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伤烧烤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烫伤烧烤炉.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423869.1 (22)申请日 2016.05.11 (73)专利权人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211168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 道180号 (72)发明人 宋媛媛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49 代理人 杨晓玲 (51)Int.Cl. A47J 37/0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防烫伤烧烤炉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烫伤烧烤炉, 包括 支撑架(1)、 烤箱(2)以及烧烤架(3), 。
2、所述支撑架 (1)包括四个支腿(11), 所述支腿(11)包括第一 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11); 所述烤箱(2)包括 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烧烤室(21)和吹风室(22); 所 述烧烤室( 21 )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集灰盒 (211)、 炭网(212)、 自然进风孔(213)以及鼓风进 风道(214);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 烤箱耐用, 而 且还能防止烫伤。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05963844 U 2017.02.22 CN 205963844 U 1.一种防烫伤烧烤炉,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撑架(1)、 烤箱(2)以及烧烤架(3), 所述支撑 架(1)包括四个支。
3、腿(11), 且四个支腿(11)分别设置于烤箱(2)底部的四个角上; 所述支腿 (11)包括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11), 所述第一板面(110)的长度小于第二板面(111) 的长度, 且所述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11)沿长边相互固定在一起, 同时第一板面 (110)和第二板面(111)之间形成夹角 ,且0 180 , 所述第一板面(110)长边上的一端 与第二板面(111)的一端对齐, 而第二板面(111)的另一端与烤箱(2)转动连接; 所述烤箱 (2)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烧烤室(21)和吹风室(22), 吹风室(22)的侧面开设有吹风室进 风口(221), 而吹风室(2。
4、2)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机(222), 而所述鼓风机(222)的第一驱动机构 设置于吹风室(22)上; 所述烧烤室(21)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集灰盒(211)、 炭网(212)、 自然 进风孔(213)以及鼓风进风道(214); 所述鼓风进风道(214)的进风口与鼓风机(222)的出风 口连接, 而所述鼓风进风道(214)上设置有鼓风出风口(2141); 所述烧烤架(3)包括第一烧 烤支架(301)、 第二烧烤支架(302)、 烧烤网架(31), 所述第一烧烤支架(301)设置于烧烤室 (21)的一侧边上, 而第二烧烤支架(302)设置于烧烤室(21)相对的另一侧边上; 所述烧烤网 架(31)相对的。
5、两边上分别设置有转轴(32), 且所述烧烤网架(31)通过转轴(32)分别与第一 烧烤支架(301)、 第二烧烤支架(302)转动连接; 所述烧烤网架(31)通过其中的一个转轴 (32)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33); 所述吹风室(22)顶部设置有调料盘(223); 所述烧烤室(21) 的室壁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不锈钢层(215)、 石棉层(216)、 空气隔离层(217)以及第二 不锈钢层(218), 所述空气隔离层(217)内设置有隔离支柱(2171), 所述隔离支柱(2171)一 端与石棉层(216)连接, 另一端与第二不锈钢层(21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伤烧烤炉, 其特。
6、征在于: 所述隔离支柱(2171)均匀分布在 空气隔离层(21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伤烧烤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支柱(2171)为陶瓷支 柱。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963844 U 2 一种防烫伤烧烤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烫伤烧烤炉, 属于户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现有的烧烤炉只有一个烤箱, 在烤箱里面设置炭网, 在炭网上面设置烧烤网 架, 炭网与烧烤网架之间的烤箱壁上设置有自然风孔, 使用时, 直接将木炭放置于炭网上, 需要烧烤的食物放置于烧烤网架上, 这样设置的烧烤炉存在有当空气量不够的时候, 需。
7、要 通过鼓风机从炭网上面往下吹风, 增加氧量, 使得炭燃烧更旺, 这样操作使得烧烤及其不方 便, 同时需要随时备用一个鼓风机, 携带也不方便。 另外, 由于木炭直接放置于炭网上, 当木 炭燃烧到直径小于炭网的孔径时, 木炭掉入到烤箱底部, 这样使得烤箱底部一直燃烧有木 炭, 容易将烤箱底部烧通, 烤箱不耐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的不足, 提出一种使用方便、 烤箱耐用同时还能防止烫 伤的防烫伤烧烤炉。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防烫伤烧烤炉, 包括支撑架(1)、 烤箱(2)以及烧烤架(3), 所述支撑架(1)包括 四个支腿。
