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保持器.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93464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71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34827.0

申请日:

2009.04.13

公开号:

CN101561009A

公开日:

2009.10.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B 39/22申请日:20090413|||公开

IPC分类号:

F16B39/22

主分类号:

F16B39/22

申请人:

株式会社利富高

发明人:

橘典秀; 湖上充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优先权:

2008.4.14 JP 2008-10480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敬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竖立设置在安装面上的螺栓上安装缆索等物品的物品保持器,做成能够提高对于螺栓的保持力。物品保持器(10)具备:中空部(50);至少一对卡定片(60、70);挠性部(61、71);突起部(62、72);分别形成于一对卡定片的与各相对面背向的外侧面上,相对于螺栓的插入方向,朝斜外向倾斜的斜面(63、73);以及在与一对卡定片的各斜面相对的中空部的下部至少形成一对,与斜面平行地倾斜,设置成平时与斜面分离,通过在拔出插入到一对卡定片中的螺栓时与斜面抵接,使得一对卡定片变形为下部变窄的形状,从而用于使突起部切入螺栓的螺纹部的抵接部(51、52)。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物品保持器,用于在竖立设置的螺栓上保持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物品保持器上,具备:
中空部,其下方接入上述螺栓;
至少一对卡定片,其上述中空部的内部相对,上述螺栓通过其相对间隔内;
挠性部,其上述卡定片的下部和上述中空部的下部,用于将上述一对卡定片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加力;
突起部,其分别形成在上述一对卡定片的各相对面上,与上述螺栓的外周的螺纹部啮合;
斜面,其分别位于分别与上述各挠性部邻接的上述一对卡定片的下部,且分别形成于上述一对卡定片的与上述各相对面背向的外侧面上,相对于上述螺栓的插入方向朝斜外向倾斜;以及
抵接部,其在与上述一对卡定片的上述各斜面相对的上述中空部的下部至少形成一对,与上述斜面平行地倾斜,通过设置成平时与上述斜面分离,在拔出插入到上述一对卡定片中的上述螺栓时与上述斜面抵接,使得上述一对卡定片变形为下部变窄的形状,从而用于使上述突起部切入上述螺栓的螺纹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保持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抵接部设置成,在将上述螺栓插入上述一对卡定片的相对间隔内时,在该一对卡定片最大限度地分隔的位置与上述斜面抵接或者分离。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品保持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对卡定片的彼此背向的外侧面和与上述外侧面相对的上述中空部的内侧面之间,分别设有沿上述螺栓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凸缘和与上述凸缘所嵌入的槽部中的任意一个。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物品保持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挠性部从上述中空部的左右两侧朝中央向内延伸。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物品保持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挠性部从上述中空部的中央朝左右两侧向外延伸。

