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电饭煲.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896543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340375.1

申请日:

20170331

公开号:

CN207136730U

公开日:

201803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27/00,A47J36/00

主分类号:

A47J27/00,A47J36/00

申请人: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付正庭,朱传斌,陈显怀,罗志晓,朱林博,陈伟,袁伟,吴育权,黎国柱,瞿月红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三乐东路19号

优先权:

CN201720340375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黄德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电饭煲,所述分体式电饭煲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由开关控制通断;煲体,所述煲体适于搁置在所述底座上且相对所述底座可分离,所述煲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无线供电装置,所述无线供电装置包括:发射部和接收部,所述发射部设置在所述供电电路上,所述接收部设置在所述煲体上且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所述发射部在所述开关闭合导通所述供电电路后向所述接收部传输能量,以由所述接收部向所述控制面板供电。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能够通过底座适时向煲体的控制面板供电。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分体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由开关控制通断;煲体,所述煲体适于搁置在所述底座上且相对所述底座可分离,所述煲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无线供电装置,所述无线供电装置包括:发射部和接收部,所述发射部设置在所述供电电路上,所述接收部设置在所述煲体上且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所述发射部在所述开关闭合导通所述供电电路后向所述接收部传输能量,以由所述接收部向所述控制面板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上设置有开关驱动部,所述开关驱动部在所述煲体搁置在所述底座上时适于驱动所述开关闭合导通所述供电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与所述开关驱动部上下正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按压式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具有向上露出所述底座上表面的按压柱,所述按压柱与所述开关驱动部上下正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驱动部为形成在所述煲体的下表面上的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具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周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环形翻边,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且由所述环形翻边遮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手按式翘板开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体式电饭煲。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分体式电饭煲包括底座以及煲体,底座上设有加热元件以及电源插头,当电源插头与外界电源连接后,底座的加热元件开始对煲体的内锅进行加热。操作按键以及操作显示屏通常设置在煲体上,由于煲体不直接接通外界电源,因此需要借助底座对操作按键和操作显示屏进行供电。已有的底座只要接通电源后对显示屏进行供电的相关电路就开启,这样,在煲体未放置在底座上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电能的浪费。为此,急需设计一种底座能够识别煲体并适时对煲体的操作按键和显示屏进行供电的分体式电饭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底座能够识别煲体并适时向煲体的控制面板供电的分体式电饭煲。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由开关控制通断;煲体,所述煲体适于搁置在所述底座上且相对所述底座可分离,所述煲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无线供电装置,所述无线供电装置包括:发射部和接收部,所述发射部设置在所述供电电路上,所述接收部设置在所述煲体上且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所述发射部在所述开关闭合导通所述供电电路后向所述接收部传输能量,以由所述接收部向所述控制面板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底座能够识别煲体并适时向煲体的控制面板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所述煲体上设置有开关驱动部,所述开关驱动部在所述煲体搁置在所述底座上时适于驱动所述开关闭合导通所述供电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关与所述开关驱动部上下正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关为按压式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关具有向上露出所述底座上表面的按压柱,所述按压柱与所述开关驱动部上下正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关驱动部为形成在所述煲体的下表面上的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煲体具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周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环形翻边,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且由所述环形翻边遮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底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所述开关为手按式翘板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分体式电饭煲1000,

底座100,开关101,按压柱1011,

煲体200,底板210,环形翻边215,开关驱动部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10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1000包括:底座100、煲体200、无线供电装置。

底座100上设置有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由开关101控制通断,煲体200适于搁置在底座100上且相对底座100可分离,煲体200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无线供电装置包括:发射部和接收部(图中未示出),发射部设置在供电电路上,接收部设置在煲体200上且与控制面板相连,发射部在开关101闭合导通供电电路后向接收部传输能量,以由接收部向控制面板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1000,通过在供电电路上设置开关101以在开关101闭合时才使发射部向接收部传输能量,进而通过接收部向控制面板供电,由此底座能够识别煲体并适时向煲体200的控制面板供电。当然,通过开关101的闭合产生一信号并通过该信号使供电电路导通也可行。

