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供电的电饭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无线供电的电饭煲.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518130.9 (22)申请日 2016.05.31 (73)专利权人 中惠创智 (深圳) 无线供电技术有 限公司 地址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 道天安数码城4栋B座603 (72)发明人 任东 蔡伟杰 孟卓卓 董生涛 孙明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7234 代理人 蒲笃贤 (51)Int.Cl. A47J 27/00(2006.01) A47J 36/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基于。
2、无线供电的电饭煲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供电的电 饭煲, 包括: 外壳、 内胆、 电热盘、 电能接收线圈、 台面、 电能发射线圈、 无线供电接收电路以及无 线供电发射主机; 其中, 外壳外无任何接口; 内胆 设于外壳中; 电热盘设于外壳中、 贴合于内胆的 外侧底部; 电能接收线圈依次连接无线供电接收 电路、 电热盘, 电能接收线圈和无线供电接收电 路设于外壳之中、 内胆之外; 用于承载外壳及其 内部结构的台面与外壳之间无电气连接; 电能发 射线圈和无线供电发射主机相互电连接、 皆嵌设 于台面内部, 电能发射线圈与电能接收线圈适 配, 无线供电发射主机外接220V交流市电。 。
3、由此, 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采用无线供电的方式, 提高 了厨房用小家电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5963761 U 2017.02.22 CN 205963761 U 1.一种基于无线供电的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外壳、 内胆、 电热盘、 电能接收线圈、 台面、 电能发射线圈、 无线供电接收电路以及无线供电发射主机; 其中, 所述外壳外无任何接口; 所述内胆设于所述外壳中; 所述电热盘设于所述外壳中、 贴合于所述内胆的外侧底部; 所述电能接收线圈依次连接所述无线供电接收电路、 所述电热盘, 所述电能接收线圈 和所述无线供电接收电路设于所述外壳之中。
4、、 所述内胆之外; 用于承载所述外壳及其内部结构的所述台面与所述外壳之间无电气连接; 所述电能发射线圈和所述无线供电发射主机相互电连接、 皆嵌设于所述台面内部, 所 述电能发射线圈与所述电能接收线圈适配, 所述无线供电发射主机外接220V交流市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供电的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供电接收电路 包括: AC-DC电源模块、 电能接收控制器、 烹饪控制器、 开关以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其中, 所述AC-DC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能接收线圈以获得电能、 并分别连接且供电给所述电 能接收控制器和所述烹饪控制器, 所述烹饪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电能接收控制器, 所述 电。
5、能接收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开关, 所述开关连接且供电给所述电热盘, 所述第一无线 通信模块与所述电能接收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开关还与所述电能接收线圈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无线供电的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供电发射 主机包括: 整流滤波电路、 功率管放大电路、 功率管驱动电路、 PWM生成器、 控制器以及第二 无线通信模块, 其中, 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外接220V市电, 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并供电给所述功率管放大电 路, 所述功率管放大电路外接至所述电能发射线圈; 所述功率管放大电路、 所述功率管驱动 电路、 所述PWM生成器、 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依次连。
6、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供电的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控制器为人机 交互面板, 嵌设于电饭煲的外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无线供电的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机交互面板包括 显示器和按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963761 U 2 一种基于无线供电的电饭煲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小家电,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供电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家用电器基本都为220V交电供电, 需要电源线连接交电插座。 在厨房这样较 为经常接触水的地方, 拔插电源插头, 拨动电源开关便成为一种安全隐患。 0003 随着科技水。