说明书

物品保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竖立设置在安装面上的螺栓上安装缆索等物品的物品保持器,做成在向螺栓安装时不干涉,安装后,通过在沿从螺栓拔出方向产生作用力时彼此抵接,使得一对卡定片变形为下部变窄的形状,从而能够使上述突起部切入螺栓的螺纹部,能够提高对于螺栓的保持力。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中空部的内侧面上设置了与一对卡定片的背面上部抵接的倾斜支撑部的物品保持器(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的第2页第3栏(左栏)第38行~同页第4栏(右栏)第36行、第五图)。
上述的现有的物品保持器,若螺栓进入一对卡定片的相对间隔内,则该卡定片向外翘曲,从而该卡定片的背面上部和倾斜支撑部抵接。若螺栓要进入则一对卡定片要伸展,使得该卡定片的相对面的突起部越过螺栓的螺纹牙,从而螺栓能够顶入一对卡定片的相对间隔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4-80246号公报(第2页第3栏(左栏)第38行~同页第4栏(右栏)第36行、第五图)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的物品保持器中,由于一对卡定片的背面上部与倾斜支撑部抵接,因而限制一对卡定片的相对间隔扩开,因而存在导致加大对螺栓的安装固定力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分别记载在各方案中的各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完成的,其作为目的之处如下。
(方案1)
采用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其目的如下。
即、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做成在向螺栓安装时不干涉,安装后,通过在沿从螺栓拔出方向产生作用力时彼此抵接,使得一对卡定片变形为下部变窄的形状,从而能够使上述突起部切入螺栓的螺纹部,能够提高对于螺栓的保持力。
(方案2)
采用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目的的基础上还有如下目的。
即、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在向螺栓安装时在一对卡定片最大限度地分隔的位置,该卡定片的下部斜面与中空部内的抵接面抵接或者分离,从而能够将对于螺栓的安装固定力设定成最佳。
(方案3)
采用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或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目的的基础上还有如下目的。
即、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做成在向螺栓安装时能够防止一对卡定片在宽度方向上摆动。
(方案4)
采用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至3任一项所记载的发明目的的基础上还有如下目的。
即、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做成将一对卡定片的下部和中空部的左右两侧的内侧面通过挠性部连结。
(方案5)
采用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至3任一项所记载的发明目的的基础上还有如下目的。做成将一对卡定片的下部和中空部的中央部通过挠性部连结。
其结果,采用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则可设定成中空部的左右两侧的内侧面的相对间隔比上述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窄。
分别记载在各方案中的各本发明是为了达到上述各目的而完成的,利用将各发明的特征点表示在附图中的发明实施方式来说明如下。
此外,符号表示在发明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符号,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另外,图号也只是表示在发明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图号,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方案1)
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例如像图1及图2所示那样,是用于在竖立设置的螺栓21上保持物品(未图示)的物品保持器10。
第二、在物品保持器10上例如像图1所示那样,具备如下构成。
(1)中空部50
中空部50可从下方接入螺栓21。
(2)卡定片60、70
卡定片60、70例如像图1所示那样,至少有一对例如为两个,在中空部50的内部相对,螺栓21通过该相对间隔内。
此外,作为卡定片60、70的个数例示了2个,而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3个以上。
(3)挠性部61、71
挠性部61、71例如像图1所示那样,连结卡定片60、70的下部和中空部50的下部,用于将一对卡定片60、70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加力。
(4)突起部62、72
突起部62、72例如像图1所示那样,分别形成在一对卡定片60、70的各相对面上,与螺栓21的外周的螺纹部啮合。
(5)斜面63、73
斜面63、73例如像图1所示那样,分别位于分别与各挠性部61、71邻接的一对卡定片60、70的下部,分别形成于一对卡定片60、70的与各相对面背向的外侧面上,相对于螺栓21的插入方向,朝斜外向倾斜。
(6)抵接部51、52
抵接部51、52例如像图1所示那样,在与一对卡定片60、70的各斜面63、73相对的中空部50的下部至少形成一对,与斜面63、73平行地倾斜,设置成平时与斜面63、73分离,通过在拔出插入到一对卡定片60、70中的螺栓21时与斜面63、73抵接,使得一对卡定片60、70变形为下部变窄的形状,从而用于使突起部62、72切入螺栓21的螺纹部。
(方案2)
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如下特征。
即、抵接部51、52设置成,在将螺栓21插入一对卡定片60、70的相对间隔内时,在该一对卡定片60、70最大限度地分隔的位置与斜面63、73抵接或者分离。
