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奶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冲奶机得到了广泛应用。
冲奶机在使用过程中,将奶粉及水充分混合后输出,极大地降低了人工 劳动强度。
在冲奶过程中,需要向冲奶机的供水装置加水,且长期使用极易积累水 垢等杂质,需要及时清洗。但是,供水装置与机壳为一体式结构,这就使向 供水装置内加水或清理供水装置的操作困难。
因此,如何便于供水装置的加水及清洗,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 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奶机,以便于供水装置的加水及清 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冲奶机,包括机壳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供水装置及混合器,
所述供水装置包括壶身、设置于所述壶身内部的加热盘及设置于所述壶 身内的导管;
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导电连接头、水泵及抽水装置;
所述导电连接头与所述加热盘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 混合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抽水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所述抽 水装置具有与所述导管可拆卸的连接的进水管。
优选地,上述冲奶机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壶身内部的液位计及温度传 感器,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液位计及所述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的显示屏;
所述液位计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机壳上的导电连接头可拆卸的连 接。
优选地,上述冲奶机中,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壶身的壶口上 的壶盖;
所述壶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导管靠近所述壶口的一端与所述通孔靠近 所述壶身的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可拆卸的 连接。
优选地,上述冲奶机中,所述通孔的另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垫圈。
优选地,上述冲奶机中,还包括向所述混合器提供奶粉的奶粉定量装置;
所述奶粉定量装置包括:奶粉盒,所述奶粉盒的底部具有奶粉出口;设置 于所述奶粉盒内的奶粉刮片装置;与所述奶粉刮片装置固定连接的转动轴, 所述奶粉盒上设置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过的通孔;与所述转动轴阻尼连接,用 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奶粉出口的奶粉封堵片;用于限制所述奶粉封堵片转动的 限位柱;
所述混合器的开口与所述奶粉出口对应布置。
优选地,上述冲奶机中,所述奶粉封堵片位于所述奶粉盒的外侧,所述 限位柱设置于所述奶粉盒的底部。
优选地,上述冲奶机中,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奶粉 出口两侧。
优选地,上述冲奶机中,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奶粉刮片装置的一端设置 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转动轴同轴布置。
优选地,上述冲奶机中,所述混合器包括:
杯身,所述杯身具有混合腔及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的出口管;
沿所述杯身的开口设置的环状上盖,所述环状上盖与所述杯身之间构成 沿所述杯身的周向布置的水腔体;
与所述水腔体连通,用于向所述混合腔的内部喷出水流的喷水通道,所 述喷水通道与所述混合腔的内壁呈夹角布置。
优选地,上述冲奶机中,所述喷水通道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杯身的周 向均匀分布;所述喷水通道相对于所述混合腔的轴线倾斜设置或垂直设置。
优选地,上述冲奶机中,所述环状上盖与所述杯身的开口端部凹凸配合;
所述环状上盖上设置有沿其环形方向布置的定位凸起,所述杯身上设置 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
优选地,上述冲奶机中,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定位凹槽的 数量为两个且与两个所述定位凸起一一对应;
所述水腔体位于所述环状上盖的两个所述定位凸起之间;
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上述冲奶机中,所述混合器的进水管道设置于所述杯身上,所 述进水管道与所述水腔体连通。
