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用滤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锅用滤笼.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545098.3 (22)申请日 2016.06.07 (73)专利权人 吴国明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学院中 路小坝节路19号 (72)发明人 吴国明 (51)Int.Cl. A47J 27/00(2006.01) A47J 36/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火锅用滤笼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锅用滤笼, 其技术 方案要点是包括呈碗状的滤盘, 所述滤盘上设有 滤槽, 所述滤槽设有若干个, 并且在滤盘的底面 上均匀排列呈环。
2、状。 将滤盘上的滤孔结构改为滤 槽形, 这样相对于最小1.2cm的滤孔, 滤槽能够通 过0.75cm的刀片加工出来, 因此槽状结构可达到 0.75cm的间隙, 从而可以避免食材滑出, 令食材 在最大程度上留在滤笼上; 此外由于过滤结构呈 槽状, 因此在清洗的过程中可将杆件或是清洁球 沿滤槽长度方向滑移, 即可快速将食材从滤槽内 拨出, 从而便于餐具的清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5923719 U 2017.02.08 CN 205923719 U 1.一种火锅用滤笼, 包括呈碗状的滤盘(1), 其特征是: 所述滤盘(1)上设有滤槽(2), 所 述滤槽(2)设有若干个。
3、, 并且在滤盘(1)的底面上均匀排列呈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用滤笼, 其特征是: 所述滤槽(2)的宽度从滤盘(1)的中心 向滤盘(1)的边缘逐渐增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锅用滤笼, 其特征是: 所述滤槽(2)一端靠近滤盘(1)的 中心, 另一端靠近滤盘(1)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锅用滤笼, 其特征是: 所述滤盘(1)包括盘底(11)和盘边 (12), 所述盘底(11)和盘边(12)均分别设有滤槽(2), 所述盘边(12)上的滤槽(2)竖直设置, 并且与滤盘(1)的边缘呈垂直结构, 所述盘底(11)上的滤槽(2)其横截面呈S形。 权 利 要 求 书。
4、 1/1 页 2 CN 205923719 U 2 火锅用滤笼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工具领域,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火锅用滤笼。 背景技术 0002 火锅作为一种即煮即食的餐饮美食形式, 流行于全国各地, 深受广大美食爱好者 喜爱。 但在吃火锅时, 多人同在一锅汤料中用筷子搅拌、 翻找食物, 既不文明一也不卫生。 有 时由于汤料中香料与食物混合在一起, 食物与细小的花椒或辣椒籽易夹杂在一起影响食用 口感。 一般火锅烫煮菜品时间不易把握, 食物易被煮老或煮烂, 且食物煮烂会糊锅底, 既影 响口味也容易造成浪费。 0003 目前, 公告号为CN204274115U的中国专利公。
5、开了一种可升降双层火锅盘, 以及公 告号为CN20450033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火锅, 它们都包括有用于盛放食物, 并且 将食物与汤汁分隔开来的滤笼, 但是现有的滤笼因上面的虑孔都是呈孔状的, 而要在滤笼 上开设虑孔, 最小也需要1.2cm的钻头才能实现钻孔, 因此食物易从虑孔滑出, 致使食物残 留在火锅内, 即吃不上浪费, 又因食材反复煮过后影响整锅食材味道。 0004 此外, 公告号为CN2031220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隔离式火锅, 其滤笼呈 网状, 虽然能够通过将铁丝编制的较密而减小缝隙, 但编制而成的滤笼又因易夹持食物或 是调料而造成清洗困难, 不利于餐具清理。 。
6、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锅用滤笼, 该滤笼 能够最大程度的将食物留在滤笼上, 并且清洗方便。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锅用滤笼, 包括呈碗状 的滤盘, 所述滤盘上设有滤槽, 所述滤槽设有若干个, 并且在滤盘的底面上均匀排列呈环 状。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将滤盘上的滤孔结构改为滤槽形, 这样相对于最小1.2cm 的滤孔, 滤槽能够通过0.75cm的刀片加工出来, 因此槽状结构可达到0.75cm的间隙, 从而可 以避免食材滑出, 令食材在最大程度上留在滤笼上; 此外由于过滤结构呈槽状, 。
7、因此在清洗 的过程中可将杆件或是清洁球沿滤槽长度方向滑移, 即可快速将食材从滤槽内拨出, 从而 便于餐具的清洁。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滤槽的宽度从滤盘的中心向滤盘的边缘逐渐增大 设置。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火锅是时刻保持烹煮状态的, 并且火焰较为集中在 火锅中心底部, 因此火锅内越靠近中心的液面沸腾的越剧烈, 从而将滤槽越靠近中心设置 的越窄, 可避免食材在剧烈翻转过程中穿过滤槽。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滤槽一端靠近滤盘的中心, 另一端靠近滤盘的边 缘。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923719 U 3 0011 通过采用上述。
