解锁按键的力,因此存在驾驶员过烈操作解锁按键并且在向倒车档换档时错误地进入驻车位置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开始所述类型的换档装置,给出一种改进的或者至少给出一种另外的实施方式,其优点尤其在于,它实现更好的换档舒适性或操作舒适性和/或它具有提高的稳定性和/或具有提高的故障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该问题通过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解决,该换档装置具有一选择杆,该选择杆为了选择档位可在一自动通道中移动,该自动通道至少具有档位驻车、倒车、怠速和前进,具有一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可至少在锁止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转换,该锁止装置具有用于改变该锁止装置的状态的解锁按键,该锁止装置在锁止状态分别阻止选择杆至少进入档位驻车和倒车以及至少从档位驻车出来的移动,该锁止装置在解锁状态允许选择杆至少在档位驻车、倒车、怠速和前进之间移动,其中,所述锁止装置还可转移到部分解锁状态,在该部分解锁状态,选择杆可以移动到档位倒车中和从该档位移动出来,而选择杆进入档位驻车和从该档位出来的移动保持被阻止,所述解锁按键具有两个操作位置,即用于使锁止装置转移到部分解锁状态的第一操作位置和用于使锁止装置转移到解锁状态的第二操作位置。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一般构思:为锁止装置除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外附加配置一个部分解锁状态。在该部分解锁状态,选择杆可移动进入倒车档位和从该档位出来,而选择杆进入驻车档位和从该档位出来的移动保持闭锁。为了能够激活该部分解锁状态,解锁按键设置有两个操作位置。在第一操作位置,锁止装置被转移到部分解锁状态。在第二操作位置,锁止装置被转移到解锁状态。通过所建议的换档装置构型,车辆驾驶员可以在部分解锁状态特别方便地在前进和倒车档位之间转换,而不存在驾驶员错误地换到驻车档位的危险。这些操作可能性尤其在车辆反复泊车时特别有利,因为在这种结构形式下车辆驾驶员可以不顾对换档装置的触觉,从而他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车辆周围环境。由此可以更舒适地进行反复泊车。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借助该解锁按键实现的可区别的操作位置。
通过为解锁按键提供两个不同的操作位置,驾驶员可以直观地将锁止装置的两个不同解锁状态相互区别,这使得换档装置的操控、尤其对于反复泊车过程更容易,由此提高了换档装置的舒适性。
按照一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解锁按键可以这样构造或布置:使得两个操作位置可在触觉上来区别。由此,使用者在操作解锁按键时通过触觉得到一个反馈,它明确地告知使用者:当前存在解锁按键的哪个操作位置。该触觉反作用例如可以通过在达到第一操作位置时变化的运动动态特性(行程-力关系)来实现。
按照一有利实施方式,解锁按键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压力和/或操作行程来实现这两个操作位置,其中,用于调定第二操作位置的操作压力和/或操作行程大于用于调定第一操作位置的操作压力和/或操作行程。这意味着,在操作解锁按键时,如果使用者将解锁按键越过第一操作位置压出来或移出来,则达到第二操作位置。由此在换档装置中直观地首先建立用于倒车档位的换档可能性。在更进一步操作解锁按键时才附加地建立进入驻车档位的换档可能性。
在一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解锁按键可通过逆着一初始阻力按压从其不被操作的静止位置移动出来,其中,该初始阻力形成一压力级,在该压力级被克服时解锁按键跳转到第二操作位置并且可以通过逆着一保持阻力按压保持在该操作位置,该保持阻力小于初始阻力。通过这种结构形式可以特别方便和直观地转换第一操作位置,其中使用者还通过跳转过程得到触觉上的控制可能性。第一操作位置中的减小的保持力使得易于频繁地在倒车、怠速和前进档位之间转换,这尤其使反复泊车过程更容易。
