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折叠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壁挂式折叠柜.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7640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8.20 CN 203776407 U (21)申请号 201420190213.0 (22)申请日 2014.04.18 201320250618.4 2013.05.06 CN A47B 4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焦其文 地址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贵池路光 明苑 16 栋 305 室 (72)发明人 焦其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1111 代理人 陈大通 (54) 实用新型名称 壁挂式折叠柜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柜, 尤其是。
2、一种壁 挂式折叠柜。 包括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 上 顶板下表面四周至少在左、 上、 右边缘处设置有与 上顶板匹配的凸缘, 凸缘与上顶板下表面之间的 空间形成一个凹下空间, 所述上顶板上侧边缘至 少设置一个铰接固定件连接安装面, 且所述上顶 板绕着铰接固定件的固定点上、 下翻转, 所述左、 右侧板的顶部平行铰接于所述凸缘的内侧, 所述 左、 右侧板分别由上下两块面板水平方向铰接而 成, 所述左、 右侧板的下面板的底部与下底板左右 边铰接 , 且左、 右侧板的上下两块面板向内推折 连同下底板一起叠合于上顶板下表面的凹下空间 内。 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折叠柜, 折叠过程极其简 单快捷, 且。
3、折叠程度极高, 同时节约了室内空间, 设计比较人性化。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76407 U CN 203776407 U 1/2 页 2 1. 一种壁挂式折叠柜, 包括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 其特征在于 : 上顶板下表面 四周至少在左、 上、 右边缘处设置有与上顶板匹配的凸缘, 凸缘与上顶板下表面之间的空间 形成一个凹下空间, 所述上顶板上侧边缘至少设置一个铰接固定件连接安装面。
4、, 且所述上 顶板绕着铰接固定件的固定点上、 下翻转, 所述左、 右侧板的顶部平行铰接于所述凸缘的内 侧, 所述左、 右侧板分别由上下两块面板水平方向铰接组成, 所述左、 右侧板的下面板的底 部与下底板左右边铰接, 且左、 右侧板的上下两块面板向内推折连同下底板一起叠合于上 顶板下表面的凹下空间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壁挂式折叠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顶板下表面的四周边缘 处设置有与上顶板匹配的凸缘, 所述上顶板下表面形成一个凹下空间, 所述凹下空间的形 状为方形, 所述上顶板下表面上边缘处的凸缘铰接设置为活动凸缘。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壁挂式折叠柜, 其特征在于 :。
5、 所述凹下空间的左右宽度为 a, 所述凹下空间的前后宽度为 b, 左、 右侧板的上面板高度为 c 且左、 右侧板对称, 左、 右侧板 的下面板高度为 d 且左、 右侧板对称, 上下面板组成的左、 右侧板宽度小于等于 b, 左、 右侧 板的上下面板高度 c、 d 为下面三种情形之一 : c=d 1/2a, 此时, 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 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为方形 ; c 1/2a, d 1/2a, 且 c d, 此时, 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为梯形 ; c 1/2a, d 1/2a, 且 c d, 此时, 上顶板、 下底板和 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为倒梯形。 4. 。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壁挂式折叠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顶板外壁上设置有装饰 画或者镜子。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壁挂式折叠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下底板的下侧边铰接有柜 门板, 且柜门板上翻关闭后与柜门板接触处的上顶板上设置有门碰, 所述柜门板的大小与 所述凹下空间匹配, 且柜门板的形状与所述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匹 配。