可以理解的是,底座100上设有用于对煲体200的内锅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加热元件,底座100上设置有用于与外界电源相适配的插头,插头插接后就能为加热元件供电,进而使加热元件发热以向煲体200的内锅传递热量。有别于此,控制面板的供电则是从接收部处获得的,通过发射部与接收部之间的配合以向接收部传递能量,进而实现对控制面板的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1000,参照图2所示,煲体200上设置有开关驱动部201,开关驱动部201在煲体200搁置在底座100上时适于驱动开关101闭合导通供电电路。也就是说,煲体200上的开关驱动部201用于触发底座100的供电电路的开关101,由此底座100能够自动对煲体200是否匹配到底座100上进行识别,进而在煲体200到位后对煲体200进行供电,更加智能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101与开关驱动部201上下正对。由此,开关驱动部201与开关101的配合更稳定。

其中,开关101可以是按压式开关。这样,开关驱动部201向下压动开关101就能控制供电电路切换至导通状态,开关驱动部201向上抬起至与开关101脱离,就能使供电电路回归至断开状态。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开关驱动部201可以与开关101接触以驱动开关101闭合,开关驱动部201也可以与开关101不接触,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开关101为磁性开关,开关驱动部201为磁铁,此时开关驱动部201可以与开关101可以通过非接触方式配合。开关101还可以是手按式翘板开关,使用者根据需要可以人为操纵手按式翘板开关以导通或断开供电电路。开关101还可以是微动开关。

具体而言,供电电路的开关101处于常开状态,当煲体200设置在底座100上时煲体200的开关驱动部201驱动开关101闭合进而使供电电路导通,此时无线供电装置的发射部能够向接收部传输能量,进而向控制面板供电,由此保证控制面板的正常使用;当将煲体200从底座100上取下后,底座100上的发射部所在的供电电路的开关101自动切换至打开状态,此时供电电路不导通,无线供电装置的发射部与接收部不工作,进而不向控制面板供电,合理节约了电能,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开关101具有向上露出底座100上表面的按压柱1011,按压柱1011与开关驱动部201上下正对。这样,当将煲体200搁置在底座100上后,煲体200的开关驱动部201向下推动按压柱1011以使开关101闭合供电电路,进而使发射部能够向接收部传输能量,以进一步向控制面板供电;当将煲体200从底座100上取下后,煲体200的开关驱动部201向远离按压柱1011方向运动并与按压柱1011脱离,按压柱1011回复至初始位置,此时开关101断开供电电路,以使发射部不再向接收部传递能量,节约能量。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开关101的按压柱1011还可以与底座100的上表面平齐或低于底座100的上表面。

参照图2所示,开关驱动部201为形成在煲体200的下表面上的凸起。由此,只有当煲体200与底座100完全匹配时开关驱动部201才能准确驱动开关101,降低了供电电路误导通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煲体200具有底板210,底板210的外周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环形翻边215,凸起设置在底板210的下表面上且由环形翻边215遮挡。这样,环形翻边215不仅能够对凸起进行遮挡以提高煲体200外形的美观性;而且凸起的底面高于环形翻边215的底面,当将煲体200从底座100上取下后进行放置时,环形翻边215与地面接触而凸起不与底面接触,对凸起形成了有效保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凸起一体地形成在底板210上。由此,更方便生产,而且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分体式电饭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体式电饭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体式电饭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体式电饭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体式电饭煲.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340375.1 (22)申请日 2017.03.31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 有限公司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 三乐东路19号 (72)发明人 付正庭 朱传斌 陈显怀 罗志晓 朱林博 陈伟 袁伟 吴育权 黎国柱 瞿月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黄德海 (51)Int.Cl. A47J 27/00(2006.01) A47J 36/00(2006.01) (54。

2、)实用新型名称 分体式电饭煲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电饭煲, 所述 分体式电饭煲包括: 底座,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 电电路, 所述供电电路由开关控制通断; 煲体, 所 述煲体适于搁置在所述底座上且相对所述底座 可分离, 所述煲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无线供电 装置, 所述无线供电装置包括: 发射部和接收部, 所述发射部设置在所述供电电路上, 所述接收部 设置在所述煲体上且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 所述 发射部在所述开关闭合导通所述供电电路后向 所述接收部传输能量, 以由所述接收部向所述控 制面板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电 饭煲, 能够通过底座适时向煲体的控制面板供 电。。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7136730 U 2018.03.27 CN 207136730 U 1.一种分体式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底座,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电电路, 所述供电电路由开关控制通断; 煲体, 所述煲体适于搁置在所述底座上且相对所述底座可分离, 所述煲体上设置有控 制面板; 无线供电装置, 所述无线供电装置包括: 发射部和接收部, 所述发射部设置在所述供电 电路上, 所述接收部设置在所述煲体上且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 所述发射部在所述开关闭 合导通所述供电电路后向所述接收部传输能量, 以由所述接收部向所述控制面板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

