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788992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9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71037.X

申请日:

2009.08.27

公开号:

CN101993673A

公开日:

2011.03.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9J 123/06申请公布日:201103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J 123/06申请日:20090827|||公开

IPC分类号:

C09J123/06; C09J123/12; C09J123/20; C09J123/16; C09J123/08; C09J123/18; C09J151/06; C09J123/22; C09J153/02; C09J153/00; C09J125/06; B32B15/04; B32B

主分类号:

C09J123/06

申请人: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发明人:

任世杰

地址:

美国特拉华州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朱黎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公开了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它包括:(a)5-90重量份C2-C8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所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b)5-95重量份酸接枝改性的C2-C8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和(c)0-30重量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所述组分(a)、(b)和(c)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还公开了用该粘合剂组合物制得的带不锈钢表面的复合材料和该组合物在形成不锈钢复合材料中的用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粘合剂组合物, 它包括 : (a)5-90 重量份 C2-C8 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所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 ; (b)5-95 重量份酸接枝改性的 C2-C8 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 混合物 ; 和 (c)0-30 重量份弹性体 ; 所述组分 (a)、 (b) 和 (c) 的总重量为 100 重量份。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 C2-C8 烯烃聚合物选自乙烯均聚 物、 丙烯均聚物、 正丁烯均聚物、 乙烯 / 丙烯共聚物、 乙烯 / 丁烯共聚物、 乙烯 / 己烯共聚物、 乙烯 / 辛烯共聚物、 乙烯 / 苯乙烯共聚物、 乙烯 / 丁烯 / 辛烯共聚物和辛烯 / 庚烯共聚物。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按组合物总量为 100 重量份计, 所 述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所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的量占 10-80 重量份, 更好占 15-70 重量份, 最好占 20-60 重量份。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酸接枝改性烯烃聚合物中用 于接枝改性的酸单体选自烯键不饱和羧酸和烯键不饱和羧酸酐 ; 所述烯键不饱和羧酸和烯 键不饱和羧酸酐选自丙烯酸、 丙烯酸酐、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酐、 马来酸、 富马酸、 富马 酸酐、 衣康酸、 巴豆酸、 巴豆酸酐、 衣康酸酐、 马来酸酐和取代的马来酸酐, 如二甲基马来酸 酐、 桥亚甲基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 甲基桥亚甲基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和四氢化邻苯二甲 酸酐。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按组合物总量为 100 重量份计, 所 述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的量占 10-90 重 量份, 更好占 15-85 重量份, 最好占 20-80 重量份。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选自乙烯 - 正丁烯共聚 物弹性体、 乙烯 - 正辛烯共聚物弹性体、 乙烯 - 丙烯共聚物弹性体、 乙烯 - 丙烯 - 降冰片烯 共聚物弹性体、 乙烯 - 丙烯 - 二烯橡胶、 聚丁烯橡胶、 聚异丁烯橡胶、 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 烯橡胶及苯乙烯 - 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橡胶。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按组合物总量为 100 重量份计, 所 述弹性体的量占 1-28 重量份, 更好占 5-25 重量份。
8: 一种共挤或复合的多层粘合剂膜, 它包括一层由权利要求 1-7 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粘 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多层粘合剂膜, 它还包括一层由下列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 剂层, 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包括 : (a)0-90 重量份, 较好 30-70 重量份聚乙烯 ; (b)5-95 重量份, 较好 10-30 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 ; (c)5-40 重量份, 较好 10-35 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 ; 和 (d)0-30 重量份, 较好 5-20 重量份乙烯 - 丙烯 - 二烯橡胶化合物 ; 其中, 树脂组合物中组分 (a)、 (b)、 (c) 和 (d) 的总量为 100 重量份。
10: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多层粘合剂膜, 它还包括一层由下列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 合剂层, 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包括 : (a)0-90 重量份, 较好 30-70 重量份乙烯 -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该共聚物中来自乙酸乙 烯酯的单体单元的含量为 3-40 重量%, 较好 5-30 重量% ; 2 (b)5-95 重量份, 较好 10-30 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 ; (c)5-40 重量份, 较好 10-35 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 ; 和 (d)0-30 重量份, 较好 5-20 重量份乙烯 - 丙烯 - 二烯橡胶化合物 ; 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 (a)、 (b)、 (c) 和 (d) 的总量为 100 重量份。
11: 一种带不锈钢表面的复合制品, 它包括不锈钢表面层和基层, 以及在所述不锈钢表 面层和基层之间的由权利要求 1-7 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膜层。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复合制品, 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是铝层, 在所述粘合剂膜层 和所述铝层之间所述复合制品还包括由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膜层, 所述组合物 包括 : (a)0-90 重量份, 较好 30-70 重量份聚乙烯 ; (b)5-95 重量份, 较好 10-30 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 ; (c)5-40 重量份, 较好 10-35 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 ; 和 (d)0-30 重量份, 较好 5-20 重量份乙烯 - 丙烯 - 二烯橡胶化合物 ; 其中, 树脂组合物中组分 (a)、 (b)、 (c) 和 (d) 的总量为 100 重量份。
13: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复合制品, 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是铝层, 在所述粘合剂膜层 和所述铝层之间所述复合制品还包括由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膜层, 所述组合物 包括 : (a)0-90 重量份, 较好 30-70 重量份乙烯 -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该共聚物中来自乙酸乙 烯酯的单体单元的含量为 3-40 重量%, 较好 5-30 重量% ; (b)5-95 重量份, 较好 10-30 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 ; (c)5-40 重量份, 较好 10-35 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 ; 和 (d)0-30 重量份, 较好 5-20 重量份乙烯 - 丙烯 - 二烯橡胶化合物 ; 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 (a)、 (b)、 (c) 和 (d) 的总量为 100 重量份。
1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复合不锈钢材料的粘合剂中的用 途。