在一改进方案中可以规定,解锁按键可通过逆着一大于保持阻力的操作阻力按压从其第一操作位置出来移动到第二操作位置。这意味着,驾驶员在他想选择驻车档位时必须施加一附加的操作压力。由此能够更好地避免解锁按键错误地转换到其第二操作位置。
这里所提出的换档装置特别适用于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相结合使用。这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允许特别快速地在相邻档位之间转换。所建议的换档装置提供了特别符合目的地充分利用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这种特性的可能性。尤其是例如当在自动通道中反复泊车时或者当在手动通道中操作自动变速器时能够实现动态换档过程。在这种双离合器变速器中出现的动态换档过程或动态操作过程要求特别结实的、可以承受高负载的换档装置。所建议的换档装置具有所期望的高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在此,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可以特别有利地构造为七档自动变速器,它具有七个前进档。此外,这里所建议的换档装置特别适合于用在运动车辆中或者具有后置发动机的车辆中。正是在运动车辆中,尤其是具有后置发动机的运动车辆中,经常期望动态换档过程。所建议的结实的换档装置由于其提高的操作舒适性以及由于其提高的可靠性正好符合这一点。
本发明的其它重要特征和优点由从属权利要求、附图和借助于附图的、从属的附图描述中得知。
当然,前面描述的和后面还要解释的特征不仅能够以所给出的组合使用,而且也能够以其它组合使用或者单独使用,而不偏离本发明范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面的描述中详细解释,其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类似的或功能相同的构件。
附图分别示意性示出:
图1选择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2换档滑槽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至9换档装置在不同视角和不同剖切情况下的立体的、局部剖切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与车辆自动变速器相结合使用的换档装置1包括一选择杆2,它在这里具有手柄3。此外在选择杆2上布置一解锁按键4,它在本示例中集成于手柄3中。选择杆2可在换档滑槽5中移动,该换档滑槽在图2中简化示出。换档滑槽5包括一自动通道6以及一手动通道7和一横向通道8。为了选择档位9,选择杆2可以在自动通道6和手动通道7中运动。自动通道6例如包括下列档位:驻车P、倒车R、怠速N和前进D。与此不同,手动通道7例如包括中间位置M、升档位置+以及降档位置一。横向通道8用于使选择杆2在自动通道6与手动通道7之间变换。
因此,图2中所示的换档滑槽5具有一维的通道6,7,8,在这些通道中,选择杆2可以仅在纵向上即在自动通道6和手动通道7中或者仅在横向上即在横向通道8中移动。
为了实现换档滑槽5,按照图1,选择杆2支承在轴承座10或换档机构座10或选择机构座10上。从轴承座10引出一操作缆索11,它在换档机构座10上可借助于选择杆2操作并且它通到这里未示出的自动变速器。该自动变速器优选是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它尤其可以是七档自动变速器。这里所示的换档装置1优选使用在车辆中,该车辆是运动车辆和/或具有后置发动机的车辆。
换档机构座10具有壳体12,它在图3至9中至少部分地省去,以便能够更详细地解释换档装置1的内部结构。