8、(11), 且四个支腿(11)分别设置于烤箱(2)底部的四个角上; 所述支腿(11)包括第 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11), 所述第一板面(110)的长度小于第二板面(111)的长度, 且 所述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11)沿长边相互固定在一起, 同时第一板面(110)和第二 板面(111)之间形成夹角 ,且0 1800, 所述第一板面(110)长边上的一端与第二板面 (111)的一端对齐, 而第二板面(111)的另一端与烤箱(2)转动连接; 所述烤箱(2)包括相互 连接在一起的烧烤室(21)和吹风室(22), 吹风室(22)的侧面开设有吹风室进风口(221), 而 吹风室(22。
9、)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机(222), 而所述鼓风机(222)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吹风室 (22)上; 所述烧烤室(21)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集灰盒(211)、 炭网(212)、 自然进风孔(213) 以及鼓风进风道(214); 所述鼓风进风道(214)的进风口与鼓风机(222)的出风口连接, 而所 述鼓风进风道(214)上设置有鼓风出风口(2141); 所述烧烤架(3)包括第一烧烤支架(301)、 第二烧烤支架(302)、 烧烤网架(31), 所述第一烧烤支架(301)设置于烧烤室(21)的一侧边 上, 而第二烧烤支架(302)设置于烧烤室(21)相对的另一侧边上; 所述烧烤网架(31)相对的 两边。
10、上分别设置有转轴(32), 且所述烧烤网架(31)通过转轴(32)分别与第一烧烤支架 (301)、 第二烧烤支架(302)转动连接; 所述烧烤网架(31)通过其中的一个转轴(32)连接有 第二驱动机构(33); 所述吹风室(22)顶部设置有调料盘(223); 所述烧烤室(21)的室壁由外 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不锈钢层(215)、 石棉层(216)、 空气隔离层(217)以及第二不锈钢层 (218), 所述空气隔离层(217)内设置有隔离支柱(2171), 所述隔离支柱(2171)一端与石棉 层(216)连接, 另一端与第二不锈钢层(218)连接。 0006 优选的: 所述隔离支柱(2171)均匀。
11、分布在空气隔离层(217)内。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963844 U 3 0007 优选的: 所述隔离支柱(2171)为陶瓷支柱。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烫伤烧烤炉, 相比现有技术,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 1, 由于支撑架(1)包括四个支腿(11), 且四个支腿(11)分别设置于烤箱(2)底部的 四个角上; 所述支腿(11)包括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11), 所述第一板面(110)的长度 小于第二板面(111)的长度, 且所述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11)沿长边相互固定在一 起, 同时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11)之间形成夹角 ,且0。
12、 1800, 所述第一板面 (110)长边上的一端与第二板面(111)的一端对齐, 而第二板面(111)的另一端与烤箱(2)转 动连接, 使用时将支腿(11)通过转动与烤箱(2)相互旋转, 直到第一板面(110)顶柱烤箱(2) 即可将烤箱(2)支撑起来, 不使用, 收拾时, 只需通过将支腿(11)与烤箱(2)相互逆向旋转, 即可使得支腿(11)紧贴在烤箱(2)的下面, 节约了空间。 0010 2, 由于设置有吹风室(22), 吹风室(22)的侧面开设有吹风室进风口(221), 而吹风 室(22)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机(222), 而所述鼓风机(222)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吹风室(22) 上。 因此。
13、不必在另外携带鼓风机(222), 因而携带方便。 0011 3, 由于所述烧烤室(21)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集灰盒(211)、 炭网(212)、 自然进风 孔(213)以及鼓风进风道(214); 所述鼓风进风道(214)的进风口与鼓风机(222)的出风口连 接, 而所述鼓风进风道(214)上设置有鼓风出风口(2141); 因此使用时, 只需要将鼓风机 (222)启动, 即可将空气吹入到烧烤室(21)内, 使得木炭燃烧充分, 活力更大。 0012 4, 所述烧烤架(3)包括第一烧烤支架(301)、 第二烧烤支架(302)、 烧烤网架(31), 所述第一烧烤支架(301)设置于烧烤室(21)的一侧边。
14、上, 而第二烧烤支架(302)设置于烧烤 室(21)相对的另一侧边上; 所述烧烤网架(31)相对的两边上分别设置有转轴(32), 且所述 烧烤网架(31)通过转轴(32)分别与第一烧烤支架(301)、 第二烧烤支架(302)转动连接; 所 述烧烤网架(31)通过其中的一个转轴(32)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33); 所述吹风室(22)顶部 设置有调料盘(223), 将待烧烤的食物置于烧烤网架(31), 若食物将要烧焦, 可通过第二驱 动机构(33)微量旋转第一烧烤网架(31), 防止食物烧焦, 旋转的程度以食物不落即可。 0013 5, 由于设置有集灰盒(211), 因此小颗粒木炭掉在集灰盒(21。
15、1)内, 防止对烤箱额 的烧坏, 因此延长了烤箱的使用寿命。 0014 6, 所述集灰盒(211)上设置有加厚垫(21101), 因此能够有效的防止集灰盒(211) 的底部被烧坏, 使得使用寿命延长。 0015 7, 由于所述烧烤室(21)的室壁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不锈钢层(215)、 石棉层 (216)、 空气隔离层(217)以及第二不锈钢层(218), 所述空气隔离层(217)内设置有隔离支 柱(2171), 所述隔离支柱(2171)一端与石棉层(216)连接, 另一端与第二不锈钢层(218)连 接, 使用时, 木炭产生的热量首先传递给第二不锈钢层(218), 经过空气隔离层(217)的。