优选地,上述冲奶机中,所述进水管道通过软管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 通。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奶机,通过上述结构 设置,可以将供水装置可拆卸的安装于机壳内。在壶身内加水后向机壳安装 供水装置时,将供水装置的加热盘与导电连接头连接,使得加热盘通电,以 便于向壶身内的水加热,将壶身内的导管与抽水装置的进水管连通,在水泵 的作用下将壶身内的水送至混合器内与奶粉混合;在需要向壶身内加水或清 洗时,仅需使导管与抽水装置的进水管断开并使加热盘与导电连接头断开, 即可将供水装置由机壳拆卸下来,有效地方便了加水及清洗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A-A面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奶粉定量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奶粉定量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奶粉定量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A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
显示屏—1,奶粉定量装置—2,奶粉盒—21,奶粉出口—211,奶粉刮片 装置—22,刮片—221,奶粉封堵片—23,限位柱—24,弹性管—25,转动轴 —26,混合器—3,进水管道—31,水腔体—32,喷水通道—33,杯身—34, 出口管—35,密封圈—36,环状上盖—37,密封环—38供水装置—4,壶身— 41,加热盘—42,导管—43,壶盖—44,辅助控制系统—5,控制装置—6, 液位计—7,温度传感器—8,转速检测装置—9,水泵—10,软管—a,机壳 —b。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奶机,以便于供水装置的加水及清洗。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的主视结构示意 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沿A-A面的剖 切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的立体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冲奶机,包括机壳b及设置于机壳b内的供水装 置4及混合器3,供水装置4包括壶身41、设置于壶身41内部的加热盘42 及设置于壶身41内的导管43;机壳b上设置有导电连接头、水泵10及抽水 装置;导电连接头与加热盘42可拆卸的连接,水泵10的出水口与混合器3 的进水端连通,抽水装置的出水端与水泵10的进水口,抽水装置具有与导管 43可拆卸的连接的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将供水装置4 可拆卸的安装于机壳b内。在壶身41内加水后向机壳b安装供水装置4时, 将供水装置4的加热盘42与导电连接头连接,使得加热盘42通电,以便于 向壶身41内的水加热,将壶身41内的导管43与抽水装置的进水管连通,在 水泵10的作用下将壶身41内的水送至混合器3内与奶粉混合;在需要向壶 身41内加水或清洗时,仅需使导管43与抽水装置的进水管断开并使加热盘 42与导电连接头断开,即可将供水装置4由机壳b拆卸下来,有效地方便了 加水及清洗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还包括设置于壶身41内部的液位计7及 温度传感器8,机壳b上设置有与液位计7及温度传感器8通信连接的显示屏 1;液位计7与温度传感器8与机壳b上的导电连接头可拆卸的连接。通过上 述结构设置,以便于用户直观的了解供水装置4内水的状况。
进一步地,供水装置4还包括盖设于壶身41的壶口上的壶盖44;壶盖 44上设置有通孔,导管43靠近壶口的一端与通孔靠近壶身41的内部的一端 固定连接,通孔的另一端与进水管可拆卸的连接。通过设置壶盖44,有效避 免外界灰尘或杂质进入壶身41内部,确保了水的清洁性。
更进一步地,通孔的另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垫圈。在连接时,将抽 水装置的进水管插入密封圈内部,即确保密封垫圈在通孔的内壁与抽水装置 的进水管的外壁之间。
抽水装置还可以包括过滤部,以便于过滤流向混合器3的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还包括辅助控制系统5,以 便于控制供水装置4供水。
如图5所示,壶身41上设置有把手,以便于供水装置4的取放。
请参考图6、图7和图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的爆炸 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的剖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还包括向混合器3提供奶粉的奶粉定量 装置2;奶粉定量装置2包括:奶粉盒21,奶粉盒21的底部具有奶粉出口211; 设置于奶粉盒21内的奶粉刮片装置22;与奶粉刮片装置22固定连接的转动 轴26,奶粉盒21上设置有供转动轴26穿过的通孔;与转动轴26阻尼连接, 用于开启或关闭奶粉出口211的奶粉封堵片23,用于限制奶粉封堵片23转动 的限位柱24。
通过转动轴26带动奶粉刮片装置22及奶粉封堵片23旋转,奶粉封堵片 23通过旋转远离奶粉出口211,使得奶粉出口211开启,并在限位柱24的作 用下限制奶粉封堵片23继续旋转;而奶粉刮片装置22仍随转动轴26而转动, 带动奶粉盒21内的奶粉在重力作用下由奶粉出口211均匀流出;而在奶粉量 足够时,转动轴26反转,在阻尼作用下带动奶粉封堵片23旋转,封闭奶粉 出口211,有效确保了奶粉的精准定量供给。
优选地,奶粉封堵片23位于奶粉盒21的外侧,限位柱24设置于奶粉盒 21的底部。也可以将奶粉封堵片23设置于奶粉盒21的外部,在此不再详细 介绍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限位柱24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奶粉出口211两侧。通过在奶粉出口 211的两侧均设置限位柱24,以便于转动轴26正转及反转,均可以达到开启 奶粉出口211及关闭奶粉出口211的作用。并且,两个限位柱24距离奶粉出 口211的距离不同,一个作为在开启奶粉出口211后限制奶粉封堵片23转动 的限位柱24,另一个作为在关闭奶粉出口211后限制奶粉封堵片23转动的限 位柱24。