换档装置1具有一锁止装置13,它例如在图3和4中可以至少部分地看到。锁止装置13可以至少在锁止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转换。前面提到的解锁按键4与锁止装置13共同作用。尤其是,锁止按键4构成锁止装置13的一个组成部分。借助解锁按键4可以改变锁止装置13的状态。在锁止状态,锁止装置13阻止选择杆2向档位驻车P和倒车R中移动。此外锁止装置在锁止状态还阻止选择杆2从档位驻车P移动出来。原则上该锁止装置13在其锁止状态可以允许选择杆2从档位倒车R、怠速N和前进D移动出来。同样,它可以在锁止状态中允许在操作通道6,7之间变换。它还可以在锁止状态中自由地在手动通道7中在档位中间位置M、升档位置+和降档位置-之间移动。该锁止装置13还在其解锁状态中允许选择杆2移动到档位驻车P中和从档位驻车P移动出来。因此选择杆2在解锁状态中可在自动通道6中自由地在自动通道6的各个档位之间即驻车P、倒车R、怠速N和前进D之间移动。
锁止装置13此外这样构造:使得它可转移到部分解锁状态。在该部分解锁状态,选择杆2除了锁止状态的换档可能性外附加地可移动到档位倒车R中和从该档位移动出来。与解锁状态不同,选择杆2在该部分解锁状态中既不能移动到档位驻车P中也不能从该档位移动出来。即,在部分解锁状态,选择杆2在自动通道6中进入档位驻车P和从该档位出来的移动被阻止。因此该部分解锁状态允许尤其不需要视觉监控地在档位倒车R与前进D之间转换,而没有错误地挂到档位驻车P的危险。因此该部分解锁状态特别适用于车辆的反复泊车运行。
为了实现该部分解锁状态,解锁按键4具有两个操作位置。在第一操作位置,锁止装置13转移到部分解锁状态。在第二操作位置,锁止装置13转移到解锁状态。在不操作解锁按键4时,锁止装置13转移到解锁状态。在此特别有利的是,锁止装置13的不同状态可以只通过唯一一个解锁按键4调定或转换。
解锁按键4可以符合目的地这样构造:使得它在触觉上可区别地实现两个操作位置,尤其是通过不同的操作压力和/或通过不同的操作行程。在此优选一种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不同的操作压力导致不同的操作行程。例如解锁按键4优选构造为翻转按键,它可绕一摆动轴线14偏摆地支承在选择杆2或手柄3上。在本例中解锁按键4从上面可触及到地设置在手柄3上,使得它在人机工程学上有利地可用握住手柄3的手的拇指操作。为了操作解锁按键4,使用者用拇指向下压操作按键4。为了能够相互区别不同的操作位置,用于调定第二操作位置的操作行程大于用于调定第一操作位置的操作行程。附加地或替换地,也可以使用于调定第二操作位置的操作压力大于用于调定第一操作位置的操作压力。
如果解锁按键4可以通过逆着一初始阻力按压从其与锁止状态对应的不被操作的静止位置移动出来,则能够实现人机工程学上特别有利的操作,它尤其可直观地实现。在此所述初始阻力构成一个压力级,当该压力级被克服时解锁按键4跳转到第一操作位置并且能够通过逆着一保持阻力按压保持在该位置。在此所述保持阻力小于用于克服所述压力级的初始阻力。换言之,为了达到第一操作位置,使用者必须以较大的力操作解锁按键4,以克服初始阻力。接着,使用者为了保持第一操作位置只需花费较小的保持力,以平衡保持阻力。
为了使解锁按键4从其第一操作位置出来转移到第二操作位置,按照一个符合目的的扩展构型可以规定,为此必须逆着一操作阻力按压,该操作阻力大于保持阻力。换言之,为了从第一操作位置进入第二操作位置,使用者必须比为了单纯将解锁按键4保持在第一操作位置更强地压下解锁按键4。这种配置可被直观地感知或识别。
为了实现第二操作位置,符合目的地设置一止挡,它限制解锁按键4的移动行程或摆动行程。可选的是,为达到第二操作位置而必须克服的操作阻力至少等于为达到第一操作位置而必须克服的初始阻力。由此,两个操作位置除了不同的操作行程外区别还在于不同的操作压力或操作力。