说明书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剂组合物, 它适合于将不锈钢制品粘合至其它基材上。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等装潢业的发展, 新的装饰材料层出不穷。 例如许多高端商业大厦、 办公 楼和住宅的外墙表面上贴合有金属层, 在阳光照射下该金属层发出的光芒赋予该建筑物业 以典雅、 高品位的感觉。
     为了降低成本并减少自重, 建筑物业表面的金属层通常是一种复合材料, 例如, 它 是通过粘合剂将金属层与塑料、 陶瓷、 玻璃等材料复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合材料。 要求采用的 粘合剂除了可接受的粘结强度以外, 还具有一定的耐老化性。
     受让人为美国杜邦公司的中国专利 00814149.5( 等同于美国专利 6,855,432B1) 公开了一种粘合剂组合物, 它包括 :
     (a)0-90 重量份聚烯烃 ; (b)5-95 重量份功能性聚烯烃 ; (c)5-40 重量份聚苯乙烯系物 ; (d)0-30 重量份弹性体 ; 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 (a)、 (b)、 (c) 和 (d) 的总量为 100 重量份。 用该粘合剂形成的金属铝 - 聚乙烯 - 铝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粘合强度和耐老化性能。 除铝以外, 不锈钢也是一类常用的高档装饰材料。 不锈钢具有不易锈独的特点, 且 具有独特的金属质感, 同时强度和硬度比铝更大, 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 不锈 钢可用于建筑内外墙装饰板、 天花板、 门、 窗, 可用于楼梯扶手、 电梯轿厢装潢、 电梯轿门及 厅门, 还可用于制造防腐设备、 厨具台面、 家用电器外表、 及各类车辆装饰板。 纯不锈钢因为 价格昂贵而限制了其应用, 因此提出了用复合材料来代替纯不锈钢。 例如, 目前常用的不锈 钢复合材料包括用粘合剂粘合在一起的不锈钢 - 铝复合材料、 不锈钢 - 钢复合材料、 不锈 钢 - 聚乙烯复合材料、 不锈钢 - 聚乙烯 - 其它金属复合材料等。上述复合材料的可靠性和 耐久性主要取决于所述粘合剂。同样, 要求该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粘性和耐老化性能。
     目前可用于粘合金属的粘合剂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溶剂基粘合剂, 这种粘合剂的 主要缺点是它会造成环境问题、 在粘合操作过程中需要相当的防火设施并且会危害操作人 员的安全, 同时粘合剂老化干裂会导致粘接失效。另一种为聚合物树脂为基的高分子粘合 膜, 但是适合于将不锈钢以外的其它金属与基材 ( 例如塑料、 陶瓷、 玻璃等 ) 相粘合的粘合 剂不一定适合粘合不锈钢。在粘合不锈钢时, 许多常用的粘合剂膜会产生老化问题。例如 在加速老化试验后, 不锈钢装饰层与基材的粘结强度会由 8N/mm 左右下降至 4N/mm 左右, 甚 至开裂, 从而影响了制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 需要开发一种适用于将不锈钢粘合在基材上的粘合剂。还需要开发用该粘 合剂制得的不锈钢制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粘合剂组合物, 它能将不锈钢粘合在各种基材 上, 形成的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 而且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该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不锈钢制品。
     因此, 本文提供一种粘合剂组合物, 它包括 :
     (a)5-90 重量份 C2-C8 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所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 ;
     (b)5-95 重量份酸接枝改性的 C2-C8 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 物的混合物 ; 和
     (c)0-30 重量份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弹性体 ;
     所述组分 (a)、 (b) 和 (c) 的总重量为 100 重量份。
     本文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不锈钢制品, 它是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在基材上 的。
     具体实施方式
     1. 烯烃聚合物
     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包括烯烃聚合物。在本文中, 术语 “烯烃聚合物” 指烯烃 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更具体地说, 所述烯烃均聚物包括由单一的 C2-C8 不饱和烯烃形成的聚 合物, 如乙烯均聚物、 丙烯均聚物、 正丁烯均聚物等 ; 所述烯烃共聚物还包括主要由该 C2-C8 烯烃以及另一种或多种不同的 C2-C8 烯烃共聚形成的聚合物, 例如, 丙烯共聚物是指主要由 丙烯以及另一种或多种不同的 C2-C8 烯烃形成的共聚物。在所述 C2-C8 烯烃共聚物中, 主要 单体单元的量 ( 例如丙烯共聚物中来自丙烯单体的单元的量 ) 一般占 60-99.5 重量%, 较 好占 70-90 重量%, 更好占 75-85 重量%。
     所述共聚物的非限定性例子有, 例如乙烯 / 丙烯共聚物、 乙烯 / 丁烯共聚物、 乙烯 / 己烯共聚物、 乙烯 / 辛烯共聚物、 乙烯 / 苯乙烯共聚物、 乙烯 / 丁烯 / 辛烯共聚物、 辛烯 / 庚烯共聚物等。
     所 述 烯 烃 聚 合 物 的 熔 体 流 动 速 度 ( 根 据 ASTM D 1238 在 190 ℃ 测 定 ) 为 0.5-30g/10min, 较好为 1-25g/min, 更好为 1.5-15g/10min。
     适用于本文所述粘合剂组合物的烯烃聚合物可以是单一的上述烯烃聚合物, 也可 以是两种或多种上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
     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中, 按组合物总量为 100 重量份计, 所述烯聚合物或两 种或多种所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的量占 5-90 重量份, 较好占 10-80 重量份, 更好占 15-70 重量份, 最好占 20-60 重量份。
     所述烯烃聚合物可以从市场上购得。在一个实例中, 所述烯烃聚合物可以是线型 低密度聚乙烯, 可以购自 ExxonMobil Chemical。
     2. 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
     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还包括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 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在本文中, 术语 “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 是指这样的烯烃聚合 物、 其混合物或掺混物, 即在其上接枝至少一种酸单体, 所述酸单体选自烯键不饱和羧酸单体和烯键不饱和羧酸酐单体, 包括这些酸和酸酐的衍生物, 及其混合物。 这些酸和酸酐可以 是一元羧酸、 二元羧酸或多元羧酸。
     用于接枝至少一种酸单体的所述烯烃聚合物本体是如上所限定的烯烃聚合物。
     用于接枝所述烯烃聚合物本体的所述烯键不饱和羧酸和烯键不饱和羧酸酐的非 限定性例子有, 例如丙烯酸、 丙烯酸酐、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酐、 马来酸、 富马酸、 富马 酸酐、 衣康酸、 巴豆酸、 衣康酸酐、 马来酸酐和取代的马来酸酐, 如二甲基马来酸酐或巴豆酸 酐、 桥亚甲基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 甲基桥亚甲基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和四氢化邻苯二甲 酸酐。其中优选的是马来酸酐。
     用于接枝所述烯烃聚合物本体的所述烯键不饱和羧酸的衍生物的非限定性例子 有, 例如所述羧酸的盐、 酰胺、 酰亚胺和酯, 如马来酸单钠和马来酸二钠、 丙烯酰胺、 甲基丙 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富马酸二甲酯。
     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是本领域所熟知的, 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 制备所述接枝烯烃聚合物, 包括在挤出机或其它混合设备中熔融接枝、 在溶液中接枝或在 流化床反应器中接枝。
     在本文所述的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中, 来自接枝改性酸单体的单元的量占 所述所述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总重量的 0.1-3 重量%, 较好占 0.15-2 重量%, 更好占 0.20-1.5 重量%。
     所述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度 ( 根据 ASTM D1238 在 190℃测定 ) 为 0.5-30g/10min, 较好为 1-25g/min, 更好为 1.5-15g/10min。 适用于本文所述粘合剂组合 物的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也可从市场上购得。例如, 它可以 的商品名购自 的商品名购自美国杜邦公司。美国杜邦公司, 或者以
     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中, 按组合物总量为 100 重量份计, 所述酸接枝改性 的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的量占 5-95 重量份, 较好占 10-90 重量份, 更好占 15-85 重量份, 最好占 20-80 重量份。
     弹性体
     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还可任选地包括弹性体。可以是聚烯烃弹性体, 例如可 以是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 其非限定性例子有, 例如乙烯 - 正丁烯共聚物弹性体、 乙烯 - 正 辛烯共聚物弹性体、 乙烯 - 丙烯共聚物弹性体、 乙烯 - 丙烯 - 降冰片烯三元共聚弹性体、 乙 烯 - 丙烯 - 二烯橡胶等。可以是聚丁烯、 聚异丁烯橡胶。还可以是聚苯乙烯系弹性体, 如丁 苯橡胶、 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橡胶及苯乙烯 - 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橡胶等。