为了降低奶粉封堵片23与限位柱24接触时的噪音,限位柱24外套设有 缓冲管。其中,缓冲管可以为橡胶管或塑料管,在此不再详细介绍切均在保 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冲奶机中的奶粉定量装置2还包括设置于奶粉封 堵片23与转动轴26之间的弹性管25。其中,弹性管25与转动轴26过盈配 合,而奶粉封堵片23与弹性管25过盈配合,有效确保了奶粉封堵片23与转 动轴26之间的阻尼力。
优选地,弹性管25为橡胶管。
如图7所示,奶粉刮片装置22包括与转动轴26固定连接的本体及多个 沿本体的周向均匀布置的刮片221。其中,刮片221的数量与奶粉下落量成正 比,根据具体需求而设定刮片221的数量。本实施例中的刮片221优选为4 个。
进一步地,刮片221为沿奶粉刮片装置22的中心向外发散布置,刮片221 为弧形刮片。
更进一步地,刮片221与奶粉盒21的内底面呈夹角布置。
转动轴26远离奶粉刮片装置2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 的驱动轴与转动轴26同轴布置。通过将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转动轴26同轴 连接,有效避免了设置传动装置的繁琐,并且,噪音较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奶机还包括控制驱动电机11启 动或停止的控制装置6及控制驱动电机11的转速的转速检测装置9。
为了避免外界灰尘进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罩设于奶粉盒21上 的奶粉罩。
请参考图9、图10和图1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器的爆 炸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器的剖视示意图;图11为 图2中A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混合器3包括:杯身34,杯身34具有混合腔及与 混合腔连通的出口管35;沿杯身34的开口设置的环状上盖37,环状上盖37 与杯身34之间构成沿杯身34的周向布置的水腔体32;与水腔体32连通,用 于向混合腔的内部喷出水流的喷水通道33,喷水通道33与混合腔的内壁呈夹 角布置。
在奶粉混合过程中,奶粉由杯身34的开口落入混合腔,水进入水腔体32 后沿喷水通道33向混合腔喷出,使得混合腔内具有悬空的水流,在混合腔内 形成立体水流,无需摇晃即可达到与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混合腔内的奶粉混合 的作用,避免了奶粉溶液有干粉和结块的现象,有效提高了奶粉与水的混合 均匀度。
其中,喷水通道33与混合腔的内壁呈夹角布置,此处的混合腔的内壁为 其与喷水通道33连接的内壁部分,夹角的大小依实际应用而定。依据夹角设 置,使得水流不沿混合腔的内壁流动而向其对面的混合腔的内壁部分喷出, 在混合腔的内部形成悬空的水流。
进一步地,喷水通道33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杯身34的周向均匀分布,喷 水通道33相对于混合腔的轴线倾斜设置或垂直设置。也可以将喷水通道33 设置为一个沿杯身34的周向布置的环形通道,在此不再详细介绍且均在保护 范围之内。
更进一步地,环状上盖37与杯身34的开口端部凹凸配合。通过上述设 置,有效提高了环状上盖37与杯身34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器中,环状上盖37上设置有沿其环形方 向布置的定位凸起,杯身34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也可以 在环状上盖37上设置沿其环形方向布置的定位凹槽,杯身34上设置有与定 位凹槽相配合的定位凸起;还可以设置其他结构的定位凸起及与其相配合的 定位凹槽,在此不再详细介绍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定位凸起的数量为两个,定位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与两个定位凸起一一 对应;水腔体32位于环状上盖37的两个定位凸起之间。通过上述设置,有 效提高了水腔体32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6。
为了便于布置,混合器3的进水管道31设置于杯身34上,进水管道31 与水腔体32连通。也可以将混合器的进水管道31设置于环状上盖37上,还 可以一半设置于环状上盖37上,另一半设置于杯身34上,环状上盖37与杯 身34配合后形成完整的进水管道31。仅需确保进水管道31与水腔体32连通 即可。
本实施例中,进水管道31通过软管a与水泵10的出水口连通。其中, 抽水装置放的出水端与水泵10的进水口同样通过软管连接。
进水管道31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杯身34上。
为了提高密封效果,进水管道31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环38,以便于提高进 水管道31与软管a之间的密封效果。
如图11所示,喷水通道33设置于环状上盖37上。也可以将喷水通道33 设置于杯身34上,还可以一半设置于环状上盖37上,另一半设置于杯身34 上,环状上盖37与杯身34配合后形成完整的喷水通道33,仅需确保其连通。
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环状上盖37上设置有与杯身34连接的卡扣。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 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 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 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 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 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 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