7、平的不断提高,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可以在家用电器的应用中有效地避免有线供电方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和弊端。 无线供电技 术以非物理接触的方式供电, 随着该技术的成熟,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社会的认可, 尤 其像无线供电桌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人们使用无线供电产品。 0004 电饭煲有体积较大、 电源线较短、 使用时有热气产生的特点, 在厨房不宽敞的情况 下, 放在普通的插座上使用势必会影响周围电器的使用; 电饭煲会产生水蒸气, 接头一旦接 触到水便有触电的可能。 综上所述, 电饭煲放在哪里使用、 其安全性便成为比较关注的问 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
8、的缺陷, 为提高厨房电气设备的便利性及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 一种没有电源线、 利用电磁谐振无线供电技术的电饭煲, 配合无线供电桌来解决电饭煲使 用位置受局限的问题; 没有接头和接线口, 防水、 防触电。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无线供电的电饭煲, 包 括: 外壳、 内胆、 电热盘、 电能接收线圈、 台面、 电能发射线圈、 无线供电接收电路以及无线供 电发射主机; 其中, 所述外壳外无任何接口; 所述内胆设于所述外壳中; 所述电热盘设于所 述外壳中、 贴合于所述内胆的外侧底部; 所述电能接收线圈依次连接所述无线供电接收电 路、 所述电热盘, 所述电能接收。
9、线圈和所述无线供电接收电路设于所述外壳之中、 所述内胆 之外; 用于承载所述外壳及其内部结构的所述台面与所述外壳之间无电气连接; 所述电能 发射线圈和所述无线供电发射主机相互电连接、 皆嵌设于所述台面内部, 所述电能发射线 圈与所述电能接收线圈适配, 所述无线供电发射主机外接220V交流市电。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无线供电接收电路包括: AC-DC电源模块、 电能接收控制器、 烹饪控 制器、 开关以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其中, 所述AC-DC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能接收线圈以获 得电能、 并分别连接且供电给所述电能接收控制器和。
10、所述烹饪控制器, 所述烹饪控制器连 接并控制所述电能接收控制器, 所述电能接收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开关, 所述开关连接 且供电给所述电热盘,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电能接收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开关还 与所述电能接收线圈相连接。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无线供电发射主机包括: 整流滤波电路、 功率管放大电路、 功率管 驱动电路、 PWM生成器、 控制器以及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其中, 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外接220V市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963761 U 3 电, 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并供电给所述功率管放大电路, 所述功率管放大电路外接至所 述电能发射线圈; 所述功率管放大。
11、电路、 所述功率管驱动电路、 所述PWM生成器、 所述控制器 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依次连接。 0010 优选地, 所述烹饪控制器为人机交互面板, 嵌设于电饭煲的外壳上。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无线供电的方式, 省去了电源线, 不仅不再受电源 线长短的限制, 更不用影响周围的电器使用; 而且由于没有电源接口, 电饭煲自身产生的水 蒸气也不会造成触电的危险。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供电接收电路G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供电发射主机H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在图13中, 各标号所表示。
12、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 0016 A 外壳 0017 B 内胆 0018 C 电热盘 0019 D 电能接收线圈 0020 E 台面 0021 F 电能发射线圈 0022 G 无线供电接收电路 0023 G1 AC-DC电源模块 0024 G2 电能接收控制器 0025 G3 烹饪控制器 0026 G4 开关 0027 G5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0028 H 无线供电发射主机 0029 H1 整流滤波电路 0030 H2 功率管放大电路 0031 H3 功率管驱动电路 0032 H4 PWM生成器 0033 H5 控制器 0034 H6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