     所述弹性体也可从市场上购得。例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它可以是乙烯 - 丙 烯 - 二烯三元共聚弹性体, 以 的商品名购自 Dow Chemical, 或者, 可以是以 的商品名 的商品名购自 ExxonMobil Chemical 的低密度茂金属乙烯 / 己烯、 乙烯 / 辛烯共聚物、 以 的商品名购自 Dow Chemical 的茂金属乙烯 / 丁烯共聚物、 以 购自 ExxonMobil Chemical 的乙烯 / 丙烯共聚物以及以 的商品名购自 Mitsui 的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
     所述弹性体的门尼粘度 ( 根据 ASTM D1646 在 125 ℃测定 ) 为 1-70MU, 较好为 5-60MU, 最好为 10-40MU。
     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中, 按组合物总量为 100 重量份计, 所述弹性体的量占 0-30 重量份, 较好占 1-28 重量份, 更好占 5-25 重量份。
     除了上述组分以外, 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还可含有适量的其它常用添加剂, 例如抗氧化剂、 紫外光稳定剂、 抗粘连剂、 增滑剂、 增粘剂等, 只要这些添加剂及其用量不会 对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产生不利影响即可。
     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 ( 根据 ASTM D 1238 在 190℃测定 ) 为 0.1-100g/min 之间, 较好 0.5-50g/min 之间, 最好 0.8-25g/min。根据 DSC 所测量的熔融峰 值可在 70-165℃之间, 视组成而定。
     可采用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常规方法加工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以制得合适的粘合剂 膜。例如, 可干混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 然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及造粒。接着可 采用铸塑或吹塑技术将该粘合剂树脂转化成膜备用。可将该粘合剂膜层压在合适的基材 上。当使用聚合物树脂作为基材时, 也可将该粘合剂组合物与所述聚烯烃直接共挤出。
     可通过热活化该粘合剂膜而将其层压到各种合适的基质上。 可采用各种方法对该 粘合剂膜进行热活化, 所述热活化粘合剂膜的方法包括, 但不限于, 热板或辊直接接触, 吸 收红外能量, 在烘箱中直接加热或通过射频或微波辐射等。
     在本文的一个实例中, 将通过铸塑或吹塑技术制得的粘合剂膜置于不锈钢和另一 种适用的基材之间, 形成叠合物。随后将该叠合物在 50-85℃, 较好 60-75℃的烘箱内预热, 2 再用 120-180℃, 较好 140-160℃的热压机在 3-5kg/cm 的压力下热压 0.5-2 分钟, 冷却后 得到带不锈钢表面的复合制品。
     还可将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与另一种粘合剂组合物通过已知的方法分别制成单层 膜然后复合, 也可直接共挤形成双层膜。 该双层膜的一面为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 它可 有利地与不锈钢材料相粘合 ; 而双层膜的另一面为另一种常规的粘合剂组合物, 可粘合在 其它所需的基材表面上。 通过将不锈钢材料 / 所述双层膜 / 所需的基材的叠合物热压成型, 可获得具有不同主表面的复合材料。
     例如, 可用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与中国专利 00814149.5( 该专利全文以引用的 方式插入本文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 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共挤出制成多层膜, 并在本文 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表面上层压不锈钢片材、 在中国专利 00814149.5 粘合剂组合物的 表面上层压铝片, 最终得到一个主表面上带有不锈钢片材、 另一个主表面上带铝片的复合 材料。
     在本文的一个实例中, 直接将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与中国专利 00814149.5 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共挤出形成双层膜。 这种双层膜可有利地将不锈钢材料和铝材粘合在 一起形成复合材料。
     在本文的一个较好实例中, 用于与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双层膜并用于粘 合铝材的粘合剂包括 :
     (a)0-90 重量份, 较好 30-70 重量份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例如购自 ExxonMobil Chemical 系列 LL 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
     (b)5-95 重量份, 较好 10-30 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 例如购自美国杜邦公 司名称为
     的接枝聚乙烯 ;(c)5-40 重 量 份, 较 好 10-25 重 量 份 高 抗 冲 聚 苯 乙 烯, 例 如 可 购 自 Total Chemicals ; 和7101993673 A CN 101993676
     说的弹性体 ;明书5/10 页(d)0-30 重量份, 较好 5-10 重量份乙烯 - 丙烯 - 二烯橡胶化合物, 例如, 购自 DowChemical, 名称为 Nordel其中, 树脂组合物中组分 (a)、 (b)、 (c) 和 (d) 的总量为 100 重量份。
     或者, 用于与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双层膜并用于粘合铝材的粘合剂组合 物包括 :
     (a)0-90 重量份, 较好 30-70 重量份乙烯 -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该共聚物中来自乙 酸乙烯酯的单体单元的含量为 3-40 重量%, 较好 5-30 重量%, 该共聚物可例如购自美国杜 邦公司名为
     的商品 ; 的商品 ;(b)5-95 重量份, 较好 10-30 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 例如, 购自美国杜邦公司的名称为(c)5-40 重 量 份, 较 好 10-25 重 量 份 高 抗 冲 聚 苯 乙 烯, 例 如 可 购 自 Total Chemicals ; 和
     (d)0-30 重量份, 较好 5-10 重量份乙烯 - 丙烯 - 二烯橡胶化合物, 例如, 购自 Dow Chemical, 名称为 Nordel
     的商品 ;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 (a)、 (b)、 (c) 和 (d) 的总量为 100 重量份。在本文的一个实例中, 将上面通过铸塑或吹塑技术制得的粘合剂膜与中国专利 00814149.5 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膜叠合在一起, 形成叠合物。随后在本文所述的粘 合剂膜表面上放置不锈钢板, 而在中国专利 00814149.5 所述的粘合剂膜表面上放置铝板, 形成不锈钢 - 粘合剂膜 - 粘合剂膜 - 铝板的叠合物。将该叠合物在 50-85℃, 较好 60-75℃ 2 的烘箱内预热, 再用 120-180℃, 较好 140-160℃的热压机在 3-5kg/cm 的压力下热压 0.5-2 分钟, 冷却后得到带不锈钢表面和铝表面的复合制品。
     采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能将不锈钢粘附在各种基材上, 尤其是粘附在中国 专利 00814149.5 所述的粘合剂膜材上或者聚乙烯片材上。结果形成的带不锈钢的复合材 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 而且重要的是它还可具有优良的耐老化性能。
     在一个实例中, 采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将不锈钢板粘合在基材上, 所述基 材选自热塑性聚合物 ( 例如聚乙烯、 聚丙烯、 聚苯乙烯等 )、 热固性聚合物 ( 例如酚醛树脂、 环氧树脂等 )、 玻璃、 陶瓷、 木材、 皮革等。
     下面结合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较好实例。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下列试验方法 :
     1. 剥离强度试验
     剥离强度测试采用以下条件 : Instron 拉伸机, 剥离速度 100mm/min, 剥离角度 180°。
     2. 加速老化试验
     加速老化试验通常有以下几类 : 光老化, 湿热老化, 热氧老化和高低温循环老化 等。本发明中的粘合剂组合物膜粘贴在不锈钢和其它基材间, 由于不锈钢等金属可以屏蔽 光的照射, 因此通常的光老化试验并不能短时间判断粘合剂的老化性能。湿热老化可以说 是几类加速老化中最严苛的老化试验, 通过湿热老化可以经较短时间判断粘合剂的老化性 能。
     本实施例中采用双 85 湿热老化, 老化条件为 : 温度 85℃, 相对湿度 85%。以下为比较例和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及粘合剂组合物配方。
     表 1 比较例与实施例使用的组合物配方 LLDPE EVA 67.4 69.9 51.9 49.9 20 20 12.5 25 30 56.9 79.9 Graft-PE1 Graft-PE2 12.5 EPDM 5 5 23 20 23 HIPS 15 12.5 A/O 0.1 0.1 0.1 0.1 0.1 0.1配方 1 配方 2 配方 3 配方 4 配方 5 配方 6
     粘合剂各组分经干混后, 通过 20-mm Brabender 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合造粒。设 定挤出机的螺杆使所有组分均能熔融 / 捏合并适当分散。 将加工区温度设定在 130-190℃, 熔体温度为 205-210℃。螺杆速度为 190rpm。加料速度设定为 6kg/hr。造粒后将粒子在 40℃的烘箱中干燥 10 小时以除去过量的水分。
     比较例 1
     将上表 1 所示的配方 1 造粒后, 使用 GEC 3 层共挤吹膜线 (3 英寸模头 ) 吹膜。加工区温度设定在 130-200℃, 线速度为 12m/min。形成的单膜厚度为 100μ。随后使用该膜 作为粘合层, 与 0.3mm 厚的不锈钢板和 0.18mm 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 : 将不锈钢板 / 粘合剂膜 / 铝板叠合物在 70℃的烘箱内预热 5 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 40 秒的热压, 条件为 150℃, 3.5kg/cm2。再在 70℃的烘箱内保持 1 分钟, 取出后室温冷却。