8、技术方案, 增大滤槽的长度, 增大过滤的范围, 既能使滤笼于上升过 程中快速流掉汤液, 同时于清洗过程中可使用杆件插入滤槽一端, 然后从内至外一次性快 速的将滤槽清理干净。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滤盘包括盘底和盘边, 所述盘底和盘边均分别设 有滤槽, 所述盘边上的滤槽竖直设置, 并且与滤盘的边缘呈垂直结构, 所述盘底上的滤槽其 横截面呈S形。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将盘底上的滤槽从任何角度都减小其与食材接触的长、 宽度, 从而减少滤槽与食材的接触面积, 减少食材在汤液中翻转时从滤槽穿过的可能, 并且 横截面呈S形的滤槽也有效增加了滤槽在盘底的占有面积, 从而有利于。
9、滤笼于上升过程中 快速流掉汤液。 0014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滤盘上的滤孔结构改为滤槽形, 这样 相对于最小1.2cm的滤孔, 滤槽能够通过0.75cm的刀片加工出来, 因此槽状结构可达到 0.75cm的间隙, 从而可以避免食材滑出, 令食材在最大程度上留在滤笼上; 此外由于过滤结 构呈槽状, 因此在清洗的过程中可将杆件或是清洁球沿滤槽长度方向滑移, 即可快速将食 材从滤槽内拨出, 从而便于餐具的清洁。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滤笼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滤笼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滤笼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10、0018 附图标记: 1、 滤盘; 11、 盘底; 12、 盘边; 2、 滤槽; 3、 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 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 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 “前” 、“后” 、“左” 、“右” 、“上” 和 “下” 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 词语 “底面” 和 “顶面” 、“内” 和 “外” 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 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0 滤笼的第一种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 包括呈碗状的滤盘1, 滤盘1上设有滤槽2, 滤 槽2设有若干个, 并且在滤盘1的底面上围绕滤盘1中心均匀排列呈环状。
11、, 滤槽2的一端靠近 滤盘1的中心, 另一端靠近滤盘1的边缘, 这样能够通过增大滤槽2的长度, 来有效增大过滤 的面积范围, 既能使滤笼于上升过程中快速流掉汤液, 同时于清洗过程中可使用杆件插入 滤槽2一端, 然后从内至外一次性快速的将滤槽2清理干净。 0021 滤笼的第二种实施例, 参照图2所示, 包括呈碗状的滤盘1, 滤盘1上设有滤槽2, 滤 槽2设有若干个, 并且在滤盘1的底面上围绕滤盘1中心均匀排列呈环状, 滤槽2的一端靠近 滤盘1的中心, 另一端靠近滤盘1的边缘, 滤槽2上设有围绕滤盘1一周的加强筋3, 这样将各 个滤槽2截断呈一段段较短的尺寸, 在加强筋3的作下大大增强了滤盘1的结。
12、构强度, 有效防 止滤盘1变形。 0022 滤笼的第三种实施例, 参照图3所示, 包括呈碗状的滤盘1, 滤盘1包括盘底11和盘 边12, 盘底11和盘边12均分别设有若干滤槽2, 并且滤槽2在滤盘1的底面上围绕滤盘1中心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923719 U 4 均匀排列呈环状, 不同之处在于盘边12上的滤槽2竖直设置, 并且与滤盘1的边缘呈垂直结 构, 这样令盘边12上的滤槽2与汤液面垂直, 减小滤槽2与食材的接触面积, 从而减少食材在 汤液中翻转时从滤槽2穿过的可能; 并且盘底11上的滤槽2其横截面呈S形, 这样将盘底11上 的滤槽2从任何角度都减小其与食材接触的长、 。
13、宽度, 从而减少滤槽2与食材的接触面积, 减 少食材在汤液中翻转时从滤槽2穿过的可能, 并且横截面呈S形的滤槽2也有效增加了滤槽2 在盘底11的占有面积, 从而有利于滤笼于上升过程中快速流掉汤液。 0023 上述过滤结构将滤盘1上的滤孔结构改为槽形, 这样相对于最小1.2cm的滤孔, 滤 槽2能够通过0.75cm的刀片加工出来, 因此槽状结构可达到0.75cm的间隙, 从而可以避免食 材滑出, 令食材在最大程度上留在滤笼上; 此外由于过滤结构呈槽状, 因此在清洗的过程中 可将杆件或是清洁球沿滤槽2长度方向滑移, 即可快速将食材从滤槽2内拨出, 从而便于餐 具的清洁。 0024 此处还需说明的是。
14、, 由于火锅是时刻保持烹煮状态的, 并且火焰较为集中在火锅 中心底部, 因此火锅内越靠近中心的液面沸腾的越剧烈, 从而将滤槽2的宽度从滤盘1的中 心向滤盘1的边缘逐渐增大设置, 令滤槽2越靠近中心设置的越窄, 可避免食材在剧烈翻转 过程中穿过滤槽2。 0025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 实施例, 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出, 对 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923719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5923719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5923719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5923719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