为了能够实现解锁按键4的在此提出的动态特性,选择杆2在这里具有管体15,在图3中可看到的一压杆16行程可调地支承在该管体中。解锁按键4以未示出的方式与压杆16驱动耦合,使得对解锁按键4的操作产生压杆16的一个相应行程。在管体15上还行程可调地设置一滑块17,它同轴地包围管体15。压杆16与滑块17驱动耦合,使得压杆16的行程产生滑块17的行程。例如借助于至少一个销轴18实现压杆16与滑块17之间的耦合,该销轴固定地安置在压杆16上并且穿过在管体15中构成的长形孔19,形状锁合地嵌入到滑块17的一个相应接收部中。在此长形孔19在压杆16和滑块17的行程方向上取向,即在管体15的纵向上。在滑块17与管体15之间还构成一卡锁装置20,它用于实现初始阻力或压力级。为此卡锁装置20例如包括一弹簧弹性的卡锁元件21,它固定安置在滑块17上。卡锁元件21具有卡锁突块22,它嵌入到卡锁轮廓23中。所述卡锁轮廓23在管体15上构成。卡锁轮廓23具有卡锁棱边24,卡锁突块22在向下取向的解锁按键4操作方向上贴靠在该卡锁棱边上。在操作解锁按键4时,卡锁元件21通过卡锁突块22在卡锁轮廓23上滑动而被向外挤压,具体说逆着卡锁元件21的阻力。一旦卡锁突块23越过卡锁棱边24,借助于卡锁装置20实现的初始阻力就强烈下降。卡锁突块23则嵌入到第二卡锁轮廓25中。然后解锁按键4位于其第一操作位置中。第二卡锁轮廓25构造得比前述第一卡锁轮廓23更平坦。压杆16在管体15中适宜地通过这里未示出的压力弹簧支撑,该压力弹簧对解锁按键4的操作阻力起主要作用。直到克服借助于卡锁装置20实现的压力级为止,解锁按键4的操作阻力由上述弹簧的复位力以及由卡锁元件21的复位力构成。在克服压力级后,起先只还存在弹簧的复位力,因为卡锁元件21以卡锁突块22嵌入到第二卡锁轮廓25中。当进一步调节解锁按键4时,卡锁元件21才能再被向外挤压,使得卡锁元件又能对操作阻力起作用。
长形孔19的长度例如可以用于实现终端止挡,以便一方面定义解锁按键4的第二操作位置,另一方面定义解锁按键4的静止位置,该静止位置在不操作解锁按键4时存在。上述弹簧的复位力在第一操作位置以及强制性地也在第二操作位置足够大,以使压杆16与滑块17自动地移动返回,以便将解锁按键4预压到其静止位置中。因此尤其是复位力足够大,以便通过卡锁元件21重新越过卡锁棱边24。
锁止装置13具有至少一个阻塞元件26,它行程可调地设置在选择杆2上并且它与解锁按键4驱动耦合。在此解锁按键4和所述阻塞元件13这样共同作用:使得解锁按键4的操作产生阻塞元件26的行程。在本例中阻塞元件26安置在滑块17上,该滑块通过压杆16与解锁按键4耦合。根据图4,锁止装置13还包括至少一个止动滑槽27,它与对应的阻塞元件26共同作用。止动滑槽27具有多个滑槽区段。在本例中设置有四个滑槽区段,即第一滑槽区段28、第二滑槽区段29、第三滑槽区段30和第四滑槽区段31。在此,第一滑槽区段28对应于两个档位怠速N和前进D。第二滑槽区段29对应于档位倒车R。第三滑槽区段不对应于任何档位并且仅用于选择杆2在档位倒车R与驻车P之间的转移。第四滑槽区段31则对应于档位驻车P。第一滑槽区段28通过第一台阶32与第二滑槽区段29分开。该第一台阶32可通过阻塞元件26的第一行程位置越过,该行程位置与解锁按键4的第一操作位置对应。第二滑槽区段29通过第二台阶33与第三滑槽区段30分开。第二台阶33可通过阻塞元件26的第二行程位置越过,该行程位置与解锁按键4的第二操作位置对应。此外,第四滑槽区段31通过第三台阶34与第三滑槽区段30分开。第三台阶34也可通过阻塞元件26的与解锁按键4第二操作位置对应的第二行程位置越过。在此锁止装置13如下工作:
在图4中锁止装置13位于其锁止状态。此外选择了档位驻车P。解锁按键4未被操作。为了从第四滑槽区段31到达相邻的滑槽区段30,解锁按键4必须转移到其第二操作位置,由此锁止装置13达到其解锁状态。由此,对应的阻塞元件26进入其第二行程位置,它足以越过第三台阶34。选择杆2则能够偏摆,具体说绕一横轴线35。由此阻塞元件26到达第三滑槽区段30。从这里,选择杆2可以任意地或者转移到档位倒车R,即转移到第二滑槽区段29中,或者再返回档位驻车P,即返回第四滑槽区段31中。不必为此再操作解锁按键4。在向第二滑槽区段29中转移时,阻塞元件26在不操作解锁按键4的情况下弹回到其第一行程位置。如果不操作解锁按键4,则选择杆2不能再复位到档位驻车P,因为为此必须越过第二台阶33。与此不同,如果不操作解锁按键4,可以挂入档位怠速N以及前进D。一旦阻塞元件26嵌入到第一滑槽区段28中,则阻塞元件弹回到其初始位置。现在如果不操作解锁按键4则选择杆2只还能在档位怠速N与前进D之间转换。为了再返回到档位倒车R,必须越过第一台阶32。为此解锁按键4必须转移到其第一操作位置,以引起锁止装置13的部分解锁。但所述部分解锁状态不足以也越过第二台阶33,以致在部分解锁状态选择杆2不能转移到档位驻车P。只有当操作解锁按键4使该解锁按键4转移到其第二操作位置时,对应的阻塞元件26才能越过第二台阶33。锁止装置13就完全解锁并且选择杆2可以容易地移动到档位驻车P中并再从该档位移动出来。