     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 发现所有的脱粘均发生在粘合剂层与不锈钢 的粘合表面。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 85 老化强度值见下表 2-1 :
     表 2-1 比较例 1 实验结果 单位 N/mm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配方 1 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后, 在老化前达到 9N/mm 左右的 粘合强度, 高于一般的企业标准 7N/mm。而在双 85 老化 100 小时后, 剥离强度明显下降。在 老化 200 小时后, 剥离强度仅为 4.3N/mm, 粘接基本失效。 从破坏模式看, 在发生粘结失效时 所述粘接膜与铝仍有较好的粘合, 该失效是在粘接膜与不锈钢的界面产生的。结果证明与 铝有优良粘合的配方 1 并不适合与不锈钢的粘接。
     比较例 2
     将上表 1 所示的配方 2 造粒后, 使用 GEC 3 层共挤吹膜线 (3 英寸模头 ) 吹膜 . 加 工区温度设定在 130-200℃, 线速度为 12m/min。形成的单膜厚度为 100μ。随后使用该膜 作为粘合层, 与 0.3mm 厚的不锈钢板和 0.18mm 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 : 将不锈钢板 / 粘合剂膜 / 铝板叠合物在 70℃的烘箱内预热 5 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 40 秒的热压, 条件为 150℃, 3.5kg/cm2。再在 70℃的烘箱内保持 1 分钟, 取出后室温冷却。
     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 发现所有的脱粘均发生在粘合剂层与不锈钢 的粘合表面。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 85 老化强度值见表 2-2 :
     表 2-2 比较例 2 实验结果 单位 N/mm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配方 2 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强度, 在老化前达到 9N/mm 左 右, 高于一般的企业标准 7N/mm。而在双 85 老化 100 小时后, 剥离强度明显下降。在老化 520 小时后, 剥离强度仅为 4.3N/mm, 粘接基本失效。从破坏模式看, 该配方在粘结失效时其 粘接膜与铝仍有较好的粘合, 因此失效是在粘接膜与不锈钢的界面产生的。显然与铝有优 良粘合的配方 2 并不适合与不锈钢的粘接。
     实施例 1
     将配方 3 和配方 2 分别造粒后, 使用 GEC 3 层共挤吹膜线共挤吹膜 . 加工区温度 设定在 130-200℃, 线速度为 12m/min。形成的双层共挤膜总厚度为 100μ, 结构为 : 50μ 配 方 3 形成的粘合剂膜 -50μ 配方 2 形成的粘合剂膜。
     随后使用该双层膜作为粘合层, 与 0.3mm 厚的不锈钢板和 0.18mm 厚的铝板用下列
     方法进行复合, 其中配方 3 粘合剂膜一面与不锈钢板粘合, 配方 2 粘合剂膜一面与铝粘合 : 将不锈钢板 / 双层粘合剂膜 / 铝板叠合物在 70℃的烘箱内预热 5 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 行 40 秒的热压, 条件为 150℃, 3.5kg/cm2。再在 70℃的烘箱内保持 1 分钟, 取出后室温冷 却。
     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 85 老化强度值见表 3。
     表 3 实施例 1 实验结果 单位 N/mm
     初始 9.59
     100 小时老化 8.22200 小时老化 8.00360 小时老化 8.14520 小时老化 7.84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配方 3 和配方 2 的双层共挤膜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 在老化 前达到 9.59N/mm 左右。在双 85 老化 520 小时后, 剥离强度下降至 7.84N/mm, 仍高于一般的 企业标准 7N/mm。剥离强度下降幅度为 18.2%。从破坏模式看, 在经过 520 小时老化后, 此 粘接膜与不锈钢和铝均具有较好的粘合。此实施例说明配方 3 与配方 2 分别与不锈钢和铝 有优良的粘接性能。该双层共挤膜可对不锈钢和铝提供出色的粘接性。
     实施例 2
     将配方 4 造粒后, 在 170℃, 3.1kg/cm2 压力下, 热压 10 分钟, 制成 180μ 左右的厚 膜。
     将配方 2 造粒后, 使用 GEC 3 层共挤吹膜线吹膜。加工区温度设定在 130-200℃, 线速度为 12m/min。制成厚度为 50μ 的单层膜。
     随后将上述 2 种膜叠合形成复合粘合剂层, 将该复合粘合剂层与 0.3mm 厚的不锈 钢板和 0.18mm 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 其中配方 4 粘合剂层一面与不锈钢板粘合, 配方 2 粘合剂层一面与铝粘合 : 将不锈钢板 / 复合粘合剂膜 / 铝板叠合物在 70℃的烘箱内 预热 5 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 40 秒的热压, 条件为 150℃, 3.5kg/cm2。再在 70℃的烘 箱内保持 1 分钟, 取出后室温冷却。
     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 85 老化强度值见表 4。
     表 4 实施例 2 实验结果 单位 N/mm
     初始 15.47
     100 小时老化 14.87200 小时老化 13.66360 小时老化 13.45520 小时老化 12.14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配方 4 和配方 2 的双层膜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 在老化前达 到 15.47N/mm 左右。在双 85 老化 520 小时后, 剥离强度下降至 12.14N/mm, 高于一般的企业 标准 7N/mm。剥离强度下降幅度为 21.5%。从破坏模式看, 在经过 520 小时老化后, 此粘接 膜与不锈钢和铝仍有较好的粘合。此实施例说明配方 4 与配方 2 分别与不锈钢和铝有优良 的粘接性能, 该双层膜可对不锈钢和铝提供出色的粘接性。同时此例中配方 4 粘合剂膜的厚度为 180μ, 大于实施例 1 中配方 3 粘合剂膜的厚度, 说明无论粘合剂膜的厚度发生如何 变化, 本文所述的粘合剂均能获得良好的与不锈钢的粘结力和耐老化性能。
     实施例 3
     将配方 5 造粒后, 在 170℃, 3.1kg/cm2 压力下, 热压 10 分钟, 制成 180μ 左右的厚 膜。
     将配方 1 造粒后, 使用 GEC 3 层共挤吹膜线吹膜。加工区温度设定在 130-200℃, 线速度为 12m/min。制成厚度为 50μ 的单层膜。
     随后将上述 2 种膜叠合作为复合粘合剂层, 将该复合粘合剂层与 0.3mm 厚的不锈 钢板和 0.18mm 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 其中配方 5 粘合剂层一面与不锈钢板粘合, 配方 1 粘合剂层一面与铝粘合 : 将不锈钢板 / 复合粘合剂膜 / 铝板叠合物在 70℃的烘箱内 预热 5 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 40 秒的热压, 条件为 150℃, 3.5kg/cm2。再在 70℃的烘 箱内保持 1 分钟, 取出后室温冷却。
     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 85 老化强度值见表 5。
     表 5 实施例 3 实验结果 单位 N/mm
     初始 11.98
     100 小时老化 11.08200 小时老化 9.93360 小时老化 9.34520 小时老化 9.09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配方 5 和配方 1 的双层膜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 在老化前达 到 11.98N/mm。在双 85 老化 520 小时后, 剥离强度下降至 9.09N/mm, 高于一般的企业标准 7N/mm。剥离强度下降幅度为 24.0%。此实施例说明配方 5 与配方 1 分别与不锈钢和铝有 优良的粘接性能, 该双层膜可对不锈钢和铝提供出色的粘接性。
     实施例 4
     将配方 6 造粒后, 在 170℃, 3.1kg/cm2 压力下, 热压 10 分钟, 制成 180μ 左右的厚 膜。
     将配方 2 造粒后, 使用 GEC 3 层共挤吹膜线吹膜。加工区温度设定在 130-200℃, 线速度为 12m/min。制成厚度为 50μ 的单层膜。
     随后将上述 2 种膜叠合作为复合粘合剂层, 将该复合粘合剂层与 0.3mm 厚的不锈 钢板和 0.18mm 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 其中配方 6 粘合剂层一面与不锈钢板粘合, 配方 2 粘合剂层一面与铝粘合 : 将不锈钢板 / 复合粘合剂膜 / 铝板叠合物在 70℃的烘箱内 预热 5 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 40 秒的热压, 条件为 150℃, 3.5kg/cm2。再在 70℃的烘 箱内保持 1 分钟, 取出后室温冷却。
     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 85 老化强度值见表 6。 表 6 实施例 4 实验结果 单位 N/mm12101993673 A CN 101993676说100 小时老化 11.38明书360 小时老化 10.48 520 小时老化 10.3610/10 页初始 12.81
     200 小时老化 10.70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配方 6 和配方 2 的双层膜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 在老化前达 到 12.81N/mm。在双 85 老化 520 小时后, 剥离强度下降至 10.36N/mm, 高于一般的企业标准 7N/mm。剥离强度下降幅度为 19.1%。此实施例说明配方 6 与配方 2 分别与不锈钢和铝有 优良的粘接性能, 该双层膜可对不锈钢和铝提供出色的粘接性。13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3673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3673ACN101993673A21申请号200910171037X22申请日20090827C09J123/06200601C09J123/12200601C09J123/20200601C09J123/16200601C09J123/08200601C09J123/18200601C09J151/06200601C09J123/22200601C09J153/02200601C09J153/00200601C09J125/06200601B32B15/04200601B32B15/18200601B32B7。