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壁挂式折叠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顶板上侧的凸缘上铰接 有内壁板, 内壁板的大小与所述凹下空间匹配, 内壁板的形状与所述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匹配。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
7、的壁挂式折叠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铰接固定件为合页, 所述铰 接固定件设置于上顶板上侧凸缘上。 8. 一种壁挂式折叠柜, 包括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下底板和 左、 右侧板为板状材料或者硬性框架, 所述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镶嵌在整块柔性可折叠材料 上形成可折叠一体式机构, 上顶板下表面四周至少在左、 上、 右边缘处设置有与上顶板匹配 的凸缘, 凸缘与上顶板下表面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凹下空间, 所述上顶板上侧边缘至少设 置一个铰接固定件连接安装面, 且所述上顶板绕着铰接固定件的固定点上、 下翻转, 所述 左、 右侧板的顶部平行铰接于所述凸缘的内侧, 所述左、 右侧。
8、板分别由上下两块面板组成, 所述左、 右侧板下面板的底部与下底板左右边相邻, 且上下两块面板向内推折连同下底板 一起叠合于上顶板下表面的凹下空间内。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壁挂式折叠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顶板下表面的四周边缘 处设置有与上顶板匹配的凸缘, 所述上顶板下表面形成一个凹下空间, 所述凹下空间的形 状为方形, 所述上顶板下表面上边缘处的凸缘铰接设置为活动凸缘。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776407 U 2 2/2 页 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壁挂式折叠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凹下空间的左右宽度为a, 所述凹下空间的前后宽度为 b, 左、 右侧板的上面板高。
9、度为 c 且左右对称, 左、 右侧板的下面 板高度为 d 且左右对称, 上下面板组成的左、 右侧板宽度小于等于 b, 左、 右侧板的上下面板 高度 c、 d 为下面三种情形之一 : c=d 1/2a, 此时, 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 面形状为方形 ; c 1/2a, d 1/2a, 且 c d, 此时, 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 端面形状为梯形 ; c 1/2a, d 1/2a, 且 c d, 此时, 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 的端面形状为倒梯形。 11.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壁挂式折叠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顶板外壁上设置有装饰 画或者镜子。 1。
10、2.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壁挂式折叠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下底板的下侧边铰接有柜 门板, 且柜门板上翻关闭后与柜门板接触处的上顶板上设置有门碰, 所述柜门板的大小与 所述凹下空间匹配, 且柜门板的形状与所述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匹 配。 13.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壁挂式折叠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顶板上侧的凸缘上铰接 有内壁板, 内壁板的大小与所述凹下空间匹配, 内壁板的形状与所述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匹配。 14.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壁挂式折叠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铰接固定件为合页, 所述 铰接固定件设置于上顶板上侧凸缘。