(方案3)
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或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如下特征。
即、在一对卡定片60、70的彼此背向的外侧面和与该外侧面相对的中空部50的内侧面之间,例如像图5及图6所示那样,分别设有沿螺栓21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凸缘53、54和与凸缘53、54所嵌入的槽部64、74中的任意一个。
(方案4)
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至3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如下特征。
即、挠性部61、71例如像图1所示那样,从中空部50的左右两侧朝向中央向内延伸。
(方案5)
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至3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如下特征。
即、挠性部65、75例如像图7所示那样,从中空部50的中央朝向左右两侧向外延伸。
本发明由于如上构成,所以带来以下所记载的效果。
(方案1)
采用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可带来如下效果。
即、采用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则在向螺栓安装时不干涉,安装后,通过在沿从螺栓拔出方向产生作用力时彼此抵接,使得一对卡定片变形为下部变窄的形状,从而能够使上述突起部切入螺栓的螺纹部,能够提高对于螺栓的保持力。
(方案2)
采用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还可带来如下效果。
即、采用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在向螺栓安装时在一对卡定片最大限度地分隔的位置,该卡定片的下部斜面与中空部内的抵接面抵接或者分离,从而能够将对于螺栓的安装固定力设定成最佳。
(方案3)
采用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或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还可带来如下效果。
即、采用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在向螺栓安装时能够防止一对卡定片在宽度方向上摆动。
(方案4)
采用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至3任一项所记载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还可带来如下效果。
即、采用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能够将一对卡定片的下部和中空部的左右两侧的内侧面通过挠性部连结。
(方案5)
采用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方案1至3任一项所记载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还可带来如下效果。能够将一对卡定片的下部和中空部的中央部通过挠性部连结。
其结果,采用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则可设定成中空部的左右两侧的内侧面的相对间隔比上述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窄。
附图说明
图1是物品保持器的一部分正视图。
图2是物品保持器和螺栓的正视图。
图3是物品保持器的侧视图。
图4是物品保持器的俯视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例,该图是物品保持器的一部分正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凸缘和槽部的俯视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一例,该图是物品保持器的一部分正视图。
符号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10-物品保持器,20-安装板,21-螺栓,30-安装部,40~43-物品保持器,50-中空部,51、52-抵接部,60、70-卡定片,61、71-挠性部,62、72-突起部,63、73-斜面,80-弹性片。
(第二实施方式)
53、54-凸缘,64、74-槽部。
(第三实施方式)
65、75-挠性部。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图4分别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例。
图1表示物品保持器的一部分正视图,图2表示物品保持器和螺栓的正视图,图表示是物品保持器的侧视图,图表示是物品保持器的俯视图。
图5及图6分别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例。
图5表示物品保持器的一部分正视图,图6表示用于说明凸缘和槽部的俯视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一例,该图表示物品保持器的一部分正视图。
(物品保持器10)
图1及图2中,10表示物品保持器。
物品保持器10,如图2所示,用于使物品例如缆索类(未图示)保持在竖立设置于安装板20上的螺栓21上。
此外,作为物品虽然例示了缆索类,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铁丝类等线状物或管类等环状物。
螺栓21竖立设置成相对于安装板20的表面大致成直角。
具体来讲如图2所示,在物品保持器10上大致具备如下各部。
此外,对于下面的(1)~(2),将在下面叙述。
(1)安装部30
(2)物品保持部40~43
此外,物品保持器10的各部不限定于上述的(1)~(2)。
(安装部30)
安装部30用来将物品保持器10安装在螺栓21上。
具体来讲如图1所示,在安装部30上大致具备如下各部。
此外,对于下面的(1)~(3),将在下面叙述。
(1)中空部50
(2)卡定片60、70
(3)弹性片80
此外,安装部30的各部不限定于上述的(1)~(3)。
(中空部50)
中空部50用来从下方接入螺栓21。
具体来讲如图4所示,中空部50上下面开着口。
另外,如图1所示,在中空部50中大致具备如下各部。
此外,中空部50的各部不限定于下面的(1)。