因此,锁止装置13用于闭锁选择杆2进入至少一个档位9和/或从至少一个档位9出来的移动运动。同时,设置在选择杆2上的解锁按键4用于消除锁止装置13的闭锁。根据图5,在选择杆2上行程可调地同时设置两个阻塞元件26。在此两个阻塞元件26相互冗余地设置。两个阻塞元件26安置在滑块17上,该滑块通过压杆16与解锁按键4驱动耦合。相应地,两个阻塞元件26可以通过操作解锁按键4同步地移动。在此,两个阻塞元件26各与一个止动滑槽27共同作用。为此在本例中设置两个止动滑槽27,其中,两个阻塞元件26中的每一个阻塞元件与止动滑槽27中的一个共同作用。在此特别适宜的是这里所示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两个止动滑槽27在一个共同的构件35中构成。在此两个止动滑槽27这样布置:使得它们敞开地相互过渡。这在中间区域特别清楚,在该区域中,在右边示出的止动滑槽27的第一滑槽区段28无缝地或者说敞开地过渡到在左边示出的止动滑槽27的第四滑槽区段31中。因此,两个阻塞元件26适宜地布置在选择杆2的同一侧。由此可以特别紧凑地实现冗余。
换档装置1还设置有闭锁装置36,尤其在图5中可看到它。该闭锁装置36用于使选择杆2闭锁在档位驻车P中。为此锁止装置36具有两个阻塞件37,它们冗余地设置。每个阻塞件37与一个闭锁滑槽38共同作用。在此,对应的闭锁滑槽38具有滑槽区段39,它对应于档位驻车P。当选择杆2移动到档位驻车P中时,对应的阻塞件37嵌入到该滑槽区段39中。在本例中各阻塞件37为此具有弯折的端部区段40,它与对应的滑槽38共同作用。为此对应的端部区段40形状锁合地嵌入闭锁滑槽38中或者说滑槽区段39中。
两个阻塞件37在一共同的阻塞杆41上构成。该阻塞杆41可绕摆动轴线42摆动地支承并且具有操作臂43,该操作臂与致动器44驱动耦合。阻塞杆41在所示实施例中还具有紧急操作杆45,该紧急操作杆在致动器44失灵时可以手动操作,以使阻塞件37从其闭锁位置运动出来。
阻塞杆41具有两个阻塞臂46,它们在本例中各形成所述阻塞件37中的一个。如果阻塞件37缩减成从阻塞臂46弯折出的端部区段40,则阻塞臂46具有阻塞件37,即端部区段40。
在本例中,两个阻塞件37设置在选择杆2的两个相对置的侧上。由此得到选择杆2在档位驻车P中的对称的、无转矩的支撑。适宜地也可以设置两个单独的闭锁滑槽38,但在图5中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在此两个闭锁滑槽.38在一个支承柱47上构成,借助该支承柱,选择杆2可绕摆动轴线35摆动地支承在壳体12上。每个阻塞件37与一个闭锁滑槽38共同作用。
在这里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各闭锁滑槽38还设置有另一滑槽区段48,它对应于档位怠速N。从属的阻塞件37在档位怠速N中与该另一滑槽区段48共同作用并且为了闭锁选择杆2可以嵌入到该另一滑槽区段中。在此特别适宜的是一种实施方式,其中相应的阻塞件37进入到档位驻车P中并且在不操作致动器44的情况下进入到对应的滑槽区段39中,以使选择杆2闭锁在该档位驻车P中。在闭锁滑槽38中,两个滑槽区段39,48相互对置地设置。因此,阻塞件37在档位怠速N中只在操作致动器44的情况下才嵌入到从属的滑槽区段48中,以使选择杆2闭锁在该档位怠速N中。
选择杆2在档位驻车P或怠速N中的闭锁经常也称为“Shift-Lock”。显然,换档装置1可以通过适合的方式与点火开关耦合,以便例如只在选择杆2处于档位驻车P中并且被闭锁装置36闭锁、即所谓“Key-Lock”时才允许点火开关钥匙从点火开关中拔出。