11、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776407 U 3 1/5 页 4 壁挂式折叠柜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柜, 尤其是一种壁挂式折叠柜。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市场上的折叠柜是包括顶面板在内的方形家具, 为了达到可折叠效果将部 分面板设计为可拆卸的活动构件, 使用时需要逐步对相关构件展开 / 折叠, 通过拼接组合 成柜子, 甚至使用辅助联接件加以固定, 多步骤操作导致展开和折叠转换慢, 需要使用时不 能快速展开, 联接件冗余使加工复杂又增加成本, 因拼接组合 / 拆卸而操作繁琐, 尤其不方 便高龄和低龄人群使用, 比如中国专利 : 200720059087.5 。
12、一种折叠柜, 这种折叠柜就存在 折叠繁琐, 并且不能完全折叠成板状, 叠合程度低 ; 折叠后柜体的结构外露不美观 ; 柜顶板 和底板分割成多块面板, 使用时需要对各面板逐步拼接操作, 收展繁琐 ; 现有折叠柜一般 摆放于室内的地面位置, 体积较大, 即便是折叠以后也会占用一定的室内空间, 尤其不适宜 在狭小空间里使用, 特别在狭小的卫浴室内洗澡时临时放置衣物时, 需要一种既不占用卫 浴狭小空间, 又能在展开和收叠后有效避免水汽沿面板联接边缝处向下渗淋入柜体的衣物 柜, 现有折叠柜展开折叠速度慢, 特别不适合临时放置衣物时的频繁收 / 展, 设计不够人性 化, 推广使用困难。 发明内容 0003。
13、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折叠繁琐展开速度慢, 并且折叠 程度低, 叠合效果差, 折叠后柜体结构显现不美观的缺陷, 实现一种一步骤操作即可快速展 开柜体而无须对各部件逐步操作, 使用极其简便, 折叠程度高, 折叠后能尽量的隐藏柜体部 件, 节约空间, 特别适合在水蒸汽多的潮湿浴室里使用的壁挂式折叠柜。 0004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壁挂式折叠柜, 包括上顶 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 上顶板下表面四周至少在左、 上、 右边缘处设置有与上顶板匹配的 凸缘, 上顶板左、 上、 右边缘的相对位置为所述上顶板平贴于墙面时的左、 上、 右边缘, 凸缘。
14、 与上顶板下表面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凹下空间, 所述上顶板上侧边缘至少设置一个铰接固 定件连接安装面, 且所述上顶板绕着铰接固定件的固定点上、 下翻转, 所述左、 右侧板的顶 部平行铰接于所述凸缘的内侧, 所述左、 右侧板分别由上下两块面板水平方向铰接组成, 所 述左、 右侧板的下面板的底部与下底板左右边铰接 , 且左、 右侧板的上下两块面板向内推 折连同下底板一起叠合于上顶板下表面的凹下空间内, 左、 右侧板的上面板高度之和以及 左、 右侧板的下面板高度之和、 左侧板的上面板与右侧板下面板高度之和、 右侧板的上面板 与左侧板下面板高度之和均小于等于凹下空间的左右宽度且左、 右侧板宽度小于等于凹。
15、下 空间的前后宽度 , 下底板左右宽度与叠合后的左、 右侧板的下面板的底边间距匹配, 以便 收纳于凹下空间内。 0005 上顶板下表面的四周边缘处设置有与上顶板匹配的凸缘, 所述上顶板下表面形成 一个凹下空间, 所述凹下空间形状为方形, 从而提供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的叠合收 说 明 书 CN 203776407 U 4 2/5 页 5 纳。 0006 所述凹下空间的左右宽度为 a, 所述凹下空间的前后宽度为 b, 左、 右侧板的上 面板高度为 c 且左、 右侧板对称, 左、 右侧板的下面板高度为 d 且左、 右侧板对称, 上下面 板组成的左、 右侧板宽度小于等于 b, 左、 右侧板的。
16、上下面板高度 c、 d 为下面三种情形之 一 : c=d a, 此时, 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为方形 ; c 1/2a, d1/2a, 且cd, 此时, 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为梯形 ; c1/2a, d 1/2a, 且 c d, 此时, 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为倒梯形。 0007 所述上顶板外壁上设置有装饰画或者镜子, 可以满足在不同场合的需求。 0008 所述下底板的下侧边铰接有柜门板, 且柜门板上翻关闭后与柜门板接触处的上顶 板上设置有门碰, 所述柜门板的大小与所述凹下空间匹配, 且柜门板的形状与所述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17、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匹配, 铰接的柜门板下翻向上可以和下底板的底面叠 合。 0009 所述上顶板上侧的凸缘上铰接有内壁板, 内壁板的大小与所述凹下空间匹配, 内 壁板的形状与所述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匹配。 0010 所述铰接固定件为合页, 所述铰接固定件设置于上顶板上侧凸缘上。 0011 所述上顶板下表面上边缘处的凸缘铰接设置为活动凸缘, 既具有凸缘遮挡的作用 又能发挥铰接固定件连接安装面和上顶板的作用。 0012 一种壁挂式折叠柜, 包括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 所述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为 板状材料或者硬性框架, 所述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镶嵌在整块柔性可折叠。