(1)抵接部51、52
如图1所示,抵接部51、52在与下述的一对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各斜面63、73相对的中空部50的下部至少形成一对,与斜面63、73平行地倾斜,设置成平时与斜面63、73分离,通过在拔出插入到一对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中的螺栓21时与斜面63、73抵接,使得一对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变形为下部变窄的形状,从而用于使突起部62、72切入螺栓21的螺纹部。
另外,抵接部51、52设置成,在将螺栓21插入下述的一对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相对间隔内时,在该一对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最大限度地分隔的位置与下述的斜面63、73抵接或者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未图示,但在插入螺栓21时,使抵接部51、52位于稍微离开了斜面63、73的位置。
具体来讲如图1所示,抵接部51、52从中空部50的左右内侧面的下部朝向中空部50内突出,两抵接部51、52倾斜成下部变窄的“ハ”字形。
(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
如图1所示,卡定片60、70至少有一对例如2个,在中空部50的内部相对,螺栓21通过该相对间隔内。
此外,作为卡定片60、70的个数例示了2个,而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3个以上。
具体来讲,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形成为板状。
另外,如图1所示,在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上大致具备如下各部。
此外,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各部不限定于下面的(1)~(3)。
(1)挠性部61、71
挠性部61、71例如像图1所示那样,连结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下部和中空部50的下部,用于将一对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加力。
另外,如图1所示,挠性部61、71从中空部50的左右两侧朝向中央向内延伸。
具体来讲,物品保持器10由具有适当的弹性和刚性的树脂例如聚甲醛(POM)成形,挠性部61、71利用树脂的弹性。
(2)突起部62、72
如图1所示,突起部62、72分别形成在一对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各相对面上,与螺栓21的外周的螺纹部啮合。
具体来讲,突起部62、72分别形成在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相对的内侧面上,各突起部62、72呈斜面朝向下方的截面为楔形的形状,并形成为多级。
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突起部62、72的前端部的间隔,设定成不到螺栓21的直径,并使螺栓21在进入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相对间隔内时,以将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向外推开的方式进入。
(3)斜面63、73
如图1所示,斜面63、73分别位于分别与各挠性部61、71邻接的一对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下部,分别形成于一对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与各相对面背向的外侧面上,相对于螺栓21的插入方向,朝斜外向倾斜。
具体来讲,斜面63、73分别形成于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背向的内侧面上,倾斜成下部变宽的“ハ”字形。
(弹性片80)
如图2及图3所示,弹性片80从安装部30的下面延伸,与安装板20的表面弹性抵接。
具体来讲,如图3所示,弹性片80形成为一对并从安装部30的下面以“ハ”字形斜向延伸。而且,弹性片80与挠性部61、71相同地利用树脂的弹性。
虽然未图示,而物品保持器10的下面通过弹性片80的作用从安装板20的表面向上回弹,从而在螺栓21从中空部50脱出的方向上产生作用力。
若在螺栓21从中空部50脱出的方向上产生作用力,则在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突起部62、72切入螺栓21的螺纹槽的方向上产生作用力,突起部62、72弹性地紧贴在螺纹槽内,从而物品保持器10无松动地安装在螺栓21上。
(物品保持部40~43)
如图2所示,物品保持部40~43夹着安装部30在其两侧形成有多个例如共4个。
如图2所示,物品保持部40~43形成为下面敞开的截面为U字形的形状,虽然未图示,但做成能够从敞开的下面插入并保持截面为圆形的缆索类。
此外,虽然将物品保持部40~43共形成了4个,但物品保持部40~43的个数并不限于4个,也可以设置1~3个或者5个以上。
(物品保持器10的使用方法)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的构成的物品保持器10的使用方法。
只要将安装部30的中空部50的开口下面对准螺栓21的前端部后,将物品保持器10朝向安装板20的表面按入即可。
若将螺栓21按入中空部50内,则螺栓21从下方朝向上方进入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相对间隔内。
此时,由于螺栓21的螺纹牙与突起部62、72的斜面抵接,因而以将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向外推开的方式进入。
若螺栓21的螺纹牙通过突起部62、72的斜面,则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利用挠性部61、71的弹性恢复力而恢复,使得突起部62、72嵌入螺栓21的螺纹槽。
这样,直至螺栓21的根部为止充分深入地安装固定安装部30。
此时,虽然未图示,但从安装部30的下面突出的弹性片80与安装板20的表面弹性抵接。
因此,虽然未图示,而物品保持器10的下面通过弹性片80的作用从安装板20的表面向上回弹,从而在螺栓21从中空部50脱出的方向上产生作用力。
