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头.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2002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3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301324.3

申请日:

2008.04.28

公开号:

CN101571621A

公开日:

2009.11.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2B 13/00申请日:20080428授权公告日:20110323终止日期:201404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2B13/00; G02B9/12; H04N5/335

主分类号:

G02B13/00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梁国彦; 黄俊翔

地址: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成像镜头,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以及一感测元件,该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D/TTL>1.23,0.3<G1R1/F1<0.4其中,D为感测元件的最大有效像素元的尺寸;TTL为第一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到成像面之间距离;G1R1为第一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本发明成像镜头可具有较好得成像品质以及较小尺寸。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成像镜头,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以及一感测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
D/TTL>1.230.3<G1R1/F1<0.4
其中,D为感测元件的最大有效像素元的尺寸;TTL为第一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到成像面之间距离;G1R1为第一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还满足条件式:

0.
  8<G1R2/F1<1.2
其中,G1R2为第一透镜靠近像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还满足条件式:
-0.1<G2R2/F2<G2R1/F2<-0.02
其中,G2R1第二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G2R2第二透镜靠近像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还满足条件式:
G3R1/F3<-1.5-1<G3R2/F3<-0.5
其中,G3R1第三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G3R2第三透镜靠近像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F3为第二透镜的焦距。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还满足条件式:
Vd1>52
Vd2<23。
其中,Vd1为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d2为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还包括设置于该第一透镜物侧的光圈。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的像侧以及物侧表面均为非球面。

说明书

成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应用于成像系统的影像感测器,如电荷耦合器(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补充性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CMOS)装置,在提高像素的同时,朝小型化方向发展,以此满足消费者对成像系统的成像品质及便携性的要求。
对应地,成像镜头需提高分辨率、缩小尺寸,以配合影像感测器组成成像品质较好、尺寸小的成像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像品质较好、尺寸小的成像镜头。
一种成像镜头,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以及一感测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
D/TTL>1.23
0.3<G1R1/F1<0.4
其中,D为感测元件的最大有效像素元的尺寸;TTL为第一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到成像面之间距离;G1R1为第一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
条件D/TTL>1.23,限制了成像镜头全长;0.3<G1R1/F1<0.4保证了成像透镜100的总长与球差及慧差之间的平衡,以保证该成像镜头具有较好的成像品质及小型化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成像镜头较佳实施方式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成像镜头第一实施方式的球差特性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成像镜头第一实施方式的场曲特性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成像镜头第一实施方式的畸变特性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成像镜头第二实施方式的球差特性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成像镜头第二实施方式的场曲特性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成像镜头第二实施方式的畸变特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成像镜头100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10、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20、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30以及一个感测元件210。
成像时,光线自物侧射入成像镜头100,依次经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及第三透镜30后汇聚于成像平面200上。设置感测元件210如CCD或CMOS的感测面(未图示)于成像平面200处便可组成一成像系统。
为减小成像镜头100的长度且具有较好的成像品质,成像镜头100应满足以下条件:
(1)D/TTL>1.23
(2)0.3<G1R1/F1<0.4
其中,D为感测元件210的最大有效像素元的尺寸;TTL为第一透镜10靠近物侧的表面到成像面200之间距离;G1R1为第一透镜10靠近物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10的焦距。
条件(1)限制了成像镜头100的总体长度。条件(2)保证了成像镜头100的总长与球差及慧差之间的平衡,以保证该成像镜头100具有较好的成像品质。
优选地,成像镜头100还满足条件式:
(3)0.8<G1R2/F1<1.2
条件(3)给出第一透镜10靠近像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G1R2与第一透镜10的焦距F1之间的关系,可进一步保证整个成像镜头100的总长与球差及慧差之间的平衡,此外可进一步缩短成像镜头整体长度,并降低制造成本。满足G1R2/F1<1.2可缩短成像镜头100全长,满足0.8<G1R2,可防止第一透镜10的像侧表面过曲导致透镜不易研磨,增加制造成本。
(4)-0.1<G2R2/F2<G2R1/F2<-0.02
条件(4)给出第二透镜20靠近物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G2R1以及靠近像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G2R2与第二透镜20的焦距F2之间的关系,可进一步保证整个成像镜头100的总长与球差及慧差之间的平衡,此外可进一步缩短成像镜头100全长,并降低制造成本。
(5)G3R1/F3<-1.5
(6)-1<G3R2/F3<-0.5
条件(5)和条件(6)分别给出了第三透镜30靠近物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G3R1以及靠近像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G3R2与第二透镜30的焦距F3之间的关系,可进一步保证整个成像镜头100的总长与球差及慧差之间的平衡,提高整个成像镜头100的成像品质。
另一方面,为修正色差,还限定成像镜头100满足关系式:
(7)Vd1>52
(8)Vd2<23。
其中,条件(7)中Vd1为d光(波长为587.6纳米,下同)在第一透镜10的阿贝数(abbenumber);条件(8)中Vd2为d光在第二透镜20的阿贝数。
可以理解,为抑制杂散光对该成像镜头100成像品质的影响,在第一透镜10物侧可设置一个光圈40以屏蔽杂散光。
以下结合图2至图7,以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成像镜头100。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及第三透镜30的物侧及像侧的两个表面都采用非球面。以透镜表面中心为原点,光轴为x轴,透镜表面的非球面面型表达式为:
x=ch21+1-(k+1)c2h2+ΣAihi]]>
其中,c为镜面表面中心的曲率,k是二次曲面系数,h=Y2+Z2]]>为从光轴到透镜表面的高度,∑Aihi表示对Aihi累加,i为自然数,Ai为第i阶的非球面面型系数。
以下列举二较佳实施方式,并分别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该成像镜头100的各光学元件满足表1及表2的条件。
下列表1中分别列有由物侧至相侧的光表学面、各光学表面的球面形态、在光轴上各光学面的曲率半径(R)、从物端到像端光轴上各面与后一光学表面之间距(D)、与镜片材质的折射率(nd)和阿贝数(Vd)。
表1