18、材料上形成可折 叠一体式机构, 上顶板下表面四周至少在左、 上、 右边缘处设置有与上顶板匹配的凸缘, 凸 缘与上顶板下表面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凹下空间, 所述上顶板上侧边缘至少设置一个铰接 固定件连接安装面, 且所述上顶板绕着铰接固定件的固定点上、 下翻转, 所述左、 右侧板的 顶部平行铰接于所述凸缘的内侧, 所述左、 右侧板分别由上下两块面板组成, 所述左、 右侧 板下面板的底部与下底板左右边相邻 , 且上下两块面板向内推折连同下底板一起叠合于 上顶板下表面的凹下空间内, 左、 右侧板的上面板高度之和以及左、 右侧板的下面板高度之 和、 左侧板的上面板与右侧板下面板高度之和、 右侧板的上面板与。
19、左侧板下面板高度之和 均小于等于凹下空间的左右宽度且左、 右侧板宽度小于等于凹下空间的前后宽度, 下底板 左右宽度与叠合后的左、 右侧板的下面板的底边间距匹配, 以便收纳于凹下空间内。 0013 上顶板下表面的四周边缘处设置有与上顶板匹配的凸缘, 所述上顶板下表面形成 一个凹下空间, 所述凹下空间形状为方形, 从而提供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的叠合收 纳。 0014 所述凹下空间的左右宽度为 a, 所述凹下空间的前后宽度为 b, 左、 右侧板的上 面板高度为 c 且左、 右侧板对称, 左、 右侧板的下面板高度为 d 且左、 右侧板对称, 上下面 板组成的左、 右侧板宽度小于等于 b, 左。
20、、 右侧板的上下面板高度 c、 d 为下面三种情形之 一 : c=d a, 此时, 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为方形 ; c 1/2a, d1/2a, 且cd, 此时, 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为梯形 ; c1/2a, d 1/2a, 且 c d, 此时, 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为倒梯形。 0015 所述上顶板外壁上设置有装饰画或者镜子, 可以满足在不同场合的需求。 0016 所述下底板的下侧边铰接有柜门板, 且柜门板上翻关闭后与上顶板接触处的上顶 说 明 书 CN 203776407 U 5 3/5 页 6 板上设置有门碰, 所述柜。
21、门板的大小与所述凹下空间匹配, 且柜门板的形状与所述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匹配, 铰接的柜门板下翻向上可以和下底板的底面叠 合。 0017 所述上顶板上侧的凸缘上铰接有内壁板, 内壁板的大小与所述凹下空间匹配, 内 壁板的形状与所述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围成的端面形状匹配。 0018 所述铰接固定件为合页, 所述铰接固定件设置于上顶板上边凸缘上。 0019 所述上顶板下表面上边缘处的凸缘铰接设置为活动凸缘, 既具有凸缘遮挡的作用 又能发挥铰接固定件连接安装面和上顶板的作用。 0020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 叠合状态下掀起上顶板, 收纳在凹下空间内的左、 右侧。
22、 板和下底板受自身重力作用向下垂落快速展开柜体 ; 展开状态下, 托起下底板, 受力作用,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从连接部位折叠直至完全叠合并收纳到上顶板下表面的凹下空间内, 然后将隐含着柜体的上顶板贴放于墙壁上。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0022 1 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折叠柜, 采用壁挂式的固定方式, 安装面可替代内壁板, 减 少柜体内壁板而不影响柜子使用, 节约材料精简制作工艺, 在折叠状态下, 上顶板与墙面贴 合,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等都收纳于上顶板的凹下空间内, 使折叠状态下的折叠柜看上去像 一幅画或者一面镜子, 折叠程度极高, 同时节约了室内空间。 0023 2本实用新型。