16、第一 次热量减弱后, 减弱后的热量继续向石棉层(216)传递, 石棉层(216)在进行二次减弱, 当热 量传递到第一不锈钢层(215), 热量已经降低很多, 使得第一不锈钢层(215)接受到的热量 很小, 因此不会使得第一不锈钢层(215)很烫, 因此能够有效的防止烫伤的发生。 0016 8, 由于自然进风孔(213)上设置有风量调节板(2131), 因此可以通过风量调节板 (2131)调节自然进风孔(213)中空气的进入量, 因此能够随时的调整炭火的燃烧大小, 使得 使用更方便。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963844 U 4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 0018 图2是烧烤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夹持烧烤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图1中的A-A向剖面示意图; 0021 图5是图1中的B-B向剖面示意图; 0022 图6是支腿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是烧烤室室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其中: 1为支撑架, 11为支腿, 110为第一板面, 111为第二板面, 2为烤箱, 21为烧烤 室, 211为集灰盒, 2111为拉手, 21101为加厚垫, 212为炭网, 213为自然进风孔, 2131为风量 调节板, 214为鼓风进风道, 2141为鼓风出风口, 22为吹风室, 221为吹风室进风口, 222为鼓 风机。
18、, 223为调料盘, 3为烧烤架, 31为烧烤网架, 301为第一烧烤支架, 302为第二烧烤支架, 31为烧烤网架, 32为转轴, 33为第二驱动机构, 34为夹持烧烤网架, 341为弹簧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将结合附 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6 实施例 0027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烫伤烧烤炉, 如图1-7所示, 包括支撑架1、 烤箱2以及烧烤架3, 所述支撑架1包括四个支腿11, 且四个支腿11分别设置于烤箱2底部的四个角上; 所述支腿 11包括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11, 所述第一板面110的长度。
19、小于第二板面111的长度, 且 所述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11沿长边相互固定在一起, 同时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11 之间形成夹角 ,且0 1800, 所述第一板面110长边上的一端与第二板面111的一端对 齐, 而第二板面111的另一端与烤箱2转动连接; 所述烤箱2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烧烤室21 和吹风室22, 吹风室22的侧面开设有吹风室进风口221, 而吹风室22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机 222, 而所述鼓风机222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吹风室22上; 所述烧烤室21由下到上依次设 置有集灰盒211、 炭网212、 自然进风孔213以及鼓风进风道214; 所述鼓风进风道214的进风 口与。
20、鼓风机222的出风口连接, 而所述鼓风进风道214上设置有鼓风出风口2141; 所述烧烤 架3包括第一烧烤支架301、 第二烧烤支架302、 烧烤网架31, 所述第一烧烤支架301设置于烧 烤室21的一侧边上, 而第二烧烤支架302设置于烧烤室21相对的另一侧边上; 所述烧烤网架 31相对的两边上分别设置有转轴32, 且所述烧烤网架31通过转轴32分别与第一烧烤支架 301、 第二烧烤支架302转动连接; 所述烧烤网架31通过其中的一个转轴32连接有第二驱动 机构33; 所述吹风室22顶部设置有调料盘223; 所述烧烤室21的室壁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 一不锈钢层215、 石棉层216、 空气隔。
21、离层217以及第二不锈钢层218, 所述空气隔离层217内 设置有隔离支柱2171, 所述隔离支柱2171一端与石棉层216连接, 另一端与第二不锈钢层 218连接。 0028 所述隔离支柱(2171)均匀分布在空气隔离层(217)内。 所述隔离支柱(2171)为陶 瓷支柱。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963844 U 5 0029 所述集灰盒211上设置有加厚垫21101。 0030 还包括夹持烧烤网架34, 所述夹持烧烤网架34上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弹簧钩341。 0031 所述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11之间形成夹角 为900。 0032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第一电机或者第一转。
22、动把手;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第二电机 或者第二转动把手。 0033 所述集灰盒211与烧烤室21滑动连接, 且所述集灰盒211上设置有拉手2111。 0034 其中的一个转轴32上设置有转动限位块, 而与该转轴32相对应的第一烧烤支架 301或第二烧烤支架302上设置有转动限位扣, 通过转动限位块和转动限位扣的配合使得烧 烤网架31与第一烧烤支架301或第二烧烤支架302相固定。 0035 所述自然进风孔213上设置有风量调节板2131, 所述风量调节板2131与烧烤室21 转动连接。 0036 上面结合附图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方式, 而不是作为对前述实用新型目的和所附权利要求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凡是依据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本实用 新型技术和权利保护范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963844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7 CN 205963844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8 CN 205963844 U 8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9 CN 205963844 U 9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0 CN 205963844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