2、/1220060171申请人EI内穆尔杜邦公司地址美国特拉华州72发明人任世杰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代理人朱黎明54发明名称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57摘要公开了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它包括A590重量份C2C8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所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B595重量份酸接枝改性的C2C8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和C030重量份乙烯烯烃共聚物弹性体;所述组分A、B和C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还公开了用该粘合剂组合物制得的带不锈钢表面的复合材料和该组合物在形成不锈钢复合材料中的用途。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

3、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0页CN101993676A1/2页21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它包括A590重量份C2C8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所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B595重量份酸接枝改性的C2C8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和C030重量份弹性体;所述组分A、B和C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C2C8烯烃聚合物选自乙烯均聚物、丙烯均聚物、正丁烯均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辛烯共聚物和辛烯/庚烯共聚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组合物总。

4、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所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的量占1080重量份,更好占1570重量份,最好占2060重量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酸接枝改性烯烃聚合物中用于接枝改性的酸单体选自烯键不饱和羧酸和烯键不饱和羧酸酐;所述烯键不饱和羧酸和烯键不饱和羧酸酐选自丙烯酸、丙烯酸酐、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酐、马来酸、富马酸、富马酸酐、衣康酸、巴豆酸、巴豆酸酐、衣康酸酐、马来酸酐和取代的马来酸酐,如二甲基马来酸酐、桥亚甲基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甲基桥亚甲基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和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组合物总量为100。

5、重量份计,所述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的量占1090重量份,更好占1585重量份,最好占2080重量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选自乙烯正丁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正辛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丙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丙烯二烯橡胶、聚丁烯橡胶、聚异丁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及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组合物总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弹性体的量占128重量份,更好占525重量份。8一种共挤或复合的多层粘合剂膜,它包括一层由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粘合剂。

6、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粘合剂膜,它还包括一层由下列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包括A090重量份,较好3070重量份聚乙烯;B595重量份,较好1030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C540重量份,较好1035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和D030重量份,较好520重量份乙烯丙烯二烯橡胶化合物;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A、B、C和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粘合剂膜,它还包括一层由下列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包括A090重量份,较好3070重量份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该共聚物中来自乙酸乙烯酯的单体单元的含量为340重量,较。

7、好530重量;权利要求书CN101993673ACN101993676A2/2页3B595重量份,较好1030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C540重量份,较好1035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和D030重量份,较好520重量份乙烯丙烯二烯橡胶化合物;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A、B、C和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11一种带不锈钢表面的复合制品,它包括不锈钢表面层和基层,以及在所述不锈钢表面层和基层之间的由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膜层。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是铝层,在所述粘合剂膜层和所述铝层之间所述复合制品还包括由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膜层,所述。

8、组合物包括A090重量份,较好3070重量份聚乙烯;B595重量份,较好1030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C540重量份,较好1035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和D030重量份,较好520重量份乙烯丙烯二烯橡胶化合物;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A、B、C和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是铝层,在所述粘合剂膜层和所述铝层之间所述复合制品还包括由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膜层,所述组合物包括A090重量份,较好3070重量份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该共聚物中来自乙酸乙烯酯的单体单元的含量为340重量,较好530重量;B595重量份,较好1030重量份马来酸酐。

9、接枝的聚乙烯;C540重量份,较好1035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和D030重量份,较好520重量份乙烯丙烯二烯橡胶化合物;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A、B、C和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复合不锈钢材料的粘合剂中的用途。权利要求书CN101993673ACN101993676A1/10页4粘合剂组合物及其用途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它适合于将不锈钢制品粘合至其它基材上。背景技术0002随着建筑等装潢业的发展,新的装饰材料层出不穷。例如许多高端商业大厦、办公楼和住宅的外墙表面上贴合有金属层,在阳光照射下该金属层发出的光芒赋予该建筑物业以典雅、。