换档装置1还装备有卡锁装置49,尤其在图6中可以看到它。卡锁装置49具有与选择杆2的档位9对应的卡锁位置。为此卡锁装置49具有至少一个卡锁元件50,它与卡锁滑槽51共同作用。所述卡锁滑槽51具有多个滑槽区段。它们分别对应于一个档位。相应地在这里可以看到四个滑槽区段,即对应于档位驻车P的第一滑槽区段52、对应于档位倒车R的第二滑槽区段53、对应于档位怠速N的第三滑槽区段54以及对应于档位前进D的第四滑槽区段55。在此卡锁滑槽51这样构造:它的滑槽区段52至55对于卡锁元件50各构形成一个对应于相应档位9的稳定卡锁位置。在这些卡锁位置中,卡锁元件50分别借助弹簧力预加载。此外卡锁元件50可以从这些稳定卡锁位置分别逆着弹簧力运动出来。在此一种实施方式特别适宜,在该实施方式中,卡锁装置49具有两个这样的卡锁元件50:它们同时与相应的卡锁滑槽51共同作用。例如在图5中可以看到第二卡锁元件50。因此两个卡锁元件50在这里位于选择杆2的两侧,由此可实现选择杆的对称的、无转矩的支撑。相应地也设置两个卡锁滑槽51。
每个卡锁元件50行程可调地设置在一导向装置56中。所述导向装置56朝向相应的卡锁滑槽51敞开,由此,相应的卡锁元件50可以受弹簧加载地从导向装置56伸出,以便嵌入到从属的卡锁滑槽51中。相应的压力弹簧可以在导向装置56内部支撑在卡锁元件50上。
在本例中卡锁元件50设置在选择杆2上,具体说尤其与相应的导向装置56一起设置在选择杆2上。为此选择杆2在这里装备有支承柱47,选择杆2通过它以可绕摆动轴线35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此该摆动轴线35在选择杆2在自动通道6中的运动方向的横向上延伸并且因此在下面也可以被称为横轴线35。在这里,卡锁元件50与导向装置56一起设置在支承柱47上。与此不同,卡锁滑槽51在壳体12上或者在换档机构座或选择机构座10上构成。
根据图5,选择杆2能够以可绕纵轴线57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支承柱47上,该纵轴线垂直于横轴线35延伸。当选择杆在横轴线8上在两个通道6,7之间移动时,选择杆2绕纵轴线57摆动。
每个卡锁滑槽51在对应于各个档位9的滑槽区段52至55之间具有过渡区段58,它们在朝向卡锁元件50的一侧峰形地构造,而与其相邻的滑槽区段52至55谷形地构造。在此每个卡锁滑槽51与从属的卡锁元件50这样协调:使得过渡区域58形成不稳定的过渡位置,有效的弹簧力将选择杆2从这些过渡位置自动驱动到一个或另一个相邻的稳定卡锁位置中,卡锁位置则各对应于一个档位9。由此得到在选择自动通道6的不同档位9时选择杆2的特别舒适的可操作性。
此外每个卡锁滑槽51可以这样构造并这样与对应的卡锁元件50共同作用:使得在手动通道7中中间位置M是一自对中的稳定档位。在此,对应于档位前进D的滑槽区段55也与中间位置M对应并且形成一稳定的卡锁位置。相应地,中间位置M也是自对中的和稳定的。
在这里,卡锁元件50各具有一个滚动体59,它与对应的卡锁滑槽51的轮廓处于接触。滚动体59具有较小的阻力,这使得在保持力大的情况下能够舒适地操作或转换选择杆2。
根据图7至9,换档装置1还具有对中装置60。对中装置60将选择杆2在手动通道7中对中地预压到中间位置M。此外对中装置60这样构造:它使选择杆2能够仅逆着一复位力在手动通道7中从中间位置M移动出来,即移动到升档位置+或移动到降档位置-中。在此,选择杆2可以通过其在横向通道8中的移动进入手动通道7与所述对中装置60耦合。通过选择杆2从手动通道7经横向通道8向自动通道6中的移动,选择杆2与对中装置60脱耦。相应地,只有当选择杆已移动到手动通道7中时,对中装置60才能将力传递到选择杆2上。与此不同,卡锁装置49可以将力传递到选择杆2上,而与选择杆是处于自动通道6中还是手动通道7中无关。即,卡锁装置49不仅在自动通道6中而且在手动通道7中与选择杆2耦合。
按照图6,卡锁装置49给升档位置+和降档位置-各分配一个选择杆位置61,它们在图6中相应地用61+和61-标记。这两个选择杆位置61相对于与中间位置M对应的稳定卡锁位置分别布置在不稳定过渡位置58或62另一侧,从该过渡位置起选择杆2被由卡锁装置49产生的弹簧力驱动离开与中间位置M对应的稳定卡锁位置,所述稳定卡锁位置与对应于档位前进D的滑槽区段55对应。换言之,卡锁元件50在升档位置+在卡锁滑槽51中达到选择杆位置61+,它在图6中位于不稳定过渡位置62的右边,该过渡位置关于图6位于与中间位置M或档位前进D对应的滑槽区段55的右边。这意味着,驱动卡锁元件50从其导向装置56出来的弹簧力驱动选择杆2离开所述滑槽区段55。降档位置-也是相应的情况。在该降档位置-,卡锁元件50处于选择杆位置61-,该位置按照图6位于过渡位置58左边,该过渡位置在图6中在左边邻近与档位D和N对应的滑槽区段55。即,即使在该操作手柄位置-中,即在降档位置-中,作用于卡锁元件50上的弹簧力也驱动卡锁元件50离开所述滑槽区段55并进入相邻的滑槽区段54中。