4、式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煲体上设置有开关驱动部, 所述开关驱动部在所述煲体搁置在所述底座上时适于驱动所述开关闭合导通所述供电电 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与所述开关驱动部上下 正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为按压式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具有向上露出所述底座 上表面的按压柱, 所述按压柱与所述开关驱动部上下正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驱动部为形成在所述煲 体的下表面上的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电饭煲, 其特。

5、征在于, 所述煲体具有底板, 所述底板的 外周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环形翻边, 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且由所述环形翻 边遮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底板 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为手按式翘板开关。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136730 U 2 分体式电饭煲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分体式电饭煲。 背景技术 0002 相关技术中, 分体式电饭煲包括底座以及煲体, 底座上设有加热元件以及电源插 头, 当电源插头与外界电。

6、源连接后, 底座的加热元件开始对煲体的内锅进行加热。 操作按键 以及操作显示屏通常设置在煲体上, 由于煲体不直接接通外界电源, 因此需要借助底座对 操作按键和操作显示屏进行供电。 已有的底座只要接通电源后对显示屏进行供电的相关电 路就开启, 这样, 在煲体未放置在底座上的情况下, 容易出现电能的浪费。 为此, 急需设计一 种底座能够识别煲体并适时对煲体的操作按键和显示屏进行供电的分体式电饭煲。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底座能够识别煲体并适时向煲体的控制面板供电的 分体式电饭煲。 0004 。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包括: 底座,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电电路, 所述供电电路由开关控制通断; 煲体, 所述煲体适于搁置在所述底座上且相对所述底座可 分离, 所述煲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无线供电装置, 所述无线供电装置包括: 发射部和接收 部, 所述发射部设置在所述供电电路上, 所述接收部设置在所述煲体上且与所述控制面板 相连, 所述发射部在所述开关闭合导通所述供电电路后向所述接收部传输能量, 以由所述 接收部向所述控制面板供电。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 底座能够识别煲体并适时向煲体的控制 面板供电。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 所述。

8、煲体上设置有开关驱动部, 所 述开关驱动部在所述煲体搁置在所述底座上时适于驱动所述开关闭合导通所述供电电路。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所述开关与所述开关驱动部上下正对。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所述开关为按压式开关。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所述开关具有向上露出所述底座上表面的按压 柱, 所述按压柱与所述开关驱动部上下正对。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所述开关驱动部为形成在所述煲体的下表面上的 凸起。 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所述煲体具有底板, 所述底板的外周沿设置有向 下延伸的环形翻边, 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

9、表面上且由所述环形翻边遮挡。 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所述凸起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底板上。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 所述开关为手按式翘板开关。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7136730 U 3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5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示意图。 0016 附图标记: 0017 分体式电饭煲1000, 0018 底座100, 开关101, 按压柱1011, 0019 煲体200, 底板210, 环形翻边215, 开关驱动部2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10、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0021 下面参照图1至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1000。 0022 如图1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1000包括: 底座100、 煲体200、 无线供电装置。 0023 底座100上设置有供电电路, 供电电路由开关101控制通断, 煲体200适于搁置在底 座100上且相对底座100可分离, 煲体200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无线供电。

11、装置包括: 发射部和 接收部(图中未示出), 发射部设置在供电电路上, 接收部设置在煲体200上且与控制面板相 连, 发射部在开关101闭合导通供电电路后向接收部传输能量, 以由接收部向控制面板供 电。 0024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1000, 通过在供电电路上设置开关101以 在开关101闭合时才使发射部向接收部传输能量, 进而通过接收部向控制面板供电, 由此底 座能够识别煲体并适时向煲体200的控制面板供电。 当然, 通过开关101的闭合产生一信号 并通过该信号使供电电路导通也可行。 0025 可以理解的是, 底座100上设有用于对煲体200的内锅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 该加 。