10、高品位的感觉。0003为了降低成本并减少自重,建筑物业表面的金属层通常是一种复合材料,例如,它是通过粘合剂将金属层与塑料、陶瓷、玻璃等材料复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合材料。要求采用的粘合剂除了可接受的粘结强度以外,还具有一定的耐老化性。0004受让人为美国杜邦公司的中国专利008141495等同于美国专利6,855,432B1公开了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它包括0005A090重量份聚烯烃;0006B595重量份功能性聚烯烃;0007C540重量份聚苯乙烯系物;0008D030重量份弹性体;0009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A、B、C和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0010用该粘合剂形成的金属铝聚乙烯铝的复合材料具有优。

11、良的粘合强度和耐老化性能。0011除铝以外,不锈钢也是一类常用的高档装饰材料。不锈钢具有不易锈独的特点,且具有独特的金属质感,同时强度和硬度比铝更大,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不锈钢可用于建筑内外墙装饰板、天花板、门、窗,可用于楼梯扶手、电梯轿厢装潢、电梯轿门及厅门,还可用于制造防腐设备、厨具台面、家用电器外表、及各类车辆装饰板。纯不锈钢因为价格昂贵而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提出了用复合材料来代替纯不锈钢。例如,目前常用的不锈钢复合材料包括用粘合剂粘合在一起的不锈钢铝复合材料、不锈钢钢复合材料、不锈钢聚乙烯复合材料、不锈钢聚乙烯其它金属复合材料等。上述复合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主要取决于所述粘合。

12、剂。同样,要求该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粘性和耐老化性能。0012目前可用于粘合金属的粘合剂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溶剂基粘合剂,这种粘合剂的主要缺点是它会造成环境问题、在粘合操作过程中需要相当的防火设施并且会危害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粘合剂老化干裂会导致粘接失效。另一种为聚合物树脂为基的高分子粘合膜,但是适合于将不锈钢以外的其它金属与基材例如塑料、陶瓷、玻璃等相粘合的粘合剂不一定适合粘合不锈钢。在粘合不锈钢时,许多常用的粘合剂膜会产生老化问题。例如在加速老化试验后,不锈钢装饰层与基材的粘结强度会由8N/MM左右下降至4N/MM左右,甚至开裂,从而影响了制品的使用寿命。0013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适用于将不锈钢。

13、粘合在基材上的粘合剂。还需要开发用该粘合剂制得的不锈钢制品。说明书CN101993673ACN101993676A2/10页5发明内容0014本发明的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它能将不锈钢粘合在各种基材上,形成的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而且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0015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该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不锈钢制品。0016因此,本文提供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它包括0017A590重量份C2C8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所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0018B595重量份酸接枝改性的C2C8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和0019C030重量份乙。

14、烯烯烃共聚物弹性体;0020所述组分A、B和C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0021本文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不锈钢制品,它是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在基材上的。具体实施方式00221烯烃聚合物0023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包括烯烃聚合物。在本文中,术语“烯烃聚合物”指烯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更具体地说,所述烯烃均聚物包括由单一的C2C8不饱和烯烃形成的聚合物,如乙烯均聚物、丙烯均聚物、正丁烯均聚物等;所述烯烃共聚物还包括主要由该C2C8烯烃以及另一种或多种不同的C2C8烯烃共聚形成的聚合物,例如,丙烯共聚物是指主要由丙烯以及另一种或多种不同的C2C8烯烃形成的共聚物。在所述C2C8烯烃共聚物中,主要单体单。

15、元的量例如丙烯共聚物中来自丙烯单体的单元的量一般占60995重量,较好占7090重量,更好占7585重量。0024所述共聚物的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辛烯共聚物、辛烯/庚烯共聚物等。0025所述烯烃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度根据ASTMD1238在190测定为0530G/10MIN,较好为125G/MIN,更好为1515G/10MIN。0026适用于本文所述粘合剂组合物的烯烃聚合物可以是单一的上述烯烃聚合物,也可以是两种或多种上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0027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中,按组合物总量为10。

16、0重量份计,所述烯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所述烯烃聚合物的混合物的量占590重量份,较好占1080重量份,更好占1570重量份,最好占2060重量份。0028所述烯烃聚合物可以从市场上购得。在一个实例中,所述烯烃聚合物可以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可以购自EXXONMOBILCHEMICAL。00292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0030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还包括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在本文中,术语“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是指这样的烯烃聚合物、其混合物或掺混物,即在其上接枝至少一种酸单体,所述酸单体选自烯键不饱和羧酸单说明书CN101993673ACN10199367。

17、6A3/10页6体和烯键不饱和羧酸酐单体,包括这些酸和酸酐的衍生物,及其混合物。这些酸和酸酐可以是一元羧酸、二元羧酸或多元羧酸。0031用于接枝至少一种酸单体的所述烯烃聚合物本体是如上所限定的烯烃聚合物。0032用于接枝所述烯烃聚合物本体的所述烯键不饱和羧酸和烯键不饱和羧酸酐的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丙烯酸、丙烯酸酐、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酐、马来酸、富马酸、富马酸酐、衣康酸、巴豆酸、衣康酸酐、马来酸酐和取代的马来酸酐,如二甲基马来酸酐或巴豆酸酐、桥亚甲基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甲基桥亚甲基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和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其中优选的是马来酸酐。0033用于接枝所述烯烃聚合物本体的所述烯键不饱和。

18、羧酸的衍生物的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所述羧酸的盐、酰胺、酰亚胺和酯,如马来酸单钠和马来酸二钠、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富马酸二甲酯。0034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是本领域所熟知的,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制备所述接枝烯烃聚合物,包括在挤出机或其它混合设备中熔融接枝、在溶液中接枝或在流化床反应器中接枝。0035在本文所述的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中,来自接枝改性酸单体的单元的量占所述所述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总重量的013重量,较好占0152重量,更好占02015重量。0036所述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度根据ASTMD1238在190测定为0530G/10MIN,较好为125。

19、G/MIN,更好为1515G/10MIN。适用于本文所述粘合剂组合物的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也可从市场上购得。例如,它可以的商品名购自美国杜邦公司,或者以的商品名购自美国杜邦公司。0037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中,按组合物总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酸接枝改性的烯烃聚合物或两种或多种这种接枝改性聚合物的混合物的量占595重量份,较好占1090重量份,更好占1585重量份,最好占2080重量份。0038弹性体0039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还可任选地包括弹性体。可以是聚烯烃弹性体,例如可以是乙烯烯烃共聚物。其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乙烯正丁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正辛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丙烯共聚物弹性体、。

20、乙烯丙烯降冰片烯三元共聚弹性体、乙烯丙烯二烯橡胶等。可以是聚丁烯、聚异丁烯橡胶。还可以是聚苯乙烯系弹性体,如丁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橡胶及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等。0040所述弹性体也可从市场上购得。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它可以是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弹性体,以的商品名购自DOWCHEMICAL,或者,可以是以的商品名购自EXXONMOBILCHEMICAL的低密度茂金属乙烯/己烯、乙烯/辛烯共聚物、以的商品名购自DOWCHEMICAL的茂金属乙烯/丁烯共聚物、以的商品名购自EXXONMOBILCHEMICAL的乙烯/丙烯共聚物以及以的商品名购自MITSUI的乙烯/烯烃共聚。