23、的壁挂式折叠柜, 统一采用自上而下的铰接, 形成方向一致的叠合 关系, 因此展开时只需一步骤操作, 将上顶板掀起, 柜体面板相互牵动形成联动, 折叠柜就 会得以借助重力的作用快速自动打开, 避免了繁琐的逐步操作步骤 ; 使用完后, 只需将下底 板向上托,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就会叠合进上顶板的凹下空间内, 非常容易操作, 折叠过程 极其简单快捷, 设计比较人性化。 0024 3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折叠柜, 尤其在浴室潮湿环境内展开和收叠后利用凹下 空间对柜体的遮盖, 能有效避免水汽沿面板联接边缝处向下渗淋入柜体, 因此非常适合用 于浴室房间内, 可以暂时存放衣物, 防止衣物被水淋湿, 上顶板外壁。
24、上设置有装饰画或者镜 子, 可以增加室内的审美感, 方便用户洗漱。 附图说明 0025 图 1 是壁挂式折叠柜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 0026 图 2 是壁挂式折叠柜半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 0027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 0028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 0029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3 的结构示意图 ; 0030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4 的结构示意图 ; 0031 图 7 是壁挂式折叠柜折叠后壁挂侧视图 ; 0032 图 8 是壁挂式折叠柜展开后壁挂侧视图 ; 0033 图 9 是壁挂式折叠柜铰接固定件、 内壁板单。
25、独优选示意图 ; 0034 图 10 是壁挂式折叠柜局部铰接方式优选示例放大图之一 ; 0035 图 11 是壁挂式折叠柜局部铰接方式优选示例放大图之二 ; 说 明 书 CN 203776407 U 6 4/5 页 7 0036 图 12 是壁挂式折叠柜局部铰接方式优选示例放大图之三 ; 0037 图 1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5 的上边缘处的凸缘结构示意图 ; 0038 图 1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6 的结构示意图 ; 0039 图 15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7 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参见图 1- 图 15 : 1- 上顶板, 101- 凸缘, 102- 凹下空间, 2- 下底板, 3。
26、- 左侧板, 301- 上面板、 302- 下面板, 4- 右侧板, 5- 合页, 6- 柜门板, 7- 门碰, 8- 内壁板, 901- 卡扣, 902- 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折叠柜做更加详细 的描述。 0042 实施例 1 : 0043 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折叠柜, 包括上顶板 1、 下底板 2、 左侧板 3、 右侧板 4, 上顶板 1 下表面四周边缘处设置有与上顶板 1 匹配的凸缘 101, 所述上顶板 1 下表面形成一个方形 的凹下空间 102, 且所述上顶板 1 上侧中部设置一个合页 5, 将折叠柜上顶板 1 安装在墙壁 上。
27、, 所述左侧板 3、 右侧板 4 的顶边平行铰接于所述凸缘 101 的内侧, 所述左侧板 3、 右侧板 4 分别由上面板 301、 下面板 302 水平方向铰接而成, 所述左侧板 3、 右侧板 4 的下面板 302 的底边与下底板 2 左右边铰接 , 且左侧板 3、 右侧板 4 的上面板 301 和下面板 302 向内推折 连同下底板 2 一起叠合于上顶板 1 下表面的凹下空间 102 内, 所述凹下空间 102 的左右宽 度为 a, 所述凹下空间 102 的前后宽度为 b, 左侧板 3、 右侧板 4 的上面板 301 高度为 c 且左 侧板 3、 右侧板 4 对称, 左侧板 3、 右侧板 4。
28、 的下面板 302 高度为 d 且左侧板 3、 右侧板 4 对 称, 上面板 301、 下面板 302 组成的左侧板 3 和右侧板 4 的宽度小于等于 b, 且 c=d a, 上 顶板 1、 下底板 2 和左侧板 3、 右侧板 4 围成的端面形状为方形。 0044 所述左侧板 3、 右侧板 4 的形状为方形 ; 所述上顶板 1 外壁上设置有装饰画。 0045 所述下底板 2 的下侧边铰接有带拉孔的柜门板 6, 且柜门板 6 上翻关闭后与上顶 板 1 接触处的上顶板 1 上设置有门碰 7, 上顶板 1 上侧的凸缘 101 上铰接有内壁板 8, 所述 柜门板 6 的大小与所述凹下空间 102 匹配。
29、, 且柜门板 6 和内壁板 8 的形状与所述上顶板 1、 下底板2和左侧板3、 右侧板4围成的端面形状匹配, 展开状态下, 将柜门板6下翻托起至与 下底板 2 底面叠合, 左侧板 3、 右侧板 4 的上面板 301 和下面板 302 向内推折连同下底板 2、 柜门板 6 一起叠合于上顶板 1 下表面的凹下空间 102 内, 将上顶板 1 平贴放于墙面, 内壁板 8也叠合收纳入凹下空间102内 ; 使用时, 掀起上顶板1, 收纳在凹下空间102内的折叠柜随 重力向下垂落展开柜体。 0046 实施例 2 : 0047 相同的不重述, 不同的是 : c a, d a, 且 c d, 上顶板、 下底板。