13、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 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6 请参照图1所示, 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电饭煲包括: 外壳 A、 内胆B、 电热盘C、 电能接收线圈D、 台面E、 电能发射线圈F、 无线供电接收电路G以及无线供 电发射主机H, 其中,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963761 U 4 0037 所述外壳A外无任何接口; 0038 所述内胆B设于所述外壳A中; 0039 所述电热盘C设于所述外壳A中、 贴合于所述内胆B的外侧底部; 0040 所述电能接收线圈D依次连接所述无线供电接收电路G、 所述电热盘C,。
14、 所述电能接 收线圈D和所述无线供电接收电路G设于所述外壳A之中、 所述内胆B之外; 0041 所述台面E用于承载所述外壳A及其内部结构, 且所述台面E与所述外壳A之间无电 气连接; 0042 所述电能发射线圈F和所述无线供电发射主机H相互电连接、 皆嵌设于所述台面E 内部, 所述电能发射线圈F与所述电能接收线圈D适配, 所述无线供电发射主机H外接220V交 流市电。 0043 处于待机状态下时, 所述无线供电发射主机H通过所述电能发射线圈F循环发射低 功率的电磁能; 当需要煮饭时, 将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放置于所述电能发射线圈F的正上 方, 电饭煲内的所述电能接收线圈D接收到电磁能并转换电能,。
15、 所述电热盘C获得电能开始 工作, 射频发送工作信号给所述无线供电发射主机H; 所述无线供电发射主机H接收到工作 信号后, 开始发射大功率电磁能给电饭煲, 电饭煲进入烹饪工作状态, 用户便可以开始操作 煮饭。 0044 当前市面上的电饭煲连接220V市电, 经AC-DC电源模块(交流-直流, 一般指电源交 流输入、 直流输出)给烹饪控制器供电, 烹饪控制器经用户操作后控制开关接通电热盘供电 以加热食物。 当前市面上的电饭煲结构简单, 且烹饪控制器为现有技术, 此处便不再赘述。 0045 请参照图2所示, 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供电接收电路G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无线 供电接收电路G包括: AC-D。
16、C电源模块G1、 电能接收控制器G2、 烹饪控制器G3、 开关G4以及第 一无线通信模块G5, 其中, 所述AC-DC电源模块G1连接所述电能接收线圈D以获得电能、 并分 别连接且供电给所述电能接收控制器G2和所述烹饪控制器G3, 所述烹饪控制器G3连接并控 制所述电能接收控制器G2, 所述电能接收控制器G2连接并控制所述开关G4, 所述开关G4连 接且供电给所述电热盘C,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G5则与所述电能接收控制器G2相连接, 所 述开关G4还与所述电能接收线圈D相连接。 所述烹饪控制器G3为人机交互面板, 嵌设于电饭 煲的外壳上, 包括显示器、 按钮等。 0046 由此, 所述电能接收。
17、线圈D接收到电能, 经所述AC-DC电源模块G1整流降压后给所 述电能接收控制器G2及所述烹饪控制器G3供电, 所述电能接收控制器G2根据用电情况通过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G5发送电能需求给所述无线供电发射主机H, 以调节电能; 所述烹饪 控制器G3经用户操作后发送控制信号给所述电能接收控制器G2, 所述电能接收控制器G2控 制所述开关G4给所述电热盘C供电。 0047 请参照图3所示, 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供电发射主机H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无线 供电发射主机H包括: 整流滤波电路H1、 功率管放大电路H2、 功率管驱动电路H3、 PWM生成器 H4、 控制器H5以及第二无线通信模块H6, 其。
18、中, 所述整流滤波电路H1外接220V市电, 所述整 流滤波电路H1连接并供电给所述功率管放大电路H2, 所述功率管放大电路H2外接至所述电 能发射线圈F; 同时, 所述功率管放大电路H2、 所述功率管驱动电路H3、 所述PWM生成器H4、 所 述控制器H5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H6依次连接。 0048 所述无线供电发射主机H处于待机状态时, 循环发射低功率的电磁能; 即, 当所述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963761 U 5 控制器H5未接收到来自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G5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H6的无线通 信信息时, 所述无线供电发射主机H处于待机状态, 循环发射低功率的电。
19、磁能。 而当所述控 制器H5接收到来自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G5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H6的无线通信信 息后, 则根据电能请求控制所述PWM生成器H4、 所述功率管驱动电路H3、 所述功率管放大电 路H2, 通过所述电能发射线圈F发射相应强度的电能给所述电能接收线圈D。 0049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无线供电的电饭煲采用无线供电的方式, 省去了电源线, 不仅 不再受电源线长短的限制, 更不用影响周围的电器使用; 而且由于没有电源接口, 电饭煲自 身产生的水蒸气也不会造成触电的危险。 00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963761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5963761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5963761 U 8 。