21、物。0041所述弹性体的门尼粘度根据ASTMD1646在125测定为170MU,较好为560MU,最好为1040MU。0042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中,按组合物总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弹性体的量说明书CN101993673ACN101993676A4/10页7占030重量份,较好占128重量份,更好占525重量份。0043除了上述组分以外,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还可含有适量的其它常用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紫外光稳定剂、抗粘连剂、增滑剂、增粘剂等,只要这些添加剂及其用量不会对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产生不利影响即可。0044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根据ASTMD1238在190测定。

22、为01100G/MIN之间,较好0550G/MIN之间,最好0825G/MIN。根据DSC所测量的熔融峰值可在70165之间,视组成而定。0045可采用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常规方法加工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以制得合适的粘合剂膜。例如,可干混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然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及造粒。接着可采用铸塑或吹塑技术将该粘合剂树脂转化成膜备用。可将该粘合剂膜层压在合适的基材上。当使用聚合物树脂作为基材时,也可将该粘合剂组合物与所述聚烯烃直接共挤出。0046可通过热活化该粘合剂膜而将其层压到各种合适的基质上。可采用各种方法对该粘合剂膜进行热活化,所述热活化粘合剂膜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热板或辊直接接触。

23、,吸收红外能量,在烘箱中直接加热或通过射频或微波辐射等。0047在本文的一个实例中,将通过铸塑或吹塑技术制得的粘合剂膜置于不锈钢和另一种适用的基材之间,形成叠合物。随后将该叠合物在5085,较好6075的烘箱内预热,再用120180,较好140160的热压机在35KG/CM2的压力下热压052分钟,冷却后得到带不锈钢表面的复合制品。0048还可将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与另一种粘合剂组合物通过已知的方法分别制成单层膜然后复合,也可直接共挤形成双层膜。该双层膜的一面为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它可有利地与不锈钢材料相粘合;而双层膜的另一面为另一种常规的粘合剂组合物,可粘合在其它所需的基材表面上。通过将不锈。

24、钢材料/所述双层膜/所需的基材的叠合物热压成型,可获得具有不同主表面的复合材料。0049例如,可用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与中国专利008141495该专利全文以引用的方式插入本文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共挤出制成多层膜,并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的表面上层压不锈钢片材、在中国专利008141495粘合剂组合物的表面上层压铝片,最终得到一个主表面上带有不锈钢片材、另一个主表面上带铝片的复合材料。0050在本文的一个实例中,直接将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与中国专利008141495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共挤出形成双层膜。这种双层膜可有利地将不锈钢材料和铝材粘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材料。0051在本。

25、文的一个较好实例中,用于与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双层膜并用于粘合铝材的粘合剂包括0052A090重量份,较好3070重量份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例如购自EXXONMOBILCHEMICAL系列LL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0053B595重量份,较好1030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例如购自美国杜邦公司名称为的接枝聚乙烯;0054C540重量份,较好1025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例如可购自TOTALCHEMICALS;和说明书CN101993673ACN101993676A5/10页80055D030重量份,较好510重量份乙烯丙烯二烯橡胶化合物,例如,购自DOWCHEMICAL,名称为NORDE。

26、L的弹性体;0056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A、B、C和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0057或者,用于与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双层膜并用于粘合铝材的粘合剂组合物包括0058A090重量份,较好3070重量份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该共聚物中来自乙酸乙烯酯的单体单元的含量为340重量,较好530重量,该共聚物可例如购自美国杜邦公司名为的商品;0059B595重量份,较好1030重量份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例如,购自美国杜邦公司的名称为的商品;0060C540重量份,较好1025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例如可购自TOTALCHEMICALS;和0061D030重量份,较好510重量份乙烯丙烯二烯橡胶化合。

27、物,例如,购自DOWCHEMICAL,名称为NORDEL的商品;0062其中树脂组合物中组分A、B、C和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0063在本文的一个实例中,将上面通过铸塑或吹塑技术制得的粘合剂膜与中国专利008141495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膜叠合在一起,形成叠合物。随后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膜表面上放置不锈钢板,而在中国专利008141495所述的粘合剂膜表面上放置铝板,形成不锈钢粘合剂膜粘合剂膜铝板的叠合物。将该叠合物在5085,较好6075的烘箱内预热,再用120180,较好140160的热压机在35KG/CM2的压力下热压052分钟,冷却后得到带不锈钢表面和铝表面的复合制品。0064采。

28、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能将不锈钢粘附在各种基材上,尤其是粘附在中国专利008141495所述的粘合剂膜材上或者聚乙烯片材上。结果形成的带不锈钢的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而且重要的是它还可具有优良的耐老化性能。0065在一个实例中,采用本文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将不锈钢板粘合在基材上,所述基材选自热塑性聚合物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热固性聚合物例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玻璃、陶瓷、木材、皮革等。0066下面结合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较好实例。0067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下列试验方法00681剥离强度试验0069剥离强度测试采用以下条件INSTRON拉伸机,剥离速度100MM/MIN。

29、,剥离角度180。00702加速老化试验0071加速老化试验通常有以下几类光老化,湿热老化,热氧老化和高低温循环老化等。本发明中的粘合剂组合物膜粘贴在不锈钢和其它基材间,由于不锈钢等金属可以屏蔽光的照射,因此通常的光老化试验并不能短时间判断粘合剂的老化性能。湿热老化可以说是几类加速老化中最严苛的老化试验,通过湿热老化可以经较短时间判断粘合剂的老化性能。0072本实施例中采用双85湿热老化,老化条件为温度85,相对湿度85。说明书CN101993673ACN101993676A6/10页90073以下为比较例和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及粘合剂组合物配方。00740075表1比较例与实施例使用的组合物配。

30、方0076LLDPEEVAGRAFTPE1GRAFTPE2EPDMHIPSA/O配方167412551501配方2699125512501配方3519252301配方4499302001配方5205692301配方620799010077粘合剂各组分经干混后,通过20MMBRABENDER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合造粒。设定挤出机的螺杆使所有组分均能熔融/捏合并适当分散。将加工区温度设定在130190,熔体温度为205210。螺杆速度为190RPM。加料速度设定为6KG/HR。造粒后将粒子在40的烘箱中干燥10小时以除去过量的水分。0078比较例10079将上表1所示的配方1造粒后,使用GEC3层共。

31、挤吹膜线3英寸模头吹膜。加说明书CN101993673ACN101993676A7/10页10工区温度设定在130200,线速度为12M/MIN。形成的单膜厚度为100。随后使用该膜作为粘合层,与03MM厚的不锈钢板和018MM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将不锈钢板/粘合剂膜/铝板叠合物在70的烘箱内预热5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40秒的热压,条件为150,35KG/CM2。再在70的烘箱内保持1分钟,取出后室温冷却。0080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发现所有的脱粘均发生在粘合剂层与不锈钢的粘合表面。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85老化强度值见下表210081表21比较例1实验结果单位N/MM00。