若在螺栓21脱出的方向上产生作用力,则在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突起部62、72切入螺栓21的螺纹槽的方向上产生作用力,突起部62、72弹性地紧贴在螺纹槽内,从而物品保持器10无松动地安装在螺栓21上。
其后,虽然未图示,但从各物品保持部40~43的敞开的下面插入保持缆索类。
此外,虽然将物品保持器10借助于螺栓21安装固定在安装板20上之后安装固定了缆索类,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先安装固定缆索类后安装固定安装板20。
另一方面,对于物品保持器10,对在从螺栓21脱出的方向上产生作用力的场合进行说明。
若在物品保持器10上作用从螺栓21脱出的方向上的力,则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在向外分隔的方向上向外移动。
此时,通过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斜面63、73与中空部50内的抵接部51、52抵接,从而阻止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相对间隔进一步扩张。
因此,能够防止螺栓21从物品保持器10的中空部50脱出,并能够防止物品保持器10从安装板20脱落。
另外,若从螺栓21脱出的方向上的力急剧增加或者持续作用,则在极端的场合,存在导致挠性部61、71被撕裂的情况。
在假定在挠性部61、71被撕裂的场合也对于物品保持器10作用从螺栓21脱出的方向上的力的场合,通过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斜面63、73与中空部50内的抵接部51、52抵接,从而阻止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相对间隔进一步扩张。
因此,假定在挠性部61、71被撕裂的场合也能够防止物品保持器10从安装板20脱落。
(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
下面用图5及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一对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彼此背向的外侧面和与该外侧面相对的中空部50的内侧面之间,例如像图5、图6所示那样,分别设有沿螺栓21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凸缘53、54和与凸缘53、54所嵌入的槽部64、74中的任意一个。
即、如图6所示,在一对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彼此背向的外侧面上设有截面呈凹状地凹陷的槽部64、74。
另外,在中空部50的左右侧面上设有与截面呈凹状地凹陷的槽部64、74嵌合的截面呈凸状地突出的凸缘53、54。
此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说明,对于与先前用图1~4进行了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使用同一符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6所示,凸缘53、54和槽部64、74平时分离,而在向螺栓21安装时等在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向彼此分隔的方向移动时嵌合,从而阻止向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宽度方向即图6的上下方向移动。
因此,利用凸缘53、54和槽部64、74,在向螺栓21安装时能够防止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在宽度方向上摆动。
(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
下面用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挠性部65、75从中空部50的中央朝向左右两侧向外延伸。
即、如图7所示,为了使挠性部65、75具有弹簧功能而将其弯曲成截面为“S”字形的形状,并连结在各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的下端部。
此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说明,对于与先前用图1~4进行了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使用同一符号而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挠性部65、75,与先前用图1~4进行了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挠性部61、71相比,弹力所作用的方向相反,有将一对第一、第二卡定片60、70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加力的作用力比第一实施方式的挠性部61、71减少的倾向。
对此,本实施方式的挠性部65、75,由于从中空部50的中央延伸,所以可使中空部50的宽度即图7的左右的宽度比第一实施方式窄,因而在物品保持器10的安装部30的小型化方面有利。

物品保持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物品保持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物品保持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品保持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品保持器.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竖立设置在安装面上的螺栓上安装缆索等物品的物品保持器,做成能够提高对于螺栓的保持力。物品保持器(10)具备:中空部(50);至少一对卡定片(60、70);挠性部(61、71);突起部(62、72);分别形成于一对卡定片的与各相对面背向的外侧面上,相对于螺栓的插入方向,朝斜外向倾斜的斜面(63、73);以及在与一对卡定片的各斜面相对的中空部的下部至少形成一对,与斜面平行地倾斜,设置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