  光学表面  球面型态  R  D  nd  Vd  第一透镜物侧  非球面  0.98  0.61  1.53  56  第一透镜像侧  非球面  2.26  0.07  第二透镜物侧  非球面  -1.17  0.37  1.585  30  第二透镜像侧  非球面  -1.24  0.96  第三透镜物侧  非球面  -10.00  0.38  1.53  56  第三透镜像侧  非球面  3.84  0.35

非球面系数列表如下:
表2
  非球面系数  第一透镜物  侧  G1R1  第一透镜像  侧  G1R2  第二透镜物  侧  G2R1  第二透镜像  侧  G2R2  第三透镜物  侧  G3R1  第三透镜像  侧  G3R2  A4  -0.0297  0.0148  -0.1782  0.0095  -0.1613  -0.1443  A6  -0.0035  0.0169  0.0473  0.0339  0.0872  0.0538  A8  -0.0282  -0.1359  -1.2170  0.3717  -0.0180  -0.0152  A10  -0.0333  0.6288  8.1281  0.0818  0.0015  0.0021  A12  -0.0211  0.0210  -15.8921  -0.3195  -3.4E-05  -0.0001

第二实施方式
该成像镜头100的各光学元件满足表3及表4的条件。
下列表3中分别列有由物侧至相侧的光表学面、各光学表面的球面形态、在光轴上各光学面的曲率半径(R)、从物端到像端光轴上各面与后一光学表面之间距(D)、与镜片材质的折射率(nd)和阿贝数(Vd)。
表3
  光学表面  球面型态  R  D  nd  Vd  第一透镜物侧  非球面  0.98  0.59  1.543  56.8  第一透镜像侧  非球面  2.05  0.08  第二透镜物侧  非球面  -1.22  0.38  1.585  30  第二透镜像侧  非球面  -1.26  1.05  第三透镜物侧  非球面  -10.00  0.32  1.515  57  第三透镜像侧  非球面  4.05  0.35

非球面系数列表如下:
表4


本发明的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D/TTL>1.23,限制了成像镜头100的整体长度;0.3<G1R1/F1<0.4保证了成像透镜100的总长与球差及慧差之间的平衡,以保证该成像镜头100具有较好的成像品质。
应该指出,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成像镜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成像镜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成像镜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像镜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像镜头.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成像镜头,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以及一感测元件,该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D/TTL1.23,0.3G1R1/F10.4其中,D为感测元件的最大有效像素元的尺寸;TTL为第一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到成像面之间距离;G1R1为第一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本发明成像镜头可具有较好得成像品质以及较小尺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