32、820083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配方1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后,在老化前达到9N/MM左右的粘合强度,高于一般的企业标准7N/MM。而在双85老化100小时后,剥离强度明显下降。在老化200小时后,剥离强度仅为43N/MM,粘接基本失效。从破坏模式看,在发生粘结失效时所述粘接膜与铝仍有较好的粘合,该失效是在粘接膜与不锈钢的界面产生的。结果证明与铝有优良粘合的配方1并不适合与不锈钢的粘接。0084比较例20085将上表1所示的配方2造粒后,使用GEC3层共挤吹膜线3英寸模头吹膜加工区温度设定在130200,线速度为12M/MIN。形成的单膜厚度为100。随后使用该膜作为粘合层,与03MM厚的不锈钢板。

33、和018MM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将不锈钢板/粘合剂膜/铝板叠合物在70的烘箱内预热5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40秒的热压,条件为150,35KG/CM2。再在70的烘箱内保持1分钟,取出后室温冷却。0086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发现所有的脱粘均发生在粘合剂层与不锈钢的粘合表面。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85老化强度值见表220087表22比较例2实验结果单位N/MM00880089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配方2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强度,在老化前达到9N/MM左右,高于一般的企业标准7N/MM。而在双85老化100小时后,剥离强度明显下降。在老化520小时后,剥离强度仅为43N/MM,粘接基。

34、本失效。从破坏模式看,该配方在粘结失效时其粘接膜与铝仍有较好的粘合,因此失效是在粘接膜与不锈钢的界面产生的。显然与铝有优良粘合的配方2并不适合与不锈钢的粘接。0090实施例10091将配方3和配方2分别造粒后,使用GEC3层共挤吹膜线共挤吹膜加工区温度设定在130200,线速度为12M/MIN。形成的双层共挤膜总厚度为100,结构为50配方3形成的粘合剂膜50配方2形成的粘合剂膜。0092随后使用该双层膜作为粘合层,与03MM厚的不锈钢板和018MM厚的铝板用下列说明书CN101993673ACN101993676A8/10页11方法进行复合,其中配方3粘合剂膜一面与不锈钢板粘合,配方2粘合剂。

35、膜一面与铝粘合将不锈钢板/双层粘合剂膜/铝板叠合物在70的烘箱内预热5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40秒的热压,条件为150,35KG/CM2。再在70的烘箱内保持1分钟,取出后室温冷却。0093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85老化强度值见表3。0094表3实施例1实验结果单位N/MM0095初始100小时老化200小时老化360小时老化520小时老化9598228008147840096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配方3和配方2的双层共挤膜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在老化前达到959N/MM左右。在双85老化520小时后,剥离强度下降至784N/MM,仍高于一般的企业标准7N/MM。剥。

36、离强度下降幅度为182。从破坏模式看,在经过520小时老化后,此粘接膜与不锈钢和铝均具有较好的粘合。此实施例说明配方3与配方2分别与不锈钢和铝有优良的粘接性能。该双层共挤膜可对不锈钢和铝提供出色的粘接性。0097实施例20098将配方4造粒后,在170,31KG/CM2压力下,热压10分钟,制成180左右的厚膜。0099将配方2造粒后,使用GEC3层共挤吹膜线吹膜。加工区温度设定在130200,线速度为12M/MIN。制成厚度为50的单层膜。0100随后将上述2种膜叠合形成复合粘合剂层,将该复合粘合剂层与03MM厚的不锈钢板和018MM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其中配方4粘合剂层一面与不锈钢。

37、板粘合,配方2粘合剂层一面与铝粘合将不锈钢板/复合粘合剂膜/铝板叠合物在70的烘箱内预热5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40秒的热压,条件为150,35KG/CM2。再在70的烘箱内保持1分钟,取出后室温冷却。0101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85老化强度值见表4。0102表4实施例2实验结果单位N/MM0103初始100小时老化200小时老化360小时老化520小时老化154714871366134512140104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配方4和配方2的双层膜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在老化前达到1547N/MM左右。在双85老化520小时后,剥离强度下降至1214N/MM,高于。

38、一般的企业标准7N/MM。剥离强度下降幅度为215。从破坏模式看,在经过520小时老化后,此粘接膜与不锈钢和铝仍有较好的粘合。此实施例说明配方4与配方2分别与不锈钢和铝有优良的粘接性能,该双层膜可对不锈钢和铝提供出色的粘接性。同时此例中配方4粘合剂膜的说明书CN101993673ACN101993676A9/10页12厚度为180,大于实施例1中配方3粘合剂膜的厚度,说明无论粘合剂膜的厚度发生如何变化,本文所述的粘合剂均能获得良好的与不锈钢的粘结力和耐老化性能。0105实施例30106将配方5造粒后,在170,31KG/CM2压力下,热压10分钟,制成180左右的厚膜。0107将配方1造粒后,。

39、使用GEC3层共挤吹膜线吹膜。加工区温度设定在130200,线速度为12M/MIN。制成厚度为50的单层膜。0108随后将上述2种膜叠合作为复合粘合剂层,将该复合粘合剂层与03MM厚的不锈钢板和018MM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其中配方5粘合剂层一面与不锈钢板粘合,配方1粘合剂层一面与铝粘合将不锈钢板/复合粘合剂膜/铝板叠合物在70的烘箱内预热5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40秒的热压,条件为150,35KG/CM2。再在70的烘箱内保持1分钟,取出后室温冷却。0109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85老化强度值见表5。0110表5实施例3实验结果单位N/MM0111初始。

40、100小时老化200小时老化360小时老化520小时老化119811089939349090112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配方5和配方1的双层膜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在老化前达到1198N/MM。在双85老化520小时后,剥离强度下降至909N/MM,高于一般的企业标准7N/MM。剥离强度下降幅度为240。此实施例说明配方5与配方1分别与不锈钢和铝有优良的粘接性能,该双层膜可对不锈钢和铝提供出色的粘接性。0113实施例40114将配方6造粒后,在170,31KG/CM2压力下,热压10分钟,制成180左右的厚膜。0115将配方2造粒后,使用GEC3层共挤吹膜线吹膜。加工区温度设定在130200,线速。

41、度为12M/MIN。制成厚度为50的单层膜。0116随后将上述2种膜叠合作为复合粘合剂层,将该复合粘合剂层与03MM厚的不锈钢板和018MM厚的铝板用下列方法进行复合,其中配方6粘合剂层一面与不锈钢板粘合,配方2粘合剂层一面与铝粘合将不锈钢板/复合粘合剂膜/铝板叠合物在70的烘箱内预热5分钟。然后在热压机下进行40秒的热压,条件为150,35KG/CM2。再在70的烘箱内保持1分钟,取出后室温冷却。0117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其初始剥离强度值及双85老化强度值见表6。0118表6实施例4实验结果单位N/MM0119说明书CN101993673ACN101993676A10/10页13初始100小时老化200小时老化360小时老化520小时老化128111381070104810360120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配方6和配方2的双层膜与不锈钢和铝的粘合,在老化前达到1281N/MM。在双85老化520小时后,剥离强度下降至1036N/MM,高于一般的企业标准7N/MM。剥离强度下降幅度为191。此实施例说明配方6与配方2分别与不锈钢和铝有优良的粘接性能,该双层膜可对不锈钢和铝提供出色的粘接性。说明书CN10199367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