30、和左、 右侧板 围成的端面形状为梯形。 0048 实施例 3 : 0049 相同的不重述, 不同的是 : c a, d a, 且 c d, 上顶板、 下底板和左、 右侧板 围成的端面形状为倒梯形。 0050 实施例 4 : 说 明 书 CN 203776407 U 7 5/5 页 8 0051 一种壁挂式折叠柜, 包括上顶板1、 下底板2和左侧板3、 右侧板4, 所述下底板2和 左侧板 3、 右侧板 4 为硬性框架, 所述下底板 2 和左侧板 3、 右侧板 4 镶嵌在整块尼龙布上形 成可折叠一体式机构, 上顶板 1 下表面四周设置有与上顶板 1 匹配的凸缘 101, 所述上顶板 1 下表面形成。
31、一个方形的凹下空间 102, 且所述上顶板 1 上侧设置一个合页 5, 所述左侧板 3、 右侧板 4 的顶边平行铰接于所述凸缘 101 的内侧, 所述左侧板 3、 右侧板 4 分别由上面板 301 和下面板 302 组成, 所述左侧板 3、 右侧板 4 的下面板 302 的底边与下底板 2 左右边相 邻 , 且上面板 301 和下面板 302 向内推折连同下底板 2 一起叠合于上顶板 1 下表面的凹下 空间 102 内 ; 所述凹下空间 102 的左右宽度为 a, 所述凹下空间 102 的前后宽度为 b, 左侧板 3、 右侧板 4 的上面板 301 高度为 c 且左侧板 3、 右侧板 4 对称。
32、, 左侧板 3、 右侧板 4 的下面板 302 高度为 d 且左侧板 3 和右侧板 4 对称, 上面板 301、 下面板 302 组成的左侧板 3 和右侧 板 4 的宽度小于等于 b , c=d a, 上顶板 1、 下底板 2 和左侧板 3、 右侧板 4 围成的端面形 状为方形。 0052 实施例 5 : 0053 一种壁挂式折叠柜, 包括上顶板 1、 下底板 2、 左侧板 3、 右侧板 4, 上顶板 1 下表面 四周边缘处设置有与上顶板 1 匹配的凸缘 101, 其中上边缘处的凸缘设置为铰接的可活动 凸缘, 所述上顶板 1 下表面形成一个方形的凹下空间, 上边缘处凸缘一端连接安装面另一 端铰。
33、接上顶板 1 实现上顶板向上翻转, 所述左侧板 3、 右侧板 4 的顶边平行铰接于所述凸缘 101 的内侧, 所述左侧板 3、 右侧板 4 对称并分别由上面板 301、 下面板 302 水平方向铰接而 成, 所述左侧板 3、 右侧板 4 的下面板 302 的底边与下底板 2 左右边铰接 , 所述下底板 2 的 下侧边铰接有柜门板 6, 且柜门板 6 上翻关闭后与上顶板 1 接触处的上顶板 1 上设置有门 碰 7, 上顶板 1 上侧的凸缘 101 上铰接有内壁板 8, 左侧板 3、 右侧板 4 的上面板 301 和下面 板 302 向内推折连同下底板 2、 柜门板 6 一起叠合于上顶板 1 下表。
34、面的凹下空间 102 内, 将 上顶板 1 平贴放于墙面, 内壁板 8 也叠合收纳入凹下空间 102 内。 0054 实施例 6 : 0055 参照实施例 1, 相同的不重述, 不同的是 : 所述上顶板 1 下表面四周在左、 上、 右边 缘处设置凸缘 101 形成凹下空间 102。 0056 实施例 7 : 0057 参照实施例 6, 相同的不重述, 不同的是 : 带拉孔的柜门板 6 铰接在所述上顶板 1 下表面的下边缘, 展开后向下垂落自然遮挡, 可以免装门碰。所述柜门板 6 的大小与所述凹 下空间 102 匹配, 且柜门板 6 的形状与所述上顶板 1、 下底板 2 和左侧板 3、 右侧板 。
35、4 围成的 端面形状匹配 , 展开状态下, 向内推折柜门板 6 使柜门板首先叠入凹下空间 102, 托起下底 板 2, 左侧板 3、 右侧板 4 的上面板 301 和下面板 302 向内推折连同下底板 2 一起叠合于上 顶板 1 下表面的凹下空间 102 内, 将上顶板 1 平贴放于墙面, 内壁板 8 也叠合收纳入凹下空 间 102 内。 说 明 书 CN 203776407 U 8 1/7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76407 U 9 2/7 页 10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76407 U 10 3/7 页 11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76407 U 11 4/7 页 12 图 7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76407 U 12 5/7 页 13 图 1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76407 U 13 6/7 页 14 图 12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76407 U 14 7/7 页 15 图 14 图 1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76407 U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