该特殊设计引起选择杆2上显著的力变化,当选择杆达到升档位置+或降档位置-时。因为在超过对应的不稳定过渡位置58或62时卡锁装置49的弹簧力的作用方向换向。这意味着,驾驶员必须用以将选择杆2驱动到升档位置+或者降档位置-中的力在达到对应位置时或者在即将达到对应位置前显著减小。
根据一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对中装置60可以这样与卡锁装置49协调:使得对中装置60的复位力在升档位置+中和在降档位置-中分别大于在各自对应的选择杆位置61中由卡锁装置49反向作用的弹簧力。通过该设计,对中装置60的复位力可以使选择杆2从升档位置+或从降档位置-自动返回到中间位置M,选择杆分别通过卡锁装置49的弹簧力预压到该升档位置或该降档位置中。
至少在图7至9中,对中装置60具有一滑杆63。该滑杆在杆导向装置64中以可双向移动的方式设置。杆导向装置64在本例中在壳体12中或在换档机构座10中构成。滑杆63借助两个复位簧65对中地被预压到与中间位置M的中间位。滑杆63具有携动件接收部66。选择杆2在其远离手柄3的端部上具有携动件67,该携动件在选择杆2移动到手动通道7中时嵌入携动件接收部66中。由此选择杆2与对中装置60耦合。
杆导向装置64和/或滑杆63具有终端位置缓冲器68。在选择杆2进入升档位置+和进入降档位置-时,终端位置缓冲器68缓冲对应终端位置的到达。例如滑杆63可以构造为空心体,它适合于容纳复位弹簧65。复位簧65可支撑于杆导向装置64上的支撑位置在壳体12上或换档机构座10上构成。但在所示附图中看不到支撑位置。在此,这些支撑位置在滑杆63的一个敞开侧上伸入该滑杆中。相应的口在图9中可以看到并以69标记。
换档装置1还装备有操作滑块70,它用于操作操作缆索11。为此操作缆索11能够以适合的方式与操作滑块70耦合。操作滑块70也装备有携动件接收部71,它在图7和8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选择杆向自动通道6中移动时,选择杆2的携动件67可以嵌入该携动件接收部71中。由此,当选择杆2移动到自动通道6中时,选择杆2与操作滑块70耦合。操作滑块70则可以借助选择杆2双向移动。为此还设置有一个用于操作滑块70的纵向导向装置72。纵向导向装置72在壳体12中或换档机构座10中构成。
在档位前进D中,操作滑块70在其纵向导向装置72中这样定位:使得它的携动件接收部71相对于滑杆63的携动件接收部66对齐。因此,当选择杆2在横向通道8中移动时,携动件67在两个携动件接收部66与71之间变换。在这里,换档装置1还装备有阻塞元件73,该阻塞元件在携动件67从操作滑块70的携动件接收部71运动出来时形状锁合地嵌入到在操作滑块70上构成的缺口74中。被压入缺口74中的阻塞元件73防止操作滑块70沿着纵向导向装置72移动。当携动件67向操作滑块70的携动件接收部71中运动时,阻塞元件73又被从缺口74中压出。这例如可借助一操作件75实现,它与阻塞元件73耦合并且在携动件67压入操作滑块70的携动件接收部71中时被该携动件67操作或挤压。为了在携动件67从操作滑块70的携动件接收部71中移出时引起阻塞元件73压入缺口74中,可以附加地设置一压力弹簧76,它向操作滑块70的方向预压阻塞元件73。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其选择杆为了选择档位可在自动通道中移动,该自动通道具有驻车、倒车、怠速和前进档位,锁止装置可在锁止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转换,锁止装置在锁止状态阻止选择杆进入驻车和倒车档位以及从驻车档位出来,在解锁状态允许选择杆在各档位之间移动。该锁止装置还可转移到部分解锁状态,在该部分解锁状态,选择杆可进入倒车档位和从其中出来,但被阻止进入驻车档位和从其中出来。解锁按键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