12、热元件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加热元件, 底座100上设置有用于与外界电源相适配的插头, 插头 插接后就能为加热元件供电, 进而使加热元件发热以向煲体200的内锅传递热量。 有别于 此, 控制面板的供电则是从接收部处获得的, 通过发射部与接收部之间的配合以向接收部 传递能量, 进而实现对控制面板的供电。 0026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体式电饭煲1000, 参照图2所示, 煲体200上设置 有开关驱动部201, 开关驱动部201在煲体200搁置在底座100上时适于驱动开关101闭合导 通供电电路。 也就是说, 煲体200上的开关驱动部201用于触发底座100的供电电路的开关 101, 由此底座1。

13、00能够自动对煲体200是否匹配到底座100上进行识别, 进而在煲体200到位 后对煲体200进行供电, 更加智能化。 0027 在一些实施例中, 开关101与开关驱动部201上下正对。 由此, 开关驱动部201与开 关101的配合更稳定。 0028 其中, 开关101可以是按压式开关。 这样, 开关驱动部201向下压动开关101就能控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7136730 U 4 制供电电路切换至导通状态, 开关驱动部201向上抬起至与开关101脱离, 就能使供电电路 回归至断开状态。 0029 当然,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开关驱动部201可以与开关101接触以驱动开关1。

14、01 闭合, 开关驱动部201也可以与开关101不接触, 例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 开关101为磁性开 关, 开关驱动部201为磁铁, 此时开关驱动部201可以与开关101可以通过非接触方式配合。 开关101还可以是手按式翘板开关, 使用者根据需要可以人为操纵手按式翘板开关以导通 或断开供电电路。 开关101还可以是微动开关。 0030 具体而言, 供电电路的开关101处于常开状态, 当煲体200设置在底座100上时煲体 200的开关驱动部201驱动开关101闭合进而使供电电路导通, 此时无线供电装置的发射部 能够向接收部传输能量, 进而向控制面板供电, 由此保证控制面板的正常使用; 当将煲。

15、体 200从底座100上取下后, 底座100上的发射部所在的供电电路的开关101自动切换至打开状 态, 此时供电电路不导通, 无线供电装置的发射部与接收部不工作, 进而不向控制面板供 电, 合理节约了电能, 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0031 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 开关101具有向上露出底座100上表面的按压柱1011, 按压柱1011与开关驱动部201上下正对。 这样, 当将煲体200搁置在底座100上后, 煲体200的 开关驱动部201向下推动按压柱1011以使开关101闭合供电电路, 进而使发射部能够向接收 部传输能量, 以进一步向控制面板供电; 当将煲体200从底座100上取下后, 煲。

16、体200的开关 驱动部201向远离按压柱1011方向运动并与按压柱1011脱离, 按压柱1011回复至初始位置, 此时开关101断开供电电路, 以使发射部不再向接收部传递能量, 节约能量。 0032 当然,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开关101的按压柱1011还可以与底座100的上表面 平齐或低于底座100的上表面。 0033 参照图2所示, 开关驱动部201为形成在煲体200的下表面上的凸起。 由此, 只有当 煲体200与底座100完全匹配时开关驱动部201才能准确驱动开关101, 降低了供电电路误导 通的可能性。 0034 参照图1和图2所示, 煲体200具有底板210, 底板210的外周沿。

17、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环 形翻边215, 凸起设置在底板210的下表面上且由环形翻边215遮挡。 这样, 环形翻边215不仅 能够对凸起进行遮挡以提高煲体200外形的美观性; 而且凸起的底面高于环形翻边215的底 面, 当将煲体200从底座100上取下后进行放置时, 环形翻边215与地面接触而凸起不与底面 接触, 对凸起形成了有效保护。 003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凸起一体地形成在底板210上。 由此, 更方便生产, 而且提高了装配效率。 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长度” 、“宽 度” 、“厚度” 、“上” 、“下” 、。

18、“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内” 、“外” 、“顺 时针” 、“逆时针”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 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7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

19、” 的含义是至少两个, 例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7136730 U 5 如两个, 三个等,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8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固 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 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 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9 在本实用新型中, 。

20、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上” 或之 “下”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 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而且,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 、“上方” 和 “上面” 包括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 “之下” 、“下方” 和 “下面” 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 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 、“示例” 、“具体示 例” 、 或 “一些示例” 等。

21、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 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而且, 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可以 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0041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 上述实施例是 示例性的, 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7136730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7136730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7136730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